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风俗习惯人民风俗

您现在的位置:>>&&
页次:1/5页
10篇文章/页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_新疆导游词
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
【新疆导游词】 学习啦编辑:刘园
本文已影响 人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
  说到新疆的民俗风情,那就得先来介绍一下与穿着有关的民俗风情,大家都知道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在新疆当地所住的民族有好几个,一般最多的就是维吾尔族还有哈萨克族人,这些民族的服装颜色都很艳丽,可谓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当地人大多都会戴头巾,头巾的颜色也很鲜艳,不过也有白色的头巾。当地人平常还会喜欢戴各种首饰,比如说耳坠还有项链以及手镯等,都是一些民族饰品,所以当地人的穿着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味道。
  下面来跟大家说一下新疆饮食方面的民俗风情,当地的饮食特点充满了很浓烈的西域香味,各种美食味道都很特殊,尤其是当地的烤羊肉串,更是新疆的一大特色。此外,新疆还有类似于手抓饭、油塔子这样的美食,当地的美食跟咱们这里的吃饭也不一样,比如说手抓饭就是用手抓着吃的,所以说新疆的饮食民俗也很有特色。
  最后跟大家总结一下新疆比较有特点的民俗风情,例如当地人吃食物的时候,是非常的讲究的,他们不会随便拨弄盘子里的美食,而且不让客人随便揭自己家里的锅盆,吃东西一般也不会剩,很是节俭。因为当地人认为如果践踏粮食的话,会得到报应,要么会变成穷酸的乞丐,要么就会失明。此外,当地人也不会朝着火吐吐沫,或者咸盐都是不可以吐吐沫的。当地人的生活一直很讲究,因为她们信教,所以对一些东西都非常的讲究,对任何的美食都不会浪费,因此当地人的民俗风情比起汉族人来说是非常特殊的,而且细节性的东西很多,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好了,以上就是新疆民俗风情介绍的所有内容了。大家在看了小编的介绍以后,对于新疆的各种民俗风情,应该已经很了解了。新疆毕竟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所以说他们的民俗风情是比较有特色的,而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民俗风情。
  篇二: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
  服饰习俗
  少数民族的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华丽堂皇,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着彩色连衣裙,戴鲜艳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男性爱穿西服、绣花衬衫或袷袢等。维吾尔族男子还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维族男女都喜欢戴绣工精致的小花帽;哈族姑娘喜戴猫头鹰羽花帽;柯尔克孜族青年妇女则喜欢戴红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花帽等。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为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各兄弟民族男女都喜欢穿长统皮靴。每逢喜庆节日,各民族都穿上民族盛装,色彩斑斓,令旅游者目不暇接。
  饮食习俗
  饮食习惯西域香味浓烈,各种食品色香味俱佳。烤羊肉串已风靡全国,烤全羊是新疆一大名馔。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是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食品,也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必备食品。脆香而薄的烤馕、烤包子、拉面、油馓子、油塔子 、薄皮包子、奶茶,则是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牧区的少数民族能将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种奶制品,或香或甜或酸,都带有浓郁的奶味,营养丰富,可饱口福。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马奶子酒微喷酒香,清凉适口,沁人心肺。隆冬时节、寒风刺骨,但你可以看到街头不少人身披雪花,围着火炉在吃西瓜,这是最富有西域风情的饮食习俗!
  民俗禁忌
  一、凝视禁忌
  二、饮食禁忌
  在饮食上,新疆穆斯林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兽猛禽的肉,忌食未经杀而自死的动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动物的血。这些禁忌源于伊斯兰教,现已演变为生活习俗。
  因此切不可将以上诸物带入穆斯林家庭或餐厅,或在这种场合谈论这些物品。
  如果你能向穆斯林表示,自己不吃以上食品,那么就会更受欢迎,例如,他们可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吃驴肉,性情也会跟驴一样,或认为情操高尚的人怎么能吃不知羞耻的驴呢?
