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病人服用广谱抗生素素后的麻烦

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双腔导管抗生素留置的护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双腔导管抗生素留置的护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的位置: &
抗生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病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致感染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摘 要:[目的]评价抗生素封管对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制订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1例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例,采用肝素加头孢唑啉联合封管;对照组18例,采用单纯肝素封管。[结果]实验组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加头孢唑啉封管对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无明显预防作用,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键措施。
优质期刊推荐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护理及研究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包括失衡综合症、低血压、高血压、出血以及感染等等。大多数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并发症,因此做好患者透析的护理,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89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数据分析,较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概况,着重分析了在透析间期发生感染和低血压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以达到预定的透析目的。通过制定个性化的透析方案、科学的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字:血液透析,并发症,低血压,感染,护理
第1章 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概述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维持性血透患者不断增加,与血透相关的并发症亦相应增多。主要并发症有低血压、高血压、出血、感染以及失衡综合症等。不同类型病人,容易引起的并发症各不相同。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进行透析的患者逐年增加,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者日益增多,且大多数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并发症,因此做好患者透析的护理,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2007年4月-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89例施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其中男54例,女35例,年龄36-75岁,中位年龄56岁(6岁以上占62.3%)。本组患者每周血液透析2-3次,每次4 h。透析时血流量200~250 mL/min,患者透析后均给予皮下注射人类促红细胞生长素 u/w。
透析过程有31例患者发生低血压,17例发生高血压,3例发生失衡综合征,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21例出现感染。
1.1失衡综合症
失衡综合症是指在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出现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多见于初次透析、快速透析或透析结束后不久。患者表现为焦虑、烦躁、头痛、恶心、呕吐、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故对首次血液透析的患者,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头痛不适等症状;透析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脸色、反应、血压等,如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应通过缩短透析时间(一般不超过2.5 h),调高透析液中钠浓度,调慢超滤脱水等,缓解失衡综合征症状。
据媒体报道,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通常比较高。患者发生血压较大幅度下降情况,一般在透析后1-2 h发生。本组3例患者在透析后1-2 h表现为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恶心、呕吐、出汗等。因此,在透析过程每小时为患者监测血压一次,发现血压下降时,监测时间改为30 分钟一次。同时给予患者平坐卧位吸氧,停止超滤,减慢泵速,必要时快速输入高钠溶液并采用高钠序贯透析,先用含钠145 mmol/L透析液透析,以后每小时减低5 mmol/L,直到135 mmol/L为止,无效者应及时结束透析。
本组31例出现低血压患者中,症状较重、年龄较大(65岁以上)有2例,占66.7%(2/3),因此对年龄较大的患者行透析时,如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打哈欠、发出鼾声等症状时,应特别注意是否已出现低血压情况。同时,对于易出现低血压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体重和脱水量选择透析器,面积不宜过大,并选择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透析器。
糖尿病高血压是由于高血糖和水清除率降低导致血容量增加所致。本组有36例患者发生高血压,主要与患者均存在水钠潴留、干体重控制不好有关。因此,透析前应教育患者在透析间期严格限制水、钠、钾的摄入量,严格控制干体重,保证每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透析过程对出现高血压患者,首先应给予安慰,排除患者精神紧张等因素,同时采用低钠透析,通过限钠和透析中的超滤,一般患者的血压均可趋于正常。另外,对于一些严重高血压及血压难以控制的患者,应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升降幅度、持续时间等变化规律,透析间期选择合适降压药物及服药间期,以利于更好地控制血压。
1.4出血倾向
本组有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其中消化道出血2例,皮下瘀斑3例,眼底出血4例。因此,透析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呕血或黑便,皮肤是否出现瘀斑或新鲜出血点,是否经常发生鼻黏膜或牙龈出血,对于女性患者还应询问其月经量是否异常增多。如果存在其中一项,应把患者列入有高出血倾向的重点对象。
