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矾对黄疸型肝炎的症状肝炎有什么作用

胆红素对神经突触膜Na~+,K~+-ATP酶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7年10期
胆红素对神经突触膜Na~+,K~+-ATP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对59只出生2天的SD大白鼠分别予以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胆红素制造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提取脑神经元突触膜,测定Na+,K+-ATP酶活力。结果:随着血清胆红素浓度的逐渐增加,脑组织中胆红素沉积量也逐渐增加,神经元突触膜Na+,K+-ATP酶活力逐渐降低,Na+,K+-ATP酶活力与脑组织中沉积的胆红素量呈负相关(r=-0.34,P<0.01)。提示:胆红素对Na+,K+-ATP酶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332【正文快照】:
胆红素对神经突触膜Na+,K+-ATP酶影响的实验研究邵洁俞善昌李云珠陈舜年摘要为了研究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对59只出生2天的SD大白鼠分别予以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胆红素制造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提取脑神经元突触膜,测定Na+,K+-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东宝;汪浩文;黄玮;胡海英;祝选姣;;[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刘晓燕;;[J];福建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陈桂兰;[J];广西医学;2001年06期
,陈艳,骆科进,赵伙生;[J];贵州医药;2003年02期
黄鹦;李瑞花;吴晓莉;;[J];海南医学;2007年06期
王玉梅,张广政,张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胡南,罗元芝,蒋积定;[J];医学临床研究;2005年02期
吴晓翠,吴莉;[J];临床儿科杂志;2000年04期
马洪美,张秀梅,刘君,郑国华,吕爱敏,王松春;[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马洪美;王永芹;齐爱华;季加芬;;[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光英;[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刘文勤;[D];暨南大学;2005年
马宁;[D];暨南大学;2006年
胡斌;[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赵海丰;[D];广州医学院;2009年
李瑞英;[D];山东大学;2010年
王秀菊;[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练兵,曾维三,马明福,鄢采芹,周利民,徐小丽,杨舒萍,杨成民;[J];癌变.畸变.突变;1990年04期
裘炯良,常艳,朱心强;[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5期
赵文,蒋东升,王庭欣,马哓彤,秦淑贞,张俊刚,边庆荣;[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6期
夏义武,黄芒莉,熊纬,吴亦帆;[J];癌变.畸变.突变;2003年01期
单保恩,郭兰涛,董青,马洪;[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6期
单保恩;刘东青;梁文杰;张静;李巧霞;;[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5期
沈业寿;郑立军;王正亮;顾利平;;[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4期
林飞;[J];癌变.畸变.突变;1997年01期
冯平安,叶寿山,韩传环,王萍,倪光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李国贤;;[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娅;[D];郑州大学;2010年
刘利敏;[D];兰州大学;2010年
吴亚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丽霞;[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蓝竹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小芳;[D];桂林医学院;2010年
杨超燕;[D];广东药学院;2010年
于蓝;[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陈佳娟;[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刘丹;[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邢红艳;;[J];北京医学;2007年02期
