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闭症孩子的教育,但成绩好,孩子自闭症孩子的教育也可以说是好事吗?可以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自闭症孩子听而不闻,应该注意这三方面
我们经常用“听而不闻”这个词语来形容自闭症孩子,很大意义上是说自闭症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家长发出的指令。而听习指令又是关乎自闭症孩子能否顺利进行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何让星儿更好的听指令,家长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家长抱怨到,“跟孩子说话,他总是不能理解我们想说什么,不知道是我们说的不清楚,还是孩子根本就没有在听我们讲话。”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给孩子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孩子听习指令的第一步。
给孩子充分的反应时间
很多家长不是不会下指令,而是在给孩子下过指令后,看孩子没有什么反应,就立即在下第二遍或者马上就给孩子辅助。这样下指令的后果就是孩子过度依赖家长,他们知道即使自己什么都不会,家长也会来帮助他们的。所以在给孩子发指令时,家长要遵循“指令—反应—结果—停顿”的原则,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反应,发的二次指令一定要与第一次的指令是同样的。并且孩子无反应的时候,在二次指令发出之后5秒钟后,若是孩子没有反应再进行辅助。
指令要结合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下指令并不是很刻板的一件事情,他们现在学习的每一项内容都与家庭生活离不开。所以,在给孩子下达指令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情景让孩子学习,如:这个时候要吃饭了,我们可以让孩子听指令“拿碗,搬椅子”等等一系列的与此时相关的活动。孩子要睡觉了,我们可以就“脱衣服、脱鞋子、上床睡觉”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既能看到又能听到,灵活多变的让孩子来学习,还会逐渐的提高孩子的配合意识,理解能力,听指令的主动性。但是环境不同,我们学习的内容会稍微的有一些调整,不能刻板,要灵活多变。
注重发指令时的细节
在给孩子发指令时,家长还要注重很多的细节,否则同样的努力却得到的是两个效果,如:需要走到孩子面前,弓下身子,得到孩子注意后再给与指令;使用简明的语言:例如:"把灯关上。"不用说成"宝宝你过去去把灯关上好不好呀?"指令就是指令而不是提问或商量。比如要求孩子穿衣,不要说"你可以把衣服穿上么?",因为如果孩子说"不可以"那指令就失效了;身体距离和声音音量都要恰当,距离太远或声音太小,孩子都是听不到的。
孩子听指令的能力不是一天就可以练习出来的,需要家长长期的,用一致的指令来引导孩子,相信孩子的训练效果一定可以有很大的提高。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美国自闭症儿童家长:我花三年时间才接受孩子患自闭症的事实_网易新闻
美国自闭症儿童家长:我花三年时间才接受孩子患自闭症的事实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美国自闭症儿童家长:我花三年时间才接受孩子患自闭症的事实)
【编者按】罗伯特·纳瑟夫是一位来自美国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位成年自闭症患者的父亲。他的孩子泰瑞克出生于1979年11月,一岁半时行为开始和其他同龄孩子不太一样。罗伯特最初以为孩子患有听力障碍或其他疾病,而当孩子被诊断为患有广泛性发育障碍时,他在一开始很难接受这个事实。“1984年儿童自闭症的诊断率是万分之十二。”但后来罗伯特逐渐接受现实,并以“家有缺陷儿,如何顺利应对”作为心理学博士研究的主题,又开设了独立心理咨询室,同时在各地进行演讲,为众多自闭症和其他特殊需要儿童家庭提供了帮助。罗伯特将自己的经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撰写了《让爱重生:自闭症家庭的应对、接纳与成长》一书,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经授权摘发中译本的部分内容。三十多年前,泰瑞克似乎一切正常。他符合我的所有期望,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比如说,四个月大的时候,他开始抬头四处张望。