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推油会得艾滋病吗嘛?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爱问经验】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艾滋病广泛流传,中国艾滋病病人已经超过100万。得了艾滋病,一方面是家庭负担,一方面是心理负担。克服...
【爱问经验】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艾滋病广泛流传,中国艾滋病病人已经超过100万。得了艾滋病,一方面是家庭负担,一方面是心理负担。克服...
【爱问经验】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艾滋病广泛流传,中国艾滋病病人已经超过100万。得了艾滋病,一方面是家庭负担,一方面是心理负担。克服...
艾滋病-百科介绍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
大家还关注假如没患艾滋病,他们的生活会怎样?(图)
(原标题:假如没患艾滋病,他们的生活会怎样?(图))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日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获悉,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大中学生感染者中,男同占据82%。”
李维(化名)
染病原因:发生男男性关系
确诊时间:2015年1月
4月份,正值论文答辩时,李维收到了北京市疾控中心的确诊报告。HIV阳性,红色印章刺眼夺目。
一月份时,李维在一朋友建议下做了HIV检查初筛,20分钟后,初筛结果下来。两道杠闪回在眼前,脑子一片空白。“我也不怨他,要怪只能怪自己吧。”
李维口中的“他”是在去年12月份旅行时认识的。2014年12月,李维通过几轮面试,顺利保送到北京某著名高校读研,后来独自前往南方去毕业旅行。
青年旅馆里,李维和另外一个男生入住同一房间。两位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天南海北闲聊,“最后聊到男女关系和性,好奇之下,与对方发生了关系。”
“小旅馆里非常简陋,没有准备安全套,也没有想过要采取安全措施,”再次联系时,李维已收到初筛报告。李维再打电话过去,对方已不再接听。
李维愤怒异常,给对方发了一条短信:你把我彻底毁了,但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再去害人。
每次去地坛医院拿完药后,李维总是把药盒扔在医院垃圾桶里。这也是大部分艾滋病友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
按照抗艾治疗疗程,一旦吃药,漏服或者晚服的危险性极高。李维专门戴了一只智能手环,每到10点准时震一下。服药时,李维会关上门。偶尔有同学碰到,他会心虚地表示“在吃助眠药物”。
刚感染上艾滋病的前两周,躺在床上,就业是李维想得最多的问题。从事自然科学,就业面限制在对口专业上。按照以往惯例,接收其专业的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在录用时会检测HIV。无论多么优秀,也难过这道检测关。
已保送研究生的李维曾犹豫放弃读研,因为出来也可能碰壁,还不如本科毕业找工作。“实在不行就回老家去,所以我已开始学习新技能。”
感染艾滋后 他仍与多人保持性关系
张明(化名)
感染经历:吸毒后发生男男性关系
感染时间:上大二时
张明看到两道杠的检测结果时出奇平静。10月4日还是5日,张明已经记不清初筛的具体时间。防艾志愿者张海龙所在的NGO每天有一辆车停在马甸桥附近,为市民提供咨询和检测艾滋病、免费发放安全套等活动。每隔三个月,张明会前往检测车检测一次。
唾液检测,20分钟就能出结果。“检测显示两道杠,疑似感染,”张海龙见到过很多感染者无法接受事实而崩溃,准备了一大堆话安慰张明。“嗨,没事儿!”四个小时后,张明晃晃悠悠地回来了,称早料到了。张海龙惊讶于张明的“无所谓”。
一个月后,张明笑嘻嘻地谈论自己的遭遇。大二时,张明开始和一男性住在一起,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同志”。“虽然我不排斥男性,但要不用那种东西我不会跟他发生关系。”张明所指的的“那种东西”是新型毒品。
第一次接触新型毒品也是在大二。张明前往一男性朋友家中,对方有新型毒品RUSH。好奇的张明接过来闻了一下,“一下子就蒙了。”“等我知道它的危害时,已经晚了。”回忆起第一次吸食新型毒品的好奇时,张明又恢复了理智。
经历生病的动荡后,张明呈现出明显裂变。张明租住的房子在北四环外,但他已很据没有回去了,而是辗转住在几位男性朋友家,“这家几天,那家几天。”张明没有停止和人发生关系,“我不会告诉别人我有艾滋病。”
感染后,张明自觉最亏欠父母,但不会告诉家人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我爸妈的孩子原先啥样就是啥样,只会变好,不会变坏。”如今,面对死亡,他已不以为意,只希望在死之前把弟弟抚养长大,算是对父母尽孝。
同艾滋病感染者相恋 他们今年结婚了
林林(化名)
感染经历:因外伤感染
患者信息:女,25岁,南方人
毕业后的一次偶遇,林林和大学同学确认了恋爱关系。交往三年,即将谈婚论嫁,林林偶然查出感染艾滋病,“可能是一次意外的伤口创伤。”
拿到检测结果,男朋友在地坛医院停车场又跳又哭,无法接受。一次长谈后,两个人抱头痛哭,男友突然说:“林林我们结婚吧。”
林林异常震惊,但她不想拖累对方。一星期后,林林趁着男朋友上班,把所有东西都搬走,换了新电话,并删除了所有的联系方式。和以往的世界告别,林林决定独自开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活。
常去地坛医院拿药,林林认识了红丝带之家志愿者路姐。热心的路姐开始帮林林张罗男朋友。先是双方把微信号发给彼此,张海和林林两人互不交叉的人生开始有了关联。
微信互聊一周后,张海和林林约好见面。远远地,站在马路对面,林林一眼认出了张海!个子高大,西装革履很显气质,正是林林喜欢的类型!
