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者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吗

「药不能停啊!」不过一句网络戏谑用语而已,但对于许多慢性病患者而言,却不仅仅是开玩笑。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是这类慢性病患者中的一类。症状消失了,药能停吗?容易理解的是,人们正在生病的时候有各种不舒服的症状,需要吃药,那么病好了、症状消失了,是不是药就能停了呢?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而言,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的《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再一次地强调了精神分裂症的全程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其中,指南提到一个「维持治疗」的概念,即在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各种症状控制好以后,仍然需要继续治疗。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没有症状的时候,仍需要持续的治疗。对不同病情的患者,维持治疗的推荐时间不大一样:首次发作的患者,在症状控制完全后,再继续治疗至少 2 年;第一次复发的患者,维持治疗至少 3 - 5 年;复发两次及以上的患者,维持治疗至少要 5 年以上。你瞧,其实不用那么担心「一吃药就得一辈子吃药了」,假如维持治疗阶段患者状况稳定,药还是能停的。为什么不能停药?简单地说,最重要的原因是:停药 = 复发。根据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 2 年内的复发率 > 90%,并且糟糕的是,现有的医疗手段让医生无法预测谁会是那复发的 90%,而谁会是那幸运的 10%。而每一次复发,对于患者的大脑都是一次新的损伤,而且治疗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多次复发的患者,有极大的可能成为难治性的精神分裂症,这之后,过上「正常生活」就成了奢谈。所以,坚持服药,是最主要的防止复发的因素,没有之一,坚持服药时间越长,保护性作用就越强。第二个次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有多方面的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除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外,还存在着认知症状。一些认知症状的例子有:跟正常人相比,患者更难以判断其他人的心理意图,也就是说搞不清对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比起病前,患者工作时的注意力更难以集中;伴随注意力问题的,还有患者的记忆力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认知功能的改善很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更加胜任工作和日常生活、社交。然而,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具体的困难,使得服药变得困难,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我也知道「药不能停」,可是……1. 「我没有病,为什么要吃药?」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医生称之为「缺乏自知力」。「自知力」是一个精神科的术语,表示一个病人对自己疾病认识的能力。急性期或者恢复不全的病人往往存在着缺乏自知力的问题,而一个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能认识到自己有病,以前哪些行为和想法、感受是疾病的表现,是疾病恢复良好的表现。作为患者家属,如果病人这么说,那么就更加不能心软、不能放纵病人不吃药了——因为,这更加说明,TA 真的病了。对于长期残留有自知力不全的病人,可供选择的办法有:暗服药,即用方便混合在饭菜、饮水中的剂型(如口服液)给患者服药;使用长效针剂,目前市面上有 1 个月打一针的长效针剂,每个月送患者去一趟医院,比每天盯着患者服药难度要低多了;如果病人以前是肯好好吃药的,最近几天突然说自己没病不肯吃了,那么这很可能是复发的表现,赶紧送医院吧。2. 「吃了药各种不舒服,我不想吃了」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抱怨。确实,现行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各种副作用,常见的有:胃口变大、体重增加;血糖、血脂的改变;肝功能异常;嗜睡;肢体不自主地颤抖等。出现这些副作用,要及时跟医生沟通,切忌自己急忙把药停了,也不能完全不管听任其发展。一般来讲,医生会提供下面几个对策:有些副作用不必停药换药,随着服药时间延长慢慢会自行消失;有些副作用可以通过使用辅助药物消除,比如保肝药、止颤药等;还有些副作用需要配合患者自己努力克服,比如控制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当副作用过大,患者难以耐受时,医生会积极减剂量或换药。3. 「我愿意吃药,但药太多了难免忘记」4. 「我恢复得挺好的,也愿意吃药,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有病,白天吃药给人看到了担心遭受歧视」这都是非常切实的困难。可供参考的方法是:在可能的条件下,让医生把每天的药物都开在晚上吃,这样方便服用不易记错,且下班回家吃药也不会被其他人看见;自己给手机设个吃药的闹钟,或者下载一个「丁香医生」App,让它们提醒自己服药;买一个小药盒,里面预先装好每天每顿的药物。其实,更推荐的办法是使用长效针剂,每月上一趟医院打一针,其余的日子轻轻松松,既不用担心忘记服药,也不用担心服药时被旁人看见。5. 「我想要生小孩,是不是就不能吃药了?」对于育龄期的女性来说,服药和生育之间的权衡,显得非常困难。女性在怀孕阶段和「月子」阶段,内分泌因素与其他时期比大为不同,这种改变本身就容易造成精神状态的改变,生育本身就会升高复发的危险性;而非常多的抗精神病药物存在不低的致畸风险,让精神科医生常常畏首畏尾。而「一切为了孩子」贸然停药,同样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患者处于高度的应激中,行为紊乱、拒食拒饮等表现,对胎儿的危险性甚至可能比药物更大。因此,有强烈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建议在足量足疗程的维持治疗后,缓慢尝试停药;怀孕后,需要妇产科和精神科双重的严密监测。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cn
责任编辑:
不只是科普 更是健康工具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所在位置: >
你知道精神分裂病人的初期表现吗
更新时间: 17:13:45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精神分裂病人的初期表现是什么?得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就会有相应的症状表现,因此大家要对该疾病的症状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精神分裂症,及时的治疗。下边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疾病的症状,如果您发现 自己有类似精神分裂的症状,就要及时的治疗!  1、情绪反常无故发笑,对亲人和朋友变得淡漠,疏远不理,即不关心别人,也不理会别人对他的关心,或无缘无故的紧张、焦虑、害怕。  2、类神经衰弱状态头痛、失眠、多梦易醒、做事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遗精、月经紊乱、倦怠乏力,虽有诸多不适,但无痛苦体验,且又不主动就医。  3、行为动作异常一反往日热情乐观的神情为沉默不语,动作迟疑,面无表情,或呆立、呆坐、呆视,独处不爱交往,或对空叫骂,喃喃自语,或做些莫明其妙的动作,令人费解。  4、性格改变一向温和沉静的人,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发脾气,或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甚至别人咳嗽也疑为是针对自己。  5、意志减退一反原来积极、热情、好学上进的状态,变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甚至旷工,学习成绩下降,不专心听讲,不原交作业,甚至逃学;或生活变得懒散,仪态不修,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常日高三竿而拥被不起。  精神分裂病人的初期表现是什么?如果发现有以上异常迹象,而又无合情合理的解释,且有过近期精神史,应予高度重视,及时找精神科医生检查,及早治疗,切莫疏忽大意,以免延误治疗。
  精神分裂症不仅是会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影...
