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一个心理医生 最好是 辽宁省 调兵山市第九小学的 能见面的

想找一个家庭心理医生_百度知道
想找一个家庭心理医生
。我会主动联系您,我觉得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最好是在郑州或者大庆:男 28岁 黑龙江 大庆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能给他和我们家人带来心理上的指导1,说,因为是想找一个长期的家庭心理医生、主要症状等),方便我们联络,请把您的医师资格证等相关证明,方便我对比,被害妄想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普通工薪阶层:经过住院,当时比较严重了。请留下您的联系邮箱:2010年11月份左右,但是,医生看过以后。3,2,最好将您的时薪写下来,发给我,所以,药物治疗,最少已经发病半年以上主要症状,这样比较好面对面沟通,目前已经工作患者信息
有很好的技术我要找的就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医生,很好的医德,为什么是长期的,就是要彼此信赖
提问者采纳
我建议看看佛法方面的书,很有帮助。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心理医生的相关知识
其他5条回答
自己努力?您会信赖他们么,我倒是了解许多?被害妄想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疾病,坚持正常的?心理疾病,最好的治疗是毅力,理想中的生活,有规律的,不过,我对此了解不多,你是否也曾有过,强迫以及社恐心理医生
他是有强迫症的倾向,社恐到没有,希望找到一个好医师,哪怕一点点帮助,只希望他快乐吧
好医师啊,那应该很难找,你可得谨慎选择,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不是医师,所以,帮不到你的忙了,不过,你有需要,还是可以Hi我的
嗯,没关系,祝你好运
我是上海的
可以,我想今后长期建立的关系是,一年当面接触1到2次,平时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一些方式,进行沟通
可以的,我是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我不是专业心理医生,但是一个准备考取心理学硕士的学生。
但是我想针对患者的情况做一些分析,不知能否取得与您的长期联系,作为一个观察对象。
现如今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很不成熟,对于精神类疾病的治疗主要以物理性质的药物控制为主。
您所提到的患者也做过类似治疗。
我想说的是,药物治疗是物理性质的,改变的是神经系统传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放缓神经传导以破坏精神疾病发病的生物学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服药者会有嗜睡、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
而这种物理性的药物疗法无法从根本解决精神问题,因为精神疾病是一种心理问题,虽然以神经系统作为基础,但本身确实一种非物理性的疾病。且长时间服药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
解决精神疾病的关键在于心理辅导,找到引发疾病的症结所在,开导患者接受现实。
怎么联系您,留下可以联系的方式,我们再沟通
你好这位朋友;
很理解你的心情。我是专职心理咨询师。我空间里有我的资料。你看完资料,联系我。在这里不能留下联系邮箱,否则有做广告的嫌疑。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想找个心理医生,请问谁能跟我推荐一个好的吗?最好是网络上就能联系到的,是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_百度知道
我想找个心理医生,请问谁能跟我推荐一个好的吗?最好是网络上就能联系到的,是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
提问者采纳
你那不叫心理问题 用不着找心理医生 - - 你是想问感情方面的事情? 去找小荷西吧,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小荷西? 好像听过这个名字啊 可是我没有他的联系方式啊 。 他收费吗? 收费就不用了。
提问者评价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你可以搜索每每度情商网,自己选择合适的心理医生。同时还有很多情感文章和情感案例供你参考。
心理医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认为我有心理问题,想找一个免费的心理医生。_百度知道
我认为我有心理问题,想找一个免费的心理医生。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没病的人才有病呢,套句我们老师的话,你也不会再对这问题那么排斥没事的。呵呵~不瞒你说我不但有,还是一堆呢,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点心理病的,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下,就算解决不了,什么社交恐惧症啊,偏执症啦还有一堆乱七八杂的
虽然我不是心理医生,但我是一个很乐观,把事情想很开的人,你可以把你遇到的问题说什么,说不定能帮你解决
试试把你的问题说出来,看看能不能帮你解决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心理医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我也是总幻想杀人,或者跳楼,或者把人推下楼,或者给人喂毒药,甚至做梦都是吃人的心肝五脏什么的,我心里是不是有疾病了?我想找个心理医生帮我解决一下。可我们这没有。谁能帮帮我?
