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拇外翻的治疗特点有哪些?

大脚骨的发病因素有哪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脚骨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拇外翻 症状及治疗
拇外翻 症状及治疗
拇外翻是指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关节倾斜超过15度。拇外翻由多种情况所造成, 如遗传、经常穿着高跟、尖头鞋, 使拇趾过份外翻。 另外, 扁平足患者较容易 形成拇趾外翻。预防拇外翻:避免穿尖头高跟鞋, 穿有支撑的专业健康鞋,配合为防止病情加重和预防并发症, 舒缓拇趾外侧韧带的紧张以帮助减轻拇趾外侧的拉扯痛楚,在产生拇外翻尽可能的保持半年以上的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不理想的时候,可采用手术治疗,因手术对脚是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尽量的避免手术。
  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关节倾斜超过15度(如图)。
  拇外翻,俗称大脚骨,多与遗传(约占 80% 以上),穿鞋不适有关。脚形难看,穿鞋变形,还伴有拇囊炎,疼痛。常常并发脚垫、鸡眼、爪形趾,其他脚趾畸形等。 
  拇外翻,好发于女性朋友(男女比例约 1 :30 )的一种常见足部畸形,多呈对称性。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足拇趾斜向外侧,第一跖骨内翻,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增大,跖拇关节轻度半脱位;第一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因长期受鞋帮的摩擦,局部皮肤增厚,严重时红肿发炎,即形成我们所说的拇囊炎。
  拇外翻严重时,第二趾可被拇趾挤向背侧,形成锤状趾。
  拇外翻的发病跟遗传有关,另外,经常穿尖头鞋或高跟鞋,站立过久、行走过多也是造成拇外翻的常见病因。患者就诊的主要目的是为解除行走时的局部疼痛,也有一些年轻的女性朋友是为了使双脚外形美观,能继续穿时髦的高跟鞋来寻求帮助。
  流行病学
  按照流行病学统计,拇外翻的发病率约12%,较多见,发病率略低,按照13亿计算,中国约有1亿多的大脚骨患者。
  一个建议:每次回家脱掉高跟鞋后,用一根橡皮筋拴住两只脚的大拇趾,然后向两侧拉伸,做上30个来回,每天坚持,能预防拇外翻。
  一个忠告:18岁以后,什么时候发病就该什么时候治疗,千万不能拖,因为越拖越重。
  一个数字:中国至少有一亿人有拇外翻,在每个女人的一生中,至少有20%的可能患上拇外翻。
  一个场景:“有次看芭蕾,我拿望远镜扫了一眼,就发现台上那群芭蕾舞演员,八成有拇外翻”。
  造成拇指外翻的原因可分为: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两类。
  先天因素
  由于关节、神经、肌肉等所造成的。例如:扁平足、遗传及足底筋力的降低和不平衡等,使脚底机能降低,造成不稳定进而变形。
  后天因素
  因穿着不合脚鞋子所造成的,通常因穿鞋跟太高、过尖及过窄的鞋,使脚跟不易固定,对脚趾造成挤压摩擦及压迫,不但影响脚趾的伸展与活动,造成不适及疼痛,还会破坏了原本三个立足点的功能,而行走时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脚趾会因身体重量压迫逐渐变形,就会造成拇指外翻的现象。例如:时 下流行的高跟鞋、巫婆鞋等都是加速拇指外翻的最大原凶。
  1、古代有人为的伤残行为,让女孩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指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2、如今流行高跟尖鞋,尤其是女性,在一双漂亮的鞋子面前仍旧心甘情愿去做美丽的囚徒。而爱美让女人们付出的代价就是:患上脚病的机率是男性的4倍以上。因脚趾长期挤压在一起引发的拇外翻.重叠趾.鸡眼.脚茧.足弓塌陷等足部疾病及骨骼负力错误产生并发症不断发作.严重影响正常的行走能力及身体健康.
