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阴虚和阳虚、阳虚分别应该在清晨还是傍晚来补肾才能达到最好效果?急需高人...

怎样辨别肾阴虚还是阳虚?要不要补肾?
时间: 19:52:28
健康咨询描述:
脚凉,特别冬天发寒。5年了。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要不要补肾?怎样补?
其他类似问题
1个回答1个回答25个回答2个回答10个回答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妇女类疾病
帮助网友:21880称赞:3311
病情分析:一定是阳虚,阳气不足导致的。指导意见:最好的治疗方案是养身,多运动,心情好,常食补气补阳食物。按时休息吃饭。药物你可以用些桂附地黄丸。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1个回答9个回答12个回答3个回答1个回答
参考价格:18.6
条患者评价
查看说明书
参考价格:24
条患者评价
查看说明书
参考价格:31
条患者评价
查看说明书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补虚损,暖腰膝,壮筋骨,明眼目;补益肝肾,滋阴止...
参考价格:¥18.6
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
参考价格:¥24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转载]如何补肾?先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如何补肾(转载)
原文地址:如何?先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作者:林易阳六味地黄丸是阴虚的药,八味肾气丸是阴阳双补的药。
元精就叫肾阴,元气就叫肾阳。病人去看中医,中医是不是经常会说肾虚问题?中医就说肾虚,那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该怎么补呢?
有一味药叫六味地黄丸,我想不少人吃过。这个药是干什么用的呢?从普遍意义上来说,这个药是典型的补肾的药,是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是什么药呢?是六味阴药,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是三补三泻法,所以是六味。
在山西有一个老中医,非常有名,但也不被主流认可,叫李可,特别的了不起,他经常救那些被医学判了死刑的人,死人拉去就能把他救活。他通常会用到附子,有时会用到一二百克,所以"死人"他都能给救活了。
六味地黄丸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补肾阴的。肾虚到底是哪儿虚?李可有一句话,他说天底下没有真的阴虚。为什么呢?因为,身体里的水要流动起来靠的是阳气,就像我们平常早上起来看水,上面一定有一层雾,那就是气,是气带给它流动的。而水有一个问题,会凝聚,凝聚就是阳气不足,带动不起来。所以,人体其实没有真正的阴虚。只要有人说肾阴虚,就一定是肾阳虚。没事坐着
都哗哗地流汗,本来就是肾阳虚,就是阳气的固摄能力不行了,还使劲补阴,就会越吃越虚。为什么越吃越虚?因为本来是肾阳气不足了,而这六味药,都是补肾阴
的药,阴越重,阳气越来越虚,身子就越来越糟糕。
实际上,真想补肾的话,如果说是肾虚的话,一定要先明阴阳,这才是治病的大法。还有一个药
也非常有名,配伍非常精到,是汉代张仲景的方子,叫八味肾气丸,市面上叫做金匮肾气丸,它是阴阳双补的,这个药是从《伤寒论》里来的,八味肾气丸就是在六
味地黄丸之外加了两个阳药,一味是桂枝,一味是附子。六味是补阴的,桂枝、附子是补阳的。
六味地黄丸原本是小孩的药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的儿科医生钱乙从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化裁来的。现在谁敢把六味地黄丸给小孩吃吗?没有吧。这六味地黄丸原本就是小孩的药。为什么小孩吃六味地黄丸
呢?小孩有一个特点,小孩特容易勃起,因为他们元气特别足,小孩勃起才叫真勃起。像大人那种勃起呢,都是淫念造成的勃起。所以,当小男孩元气真阳太足以
后,勃起再也不倒下的情况下,怎么办?中国古代书上说,阳强不倒,六味地黄丸主之。
过去有钱人家门口有两个大缸,男人吃八味肾气丸,阴阳俱
补;女人一般服乌鸡白凤丸。现在为什么八味肾气丸这么好的药不宣传,只给六味地黄丸宣传?那是因为三四百年以来中国的医学界认为天底下的人都虚,从朱丹溪
那时候开始就盛行滋阴派。一个医生开什么药,他一定有一个固定的服务的群体。朱丹溪本身,并不是名门贵族,朱丹溪也是"高考"考不上的主,后来他学的是理
