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呈脑脊液蛋白信号,正常垂体、垂体柄未见确切信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 &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与非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AMI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29例)和非溶栓组(27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P)含量,采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室结构及舒缩功能参数。结果溶栓组患者在溶栓开始后1、2、4、6周血清PⅢP含量分别为(92±14)、(90±11)、(86±8)和(82±7)ug/L,较同期非溶栓组患者PⅢP(118±11)、(112±11)、(104±11)和(95±9)ug/L明显降低(P〈0.05或P〈0.01);溶栓未再通组血清PⅢP含量显著高于再通组(P〈0.05或P〈0.01)。血清PⅢP含量与左室重塑(LVRM)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r=0.4314,P〈0.05),与左室舒缩功能呈负相关(r=-0.4233,P〈0.05;r=-0.4542,P〈0.05)。结论早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降低AMI患者血清PⅢP水平,减少LVRM发生,改善患者左心功能。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VD组(50例),非痴呆脑梗死组(50例)和同龄对照组(4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患者的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VD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P〈0.01)和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血管性痴呆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非脑膜瘤病变致硬脑膜异常强化的MRI表现及MRI增强扫描在硬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MRI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异常强化的3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硬脑膜转移癌22例,脑脓肿4例,低颅压综合征4例,鼻窦霉菌感染侵入前颅窝、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32例病人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MRI平扫发现硬脑膜异常改变5例,均表现为硬脑膜线样增厚,其中4例为全硬脑膜均匀弥漫增厚,1例为右顶部硬脑膜不均匀增厚。MRI增强检查,32例病例均出现硬脑膜的线样增厚和强化,其中15例均匀增厚和强化,17例不均匀增厚,呈“鼠尾”样强化。结论MRI增强扫描是检出硬脑膜病变的重要方法,明显优于平扫。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评价0.5%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时效性。方法40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0.5%左旋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使用0.5%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每组20例。比较观察指标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程度和麻醉质量。结果麻醉质量和术中低血压、寒战、恶心等不良反应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平均为第8胸椎(T8)(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更适宜于剖宫产时的腰硬联合麻醉。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患青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58例患者的ESCC组织中,COX-2、VEGF―C和CD44v6均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53.4%、65.5%。COX-2、VEGF―C和CD44v6蛋白表达与性别、分期、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而VEGF―C和CD44v6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均〈0.05)。COX-2与VEGF―C、CD44v6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COX-2、VEGF―C、CD44v6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VEGF―C、CD44v6表达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食管癌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纵隔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纵隔淋巴瘤和转移性淋巴结各21例的MSCT图像特征,观察记录淋巴结的大小、形态、CT值、强化特征、分布区域等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扫CT值纵隔淋巴瘤高于转移性淋巴结(t=3.880,P〈0.01);最大径纵隔淋巴瘤大于转移性淋巴结(t=4.323,P〈0.01);强化模式淋巴瘤多均匀一致强化(13/21,61.9%),转移性淋巴结多周边强化(12/21,57.1%)。结论MSCT对纵隔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临床确诊和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颈部CT、MRI特征。结果单侧听神经瘤2例;单侧视神经及单发凸面脑膜瘤1例;视神经增粗4例;眼球体积增大伴外凸(青光眼)6例;多发脑膜瘤1例;脉络丛粗大钙化3例;面颊部肿块2例;颌面骨及周围改变6例;蝶翼缺损及颞叶疝21例,其他部位颅骨缺损8例;颈深部肿块2例。结论CT与MRI相结合能全面显示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的头颈部病变,对NF-1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目的建立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诱导雌性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动物模型.观察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PCOS大鼠卵巢中的表达,探讨其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6周龄SD清洁级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只。应用来曲唑灌胃制备PCOS大鼠模型,观察三组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及双侧卵巢大体解剖及组织学改变。②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③免疫组化法观察卵巢组织中M―CSF的表达。结果①PCOS组大鼠失去规律性动情周期变化,提示无排卵。②血清T、LH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E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CSF在卵巢颗粒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来曲唑诱导的大鼠模型是理想的PCOS动物模型。②M―CSF参与了PCOS的发病机制。
