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长了冻疮怎么办开始长冻疮了。。。怎么办啊!!!

请问手上长冻疮怎么办?
请问手上长冻疮怎么办?
09-02-06 & 发布
按医生建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损害初为局限性蚕豆或指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对称性好发于四肢远端,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自觉局部有胀痛感,瘙痒,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自疗注意事项 (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 (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自治疗法 1、 验方自疗法 (1) 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方适用于冻疮的预防。 (4) 生姜25克、白萝卜1个、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上药一同水煎,趁热洗过,连洗2天,即扇???陨衔猔1天的量,早晚各1次。本方适用于冻疮未溃时的治疗。 (5) 生姜的自然汁,熬膏涂之。此法对于手、足冻疮均治。此外,用生姜汁时时漱吐,还可治疗口疮。 2、 饮食自疗方 (1) 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姜15克、当归30克、煮食。 (2) 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3次。 (3) 山楂15克、当归15克、红枣10克、煮食。 3、 外治自疗法 (1) 伤湿止痛膏、紫归治裂膏外贴患处。 (2) 皮硝煎水外洗患处。 (3) 红霜茄子秸连根拔起洗净。煎汤泡洗患处约半小时左右,每日2次。 (4) 姜汁或辣椒水外擦患处。 (5) 胡椒10克、浸入100毫升95%的酒精中,1周后外擦患处。 (6) 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患处,3天后更换。以上疗法适合未溃者。 (7) 云南白药撒于冻疮溃烂处并包扎。 (8) 螳螂子(即桑螵蛸)切开,取其中黄汁涂破溃处,每日1次。 (9) 用马勃一块外敷溃处,每日更换。 4、 夏季伏天外治自疗法 (1) 大蒜头捣烂涂擦老疤处,每日1次,连续1周。 (2) 鲜芝麻叶捣烂涂擦易患处,1小时后洗净,每日多次。 避免误诊 受冻后,不宜用热水温暖,或用火烘烤,否则冻处会溃烂。 受冻后皮肤瘙搔,不能用手抓搔,否则易使表皮破烂感染。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以揉法、摩法、擦法等在患处的局部进行操作,时间为5~10分钟。要轻快柔和,切忌生硬粗暴。 (2)如果局部发生了水疱或溃疡,在操作时要避开局部,先在其四周操作,待局部溃疡愈合、血脉流通后,再在局部进行操作。 (3)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对准关元穴,逆时针摩动2~5分钟,以温阳散寒。 2.随证加减 (1)耳部冻疮者加 ①按揉外关、翳风穴各1分钟。 ②家长以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搓擦患儿的耳部,时间为2~5分钟。 (2)鼻尖处发生冻疮者加 ①按揉迎香穴1分钟。 ②拿合谷1分钟。 ③家长以大拇指指腹轻擦鼻部,以透热为度。 (3)面部发生冻疮者加 ①按揉合谷穴2分钟。 ②按揉下关、牙关颊车等穴各20次。 ③家长以大鱼际轻擦面部,以透热为度。 (4)手部发生冻疮者加 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②家长以大拇指指腹按压患侧的缺盆穴处、约1分钟,然后慢慢松手,患儿自觉有热流向手部传导。 ③以两手掌相对,横搓上肢1~3分钟。 (5)足部发生冻疮者加 ①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②家长以单掌搓擦患儿患侧的足底,以局部发热为度。 ③患儿侧卧位,两腿前后分开,患侧在下面,然后,家长以掌根按压屈、肢的大腿内侧面,持续按压1分钟,然后,慢慢松开手,患儿自觉有股热流冲向足部,用同样的方法操作另一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可以用猪衣子涂抹于冻疮处,过几天就没事了.经常用手揉一揉使之活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自治疗法1、 验方自疗法(1) 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2)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3) 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方适用于冻疮的预防。(4) 生姜25克、白萝卜1个、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上药一同水煎,趁热洗过,连洗2天,即可痊愈,以上为`1天的量,早晚各1次。本方适用于冻疮未溃时的治疗。(5) 生姜的自然汁,熬膏涂之。此法对于手、足冻疮均治。此外,用生姜汁时时漱吐,还可治疗口疮。2、 饮食自疗方(1) 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姜15克、当归30克、煮食。(2) 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3次。(3) 山楂15克、当归15克、红枣10克、煮食。3、 外治自疗法(1) 伤湿止痛膏、紫归治裂膏外贴患处。(2) 皮硝煎水外洗患处。(3) 红霜茄子秸连根拔起洗净。煎汤泡洗患处约半小时左右,每日2次。(4) 姜汁或辣椒水外擦患处。(5) 胡椒10克、浸入100毫升95%的酒精中,1周后外擦患处。(6) 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患处,3天后更换。以上疗法适合未溃者。(7) 云南白药撒于冻疮溃烂处并包扎。(8) 螳螂子(即桑螵蛸)切开,取其中黄汁涂破溃处,每日1次。(9) 用马勃一块外敷溃处,每日更换。4、 夏季伏天外治自疗法(1) 大蒜头捣烂涂擦老疤处,每日1次,连续1周。(2) 鲜芝麻叶捣烂涂擦易患处,1小时后洗净,每日多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冻疮膏。