学,学了宋明理学以后,他老结交当官的人。这些当官的人爱酒色财气,朱丹溪特别喜欢用滋阴的方法,给他们补。他认为这些官员是三妻四妾,所以呢,需要补
呢。这样就形成了一派,天天补,也就沿用到现在,才形成一肾虚就用六味地黄丸的习惯。
你还用补吗?你缺啥呀你,你全身是被憋的
我前面说了一句很核心的话,现在生活的所有问题都跟营养过剩以及不运动有关,可现在中医用药还是大补特补。我们现在这些人还用补吗?缺啥呀,全身是被憋的病,尽是因为营养太好,被堵着的病,我们就需要通。
中国古代名医不愿进京城。为什么?因为京城全都是伺候官的。御医系统,可以说是中国医疗系统里面最微妙的系统。首先御医先要保护自己,御医给皇帝老子看病,绝对不可以开大方,全都是小药,就一点点,反正就是给你补,你总对我没意见吧。
慈禧都能看出御医的鬼点子。慈禧曾经有一次,让御医去给光绪看病。御医不明白啊,慈禧多么狠,杀了多少人了,她这是让光绪皇帝去死啊,还是让光绪活啊?当
时,光绪可能得的疹子,或者有的人说是梅毒。大夫清楚这些,他没办法,只好开了一个药:十全大补汤。把十全大补汤送到那儿以后,慈禧当时也不想让光绪死,
她一看,这等昏聩之人怎么还留在这儿啊,整个人都糊涂得不能开方治病了。可这个医生狡猾,他要活命,他就假装开个药方,他宁愿让慈禧革了他的职,让他回
开药在国内长期形成了一套系统,宁愿恶补,也不敢破一点点。所以现在中医的系统不敢用这桂枝和附子,这两个药有破的功效。桂枝通心阳,附子破肾寒。所以现在社会,对医生来说,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用六味地黄丸,而不敢用八味肾气丸。
总之呢,补肾要补得对才可以。首先肾一定要先破肾寒,这个一定要记住。
避免洗肾的秘方
原文地址:避免洗肾的秘方作者:感恩之心
这秘方如果早25年收到,也许我家孩子现在就不会怨叹:人皆有母我独无!
我家种荔枝50余年,取得荔枝核何其容易,居然不知是宝,连自己的枕边人也枉费14年岁月洗肾,最终还是不支,奉召回归西天。
台湾洗肾的病友很多,也许您身边周围就有人在洗肾,如同作者所言死马当活马医,可能有愿意试试的人,拜托您把此方传出,渡一人就等于救了一个家庭,功德无量!谢谢传出此秘方的所有有关人士,谢谢!
各大医院差不多设有「血液透析室」,里头布满了各种大小粗细不一的管子,这就是洗肾的场所,将人体的血液经由静脉通往机器,将身体血液中的废物、有害物质清除,第一次被推进「血液透析室」。那种心情是复杂中带些恐慌与无奈。
会走到洗肾这条路,主要是肾功能已经无法发挥,导致尿液无法排除,经过一段时间的导尿之后,仍然未见起色,不得不改采洗肾的方式解。
肾功能之所以失效,主要是由于长期糖尿病所造成的,二十年的糖尿病史使得我对人生了无生趣,有几次真的想自我了断,然想到万一我走了,几个小孩子未成家立
业,又想到如果我以自杀了此一生,我的亲人、朋友情何以堪?自己患病虽然痛苦,但如果我的逃避会带给家人更大的痛苦,那么,我还是病魔缠身而勇敢的走下
对于秘方,我有强烈的排斥感,二十年来,我只听从西医的话,期间虽有很多的亲友提供偏方、秘方,我一概敬谢不敏,直到进了「洗肾室」似乎跟死神搏斗,我突然想通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真的有一丝希望。
第二次洗肾之后,小婶的娘家来看我,问我要不要服用秘方,保证一定可以不用再洗肾了。我当场表示愿意试试看。
当天中午小婶拎著一锅腰子汤要我吃,我分成二次把汤喝完,第二天再喝一锅(约一碗半)同时吃了半个猪腰,当天排尿就有了改善,第三天原本还要洗肾,医生看了之后,表示暂时可以不必洗。大约喝了一周左右的腰子汤,结果医生很惊讶地说,肾功能已渐恢复,可以办出院。
---小婶娘家的偏方是:
新鲜荔枝的种子七粒、打碎后用纱布包扎,再买一副猪腰,切成薄片、切除白筋洗净后,与荔枝种子同时放在大碗公内,加上第二次洗米水两婉,一起放在电锅中蒸,大约蒸半小时,然后一次把汤喝完,就能奏效。
我个人洗肾拜此秘方才能提早免疫,真是功德无量,但愿对同病相怜者有帮助。
天界传下此秘方,救人一命好心肠
简单有效免花银,普告天下广传扬
已投稿到:[转载]你是阴虚还是阳虚?六味地黄丸补肾的误区
你是阴虚还是阳虚?六味地黄丸补肾的误区
说肾虚不能不提到六味地黄丸,现在几乎每天在电视上都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商家利用媒体强烈地给大众渗透着这样一个信息:国人都是肾虚,该补肾了!由此造成大众的一个普遍误区是:一听说肾虚,就自作主张买六味地黄丸盲目服用。其实六味地黄丸并不能治疗所有的肾虚,更不能治愈肾虚引起的诸如掉发、耳鸣、健忘、腰痛、早泄、阳痿等所有病症,盲目服药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还可能把身体吃坏。
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肾虚有阴虚和阳虚之分。但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大多数人并不能自己做出判断,即使有些医生对此也比较迷茫,因此讨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
