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对高考焦虑症治疗方法治疗怎么样

三招缓解高考焦虑症 - 长江商报官方网站
商机 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新媒体广告热线:
当前位置: > 三招缓解高考焦虑症
三招缓解高考焦虑症
长江商报消息 随着6月的高考临近,近期来医院心理科门诊咨询的家长和孩子特别多,在此特介绍三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缓解高考焦虑综合症。
一是自我暗示法。暗示法是指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表情等方式,来转移和改变某人某些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考试前应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尽力考好,甚至可以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
二是放松训练法。通过循环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达到缓解个人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方法。在放松时,可以松开所有的紧身衣物,轻松地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双臂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和上身轻松后靠,双眼闭上。按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趾肌肉放松—小脚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肌肉放松。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10秒钟左右,然后慢慢放松。
三是呼吸法。在放松时闭上双眼,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吸气时想像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脑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预“百会”处(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吐气时,想象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反复进行。如此能使人排除杂念,消除紧张,自我放松。
自我训练后如果紧张、焦虑等症状不能有效缓解,一定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武汉市武昌医院精神科【高考时间·洪老师咨询室】考前心理焦虑你该怎么办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李平沙
  【高考时间·洪老师咨询室】
  开栏的话
  又到高考时间。此时,无论你是家长、老师,还是考生,无论你身陷书山题海还是已然跃上“彼岸”,我们都想轻轻地问,高考,你关注什么?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无论怎样定义考试,高考都无可回避地具有特殊性。专业选择与自身特点、职业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该如何理性选择专业,规划未来?又该如何客观面对自己、面对未来?也许,在你的心里,高考像一座山,像一片海,但总有进山的路,有渡海的舟。
  光明日报今起开设《高考时间·洪老师咨询室》专栏,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洪成文教授和他的团队,以其丰富的学养和专业知识帮助选择中的你规划未来,指点迷津。
  洪成文,安徽省舒城县人。1997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所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长期从事学生生涯规划和高考填报志愿研究。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绘
  高考前心理调适已经成为高中后期阶段的大课题。这不仅是个真问题,而且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难题。
  为什么考生会出现心理焦虑呢?很多专家已给出很好的答案。一种认为,高考被誉为人生第一大考,成本太大,难以弥补,实难让考生放松心态。另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焦虑是心理器质性的,尽管很多考生没有此问题,但是器质性问题考生是客观存在的,对这些考生须对症下药,施以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在如何解决心理焦虑问题上,必须看到,很多还没有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高度,不能与考生沟通心灵。因此,表面上看在“用药”,却不见“药效”。其实,考生的心智和思维已经完全成熟,而我们往往忽视这一点,常用“儿童式”暗示或“干哄”等小儿科办法去解决。这不仅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而且还会引起考生的反感。
  根据多年临床指导的经验,可将考生高考心理调适的有效方法,归结为三大类:即置信区间预测法;(独木桥边)建架浮桥法;热门专业绕道跑法。