  其实很多的疾病都能预防,只要我们做好预防...
  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方面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
  当前来看会有很多的朋友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可到向在线专家提问!
Copyright &  fx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放心医苑网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粤ICP备号-2] [编号经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知道自己的病吗
温馨提示: 很多人对精神分裂症缺乏了解,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跟疯子没有差异,其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大多时候是头脑清醒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精神分裂症的一些具体表现,也要对身边精神分裂症患者公平看待。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
患者思维上变得迟缓,联想也慢慢的变得缓慢......常见的精神分裂症你知道多可怕吗?
常见的精神分裂症你知道多可怕吗?
精神分裂的分类在临床上除了分为轻微性精神分裂症和严重性精神分裂症,按照其性质划分的话,还可分为青春型、单纯型、偏执型、紧张型及其他类型等五种。下面就请专家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青春型:本型也较为多见。多发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离奇,难以理解,思维破裂,情感喜怒无常,表情做作,弄鬼脸,傻笑。行为幼稚、愚蠢、零乱,精神症状丰富易变。此型病程发展较快,虽可自发缓解,但维持不久,易复发。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和维持治疗可延长缓解期,减少发病。二、偏执型:是最为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类型。起病年龄较其它各型为晚。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并有泛化趋势,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有时可伴有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情感和行为常受幻觉和妄想支配,表现多疑、多惧,甚至出现自伤及伤人行为。此型病程发展较其它类型缓慢,精神衰退现象较不明显,自发缓解者较少,但经治疗则收效较好。三、紧张型:大多数起病于青壮年时期,起病较急,病程多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者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最主要表现是紧张性木僵,患者不吃、不动也不说话,如泥塑木雕或如蜡像一般,可任意摆动其肢体而不作反抗,但意识仍然清醒。有时会从木僵状态突然转变为难以遏制的兴奋状态,这时行为暴烈,常有毁物伤人行为,一般数小时后可缓解,或回复进入木僵状态,但严重时可昼夜不停。此型有可能自动缓解,治疗效果较其它型好。四、单纯型:本型较为少见。多数青少年时期起病,起病缓慢,持续进行,表现为: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等情形日益加重,并日益脱离现实生活。临床症状主要为:逐渐发展的人格衰退。一般无幻觉和妄想,如有则多为片断或一过性。此型患者在发病早期常不被人注意,往往经过数年的病情发展到较严重时才被发现。此型自动缓解者少,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精神分裂症是各种精神障碍中对病人身心伤害最为严重的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疾病,不仅影响患者本人,对其家人也会造成影响及负担。精神分裂症是患者往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关心和爱护精神分裂症患者是致使患者康复的最关键的事。1、临床大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口干、便秘的副作用,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蔬菜,特别是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多喝水,以保持大便通畅。2、谨慎选择治疗单位。很多患者家属治病心切,到处求医问药,结果倾家荡产也没治好病,因此家属应该冷静地分析治疗情况,适当掌握一点医学知识,谨慎选择治疗单位,这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合理的治疗。3、不要喝浓茶,因为茶中含有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能减少肠道蠕动,加重便秘,烟中含有的尼古丁能降低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因此病人应减少吸烟量。4、促使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以期减少或防止发生残疾。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多给予鼓励、肯定,根据患者的能力,与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能操之过急;酒精可能和抗精神病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中枢抑制,服药期间最好不饮酒。有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影响脂类代谢,建议病人低脂饮食。导致精神分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病前性格特征:本症患者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偏异或不健全,性格因素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之一。器质性原因: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额叶、基底节、颞叶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心理社会原因:受到强烈的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也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生物化学原因:一般认为本症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不足有关。遗传因素:本症患者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中具有重要作用。了解了精神分裂的发病因素我们就能很好的做到预防疾病的发生。但是以上介绍患者的情况,有精神障碍的倾向,建议进一步到医院就诊,及早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关注心灵彩虹,关注家人心理健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xinlingcaihong360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