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胶霜是指鹿角胶还是指鹿角霜功效与作用,还是包含这两个药

欢迎来到好药师网上药店!
客服热线 : 400-648-5566
关注好药师
关注好药师微信
您的当前位置: >
  阿胶与鹿角胶都是生活之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滋补药材,而且对于女性朋友的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大家对于阿胶与鹿角胶到底哪一个比较好是比较不清楚的,那么,胶哪个好?    鹿角胶是用雄鹿已骨化了的角熬制出的胶体。鹿角霜是经提制鹿角胶后剩余的残角。鹿角霜中医用于补阳,可代替鹿角胶入药,但功力略缓。鹿角胶将成年雄鹿的鹿角经水熬煮,浓缩出来的胶状物就是鹿角胶,有滋补肝肾、补益精血的功效,与鹿茸相比,功效类似,但是更偏益精血,滋补之力不如鹿茸。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消瘦。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虚劳羸瘦,吐、衄、崩、漏、尿血之偏于虚寒者,以及阴疽内陷等证。  鹿角胶为鹿角加水煎熬浓缩而成的固体胶,呈黄棕色,上部有黄白色泡沫层,质脆,易碎,断面光亮。其性温,味微甜,有补肾阳、生精血、托疮生肌的作用,适合肾阳不足、畏寒肢冷、阳痿早泄、腰酸腿软者服用,也可用于咯血、尿血、月经过多、偏于虚寒,以及阴疽内陷等病证。  阿胶与鹿角胶相比,前者滋补阴血,更适合于妇女,后者温阳补肾,更适合男子。鳖甲胶与龟板胶都能养阴,且能清虚热,适合易上火者采用,这是阿胶和鹿角胶所不具备的。鳖甲胶还有通血脉的作用,破瘀散结有专功。龟版胶强健筋骨,骨质疏松者可考虑优先选用。  阿胶与鹿角胶哪个好已经介绍过了,大家可以按照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想要了解更多的鹿角胶的相关作用,拨打好药师咨询热线:400-648-5566。好药师,您身边的健康管理与家!一切为了您的健康生活!  
关于好药师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微信公众号
关注有惊喜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 C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
Copyright @
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好药师网上药店版权所有中药鹿角霜 鹿角霜有哪些功效-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中药鹿角霜 鹿角霜有哪些功效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15:23:23 责任编辑:李志喜字体:
  有很多的人对中药鹿角霜并不是很了解,虽然鹿角霜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服用,阴虚火旺的患者可以服用吗?它还有哪些药用价值呢?如果您还想了解鹿角霜,请阅读下面的内容。
  中药鹿角霜
  鹿角霜:拣去杂质,斫成小块。
  鹿角霜块:将鹿角霜研成细粉,每斤加入鹿角胶2两(加水4-5倍烊化),面粉2两,拌匀压平,切成小方块,晒干。
  现在所用的鹿角霜,均是提制鹿角胶后剩下的残渣(详鹿角胶条),而古代在制取鹿角霜的过程中,有不提出胶质者,也有加入其他辅料药者。
  1.《圣惠方》
  取鹿角嫩实处五斤,先用水煮三、五十沸。
  洗刷令净即以大麻仁研取浓汁,煮角约一复时便坎,后又须刷洗锅器令净,更用真牛乳五斤炼,专青如玉色即住。
  2.《卫生易简方》
  以米泔浸鹿角七日令软,人急流水中浸七日去粗皮,以东流水、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许,捣成霜用。
  3.《济急仙方》
  用新角三对,寸截,盛于长流水浸三日,刮净,人椿实子、桑白皮、黄蜡各二两,铁锅中水煮三日夜,不可少停,水少即添汤6日足取出刮净,晒研为霜。
  4.《韩氏医通》
  以角之新者,寸截,囊置长流水中七日。
  瓦击水煮,每角一斤,人黄蜡半斤,缶口用露酒一壶掩之,别沸流水旋添,勿令下竭,桑柴火足十二时,其角坎矣,竹刀切去黑皮,取白者春细为霜。
  生药材鉴定本口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
  表面灰白色,显粉性,常具纵棱,偶见灰色或灰棕色斑点。
  体轻,质酥,断面外层较致密,白色或灰白色,内层有蜂窝状小孔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吸湿性。
  气微,味淡,嚼之有粘牙感。以块整齐、色灰白、不糟朽者为佳。
  【性味】
  味咸、涩、性温。
  药材简介
  药材: 为圆柱形或劈破成半圆柱形的块,大小粗细不一。
  一般马鹿角的霜块较粗大,花鹿角的霜块较细小。
  外层灰白色,质较致密;内层色较深,质疏松多细孔。
  气无,味微苦涩,有粘舌感。
  以块整齐、色灰白、不糟朽者为佳。
  药材性状
  【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药源分布】动植物资源分布: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等地。
  【来源】本品为鹿角去胶质的角块(熬制鹿角胶剩下的骨渣)。
  春、秋二季生产,将骨化角熬去胶质,取出角块,干燥。