阴虚为水不足,阴虚生热。阴大多指形质而言,凡是人体的精、血、水分、津液、骨髓、脑髓等有形可见的营养物质,都可以归为阴类。阴虚即意味着这些物质的丢失或者不足,一般把阴和血结合起来,阴虚往往表述为阴血亏虚。阴和阳互相依存,“阴虚则热”,阴虚的人身体多发虚热,尤其是手足心发热,甚至潮热、盗汗,出现虚火旺盛的表现;“阴主静而阳主动”,体内的阴液缺乏不能制约阳气,阴虚阳亢,就会导致兴奋、冲动、失眠等精神亢奋的表现。
肾阴为元阴,是一身阴气的根本,肾阴虚可以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表现为:形体消瘦、面色潮红、眩晕耳鸣、失眠少寐、眼睛干涩、视物昏花、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不耐春夏、皮肤干裂、大便干结、小便发黄、遗精早泄、性欲亢奋、阳强易举、口干多喜冷饮、舌瘦红而少苔、脉细数等。&
阳虚为火不足,阳虚生寒。阳是能量和动力,大多指功能而言,凡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等都可以归为阳类。阳虚即意味着机能下降、活力不足,一般把阳和气结合起来,阳虚往往表述为阳气亏虚。“阳虚则寒”,阳的本意是太阳,阳气不足的人热力不够,会出现畏寒怕冷、手足冰凉等阴寒内盛的表现;阳气主升,阳气旺盛的人热情奔放、精力充沛,生命充满活力,阳虚的人精神困倦、淡漠消极,生命气化的各种功能都随之减弱。
肾阳为元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可以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表现为:身体虚胖、面色晄白、少气懒言、健忘消极、嗜卧多梦、畏寒怕冷、四肢发凉、手足冷汗、腰膝酸困、不耐秋冬、大便溏稀、小便清频、遗尿自汗、阳痿滑精、性欲淡漠、宫冷不孕、口不干喜饮温水、舌质淡胖、苔白润滑、脉沉弱无力等。&&&&
掌握了阴阳的属性,判断阴虚和阳虚其实并不难。“阴虚则热,阳虚则寒”,判断阴虚和阳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你身体的寒热。阳虚了身体的热气就不够了,所以凡出现畏寒怕冷、四肢冰凉等表现的大多属于阳虚;阴虚了阳气就会偏盛,所以凡出现畏热喜冷、手足发热等表现的大多属于阴虚。
阴虚、阳虚和体质有关。一般而言,“瘦人多阴虚”、“瘦人多火”,阴虚的人一般偏瘦,这是因为体内阴亏血虚,津液不足不能充养的缘故;阴虚的人多为红脸,尤其是两颧潮红,这是因为阴液亏虚不能制约阳火,虚阳外越的缘故。“胖人多阳虚”、“胖人多痰湿”,阳虚的人一般偏胖,这是因为阳虚水湿不能运化,痰湿堆积于体内的缘故;阳虚的人多为白脸,这是因为阳气不能带动气血充盈头面的缘故。有些女性喜欢“小白脸”,但根据中医的体质学说,“小白脸”并非健康和理想的选择。
判断你是阴虚、阳虚还要仔细审视几个重要的指标:食欲、饮水以及大小便的情况。一般而言阴虚的人大多能食,因为阴液不足,所以不耐饥饿,需要水谷的补充;阳虚的人食量偏少,因为阳虚气不化水,湿邪阻滞,所以脾胃运化无力。阴虚的人口渴喜饮,因为体内有热,所以喜饮凉水;阳虚的人口不渴,不爱喝水,因为体内有寒湿,所以喜饮温热的水。阴虚的人体内水液不足,不能濡养大肠,因此大便多秘结而小便短赤;阳虚的人寒湿偏盛,阳气升发无力,因此大便多溏稀,小便多清频。当然以上所说为最基本的判断,具体是阴虚还是阳虚还应该综合全身症状来整体分析。
肾虚有阴虚、阳虚之分,治疗时一定要仔细辩证,根据病证的不同特点而区别对待。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补肾阴常用的中成药之一,它出自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功用与六味地黄丸并列的,还有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全方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肉桂、附片等八味药组成,因此也叫八味地黄丸。钱乙把桂附地黄丸去掉了温热的肉桂和附片,这样就把全方由“阴中求阳”的温补之剂转化成了柔润的滋阴之剂了。歌诀说:“六味地黄药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三补三泻滋肾水,肾阴不足最相宜。”钱乙最初把六味地黄丸用作儿科补剂,后人把它扩大到治疗肾阴虚引起的全身病症。
注解过《黄帝内经》的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指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生病无非是阴气和阳气的偏盛偏衰,治疗时阴虚的要滋阴降火,要用性质凉润的药,阳虚的要补肾壮阳,要用性质温热的药,这样才能使人体的阴阳复归于平衡。