叶亚,毕桂平;[J];重庆医学;2004年05期
张燕宏,张凤仙,王树岩,周明;[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年05期
李锐钦,邓皓辉,张素芬;[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1期
聂迎玖,戚以胜,赵啸天,蔡正华,杨宜林,陶端,赵天卫,于小千;[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9年04期
袁欣,侯茜,刘昕,李霞;[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4期
舒桂华;朱玲玲;徐翔;张红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6期
曹爱华;王贵菊;王玉玮;;[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2期
李晶;钱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5期
陈惠兰;单若冰;钮燕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盛玮;汪峰;;[J];安徽医学;2008年06期
周光明;[J];安徽医药;2005年03期
温瑞金;罗仁忠;黄振云;钟建文;;[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1期
王峰;赖碧云;周彬;王玉屏;;[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2期
陈立;;[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1期
何长辉;[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年11期
王黎玲;[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5期
李义松;;[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张志强;;[J];广西医学;2007年01期
韦毅;;[J];广西医学;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辉;[D];昆明医学院;2005年
王巍;[D];郑州大学;2006年
马宁;[D];暨南大学;2006年
门美超;[D];中南大学;2007年
王冬菊;[D];暨南大学;2007年
胡影;[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胡斌;[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谷献芳;[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于瑞花;[D];山东大学;2009年
赵海丰;[D];广州医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胥文春,陈宏础,罗春丽;[J];临床检验杂志;1998年04期
李克方,董雪蕾,蒋月星,秦灵香,王巍;[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罗远超;[J];空军总医院学报;1989年02期
木英,彭海燕,李忱,冯丽媛;[J];云南医药;2004年03期
曹勇,宫龙基,赵荣安,于海青,刘玉欣;[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8年05期
李民炉;[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臧家新,张秀梅,袁秀清;[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郭碧霞;[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3期
王天星,周大桥,熊益群;[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年01期
王琼;[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红;温晓红;蔡浩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董小玥;余章斌;陈玉林;邱玉芳;程佳;孙青;韩树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陈晓莉;李云生;程勇军;罗小云;应丹红;陈彩娥;丁锦芬;高夏芬;吴光华;;[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梁勇;;[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王晴;;[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周建芳;;[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杨金龙;郑水根;夏子禹;吕萍;卢培;黄秋芳;;[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高金亭;梁廷波;郑树森;;[A];2005年浙江省器官移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刘俊微;张彬;邢汉前;赵军;刘素霞;崔艳华;钟志芳;颜丽;;[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7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马羽萍;赵玲;罗改云;;[A];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晴晴;[N];健康时报;2004年
