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对旅游心理学的看法......

  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当前位置:
科学心理学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是“心理的本质是什么”和“怎样研究心理”。本节着重说明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在模块二加以说明。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正如我们说肺是呼吸的器官,呼吸是肺的机能一样。
人脑是一种高度发展起来的物质,它无比精细,极度分化又高度组织化。这些特性确保了人类在地球上“万物之灵”的物种优势。如果没有人脑,人类在地球上本来是很不起眼的物种。
(一)人脑的结构
人脑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
高级神经中枢指大脑。大脑位于脑的顶部,分左右两半球。它的重量占整个脑重的80%。大脑表面覆盖着3~4毫米厚的灰质层,叫大脑半球皮质,简称皮层。皮层是控制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管理者和调节者,最新资料表明由1 000亿脑细胞分6层组成。脑细胞上长有突触,通过突触与其他脑细胞发生联系。它们按不同的密度、大小和类型互相交错在一起。灰质下面是白质。白质由脑细胞延伸出来的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纤维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极度复杂的“有线通信网络”。大脑半球皮质可分为4个部分: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见图1-2)。人的额叶是进化过程中新发展起来的部位,占皮层表面积的29%。新近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大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这个结构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决定于遗传因素,也决定于学习经验。学习经验会促使神经细胞长出新的突触,并影响大脑的结构。
图1-2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图
低级神经中枢指大脑以下的中枢神经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和小脑(见图1-3)。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低级神经中枢的历史要比高级神经中枢来得悠久。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低级神经中枢的形成和发展也早于高级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除了有传递和过滤神经信息(神经冲动)的功能外,还对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起重要的作用,如维持心跳、血压,发生吞咽、咳嗽、喷嚏反射,平衡和协调身体运动,调节植物性神经活动等。同时,低级神经中枢还具备接受感觉信息、调节情绪和维持机体觉醒状态的功能。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图1-3脑的纵剖面图
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向全身各部位发出的大量神经纤维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肌肉、骨骼、内脏、腺体等相联系,形成从外周到中枢又从中枢到外周的信息环路。神经信息在这个环路中以每小时360千米(即100米/秒)的速度传递。一个信息不需0.1秒便传遍全身!
人脑的复杂结构为人的复杂心理现象提供了物质的基础。
人脑的结构受遗传基因的控制,而控制人脑结构的基因又是人类几十万年来进化的结果。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请参阅遗传学教材的有关内容。
(二)大脑的功能
正确认识大脑的功能比了解大脑的结构更为困难。心理学家把大脑比喻为一只“黑箱”,人们无法把它打开来直接观察,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加以研究。
1.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与心理
在揭示大脑皮层功能的学说中,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最具影响。这个学说认为,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如新生儿生来就会吸吮,光线刺激引起瞳孔变化等,都属于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容易变化的反射。每当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无关刺激获得信号的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就表明一个最初级的条件反射形成了。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还可以建立更复杂的条件反射。如学校里的铃声对我们来说,具有多重的信号意义,可以引发我们不同的活动:起床、上课、吃饭、休息等。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类。一类是具体信号,包括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另一类是抽象信号,如人类的语词。抽象信号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事实上,关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关系,仍是当代科学与哲学艰苦探索的重大课题。
2.大脑的机能与心理
大脑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都把刺激信息由神经传入大脑,经过皮层的加工、整理、决策,然后发出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状况又会通过信息环路报告大脑,以便作进一步的调节。
大脑两半球各自管理身体对侧的那一半,也就是说,左半球主管身体的右半侧,右半球主管身体的左半侧。皮层上的4个叶在机能上也有分工。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额叶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有研究表明,额叶受伤的病人智力下降,无法解答算术应用题,还出现性格上的障碍。这些原本很温和的人一旦额叶受伤,就变得暴躁、粗野,不能自制。皮层各部位既分工又合作,在机能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新近关于人脑研究的成果表明,大脑皮层的绝大部分不承担具体的感觉和运动的功能,因而可以集中用于高级的心理过程,如思维。
大脑具有不对称性,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通常左半球的机能是阅读和计算,保障连贯的分析性的逻辑思维。右半球运用形象信息,保证空间定向、音乐知觉,及对情绪、态度的理解。大脑两半球的机能不对称性是一个人在活动中逐渐稳定下来的,也是相对的。
大脑的机能同样也受学习经验的影响。学习经验能使神经细胞变得更加有力和有效,从而增强大脑的协调模式,如更有效地选择感知信息的输入,更准确地决策,增强记忆的持续性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是脑的机能。大脑的活动产生并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同时,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也受学习经验的影响。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心理是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
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外部世界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指在人的心理之外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它们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当这种客观现实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后,人脑就对它产生了映象,就是人的心理。
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把赖以生存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物质环境既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如天体宇宙、山河湖海、四季更替、飞禽走兽,也包括人造的环境,如城市、乡村、住宅、交通等。社会环境大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社会规范,小到家庭、学校、同伴团体及各种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及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人脑反映的对象,没有这些客观存在,就失去了心理活动的实际内容。因此,我们说,心理活动具有客观源泉。作为心理的源泉,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联系的。事实上并不存在相互割裂的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但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我们在阐述“心理具有客观源泉”时,讲到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对它产生映象。这里的“作用于”并不能理解为大脑只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像镜子反映物像那样。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而且,个人当时的主观状况,如情绪、动机、觉醒水平等,都会影响对现实的反映,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看图1-4。立方体中有两个顶角x和y,哪一个角离你近些?你会饶有趣味地发现,一会儿顶角x近些,这时你是从上往下看;一会儿顶角y近些,这时你是从下往上看的。这一类图形称为两可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观察外部世界,比看两可图更复杂,也就更需要结合个人的态度了。人们总是从事物与自己的关系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见信息栏1-1)。心理一方面反映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一方面也反映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关系。也就是说,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陈述和规定往往带有主观的色彩。
图1-4两可图形
信息栏 1-1  把钱捐给谁?