我用的很管用。是909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药三七、红花、赤芍、鸡血藤等各适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现介绍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辣椒 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生姜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萝卜 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 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 治冻疮的良方哦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数次, 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用冬瓜皮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手上有生过,我从2005年开始,每次生冻疮的时候我就用风油精来涂,然后快的3天就退了,慢的也只有1个多星期 我是这样具体做的:晚上睡觉前,手上生冻疮的地方涂了风油精,然后我用保鲜袋包在手上,然后戴了无指的手套(就是一整个把手手放进去的手套,没有一个个手指头的那种)然后就睡觉了,第二天起床后,用温水洗掉 我觉得真的很有效,你可以试试,我今年就没有发过冻疮了 祝你早日康复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治疗冻疮找“根治冻疮网”,在百度里面输入“根治冻疮网”就找到了。病因: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儿的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症状: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末梢部位。皮损为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出现水疱、糜烂和溃疡。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退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 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治冻疮的良方 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中药治疗可内服“人参养荣汤”:当归12克 肉桂10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桂枝10克 生姜皮10克(无此药时可用干姜8克代替)党参18克 黄芪18克 鸡血藤30克,煎水内服。外治法:桑枝100克 桂枝30克 甘草30克 川芎20克 (如创面有溃烂者可再加鸦胆子25克或黄连25克),水煎,等待温度适宜(温度为35~40摄氏度),温洗或浸泡。每天2次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预防,冬季就可免却冻疮之苦,现介绍几则冻疮夏治方,供选用。 1. 鲜芝麻叶适量,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再洗去,每日1次,连续1周。 2. 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3. 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 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1日1剂,连续1周。 上述几法,任选1种,连续5-7天,即可有效地预防冻疮发生。 辣椒 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生姜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萝卜 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 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 治冻疮的良方哦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数次,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萝卜法:将萝卜切厚片,煮熟趁热贴敷患处,凉后更换。连敷3-4天可愈。  生姜法:生姜火上烤热,切片擦涂患处,可消肿止痒;或生姜切研讨会,浸泡于70%的酒精中,20天后用酒精擦涂患部,日数次。  苹果法:苹果去皮绞碎熬膏,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  辣椒法:辣椒面撒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患处;或辣椒5个,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涂患处,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热洗患处15分钟,可消肿止痒。  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处;或茄杆连根煮水,趁热烫洗患处,日1-2次。  葱须法:葱须、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处,日1-2次。  桔皮法:鲜桔皮3-4个,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水凉再加热。    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热洗患处,日一次。  以上方法均适宜治疗未溃烂冻疮。【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周围经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    (二)治法    先将穴区充分消毒,在冻疮周围穴位浅刺,再从冻疮周围皮肤(约距冻疮边缘0.2厘米之健康皮肤)开始,围绕冻疮用28号1寸毫针缓慢刺入皮内,急出针,不宜出血。