  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习惯穿高跟鞋及尖头鞋者也易发病。脚拇外翻常在双脚对称出现,主要表现为脚部畸形和疼痛。其畸形表现为脚拇趾外翻,向其它脚趾方向偏斜,而脚拇指根部的跖骨头明显突出。严重时,趾骨头突出处可呈半球形,第二脚趾也因为挤压而向脚背面突出。
  脚部疼痛轻重与畸形程度并不成比例,有时脚拇指畸形严重,疼痛却不明显。但大多数畸形严重的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主要是因为跖骨头的突出部分,长期受鞋帮的挤压、摩擦,使得局部皮肤增厚、骨质增生,并可在该处皮下产生、滑囊炎,引起红肿、疼痛。另外,第二脚趾向脚背方向突起,经常摩擦出现鸡眼等问题,也会引起疼痛。
  描述一
  拇外翻常呈对称性,拇趾的轻度半脱位,内侧关节囊附着处因受牵拉,可有骨赘形成。第1跖骨头的突出部分,因长期受鞋帮的摩擦,局部皮肤增厚,并可在该处皮下产生滑囊,如红肿发炎,则成为拇滑囊炎。严重者拇指的跖趾关节可产生骨关节炎,引起疼痛。第2、3跖骨头跖面皮肤因负担加重,形成胼胝。第2趾近侧趾骨肩关节处背侧皮肤因与鞋帮摩擦可形成胼胝或鸡眼。
  描述二
  其初期的临床症状为第一跖骨头部隆起处疼痛和肿胀、局部皮肤刺激所发生的发炎,甚至是表皮溃疡,严重的更会令大脚趾可能与第二脚趾重叠,使翘起的脚趾肌力变弱,渐渐的站立时无法维持平衡、弯曲及安定性而无法和谐地作各种动作,最后引起脚底的肌腱与筋膜僵硬、发炎及尖刺般的压痛感,当整个脚底的疼痛感加剧,将使患者无法穿着鞋子,导致日常生活及步行走动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描述三
  楔骨间和间有坚强的韧带连系,但第一楔骨与第一跖骨比其他楔骨与跖骨的连系较弱。若站立过久,行走过多,经常穿高跟或尖头鞋时,第1楔骨和跖骨承受压力超过25%,促使第1跖骨向内移位,引起足纵弓和横弓塌陷,拇趾因拇收肌和拇长伸肌牵拉向外移,第一、二跖骨间的夹角加大。第1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拇外翻逐渐加重,第2趾被拇趾挤向背侧,趾间关节屈曲,形成锥状趾。
  四阶段
  1.拇外翻可逆阶段: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影响美观,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2.拇外翻挛缩阶段:大拇趾外翻10-20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
  3.拇外翻严重阶段:大拇趾外翻20-40度,脚趾重叠,横弓塌陷.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
发表评论:
馆藏&19524
TA的最新馆藏老年人拇外翻应该如何穿鞋
您当前的位置: &
& 老年人拇外翻应该如何穿鞋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老年人拇外翻应该如何穿鞋&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发布时间:
16:49:57&&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些疾病,拇外翻就是常见的生活疾病,拇外翻临床表现里中老年人居多。给广大中老年人带来严重伤害。那么,常见的拇外翻临床表现有哪些呢?老年人拇外翻应该如何穿鞋呢?接下来孝夕阳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看看拇外翻临床表现。
  中老年拇外翻的症状主要特点:拇趾外翻畸形后会导致足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拇外翻后会导致第一跖骨内翻,足掌前部增宽。足的负重点发生改变,足部常感疲劳。由于第一跖骨内翻,第一跖骨头常受到摩擦、挤压等刺激,形成骨赘,表面形成假性滑囊。皮肤增厚,形成胼胝体。
  因常受到持续性摩擦作用,拇外翻的症状会出现滑囊炎,皮肤可出现溃疡、感染。这时,疼痛较重,影响行走。拇趾外翻畸形不断加重,会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及骨性关节炎。这时,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导致关节功能受限。
  这是中老年拇外翻的拇趾向外偏移,挤压第二趾,使第二趾抬高,位于拇趾之上,形成槌状趾。第二趾上方皮肤由于穿鞋的摩擦增厚,或形成溃疡。拇趾根部内侧突出,皮肤增厚、压痛。出现滑囊炎时局部肿胀、发红等拇外翻的症状,压痛明显。
  有拇外翻病人,穿鞋要宽松,鞋垫要垫厚,以减少对足的和刺激,减少拇外翻临床表现。经常用温水泡脚,按摩足趾能改善血液循环。经常充分活动足趾增强关节软骨的营养及足内肌的肌力,能防止关节软骨损伤,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此外,拇外翻患者穿鞋不合适会导致经常跌倒现象,患有拇外翻的老人平时注意穿鞋和选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一是选择有良好弹性和透气性的鞋子; 二是选择鞋帮应柔软、鞋子较轻的鞋子;三是选择鞋面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后帮略高的鞋子;四是选择前仓较宽的鞋子,足趾与鞋的前缘应有15-20毫米的间 距;五是选择的鞋子鞋底不宜太厚,一般在5毫米以内;六是选好鞋垫,鞋底内垫应呈舟状。鞋底的前仓应略为上翘,高度为10&15毫米。看到这里是否觉得这 种鞋子特别难找呢?足力健老人鞋&五维一体&防滑设计,鞋头前翘:不平整的路面不怕摔,大大减少老人被鞋头绊倒的隐患;从根本上解决拇外翻老年人摔倒摔伤的风险。本产品网址:/b2b/xiaotao012/sell/itemid-.html【图文】拇外翻的概念与分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拇外翻的概念与分型
||暂无简介
郑州骨科医生|
总评分4.3|
