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山格淮山村淮山

安溪不唯茶飘香 淮山种植也走俏_泉州新闻_新浪闽南
安溪不唯茶飘香 淮山种植也走俏
来源:福建日报 日字号:|
  “今年种植5亩,预计能增收10万元。”在田垄边,50来岁的陈双金笑容满面。他是安溪长坑山格村的农民,去年种植2亩淮山,纯收入4万元。
  这几年,部分山格村民从茶农转为淮山农。山格淮山种植业的发展只是安溪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安溪是茶叶大县,但“唯茶是农”农业结构隐藏着巨大农业风险。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窘境,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干部和百姓。
  品牌农业绽放新蕾
  当前正是种植茭白的季节,龙门镇桂林村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每年3月-10月种茭白;10月底,茭地翻种大蒜和生姜。”茭农林文成自豪地说,茭白卖5万元,大蒜卖2万元,生姜卖1万元,扣除成本净收入6万元。龙门镇的桂林和观山等村,气候非常适宜茭白种植,村民种植茭白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按照因地制宜方针,镇里积极鼓励当地农民大力发展茭白种植。
  “全村现在种植茭白1500多亩。”桂林村茭农林布袋乐呵呵地说,“商家络绎不绝地来基地订购,由于供不应求,有一次我们还推掉了5000公斤的订单。”
  龙门镇党委书记叶海强介绍,该镇组建了绿色无公害茭白研究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茭农发展茭白深加工,兴办企业实体,延伸 “产业链” ,目前,全镇种植茭白6000多亩,年可增收近1亿元。“桂白牌”茭白成为市级名优蔬菜,进入大超市、大农贸市场,成为全国农运会指定食品。
  “受阴春雨影响,现在可谓是‘一粉难求’。”湖头镇福寿村的陈清火很有信心,“我们现在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自己的特色,不愁销路。”这难求的一粉,就是湖头米粉!每天到湖头镇买米粉的客人络绎不绝。
  宏福米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樟加说,目前,全镇共有米粉加工户2000多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量达近3万吨,行业产值3亿多元。
  随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的实施,湖头米粉依托精细的分工,流水线式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产量大幅提升,突破了“缺量”瓶颈,打造了一批龙头企业。同时,对传统的米粉包装进行设计改良,成为馈赠佳品,并加快中华美食文化博览园和湖头米粉产业园建设进度,让米粉文化品牌更好地“强镇富民”。
  近年来,安溪县在大力发展茶叶经济同时培育了淮山、米粉等五十几个有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品牌,改变了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茶为主,农民收入以茶为主,农产品以茶为主”的“四为主”单一农业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农业风险。
  产业化经营硕果累累
  山格是安溪远近闻名的“淮山村”。
  村支书陈文爵说,山格村农户90%种植淮山,去年全乡种植面积达1500亩,产量3000多吨,产值达3000多万元,已成为村农增收的主打项目。
  “从2003年开始,山格村先后成立淮山加工厂、专业合作社、产业促进会和技术研究会,并通过签约演绎公司等模式,推广产品。”谈起山格淮山的产业化之路,淮山产业技术研究会陈主义娓娓道来。
  在厦门巷北工业园区的福建凯悦食品公司,淮山原薯、淮山线面、淮山营养粉、淮山酥等淮山系列创新产品,正在食品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出来。“淮山系列产品,很受消费者青睐。”公司老总陈国展如是说。
  “山格淮山”正以华丽的身姿,一步步走进现代工厂,一步步进入消费者的视线。
  去年,安溪长坑又成立安溪山格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淮山系列产品,并与福建省乾龙农业科技公司达成投资总额4200万元的合作协议。“两三年间,在安溪发展1至3万亩的淮山种植田。我们有信心让淮山成为与铁观音齐名的农业品牌。”福建省商业联合会黄秘书长介绍说,经过调研,他们认为这项发展计划是可行的。
  朱团能介绍说,近年来,该县以优势农产品集约化经营、集群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构建“公司+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促进会平台”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了一批带动强、辐射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安溪有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82家,其中特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3个。
  科技给力现代农业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安溪县农茶局局长蔡建明认为。
  山格村的淮山采用PVC管横式种植法,让淮山“横着长”。首批用PVC管种植淮山农户陈登水说,这项技术改良了种植技术,简化了生产过程,减轻了劳力付出,又可以增加收入,亩产值增加了将近1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尽管前些日子春雨绵绵,但因为拥有“神秘武器”的米粉加工户董明暖制作米粉丝毫不受影响。“这是一个全自动调温系统,可以全程记录,自动调控出最佳的温度、风力、湿度,让米粉 ‘秋风拂面’。”在董明暖的米粉加工厂,他自豪地说,“只要3间风干房,100平方米厂房,30个工人,米粉的日产量可达2000斤。”
  调温系统在全镇的引进和推广,为米粉加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依托精细的分工,流水线式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产量大幅提升,突破了“缺量”瓶,米粉加工靠天吃饭这一局面随着科技创新彻底被打破。如今,“风”干制作的米粉正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朱团能说,政府通过开设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办 “农民田间学校”,开展“科技进万家”、“农民科技培训”等活动,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 “亲密接触”,农业科技的普遍应用,教育了全县农民。目前,尝到甜头的农民们学科学、用科学、搞农技创新已由被动变为主动,科技。