河北医大一院
陈进军 (主任医师);[N];家庭医生报;2009年
指导专家 重庆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 刘华宝 记者 夏冰冰;[N];医药导报;2010年
杨锋;[N];大众卫生报;2004年
汪承柏;[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湖南省肿瘤医院药剂科
丁惠萍;[N];大众卫生报;2002年
杨堤林;[N];大众卫生报;2003年
王毅军;[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高玲 陈怡辛;[N];常德日报;2006年
大路;[N];医药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傅雯萍;[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王瑾;[D];复旦大学;2011年
陈志萍;[D];中北大学;2009年
马惠荣;[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石巍;[D];天津大学;2003年
张璘;[D];四川大学;2005年
易善红;[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韩俊岭;[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史旭华;[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超;[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王晓安;[D];浙江大学;2010年
张英;[D];山东大学;2011年
李继革;[D];暨南大学;2001年
徐美琴;[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黄亮;[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汪薇;[D];中南大学;2003年
高惠英;[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谢晓梅;[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夏宝林;[D];天津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黄疸肝炎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会死吗?
悬赏10个健康币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4:18:54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582称赞:116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一般的肝炎可以治疗一下的,不会导致死亡的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常见症状、、病理性、、、、、、、发烧、伴黄疸、
检查项目、、、、、血清总蛋白(TP,TP0)、白蛋白(A,Alb)、血清球蛋白(G,GL0)、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并发疾病、、、脑病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225·
浏览:245·
浏览:466·
浏览:464·
参考价:10
参考价:31
参考价:11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
参考价格:¥10.9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
参考价格:¥31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转] 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脂肪肝偏方汇集(信阳养颜养生)
  ======================.html&点击查看==========================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黄疸型肝炎吃什么西药直接讲药名(不要化学名)_百度知道
黄疸型肝炎吃什么西药直接讲药名(不要化学名)
吃什么降黄疸 现在我黄疸80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白花蛇舌草30~60克,丹参20~30克,板蓝根10~30克,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