浏览量56277
大小:4.1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拇外翻的表现症状及危害
拇外翻的表现症状及危害
摘要:拇外翻即拇趾向脚的外侧过度倾斜的一种疾病。拇外翻形成之后将感到外翻处有疼痛感,并且疼痛感会逐渐加重,造成步行困难
  拇外翻有家族遗传性,约有一半病人是家族遗传。另外的一半病人则是因为生活中不多加注意用脚卫生而造成的,诸如常穿高跟、尖头鞋等。拇外翻的症状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症状一:拇趾外翻畸形后会导致足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拇外翻后会导致第一跖骨内翻,足掌前部增宽。足的负重点发生改变,足部常感疲劳。由于第一跖骨内翻,第一跖骨头常受到摩擦、挤压等刺激,形成骨赘,表面形成假性滑囊。皮肤增厚,形成胼胝体。因常受到持续性摩擦作用,会出现滑囊炎,皮肤可出现溃疡、感染。这时,疼痛较重,影响行走。拇趾外翻畸形不断加重,会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及骨性关节炎。这时,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导致关节功能受限。这是中老年拇外翻的主要特点。
  症状二:X线片显示,拇趾向外偏斜,第一、二跖骨间距增大。第一跖骨头内侧形成骨赘。晚期,第一跖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周围骨质有增生。患者多数是在青年时期形成的,中老年患者在预防方面主要是防止畸形加重,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症状三:拇趾向外偏移,挤压第二趾,使第二趾抬高,位于拇趾之上,形成槌状趾。第二趾上方皮肤由于穿鞋的摩擦增厚,或形成溃疡。拇趾根部内侧突出,皮肤增厚、压痛。出现滑囊炎时局部肿胀、发红,压痛明显。因足的负重点改变,足掌受压,皮肤增厚、疼痛。晚期第一跖趾关节出现骨性关节炎,活动受限,疼痛加重,行走受到影响。
  介绍拇外翻的三大危害
  拇外翻是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也是女性常患的疾病之一。患有拇外翻,对日常生活起居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影响,所以患上此病后一定要多加重视,否则病情加重后,又会造成更大的影响更大的危害。拇外翻的危害都有哪些呢?小编下面就来给您介绍一下拇外翻的三大危害。
  1、由于拇外翻患者的拇趾向外侧偏斜,将第2趾背起,其余足趾受到来自鞋外侧的挤压,造成2-4足趾像鸡爪子一样的畸形,这样足趾背侧受摩擦后,可形成鸡眼,最多见于2、4足趾背侧;同时,由于足趾畸形,将跖骨头压低塌陷,又会在跖骨头足底部形成脚垫,这种情况最多见于第2趾骨头足底部。鸡眼、脚垫会有严重疼痛,并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的。这是拇外翻的危害表现之一。
  2、由于前足变宽,横弓塌陷,行走时或多或少会出现拇外翻的情况,这样,导致踝关节负重面的改变,会造成踝关节的创伤性炎症,出现疼痛,甚至影响到膝关节、髋关节以至腰部。这也是由于拇外翻的危害所致。
  3、同样,由于拇外翻患者的前足变宽,横弓塌陷,足部缓冲震荡以及足部弹跳能力下降,这些人的运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拇外翻疾病的四个阶段
  拇外翻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骨科疾病,虽然拇外翻没有其他骨科疾病如骨癌等那么让人听来胆战心惊,但此病的危害也不小。此病较轻时只是有一些疼痛感,但严重时可影响行走。拇外翻疾病从轻微到重症可分为四个阶段,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拇外翻的四个阶段,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拇外翻可逆阶段:大拇趾外翻10&左右,虽然影响美观,但一般不存在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虽不会直接影响行走,但如穿高跟鞋时间较长则会引起疼痛。
  2、大拇趾畸形阶段:大拇趾外翻40&以上,脚趾使命结束,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难以行走,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足严重错误负力,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导致人体负力线改变,引起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疼等症状。
  3、拇外翻挛缩阶段:大拇趾外翻10&~20&,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1、2脚趾挤压明显,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
  4、拇外翻严重阶段:大拇趾外翻20&~40&,脚趾重叠,横弓塌陷,一般会出现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等,双脚受力难以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拇外翻的四个阶段。患者朋友可以根据自己拇外翻所处的阶段进行手术治疗以及相关的日常护理,小编祝患者朋友们能早日康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产后手指关节肿痛的原因 产后风湿的症状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拇外翻的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