为什么我也是总幻想杀人,或者跳楼,或者把人推下楼,或者给人喂毒药,甚至做梦都是吃人的心肝五脏什么的,我心里是不是有疾病了?我想找个心理医生帮我解决一下。可我们这没有。谁能帮帮我?
感情是人类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且它不受我们主观意志的控制。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第三者内心都充满着矛盾和痛苦,常常在理智和情感中挣扎。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支持。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些简单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斩断情丝,解除痛苦。  
1、从思想上,要认清他(她)对你是不适当的,你们之间是不会有结果的  拖延下去,只会增加彼此的痛苦。下面列举出几位婚外恋者的心理感受,以帮助你认清现实,斩断情丝。  “婚外情的确很刺激,你的感觉如入云霄。但是,你要苦等电话,相聚也只不过一、两小时。星期日是最苦恼的,因为你的“他”不在身边,却在家陪老婆(老公)。天下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爱上一个你无法拥有的人”。  一位女人婚外恋者对其它外遇者的忠告是“别陷进去,每个女人都认为,自己的情况与众不同,就是她遇到的那个男人一定会离婚。可是,往往天不如人愿”。  “外遇使你面对周围许多人深受伤害的愧疚,这些阴影将会一辈子伴随着你,即使你与新欢从此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你的内心深处,都将永远盘据着歉意与罪恶感”。  
2、保持距离  如果你们在一起工作,你要使用敬语对他讲话。离开你以前常去的地方,停止对他的关心。如果你暂时还忘不掉他()则很正常,你需要时间,但要记住不要再与他约会或打电话。尽量避免你们在一起,如有可能,可调部门或另找工作。距离和时间是可以冲淡彼此之间的感情的。   3、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感情的复杂性就在于有时我们自己也难以把握,爱一阵恨一阵。道理、利害****也都明白,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甚至,常常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自欺欺人。请记住不要借一些特别的日子,如生日、情人节等,给自己以借口,使婚外情死灰复燃,从而前功尽弃。 
4、清理与他(她)相关的物品  见物思情是人之常情。 一件小小的礼物也会引起你美好的回忆,幸福的向往。总之,他(她)的每一件物品都能牵动你的心,唤起你对他的思念。因此,要把他忘记最好是把与他相关的一些物品毁掉或收藏起来。  
5、调动我们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平衡自己的心态。心理防御机制是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受到挫折或困难时,他使用许多的方式来应对与适应,比如:采取行为直接去处理问题,消极的逃避或用幼稚的方式去应对等。心理防御机制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使用,它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时时处处都有许多的挫折与困难,如不能直接采取行动去处理应付,就需要依赖心理上的机制与措施来适应,它是一种正常且健康的心理现象。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压抑:这是最基本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因无法达到满足或表现时,就有意识或潜意识地去压住、控制,想办法拖延其满足的需要。例如:路上的男子看到漂亮的姑娘等。我们常人之所以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都是依靠每个人的压抑作用来管制我们的行为,越是成熟,有修养,越能使用压抑的作用。你应该充分发挥压抑的力量。但如果让你压抑住自己的情感,不去想他(她),可能不太容易。你可以从控制自己的行为入手,不再与他约会或打电话。升华作用:有的时候,人原有的冲动或欲望,如直接表现出来,就可能受到处罚或产生不良的反应,因而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必须改头换面,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具有创造性、建设性、有利于社会与本人,称之为开华作用。如: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将压力变动力,努力工作和学习等。你可以将心理上的痛苦转变为向上的动力,让自己的欲望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范围内得以实现。成功的喜悦会减轻你失去情人的痛苦。合理化作用:一般说来,对每种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可以用许多方法与理由来解释。如果为了自己心理上的需要,从众多理由当中选择其中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强调而忽略其他理由,以避免精神痛苦者,称为合理化作用。如:在追求某一项事物而得不到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理由,常常会贬低对方。用以安慰自己。这就是“酸葡萄心理”。男人追不到女人,就说这个女人不好。容貌平平的女人就说漂亮的女人“红颜薄命”等。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接受现实,但不要过度使用,因为它会妨碍人们去追求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但此时你可以运用“酸葡萄心理”,把情人的负面特质(不好的地方)列成表,每天看几遍或想几遍,并想象他与他的家人欢聚的场面。这样你与他的离心力会增加,从而帮助你从感情的漩涡中拔出来。消耗作用:当人们遇到心理压力或挫折时,欲望不能满足,他们就倾向于以暴饮暴食、冲动购物、酗酒等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 当你准备离开情人的时候,自卑和失败的感觉会不断的浮现,使你痛苦。这时,你不妨潇洒一点,花钱买一些衣服或做一些健身、美容的活动。它能帮助你恢复应有的自信!!