当时我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并珍藏至今,因为它酷似我小时候的一张老照片。又过了一个月左右,他开始爬行。我看着他那副样子,感受着他那股兴奋劲,沉浸在无穷的乐趣中。当他在屋子里随心所欲到处爬的时候,眼睛里是闪着光的。这时候我就得给他一点儿安全保护了,比如说把他从楼梯、壁炉边引开。八个月大的时候,他可以扒着东西站起来了,小脸上满是自豪。他面带笑容,环顾四周,心里盘算着要从哪个看起来比较好玩的地方出发。没几周他就能扶着走得很溜了,只要有空他就扶着家具到处走。那个时候,我抓着他举过头顶的小手跟在他的身后走,是我的一大乐事。“在产房,第一次抱起泰瑞克”转眼就到了他的周岁生日,正是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他学会了独立行走。我还记得他笨拙地、蹒跚着迈出最初几步时脸上的表情:先是紧张害怕,转而化作成功的喜悦。我真为他骄傲,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我为他欢呼、加油。后来在很多次公众演讲中,我都喜欢展示他的这张照片。到一岁半的时候,他开始说话,还学会了好几个单词。一直到那时为止,他应该到达的所有发展里程碑,全都按时到达了。我憧憬着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开始打少年棒球联赛,而我则会在球场边带着一脸自豪为他加油喝彩,看着他成功守球或者轻快跑垒,就如同看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从少年棒球联赛开始打,一路打到成人垒球,虽然球技不算高超。我将会注视着场上的泰瑞克,一如当年我父亲注视着场上的我。我想象着,当泰瑞克长成一个大小伙子的时候,我会跟他聊社会公正和体育赛事。我们的关系会是亲密而温暖的。我会耐心回应他的各种需求,我要当一个比我父亲更好的爸爸。“泰瑞克第一次抬头”1981年5月,泰瑞克一岁半的时候,因耳道感染而接受治疗。也正是从这时起,他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他了。他开始变得烦躁、退缩,动不动就哭,晚上也睡不好。我忧心忡忡,晚上醒着陪他的时候更是如此。我的大女儿(她希望我为她保留隐私,不提及她的名字)正好也是这个月出生,所以一开始儿科医生以为泰瑞克是对妹妹的到来产生了情绪反应。我当然希望医生是对的,但我仍然感到很害怕。“泰瑞克周岁生日那天学会走路”渐渐地泰瑞克不再说话,不再玩周岁生日时收到的那些玩具,比如我父母送给他的带螺栓、螺帽和各种工具的工作台——跟我小时候玩的那个工作台一模一样,这也是我父母送他这个礼物的原因。他开始玩一个里面有鲜艳彩珠的摇铃,似乎对它无比痴迷,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却对身边的一切都置之不理,包括他刚出生的妹妹。就是从这时起,他对物越来越着迷,对人越来越冷漠。直到多年以后,在2011年美国自闭症协会大会上,我才终于了解到,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阿米·克林博士和他的团队已经研究并记录了这一过程(Ami Klin et al., 2002):后期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一开始对人都是有着目光注视的,但是其注视的对象会逐渐由人脸转为物体,这种转变通常在婴幼儿期就会发生。“泰瑞克在玩我父母送给他的玩具工作台”当时,大女儿的出生给我带来了新的激动。人生似乎圆满了,然而这种感觉并没持续多久。我开始紧张焦虑,怀疑会不会是我和孩子他妈做错了什么,才造成泰瑞克的这种状况。同时我又不断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很快,一瓢冷水就劈头浇来。新本领带来的快乐不见了,我可爱的学步儿不见了。只要拿走摇铃,他就烦躁生气。他的生命,原本带给我无限喜悦,如今却变成我心头挥之不去的忧虑。每天下班回家看见他,我还是会很高兴,但已经找不到从前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了。他还是喜欢被抚摸被搂抱,但他会转过脸去。他更喜欢的还是那个摇铃。我多么渴望泰瑞克能与我对视,能开口说话。泰瑞克两岁的时候,我趁学校放假陪了他一个夏天。因为儿科医生说,泰瑞克或许只是需要多点时间。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建立眼神交流,我想尽了办法。我把他放在秋千上,站在前面推他。我试图抓住他的目光,哪怕是一秒也好,可他总是把眼睛转向一旁。他总有办法回避一切交流,包括目光接触。那种感觉就像被当面拒绝。这让我格外挫败,因为我原本以为自己有能力帮助他。