  三、崇拜禁忌
  忌践踏粮食、咸盐及各种食物,否则会遭到报应,不是日后变成乞丐,就是双目失明,永远生活在黑暗里;不能朝咸盐和火吐唾沫。忌踩或跨&亚拉克&(倒泔水的地方),认为这种地方有饭粒、馕渣和盐水,而这些都是&圣物&,否则会带来厄运,遭到各种磨难。
  四、礼仪禁忌
  新疆人待客和作客有许多讲究。忌踩餐布或从餐布跨过。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的食物,不能嗅食物,不能随便到锅灶前去,不能随便揭看锅盆等炊具。尽可能不剩食物于碗中。不能将饭粒落地,万一掉到地上,要起来放在餐布上。要把碗中的饭吃干净。吃馕或馒头时,要将馕或馒头掰开吃,不可整吃。吃完饭后不能敲碗碟。作客时,如有事要离席,不能从人前走,必须到人后走。吃完饭祈祷时,禁止东张西望、嘻笑和起身走动。客人不能随便借翻主人家的东西,不能在主人的房子里来回走动。
  饭前饭后要洗手,洗完手后不能乱甩手上的水珠,必须用毛巾擦干。不能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麻袋和装有盐的袋子和做饭用具上。吃饭或与人交谈时,最忌讳吐痰、擤鼻涕、挖鼻孔、掏耳朵、剪指甲、挠痒等,否则被人认为是失礼的行为;在屋内炕上坐下时,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接受或奉送礼物、茶饭碗时要双手,单手接受或递送物品被视为缺乏礼貌,家里有客人时不能扫地。作客时,应听从主人的招待,如实在不想吃东西,也要尝一口,以示尊敬,不能完全拒绝。主人给客人倒茶时,客人应双手捧起碗,不能为了表示客气接过茶壶自己倒。
  在新疆,你的行为如能这样,就可能会处处招人喜欢!
  五、赞美禁忌
  有些新疆人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用 &胖&、&漂亮&、&胃口好&等之类的词句;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忌讳一进屋就去抱主人家的孩子,尤其忌讳远道而来的客人去抱,认为这样会使小孩受惊生病。
  因此,在新疆,你常会听到一些老人见到小孩时常说&这个小孩太难看了&。
  六、其他禁忌
  穆斯林在做乃玛孜(礼拜)时,不能喧闹,诵读祈祷经文时,不能说话,不能站在或经过做乃玛孜的人面前或将人像置于做乃玛孜的人面前,也不能不脱鞋或用脏脚踩礼拜毯。
  不能在清真寺或麻扎(坟场)喧哗或谈论与此无关的内容。不能朝着太阳、月亮大小便,往水里撒尿,不能朝天空吐唾沫,清晨未洗脸前不能看太阳等;不能踩拔庄稼和小草,尤其是不能往庄稼和草上大小便。
  路经麻扎时,不能骑马、骡、驴;不许牲畜在墓地内乱跑;不允许任何人无故进入墓地,不许从墓地上大量取土,以防坟墓倒塌,墓地附近禁止修猪圈、厕所,禁止在墓地、清真寺以及小渠边大小便、吐痰、擤鼻涕、带污秽物经过和逗留。
  妇女不能跨越绳子、脏水,认为跨越绳子生孩子时胎盘不容易下来;跨越脏水,分娩时将会无力。陌生人不能随便进入产妇的房间,一般要在产后满十二天之后去探望产妇。
  忌讳男人将头发、胡子留得过长和带金戒指,忌讳女人将指甲、腋毛等留得过长。
  认为星期二、星期五上路不吉利,会遇到倒霉的事。
  吸毒、赌钱、酗酒、斗殴、说谎、暗算别人、占别人的便宜等,均被禁忌。
  篇三: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
  民族荟萃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新疆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废除了一切旧制度,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为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我们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1954年起,新疆相继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
  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即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除了行使同级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以外,同时还享有10项自治权利:(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权;(2)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本地情况的,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有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权;(3)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文字权;(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权;(5)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规划,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的自主权;(6)对本地方资源的依法保护和合理优先开发利用权;(7)经国家批准后开展外贸、边境贸易的自主权;(8)管理地方财政的自主权;(9)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的自主权;(1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等。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长期以来,新疆始终坚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揭露和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肃清他们所宣扬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反动影响,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人民遭殃,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觉悟。
