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老往裤上啦,很干的一个球状闪电 刘慈欣,好像无意

    最近迷上了刘慈欣,一本本的长篇找来读。刘慈欣,是中国科学家中最好的文学家,文学家中最好的科学家(刘是工程师出身,从广义上来说,科学家是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而非国人所认为的做出多么大的成绩才叫科学家),这是他成功的原因。当然看科幻小说可以从科学和文学两个角度上去看,我更多的是后者。
    刘慈欣在《球状闪电》里让一位教授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
“早年看过一本俄文小说,说一个富裕的庄园主,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是美酒。有一次他从一个神秘的旅人那里买到一个从古代沉船里打捞上来的美酒,瓶底还剩一点点酒,他把那点酒喝了以后就全部身心陶醉于其中。旅人告诉他,那艘沉船中一共捞上来两瓶这样的酒,另一瓶不知流落何方。庄园主开始没在意,但对那酒的回味使他日不能终夜不能寐,以至于最后卖掉了庄园和所有的财产,浪迹天涯去寻找那另一瓶酒。他历尽千辛万苦,走遍了世界,从年轻找到年老,最后终于找到了,这时他已是一个病魔缠身的老乞丐,他喝光了那瓶酒,然后在幸福中死去。”
    多么美妙!虽然只是简单的描述,我没有看过这本小说,但这个人物将在你的心中终身难忘。
    像《球形闪电》中的林云,多么传奇,非凡,但又绝不虚假,如此血肉丰满。这不得不让我又冒着被批为伪科幻迷的危险来说一句,刘慈欣真的很像金庸,就是能把传奇化的事件、人物,写的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普通事一样。
    刘慈欣赋予了林云以生命,一个曲折的,离奇的,但又完全真实可信的生命。我不会忘记这个女人。
    我还喜欢她的父亲林上将,虽然他大多数时候只有侧面描写。
    当林云发动叛变,带领几个少壮派军官(非常像我们以前的邻国日本),劫持实验室,进行聚变实验时。虽然可能有巨大的潜在危险,危胁到全国人的生命,但在场的将领因为她的身份而不敢对聚变点进行攻击,打电话给她的父亲。
    电话另一端沉默了两秒钟,也只有两秒钟,林将军语气平静地问:“这需要请示吗?”
  “您被解职了,把电话交给石大校。”
  杜玉伦把话筒地给旁边的石剑大校。大校举起话筒,正要说什么,确立刻听到林将军简洁而果断的命令:
    其实林上将本不需要用这么严厉绝情的方式,来将保护自己女儿的将领撤职,他这样做,全是源自自己内心中,要杀死自己女儿来维护对国家和人类的责任,与对女儿的爱之间的冲突而带来的痛苦。
    看这段和回忆这段的时候,我忍住泪水。父亲的故事总是让我感动。
    我看《三体》时曾感叹说,能有写出这样小说的作者的民族,是不会没有前途的。
    当时风哥说:我看《士兵突击》时对兰小龙的评价也如此。
    不过我们说的是两回事。风哥说的是民族文化,精神上面,不会没有前途。而我说的是而我说的是理性层面,比如我们会成为一个步入正轨的,正常的强国吗?就像美国日本那一种。当然,两者是相辅相承的。
    刘慈欣的写作有一个问题,就是和王晋康一样,他笔下的人物的气质或多或少会受到一点自身的影响,在小说里,就是他笔下的人物都过于贵族化了,即使是底层的人,精神偏执的人,归根结底,都有股贵族气,这多少有些不真实,我很希望刘慈欣在这一点上能有改变。
    刘慈欣把中国人写的太好了,特别是精英层。不过说实话,我很怀疑,不,不是怀疑,是绝对可以肯定,没有那么出色。但是他确实增加了我,想加入体制为国家和社会做一些事情的愿望。也希望他笔下所写的,能更大程度的成为现实。
    还有那个俄罗斯女科学家,以及见证了苏联理想年代的球形闪电研究科学家。也相当出色,是一流小说中的文学形象,俄罗斯民族的兴衰也被刘慈欣引用到小说中,作为影响人物的背景,十分动人。
  “西伯利亚,苦难、浪漫、理想、献身……”林云头靠在舷窗边,动情地看着下面异邦的大地,喃喃地说。
    格莫夫说:“你说的是过去的和小说中的西伯利亚,现在这里只剩下失落和贪婪了,在下面的这块土地上,到处是无节制的砍伐和猎取,从油田泄漏的黑色原油到处流淌……”
  “中国人,”列瓦连科在前面的驾驶座上说,“这里也有不少中国人,他们用能把人眼睛喝瞎的假酒换走我们的毛皮和木材,他们卖的羽绒服里塞的是鸡毛……不过格莫夫博士的朋友我还是信任的。”    我还是很喜欢刘慈欣所写的一些传奇化的故事,包括最后的中美战争(虽然没提美国),前半段写的是非常好的,只是结尾有一点潦草,这点和<黑暗森林>一样。