当时我正在一个助学项目中教补习阅读与写作,在工作中我可以帮助到学习上有困难的大学生,但我在自己儿子身上付出的所有努力却没有任何作用。最终,我还是学会了放手,学会了用别的方式去交流,但那是又过了两三年,他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的事了。在泰瑞克三岁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他没法去上正常的幼儿园。光是不会说话就足以证明他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同龄孩子,但这个事实太令人难以面对了。我和他妈妈带他去了一所接收特殊儿童的幼儿园,但他在那儿都没法待,因为他一刻也坐不住。那家幼儿园的心理顾问认为他听力有问题,因为他被叫到名字的时候总是没反应。在他的建议下,我去考察了一所听障儿童学校。一想到儿子可能走到哪儿都得戴着助听器,我的心就直发抖。我不知道他的人生将会是什么样子。我对自己说,他只是会与众不同——只是不同而已。那些日子,不知道见了多少专家,跑了多少特殊学校,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等待检查结果,然而没人可以告诉我,泰瑞克究竟为什么不再说话。一位专家在他的耳朵里发现了可能阻碍他听力的积液,于是我们开始对他进行药物进行治疗。一招制胜的希望似乎出现了。脑干检查显示他的耳朵功能正常,但无法判断他是否理解语言。积液清理掉了,但他依然用哼哼唧唧、咿咿呀呀、哭哭啼啼来表达自己。他总是翻来扭去地想要挣脱我们。那天夜里,我梦见他的咿咿呀呀又变成了话语。满三岁的时候,泰瑞克上了一个早期干预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初,早期干预并不是从一出生就开始,而是到了三岁才开始。他是学校里最难管的孩子,始终需要一对一看护。如果不看着,他在座位上连几秒钟都坐不住。只要有空,我就会去陪他,协助他的老师。我不停地追问他的语言治疗师,为什么他还是不说话。她给了我一本美国自闭症协会的小册子,上面用火柴人图画描绘出自闭症的征兆和症状。我的视线一片模糊,已然看不清那些文字和图画。最终泰瑞克被诊断为广泛性发育障碍。1984年儿童自闭症的诊断率是万分之十二(Gillberg, Steffenberg& Schaumann, 1991)。在他出生的医院,对他进行评估的专家组在诊断中使用了“类自闭”和“智障”这样的字眼。我一开始木然,继而大怒。他们似乎对我儿子不抱任何希望,但我如何能放弃?他们的话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头,我的脑袋一阵阵作痛,我想它一定是要炸裂开了。社工当时是这样宣布消息的:“难道没人跟你说过你儿子是自闭症?”——有这么跟家长普及自闭症的吗!我开始逃避。自闭症是一项严重影响生活能力的终身缺陷——这样的话读起来太令人痛苦了。我孩子的大脑有严重缺陷——这样的结论太让人难以接受了。他们还说,对泰瑞克而言,与旁人或外界交流,将会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我根本无法谈论这件事。倒是想跟人谈谈,但话到嘴边却总被卡住,尤其是“自闭症”这个词,我怎么也说不出口。时不时地,我的担忧又会毫无防备地冲口而出:我儿子都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半夜里,我泪流不止。没有任何人可以安慰我。专家、亲戚、朋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跟许多父母一样,我也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找到疗愈的办法。我们试过另类疗法、大剂量维生素疗法和无麦饮食疗法。这些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给我带来的累累负债,是我对泰瑞克寄予的康复梦留下的纪念品。在我试遍所有能找到的疗法之后,我的梦想慢慢熄灭了。当面对现实,我开始明白:泰瑞克的状况将会持续终身。不幸的是,家是让我感到最孤独的地方。长话短说,泰瑞克的缺陷带来的压力,加深了我和他妈妈之间的其他矛盾,最终导致了离婚。在几年来努力尝试共同面对之后,还是觉得独自承担会更轻松一点。我成了一个分担抚养权的单亲家长,人生道路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从来没敢想过,也从来未曾预备的事情。只要醒着,我每时每刻都不敢放松警惕。因为泰瑞克很少踏实睡一整夜,所以我总是疲惫不堪。睡眠不足一直持续了七年多,而那种疲劳的感受在我身体里待的时间甚至更长。我根本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儿子就像个永动机,跟着他、追着他的时候,你很难预料将会出现什么。