  从1982年开始,新疆连续几次开展大规模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大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凝聚人心,在新疆大地上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形成增进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从1983年起,新疆连续22年把每年的5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以月促年,常抓不懈,做到年年有重点,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发展,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富于时代特点的教育内容,广泛地宣传教育各族干部群众。通过长期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为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所掌握,&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已蔚然成风,全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新形势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民族语言文字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自治地区,世界六大语系中有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自治区政府为了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新疆普通中小学采用维、汉、哈、柯、蒙、锡、俄7种语言进行教学,大中专院校采用汉、维、哈、蒙4种语言授课。自治区召开人代会、政协全委会时,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5种语言文字。自治区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均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播音。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语言播出。《新疆日报》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4种文字出版;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6种文字的图书和教材。少数民族文字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使用。2000年建立了&新疆语言文字网&,在网上介绍我区语言文字的历史与现状,报道新疆语言文字工作各方面的最新动态。
  民族节日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两大传统节日,即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回族过肉孜节较隆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民族过古尔邦节比较隆重。节日期间,民族群众要穿上盛装,准备丰富的食品,有的人家要宰羊,民族之间互相登门拜访,表示庆贺。肉孜节又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每年必须封一个月斋,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封斋期间白天不吃不喝,太阳落山之后,才能吃喝。10月1日为开斋日。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是伊斯兰教历每年的12月10日,具体为肉孜节后的第70天,公历日期每年不固定。
  此外,还有哈萨克族的&纳吾热孜节&、蒙古族的&麦德尔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四一八节)、塔吉克族的&巴罗提节&(灯节)和&播种节&、俄罗斯族的&帕斯喀节&和满族的&颁金节&等等。
  民族风俗
  在饮食方面,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以面粉、大米为主食,主要吃牛、羊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凡是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居住的地方和单位,都专门设置了供他们进餐的清真餐厅,所用的炊具、餐具都和汉族餐厅的炊具、餐具严格分开;供清真餐厅食用的牛、羊肉均由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群众自己宰杀,并且严禁与猪肉一起存放、运输和买卖;清真餐厅的管理人员和炊事人员一般也由少数民族职工担任。
  在待人接物方面,少数民族很重礼节。亲友见面,一般都要握手问候。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群众在遇到长辈或朋友时,习惯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把身体向前倾斜30&,并连声地说:&撒拉买里孔木(意为&祝您平安&)!&这些民族的老年人到别人家里或者在进餐时,常常双手摸面做&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有时互相见面握手之后也做&都瓦&。