美国有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在大学生中做了一个实验。他向大学生介绍了三种情况:一是非洲某国发生严重旱灾,许多人面临饥荒和死亡的威胁;二是学校里有一个学生因无力承担学费而面临辍学的困境;三是系办公室欲添置一台复印机供学生使用。参加实验的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自由选择捐款的对象。结果是:85%的学生捐款买复印机,12%的学生捐款给经济困难学生,3%的学生捐款给非洲难民。实验表明,大学生都有助人的愿望,但更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
此外,个人的经验也左右着对现实的反映。人们总是按个人已有的经验去理解眼前的事物,把眼前的事物与原有的经验接轨,努力理解新事物,才能接受新事物。否则,人们很难接受新事物。原有的经验对新事物的认识具有两重性──可能帮助和加速理解,也可能阻碍和拒绝理解。
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人的心理活动与人的需要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动机。在行动之前,人总是对行动的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权衡得失,对行为方式作出抉择。而且,人的行为不断地接受大脑的评价和修正(即反馈)。心理的这一能动性,使人的行为程序前后一致,保证了内部动机与外部行为结果之间的统一。
当然,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依赖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水平,并且也要接受社会道德的规范和衡量。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境界是实事求是,也就是尊重自然规律,遵守自然规律,按科学精神办事。既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更要克服藐视自然、违背科学规律的唯意志论。否则,人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总之,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信息栏 1-2  反射、反应和反映
教材中经常出现三个“反”:反射、反应和反映。你能加以分辨吗?
反射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是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反应是指有机体对刺激的回答,是与刺激相对应的概念,是刺激产生的结果。各种刺激引起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包括言语在内,都是反应。它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学范畴的概念。
反映是物与物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反映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心理的。其中人的心理是反映的最高形式。人的心理的最高层次──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能指导人的行动。反映是哲学,尤其是认识论范畴的重要概念,也是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四、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无论是从人类的种系还是从个人的一生来看,心理都是不断发展的。对于一个人(心理学通常习惯于称为“个体”)来说,从出生到成熟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混沌到分化的上升过程。而从成熟到衰老期间,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健全到衰减、从灵活到呆板、从清晰到朦胧的下降过程。
自从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提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后,心理发展呈阶段性已经成为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的共识。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更强调了终身发展的观念。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划分阶段,阶段与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前一阶段的出现为后一阶段做好准备,后一阶段的出现又包含着前一阶段的特性。比如,一个成人的思维水平已达到逻辑思维的水平,但他仍保留着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的能力。心理的发展不仅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以思维为例,一个人思维水平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解决某一类问题的速度上(量的变化),更表现在能解决不同水平的问题上(质的变化)。
儿童的心理发展最能体现这个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为: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发展的;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复习与思考
1.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2.为什么说如果没有人脑,人类是很不起眼的物种?
3.为什么说客观存在是心理的丰富源泉?
