阿胶芝麻糕核桃芝麻膏 这个怎么样

自制核桃芝麻阿胶膏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自制核桃芝麻阿胶膏
  有好东西,怎么可以不共享呢?所以记者从“子瑜妈妈”那里挖来了独家秘方。
  原料:
  阿胶250克,大核桃肉200克,土冰糖250克,黄酒250克,芝麻150克。
  纯阿胶,大超市里都有卖,一盒一盒的。“子瑜妈妈”说,今年阿胶涨价了,比去年将近翻了一番,一斤阿胶在200元左右。
  步骤:
  浸泡:阿胶敲碎后放入一个大碗里,用半斤黄酒浸泡3天,至软化为宜。
  烤熟:准备冰糖、核桃、芝麻。把核桃敲碎点,放微波炉里烤一下,小火转1分钟,翻个面再转1分钟;芝麻也一样烤熟。
  搅拌融化阿胶:软化的阿胶连同大碗放到锅中,隔水加热,等水开后用筷子搅拌,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这个过程很漫长,大概要搅拌50分钟,阿胶才能完全融化。一定要搅拌透哦,否则口感不好。
  加配料:接下来,也都是在隔水加热中进行。阿胶搅拌均匀后,加入冰糖,边炖煮边搅拌,半个小时后冰糖才会完全化掉。冰糖一定要化干净,不然会影响成品成型。
  最后加入熟的芝麻和核桃,继续搅拌,小火炖煮20分钟。
  冷却:好了,大功告成:关火略微冷却后,倒入容器中,彻底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24小时。
  切片:之后,就可取出切片。有人问,会不会很硬很难切?“子瑜妈妈”说,只要各种配料的量掌握好,就很好切,尤其是阿胶和黄酒的比例1:1,比较合适切片。
  切片就看你自己的心情啦,心形、菱形随便切。切完要密封保存,每天吃1~2片。一个冬天,一般吃半斤阿胶即可。想问一下用龙眼肉、核桃肉、葡萄干、黑芝麻、大枣、阿胶怎么作成膏方?
想问一下用龙眼肉、核桃肉、葡萄干、黑芝麻、大枣、阿胶怎么作成膏方? 10
我提的问题是属于膏方的一种,谁能告诉我一下怎么操作,谢谢!
上面制成的膏方通常叫葡萄膏,
你所说的也正是民间所流传的固元膏的制作;下面的方法可供你参考制作:
 你说的所有的原料都必须粉碎。枣加工成细枣泥,龙眼肉、葡萄干、黑芝麻、核桃加工成细腻的膏泥。阿胶、冰糖打粉。制作膏药最繁琐的就是材料的粉碎过程。
1、把阿胶从盒子里拿出,别弄坏PVC和铝箔纸的包装,用刀背或锤子敲PVC面,砸成小碎块,分次倒进干磨杯里打成粉,一次加入太多,容易损坏机器。建议直接到药店购买正宗阿胶,药店的可以给免费打粉。
2、将大块冰糖先砸碎成小块再分次放在干磨杯里打成粉。
3、黑芝麻淘洗干净,将底部的沙子滤掉,放进锅里小火来回翻炒,听到叭叭响的声音,用手摸一下,芝麻基本干了就可以停火,再稍微翻炒一会儿,以防余温造成糊锅,暂放在锅里备用。
4、核桃剥皮,去皮取仁,直接放入绞肉机绞碎,可以反复绞碎几次,待成细腻的核桃泥即可。这样蒸出来的膏药口感细腻,香气纯正。
5、核桃处理完了,黑芝麻也就放凉了。将黑芝麻用勺子舀着一点点往绞肉机里放,边放边绞。反复几次,绞成芝麻泥。
6、红枣去核,龙眼肉、葡萄干,用刀切碎,慢慢放入绞肉机里反复多次绞成枣泥,也可以直接放在熟菜板上如同剁肉馅一般,剁成枣泥。枣泥加工的过早,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变色,所以,最后一步处理。
7、根据你的体质在膏里添加部分药食同源的食(药)材。这样更有针对性,增加了膏的疗效,减少了膏药的上火症状,本人建议的是加入些花旗参,枸杞子、生熟地。
8、把处理的各种材料都放入蒸膏的盆里,拌匀。把黄酒倒入蒸盆拌匀,根据材料的多少酌情掌握黄酒的量,所搅拌好的材料不要太稀,所以,黄酒边倒边拌料。
9、膏药材料拌匀后,将蒸盆盖上盖,或用质量好的保鲜膜(质量差的容易蒸坏,不但味道不好,还污染了我们费劲心血的膏药)放入蒸锅里,加入足够的水,再盖上蒸锅的盖,开大火蒸,大火烧开半小时后换小火蒸一个半小时。这里的蒸制时间比书上介绍的长些,蒸出的膏药口感更好,更容易吸收。但要注意加足水,免得干锅!