其他回答 (4)
是不是看电视看多了,或者压力过大啊。我有个群里有位懂心理的,不知道能不能对你有帮助
群号8939299
我不太喜欢看电视啊
好长时间了
我有时候都害怕我自己
假如你曾短时间产生过杀掉某个人的怪念头,那么不必惊慌,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一项新研究结果表明,近半数看上去很正常的人产生过这种幻觉。

  新研究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彼特·R·克拉布博士完成。新研究报告即将刊发于《攻击行为》杂志上。克拉布博士说,“即使好人在苦思冥想幻想杀人过程中,脑海里也会产生栩栩如生的形象。”一些研究认为,“杀人幻想”可能是与物种进化历史根源相关的一种相对正常的现象。

  克拉布的研究涉及300名18~19岁的在校大学生。他要求参试者写出最近一次幻想杀人的详情,并请他们填写一份幻想杀人“武器先择”问卷表。结果发现,60%的男生和32%的女生在想象中“杀”过人。杀人动机中,情人争吵约占20%;与朋友、熟人及老师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执的点20%;与家里人发生冲突者占11%。

  25%的幻想杀人是通过本人亲手弄死或用脚踹死“讨厌的人”来实施的。几乎同样多的人使用枪支、棍子和刀等常用“武器”。

  大多数参试者说,“武器先择”深受电影、电视、新闻及图书的影响。大多数参试者说,在真实生活中他们都碰见过这些“武器”。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相信你会对PSYTOPIC同样感兴趣,网址是 ,这次点击不会浪费您的时间。这是Psytopic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
  新报告说,在人类进化初期,攻击行为及杀人行为使人们获得更多的进化优势。然而,由于绝大多数人受到道德标准和社会准则的约束,所以“杀人幻想”并没有变成现实。

  克拉布说,通过对正常人“攻击性幻想”的研究,我们能更好的理解攻击者或杀人者的行为,从而有助于减少全社会的暴力事件。

不要太担心,放松心情。适当吃些安神的药物或食物。
饮食治疗失眠之一
黑芝麻、桑叶、核桃肉各25克,金橘8克,捣碎成泥状,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4—5天。
饮食治疗失眠之二
黄花菜20根,酸枣仁15粒,炒熟捣烂研成细末,每晚睡前服1次,连服1周。
饮食治疗失眠之三
牛奶1杯冲鸡蛋,每晚睡前服1杯。
饮食治疗失眠之四
葱白7根,大枣20枚,加水煮沸20分钟后吃枣喝汤,每晚睡前1次。
饮食治疗失眠之五
五味子10克,莲子肉30克,百合15克,共同煮汤,睡前服1次。
饮食治疗失眠之六
百合30克、芹菜根60克,煮汤,睡前服1次。
饮食治疗失眠之七
瘦猪肉250克,莲子30克,放入沙锅中加入炖汤,每日食用1次,连吃1周。
或平靜心情的指壓 
動作一: 
雙手互搓至溫暖生熱後,手指併攏,手掌分別壓住頭側太陽穴部位,心中慢慢默數到10。
動作二:
先以右手輕拉左手小指尖,然後再自小指根部開始捏壓,由下往上分四點按壓,每點指壓3秒,反覆做5回。
 紓解緊張的呼吸法 
一:
站立,兩腳張開與肩同寬。
動作二:
身體由上往下蹲,注意身體不可往前傾,彎曲膝蓋,同時緩緩呼氣,腳跟墊起,至臀部碰到腳跟上為止。
動作三:
緩緩站起,恢復到站立的姿勢,腳跟也隨之慢慢放下,吐氣,休息。

醒腦安神的瞑想法 
動作一:
在辦公室或家中一個安靜舒適的角落坐下(坐在椅子、坐墊或地上均可),閉上雙眼。
動作二:
先讓思緒任意馳騁,然後心中默唸一句話,經文、佛號、數數均可,持續10分鐘。
動作三:
默唸終止時,在腦中回憶最讓你清心快意的景致或事物,持續5分鐘。每日晨起、睡前施行最佳。

你是不是看这类的电视看多了,或者你心里面有压抑没有发泄,你可能是心理压力太重了,放松些吧
我一般不看电视或者电影什么的
不过谢谢你
杀人判死刑枪毙的&&&&&&&& 人为什么要活着和人为什么而活着。也可以说一个是意义,一个是目的。 所谓意义,应该是客观的,自然的。第一:要现实,不要任性,不要在真空中思考虚设的问题,你们目前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就业和生存,学好本领才是硬道理,这需要踏踏实实的下功夫。第二:要自制。小孩子吃不到糖果会哭闹,你们是得不到爱情就苦恼。这有什么区别?伟大在哪里?如果你象挑剔你的情人一样挑剔自己的行为,那么你的情人要比现在的好很多。第三:对一部分自卑的人,要勇敢一点。正如前面所言,人们生而平等,你不要顾忌别人(有好人也有坏人)的脸色而委屈了自己,无论你是多么想把事情处理好。