慢慢地,两人开始了解彼此,林林也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接受了张海。病因一直是两人之间不能触碰的禁区。林林主动提起病因,“两人都是外伤所致。”“这份爱情对于我来说,意味着重生。”林林开始服用之前抗拒的抗病毒药。
2015年春节后,张海随同林林离京前往南方生活。今年五月份,张海和林林领了结婚证。新生活正在徐徐展开。张海说,有一定积蓄后,两人准备回到林林的老家生个孩子、开家店,过上和普通人一样的平凡生活。
重庆艾滋感染者每年增加2000多例(来源:重庆晨报)
本文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和艾滋病人无套做爱一定会被传染么?
  这个一个概率问题,不同的性别及性行为方式的性传播率不同。女性传染给男性(1/700-1/3000);男性传染给女性(1/200-1/2000);男性传染给男性(1/10-1/1600);女性与女性之间性传播率趋近于零。(以上假设均为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性交)  初期感染者与艾滋病晚期患者比较来看,一般情况下疾病初期的传染性最高,传染概率是1/10-1/20,因为此时感染者体内病毒含量最高,第二个传染高峰期为无症状期即将结束、临床期即将到来的一段,传染概率为1/100-1/200,无症状期的传染概率为1/1000。  打个比方,若所有发生过多伴侣性交的男人,统统都有艾滋病,而且百分之百地传播给了他们的身为普通女性的伴侣(这两条实际上都不可能);那么,从这些女人里再次传播给其他男人的时候,按照严标准计算,艾滋病就已经只有原来的5.5%了。如果这5.5%的男人仍然是通过女人来传播,那么第三次传播给其他男人的可能性就只有第一次传播时的千分之三。也就是说,在中国目前的“性的社会网络”里,女性不仅在生物学意义上是性传播的最主要受害者,而且客观上为整个社会换来了目前极低的艾滋病感染率。倘若中国女性中有过多伴侣性交的比例也达到总人口的平均数,那么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就会是现在的2.4倍。如果“男女都一样”,那么就会是3.8倍。  而若当一位男性100%传播给他的所有男性伴,从这些男人里再次传播给其他男人的几率就高达20%,但最可怕的却是,因为基数小、性活跃度高,这些男人很可能参与了二次、三次......传播,使最终感染率甚至高达90%以上,若这些男人90%在婚内以及将要步入婚内......由此可见同妻的危险境遇。
性病学爱好者人送外号杨教授的杨大懒人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目前来说只能计算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发生“单次”无保护性行为而感染的概率,多次则无法计算这个概率如下1 如果男方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与这个感染者发生一次无保护男男性行为,感染概率是3%到5%2 如果男方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与这个感染者发生一次无保护异性性交行为,女方感染概率是250分之一3 如果女方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与这个感染者发生一次无保护异性性行为,男方感染概率是1000分之一到500分之一4 女性同性恋行为,感染艾滋病的概率趋近于零5 如果题主本身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则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而被感染的概率加倍,因其他性传播疾病会造成外生殖器破溃从而大大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概率可见,艾滋病高危人群以男性同性恋和同妻群体为主,与异性恋关系不大当然,概率只具备统计学意义,对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个人,这个概率不是百分之0就是百分之100如果题主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计算概率是没有用的,建议在高位性行为发生后四周去当地三甲医院检测抗体,抗体检测是唯一具备临床意义的指标如果题主多次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则感染概率极大同学,如果你这次闯过去了,以后一定要洁身自好,你要知道,在这个乱七八糟的现代文明里,不带套就和来路不明的人爽歪歪和自杀是一个性质的事情