  【制法】用时捣碎。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
  表面灰白色,显粉性,常具纵棱,偶见灰色或灰棕色斑点。
  体轻,质酥,断面外层较致密,白色或灰白色,内层有蜂窝状小孔,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吸湿性。
  气微,味淡,嚼之有粘牙感。
  【性味归经】咸,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温肾助阳,收敛止血。用于脾肾阳痿,食少吐泻,白带,遗尿尿频,崩漏下血,痈疽痰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
  外用:知量,研末撒。
  营养知识
  鹿角霜知识介绍:鹿角霜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梅花鹿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梅花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较小,禁止捕猎。
  吉林、辽宁、河北、四川等地有饲养;
  马鹿栖于混交林及高山的森林、草原,分布于东北、西北、内蒙古等地。
  古代在制取鹿角霜的过程中,有不提出鹿角胶质者,也有加入其他辅料药者。
  鹿角霜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显粉性,常具纵棱,偶见灰色或灰棕色斑点。
  体轻,质酥脆,断面外层较致密,白色或灰白色,内层有蜂窝状小孔,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吸湿性。
  气微,味淡,嚼之有粘牙感。
  以块整齐,色灰白、不糟朽者为佳。
  鹿角霜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鹿角霜适合人群: 阴虚火旺者禁服。
  鹿角霜食疗作用: 鹿角霜味咸涩、性温,归肾、肝、脾经;
  质轻敛涩;具有补肾助阳,收敛止血的功效;
  主治肾阳不足,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崩漏带下,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愈合。
  鹿角霜做法指导
  1. 肾阳不足,精血亏损,羸弱面黧,阳痿,不孕者,可与肉苁蓉、炮附子、巴戟天、蜀椒配伍。
  2. 肾虚精关不固,梦遗滑泄,或睡中叶出者,可与龙骨、牡蛎配伍,以增收涩之功。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6~10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
  总结:经过上述的讲解,现在大家对鹿角霜有了更多的了解吧,它的药用价值也比较的高哦,也可以用它来治疗很多的疾病,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鹿角霜,以免对您的身体有伤害,如果您还想了解鹿角方面的知识,可以阅读下面的文章。
延伸阅读:
鹿角酒(食疗方)
大萼鹿角藤
本文转载自.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介绍/鹿角霜
鹿角霜【拼音名】LùJiǎoShuānɡ【拉丁名】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L.【功效分类】补阳药【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鹿角霜【药源分布】动植物资源分布:主产吉林、辽宁、、、等地。【来源】本品为鹿角去胶质的角块(熬制鹿角胶剩下的骨渣)。春、秋二季生产,将骨化角熬去胶质,取出角块,干燥。【制法】用时捣碎。【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显粉性,常具纵棱,偶见灰色或灰棕色斑点。体轻,质酥,断面外层较致密,白色或灰白色,内层有蜂窝状小孔,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吸湿性。气微,味淡,嚼之有粘牙感。【性味归经】咸,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温肾助阳,收敛止血。用于脾肾,食少吐泻,白带,遗尿尿频,崩漏下血,痈疽痰核。
成分/鹿角霜
鹿角霜鹿角霜主要成分为、、氮化物及胶质等。另含(asparticacid)、(threonine)、(serine)、(glutamicacid)、(proline)、(glycine)、(alanine)、(valine)、(isoleucine)、(leucine)、(phenylalanine)、(lysine)、(histidine)、(arbvginine)等174种。从多毛鹿角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得次(hypoxanthine)、(uracil)、(urea)和(creatinine)。
炮制/鹿角霜