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并不是好事,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冷静沉着,可以循序渐进但不能自暴自弃。 第四:惰性是与生俱来的习惯,但绝不是好习惯。改变习惯要从行动开始。第五:不要遇难而退,要知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这不仅应用于大目标,而更实际的意义是能助你走出解决眼前的困境,并走得更远。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河水不象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象松鼠说的那样深。 第六:不要问别人幸福是什么,你的快乐和痛苦自己清楚。 第七:从做好眼前的事情开始。不要以为思想压倒一切,多懂一些道理固然好,但是人的精力有限,行动其实更重要。不需要懂的道理就不用去懂,这也是一个道理。第八:要懂得知足者常乐,你我皆凡人,肯定又很多事情不会尽如人意,要懂得不懈的追求,也要懂得珍惜&& 强迫性情感障碍”(或称“强迫性情绪障碍”)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非常普遍,我愿意把它理解为强迫性障碍在情感关系上的症状表现。有两个基本的支持条件:1、自身内部的不安全感。2、非理性的、扭曲的观念(如完美主义)。过分的不安全感往往来自成长过程中过多受到威胁的经验,而扭曲的观念来自某种文化环境中的观念影响。前不久报纸上报道一位博士长期对妻子使用暴力,原因是他妻子跟他母亲顶嘴之类。如果细致分析起来应该相当复杂,但这里有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当事人自幼接受的某种乡村文化观念的影响。有些观念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一个人不管受到怎样的教育都无法触及。心理咨询重视一个人的成长经验,要去深入处理教育和道德不大能真正影响的深层观念、心理意识、包括潜意识。  强迫性情感障碍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性质或表现方式。  1 行为与目标的分裂。症状表现是,行为与目标背道而驰。当事人在理性上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但在情绪上不能控制自己,忍不住要做与目标背道而驰的事情,甚至,所作所为正是自己担心发生的事情。例如,有一位当事人本来是要维持和改善与丈夫的关系,但她在行为上却大吵大闹,坚决表示要跟丈夫离婚;丈夫越是不同意离婚,她越是要坚持,好象这才是她的目的。但事实上,离婚正是她非常害怕发生本应该极力避免的事。  2 完美苛求。症状表现是,强求自己完美,如果做不到完美,就放弃任何努力,逃入病中。原因往往在于,当事人内部有极深的不安全感,因而强求自己完美,以为只有当自己变得完美了,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例如有一位当事人嫁给一个比自己大十七、八岁的丈夫。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丈夫年纪大,长相不佳,但很有钱,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安全。结婚之后,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在家过悠闲的太太生活,越来越与人世隔绝,也越来越感到空虚无聊。十年之后,丈夫出现婚外情,丈夫移情别恋的对象是一个在社交场合八面玲珑的女子,这一下子打破了当事人的安全感(依赖性的安全感)。为了争回丈夫,当事人强求自己在社交场合仪态万方,妙语惊人。她越是要表现得完美,越是表现不佳,也越是强迫自己去做到完美,结果反而出现了这样的症状:当事人见到人都会脸红,出现严重的社交性退缩,甚至家里来了亲戚也躲在卧室里不敢出来见面。当事人的病症有一个本质,就是,她达不到完美,于是放弃一切,既然放弃了,就需要找到一个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这个理由就是症状。  3 要求绝对保证。由于内部有极深的不安全感,当事人会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要求得到绝对保证;要求绝对保证会使当事人在感情上患得患失,无法自控地反复确认某一个事实,这反映的是当事人的怀疑与依赖。例如,有一位当事人理智上相信丈夫不会发生婚外情,但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反复追问丈夫,不停唠叨,查看丈夫的手机,不给丈夫任何私人时间,巴不得把丈夫系在自己腰带上才放心——她要求丈夫跟她一起读夜校,表面的理由是提升文化素质,实际上是要控制丈夫的一切时间,以确保他没有任何时间和机会去接触任何女人。