然后,在冻疮边缘,每隔0.2~0.5厘米刺1针,浅刺成一圈,再在距0.25~0.5厘米的病灶上,复刺一圈,刺点要错开,勿平行。如此逐渐向冻疮中心围刺,刺点也逐渐减少,最后在中心用粗毫针点刺1针出血。隔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方法共治295例患者,结果全部获愈[1]。    艾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艾卷点燃后,以雀啄灸法,直接将燃着端接触阿是穴,以每秒钟快速点灸2~3次为宜,患处有轻度灼痛或灼热感,但不会留下疤痕。每次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79例,结果临床治愈92例,占91.1%[2]。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选取红、肿、胀、痛最显著的部位,常规消毒,用三棱针迅速点刺,放血3~5滴。每次根据症情,取3~5处放血,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一般只需治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50例,均在3~6次内获愈,总痊愈率为100%[3]。    体针加穴位紫外线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阳池、阳溪、外关、合谷。    (二)治法    上穴均取,以1.5寸毫针进针后提捻转,得气后留针20分钟,行针3~4次。用u型管功率为500瓦紫外线治疗灯,以平均生物剂量(med)照射双手30秒,灯距50厘米,首次剂量5med,以后每次递增2med,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5例,痊愈48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达100%[4]。    艾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视冻疮大小,将生姜切成约2毫米薄片,置于疮面上。再将艾绒作成小指腹大的艾炷,安放于姜片上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医者可略略来回移动姜片(注意不可离开疮面)。每处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8例,痊愈5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经观察其疗效不受年龄、病程及病损范围的影响[5]。【主要参考文献】    [1]孙永春。毫针浅刺治疗冻疮295例。中西医结合杂 ):113。    [2]田佩林。艾火直接快速灸治冻疮。中国针灸 ):46。    [3]吴启亮。点刺放血治疗冻疮50例。中国针灸 ):14。    [4]结 克。针刺加紫外线照射治疗手部冻疮65例。临床皮肤科杂志 ):153。    [5]何道钰。隔姜灸治疗冻疮58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9。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告诉你一个可以根治冻疮的方法。下面是根治冻疮的配方,每天使用一次,据说此配方是某位高僧临终前说出的,现在将此配方公布出来以造福天下的冻疮患者。每天所需要准备的配料:胡萝卜30克、翠鸣叶茶20克、红辣椒5克、生姜5克、食盐5克具体操作方法:把这五种原料充分切碎或者碾碎,均匀掺合在一起,然后放入锅中,加水6升左右,加热至水沸腾,然后慢火熬制,把配料充分熬烂为止,然后凉至片刻至汤液充分沉淀和溶解,然后把汤液放入盆中。用汤液搓洗有冻疮的部位,搓洗的同时轻轻按摩。这个方法每天睡觉前使用。15天内彻底根治冻疮!!没有问题!!!彻底根治冻疮!!永不复发!!!  祝你早日摆脱冻疮烦恼。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 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此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 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 (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7)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8)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手上长冻疮怎么治疗?根治冻疮的唯一办法就是打通瘀血,别的办法都如隔鞋搔痒,只有瘀血打通了,肿才能消,痒才能止,冻疮才能根治。冻疮的治疗方法:  1、服、擦药物法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2、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3、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以下几种有效治疗冻疮的秘方:  1、花椒150克入白酒30毫升中浸泡7天,去渣,生姜6克切碎绞汁,取生姜汁与甘油同入酒中拌匀,用干净棉花蘸药外涂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冻疮未溃破者。  2、萝卜叶250克,橘皮100克,放锅内加水1000毫升,煎煮20分钟,药液温后浸洗患处,每晚1次。适用于冻疮未溃破者,一般连用3—4次即愈。  3、吃西瓜时,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次3分钟,每日1次,连续1周。  4、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冻疮是一种冬季的常发性皮肤病最好是去医院治疗以免留下疤痕我觉得重庆长城那个医院还可以,我朋友也是在哪看好的,呵呵 你可以去咨询哈 祝你早日康复 023)-6.8.5.8.7.1.1.4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冻伤分四度。