屋子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必须做足保护措施,就连冰箱、抽屉、马桶都必须上锁。由于泰瑞克不知危险,所以我时刻担心他会跑到马路上去、烧到自己的手,或者失足掉进深水池。我对泰瑞克曾寄予过的梦想,实现了的只有一点——他的确跑得很快,但很不幸,这让我几乎连停下来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了。有一次,他半夜从家里跑出去了。在找寻他的路上,我害怕极了,我感觉自己的心脏就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了。最后我在几个街区外的操场上找到了他,那个地方与我们家相隔几条车来车往的大马路。找到他时他玩得正开心,但我的心仍然突突不停乱跳。或许相比于被诊断为自闭症,他的死亡是唯一一件令我更不敢想象的事情。我决定开始接受心理治疗,这让我能继续走下去。心理治疗是当时我能为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了。我出生在一个不太会表达情感的家庭,但现在我需要表达情感的能力。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我将情感表达出来了,但要理清这些情感却是很困难的事情。我被泛滥成灾的情绪淹没了,常常会有很失控的感觉。我为什么就是平静不下来?专家们总是强调要为泰瑞克多付出,但这根本无法让我平息愧疚、产生接纳。不能接纳儿子这个样子,让我感觉自己像是有毛病。难道我是个坏人?为什么有了爱还不够?就在那时(算起来距今已有25年了),我的同事兼好友辛迪给我看了一篇发表在《咨询与发展期刊》当月刊上的文章,名为《缺陷儿童与家庭》。那篇文章讲的是缺陷儿童父母所经历的哀伤,作者是匹兹堡大学的米尔顿·塞利格曼(Milton Seligman)博士,同时也是一个成年缺陷孩子的家长。在慢慢阅读的过程中,我忽然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许多零碎的情感和思绪开始变得清晰。读完全文之后,我坐在办公椅上向后靠去,缓缓地做了几个深呼吸,然后意识到:“是的,泰瑞克的生命对我而言就是这样:我是一个失去孩子的家长。”我正在经历失亲的哀伤——这是我给自己下的诊断。从那天起,我的生活开始朝好的方向转变。我换了一种新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经历,这帮我学会应对自闭症带来的许多问题。这个过程花了很长时间,期间我也得到了不少帮助。我终于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感了。回想起来,我觉得当时的社会普遍缺乏对缺陷儿童父母的支持,对他们所经历的伤痛也普遍缺乏理解。到现在,这种缺乏依旧存在。这也是促使我以心理咨询、演讲、写书作为自己工作内容的原因。我曾经挣扎在无边的黑暗里,但终于还是找回了自己的人生。那位给我看文章的朋友,她鼓励我开口诉说,并倾听我所说的一切,不带任何评判和预设。辛迪最后成了我的女友,又过了几年我们结婚了。生活果真携着新的梦想继续上路了。“泰瑞克五岁的时候从早期干预机构毕业”在我充分认识到儿子的缺陷会终身存在之前,就已经进入天普大学心理学系开始攻读博士了。我心里知道,泰瑞克会希望我去追求自身发展,因为我已经为他竭尽所能。那段时间我经常遇到重重的困难,好在学校老师和单位领导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于是在生活上、职业上,我都有了新的前进方向。当女儿开始认字的时候,我感到特别欣慰。她每学会一个新词,都是在向我昭告:她的大脑是正常的。看着她学着辨识文字,我不禁喜极而泣。这个阶段让我无比振奋——更不用说,当知道她能正常学习时,我有多么宽心了。我真是连呼吸都畅快起来了。人的正常发展看起来像个奇迹。我大女儿在美术和写作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每当她给我看她画的画、写的文字的时候,我的心里都充满了自豪与感恩。因为我已经明白,有时候生命格外脆弱,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心会被某个东西击碎。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主题是:家有缺陷儿,如何顺利应对。这个过程的关键是韧性与平衡。我的研究兴趣不仅仅来自于想更多地了解自身,我更希望我所学到的内容也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希望能在家庭成员和专业人员之间架起一座理解与合作的桥梁。在泰瑞克过完九岁生日过后,我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向家长、从业者团体作演讲,并成功地帮助人们沟通、合作。