  在称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辈序之称,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等民族,一般年轻人都称呼老年人&大大&(大爷)、&阿娜&(大娘),称呼比自己稍长的人为&阿卡&(阿哥)、&阿恰&(姐姐);称呼比自己年幼的男女为&吾康&(弟弟)和&森额尔&(妹妹);青年同性之间互称&阿达西&(朋友);对干部和军人称&尧尔达西&(同志);对小孩、少年人多称&巴郎&。但对青年人则不宜随便叫他们&巴郎&,否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在丧葬方面,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人死后一般都实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给死者擦澡,然后以白布裹尸,用移尸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后的第7天、第40天和1周年,家属均要举行悼念活动,请阿匐念经,请亲友吃饭,此项仪式叫&乃孜尔&。
  民族服饰
  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种类繁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坎肩。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多褶,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端多皱褶,塔吉克族妇女喜欢在裙子上系围裙。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的男子多穿过膝、无领、对襟&袷袢&(长袍),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蒙古族、达斡尔族喜欢穿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还非常喜欢在衣服的领口、胸前、袖口、肩、裤脚等处用各种彩线绣上精美的花卉花纹图案,有时缀上彩珠和各色亮片等装饰品。戴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尤其喜欢戴花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别,其中维吾尔族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
  民族歌舞
  新疆是著名的歌舞之乡,各民族的民歌浩如烟海,世代流传。如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孜别克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负盛名,传统的音乐有木卡姆、库夏克、埃提西希、卖达等。其中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由大乃格曼、达斯但、麦西来甫等三大部分组成,集音乐、舞蹈、演唱、文学、生活习俗为一体,包括互不相同的36个曲调,要连续24小时方可演奏完毕。
  维吾尔族民间乐器主要有都他尔、弹拨尔、扬琴、热瓦甫、唢呐、笛子、手鼓、萨巴依、纳合拉、艾杰克、卡龙、萨他尔、达甫等。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阔布兹、斯不兹厄等。
  文体娱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摔跤&;有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喜爱的&叼羊&和&赛马&;有维吾尔族民间体育运动&达瓦孜&&高空走绳&;有哈萨克族青年喜爱的&姑娘追&;有锡伯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群众善长的&射箭&,有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等。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最喜爱的由歌舞、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刀郎麦西来甫&最负胜名。
  阿肯弹唱是深受哈萨克族群众喜爱的一项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阿肯是既能弹唱,又能即兴作诗的民间歌手和诗人,阿肯除平日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弹唱外,还常常参加草原上举行的阿肯弹唱会。
  赶巴扎
  &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遍布新疆城乡。在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经济的发展,给古老的巴扎注入了新活力,今日的巴扎已成为繁荣城乡市场、展示当地民族风俗和特产风味的重要场所。来新疆的中外游客也多喜爱到巴扎逛游、购物,体会西域巴扎的风情。
  宗教信仰
  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现在新疆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萨满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伊斯兰教是新疆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共有10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信教群众占新疆总人口的58.3%。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信仰佛教。
  新疆充分尊重和保护各种宗教信教群众进行正常宗教活动的权利,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目前,在全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担任职务的新疆宗教界人士1731人,他们代表信教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并对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行监督。