在透析过程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皮肤出血点、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压、心率的变化,若发现出血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与透析中加入肝素有关者,应给予鱼精蛋白对抗,改用低分子肝素(LMWH)或无肝素透析方法。由于无肝素透析极易造成凝血,可采用LMWH透析,同时在LMWH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鱼精蛋白以中和肝素。
第2章 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感染常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因而探讨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有效地防止感染发生尤为重要。现对我院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统计整理,对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2.1.1 血液透析患者易并发的感染 
(1)呼吸道感染:本次观察的患者中,其中以呼吸道的感染最为常见,占28%,与患者透析不充分、存在肺水肿、尿毒症肺损害、体弱多病、呼吸道黏膜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等有关;
(2)血管通路感染: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血管通路感染占19%。由于血液透析患者每周常规透析1-3次,频繁穿刺或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病原微生物从皮肤穿刺点或透析管路接头处进入体内而引起感染,故血管通路感染是引发血液透析病人菌血症的主要原因。一般深静脉置管导管出口处感染比较常见,表现为局部红肿、渗出、疼痛;
(3)泌尿道感染:因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少尿或无尿,尿液除有排除代谢产物的功能外,还有冲洗尿道的功能,一旦尿量减少,不易将膀胱尿道内的细菌冲洗出去,易于细菌的繁殖,而发生尿路感染;
(4)血液病毒感染:尿毒症血透患者,平均血色素仅60 g/L,加之血透过程中血液的额外丢失,需要经常输血。除了输血之外,血透本身也是HCV传播的重要途径。HCV可通过消毒不严的机器、复用的透析器、血液污染的被服等交叉传播;
2.1.2 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本次观察的指标显示:感染与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透析器复用次数、每周透析时间、血肌酐、血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有明显相关。血液透析患者年龄越大越易发生感染,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防御屏障和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每周透析时间的减少、透析器复用次数的增加常使透析不充分。透析的不充分使患者的食欲不佳、营养不良,易致患者消瘦、体力不佳、免疫功能低下、贫血进一步加重,因而易于感染。
2.2感染并发症预防护理分析
2.2.1 透析装置和透析用品的处理 
采用封闭式管道对透析装置进行冲洗和消毒。水处理系统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更换。盛透析液的容器必须保持清洁,每次使用前后用反渗水彻底清洗。透析机表面用软水清洁,用消毒液除去污迹、血迹。透析用品由专人妥善收集处理,提倡透析器一次性使用。
对需要重复使用的患者在其透析器和管路上贴上标签,记录使用透析日期及透析次数。使用前严格查对,一次透析结束后用反渗水冲净透析器及管路上的血迹,再用0.5%的过氧乙酸严格消毒处理,灌满保留24h以上,使用前用生理盐水2000ml加温冲洗透析器及管路。穿刺针为一次性使用,用后作毁型消毒处理,整套复用冲洗消毒由护士专人负责。
2.2.2 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透析中心设有隔离透析室,凡是肝炎患者或肝炎病毒携带者均专机透析,透析器及管路在专用场所处理,单独存放在专用柜中,进行接触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透析过程中遇有破膜、破管,应立即拆除更换。
2.2.3 合理用药
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早治疗,尽可能做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及患者肝肾功能情况选用高效、低毒抗生素,护士应及时正确留取各种检查标本,严格执行抗生素的给药时间,使药物能充分发挥疗效。
2.2.4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护血管通路
透析操作前必须严格洗手,戴无菌手套。穿刺部位皮肤严格消毒,连接管路时严格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穿刺部位用无菌治疗巾覆盖,做到一人一块治疗巾、一根压脉带,穿刺用物经过灭菌消毒处理。透析结束时,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力度适宜。为防止皮肤和导管感染,应保持穿刺点和导管口清洁干燥,保证血流通畅,尽量避免在血管造瘘肢体静脉输液、测量血压。对插管透析病人,插管部位每日消毒,更换无菌敷料,检查有无感染征象,注意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对疑有血管通路感染者,应及时做血培养,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第3章 低血压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变化、原发疾病和合并症复杂,透析中更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低血压尤为突出。因此加强防护减少低血压的发生至关重要。探讨透析患者低血压并发症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透析效果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1病例介绍
31例患者在透析期间并发低血压69次,低血压诊断标准与透析前血压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1mmHg=0.133 kPa)或收缩压降至90 mm Hg以下。以低血压为特点可无任何症状或伴出汗、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冷汗、恶心、呕吐、肌肉痉挛、便意或失禁、哈欠、视物模糊、头晕眼花、嗜睡、面色苍白,血压显著下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抽搐、昏迷。
3.2低血压并发症原因分析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5%~50%,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
透析开始数分钟至1 h内发生的血压下降称透析早期低血压,是由于体外循环血流量突然增加(约为150~200 ml),血管的收缩反应性低下,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体内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血压下降。
透析开始1h后发生的血压下降称透析中后期低血压,是由于透析过程中需清除尿素、肌酐等渗透物质和透析间期体内潴留的水。由于多数患者血透不充分,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如每小时超滤超过体重的1%,每次超滤超过体重的4%~5%,超滤速度过快、过多致血容量下降,在下降超过本身机体代偿能力时就可能发生低血压。
3.3低血压的护理对策
发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主要表现为超滤后期交感神经张力的反常降低,血管对交感神经刺激的反应性降低。超滤过多、过快等其他透析相关因素也促使其发生。