  置信区间预测法。考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是对高考成绩做一种置信区间预测。所谓置信区间预测,是根据最后一次(多次)模考成绩预测高考成绩的心理暗示过程。应用的对象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成绩优异者,另一类是线上考生。
  所谓成绩优异者,是指模考成绩约在一本线上100分左右者。这些考生学习刻苦,方法有效,而且成绩优异,但他们的焦虑就是永远突破不了的高原期,换言之,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超越成绩更加优异的尖子同学(同班同学)。对于这些同学我们不必绕着弯子说话,可对高考成绩做置信区间推测。例如,一考生模拟成绩为613分,我们将其高考成绩预测为三种可能性,可能性最大者在603~633分之间,取概率70%。然后上扬一下,将预测成绩调高到633分以上,取概率20%。再考虑最后一种可能性,将成绩预测在603分以下。尽管这样的分析很难证明是准确的,但是却成为我们与考生进行心灵沟通的良好手段。紧接着就可以和考生直接就信心提升做进一步沟通了。第一种成绩预测结果,是否满意?满意。第二种成绩预测结果,是否满意?当然满意。关键是如何处理第三种结果,也就是那10%的可能性——心理焦虑的核心之处。这时候,对解决考生心理焦虑的老师的知识要求就比较高了。我们尝试性的方法是让考生了解一个事实:招生成绩位于一本线上100分上下的高校几乎都是好学校,即便相差三四十分,也差不多都是在同一层次,都是高水平大学。平台已足够高,关键在于将来的努力。置信区间法的核心不是要证明咨询师的预测准确性,关键是让考生有了一个完全释放心态的理性基础。
  置信区间法最常应用的还是在二本成绩的学生希望考到一本成绩,他们的目标就是进入重点大学的大门。这一类学生,我们专业上称之为“线上同学”。他们为什么焦虑?其实焦虑是因为期望的目标过于真实。上一本院校就是成功,二本院校呢?自然不满意。越是想着一本,成绩就越是提不上。实践中我们遇到不少这样的考生。我们的常用办法也是设置置信区间。晓之以理,正视结果,分析结果。只要追加一点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即可将超越不了一本成绩的尴尬化解开去。假如最后上二本院校,其实也是一种幸运。一来你把人生的挫折提前了,一个人的成功与接受挫折的能力有高相关。二来,你的第一次挫折完全可以凭借大学四年的努力来弥补。大学不能读重点,研究生总可以吧。一位刘姓考生正是依靠这一方法,化解了紧张,释放出了能量,最后以高出一本线的高考成绩被南方一所985大学录取,考生和家长无不惊喜。可见,只要找准了心理焦虑的焦点,在其担忧处找解决方案,焦虑自然“药到病除”。
  建架“浮桥”法。想上一所名牌大学,对考生来说,是合情合理的。然而,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客观存在的。造成考生心理焦虑的现实原因莫过于此。解除部分考生心理焦虑的方法是“上不了国内的好大学,我们去海外上更好的”。前提是我们有良好的学习动力和成绩基础。社会上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如果要出国读大学,不仅要多年准备A-level考试或SAT考试,而且还要准备很多资料,太复杂,太花时间。这是事实,但也不全是。部分西方国家面对我国学生的招生政策也越来越人性化,给我国考生“开绿灯”。在实践中,我们将这一新政看作是解决考生心理焦虑的另一个途径。比如李姓考生成绩一直名列全年级前三,考取重点大学没有问题,但是班主任等老师鼓励他尝试清华、北大,考生在得到激励的同时也增加了压力,成绩出现不稳定。鉴于此,我们试图在高考独木桥边为他“建架浮桥”。方法是:放松去参加高考,即便成绩不能上清华、北大,也可去澳洲上更好的大学。考生心情立马放松下来,最后高考成绩发挥正常,被北大录取。可以说,独木桥上行走,正常人都担心,何况考生?只要边上有浮桥,便可以放心前行了。
  热门专业绕道跑法。高考从来不是独立的社会活动,社会只要有变动,就会影响到高考,比如就业的变化。现在我国社会仍然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公众一会儿热捧高科技,一会儿贪羡公务员,一会儿唱好金融会计和证券。这些变化都会很快影响到高考上来。因为行业热带来专业热,专业热也就必然对考生提出高要求。这种热已经发展成为全民族性的,所以才有40%的考生第一志愿选择财经类,这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相同的案例。
  考生想报财经类,可以鼓励。但是鼓励之前必须有理性的分析:首先,要报考财经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内的财经专业,就必须拿出比普通专业更高的分数。你若有此高分,那就去“撞”。如果没有呢?则可以通过发现知识内在关系去解决。假设未来考生愿意从事财经类的专业,那么有多少渠道解决这个问题呢,大致有三:第一,知识组合法,选择一个相关专业,待考研时,进入财经类专业,这些专业的共同基础是有基础理学的课程,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甚至工程类;第二,溜边法,即选择大学里最容易进入的专业,比如文科类的文史哲教育学等专业(其入门成绩一定低于财经类),虽然与财经类无关,但是考研时可以考虑研究金融史、经济史、会计史专业(金融类专业学生多数不感兴趣),如果你大学期间可以选择部分统计专业课程学习的话,就会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许多学问大家都是学科史领域出现的;第三,即便你选择管理学、哲学和历史学等,毕业后你仍然可以去银行和证券公司去就业,因为谁都清楚,即便金融性最强的机构,也都有搞管理和文字工作的,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去做哲学家的倒是很少,半数以上去了银行和保险业。你相信吗? (洪成文)[责任编辑:李平沙]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高考前紧张焦虑怎么办? 知名心理咨询专家支招_关注福州2015年中高考_新闻频道_福州新闻网
