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水都吃东西咽不下去去

1.适当运动告别“水牛肩”.2.路志正:不撤姜食保健康.3.古代名人多吃姜.4.香酥凤尾菇
1.适当运动告别“水牛肩”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水牛肩是指脖子跟背交接的地方肥厚,凸出一坨像小山丘一样的赘肉,形成这种颈背部脂肪沉积的人,除了因滥用类固醇引起外,大多是肩颈酸痛僵硬的人自行不当按揉造成的。此外,体型肥胖、从事粗重劳动工作、久坐办公桌的劳心工作者,也会因为驼背的姿势造成颈部往前弯,形成水牛肩。一般只要经物理治疗就能缓解,严重者则需以抽脂手术或消脂注射、手术摘除。
  水牛肩造成的问题除肩胛本身会酸痛或不灵活外,有时压迫神经连带手也会无力、麻麻的并且抽痛,更严重的还会导致中枢神经失衡。另外,肩胛位于心肺的背面,如果肩胛僵硬、丧失弹性,日久心肺功能也会受损伤。
  适当的运动,可改善肩颈酸痛,帮助告别“水牛肩”
  常用的运动如下:
  收下巴运动:采坐姿,双手自然平放在大腿,两眼平视前方,整个头往后平移,勿抬头或低头,姿势维持10秒钟后放松,休息20秒,做15次。
  颈部伸展:坐姿,两眼平视,头缓慢转向左方到底,停住10秒钟,再缓慢回到正中,休息3秒,转向右方,两边各重复15次。
  肩胛伸展:坐姿,双手手指交叉后,掌心向外并将手臂伸直,尽可能往前伸展,姿势维持20秒后放松,休息20秒后再做,一共做15次。
  耸肩运动:坐姿,双肩向上耸起靠近耳朵,维持10秒后放松,做10次。
  体侧伸展:站姿,双脚张开与肩同宽,左手叉腰,右手伸直向上,掌心向左,身起弯向左侧,维持姿势20秒后换边,每边各做20次。
  运动时注意:
  1.&所有动作都必须以缓慢为主,动作过快会增加受伤机会。
  2.&许可的话,局部热敷15分钟后再做效果更好。
  3.&不可勉强,如有疼痛应立即停止。
  4.&如果症状持续恶化,应找专业的复健科医生咨询,找出确实病因,切勿拖延病情,增加日后治疗的困难。
  因姿态不良引发肩颈酸痛,除配合适当的伸展运动外,还要改掉不良的姿势习惯。
  最后要提醒的是,有肩颈酸痛症状最好去医院找骨科、复健科、理疗科医生或有执业资格证书的按摩师咨询,根据情况选择治疗或自我调治,切不可自行或找不懂的人重按;有急性传染病、慢性炎症、严重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患者是不可接受按摩的,以免影响病情。(雷辉志)
2.路志正:不撤姜食保健康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王小云 路杰
 国医大师路志正1920年出生,九十多岁的路老养生有道,并且擅长运用养生的方法促进疾病康复。请看他给出的简便易行又有效的养生指导:
  保健养生指导
  合理梳头,通调气血:唐代孙思邈、北宋苏东坡、南宋陆游,这几位看起来不太相关的古人,却有着同一种养生之道,即每日梳头按摩。路老对此非常推崇,他认为合理梳头可以起到按摩头部的作用。每天梳头10~15分钟,可以刺激头部经络,通畅气血,调养精神。路老不仅每日早晨起床后梳头2~5回,下午还会再加一次,以更好地达到升发阳气、通畅百脉、祛病强身的目的。路老介绍,梳头时用牛角或桃木梳子为好,从前额开始向后,紧贴头皮部位,以用力大小适中、动作缓慢柔和为宜。在两分钟内大约梳100次为一回。当头皮有微热微胀感觉时,说明已经达到预期目的。梳头5~7天后,洗头一次,坚持2~3个月就能感到头皮瘙痒减轻,头屑减少,头发不再脱落,失眠症状相应改善,并有头脑清醒、耳聪目明之感。除此之外,路老每天晚上都自己做按摩头部及身体的几个动作,包括搓耳朵、抓耳朵、搓后颈、揉腹部、搓脚心等。
  晚上沐足,促进睡眠:中医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沐足疗法“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路老指出通过中药沐足可以渗透、刺激足部的敏感反应点,调节脏腑器官功能,调畅经络气血,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睡眠障碍的人尤可取此法。路老及夫人如今都已90多岁,他们数十年坚持晚上沐足,一直睡眠正常、活动自如,思维反应敏锐,成为人们长寿健康的楷模。
  膳食养生指导
  日饮三茶调脾胃:路老每天必喝三杯茶,但依据时间不同,所饮品种也不一样,其中除蕴含天人合一的顺时养生观外,还体现了调理脾胃的养生理念。
  早晨绿茶:阳气升发,心神俱旺。“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阳强阴弱,阳气趋于表,气机上升,是人体功能最旺盛的时期。绿茶又称不发酵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因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属茶中之阳。此时饮绿茶,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养护心气,运化水谷精微于周身,保持精力旺盛,即所谓提神醒脑。