鹿角霜:拣去杂质,斫成小块。鹿角霜块:将鹿角霜研成细粉,每斤加入2两(加水4-5倍烊化),面粉2两,拌匀压平,切成小方块,晒干。现在所用的鹿角霜,均是提制鹿角胶后剩下的残渣,而古代在制取鹿角霜的过程中,有不提出胶质者,也有加入其他辅料药者。1.《圣惠方》:取鹿角嫩实处五斤,先用水煮三、五十沸。洗刷令净。即以研取浓汁,约一复时便坎,后又须刷洗锅器令净,更用真五斤炼,专青如玉色即住。2.《卫生易简方》:以米泔浸鹿角七日令软,人急流水中浸七日去粗皮,以东流水、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许,捣成霜用。3.《济急仙方》:用新角三对,寸截,盛于长流水浸三日,刮净,人椿实子、、各二两,铁锅中水煮三日夜,不可少停,水少即添汤6日足取出刮净,晒研为霜。4.《韩氏医通》:以角之新者,寸截,囊置长流水中七日。瓦击水煮,每角一斤,人黄蜡半斤,缶口用露酒一壶掩之,别沸流水旋添,勿令下竭,桑柴火足十二时,其角坎矣,竹刀切去黑皮,取白者春细为霜。
性状/鹿角霜
鹿角霜本品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显粉性,常具纵棱,偶见灰色或灰棕色斑点。体轻,质酥,断面外层角致密,白色或灰白色,内层有蜂窝状小孔,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吸湿性。气微,味淡,嚼之有粘牙感。一般马鹿角的霜块较粗大,花鹿角的霜块较细小。外层灰白色,质较致密;内层色较深,质疏松多细孔。气无,味微苦涩,有粘舌感。以块整齐、色灰白、不糟朽者为佳。
功效/鹿角霜
补虚,助阳。治肾阳不足,腰脊酸痛,脾胃虚寒,呕吐,食少便溏,虚冷,崩漏带下。鹿角霜①《本草蒙筌》:“主治同鹿角胶,功效略缓。”
②《医学入门》:“治五劳七伤赢瘦,补肾益气,固精壮阳,强骨髓,治梦遗。”③:“收涩止痢,去妇人白带。”④《本草新编》:“止滑泻。”⑤《本经逢原》:“治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胃反呕吐。”⑥《四川中药志》:“补中益血,止痛安胎。治折伤,痘疮不起,疔疮,疮疡肿毒。”
原形态/鹿角霜
梅花鹿1.梅花鹿,体长约1.5m左右,体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主蹄狭小,侧蹄小。鼻面及颊部毛短,毛尖 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上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著,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2.马鹿,体形较大,体长2m,体重超过200kg。肩高约1m,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圆锥形。颈长约占体长1/3,颈下被毛较长。四肢长,两侧蹄较长,能触及地面。冬毛灰褐色。嘴、下颌深棕色,颊棕色,额部棕黑色。耳外黄褐、耳内白色。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线。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浅。臀部有黄赭色斑。夏毛较短,没有绒毛,呈赤褐色。
选方/鹿角霜
鹿角霜①治肾寒羸瘦,生阳气,补精髓:鹿角霜、肉苁蓉(酒浸,去敏皮,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巴戟天(去心)、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各一两。上五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圣济总录》)②治诸虚百损,羸弱不堪者:用铜凯一具,着底铺末二两,上铺末八两,上铺(去头、尾)一斤,上铺鹿角霜四两,再以薄荷细末二两盖之,蒸极烂,将鱼骨炙脆为末,共一处捣和丸。每服五钱,白汤下。(《何氏济生伦》鹿角霜丸)③治盗汗遗精:鹿角霜二两,生龙骨(炒)、壮蛇(煅)各一两,为未,酒糊丸梧子大。每盐汤下四十丸。(《普济方》)④治小便频数:鹿角霜、白茯苓等分。为未,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梁氏总要方》)⑤治五种腰痛,夜多小便,膀胱宿冷:鹿角霜,细研如面,每日空腹时以温酒调下二钱,晚食前再服。(《圣惠方》)⑥治膏淋:鹿角霜、、各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三因方》鹿角霜丸)
论述/鹿角霜
:“鹿角胶、鹿角霜,性味功用与鹿茸相近,但少壮衰老不同,然总不外乎血肉有情之品,能温补督脉,添精益血。如精血不足,而可受腻补,则用胶;若仅阳虚而不受滋腻者,则用霜可也。”
相关作用/鹿角霜
食疗作用鹿角霜味咸涩、性温,归肾、肝、脾经;鹿角霜质轻敛涩;具有补肾助阳,收敛止血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崩漏带下,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愈合。做法指导1.肾阳不足,精血亏损,羸弱面黧,阳痿,不孕者,可与肉苁蓉、、、配伍。2.肾虚精关不固,梦遗滑泄,或睡中叶出者,可与、配伍,以增收涩之功。
鹿角霜酒[配方]鹿角霜、各30克,、当归各20克,10克,20克,冰糖90克,白酒2000毫升。[制法]将前6味细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密封每日振摇数下,浸泡21天后,过滤去渣,加入,溶化滤过,即成。[功用]补肝肾、益气血、壮筋骨、利关节。[主治]腰膝酸困、体倦无力等。[用法]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2次。[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营养知识/鹿角霜