“病理性黄”疸除了照兰光外试一试这个“玉米须”治疗的效果: 既然孕妇产前一个星期都可以喝一些“玉米须”煲的汤水降低新生儿黄疸值。农村的妇女是将玉米连皮带须煮,吃完玉米又喝煮的玉米水,简单实用。 孕妇产前一个星期可以喝一些“玉米须”煲的汤水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值。玉米须是临床常用中药,有关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你可以在百度搜索“海螺网医疗健康日志”,那里有很详细的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下面对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做一简要介绍,也许对你了解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会有帮助的。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玉米须能够利尿,泄热,平肝,利胆。临床常用于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等等。对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以前我也不知道,曾查了很多的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资料及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的食疗、药膳等资料,对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有更详细的、具体的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你可以到网站上查查看看,对你了解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会有帮助的。 还可以使用一些植物、物理治疗非病理性黄疸(有可能有更多的)方法: 1.黄栀子50克煮水1000克20分钟,冷却后将其洗脸、洗眼睛、洗澡;黄疸消退除后再洗三天即可。 (黄栀子是植物果实,在农村仍广范的用作食用染色剂,各药店均有售) 2.刨下黄铜粉末 煮水1000克20分钟,冷却后将其洗脸、洗澡;
儿童用药?茵栀黄颗粒剂!!成人用药?茵栀黄软胶囊!!新生儿?茵栀黄颗粒剂!!如果想换一种 溪黄草 但是不适合 这是治疗急性黄疸胆囊炎痢疾跌打淤肿肠炎、、、、、、
大人37岁男,黄疸肝炎吃什么药?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绿矾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绿矾声明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绿矾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硫酸亚铁晶体,英文名称为:ferrous sulfate ,为柱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蓝绿色、绿色伴有条痕白色。分子量为278.05 ,pH值为3 ,熔点为64摄氏度,强热分解溶于水、甘油,不溶于乙醇。英文名Iron(II) sulfate heptahydrate别&&&&称;;铁矾等化学式FeSO4·7H2O分子量278.05熔&&&&点64摄氏度水溶性溶于水、甘油,不溶于乙醇外&&&&观为柱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PH值3
中文名称:绿矾
中文别名:;;铁矾;硫酸亚铁(饲料级);硫酸亚铁(七水);硫酸亚铁七水合物
英文名称:Iron(II) sulfate heptahydrate
英文别名:Ferrous
IronsulfateheptahydrateACS Iron(II) s Ferrous s F iron - sulfuric acid hydrate (1:1:1)绿矾
分子式:FeSO4·7H2O
分子量:278.05绿矾又名七水硫酸亚铁、铁矾,其精制品为浅兰绿色砂状晶体。
天然绿矾主要含硫酸亚铁(FeSO4·7H2O)。因产地不同,常含有量比不同的杂质成分如铜、钙、镁、铝、锌、锰等。煅烧成绛矾则主要为氧化铁,尚可出现含水不同的硫酸铁组成。
硫酸亚铁为蓝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在潮湿空气中表面氧化成棕色的碱式硫酸铁。在56.6℃成为四水合物,在65℃时成为一水合物。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冷时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热时较快氧化。加入碱或露光能加速其氧化。相对密度(d15)1.897。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1520mg/kg。有刺激性。无水硫酸亚铁是白色粉末,含结晶水的是浅绿色晶体,晶体俗称“绿矾”,溶于水水溶液为浅绿色。用于色谱分析试剂、点滴分析测定铂、硒、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剂、制造铁氧体。净水、聚合催化剂、照相制版。硬度2;失水或羟基化者硬度稍增大;纤维状、土状者硬度更低。性脆,易碎。相对密度1.90左右。易溶于水;味觉先涩而后甜。在实验室中,可以用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获得。
1、钢铁在电镀或加涂层前,会先放入中酸洗,产生大量的硫酸亚铁副产物。
2、以钛铁矿生产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硫酸亚铁。
3、硫酸亚铁还可从的氧化,或铁与硫酸反应制备(将稀硫酸加入铁屑而得)。
