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什么是川崎病病的后期治疗和保养

警惕!川崎病对小儿的影响巨大
  时间:  来源:医通无忧网    
&&&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也称为皮肤黏膜结结综合征,好发于2-4岁孩子,以男孩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在我国以7-9月发病较多,因此,夏秋之交,家长应特别警惕婴幼儿发生川崎病。& 推荐阅读:
&&& 患儿一般在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持续高热不退1-2周、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出血、口腔黏膜充血、舌头表面似杨梅状、全身出现形态多样化的皮疹、手足硬性水肿潮红以及颈淋巴结肿大。上述症状消退后,可在手指和脚趾末端沿指甲与皮肤交界出现特征性的膜样脱皮,也可见肛门周围处脱皮。
&&& 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其中,心血管损害最为突出,大多发生于发病后2-3周,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川崎病并发心血管损害的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动脉瘤可单发或多发,大多可于1-2年内消退,但局部管壁的纤维化可促使内膜增生,导致冠状动脉不能有效扩张,严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还可导致严重的心脏缺血症状或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是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推荐阅读:
&&& 川崎病的危害如此之大,因此当孩子出现发热伴皮疹、黏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 & 提醒:由于引起川崎病的原因不是很清楚,故目前还没有预防其发病的良好措施,但由于大多数患儿在发病前有过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夏秋之交,应尽可能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患儿不管有无冠状动脉病变,都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尽量避免发生高脂血症和,以减少长大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另外,患过川崎病的孩子,其再次发病率为1%-3%,故不可掉以轻心。平时要注意少患感冒以免复发。
责任编辑:李伟清
位好友发表了评论】
  是一种茎、叶、花均有较高观赏价值,它是水培花卉的艺术精品。除了观赏价值外,仙人球的作用还有那...
按科室分类
精彩咨询实录
  患者咨询:前列腺炎、睾丸炎怎样治疗好?医通无忧网专家解答:前列腺炎、睾丸炎抗炎治疗,就可以了...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医通无忧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如何做好心脏病的保养和康复治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3.0013页¥2.0018页2下载券6页1下载券1页免费 5页免费2页免费2页3下载券2页免费11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4页免费47页免费85页免费2页免费
如何做好心脏病的保养和康复治疗|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丙球蛋白是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还是治疗川崎病的唯一药品?_百度知道
丙球蛋白是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还是治疗川崎病的唯一药品?
提问者采纳
基本是个可怕的误区,有些人认为给自己输几瓶丙种球蛋白可以增强免疫力,2丙种球蛋白是免疫增强剂,绝对不是保健品,用于免疫缺陷病.是1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种球蛋白是免疫增强剂,用于免疫缺陷病和传染性肝炎等免疫功能低下者
目前川崎的病因未明,丙球和阿司匹林是该病的常规用药。川崎早期给予丙球治疗,可把冠状动脉扩张的比例(20-25%)下降到(5-8%)。
川崎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少儿健康系列
防治专题讲座
慧择保险网()川崎病专题,为您提供川崎病的相关信息,如儿川崎病,什么是川崎病,治疗川崎病的费用。能治好吗川崎病后遗症等信息,并提供相关儿童保险的在线咨询及购买。
川崎病&-&知识解读
什么是川崎病?为什川崎病常见于小儿身上?其实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m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由一位名叫川崎的日本医师最先发现的,全世界都发现川崎病病例,而亚裔人口居多。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是日本医师川崎首先发现的此病,故称川崎病。近年来,我国的川崎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了解川崎病的症状对于川崎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
川崎病在婴幼儿中多见,常会造成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和弹性减弱等功能异常,严重的会导致血栓形成或官腔狭窄等疾病。很多年轻的父母对这种病不太了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川崎病的常见症状。
川崎病的10大症状
淋巴结肿大
麻痹性肠梗阻
嘴唇充血皲裂
川崎病&-&预防防治
1诱发川崎病的原因
很多川崎病患儿并未及时查出真正的病症,耽误了治疗。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川崎病的发作呢?