鹿角霜知识介绍:&鹿角霜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梅花鹿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梅花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较小,禁止捕猎。吉林、辽宁、河北、四川等地有饲养;马鹿栖于混交林及高山的森林、草原,分布于东北、西北、内蒙古等地。古代在制取鹿角霜的过程中,有不提出鹿角胶质者,也有加入其他辅料药者。鹿角霜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显粉性,常具纵棱,偶见灰色或灰棕色斑点。体轻,质酥脆,断面外层较致密,白色或灰白色,内层有蜂窝状小孔,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吸湿性。气微,味淡,嚼之有粘牙感。以块整齐,色灰白、不糟朽者为佳。鹿角霜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鹿角霜适合人群:&阴虚火旺者禁服。鹿角霜食疗作用:&鹿角霜味咸涩、性温,归肾、肝、脾经;质轻敛涩;具有补肾助阳,收敛止血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崩漏带下,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愈合。鹿角霜做法指导:&1.&肾阳不足,精血亏损,羸弱面黧,阳痿,不孕者,可与肉苁蓉、炮附子、巴戟天、蜀椒配伍。2.&肾虚精关不固,梦遗滑泄,或睡中叶出者,可与龙骨、牡蛎配伍,以增收涩之功。使用提示:内服:煎汤,6~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
食用方法/鹿角霜
鹿角霜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鹿角霜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禁服鹿角霜。鹿角霜饮组成:鹿角霜5钱,熟地黄8钱,党参3钱,黄耆3钱,韭子1钱,肉桂1钱,菟丝子2钱。功效:主治产后下焦虚寒,或产理不顺,妄用谬法,损伤府络,以致淋沥遗尿。来源:《产孕集》卷下。鹿角霜健脾止泻汤功效:主治慢性结肠炎。症见腹痛,腹泻经久不愈,纳呆,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处方:党参、补骨脂各12克,茯苓、炒扁豆各15克,淮山药20克,桔梗5克,甘草3克,白术、肉豆蔻各10克。加减:腹痛者,加白芍20克;泻久者,加乌梅克,鹿角霜12克,诃子12克;腹胀者,加川厚朴10克;泻下粪便中夹泡沫者,加防风6克;发热者,加黄连5克,黄芩10克;便后有重感者,加槟榔10克,云木香5克。用法:水煎服。方解:本方健脾运化补虚,清利湿热之邪。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君子和山药、炒扁豆健脾益气,补骨脂、肉豆蔻温肾固肠,桔梗通宣肺气。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涩而不壅,对各种原因所致之腹泻均有良效。鹿角霜化痰消肿汤功效:清热化痰,解郁散结,利湿消肿。方药:柴胡6g,赤芍药、昆布各10g,当归、制香附子各12g,鹿角霜、冬瓜子、浙贝母、夏枯草各15g,薏苡仁、蒲公英、野菊花、生牡蛎各30g.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按语:淤血、痰水相互胶结乃卵巢囊肿之病机,痰淤日久化热,故以清热化痰法,佐以解郁疏肝治疗本病。经观察,对卵巢囊肿有较好疗效。鹿角霜益肾壮骨汤功效:益肾壮骨、舒筋通络。治经脉阻滞,肾气虚损,骨骼气血濡养不足。材料: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片子姜黄10克,黄明胶10克,骨碎补30克,香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詹经山方。鹿角霜归地滋血汤功效:滋阴补血。主治月经后期属单纯血虚者。组成:秦归4钱,熟地3钱,鹿角霜3钱,香附3钱,泡参4钱,白术3钱,桑寄生4钱,枸杞3钱,萸肉3钱。用量:水煎,空腹服。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显示方式: |
中药分类树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货真质优的药材。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生药等。现代所称的生药与中药所指的范围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相同,不可混淆。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共有38个词条
中药分类树
中药分类树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江苏中医药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9次
参与编辑人数:1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55:08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鹿角霜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