将稀硫酸加入铁屑而得。  结晶时的水溶液温度&56.6℃:时为七水盐,56.6~64.4℃时为四水盐,&64.4℃时为一水盐。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晶体为短柱状、厚板状、细粒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呈粒块状、纤维放绿矾晶体射状块体或皮壳、被膜。呈各种色调的绿色;含铜时呈浅绿蓝色(铜绿矾),失水、羟基化或氧化为黄绿、绿黄到金丝雀黄、黄褐、红褐、褐红等色(过渡为水绿矾一纤铁矾即黄矾或局部含褐铁矿的集合体);完全脱水的纯净绿矾为白色。条痕浅于颜色。新鲜晶体透明,罕见;通常半透明,风化表面不透明。玻璃状、丝绢状光泽或为土状光泽。晶体解理完全,断口呈贝壳状;风化者见不到清晰解理。将绿矾和同放在砂锅内,盖好,放炭炉上烧煅,待绿矾溶化时,即用竹片搅拌均匀,使矾、醋充分混和,然后加热再煅,至全部呈绛色为度,取出放冷。(每煅绿矾100斤,用米醋20斤)绿矾:《增广验方新编》:研末。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生品多用于、趾甲疮等。《疮疡经验全书》:煅通红,取出放地上,出火毒。《万病回春》:(绿矾)一斤用瓦一片,两头硫酸亚铁用泥作坝,再用香油制,瓦上焙干,再着皂绿矾瓦上煅枯去砂为末。《本草述》:入砂锅内新瓦盖定盐泥固济,煅赤取出。《类证治裁》:面包煅。现行,取净绿矾,打碎后置适宜的容器内,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研粉。内服多煅用,可用于黄肿胀满,血虚萎黄,疳积久痢,等。《集验方》:用火煅通赤,取出,用酽醋淬过复煅,如此三度,细研。《卫生宝鉴》:砂锅子木炭烧通赤,用米醋内点之赤红。《寿世保元》:用醋煮过。《串雅内编》:(绿矾)八两,用红醋二茶杯,锻至红色,放地上出火毒。《增广验方新编》:醋泡晒干,入瓶内煅存性。现行,3.1.取净绿矾与醋同放铁锅内,置炉火上烧煅,待绿矾熔化时,用竹片搅匀,使矾、醋充分混合,再煅至全部呈绛色为度,取出,放凉,研粉。每绿矾100kg,用醋25kg。
3.2.取净绿矾,用明煅法煅至红透,趁热用醋淬透。每绿矾100kg,用醋30kg。据研究:分析水绿矾矿石比较炮制前后的性质和含量变化,结果证明,炮制前铁含量为20.13%,醋制后含铁量为24.86%,提高近5%。醋制后加强脆性,质地疏松,而研末制成丸剂,人体易于吸收,增强疗效,同时绿矾通过醋制,使其强烈的酸涩之性味大部分消失而减轻对舌喉部粘膜的刺激性。4.饮片性状:绿矾为不规则碎块,浅绿色或黄绿色,半透明,具玻璃光泽。质脆,入水易溶化。有铁锈气,味涩。煅绿矾(绛矾)呈粉状、绛色,味涩。醋制绿矾形如煅绿矾,微具醋气,味微酸。广泛分布于干旱地区,含铁硫化物矿物(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的风化带。除古代产区山西、甘肃、安徽、湖北、四川外,陕西、新疆、山东、浙江、河南、湖南等地均有产出。采得后,除去杂质。宜密闭贮藏,防止变色或受潮。绿矾经煅制后即成绛矾(又名:矾红),参见"炮制"项。七水硫酸亚铁是法生产一种稀有金属产品过程中产出的副产品,产品外观为淡绿色或淡黄绿色结晶固体。加入议定用量可调节碱性水中的PH值,与水中悬浮物有机结合,并加速沉淀,主要应用于水质净化和工业废水处理,同时具有杀菌作用。
七水硫酸亚铁为蓝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在潮湿空气中表面氧化成棕色的碱式硫酸铁。在56.6℃成为四水合物,在65℃时成为一水合物。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冷时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热时较快氧化。加入碱或露光能加速其氧化。相对密度(d15)1.897。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1520mg/kg。有刺激性。无水硫酸亚铁是白色粉末,含结晶水的是浅绿色晶体,晶体俗称“绿矾”,溶于水水溶液为浅绿色。用于色谱分析试剂、点滴分析测定铂、硒、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剂、制造铁氧体。净水、聚合催化剂、照相制版。
七水硫酸亚铁可用于制铁盐、颜料、媒染剂、、、等,医药上作抗贫血药。用作分析试剂及制铁氧体原料;  大量的硫酸亚铁被用作还原剂,主要还原水泥中的铬酸盐。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铁强化剂;
农业上可用作,能防治小麦黑穗病,苹果和梨的疤痂病、果树的腐烂病;也可用作肥料,能除去树干的青苔及地衣。是制造磁性氧化铁、氧化铁红和铁蓝无机颜料、铁催化剂及的原料。
医药上用作局部收敛剂及补血剂。此外还用作色谱分析试剂等。食用级用作营养增补剂,如铁质强化剂、果蔬发色剂。
园艺中使用硫酸亚铁来杀灭苔藓。【性味】酸;涩;寒;无毒
【归经】肺;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燥湿杀虫;补血消积;解毒敛疮。主血虚萎黄;;腹胀痞满;水绿矾;疮疡溃烂;;烂弦风眼;疥癣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2-0.6g。不入汤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为2%水溶液涂洗。
多服能引起呕吐腹痛,胃弱者慎服。
1、《纲目》:畏醋。
2、《本草经疏》:绿矾虽能消肉食坚积,然能令人作泻,胃弱人不宜用。
3、本品多服能引起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胃弱及孕妇慎服。内服多用绛矾,对刺激作用较轻。服药期间禁饮茶水。