2川崎病的预防
多数认为发病与感染所致的免疫反应有关,所以有效预防川崎病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儿童疾病预防5要素
做好孩子健康记录
不要经常更换医生
留意孩子心理发展
多做户外活动
购买儿童保险
【专家提示】
抵御川崎病的威胁,防大于治,不但要做好疾病预防措施,还要给儿童购买充足的疾病保险,以防范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预防川崎病家庭如何做?
合理喂养,适当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增强宝宝体质。
注意观察宝宝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并及时处理。
急性期体温发烧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降低机体耗氧量,保护心脏。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
给予清淡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供给充足的水分,勤给病儿喂水。患儿因有口腔粘膜溃疡,进食时万分痛苦,应将食物晾凉后再吃。
川崎病&-&患者治疗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综合征,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病。由于该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因此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川崎病在小儿中发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大人。因此,家长朋友们要格外当心 。当然,如果孩子不幸患上此病,也不必担心。只要早发现、早治疗..
少儿保险是承保川崎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因此罹患川崎病要及时治疗,稍不留意,就会恶化成重大疾病,到时巨大的医疗费用会使家庭经济经受极大的冲击!
社保只是基础,宝宝更多的保障需要商业保险来补充!
发病率/发病分析
治疗费用报销/医疗费用
每10万个5岁以下的儿童当中,就有上百个儿童患有川崎病。
商业保险可完全解除少儿罹患疾病带来的医疗费用报销顾虑:
1、报销比例高达80%,远高于社保
2、涵盖重疾、意外伤害及医疗费用报销
3、额外享有意外住院津贴补助100元/天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近期有发病率高涨
少儿常见疾病中,其中65%以上是少儿发烧
现在投保少儿重疾保险,可以有效抵御少儿重疾带给家庭财务的经济危机,让宝宝医有所治,治有所愈!
预约成功,您将免费获得
·宝贝专属保险方案
·保险专家1对1条款解读服务
少儿健康医疗保障
少儿学生安康保障计划(国寿版)计划B
出生满28日-25周岁
意外身故、伤残10万
重大疾病5万
意外医疗2万
关爱天使少儿重疾保障计划
重大疾病5万
白血病保险金5.5万
手足口病保险金5千
少儿健康医疗保障
少儿疾病查询
分享保障让您的至亲至爱保住现在的幸福,预备未来的幸福!
关注我们:
注:每月初抽取上月分享的幸运网友4名(新浪与腾讯微博各2名),分享越多,抽奖机会越大~
  活动奖励:本月分享达人奖为50元手机话费。
合作的保险公司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7x24小时服务热线
专业、诚信,值得信赖!
保险业务经营许可证: 深圳市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6- 版权所有4岁孩子川崎病恢复期饮食应该如何?特别是禁食的_百度知道
4岁孩子川崎病恢复期饮食应该如何?特别是禁食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1967年由川崎富作用首先报告。以后在世界不同种族中陆续有该病发生报道,但在亚裔儿童中发病率最高,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四季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男女比例1.5:1。  川崎病感染后,表面上看是引起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病变。其实,更严重的是还会引起全身急性中、小动脉炎,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及血小板继发性增高。最严重的危害是在患病的中、后期,容易发生大、中动脉损伤,尤其是引起冠状动脉瘤。它就好似在人体内形成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将会迅速导致患儿失血死亡,医学抢救几乎不可中止或挽回局面。另外,血管内膜损伤会使血小板继发性增加,也很容易导致血管栓塞形成,严重时甚至造成心、脑栓塞。因此,川崎病是小儿最严重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曾怀疑尘螨传播的立克次体和疮疱丙酸杆菌(prupionilacterium acnes)是本病原因但未补被证实;也有报道与逆转录病毒有关曾在本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发现与逆转录病毒相关的逆转录酶活性日本研究发现本病患者HLA-BWzz频率约比普通人群高倍;而美国波士顿地区流行中则HLA-BW检出率增高因此遗传易感性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冠状动脉;病理过程分为四期:I期:约1-9天,小动脉周围炎症,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血管壁上的小营养动脉和静脉受到侵犯。心包、心肌间质及心内膜炎症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II期:约12-25天,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全层血管炎,血管内皮水肿、血管壁平滑肌层及外膜炎性细胞浸润。