如果本是阳虚却用六味地黄丸,只能使寒者更寒,无异雪上加霜!不少患者受电视广告的误导,把六味地黄丸作为肾虚的补品来服用,不仅想治的病没有治愈,反而吃得浑身怕冷、手足冰凉,导致了更加严重的早泄、阳痿、性欲淡漠,这都是不辨阴阳虚实、胡乱吃药造成的后果。
服用中成药一定要辩证,六味地黄丸毫不例外,也有它的禁忌症。除了肾阳虚外,素体脾胃虚弱、面色发黄、食欲不振、困倦无力、大便溏稀、口不干不喜欢喝水、喝水只爱喝温热的水、舌淡胖苔白滑润,表现为一派阴寒内盛之象,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仅不能滋补肾阴,反而会妨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胸膈痞闷、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泄等症状。感冒发烧也不宜服用,因为六味地黄丸为滋补之品,有敛邪之弊端,易致闭门留寇,必须等到外感病愈后才可服用。
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好些人把阴虚和阳虚绝对化了,把阴虚和阳虚的治疗固定化、格式化了。经常有患者和学生问我:“我是阴虚还是阳虚呢?是阴虚的人多、还是阳虚的人多呢?”我曾和某出版社一个编辑谈论过补肾的问题,她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一个阴虚一个阳虚吗?阴虚用六味地黄丸,阳虚用桂附肾气丸。”看着她自信而肯定的样子,我笑着说:“如果问题有这么简单的话,中医治病也忒容易了些。”
阴和阳是相对的,二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阴是人的形质,包括精、血、津液、髓等有形可见的物质,阳是动力,是建立于阴之上的功能活动。生命“体阴而用阳”,是阴阳的相辅相成,怎么能够截然分开呢?人体是一个容器,此处有寒,彼处必然有热;此处阴虚,彼处必然阳虚。说一个人是阴虚还是阳虚,只是判断他体质的大概情况和病证的主要属性而已,大多数情况下,人体会呈现出阴阳寒热相互错杂的状态,临床上很少有绝对的阴虚和阳虚。
&纯粹的阳证和阴证毕竟是很少见的,就治疗而言,也不能纯用寒凉药滋阴或者温热药补。《黄帝内经》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没有阳,阴就失去了活力,是一潭没有生命的死水;没有阴,阳是虚的,是飘在空中的“浮阳”,没有根基。因此治疗用药应当刚柔相济,这样才能达到“阴生阳长”的目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把这个问题不搞明白,就会造成临床上的无所适从和混乱局面。近年来,中医界有人不辨阴阳虚实寒热,专用钢猛燥热的药物如附片、干姜等一味补养,美其名曰“火神派”,这是非常危险的,看到那些经他们失治、误治的病例,令人触目惊心!
明代著名医学家、温补学派的大师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根据肾虚证的特点,他创制了千古名方左归丸和右归丸进行治疗。人体的左侧为阴血所主,因此左归丸治疗肾阴不足;人体的右侧为阳气所主,因此右归丸治疗肾阳不足。左归丸、右归丸的最大特点是组方用药体现了“阴中求阳”和“阳中求阴”的思想,滋补的同时不忘温润,刚柔相济,补阴而不寒凉,补阳而不燥烈。相比较而言,六味地黄丸偏于滋腻,容易凉胃,桂附地黄丸偏于温燥,容易上火,而左归丸和右归丸很好地避免了这些弊端,更有利于长期服用。我曾经以左归丸和右归丸交替服用的方法治愈了一例闭经引起的不孕症。
人的体质有阴虚和阳虚之分,但人的体质是可变的,阴虚和阳虚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和连续的过程,肾虚不仅有阴虚和阳虚,还有肾气虚、肾精不足、心肾不交、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以及湿热夹阴虚等各个证型,而且这些还都是最为基本的情况,每个证型的治疗用药都不是象1+1=2那么简单。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影响,临床上见到的情况远比这要复杂的多,因此治病用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肾虚,并非自己买瓶六味地黄丸就可以解决那么简单!&&
&&&&&&&&&&&&&&&&&&&&&&&&&&&&&&&&&&&&
在我博客的首页右上方有本博客的分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阴虚和阳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