4、《玉楸药解》:未可轻服。
5、《现代实用中药》:多服有碍胃肠,起及便秘之弊。生用大量作催吐剂,但易起胃肠炎,宜慎用。脾弱黄肿 用苍术二斤(淘米水泡两夜)、黄酒曲四两,同炒成赤色,加绿矾一斤,拦醋,晒干,装入瓶中火煅,取出研细,再加醋和糊成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或米汤送下。一天服二至三次。此方名“”,与平胃散同用,亦治肝气胀满。
喉风肿闭 用绿矾一斤,拌入醋三斤中,晒干,研末吹喉部。痰涎流出后,以良姜末少许,放在茶内漱口咽下。
用红枣五个,去核,填入绿矾,火上煨熟,加水两碗、桃柳心各七个,一起煎浓。每取少许点眼。(少阴疟)。用绿矾一钱,泡过,加姜制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发病日清晨服,醋汤送下。用绿矾一钱,巴霜二个,同研细,放入鸡蛋内搅匀。封好蛋壳破口,湿纸包旧,煨熟,同酒吃下。用绿矾四两,入砂锅内,封牢,煅红,取出加青盐、生各一两,研匀,再入锅中封煅一次。冷定加熟附子末一两,共研细,以粟米粥做成蛫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或温酒送下。用绿矾二两、一钱,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新汲水送下。腹中食积。用绿矾二两,研细,加醋一大碗,在瓷器内熬煮,以要搅成膏,再加赤脚乌一两,研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9、走马疳疮(按:即。病处流动,速如走马,侵蚀口鼻,穿透骨腮,全齿剥落,出血流脓)。把绿矾放入锅中,用炭火煅红,加醋拌匀,如此三次,研细,再放入少许麝香,调匀后敷患处。用药前以温水把口漱净。
10、白秃头疮。用绿矾和楝树子炼研涂搽。
11、小儿头疮。用煅绿矾一两、淡豉一两(炒黑)、二钱,研匀搽疮上。搽前用桑木灰淋汤洗净头部。
12、耳生烂疮。用去核,填入绿矾,火煅后研细,香油调敷。
13、。用凉水冲绿矾粉浇伤处,痛立止,肿亦消。
14、癣疮作痒。用螺蛳十四个、槿树皮末一两,蒸熟,加入绿矾(煅过)三钱,一起捣匀,搽患处。
15、小儿疳虫病(病人喜食土和某些生物)。用绿矾研细,加猪胆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汤送下。
16、甲疸(剪趾甲时误伤肌肉,或趾甲长入肉内,都能形成疮肿,流黄水,烂五趾,痛如火烧)。用绿矾五两,煅到汁尽,研细收存。先以盐水洗疮,后以矾粉厚敷疮上。每到如此洗敷,十日可治好。
可做净水剂
17、治疗血液病。出自《日华子本草》。针绿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出。,生河西山谷及陇西石门,今白矾则慈州无为军,绿矾则隰州温泉县,铜陵县,并煎矾处出焉。初生皆石也,采得碎之,煎炼乃成。绿矾形似朴消而绿色,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又有皂荚矾亦入药,或云发了绿矾也,《传信方》治喉痹用之。“绿矾,可以染皂色,故谓之皂矾。又有黑矾,亦名皂矾,不堪服食,惟疮家用之。煅赤者欲名矾红,以别。”“绿矾,晋地河内、沙州皆出之。状如焰消,其中拣出深青莹净者,即为青矾,煅过变赤,则为绛矾。”(1) 绿矾 为柱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蓝绿色、绿色;条痕白色。透明至微透明。表面不平坦,粗糙,露值空气中日久,则变为淡黄色。质硬脆,用指甲可刻划出痕,易砸碎,断面具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先涩后甜。以色绿、质脆、无杂者为佳。
(2) 绛矾 为细粒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表面不平坦,有的一面较平整,一面具大小不一的小孔洞。绛红色、褐红色或砖红色;条痕绛红色或黄红色。不透明;具土样光泽。体较轻,质硬脆,但用指甲至小刀可以刻划出痕。砸碎后,断面有时可见夹有白色小斑点。气微,味极涩后微甜。以体轻、色绛红者为佳。(1) 绿矾
① 取本品碎屑少许,水合氯醛装置,于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无色透明,可见到贝壳状断口。
② 透射偏光镜下:无色或微带绿色。折光率:Ng=1.486,Nm=1.478,Np=1.471,低负突起。干涉色为绿-黄色。斜消光,Ng∧C=43°。正延长符号。二轴晶。正光性。
(2) 绛矾 透射偏光镜下:不规则,细粒边缘呈红色。小于0.025mm者半透明、高倍镜下近无色,带黄色调。正高突起,浸油中检查不出以上物质的光性特征。绿矾
(1) 取本品约2g,置闭口试管中,灼烧,管壁有水生成。(检查)
(2) 取本品约0.5g,加水约5mL,使溶解,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
① 取滤液1ml,滴加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检查)
② 取滤液1ml,滴加氯化钡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中均不溶解。(检查硫酸盐)⑶X射线衍射分析水绿矾为4.90(10),3.78(6),3.23(2);或4.87(5),3.78(6);可含有多种脱水产物:Fe[SO4]·5H2O为5.57(6),3.73(8);Fe[SO4]·4H2O为2.97(7)或2.93(7);Fe[SO4]·H2O为3.12(4),2.52(4)以及Fe[SO4]为5.98(8),4.36(8)或3.56(9),3.41(4)。
(1) 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水约2mL,振摇,再加稀盐酸约1mL,使其溶解,滤过,滤液近无色。