4.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当有人听说你正在学心理学,问你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那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你如何回答他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人物 成果 展望 争议 奖项
热点&新闻 &其他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一)心理和行为
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是通过行为来进行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种反应系统。引发反应的情境因素被称为刺激,它分为外部刺激(来自于外界环境)和内部刺激(来自于机体内部)。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搞清是哪一种或哪一些刺激对人产生影响。人的行为受刺激制约,并且含有一定的心理成分。但二者绝不是相同的。
虽然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但是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刺激以心理为中介引起人的行为。人与人是不相同的,存在着个别差异。正是由于这种个性心理的差异性,同样的刺激在不同人身上产生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样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也不相同。这表明人的心理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对行为有支配作用,并且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人的这种心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是很复杂的。例如,人有时可以掩饰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而不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或做出与内心不符的行为。因此,要真正理解一个人的行为,明确他的心理,就要全面了解引起行为的各种刺激和条件及其相互关系。
心理学以研究心理为主,并通过行为来研究心理。因此,心理和行为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心理的实质
对心理实质的理解是心理学必须首先解决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诸如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它依存于什么,它来源于何处等,这些问题既涉及根本的哲学观点,又涉及现代科学研究的许多成果。
1.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不同,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现象,它的产生需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解剖生理学的实验研究,人们对人脑的结构和功能逐渐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早在1830年,我国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根据对尸体的解剖和大脑疾病的临床观察,否定了古代的“心脏说”(认为心脏是心理的主要器官),断定“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从解剖学上指出了感觉器官与中枢神经的联系,如“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同时,王清任还细心观察了婴儿大脑的发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无疑,这是我国较早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践确立“脑是心理的器官”的认识。
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P.Broca)发现一位病人虽然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发音器官也无损,但就是自己不能讲话。在对这个病人死后的尸体解剖时,他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的额下回后部由于脑溢血造成一处内伤,因而证明大脑的这个部位与人的言语表达能力有关,后被确定为“言语运动中枢”,属于这个中枢的疾病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机能定位是相对的,大脑皮层及整个神经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机能系统。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不仅直接依赖于大脑的有关部位,同时也都是神经系统各部分协同活动的结果。
2.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脑是心理的物质载体,主要是说明一切心理活动只有依附于脑器官及其机能才能实现,但这并不等于说人脑本身就会自动产生心理现象。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客观现实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的则是人生存的周围环境,即人的现实社会生活条件。
人的心理对人生存环境依存性的有力佐证就是所谓“狼孩事件”。在印度曾发现一个狼孩(所谓“狼孩”,即是在婴儿时被狼叼去,并在狼群中生活长大的小孩)。8岁时他被人发现并带回到人类社会,当时他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习性几乎和动物一样,用四肢走路。
由此可见,人和动物不同,人不是生活在纯自然的环境中,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和文化的许多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等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最主要的。可以说,人的一生,从胎儿开始,其生活的经历就已经被纳入了社会化过程。
3.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存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的主观状况。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
首先,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的过程。但事物映象与它所反映的那个事物本身,二者性质是不同的。事物的映象只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则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这种映象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这必然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和特征,以及个人当前的心理状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带有个人一定的主体特点。
其次,心理活动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人和周围世界积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是社会的积极活动者,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人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是在人积极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丰富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也不断认识着客观世界、改变着客观世界、创造着客观世界。
&最后,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还在于人的意识性。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感觉、知觉和思维活动,意识到自己所体验的情感和行为,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评价,从而可以经常有目的地、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全国客服①
全国客服②
全国客服③
栏目热点及推荐
此栏目下没有文章
最新文化精华
&&&&&&&&&&&&&&&&&&&&&&&&&&&&&&&&&&&&&&&&
总部地址:南京市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乙幢27楼A座
中华心理教育网
客服电话: 025- 官方QQ群:30619& 官方微博:/nanjingshixinli2006&&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中华心理教育网(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苏ICP证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对心理学看法改.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自我认识咨询室 - 在线免费心理咨询 - 525心理网
热门城市:
全国省市:
心理咨询师:13983&&&来访者:173580&&&心理案例:530280
&女&|&38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29429)&好评(42068)&回复率(99%)&访问(4887191)&女&|&39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3770)&好评(8615)&回复率(100%)&访问(928099)&男&|&51岁&|&来自:,&|&心理学专业毕业本科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2506)&好评(1679)&回复率(97%)&访问(576688)&女&|&42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2948)&好评(4204)&回复率(100%)&访问(847642)&女&|&41岁&|&来自:,&|&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1876)&好评(3994)&回复率(100%)&访问(1108785)&&男&|&27岁&|&来自:,&|&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706)&好评(1168)&回复率(99%)&访问(129842)&&男&|&44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2421)&好评(21930)&回复率(99%)&访问(425421)&&女&|&50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1466)&好评(4350)&回复率(99%)&访问(400171)&&女&|&46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11)&好评(31)&回复率(100%)&访问(1343)&&男&|&44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16)&好评(37)&回复率(100%)&访问(3570)&&女&|&42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4925)&好评(5015)&回复率(100%)&访问(886407)&&女&|&46岁&|&来自:,&|&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308)&好评(407)&回复率(100%)&访问(60344)&&女&|&46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100)&好评(103)&回复率(100%)&访问(11824)&&女&|&39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806)&好评(2223)&回复率(99%)&访问(144988)&&女&|&50岁&|&来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线咨询等级()&咨询案例(1432)&好评(2047)&回复率(99%)&访问(531614)
525地区分站推荐:
大家在看什么心理案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旅游心理学的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