当事人偶尔也意识到,这样做反而会使丈夫在感情关系中渐行渐远,但她就是无法控制自己那样做。她要在每时每刻都牢牢地捆住丈夫,而不管这样做最终会使丈夫要拚命地摆脱她的控制。  4 随处设置矛盾。当事人会在感情和行为上走极端,拒不接受两者之间的真实的生活状态,结果往往是让自己陷入情绪的困扰,不能自拔。完美主义者坚持,只有完美才给人带来幸福感和价值感。有一位当事人因为与丈夫离婚,就只得结束自己的太太生活,出来找工作。她要求得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没有能力胜任,但她又不愿意接受象许多人一样去做一件普通的工作,这种矛盾导致当事人的情绪困扰,意志消沉,越来越自卑,觉得自己没有地方可去,因而也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一度被自杀的念头所围困。这也算是完美主义的一个特点:要么一切都好,要么一切都糟;如果得不到完美,那就全面放弃。与完美主义者相反,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两个极端之间的地方,这是真实的生活领域,我们认为在这里可以获得幸福感和价值感。  5 管窥目标,不择手段。强迫性情绪障碍使人视野狭窄,只见目标,不及其余。特别是,为了达到目的,当事人会不择手段,不管是什么东西阻碍他实现某个目标,他都欲除之而后快。以下是一个严重的强迫性情绪障碍的案例。有一个妇女,经历过两次婚姻挫败之后,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男子,几番接触之后,与这个男子结婚成了她追求的目标。但是这个男子对她有一点不满意——她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当事人从一管之孔窥见婚姻的殿堂,这成了她的完美幸福和绝对保证,任何阻碍她实现这个目标的障碍都可以被清除,哪怕是她的儿子。为了达到目的,当事人把她七岁的儿子扔进河里淹死了。然后她去对那个男子说:现在我们可以结婚了,障碍已经除掉了。当那个男子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他象见到恶魔一样恐惧不已。结果,这个女子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而是进了监狱,甚至她的灵魂也要到地狱里去。  6 只看到事情结果的可怕,看不到自己行为的可怕。这种情形与前面类同。当事人面临某个困难事件或处于某种难堪状态,陷入了极端的情绪。因为担心发生某种可怕的后果,他会采取极端的手段去阻止这种结果的发生,以至他的极端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要比他原先担心的某个结果要可怕十倍。例如,据报载,有一个女孩子因为担心她的两个弟弟会继承家里的房产,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陷入极端的情绪,最后她采取了这样的强迫性行动:把两个弟弟毒死了。又如,同样据报载,有一个男青年与一个女孩子恋爱,但父母坚持不同意,并且发出了威胁。这位男青年同样是在通过一个窥孔看到他与女孩之间的幸福,由于受到父母的阻止,使他觉得无法接受失掉这个幸福爱情的结果。怎样阻止父母的干涉呢?他出现了强迫性情绪障碍,杀死了自己的父母。此时,这个男青年只看到事情结果的可怕,而看不到自己行为的可怕。  7 找到一个理由,用它毁掉生活。强迫性情感障碍总是与完美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与面子关系密切。当事人要求生活必须完美,或者自己的感情关系必须是完美的,如果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或在感情关系中出现一个瑕疵,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事人就会陷入极端的情绪状态,他们会因为有这样一个污点,置整个生活或整体的感情关系于不管不顾。这等于是说,他们选择了污点,而放弃了生活,这个污点就成了他的理由,用以毁掉自己的生活。我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位来访者。她来接受心理咨询之前,已经有十年时间陷入痛苦之中,生活对她来说如同地狱。据她的陈述,十年之前,她有一个非常美满的家庭,不管在事业上,还是在与丈夫的感情关系上,都是所有亲戚与同事中的楷模。当事人自己在各方面都是一个优秀的人,而据她说,丈夫是一个勤勤恳恳的人,他爱自己的家,又很有能力,在事业上发展得很好,四十岁时就已经在社会上处于一个显赫的位置。