第一度冻伤最轻,亦既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表皮胶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夹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夹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2、治疗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对全身严重冻伤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增强心脏功能,抗休克,补液,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有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二度冻疮如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3、预防冻伤主要是注意保暖,增强抗寒冷力。 \ 冻疮 众所周知,冻疮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生的。在人们的想象中,发生冻疮的高峰,应该出现在冬季的严寒期内,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专家指出,手、脚受到冻伤,特别是脚的冻伤病人则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天气还不太冷的时段。故此时被称为全年中第一冻伤高峰期,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也是秋末冬初。 对策: 预防冻疮的具体方法是从秋末冬初开始就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开始每天浸泡半小时,以后浸泡一小时,其次是注意局部保暖,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早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鞋子也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另外,可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补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如果是中医诊断为阳虚内寒的人,可及早内服六味地黄丸之类的中成药物作为预防。 健康提醒 疾病预防:冻疮、皮肤病 饮食调节:冬天是进补养身最佳时节,多喝汤是增强体质的好办法。鸡汤、骨头汤、鱼汤、菜汤能起到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净化血液的作用。 健身运动:加强锻炼,可做扩胸运动、呼吸健身操 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损伤称冻伤。冻伤可为局部或全身(冻僵),多因寒冷、潮湿,衣物及鞋带过紧所致,常发生于皮肤及手、足、指、趾、耳、鼻等处。冻伤分四度。一度冻伤最轻,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疤痕形成。 治疗时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对全身严重冻伤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增强心脏功能,抗休克,补液。对冻疮除复温、按摩外,可用酒精、辣椒水涂擦,效果较好,或用5%樟脑酒精、各种冻疮膏涂抹,有一定疗效。二度冻疮如有水泡,可用消毒针穿刺抽出液体,再涂抹冻疮膏。三、四度冻伤则须在保暖的条件下抢救治疗。 预防冻伤主要是注意保暖,增强抗寒能力。 到了冬季很多人容易冻手、脚和耳朵,形成冻疮又疼又痒,有的甚至溃烂感染。生冻疮的原因除了天气冷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和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耳朵、脚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 为了预防冻疮的发生,除注意保暖外,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揉搓按摩手、脚和耳朵,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或适当的体育活动,加快血液流动。 在冻疮初期可采用新鲜的辣椒、茄子的根茎各两棵,新鲜橘皮三枚,生姜八片,玫瑰花十五枚。首先将辣椒、茄子的根茎和生姜煎开十五分钟后,放入玫瑰花,橘皮煎八分钟,取汁泡手和脚,每日一次。若已溃烂待伤口愈合后方可使用。 冻疮的预防和治疗 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发生在身体的外露部位和离心脏较远的肢体末端,如耳朵、鼻类、手、脚等。 ①身体锻炼法: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②御寒准备法: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做好各种御寒准备。如戴手套、帽子、穿棉鞋。体内衣物要保持干燥。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 ③冷、温水法:为了预防冻疮,平时可用冷水摩擦易冻部位,擦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患处。均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 ④独头蒜法:对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可采用此法。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此法可使局部气血畅通,以减少冻疮的发生。 ⑤生萝卜法;取萝卜或青萝卜切成大块(片),放在火上烤热后轻擦易患冻疮部位,冷后再烤热再擦至萝卜水分完为止。此法可预防冻疮也可治疗冻疮。 ⑥生姜(片)法:用生姜片轻擦冻疮处,待有发热时止,或用鲜生姜一块,在炉旁煨热后切成片,涂擦患处。或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一两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一日三次。 ⑦食醋疗法:取适量食醋在火上加热,然后取消毒纱布一块蘸醋外敷患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上长了冻疮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