目的分析乳腺溢液疾病在乳腺导管造影术中的影像学表现,明确其检查的必要性。方法49例乳腺溢液性疾病患者全部同时做普通钼靶摄片及乳腺导管造影摄片,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结果表现的分类,导管造影无明显异常5例.占10.2%;单纯性导管扩张者7例,占14.3%;导管扩张伴炎症8例,占16.3%;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16例,占32.7%;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占16.3%;导管癌5例,占10.2%。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能够增加溢液性乳腺病的阳性检出率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蛋白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非生物素检测方法.对58例食管鳞癌、30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评定HSP90α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结果HSP90α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在食管鳞癌及食管正常上皮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7%和13.33%。MMP-2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在食管鳞癌及食管断端正常上皮的阳性表迭率分别为70.69%和16.67%。Survivin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在食管鳞癌及食管断端正常上皮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0%和6.67%。在食管鳞癌中,HSP90α表达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rs=0.534,P=0,000)。结论HSP90α与MMP-2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分析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表现特点,探讨MRI对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胼胝体发育不全患者的MRI表现。结果MRI显示胼胝体完全缺如8例,部分缺如23例,胼胝体变薄5例。22例伴有其他先天性脑部畸形,其中合并脂肪瘤7例,灰质异位5例,穿通畸形3例,脑裂畸形2例,Dandy―Walker综合征2例,蛛网膜囊肿并巨脑回1例,脑裂畸形并透明隔缺如1例,Dandy―Walker综合征并脑干发育不良1例。结论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及其所伴发的其他脑部畸形。MRI是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的首选及最佳方法。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198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67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2例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吻合口瘘患者,16例积极治疗成功,6例死亡。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多样,应及早发现、明确诊断、采取综合的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目的通过检测胸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水平,探讨其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及癌性胸液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7例结核性胸膜炎72239例癌性胸液进行ADA活性检测。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中ADA活性为(56±18)U/L,癌性胸液(16±8)U/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核性胸膜炎组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后胸液中ADA活性明显下降,而癌性胸液化疗后胸液中ADA活性下降不明显。结论检测胸液ADA活性对鉴别胸液的良、恶性有较大的帮助。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目的分析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17~55岁,平均25.6岁)经手术证实的支气管断裂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所见作对照分析。结果支气管断裂的影像表现为:支气管中断后的肺不张,“坠落肺”征;气胸或液气胸;纵隔或/和皮下气肿。其“坠落肺”征及颈部纵隔气肿为x线特征性表现。CT检查是x线的补充,能更好显示支气管的中断、移位,尤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更有价值。结论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容易误诊,其影像表现有其特征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MRI对鞍区跨越中后颅窝肿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跨越中后颅窝鞍区肿瘤患者的MR表现,并根据解剖位置对其分类。结果病变主要位于鞍内和鞍上者16例,其中垂体瘤9例,脑膜瘤3例,脊索瘤2例,颅咽管瘤2例;病变中心位于鞍旁者21例,其中脑膜瘤5例,三叉神经鞘瘤4例,表皮样囊肿5例,脊索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斜坡转移瘤2例。结论MRI对鞍区跨越中后颅窝肿瘤的特性和邻近结构的关系显示明确,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目的观察广谱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在宫颈癌全盆腔放疗中对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例病理诊断明确的宫颈癌患者(Ⅱb~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放疗前应用氨磷汀(放疗总剂量DT:35~40Gy,3~4周,放疗后视情况可手术)。对照组10例,单纯放射治疗(总剂量DT:35~40Gy,3~4周,放疗后视情况可手术)。比较两组间放疗后肠道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10例中2例出现2―3级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10例中7例出现2~3级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两组比较,观察组放疗后肠道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磷汀在宫颈癌全盆腔放疗中对肠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胃肠恶性间质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9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胃肠恶性间质瘤27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27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根治5例,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病变肠段切除、肿块切除或扩大切除16例;因肿瘤广泛粘连,无法完整切除6例。术后病理免疫组化CD117阳性24例,CD34阳性19例。结论胃肠恶性间质瘤在中老年人中好发,以便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表现为主。病理检查是确诊恶性间质瘤的惟一方法。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瘤残余及术后复发的病人可应用格列卫进行治疗。