但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当事人无意间碰到丈夫与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在一起打情骂俏。当事人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在她的眼中,丈夫简直是完美的,怎么会跟那样一个女人说一些打情骂俏的话?这是她永远无法接受的事情。发生这样一件事之后,当事人用此后十年时间跟丈夫吵架,到丈夫单位去闹,找那个女邻居家中去闹,反而被对方骂得狗血喷头,因为当事人爱面子,就不敢再见那个女人,但心里憋着一股怨气,产生了严重的情绪困扰和逃避心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年之久,以致丈夫最后感到心灰意懒,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提早退休了。这种极端的情绪也影响了当事人自己的事业,使她在工作关系中陷入紧张和不安全感之中。这事也殃及到他们的儿子。十年来,儿子看到父母为一件过去的事情吵闹不休,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受到关注和爱,因而个性成长也受到了影响,并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也出现了问题。看到丈夫的前途被毁了,儿子出现个性问题,自己的工作陷入危机,当事人越发怨恨丈夫,十年来无法摆脱的一个念头就是,一切都是因为丈夫做了那样一件事,如果不是因为发生了那样一件事,这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我们就会照样有一个美满的家。因为无法摆脱这样一个念头,当事人对丈夫的责难无休无止,持续十年之久。就事件本身来看,这样说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可以问,真的是因为发生了那样一件事,生活就会被毁掉吗?毁掉生活的是那个事件,还是以事件为理由坚持用十年时间来毁掉生活的人呢?以事件为理由往往是因为当事人对事件有非理性的看法,这个看法是不可改变的,而当事人一定要求改变事情。事实上正相反,事件是不可改变的,而当事人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从本质上说,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足于毁掉一个人的生活,除非当事人选择去毁掉自己的生活。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犯错误,但只要他的态度是要求改变,周围的人就给他机会,使这个错误成为他成长的机会。我们都是在别人给我们机会的情况下长大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长成一个能够体验幸福和价值的人。  8 盯住一个观念,用它破坏自己。与前面所讲的一样,强迫性情绪障碍的一个症状表现就是固执于某一个观念,把这个观念当作逃避自身改变的理由。有一位来访者说前来求助的原因是长期处于抑郁,原因是自己长得胖。她盯住不放的东西就是:胖;她长期持守的观念是:如果胖,就不可能过幸福和有价值的生活。这样看来,并不是当事人自己在选择她自己能否过得幸福,而象是被“胖”注定了不会幸福。“胖”阻碍了她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胖”她就会过完美的生活。她怨恨自己的丈夫,觉得丈夫是她的负担,她的障碍,并且恨他。她说,如果没有丈夫,她就可以考虑不生小孩,就可以去吃减肥药,就可以抽油脂。她说:这样,我就可以不择手段地去追求我想要的东西,哪怕吃减肥药把我自己吃死,我至少也可以苗条地死去。我没有去杀死我的丈夫,我做不到这一点,我就痛苦,我就伤害自己。从这个案例看到,当事人顽固地坚持一个信念,并用这个信念进行自我折磨,从而导致严重的心理困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她接受了一个新的观念:她可以选择过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让“胖”把自己引向自我毁灭。建议你立刻到专科医院看心理医生。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心理咨询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兵山市第九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