① 取滤液1mL,滴加试液,即显蓝色沉淀,分离,沉淀不溶解于盐酸。(检查铁盐)
② 取滤液1mL,滴加氯化钡试液,显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硝酸中均不溶。(检查硫酸盐)
⑵ 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 赤铁矿3.66(1),2.71(2),2.51(2),2.20(1),1.84(1),1.69(1),1.59(1)。吸热145℃(中大), 530℃(小),760℃(大)。20-70℃增重1%;70-530℃失重24%,530-770℃失重26%;770℃后分解。在300℃前仍失水20%,在770℃前失去SO2,则证明绛矾尚含大量硫酸盐。此与X射线分析结果吻合。(1)治黄肿病:五倍子半斤(炒黑),绿矾四两(姜汁炒白),针砂四两(醋炒红色),神曲半斤(炒微黄色)。上为细末,生姜汁煮枣肉为丸,如绿矾粉末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温酒下,不能饮酒米饮汤亦可。终身忌食荞麦面,犯了再发难治。(《医学正传》)
(2)治食劳黄病,身目俱黄:青矾,锅内煅赤,米醋拌为,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姜汤下。(《救急方》)。
(3)治钩虫病方:青矾半斤,米醋四两,黑豆四两,米饭适量。先将青矾放新瓦上煅为红色,分两次淬入米醋,煅至干透,取出秤取四两,研细末;另将黑豆炒熟磨成细粉,与青矾服六至八分,儿童酌减,每早晚各服一次,连服五至十天。休息数天后再服。以十至二十天为一疗程。服药期忌饮茶。(《湖南家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4)治小儿疳疾有虫,爱食泥土:绿矾为末,以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无时,(《》绿矾丸)
(5)治大人小儿赤白痢,肠滑不止:绿矾、白矾、石灰、铅丹(四味同入罐子内,烧通赤,放冷,研)、龙骨、赤石脂、缩各半丙。上捣研为散,更合研匀。每服一,小儿半钱匕或一字匕,并米饮调下。肠滑极有效,作丸服亦得。(《》绿白散)硫磺(6)治积年肠风下血,,下部肿疼,或如鼠奶,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痒痛不息:绿矾四两,捣碎安瓶子内,以瓦子盖口,用大为烧一食间,候冷取出,研细如粉,更用白盐一两,一两合研,再入瓶内,准前烧一食间,候冷取出,研令极细,入附末一两,都研令匀,用粟料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暖生地黄汁下二十丸。(《》绿矾丸)
(7)治妇人赤白带下,连年不瘥:绿矾一两(烧赤),釜底墨一两,乌贼鱼骨一两(炙黄)。上药细研为末,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暖酒下十五丸。(《圣惠方》绿矾丸)
(8)治耳生烂疮:枣子去核,包青矾煅研,香油调敷之。(《摘元方》)
(9)治:绿矾五两,烧至汁尽,为末。先以盐汤洗疮拭干,用散敷疮上,惟多为佳,着药讫,以软帛缓裹,若患急痛,即涂少酥令润,每日一遍,盐汤洗濯,有脓处则洗使净,其痂干处不须近,每洗讫,敷药如初,似急痛即涂酥,五、六日即觉疮上痂渐剥起,但依前洗敷药,十日即疮渐渐总剥痂落,软处或更生白脓泡,即捺破敷药。(《外台秘要方》)
(10)治趾甲内生疮,恶肉突出,久不愈,名臭田螺:皂矾日晒夜露,每以一两,煎汤浸洗,仍以矾末一两加雄黄二钱,硫黄一钱,乳香、没药各一钱,研匀搽之。(《医方摘要》)
(11)治疥疮:绿矾、花椒各一文,冰片、各七文。上药用鸡子一枚,滤去黄存白,将药纳壳中,同煅成灰,疮湿者干掺,干者菜油调敷。(《良方汇录》)
(12)治钩虫病初期感染:皂矾适量,研细泡冷开水,擦洗患处,可止痒、止痛、消炎。(《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普济方(13)治白秃头疮:皂矾、楝树子。烧研搽之。(《》)
(14)治喉痹:取皂荚矾入好米醋,或常用酽醋亦通。二物同研,咽之,如苦喉中偏一傍痛,即侧卧就痛处含之勿咽。(《传信方》)
(15)治喉风肿闭:皂矾一斤,米醋三斤。拌晒干,末,吹之,痰涎出尽,用良姜末少许入茶内漱口,咽之。(《孙天仁集效方》)
(16)治喉疮毒盛或有虫者:雄黄七分,绿矾三分,(煅)五分。上研极细,吹入,如热甚用生硼砂。(《万氏家抄方》绿雄散)
(17)治舌忽硬肿,即时气绝,名曰痿舌:绿矾不拘多少,于新瓦上煅红,放地上凉透,研细,将牙刷脚撬开牙关,搽舌上。(《绛囊撮要》绿衣散)
(18)治烂弦风眼:青矾火煅出毒,细研,泡汤澄清点洗。(《永类钤方》)
(19)治汤火灼伤:皂矾和凉水浇之,其痛即止,肿亦消。(《杨诚经验方》)
(20)治狐臭:绿矾半生半煅,为细末,入少量轻粉研细,每半钱,浴后以生姜汁调 擦,候十分热痛即止。(《仁斋直指方》)《新修本草》(1)《新修本草》:"其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出瓜州。"
(2)《本草图经》:"绿矾出隰州温泉县、池州铜陵县,并煎矾处出焉,初生皆石也,采得碎之,煎炼乃成矾。其形色似朴消而绿色,取此一物置铁板上,聚炭封之,矾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看沸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授为末,则色如黄丹。又有皂荚矾,或云即绿矾也。"
(3)《纲目》:"绿矾,晋地、河内、西安、沙州皆出之,状如焰消。其中拣出深青莹净者,即为青矾;煅过变赤,则为绛矾。入圬墁及漆匠家多用之,然货者亦杂以沙土为块。昔人往往以青矾为石胆,误矣。"》)