弹力纤维和肌层断裂,可形成血栓和动脉瘤。III期:约28-31天,动脉炎症渐消褪,血栓和肉芽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内膜明显增厚,导致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阻塞。IV期:数月-数年,病变逐渐愈合,心肌疤痕形成,阻塞的动脉可能再通。临床表现   (一)主要表现1.发热持续不退:一般7-14天或更长时间,体温在39-40℃,呈稽留或弛张热型,各种抗菌素治疗均告无效。2.球结合膜充血:发热后3 -4天出现,就和小白兔的眼睛一样,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3.唇及口腔表现: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4.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和掌面红斑,恢复期指、趾端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指\趾甲有横沟,重者指、趾甲亦可脱落。5.皮肤表现:多形性皮斑和猩红热样皮疹,常在第一周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6.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坚硬有触痛,但表面不红,无化脓。病初出现,热退时消散。(二)心脏表现  于疾病1-6周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发生冠状动脉瘤或狭窄者,可无临床表现,少数可有心肌梗塞的症状。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病程2-4周,但也可于疾病恢复期。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瘤破裂可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三)其他  可有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呕吐、腹泻、麻痹性肠梗阻、肝大、黄疸等)、关节痛和关节炎。根据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疾病下列项中具有项即可成立诊断⑴持续发热日以上⑵双侧结合膜充血⑶多形性红斑⑷口唇发红草莓样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⑸急性期手掌与足底充血硬结性水肿恢复期指尖开始脱皮⑹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肿大鉴别诊断:川崎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应与细菌性疾病(特别是猩红热葡萄球菌表皮脱落综合征和钩端螺旋体病)病毒性皮疹(如麻疹)立克次体病(如落矶山斑疹热)弓形虫病肢痛症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婴幼儿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相区别护理诊断:体温过高
与机体对多种抗原剌激引起的反应有关;皮疹、黏膜改变
与潜在的皮肤黏膜感染,局部抵抗力下降有关;恐惧、焦虑
与疾病不适、环境改变、治疗有关;心血管并发症
与该病病理变化为血管周围炎、血管内膜炎和全层血管炎,涉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有关。护理措施 
体温过高易致高热惊厥,定时测体温、密切观察十分重要。急性期体温发烧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降低机体耗氧量,保护心脏.若体温超过39 ℃,予温水擦浴、持续冰枕、冰敷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对出汗较多者及时更换内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鼓励多饮水,保持水份供给;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3次,维持室温20 ℃~22 ℃,湿度50%~60%。  2
皮肤黏膜护理
密切观察皮肤粘膜病变情况,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口腔护理: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咽部黏膜充血,严重者口腔黏膜糜烂,小溃疡、唇皲裂,每日口腔护理2次~3次,动作轻柔;漱口液选用1%~2%碳酸氢钠溶液、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鼓励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增加食欲,防止继发感染;唇干裂者可涂消毒石蜡油。
皮肤护理:患儿皮肤出现广泛硬性水肿、红斑时,应协助家属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每天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擦洗孩子的皮肤,注意切勿擦伤,修剪指甲,告之勿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感染,每日清洁皮肤2次,每次便后温水洗净并擦干,衣裤应柔软而清洁,避免穿着不透气的化纤布料做的衣服,每日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恢复期指(趾)端等处出现膜样蜕皮时,告诫患儿及家属不要强力撕拉,让其自然脱落,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每日用1-4%硼酸水棉球擦洗双眼,必要时涂抗生素眼膏
饮食: 加强营养,给予清淡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禁食生、辛、硬的食物.供给充足的水分,勤给病儿喂水。患儿因有口腔粘膜溃疡,进食时万分痛苦,应将食物晾凉后再吃。
恐惧或焦虑对策