目的分析空蝶鞍的MRI表现,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作垂体MRI检查资料完整的92例空蝶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蝶鞍呈球形扩大45例。鞍内呈脑脊液信号且与鞍上池相通,垂体变薄紧贴鞍底或鞍背,信号均匀,高度≤3mm 57例,≤2mm 35例。矢状位呈新月形57例,呈弧线状35例。垂体柄居中80例,轻度左偏5例,轻度右偏7例,拉长直达鞍底92例。鞍底骨质轻度变薄下陷42例。视交叉受压上抬5例。冠状位垂体左右径〈10mm,上缘平直30例,凹陷62例。视交叉与垂体距离拉长,垂体柄居中,加上压向鞍底的垂体,呈“工”字形30例,呈“锚”形62例。结论MRI检查是发现空蝶鞍的有效方法。
目的评价64排V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颅颈交界处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怀疑颅颈交界处病变患者使用64排VCT对颅颈交界处行横断位容积扫描并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与CT横断位图像对比。结果颅颈交界处外伤24例,发育畸形11例,应用薄层扫描及后处理重建显示颅颈交界处全貌及关节形态、骨折或脱位的程度细节非常清晰、直观。结论应用64排VCT及其后处理技术诊断颅颈交界处病变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云南彝族和汉族人群中HLA―DQA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云南楚雄地区82例彝族和昆明地区68例汉族健康个体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并将所得结果同国内其他民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云南彝族、汉族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具有共同点也有其各自的独特性,统计学分析显示HLA―DQA1*0601、*04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湖南汉族、青海土族等其他人群HLA―DQA1等位基因分布,与云南汉族、彝族间存在差异。结论HLA―DQA1位点基因分布有民族和地域差异性,本研究可为人类学及疾病相关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Alb)在食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设立176例食管癌为手术组、化疗组、放疗组、放化疗组。所有患者均在确诊前(就诊时)应用放射免疫微球蛋白(尿放免)检测β2-MG、Alb,在确诊为食管癌术后2周、放疗化疗后2周复查尿液β2-MG、AIb,以及食管癌治疗后复发、转移后尿中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尿中β2-MG及Alb的数值及患者的临床疗效、一般状况(KPS评分)变化,来观察其与食管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转归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复发与未复发者对比β2-MG的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癌组未复发与复发者尿中Alb的变化同β2-MG的变化规律。结论尿β2-MG及Alb检测可以作为食管恶性疾病诊断的指标之一,β2-MG与肿瘤的消长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治疗方案选择的依据;其中尿中的Alb变化可以作为肿瘤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24例、低剂量治疗组24例及高剂量治疗组2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静脉点滴血必净注射液,低剂量组每次50ml,每12小时1次,高剂量组每次100ml,每12小时1次,7d为1个疗程,观察三组治疗后体温、血白细胞(WBC)、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第7天体温.外周血CRP、WBC及血ALT、CRE水平下降,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缩短病程,尤其在降低体温、改善全身炎症反应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是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有效药物。
目的探讨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近十年来治疗的低位直肠癌应用经肛门结肠肛管拖出吻合22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奉组22例中,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4.5%),经冲洗引流后治愈;吻合口轻度狭窄2例(9%),经扩张后缓解;切口感染2例(9%);局部复发2例(9%)。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4.6%、57.2%。术后2~6个月肛门功能接近正常人。结论应用经肛门结肠肛管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可操作性强,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是盆腔难以吻合病例的最佳术式,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的选择。
目的探讨沐舒坦预防吸烟患者肺叶切除术后痰量影响。方法7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吸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实验组术后加用沐舒坦治疗7d。观察两组术后患者痰量变化。结果术后治疗第7天实验组咳嗽、咳痰容易程度、痰量、痰的性状及肺部听诊情况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两组患者吸烟时间、吸烟量、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可有效降低吸烟肺叶切除患者手术后痰量。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小儿腹腔镜手术诊断、治疗小儿外科11种疾病,对437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7例腹腔镜手术一次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治愈率达100%。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比传统开刀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只要熟练掌握小儿腹腔镜操作技巧和小儿腹腔镜手术特点,可避免和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双胎之一宫内死亡(IUFD)的病因、处理及预后。方法对本院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30例IUF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UFD的发生率为4.2%,死亡原因:脐带因素13例、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8例、胎儿畸形4例、胎膜早破2例、胎盘早剥1例、原因不明2例。2例〈24周者放弃治疗给予引产;2例(孕30周及33周)合并羊水过少,维持宫内妊娠2d行剖宫产;1例孕29周因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入院后急诊行剖宫产;25例给予期待疗法,延长孕周1~10周,平均7周,其中19例行剖宫产,6例阴道分娩、,新生儿存活24例,其中早产儿16例,青紫窒息8例。孕产妇产后出血3例,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无孕产妇死亡。结论IUFD除合并严重并发症不宜继续妊娠外,可在严密监测的基础上,给予期待疗法,延长存活胎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使母几达到最佳预后。