  下午乌龙茶:健脾消食,助消化。午后阳气渐弱,阴气渐升,脾胃功能较上午有所减弱。人们常在午餐时吃一些油腻食物,妨碍脾胃运化。《本草拾遗》记载,饮茶可以“去人脂,久食令人瘦”,可见饮茶去肥腻功效自古受人推崇。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如铁观音等,属于半发酵茶,主要成分为单宁酸,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吸收,促进脂肪燃烧,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尤其能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因此下午喝乌龙茶,具有健脾消食、促进运化、减脂降糖的作用,是人体保健防病的佳品。
  晚上普洱茶:护胃、养胃、安睡。夜里阴强阳弱,阳气趋于里,气机下降。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普洱茶(熟普),甘滑,醇厚,进人人体后附着在胃的表层,形成保护膜,长期饮用可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其中的咖啡因经多年陈放发酵,作用减弱,所以喝后不会兴奋,使人能够安睡。普洱茶还有补气固精作用,热饮肠胃舒适,还可治疗尿频。
  路老特别提醒,喝茶一定不要浓,且泡了两三次后,没有香味就要换了。浓茶中有大量的鞣酸,对大便有收敛作用,尤其不适合老年人喝。
  不撤姜食保健康:孔子提出“不撤姜食,不多食”的养生思想,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孔子竟活了73岁,这与其食用生姜是有密切关系的。路老非常推崇孔子这一观点,认为生姜是调养脾胃、养生防病的必备之品,坚持吃了40多年的生姜,开方时也经常用生姜作为药引。现代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就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姜还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通经络、抗衰老的作用。气候变冷时吃生姜可通阳御寒、温脾暖胃、预防感冒。吃饭不香时,吃姜能够改善食欲,增加饭量。尤其是有胃溃疡、虚寒性胃炎、肠炎的病人,经常吃一点姜,对于改善恶心、呕吐的症状,是很有好处的。
  食姜方:把生姜切片或切丝,放人醋中浸泡1周后,每天早晨吃两三片,可起到温胃散寒、提神醒脑、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生姜本是一味发散的药,醋有收敛之效,用醋泡姜,醋能活血止痛,防止姜太辣而发散太过,泡后食用,对健康大有裨益。
  不多食:虽然生姜有顾护脾胃功效,但不可多食。路老说生姜一次吃几片就够,有和胃降气、增加食欲的作用。但吃太多则会导致胃热。老年人如果咳有泡沫的白痰,可以吃生姜,但是痰黄、干咳或无痰的,就不要吃了。
  夜不食:俗话说“早上吃姜,胜似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一天之内,早上食生姜最好。人的养生要顺应四时,与大自然日出一样,早晨人体阳气回升,此时进食温性的生姜,可以帮助人体阳气的升发。晚上自然界的阳气收敛,人体的阳气也已收敛,此时若过食生姜则影响阳气内敛,不利于劳累后身体的恢复,有害健康。路老说,当然凡事不绝对,比如晚上散步时出汗着凉了,喝点姜糖水,一出汗,病可能就好了。
  秋不食: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是古人经验的总结,一年之内,夏天食姜最好。这是顺应天时的养生之道,夏天妙用生姜,的确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路老认为,秋天万物肃杀,是阳气收敛的季节,人体也相应地不宜升发,此时过食生姜可加剧人体失水,干燥,上火,对身体不利。D2
3.古代名人多吃姜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在我国,食用姜的历史相当悠久,流传着很多名人和姜的故事。
  《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有种说法,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误食毒蘑菇昏迷,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神农顺手一拔,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过了不久,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神农姓姜,他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的作用神奇,能让自己起死回生。