(4)张石顽:"皂矾,专除垢腻,同苍术、酒曲醋丸,治心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甚效。盖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用以破血分之瘀积,其效最速。《金匮》治女劳黑疸,消石矾石丸专取皂矾以破瘀积之血,缘其未经注明,尝有误用白矾涩收,殊昧此理。""妇人白沃经水不利,子脏坚癖,中有干血,下白物,用矾石杏仁蜜丸纳阴中,日一易之。"(《本经逢原》)
(5)汪级:矾红功亦略同白矾,色赤入心入血分,治诸血病,从容平缓而有奇功。尤消水肿血胀食蛊,治劳疸,合苍术及神曲用之,治鼓胀,胜于鸡矢醴及他攻破之药。又能敛气,且不必忌盐,盖平肝即以和脾,补心即以生土也。 (《医林纂要·药性》)1894年甲午版《本草纲目》(6)《纲目》:绿矾,酸涌涩收,燥湿解毒,化涎之功,与白矾同而力差缓。按《张三丰仙传方》载伐木丸云,治脾土衰弱,肝木气盛,肝乘脾土,病心腹,或黄肿如土色,服此能助土益元。用苍术二斤,米泔水浸二宿,同黄酒面曲四两,炒赤色,皂矾一斤,醋拦晒干,入瓶火煅。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米汤任下,日二、三服。时珍以此方加平胃散,治腹胀,果有效验。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既能入血分伐木,又能燥湿化涎,利小便,消食积,故胀满、黄肿、疟痢、疳疾方往往用 之。其源则自用矾石、消石治女劳黄疸方中变化而来。
(7)《本草经疏》:绿矾,《本经》主喉痹者,酸涌化延之功也。蚛牙口疮,恶疮疥癣者,燥湿除热解毒之功也。肠内泻血者,消散湿热 之后,复有收涩 之功也。然而诸 治之外,又善消积滞,凡腹中坚,肉积,诸药不能化者,以矾红同健脾消食药为丸,投之辄消。
(8)《唐本草》:疗疳及诸疮。
(9)《日华子本草》:治喉痹,蚛牙,口疮及恶疮,疥癣;酿鲫鱼烧灰各服,疗肠风泻血。
(10)《医学入门》:消水肿黄疸,小儿疳积,治甲疽肿痛出水。
(11)《纲目》:消积滞,燥脾湿,化痰涎,除胀满黄肿、疟利、风眼、口齿诸病。
(12)《现化实用中药》:用其小量,能补血,用于贫血及萎黄病,并治胃肠出血,配合他药为丸剂用之。生用大量作催吐剂。外用,火煅透,治结膜炎,,,腋臭等,用本品之稀薄液,有收敛作用。1.治疗钩虫病。青矾1斤,桐油2两,混和,放在锅内用火炒至青矾成色小块和粉末为止。研粉过100目筛,加少量稀盐酸,装入胶囊(每粒0.8g)备用。成人每次2粒(1.6g),每日2次,饭前服,连服,连服5-7天。小孩酌减。服药期间禁喝茶。妊娠、严重与3月内有呕血史者禁服。治疗35例,服药1个月后大便沉淀镜检1-2次,结果除3例仍为阳性外,其余均转阴。服药1、2天内反应较大,如上腹烧灼、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一般不需处理,2天后自行消失;较严重者,采用针刺处理,反应可很快消失。如改为每晚睡前服1.5g,连服10天,则反应较小。
海螵蛸生血片1.1.:绿矾480g,紫河车252g,阿胶96g,肉桂72g,72g。取、肉桂、海螵蛸用水洗净,烘干,粉碎成细粉,与已过筛的绿矾、淀粉适量混匀。另分别取适量和阿胶加水制成糖浆和胶浆后混合,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加硬脂酸镁(用量相当于颗粒的1%),压片,每片重0.25g,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后呈棕褐色,味腥,微涩。质检参见"药材鉴别"项。功能补气助阳,益精生血。用于贫血(、)。口服,每次4-5片,每日2-3次。儿童酌减。服药期间忌茶及。(《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年)
1.2.黄病绛矾丸:皂矾(煅)360g,苍术(炒)180g, 厚朴(制)180g,60g,陈皮120g,大枣240g。以上六味,除皂矾、大枣外,其余4味粉碎成细粉;将大枣煮熟去皮、核,制成枣泥,与上述粉末拌匀,烘干,加入皂矾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本品为赭红色水丸。气特殊,味酸、微涩。功能祛湿,健脾,消胀。用于钩虫病贫血,湿热黄疸,腹胀浮肿。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浙江省药品标准》1983年)散;白矾治疗毒邪所致烂弦风眼,,,则可以本品热汤泡洗,亦可与的黄连浸水洗。
2.用于疥癣瘙痒。绿矾不仅能解毒燥湿,又能杀虫止痒,故为疥癣瘙痒等证所常用。治疥疮,用本品配花椒、冰片、樟脑同为末,干撒,或菜油调敷。治湿癣瘙痒,可以本品火煅为末,用猪胆汁调搓;治鹅掌风皮肤枯厚,破裂作痛,则可以本品配、儿茶、侧柏叶煎水熏洗,如《外科大成》二矾散。
【摘录】《》《》[1]谈起臭豆腐,部分市民对它敬而远之;可同样因为“臭”,一些人却对它爱不释“口”。合肥卫监部门调查发现,不少臭豆腐加工店为了减少制作成本、提高产量,竟在臭豆腐制作过程中添加绿矾(不纯的硫酸亚铁)。昨天,卫监部门提醒市民在购买臭豆腐时不要选择颜色过黑、气味过臭的。
入秋以来,市场随处可见制售油炸臭豆腐的摊点,可是看着那黑乎乎的模样,不少人对它的卫生状况放心不下。臭豆腐为什么会发黑?真的是在“臭坛”里泡出来的吗?卫监部门调查发现,不少臭豆腐加工店为了减少制作成本、提高产量,竟在臭豆腐制作过程中添加绿矾。用这种工业用硫酸亚铁处理豆腐,并让其表面发酵,可以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铁,这就是为什么臭豆腐表面是黑色的原因了。然而,若长期食用这种臭豆腐,食用者会出现全身无力、头痛、食欲不振、视力模糊等症状,食品法严禁使用此类化工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