目的评价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在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钙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d内替罗非班组的心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CS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目的分析高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并探讨控制血压的对策。方法选择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良的9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每一例患者的控制不良原因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甚少,存在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不合理用药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加强管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血压可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加强管理和综合治疗,可使其血压达标。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监护下并备好急救设施后,按纤支镜检查要求,经鼻插入纤支镜,先吸出并收集气道内的黏液及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然后用灌洗液反复冲洗,直到分泌物基本消除,支气管冲洗完毕后接面罩进行NIPPV,第2、3天若气道分泌物多(≥50ml/d)则再次进行纤支镜支气管灌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NIPPV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aO2及Pa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创通气前后PaO2及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成功26例,成功率86.7%,改为有创通气者4例,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治疗成功23例,成功率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经纤支镜采痰培养23例阳性,阳性率76.7%;对照组自行排痰15例阳性,阳性率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创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纤支镜联合NIPPV抢救COPD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道扩张症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4例先天性胆道扩张症患儿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22例经B超确诊为胆道扩张症,行CT检查10例,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4例,结果均与B超检查结果一致。23例行1期根治手术,1例行1期T管引流术,3个月后行2期根治手术。根治手术方式均为胆总管囊肿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其中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2例,胆总管空肠弧吻合术2例。全组均治愈,无重大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B超是诊断先天性胆道扩张症的首选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道扩张症的首选方法。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10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5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中4例超声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前壁非均质包块,1例提示宫颈妊娠。治疗5例中1例行子宫全切术,1例甲氨蝶呤(MTX)化疗后行宫腔镜下电切术,3例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结论超声是诊断CSP的简便可靠方法。治疗需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935年,Krebs首先报道了谷氨酰胺(Gln)可以在哺乳动物组织细胞内水解和合成。但谷氨酰胺的代谢功能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56年,Eagle和Oyama报道:鼠成纤维细胞和人类子宫上皮癌细胞的培养基中若无Gln,细胞就会降解甚至死亡;增加培养基中Gln的浓度则会出现剂量相关的细胞增殖,且这种作用不能被谷氨酸或葡萄糖替代,才提出了谷氨酰胺可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代谢特性。
患者,女,34岁。以停经8月余,发现腹壁静脉曲张5月余为主诉于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日期(LMP)为日,预产期(EDC)为日。停经3月余B超示宫内早孕,并发现上腹壁静脉曲张。孕7月冈腹壁静脉曲张逐渐加重,就诊于我院。B超示:下腔静脉右房入口处狭窄,肝大,脾大,诊为妊娠合并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未予特殊处理。于日起,间断出现胸闷不适,要求住院待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与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95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并与96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19.5±4.8)u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2±3.8)umol/L,P〈0.01];脑梗死组的血浆叶酸[(4.5±2.0)ug/L]、维生素B12水平[(239±71)u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9±2.0)ug/L、(387±66)ug/L,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了脑梗死的发病危险性。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对分娩的影响。方法抽取2007年6月至12月间自愿接受全程陪伴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来全程分娩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特征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陪伴分娩的实施增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目的讨论球囊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康复治疗。方法2006年至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球囊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配合医生操作处理患者术中的各种不适并给予对症治疗,术后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结果12例患者手术中情绪稳定,有效恢复榷体高度,治疗过程顺利,效果满意。结论球囊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及增加椎体稳定性,是一项安全的微创技术。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手术,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及时处理术中病情变化,术后积极康复锻炼,为手术治疗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征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征18例进行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综合征18例,均发生于术后7~15d。