关于HIV通过性行为而传播风险,很多答案都说了,其实并不高,原来也谈过个话题不过这还只是感染者没有服药时的传播风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感染者还在规律服药,那和他们【亲密接触】风险几何呢?和HIV感染者【亲密接触】,你敢不敢?文章首发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youaihiv」上,欢迎关注。转载请告知。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底下的许多回答是这样的:唉,说真的,看着这些自以为是的回答,我内心很是焦虑,大众对艾滋、对HIV的无知程度是如此严重。感染的病毒好像比《生化危机》里头的还厉害,尽可能的避而远之才是上上策。【还敢提交往,提性行为,真把自己当百毒不侵的圣母了?脑子瓦特了吧?】因为我不是当事人,没有经历过对方的感情,作为一个看客,我没有任何资格和身份对他人的感情进行评价甚至给出建议。所以今天,我只想讨论一个话题——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看,到底HIV感染者能不能和他人安全地发生性行为?合理治疗,HIV传播风险可下降96%众所周知,HIV的传播途径无非血液、性和母婴。无论哪种途径,其传播风险都和病患体内的病毒含量有关。一般来说,病患体内病毒水平越高,经由各种途径传染他人的风险就越大,性传播也不例外。很自然地,如果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从而降低病患体内的病毒水平,那么HIV感染者的传染力也就会大大下降。在如今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时代,药物已经能够控制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乃至低于检测水平,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实验室级别的超灵敏检测手段,患者血液中是查不到病毒的,那他们通过性行为传给别人的风险如何呢?有两个重要的项目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一是HPTN 052研究。研究对象主要为一方HIV阳性,另一方HIV阴性(所谓的【阴阳配】)的异性恋伴侣,目的是探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艾滋在性行为中预防作用。HPTN 052研究原本预计在2015年才结束,但由于抗病毒药物的预防效果太显著了,故提前至2011年结束并发布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抗病毒药物降低HIV传播风险的有效性高达96%!也就是说,服药的HIV感染者传染其性伴的风险是未服药人群的1/20。HPTN 052研究横跨三大洲八个国家的18个研究中心,从2005年开始共招募了1736对阴阳配伴侣,其中38对为男男同性恋伴侣。试验随机选出一半伴侣,让感染一方立即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另外一半伴侣按照当时的WHO指南,直到CD4 细胞降至200个/mm3才开始服药。试验于2011年5月终止,比原计划提前了近4年。研究发现,原来阴性的研究对象中有39例感染了病毒,病毒来源明确为各自的HIV阳性伴侣的一共28例。在这28例传播中,仅一对伴侣的阳性感染者在服用抗病毒药物,其他27例都没有服药。通过统计得出结论,抗病毒药物能降低96%的HIV传播风险。正是由于这项研究结果,国际上的诸多专家,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们,开始大力宣传【治疗即预防】的艾滋防治策略,鼓励HIV感染者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服药。持续病毒抑制可使HIV传播风险降至0!另一项重要的研究【阴阳配】HIV传播风险的是PARTNER STUDY。其初步研究结果在CROI 2014大会上发布。研究共招募了1,110对异性恋及同性恋伴侣,当然也都是其中一方是阳性,纳入的伴侣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伴侣中的阳性一方全都在服用抗病毒药物,且在纳入研究前的最后一次病载检测中,血液中病毒水平低于200。伴侣中的阴性一方未服用过PrEP或PEP等预防感染的药物。研究发现,在感染者病毒载量低于检测水平的情况下,没有发生一例HIV传播事件。如果感染者不服药的话,估计至少应该发生50-100例传播。根据研究者推算,实际生活中,病毒载量低于检测水平能够让HIV的传播风险下降至少95%!在CROI 大会上,哥本哈根HIV项目的主要负责人Jens Lundgren博士表示,若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低于检测水平,其传播他人的风险接近于0,甚至可能就没有风险。不仅仅普通人,服药感染者也过分高估了其传染他人的风险上述两个重量级研究均表明,病毒载量低于检测水平的感染者几乎没有传染他人的能力,但是当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传染能力呢?CROI 2016大会上,UCLA 临床艾滋中心的Raphael J. Landovitz博士报道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研究跟踪调查了1,809 位HIV感染者,分别在接受治疗以前,以及服药后48周时让这些研究对象对自己的传染能力打分,67-100分为高风险,34-66分为中风险,1-33分为低风险,0为无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服药前感染者中有58%认为自己传染他人的风险为高,26%为中,10%为低,6%的感染者给自己的传染能力打0分。