  孔子活了73岁,这个年龄在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高寿。这和孔子健康的饮食观和卫生习惯是分不开的。其中就有姜的功劳。《论语》记载孔子说过:“不撤姜食,不多食。”每次吃饭,他都要吃姜,但是每顿都不多吃。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食姜的嗜好进一步作了阐释,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
  苏轼任职杭州太守时,有一天,他去净慈寺游玩,拜见寺内主持。主持年过八十,鹤发童颜,精神矍烁,面色红润,双目有神。苏轼感到十分惊奇,问主持用何妙方求得如此长寿。主持微笑着说:“老衲每日用连皮嫩姜切片,温开水送服,已食四十余年矣。”苏轼回去之后,特意记载了这件事,并写了一首诗:“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这首诗被后人收载编著于《苏沈良方》中,叫做“驻颜不老方”,许多养生医籍均有转录,足见生姜对于抗衰老的功效。
  明代徐霞客是旅行家,孤身上路,长途跋涉,生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徐霞客的行囊中必备的一样东西,就是姜。他每天早上都有嚼食生姜的习惯。姜能够促进阳气的生发,使人活力旺盛,精力充沛。野外露宿,湿气侵入,偶感风寒,他就立即“饮姜汤一大碗,重被袭衣覆之;汗大注,久之乃起,觉开爽矣”。
  姜还救过皇帝的命。民间传说,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征战河南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刘邦喝后病情大减,再一喝即药到病除。另一传说,南北朝时期,宋明帝喉中长疮,疼痛不已,脓血不止,到后来,连水都咽不下去了。当时的名医徐文伯诊断后,认为明帝是中了生半夏之毒,让明帝每天吃三次生姜,每次吃五两(古代16两为1斤)。果然不久之后就解除毒素恢复健康了。
  其实,不止名人们懂得姜的养生功效,民间早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姜的谚语,比如&“早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男人不可一日无姜”等等。可见,姜实在是个好东西,一定要常常吃点姜啊。(林颐)
4.香酥凤尾菇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 郭旭光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材料:新鲜蘑菇500克(其他蘑菇均可)、鸡蛋一个、面包渣、花椒、盐适量。
  做法:1.将鲜蘑菇洗净稍控水放在容器里,把盐和花椒、蘑菇搅拌均匀腌制30分钟。2.腌制完的蘑菇控水后,放进打好的鸡蛋液里搅拌均匀后,蘸面包渣,放在油锅里炸至金黄色捞出即可。
  功效:油炸后的蘑菇酥脆、软硬适度、鲜香可口,是佐餐的小菜。蘑菇是高蛋白、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含有酪氨酸酶,能宣肠益气散热解表,有降低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作用,尤其适合肥胖症患者和老人食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日语语法8-4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日语语法8-4
大小:6.3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吐的喉咙疼,右边。水都咽不下去!怎么办?
吐的喉咙疼,右边。水都咽不下去!怎么办?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16405条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情况来看,一般考虑是引起的现象,建议平时多喝水,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建议可以用点治疗。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万名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最常用的 药品 用药指导
健客价:¥125.00
健客价:¥25.00
健客价:¥58.00
本品为缓泻药类非处方...
健客价:¥1.10
本品为维生素与矿物质...
健客价:¥26.00
本品为眩晕类非处方药...
健客价:¥16.50
本品为耳鼻喉科喉痹类...
健客价:¥9.00
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
健客价:¥2.00
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
健客价:¥2.10
本品为耳鼻喉科喉痹类...
健客价:¥8.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东西咽不下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