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样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加药物治疗难治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两组病人在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片的吸收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难治性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目的研究新生儿期抚触对低体重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100例低体重儿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测评,对比两组婴儿对安慰、说话的脸反应、觉醒度、活动度的差异;测量两组婴儿奶量、体重、身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抚触组在觉醒度,活动度,对安慰、说话的脸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抚触组的吃奶量、体重、身长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对低体重儿早期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目的观察自拟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6例在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教育及饮食控制,应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并进行监测。观察组同时给予自拟保肾方(组成: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黄芪20g,西洋参5g,山萸肉15g,丹皮12g,茯苓12g,丹参20g)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自拟保肾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经自拟保肾方治疗后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良效,同时减轻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对糖尿病肾有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外倒转术纠正臀位的时间和方法。方法将166例臀位孕妇,于28~34周时进行外倒转术。结果外倒转术成功率98%以上,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选择孕28~34周矫治成功率高,回复率低,即安全又有效,不但降低了剖宫产率,而且降低了臀产儿的死亡率和患病率。
目的观察分析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60例: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关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也不断深入。影响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糖尿病(DM)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观察发现血糖水平与脑梗死预后密切相关.糖尿病合并腑卒中不仅临床表现重,在急性期容易进展,而且预后也差。现将326例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盐酸拉贝洛尔、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在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压、消除蛋白尿、延长孕周、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窘迫率的效果。方法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79例,随机抽取130例为治疗组,另外149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尿蛋白改善情况、胎儿窘迫发生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联合应用组降血压有效率86.9%,降低尿蛋白率85.3%,平均延长孕周2.6周,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拉贝洛尔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及安全有效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较传统单纯应用硫酸镁解痉治疗效果好,可应用于临床。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房颤)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快速房颤患者64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两组,两组在相同治疗方法同时,分别给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和地尔硫革。结果美托洛尔组、地尔硫[艹卓]组,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5%、73%,心室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67%、50%,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5min、10min。两组均发生窦性停搏1例,地尔硫[艹卓]组发生可耐受性低血压1例,均自行缓解,无心力衰竭加重表现。结论静脉注射美托洛尔能迅速安全、有效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且明显优于地尔硫[艹卓]组.
目的观察甘油果糖联合速尿控制急性期脑出血高颅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24h后观察其生命体征及神志精神变化,复查脑CT,观察血肿是否扩大,复查电解质和肾功能,看是否有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改变,然后停用速尿针和甘油果糖针剂,依据病情应用甘露醇控制高颅压和脑水肿,治疗15d后复查脑CT,了解血肿变化情况。结果2例出现活动性脑出血致脑疝死亡,3例血肿扩大(住院25d好转出院)。47例患者经上处理,发病24h后症状均有好转,复查脑CT血肿无扩大,住院20d复查脑CT血肿明显吸收;无电解质紊乱发生好转出院,其中3例患者治疗1周时发生肾功能改变改用甘油果糖和逮尿针剂控制颅压。结论甘油果糖联合速尿针剂控制急性期脑出血高颅压、脑水肿效果好,发生活动性出血几率低.安全性好.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纽,每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常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0.5rag/次,2次/d;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7.5mg/次,2次/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48/60例)和98.33%(59/60例);对照组分别为43.33%(26/60例)和75.00%(45/60例),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有效缓解喘憋、哮鸣等临床表现,疗效优于单用布地奈德。