服药后48周,相应地比例变化为,38%、20%、32%、10%,而此时,91%的研究对象体内病毒载量都是低于检测水平的。仅49%的研究对象认为自己的传染能力在下降,年轻和受教育层次较高的感染者更容易接受这一观点。很显然,研究中的感染者们也认为自己对其他人而言始终是一种威胁,而且威胁程度还不低,尽管从理性地角度上说,其传染他人的能力已近乎为0。可见,HIV在人们心中被妖魔化的形象是多么根深蒂固。就算没有服药,病毒载量没有低于检测水平,HIV通过单次无保护性行为而传播的风险也不能算高,这种关于HIV极易传播的偏见亟待破除。防艾控艾的重点应该是不遗余力的宣传安全性行为,宣传尽早检测和及时治疗,而不是通过恐吓的手段来愚弄民众。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通过规律服药而降低体内病毒载量可大大降低传播HIV的风险,但依然有其他情况可能抵消抗病毒药物带来的益处,比如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者体内病毒含量很高,男方没有割包皮,女方处在月经期,性交过度激烈,性交时间过长,口交前后刷牙或者口腔有溃疡破损等,都会增加HIV传播的风险。例如细菌性阴道炎会导致女性感染HIV的风险提高8倍。所以,出于慎重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否在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体内病载是否低于检测水平,【亲密接触】时好好戴套还是很有必要的!总结一句,服药降低病载的同时坚持使用安全套,感染者和他人发生性行为是不会传播HIV的!这种情况下,和感染者亲密接触是安全的!关注youaihiv,回复下列数字,查阅往期文章:1001:我会不会得艾滋病?1002:口交到底能不能够传播HIV?1003:感染HIV后到底还能活多久?1004:在中国,治疗HIV的药物真的是免费的么?1005:HIV是通过「兽交」传给人的么?1006:HIV阳性,我还能要一个健康宝宝么?1007:感染HIV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1008:治愈艾滋,从癌症说起(全文)1009:查出HIV阳性,你该怎么办? (全文)1010: 目录2
任何概率上解释都无法解决人品太差这问题。
忘了墨菲定律么
第一次知道这个数据是高中的时候,当时就把我震惊了,因为这个概率比我想象的低了好多。我记得当时还看过艾滋病教育的电影,没有一个不是一发致命的。虽然没明说,但是给所有人一个很明确的暗示,就是这个概率很高,百分之八十以上。结果事实居然这么低,真是太不应景了。接受了这么多年艾滋病防疫教育,所有人都知道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但是很多人都是在看到这个知乎问题之后才知道的正确答案吧。而且下面答案各种,「所以你干了什么?」「发生在你身上就是百分之百!」我不知道咯?用你提醒咯?我就想知道个真相,不行咯?我又想起了我们敬爱的罗老师,我把他搬出来:我总是反对我们政府这样宣传的时候没有科学性,是伐。你要说毒品的危害,但也要说清楚这个和那个什么区别,然后告诉你都别沾,导致一个极端什么毒品绝对不能沾,到那儿一看,啊,上当了,没事儿!走向另一个极端:什么毒品都没事儿,这时候你一抽,严重一点的抽一回就完了。是伐,所以希望大家有个清醒的认识,即使到了美国发现身边的人都抽大麻,确实抽个十回八回也没事,要不要抽?还是不要抽。对意志薄弱的人,这是走向深渊的第一步,好理解吧?你抽完抽了一百回,不爽了,人家说什么什么更爽,是不是又想试?然后人说什么什么更爽,你又想试,试到海珞因你就完了,是伐。试到严重的你就完了,不一定海珞因,海珞因也有很多,沾个十回八回你就完了。宣传的不好。我们禁止它是对的,宣传它也是对了,但是方式不太好,方式不太好。希望大家有个清醒的认识,到了国外见毒品还是要小心。还有什么摇头丸什么的,在中国,我们为了一个良好的目的,用撒谎的方式宣传,这就很不好。艾滋病也是这样的,这也说不上是撒谎的方式,就是片面陈述部分事实,故意引导人产生误解。这其实很不好,如果有一天,他发现了另一面的真相,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嘛,并不会传染,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就适得其反了。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告诉人以真相,有这样的概率,不是很高,但是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不要有侥幸心理。
生活大爆炸里,raj说,我从来不招惹亚洲人,虽然他们不一定都会功夫,但是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
虽然概率不大,碰到就是百分之百。为了自己及他人,记得戴套。别抱有侥幸心理,性艾科见多了这样的人。
想到了对着仙人掌做的感觉…你能保证不碰到刺?
可以给出的数据都是统计规律,统计规律对于单独个体而言没有实际意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油会得艾滋病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