  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9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0万人。依法保障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1982年以来,全疆共恢复建立各级宗教团体88个,其中自治区和地、县级伊斯兰教协会79个。
  坚持把加强爱国宗教人士的思想和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在政治上关心他们,把爱国宗教人士作为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的非党基层干部来对待,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计划;坚持工作上支持他们,团结和依靠爱国宗教人士协助党和政府管理宗教事务,支持爱国宗教人士依法开展工作;坚持生活上照顾他们,在自治区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资金,对爱国宗教人士给予生活补贴。目前,享受不定期生活补助的有5761人,年均补助2074万多元。建立了自治区、地、县三级培训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全区现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从2001年开始,由自治区负责对全区重点清真寺的8000余名教职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培训2000人左右,目前已培训了7000多人;其余2.1万名宗教人士,由地县两级负责培训,目前已培训了2.16万人次。这是建国以来我区对宗教人士进行的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明显的培训。
[新疆民俗风情导游词]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377人看了觉得好
1038人看了觉得好
1261人看了觉得好
【新疆导游词】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大美新疆:品味特色美食感受风土人情
编者按 新疆,历史上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的融合处。一些著名学者都有过这样的说法:“世界四大文明真正交汇的地方只有一个——新疆,别的地方没有。”文化的交融铸成了新疆的餐饮文化呈现出多元荟萃、特色浓郁的特点,形成了品种丰富、独具特色、全国闻名的新疆地方小吃,如馕、抓饭、拌面、烤肉、大盘鸡等。十三冬在新疆举行,意味着全国各地的客人都会来到新疆做客。这是展示新疆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对外形象的一次盛会。现在,“当好东道主,助力十三冬,做文明热情的新疆人,以实际行动为十三冬成功举办增光添彩”已经成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今天,我们呈上新疆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展现大美新疆中的一道风景。
馕:新疆最朴实的食物
□亚心网记者热依达
十三冬在新疆举办,近日,打馕师傅买买提·吐尔逊告诉记者,作为新疆人他为之自豪,“这次肯定有很多外地客人到新疆,乌鲁木齐大街小巷到处有馕铺,我希望大家可以买个刚出炉的热馕,品尝一下新疆最朴实的食物。”买买提·吐尔逊说。今年38岁的买买提·吐尔逊是喀什人,他打馕的手艺是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买买提·吐尔逊回忆道,小时玩耍回到家,进到院子里,就会看到妈妈站在馕坑边上,不辞辛苦地在为家人打馕。只要饿了,不论脑海中还是嘴中,第一个出现的就是馕,“只要说一句,妈妈,我要吃馕,母亲就会给我喂散发着香气的馕。”买买提·吐尔逊说。
买买提·吐尔逊成人后,她的母亲教会了他打馕的手艺,“母亲告诉我,学会打馕不仅不会让自己饿肚子,也可以靠着打馕挣钱。”买买提·吐尔逊说。
成家后,他带着妻子、孩子来到了乌鲁木齐,在所住地开了一家不大的馕铺。为了适应大众的口味,他增加了馕的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馕的品种和口味也多了起来,诸如肉馕、甜馕、芝麻馕、南瓜馕、绿豆馕、牛奶馕、蜂蜜馕、鸡蛋馕等应有尽有。”买买提·吐尔逊说,馕不仅好吃,还有保健功能,如有胃病的人长期吃馕,对胃病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一开始,馕铺的生意只够维持生计。但是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新疆,来到首府乌鲁木齐,品尝新疆的美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馕,馕从一个生活的必需品变成了可以代表新疆风味的特色美食。
“明显可以感觉到,到店铺里大量买馕的人多了,都说是要发往内地,我感觉馕开始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身份。”买买提·吐尔逊说。2003年,馕首次登上乌洽会的舞台;2004年,新疆匠人们在吐鲁番市著名的葡萄沟景区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馕坑肉,阿布拉的馕、苏莱曼的馕,这些品牌馕开始打响。从此,馕不再平凡。2011年,自治区又出台了《促进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加快烤馕、烤包子、大盘鸡、抓饭等为新疆本地居民和外来消费者喜爱的大众化特色名吃的产业化发展,将馕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
“对于我们打馕人来说,这是指路灯,我们几千年来的食物有了更好、更远的发展路。”买买提·吐尔逊说。如今,阿布拉的馕、苏莱曼的馕家喻户晓,新疆的馕,远销海内外,走出去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新疆特色美食。
“到新疆来,走到馕铺旁,闻到那馕坑里散发的粮食味,很接地气的感觉,品味时总能感受到新疆人的质朴、豪爽,我爱新疆的馕。”经常往返于上海与新疆的商人王鹏说。