向患儿介绍病室环境及周围小伙伴,鼓励患儿与同室病友交往,转移注意力,让患儿把内心害怕的事情讲出来,并告诉其这些害怕是正常的。取得患儿家长的合作,共同安慰患儿,做患儿的工作,请患儿父母陪伴,减少或消除引起恐惧的适应性相关因素。  5 防范潜在并发症护理
急性期患儿绝对卧床休息。注意心律、心音改变及有无心包摩擦音等,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协助做好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检查,密切观察患儿有无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乏力、心悸、胸闷、头晕、出汗或烦躁不安等症状,做好观察记录。年长儿诉说心前区疼痛并有恐惧感应怀疑心肌梗死的可能,如同时伴神志障碍、四肢湿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则提示心源性休克,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积极抢救。  6 疾病及健康知识宣传
通过讲解、提供书本资料、演示看录像等形式对患者及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教患儿及家长有关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服药注意事项及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在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嘱患者注意休息与活动、饮食与营养、服药及定期复诊等。
7 药物治疗的观察护理
口服阿司匹林观察:阿司匹林可引起药物性溃疡,为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刺激,给予肠溶制剂且饭后服药,亦可将其溶解于少量温开水中饮服。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大便的色量及性质;有无变态反应及中毒反应如哮喘、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反应严重者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护理:
静脉输注可增加心脏前负荷,输注过快易诱发心力衰竭。输注过程中,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控制液体滴速,最初30 min内应缓慢滴注,0.6~1.2 ml/(kg*h)huo或5滴/min~10滴/min,30 min后,若无不适,可增加到2.4 ml/(kg*h)或15滴/min~20滴/min,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最好。并注意观察反应。如连续输注,第2瓶起滴速可加至4.8 ml/(kg*h)。如出现心动过速、胸闷、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应暂停或减慢滴速,待症状消失后再缓慢滴注,如症状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发绀、荨麻疹等,立即停药,给予输氧、保暖,配合医师予抗过敏治疗。 输液中应经常巡视,开始滴注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发热、皮疹等),制剂不纯会出现输液反应、过敏,如有首先停止滴注,注射前肌注非那根,注射后静推速尿。少数可出现继发性无菌性脑膜炎等,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静脉应用非那根、地塞米松等,待症状缓解后缓慢输注。最严重的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常在10 min内发生。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处理,
丙球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溶液,蛋白浓度为5%,经过沉淀、超滤、浓缩等步骤精制而成,稳定性能好,不含任何防腐剂。本品应贮存于2~8℃暗处,开启后立即使用,未用完应废弃,若溶液混浊或结冰不能再使用。注射时不宜加任何药物。  接受丙球治疗的患儿,如需注射麻诊疫苗至少间隔11个月,其它预防接种3个月后照常进行。  过敏体质或对丙球有严重全身反应、选择性IgA缺乏症患儿禁用,因可发生严重血管舒缩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出院指导  继续按医嘱服药至完全康复,教育家长高度重视防止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重要性;对家长进行饮食、活动、个人卫生、护理措施等方面指导;反复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遵医嘱继续服用阿司匹林,不可随意停药、减量,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心脏彩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注意恢复期可能会发生冠状动脉瘤、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生活要有规律,制定活动及休息计划,避免剧烈运动。预后  川崎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复发见于1-2%患儿。吴冠脉病变患儿于出院后1、3、6月及1-2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体检、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未经有效治疗的患儿,15-25%发生冠状动脉瘤,更应长期密切随访,每6-12个月一次。冠脉瘤多于病后2年内自行消失,但常遗留管壁增厚和弹性减弱等功能异常。大的动脉瘤常不易完全消失,常致血栓形成或管腔狭窄。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川崎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