||||||||||||
高考前紧张焦虑怎么办? 知名心理咨询专家支招
15:10:15  来源:  作者:邱陵
  福州新闻网6月4日讯(记者 邱陵)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拉开大幕,数以万计的考生走进考场,成千上万的家长在考场外默默为子女加油祝福。高考期间,考生或许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意外,如何调整心态,是“十年寒窗磨一剑”的考生能否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为此,记者4日采访了福建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罗胜发。  多年来,罗胜发及其团队接诊的临考学子数不胜数,其中,焦虑症是最为普遍的。据介绍,多数考前焦虑的学生会表现为紧张感、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心和额头浸汗、血压升高、口干、腹部不适、尿急尿频、双手发抖等症状。  “出现过多的担心、焦虑,就会减少睡眠时间去读书,久之则会出现失眠、睡眠浅、容易醒来等睡眠问题;情绪上变得烦躁、易发脾气、抱怨、担忧。”罗胜发告诉记者,前不久,一位前来就诊的孩子在上课期间突然肚子疼,大出虚汗,送医前甚至出现间歇性休克,经诊断,正是因为过度紧张引起的,需要放松身心。  那么,考生高考心理调整包括几个阶段?  罗胜发说,可以分为考前、考场和考后三个阶段。考前,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整情绪、积极暗示;正常作息、平常心态。考中,进入考场前30分钟自我放松;放松方法包括深呼吸、自由联想、意念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考后,转移注意力、保持适当的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预期成绩,了解相关学校信息。  具体来说,第一科语文考试前,考生稍微紧张,期望值高,认为自己能考好。因此,考完后大部分人通常会感觉比较沮丧,这是由于期望值过高而引起的认知的偏差。  第二科数学考试时,心情比较平衡,通常想第一科考得不太好,在第二科能考出好成绩。到了第二天上午的文综(或理综)考试时,考生的心态才会比较正常。  到了第二天下午英语考试时,考生可以适度提高自己的紧张感,使自己在比较兴奋的状态下完成考试。  罗胜发提醒,在高考中,考生通常会出现自己比较强的科目失利、同学相互间核对答案导致心情变差的情况,这时候就会有一些悲观的情绪严重影响后面的考试。因此,考生应该树立正确的“高考观”,平心静气对待考试,每考完一科后及时调整心态,抛掉思想包袱。  第一天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的午休时间、下午数学考完后的晚上时间,每位考生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情绪。如何在休息时间调整自我,继而在后面的考试中正常发挥呢?  罗胜发说,上午考完后,午休时间较短,但考生应学会放松自己,可以用深呼吸的方法进行调节。比如,躺在床上,调整到自己认为最舒服的姿势,做深呼吸,慢慢地进入平静的状态。到了晚上,可以和家人外出散步、谈心,不要埋在书堆里苦读,这反而会造成自己过度紧张。  高考不仅是学生在战斗,还“考验”家长。高考期间,家长也会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容易影响到孩子的心态。  因此,家长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应该保持镇定,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在孩子情绪过于高涨和兴奋的时候,提醒孩子保持镇静;在孩子情绪低落时,给予信心和良性刺激。另外,保证孩子考试期间饮食、作息等方面的正常,也是家长务必要做到的。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今日热搜词
目前福州地铁1号线已经进入土建收尾阶段,一期共21个车站,其中换乘站5个。
德国之翼419525次航班语音记录器显示,一飞行员曾离开驾驶舱,当他准备返回时发现舱门被关闭。
藏族美女边巴德吉在大学食堂演唱藏语版《喜欢你》,美妙的歌声吸引了正在就餐的大学生。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Tel:0Mail:成长那些事透过现象看本质 聆听孩子内心的呼唤
如何正确面对
考试焦虑症是一种因为考试压力大引起的心理问题,学生面对考试表现出来的紧张、急躁、突然间头脑一片空白、头晕等迹象都有可能是焦虑的表现。面对2015年“最短学期”毕业季,初高三学生的复习时间短、更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情绪。因此,家长、老师和学生都应该了解考试焦虑症,及时地发现焦虑迹象,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中高考未到 考试焦虑已来袭
引发考试焦虑的六大罪魁祸首
考试焦虑症 有六大征兆
面对考试焦虑该怎么办
四大应对策略
轻松上考场的事例典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虑症治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