10、蒸的过程中注意记好时间,蒸到一个半小时后关火。让膏药在锅里捂十分钟后开锅盖取出蒸盆,去蒸盆盖自然放凉。完全凉透后,将做好的膏药装入密封性好的食品安全塑料瓶中,先紧着一瓶放在外面吃,剩下的放入冰箱保存。长时间吃不着的可以冷冻,保存期可达一年。冷冻后的膏药食用前需再上锅蒸透。
我想问一下,上面的东西不打成泥状可以吧
可以是可以,但就称不上中医所说的了,而且从药效和口感也没那么好哦》
其他回答 (1)
膏方的制作
一、膏方的制备
  千百年来,中医学在膏方的制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加工经验。这些内容,一部分记载在有关的中医药典籍里,一部分蕴藏在老药工的实际经验中,均有待于不断发掘继承,整理应用。
  (一) 配料
  1.配伍原则
  用膏方治病,既可一味单方,又可使用复方。按照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就是配伍。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药物与药物之间出现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而增进疗效,减轻和消除副作用。在治疗方法上,单方药简功专,针对性强;复方药宏效广,对较复杂的疾病证候全面照顾,应根据具体病情辨证处方。
  (1)单用:单独使用一味药物制成膏方,如用白术治疗脾气虚证,用熟地黄治疗肾阴虚证,用桑枝祛除风湿,用地榆凉血止血等。
  (2)复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按病情和配伍原则组成膏方,如天门冬与麦门冬同用,可增强养阴润燥作用;党参与黄芪同用,可增强补气健脾作用;旱莲草与女贞子同用,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等。同时,药物合用可以减轻副作用,如术附膏中用蜂蜜,既可解除附子的毒性,又可取其甘缓,以缓解疼痛。补气养血膏中用了党参、熟地黄、枸杞子、黄精等众多滋补药,少佐陈皮理气和胃,司消除滋补呆胃的副作用。
  2.用药剂量
  临床多在一般汤剂处方诊治有效之后,在病情基本稳定或辨证清楚的基础上运用膏方。各医家运用药味及剂量有不同习惯,但一般每剂汤方在100克左右,膏方在此有效处方上,增大10~15倍以上,形成有效的膏方剂量。由此形成一料膏方的重量当在1000克以上,过少不易制作。另外加糖或蜂蜜1000克,共熬出膏滋约1400克左右,可服用一个半月。若天暖,剂量应酌情减少。
  药物用量有轻重之分,一般轻者用量宜少,重者用量宜多。药用剂量问题,古今医家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迄今仍难有定论。因此,对于古代方书所载膏方中药物的用量,仅作为参考,可以根据方中各药用量的比例了解其配伍意义。临床开列膏方所用剂量,按中药学和近代医案中所用剂量,结合地区、年龄、体质及病情等不同情况,适当使用。
  (二) 炼蜜
  蜂蜜有调味、滋润和补益的功效。另外还具有一定的缓和、防腐作用。炼蜜的作用,在于既能驱除药性的偏激使之中和,又能除去蜂蜜中的水分及杂质,使药物品质上乘,有质有量且保存持久。
  1.选蜜
  选择优质蜂蜜是保证膏滋质量的关键。蜜以质厚色自如凝脂、味甜而香、兼有鲜味、黏性强者作为首选。但由于产地和气候的关系,北方蜜含水分少,一般选用枣花蜜、荆条花蜜为佳,荞麦花蜜较次;而南方蜜含水分较多,选荔枝蜜、坝子蜜较优。
  2.炼蜜方法
  将蜂蜜置于锅内加热,使之完全溶化,沸腾时用网筛或绢筛捞去上面浮沫,至蜜中水分大部分蒸发,翻起大泡,呈老红色时,酌加约10%的冷水,再继续加热使沸,随后乘热倾出,用绢筛过滤,除去其杂质,即成炼蜜。
  目前炼蜜老嫩的程度,大都是凭经验观察,少炼则嫩,黏性不足;多炼则老,坚硬不易化解。一般炼蜜以生蜜500克炼成400克左右为标准。
  二、膏方的制法
  膏方的制作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道工序。
  1.浸泡:先将配齐的药料检查一遍,把胶类药拣出另放。然后把其他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洁净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时。
  2.煎煮: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约3小时左右,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待至第三煎时,气味已淡薄,滤净药汁后即将药渣倒弃(如药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三煎所得药汁混合一处,静置后再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
  3. 浓缩:过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此时应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在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4. 收膏:把蒸烊化开的胶类药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铲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滴水成珠(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5. 存放:待收好的膏冷却后,装入清洁干净的瓷质容器内,先不加盖,用干净纱布将容器口遮盖上,放置一夜,待完全冷却后,再加盖,放入阴凉处。
  另外,要注意在收膏的同时,可以放入准备好的药末(如鹿茸粉、人参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盘粉),要求药末极细,在膏中充分抹匀。还有,可根据需要放入胡桃肉、桂圆肉、红枣肉等一起煎煮时取汁,在收膏时一起放入可充分发挥其作用。
  膏方的制作比较复杂,有特定的程序,严格的操作过程,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一般不提倡自制。
你回答的好像不是我问的问题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中医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胶核桃芝麻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