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式心脏二联律复律除颤器的电池能量..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护理-(临床护理)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第02期 作者:孙贤林,郭涛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系统的动态优化
  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mplantablecardio 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迄今为止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ventriculartachycardia/veVT/VF)和预防心脏性猝死首选的方法。ICD功能日臻完备,目前应用的ICD第四代产品有抗心动过速、抗心动过缓起搏、低能量电转复及高能量电击等多种功能。且体积小,可以埋藏在胸部,一根经静脉电极可以完成感知、起搏、电击等全部功能。最近公布的Companion研究,更是确立了三腔ICD在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合并室内阻滞和 /或心力衰竭 (heartfail ure,HF)的猝死高危患者治疗中极高的应用价值 [1]。可以预测,随着愈来愈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公布,ICD的治疗指南仍然要进行修订,ICD的治疗适应证还要拓宽 [2 5]。虽然目前国内各家ICD植入技术已较成熟,基本跟上世界先进水平 [6],但有关问题仍有待阐述,如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的患者是否需要术前行心脏电生理检查进行评估? ICD植......(本文共计4页)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事》2003年0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22期
《日本医学介绍》1991年08期
《河北医药》1991年05期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年03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4年06期
《中国药业》1997年12期
《天津药学》1999年01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年02期
《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05期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年09期
《新医学》1971年05期
《日本医学介绍》1997年02期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年01期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02期
《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0年01期
《煤矿医学》1980年Z1期
心血管病学进展
主办:成都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简述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概念。
转到: &栏目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简述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概念。
答: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一种能自动检测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并进电击的装置。它是一种治疗恶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自1980年用于临床以来,目前第四代ICD已兼具起搏心脏、终止心动过速和除颤功能,包括心腔内心电图,心动过速发生的时间、周长、联律间期、治疗时间、方式及治疗后反应等。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有电击(shock)和抗心动过速起搏(ATP)两种方式。VF的治疗只能选电击方式,一般首次电击的能量要比所测除颤阈值高5~10J,从第二次开始使用最大能量,VT的治疗可采用首选ATP,无效时进行低能量电击复律。在检出VT后2.5~10秒,VF后2.5秒放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二联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