  “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发展茶业的同时,结合实际,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借鉴成熟的茶产业运作模式,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谈及今后安溪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朱团能的回答掷地有声。
大事小事、新鲜事,记得第一时间发微博@厦门身边事 ..昔日荒土地今日聚宝盆 安溪万亩淮山迎来丰收季(图)
新鲜出炉的淮山
科学种植 增加经济效益
除了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还推广PVC管横式种植法,让淮山“横着长”。传统淮山种植,是在泥土里挖洞,然后把淮山种放下去,再盖土;而PVC种植法,是把淮山苗放在1.1米长的管道一端,然后埋在距离地面约30厘米的泥土里。
传统的淮山种植都是竖着长的,所以收成时需要挖地一米。而在山格村采用PVC管道横式种植法的淮山种植地,陈文爵用锄头拨开表层的土,便可看到躺着并排的塑形管,管内是已经长好的淮山,形态大小均匀,“目前,我们合作社采用PVC管道横式种植法的田地有100多亩,每亩产量比传统种植地多500斤左右。”
张炳灿补充道,PVC管道横式种植法改良了种植技术,简化了生产过程,减轻了劳力付出,又可以增加收入,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开拓市场 农民不愁销路
随着采收季的到来,安溪淮山的销路如何呢?陈文爵介绍,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实行“基地+农户”模式,对淮山产品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包装后的淮山在本地市场零售;深加工产品则利用茶叶销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蓝田乡副乡长李宝堂说,该乡淮山种植面积有400多亩,由黄柏村朝天山淮山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农户种植的淮山,主要销往厦门和广东。该合作社负责人林新木说:“有不少在厦门开超市的安溪人会批发去零售,还有一些在广东办食堂的安溪人会买去做食材,销路比较稳定。”
今年第一次种植淮山的剑斗镇圳下村淮山家庭农场以及桃舟乡吾培淮山专业合作社,则提前与深加工企业洽谈合作事宜,由企业收购进行深加工。李峰告诉记者,桃舟吾培淮山专业合作社所引进的淮山品种是德化的“寸金薯”,已与德化一家深加工公司签订协议,采收后由这家公司收购检测并深加工。
【征集令】
带上老婆孩子亲手采收淮山 成果全归自己
12月28日,由泉州市农业局、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泉州晚报社等单位协办的“首届安溪淮山采收季体验游”活动,将在安溪县剑斗镇圳下村淮山家庭农场举行,现征集10个家庭(每个家庭3人)参加现场淮山采收比赛,届时不仅采收成果归各个家庭所有,还将评出最佳采收家庭。参与活动无需费用,还可参观淮山种植基地,免费享用农家淮山宴,欢迎读者朋友拨打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报名!&&&&(来源: )【责任编辑: 周旋洁】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温陵社区用户,点击“”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山格村改进淮山种植_长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757贴子:
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山格村改进淮山种植收藏
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山格村改进淮山种植
那个销售电话
或者公司网址,网站
日前,安溪县首个“淮山产业技术研究会”在该县长坑乡山格村成立,标志着山格淮山走上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之路。新成立的山格淮山产业技术研究会,将以提升山格淮山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致力开展山格淮山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推广产业技术,加强会员技术交流合作,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目前,山格村淮山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年产量2000多吨,除少量自销外,大部分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和超市,销往全国各地。山格村1800多户人口中有1000多户种植淮山,淮山产业人均年收入达3500多元,占村民人均年收入的45%。
不是出了“山格淮山”这个品牌了吗?
恩。山格的顶。
炖排骨,味道杠杠的
淮山好,淮山妙,淮山呱呱叫,觉得淮山很有前途哦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您所在的位置: > > >
东南网12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德进 林百兰 本网记者 王鸿彬)随着“一叶四金四银”特殊农产业的兴起,安溪不止斗茶也斗淮山。23日,第四届“安溪淮山王”评选在长坑乡山格淮山合作社举行,来自安溪县长坑、蓝田、龙涓、尚卿、祥华、剑斗、感德、桃舟等乡镇的淮山种植户,带着各自种出的“看家淮山”,一“斗”分量,竞逐“淮山王”。
“重量,61.5斤!”经专业评委对140个参赛样品的评比“决斗”,最终长坑乡山格村种植大户陈来金,种出的淮山夺得本届“淮山王”美称,捧走一万元奖金。此前两届大赛,他也分别夺得银奖和优胜奖。陈来金告诉记者,今年种植3亩淮山,销量非常好,基本上被客户预订一空,年收入近10万元不成问题。
“举办淮山王评选,目的在于组织种植大户互相交流,切磋技艺,提升种植水平,从而助民增收!”安溪县山格淮山合作社理事长陈主义告诉记者,淮山王评选已连续举办四届,随着种植经验的推广和政策的鼓励扶持,今年参评的淮山整体质量更高。
据了解,淮山集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为一体,是理想的增收项目。近年来,安溪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培育种植大户,加大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淮山特色种植。目前安溪淮山种植面积1万多亩,仅今年,就新增淮山种植2900多亩,成片规模种植1000多亩,产值可达三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格淮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