一个馕、一碗茶就是一顿饭,简朴却很实在。新疆的馕,虽然用料、工序很简单,但是它所承载的文化与情感却是任何一种美食所不能比拟的。
各色糕点融汇团结之情
□亚心网记者热依达
十三冬在新疆举办,在乌鲁木齐开了一间糕点房的阿依努尔很高兴,因为她一直对花样滑冰感兴趣,也买了门票准备现场看看。“如果允许,我想带着我的糕点去,免费分给身边的人品尝,新疆的糕点充分体现了新疆的包容性,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情,糕点中还能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甜蜜生活,希望身边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情。”1月18日,阿依努尔说。
在新疆任何一个城市,你都可以找到卖糕点的店铺,虽然地方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交融。
而就在一个小小的糕点店里,你可以买到各民族的甜点。有待客的传统食品馓子,各种干果加冰糖融化压缩制成的玛仁糖,回族的油馃子、猫耳朵、油炸糕、火烧等各式点心,有俄罗斯族的用各种果仁如核桃、杏仁等制成的巴哈利,塔塔尔族中间夹有肉馅、大米、鸡蛋和干果的糕点古拜底埃……
去年年底,阿依努尔从远在塔城的婆婆那里学了手艺,在乌鲁木齐开了一家糕点房,“婆婆在塔城就是一名有名的糕点师,会做各民族的糕点,婆婆的手艺都是年轻时从邻里街坊那儿学到的。她的糕点房每天都会有各族顾客光临,婆婆和顾客们交了朋友,还和其他糕点师时常进行交流,每次和婆婆通话时都可以感受到她从制作糕点中获得的喜悦。”阿依努尔说。
于是阿依努尔辞去了工作,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从婆婆那里学了手艺,也从婆婆的回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姐妹们那里取到了“真经”。
“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新疆各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比如说:巴哈利是俄罗斯族的传统糕点,但是维吾尔族、塔塔尔族等民族也有类似的糕点,我们就会取其精华,再根据我们维吾尔族的口味进行改良。”阿依努尔说。
阿依努尔在没有学习前,并没有发现其中有这么多学问,“婆婆记得新疆各民族要过的节日和节日所需的传统糕点。每次婆婆都会在某个民族过节时,大量做该民族的传统糕点。在这个过程中婆婆了解了各民族的习俗,算是一个民族风俗的活字典了。”阿依努尔说。
小小的糕点,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饮食特点、文化习俗等,有酸、有甜,吃一口新疆特色糕点,品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
拉条子、抓饭:最真的家乡味道
□亚心网记者热依达
“听说十三冬在新疆举办,很羡慕那些可以在新疆吃到纯正拌面和抓饭的人,那个味道定会让他们永生难忘。”1月18日,微信聊天时,我的大学同学王杨这样对我说。
王杨是个重庆妹子。2006年,她抱着对新疆的好奇,来到这里,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记得她刚来时,对新疆的认识就是从吃开始的,学校食堂里有各种特色小吃,她每天换着样子吃,一圈下来,她觉得拌面和抓饭是最好吃、最顶饱、最实在的。
毕业后,她回了内地工作。2015年6月,她来新疆,我请她吃饭,带她去了一家装修豪华的少数民族餐厅,我习惯性地从菜单上点了很多俄罗斯、土耳其的特色饭菜。她打断我说:“西餐我在内地也能吃上,回到新疆我最想的就是抓饭和拌面,可否请我吃?”
王杨告诉我,回内地后,她最想吃的就是拌面和抓饭,虽然内地也有一些餐厅有,但是总感觉不到她的“第二故乡——新疆”的味道。
拌面、抓饭是我从儿时起就开始钟爱的美食,在新疆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吃不着拉条子、抓饭会无比想念,吃到了就会踏实、满足。在我嘴里,拌面、抓饭的味道,是最真实的家乡味道。
“想到抓饭和拌面,哈喇子都在流,太想家了。”1月17日,我朋友圈里一位正在内地出差的朋友道出他对家乡饭的思念。
不夸张地说,一个新疆人到外地去了,哪怕只去了十天半个月,回到新疆急不可耐地要吃的第一顿饭不是拌面就是抓饭。
抓饭是新疆维吾尔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从味道上分有甜咸两种。甜抓饭多为素抓饭,主要原料为米、鸡蛋、胡萝卜、葡萄干、杏脯、花生仁和清油等。咸抓饭多为肉抓饭,主要原料为米、牛羊肉、胡萝卜和皮芽子(即洋葱)等。
拉条子,一种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的面制品,在熟面上再浇上炒好的家常菜,就是一盘子味美的拉条子。
在新疆,随处可见拌面馆、抓饭馆,每一家的味道各具特色,不只是店与店之间,大厨与大厨之间也有差别,即使同一个大厨每一天做的味道也未必相同。
“实现拌面、抓饭标准化生产,就不会再出现同一餐厅每天提供的拌面、抓饭味道不同的问题了。”去年7月,“丝路食代”新疆美食餐饮广场正式营业时,新疆阿尔曼清真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热迪力·阿布拉曾对我这样说过。“丝路食代”将抓饭、拌面等美食标准化生产,对于新疆特色美食来说是一个创新和跨越。
近几年,新疆的特色美食发展开始走向产业化、国际化。去年8月,美国加州旧金山市开了一家新疆餐厅——“伊甸丝路”美食店,这是新疆特色餐饮企业第一次将餐厅开到美国。该餐厅由新疆海尔巴格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仅四个月的运营后,日销售额最高就达到了14000美元。该公司计划到2016年年底,在美国加州开设10家餐厅,到2017年年底开设30家餐厅,还准备投资一家形象店,将新疆歌舞表演带到美国。
不论你在哪里都可以品尝到新疆最有名的拌面、抓饭,但是作为新疆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只有在新疆,你才可以品到最纯正的味道,所以你要是来到了新疆,那就请你一定要品尝。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风俗习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