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62

持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分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年02期
持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ALT正常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与患者年龄、HBV DNA载量、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0岁的肝组织病变以轻度为主,≥30岁且40岁者以中度病变为主,≥40岁者以重度病变为主(P0.05);当HBV DNA载量5×105拷贝/ml时,以重度改变为主(P0.05);ALT水平为0~20 U/L时肝组织以轻度病理改变为主,20~30 U/L以中度病理改变为主,30~40 U/L以重度病理改变为主(P0.05)。结论对ALT持续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应结合其年龄、HBV DNA载量及ALT水平综合评估,40岁以上、HBV DNA载量5×105拷贝/ml、ALT水平在30~40 U/L的患者,应行肝组织活检以明确疾病有无进展,即使不做肝组织活检,也应予以合理的抗病毒治疗。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75.2;R512.62【正文快照】:
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呈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监测患者肝损伤可了解乙型肝炎的进展情况,传统反映炎症的指标是ALT,但有研究证实,持续ALT正常的乙肝携带者有超过40%为中重度炎症,20%存在明显纤维化或肝硬化[1]。目前临床以ALT持续异常来判断乙型肝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蓓;;[J];肝脏;2012年05期
朱海超;沈玲;高国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莹;孙琳;刘燕敏;丁惠国;王曙照;;[J];临床荟萃;2011年21期
王华利;杨永峰;;[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年05期
谢蕾;;[J];现代实用医学;2014年03期
熊建成;陆志冲;尹爱华;陈芝云;;[J];肝脏;2013年04期
朱军;;[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13期
吴银亚;谭善忠;沈建军;肖倩;梁重锋;蒋淑莲;;[J];中医药信息;2013年05期
En-Qiang CHong T;[J];World Journal of G2014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和平;[D];中山大学;2012年
倪红霞;[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巧;[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尚丹鹤;[D];延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鸿硕;石爽;庄辉;;[J];传染病信息;2007年01期
黄重发;朱清;付启梅;卜全慧;施斌斌;;[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贾继东;李兰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年01期
贾继东;李兰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02期
韩学吉;许顺姬;崔鹤松;;[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23期
;[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年01期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杨柳明,赵延龙,吴志荣,陈杜芳,岑卓英,徐克成,左建生,危北海;[J];中华消化杂志;2001年10期
杨创国,于乐成,陈金军,孙剑,郭亚兵,骆抗先,朱幼芙,侯金林;[J];中华内科杂志;2005年09期
;[J];肝脏;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大也;吴明哲;梁彬;李云慧;陈海伟;;[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06期
杜文军;陈士俊;邢直直;秦来英;;[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01期
杜巍;;[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15期
崔速南;汪明明;李新立;杨公炜;张秀珍;杜文军;;[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年01期
龚玉华;张利莉;谭友文;王建;张海燕;王捷婷;;[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年06期
赵春;张新萍;王先开;陈亚岗;;[J];医学研究通讯;2005年12期
孔祥民;刘忠艳;傅春彬;杨清;;[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9年03期
王砚冰;石铭;;[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02期
朱凤群;霍康;陈天艳;李春姬;王亚文;赵英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罗红彬;胡中伟;郭家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坚胜;何泽宝;陈智;;[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郑瑞丹;周琨;咸建春;陈潇潇;沈赟玲;茅益民;曾民德;陆伦根;;[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过建春;荀运浩;陈群伟;施军平;石伟珍;娄国强;;[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过建春;包剑锋;;[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8年
过建春;包剑锋;;[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8年
陈亚岗;;[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张爱秋;王力芬;单媛;吴赤红;陆海英;李新华;徐小元;;[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张彬彬;蔡卫民;陶君;郑敏;董凤芹;刘荣华;;[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王义国;刘倩;;[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胡希亚;王鲁文;马金春;龚作炯;;[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剑钟;[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易善永;[N];家庭医生报;2007年
王振坤;[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刘燕玲 王凤云;[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魏平;[N];医药经济报;2011年
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N];北京现代商报;2005年
容小翔;[N];大众卫生报;2008年
唐明山;[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黄显斌;唐明山;[N];中国医药报;2004年
曹建明;[N];中国经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葛文松;[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范荣;[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刘红艳;[D];复旦大学;2012年
王维;[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范宝晶;[D];吉林大学;2012年
张旻;[D];中南大学;2012年
邵雪;[D];吉林大学;2012年
李婕;[D];浙江大学;2011年
钟群;[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刘淼;[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涛;[D];吉林大学;2011年
阎文昭;[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王琳琳;[D];吉林大学;2007年
庞新;[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廖丹;[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贾中伟;[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武静芳;[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李迎杰;[D];吉林大学;2008年
童永喜;[D];浙江大学;2008年
李雯雯;[D];山东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体检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值为62是怎么回事?
体检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值为62是怎么回事?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特别是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肝脓肿、肝结核、肝癌、脂肪肝、肝窦状核变性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除肝脏外,体内其它脏器组织如心、肾、肺、脑、睾丸、肌肉也都含有此酶。因此当心肌炎、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乙型脑炎、多发性肌炎、急性败血症、肠伤寒、流脑、疟疾、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流感、麻疹、血吸虫病、挤压综合征等亦均可见血中转氨酶上升。
因为转氨酶是从胆管排出的,如果有胆管、胆囊及胰腺疾患,胆管梗阻,也可使转氨酶升高。临床常见的有胆囊炎、胆管蛔虫、肝胆管细石、胆囊及胆管肿瘤、壶腹周围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及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药源性或中毒性肝损害,以及药物过敏都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并常伴淤胆性黄疸和肝细胞损伤。临床有报告在用药12~48小时即可引起转氨酶升高,4~10日可达高峰,及时停药者多在3周内恢复正常。
其它内科疾病,如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恶性网状细胞病、心力衰竭、风湿热、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肠炎及尿毒症等均可发生转氨酶升高。
正常妊娠、妊娠中毒症、妊娠急性脂肪肝等也是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
另外,剧烈运动后亦可引起转氨酶增高。运动后乳酸含量增加,在体内积聚,乳酸代谢使机体相对缺氧及低血糖,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转氨酶升高。
由此可见,血清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上和生活中遇到单项转氨酶增高的人,千万不要武断地肯定为肝炎。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作必要的理化检查,并可结合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肝炎的特异性诊断和肝活检来协助确诊
你肝功正常吗?你是否是空腹去查的,如果只是第一项为阳性的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注意饮食就可以,就是乙肝携带者而已,时间长了或许就自己消了,当然这个不一定^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体检领域专家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我有疑问(0)
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
我为什么投票...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看了这篇经验,你有一些独到的心得要分享给大家?或是,你按照作者的指导,做出了一模一样,甚至更棒的结果?
不管是“有心得”,还是“有所得”,都快分享给经验的小伙伴们看看吧!
非回享用户暂时不能发布经验“有得”&
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如对这篇经验有疑问,可反馈给作者,经验作者会尽力为您解决!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