目的研究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分别使用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善得定组显效率46.7%,总有效率83.3%;垂体后叶素组显效率25%,总有效率50%。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善得定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目的探讨腰背痛腰痛筋膜水肿的MRI、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40例下腰痛患者,其中22例临床诊断腰背肌筋膜炎,采用GE Signa0.2TMRI进行腰椎常规SE序列、FSE序列检查,层厚5mm;21例同期进行了CT检查,层厚5mm。结果140例下腰痛患者中MRI显示腰部背侧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深层中线区域异常长T1、长T2信号41例,其中临床诊断腰背肌筋膜炎22例中MRI显示浅筋膜深层异常长T1、长T2信号16例。CT显示腰部背侧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深层,MRI长T1、长T2信号区域呈不规则片状略高密度影,密度略低于竖脊肌密度,边缘模糊。结论腰背痛患者腰部背侧浅筋膜深层水肿发生率较高,MRI、CT检查显示背侧浅筋膜水肿敏感,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意义。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烟雾病的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采用GE 1.5T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MRA采用3D―TOF法。结果MRA显示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受累,MRI平扫示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血管的流空效应减弱甚至消失,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所致的点状、条状迂曲低信号影。大脑前、中动脉失去正常形态,其远端见扩张的侧支血管影。结论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烟雾病,结合MRI平扫可同时显示脑组织病变。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临床诊断为1,2-二氯乙烷中毒的8例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和1.5TMRI行常规T1WI、T2WI和质子像检查。结果5例患者CT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异常低密度,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低密度改变;MRI5例有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3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中2例同时累及基底节区和小脑齿状核,1例同时累及双侧脑干背侧和丘脑,1例基底节受累病灶囊性变。结论1,2-二氯乙烷中毒可以特异性累及基底节区和齿状核,CT、MRI结合临床均可正确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预后,MRI可早期发现脑改变。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例患者的X线和CT资料。结果螺旋CT发现20例肋骨骨折,X线平片仅发现12例。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目的探讨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联合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显像检测闹黾炎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117倒(91.4%)结论高频探头具有图像清晰细腻的特点,低频探头探测深度较深、范围广.两者联合应用弥补了高频探头穿透力差和低频探头图像欠清晰的缺点,对提高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有重要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犯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从而更好的为临床诊断服务,减少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误诊。方法收集肥厚型心肌病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图像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肥厚型心肌病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中的征象具有多样性,心肌肥厚的部位不同,图像表现各异,并且相互印证。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犯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做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世界范围的综合资料显示,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5%,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因其解剖结构等原因,胰腺癌很难早期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往往已经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因此,积极探索胰腺癌非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采用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Ⅰ植入近距离肿瘤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进展期胰腺癌11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h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对视力和生命有严重的威胁和危害。视网膜母细胞瘤是由于肿瘤抑制基凶失活而导致细胞恶变的一大类恶性肿瘤的典型。一般多发生在13个月~3岁左右,常因视力下降、丧失和“猫眼”前来就诊。
[论著](党彦平 耿秀双)
(袁丽品 马建军 冯艳 李燕 李学)
(邵楠楠 程敬亮 张会霞 王斐 胡瑛 闫晨宇 任翠萍 高雪梅)
(翟晓莉 夏海燕)
(贺春语 王慧娟 朱辉 王启鸣 刘涛 申维玺 马智勇)
(谭延召 杨学华 高剑波)
(张伟 杨学华 江波 高剑波 姚莉 王斐斐)
(张玲 贾莉婷 张展 连红梅 刘月华 郝志伟 李肖甫)
(崔家m 李风宝)
(许建功 李庆军 赵宾)
(王斐斐 程敬亮 张会霞 邵楠楠 闫晨宇 胡瑛)
(杜大军 任书伟 尚长海)
(李爱国 陈新晖 景晓刚)
(闫晨宇 程敬亮 张勇 崔晓琳 胡瑛)
(李婷婷 师国珍 李国文 师秀琴)
(马金生 井小会)
(田立善 王树春 马智军 程传明 蒋瑞生)
(董军强 高剑波 郭华)
(任春锋 杨红英 邰文琳)
(马磊 赵旭林 常占国 姬英 贺利民)
(冯敏 孙荣青)
(夏宏伟 马宪友 牛庆玲 祝沪军 方秦模)
(高爱玲 张素清 乔亚京 逯保军 韩雪梅 陈旭红)
(李保国 刘端菊)
(张清君 张祥杰 李荣凯)
(邵雷朋 侯广军 黄敏)
(卢国荣 朱新群)
[综述](郭熙英 彭怡 高春婷 徐佩茹 李明珠)
[临床报道](王运贤 李留霞)
[临床实践](陈勇 高林 贺维亚)
(刘建国 郭新宇 岳萌)
(陈建英 苏爱峰)
(裴建忠 付效国)
(赖婉玲 李晓燕)
[药物与临床](付惠敏)
(柴东河 杨会燕 曾庆银)
[诊疗技术](郝天然 贾社星 刘娜 王广才)
(余留森 武淮昌 韩靖)
(宋喜明 崔保刚 李建明 吴桂平 唐艳军 赵秋生 陈鹤)
(姚龙 殷秀娟 刘楠)
(周志刚 高剑波 王振豫 牛广军 程兵 王军委)
主管单位: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社  长:游苏宁
主  编:王成增
地  址:郑州市经三路七号
邮政编码:450003
电  话:6
电子邮件: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89/r
邮发代号:36-23
单  价:10.00
定  价:240.00
金月芽期刊网 2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脊液蛋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