向患者解释透析注意事项,透析当天降压药要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服用,以免在HD过程中降低血压。对于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者,透析前应停用降压药物。
由医护人员监测体重,准确评估计算患者干体重及脱水量,以防患者虚报体重致过快、过量脱水而致低血压。采用容量控制型血液透析机,定期调整患者干体重,还可改用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治疗。
3.3.1 透析液的温度
&透析液的温度正常为35~37℃,我们一般调整至36~36.5℃之间,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调至35.5~36℃之间,对频繁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一开始就调整至35℃,直到透析结束,观察有无发冷、寒战等反应。
3.3.2 合理使用降压药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予以调整,对透析时血压升高严重的嘱其照常服用或适当加量,避免中途使用降压药,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嘱其透析前停服一顿降压药,并提醒患者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其剂型和剂量的变化,以防误服,造成不良后果。
3.3.3 超滤量的控制
&向患者讲解透析间期体重控制的重要性,严格限制水分的摄入,使每次超滤量控制在体重的3%~4%之间,如大于体重6%~7%,则超滤总量过大,超滤过快可造成血容量迅速下降而易发生低血压。
3.3.4 观察与监测
&透析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巡视,每小时测血压一次,对于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15~30 min监测一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态,面色的变化,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如头晕、打哈欠、出汗、恶心等。
3.3.5 低血压的处理
一旦出现低血压的早期症状,应即刻将血流量调低,减少或停止超滤,将透析液温度调低至35℃,患者取头低脚高仰卧位,吸氧,如血压无回升,可以快速输入50%的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必要时结束透析。
第4章 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护理对策
4.1心理护理
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同时向他们简要地介绍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效果,让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消除思想顾虑和惧怕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做好健康教育,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
4.2根据个体差异,制定透析方案:
一般老年患者采用每周3次为宜,每次3~4.5 h。因血浆再充盈时间慢,除了常规缓慢、均速等超滤外,在透析一定时间暂停超滤10~20 min再继续进行超滤,可减少抽搐、心慌等症状。
4.3 饮食护理 
由于血Alb、Hb的低水平是尿毒症患者并发感染的两个主要因素,而尿毒症患者常有食欲不佳、进食少,存在贫血和营养状况差,加之治疗过程中随着透析器丢失一部分血液及经常取血化验,使贫血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对感染的应激反应能力低下,因此,尿毒症血透患者应规律、充分透析,每周透析2~3次,以降低血液中代谢产物、尿素氮、肌酐。适当增加营养,每日摄入蛋白质1.0~1.2/kg,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瘦肉为主,另外需补充维生素、钙、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尽量减少输血。
4.4 基础护理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口腔、皮肤、会阴的清洁护理,保持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清洁通畅。床单每人更换一次,遇血迹污染,随时更换。
4.5 健康教育 
根据血透患者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将预防感染知识有计划地向病人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血液透析的知识,如:内瘘穿刺点的保护、静脉置管局部护理、合理饮食、避免到人多的场所等,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防止感染的发生。
4.6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有无低血压先兆,透析前将低血压的表现给患者讲述,若出现低血压早期症状:打哈欠、有便意、背后发酸发凉等,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如果遇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时,更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减慢血泵的转速,降低体外循环血量,鼻导管吸氧,有助于减少组织缺血和腺嘌呤核苷的释放。病情无好转应立即停止超滤,去枕平卧,按医嘱迅速输入高渗葡萄糖及生理盐水,必要时用升压药直至稳定。经上述处理若无效,则停止透析。
[1]&&&&& 叶任高,陈文,陈双华,等.慢性肾功能检查中尿路感染65例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350.
[2]&&&&& 李保春,陆军,许静,等.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30.
[3]&&&&& 焦秀珍,魏俊丽,孙仁莲.血液透析并发出血时用低分子肝素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711-712.
[4]&&&&& 赵学伟,周伟,张智敏,等.可调性透析液温度与盐浓度对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干预评价[J].中国血液净化,):446.
[5]&&&&& 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 孔梅敏.进餐时停止超滤预防透析低血压护理观察[J].浙江医药,):140.
[7]&&&&&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5
[8]&&&&& 陈春叶.透析性低血压护理[J].护理与康复,):60~61
[9]&&&&& 李铃,苏跃萍,汪容娥,等.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56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750~752
[10]& 岳琴琴,祁华,王蓓,等.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抗凝方法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1.
除非注明,文章均来自8090论文网,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章地址:
------分隔线----------------------------
热点护理论文
护理论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析病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