    书中关于量子化世界,宏宇宙的想象,让我感动。
    “天啊,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存在宏原子,那一定有宏物质,也有宏世界了?”
    ————————————————————————————————————
    “电子……怎么会是那样的呢?”有人傻傻地问。
    “在这里,我首先要告诉大家现代物理学所描述的宇宙图象:宇宙是几何的而不是物理的。”
    “是的,您吃下去的都是空间,您自己也是空间,因为羊肉和您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而这些粒子,都是在微观尺度上弯曲的空间。”他挪开一些盘子,在桌布上比画着,“假如空间是这块布,原子粒子就是布上微小的皱折。”
    ————————————————————————————————————
    “ 我相信宏世界,或者说宏宇宙,但它是什么样子,还是未知中的未知。也许与我们的世界完全不同,也许完全对应,像猜测中的正反物质宇宙那样,存在着宏地球和宏的你我他,要是那样的话,我在宏世界的脑袋一定大得能装下这个宇宙的银河系……这是不是平行宇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呢?”
    ————————————————————————————————————
    从此,再打得无法想象的宏宇宙中,两个轻原子消失了,一个新的原子诞生了,这个事件不可能被宏世界的任何观察者觉察。与我们的世界一样,只有当一亿亿对弦同时缠绕在一起时,才能产生一起能够被他们称之为事件的事件。    我一直猜想,“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这对神话世界的描绘,是曾经上过宇宙飞船的中国古人,对光速旅行中时间扭曲的状况的描述。
    那么,“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会不会是古人对宏宇宙与我们的微宇宙之间的关系的描绘呢。
    想想我们现在在做什么吧,一个宇宙中的一个星球中的一个城市中的一粒尘埃中的一粒原子中的一个宇宙中的一个城市中的一个我,在写字。
    我们平时的争斗,猜忌,心计,排斥,真的没有意义。
  每当想到这些,每当看到关于这些的东西,我都会感到心胸开阔很多,人世间的很多烦恼,其实非常渺小,当我们的胸中装下了整个宇宙后,还有什么事会让人觉得烦闷呢,

    还有看书时有很多话觉得很好,做了一些书摘,帖到下面分享一下:

    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    如果是几年前看到,也许会不喜欢。但很高兴我现在看到这句话,会会心一笑。

    整个物理学就像是一个大谜,走到它的尽头,连整个世界是否存在都成了问题
    还是《蒸汽男孩》的那句话,科学是为了解开宇宙的谜。

    有一位天文学家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恒星这东西,如果不是其确实存在,本来可以很容易证明它不可能存在的。

    与现在习惯于在潜在竞争者面前咄咄逼人地显示力量的都市男性相反,他每时每刻都努力将自己的力量隐藏起来,这是一种善意,怕这种力量伤害了像我这样的人,    书中描写一位航母舰长的话。刘慈欣的小说中有很多很有魅力的男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的小说是很适合女性看的,当然也更加适合男性看。。废话~

  “为了您的航母,我们每个老百姓平均要纳10元的税。”我试图使自己轻松起来,话一出口才发现是那么的笨拙。
  “这还不包括舰载机和护航的巡洋舰,所以,每次出航我们都像是把它扛在肩上一样。”他认真地说,    主人公与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舰长的对话。

    “这就是科学研究,以前的每一步不管多荒唐,都是必不可少的。”

    “从物理学角度看,生命这种物质运动形式,与其他的物质运动相比并没有更高的含义,从生命中你找不到新的物理规律,所以从我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死与一块冰的消融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陈博士,你这人有时候想得太多,你应该学会从宇宙终极规律的角度看待生活。”

    “其实在大自然中,异常往往是正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同志们,战局确实严峻,但在为战争负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为整个人类文明负责。”    林上将在战局不利时仍拒绝使用一种威力极大,可能反败为胜,但会毁灭整个地球文明的武器。

“我不在乎,没有物理学家真的在乎过什么,比如上个世纪初那些人,把释放原子能量的公式和方法给了工程师和军人,然后又为广岛和长崎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伤心模样,多么虚伪。其实,我告诉你吧,他们早就想看那些了,早就想看那些被他们发现的力量是如何表演的,这就是由他们,或者说我们的本性决定的,我与他们的区别是我不虚伪。”

“是的,随着我的成长,我对音乐、文学和艺术之美的认识和敏感已超过了大多数同龄人,而这种能力对我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在更深的层次上感受到武器之美,我意识到,那些能让大多数人陶冶性情的美是软弱无力的,真正的美要有内在的力量来支撑,它是通过像恐惧和残酷这类更有穿透力的感觉来展现自己的,你能够从它获得力量,也可能死在它上面,武器将这种美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从此,我对武器的迷恋便上升到美学和哲学高度。”
    林云谈她心目中武器之美与艺术之美的融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球状闪电 刘慈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