那个时候,泰瑞克的情况已经严重到需要全天候陪护的程度,我不得不让他住进专门机构。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做出的一个决定,在第十三章我会更深入地解释这个决定。1990年,我受邀参与一个项目,帮助新泽西州教育部研发一套培训体系,旨在促进家长与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后来我成了新泽西州教育部的全职培训师。在将自身经历与专业研究相结合的方面,我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在各种学前项目与专业会议上,我总共向数千家长和业内人士作过演讲。通过这种方式,我与泰瑞克同在,并且找到了某种意义。1991年,《咨询与发展期刊》发表了我的文章《失去的梦想,新生的希望》,讲述了我的人生经历及其对我职业道路的影响。读者纷纷给我发来信件、打来电话。有大学教授说,他们使用我的文章作为咨询课和特殊教育课上的下发资料。我听了之后感到特别欣慰。同年,我和辛迪的第一个孩子卡拉出生了。过了两年多,也就是1993年的时候,我们又有了第二个女儿佐伊。卡拉和佐伊的成长,见证着我们之间关系的活力。1992年,辛迪和我创建了独立心理咨询室“新选择”。后来我们的咨询业务发展得很好,于是我辞去了在新泽西州教育部的全职工作。现在我专职服务于自闭症以及其他特殊需要孩子的家长。我和辛迪一直都围绕着我们的家庭来安排工作,这是我们俩都喜欢的一种生活。此外,我还担任了一些学校和家长团体的顾问,其中包括一个隶属于“先机计划”(Head Start)的三年期特别项目的心理顾问,该项目旨在增进父亲及男性榜样在幼儿生活中的参与度。目前,我为家庭提供咨询,并在国内外开设讲座。我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谋生,这是一种特别的恩赐,也是我感到特别自豪的事。这一路走来,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儿子的异常对我成长的帮助,是我过去不曾料想到的。他给了我一个机会去做不寻常的事情。我从中汲取的知识与智慧,仍在帮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年的泰瑞克(中)和作者(左)泰瑞克让我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他如此天真无邪,大部分时候都很快乐。他这样一个温柔的生灵,无论在哪个机构,都受到工作人员的喜爱。仅仅想到这些,就足以让我安然、微笑。我现在的生活不同过往,却充实满足。我一边帮助其他自闭症家庭,一边不断学习。有时候我想,自己何德何能,值得拥有如此丰富的人生。每当我走进一家早期干预机构,或者开始为新确诊孩子的家长做一场咨询,我都会重温自己的经历。当我反观自己的内心,那种幸存者的负罪感就会减轻。他们的故事提醒我,我有资格感觉良好——因为我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让爱重生:自闭症家庭的应对、接纳与成长》(Autism in the family : caring and coping together),[美]罗伯特·纳瑟夫/著,成丽苹/译,东方出版社,2017年4月
(原标题:美国自闭症儿童家长:我花三年时间才接受孩子患自闭症的事实)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他被称为香港电视圈刘德华,为自闭症儿子退出娱乐圈,花三年时间教儿子上厕所
他被称为香港电视圈刘德华,为自闭症儿子退出娱乐圈,花三年时间教儿子上厕所
喜欢看TVB的人,一定都知道陈锦鸿,他演的经典角色,真是数也数不过来。
《新上海滩》他是许文强,合演的还有郑少秋,陈松伶,
《O记实录》里,他是林永泰,对戏的有黄日华、郭可盈,还有罗嘉良和黎姿
没错,那时候,黎姿还真是美呢。
到了《天地豪情》里,还是罗嘉良、黄日华,女演员里多了郭霭明,陈锦鸿演的是程家雄。
说起来,佘诗曼真是陈锦鸿的荧屏情侣,《雪山飞狐》里,他演胡斐,与佘诗曼是一对。
到了《刑事侦缉档案4》里,他演的江子山,还是与佘诗曼是情侣,以至于观众那段时间直呼,希望他们俩生活中也在一起。
内地观众最熟悉陈锦鸿的是《创世纪》的许文彪,毕竟这部香港剧集可是上了央视八套和一套的。剧中的汪明荃、郭可盈、罗嘉良、陈慧姗、蔡少芬、古天乐,这部剧创造了不可复制的经典。
陈锦鸿是那种没有野心的香港艺人,就是规规矩矩的赚月薪,TVB的薪水大家都知道了,他从未想过靠着自己的名头去外面捞金。有人说,论陈锦鸿的劳模程度,堪比电视剧界的刘德华
当然,大概也是香港确实捞金的机会有限。
与他同期的古天乐转向大银幕发展,罗嘉良娶了内地的老婆,整个家都搬到了内地;郭晋安也一口气拿了好几届TVB视帝,惟有他,有那么一段时间,甚至完全见不到他了。
原来,陈锦鸿的儿子得了自闭症,同时被医生诊断为中度智障,光学上厕所就学了四五年。
这对于原本想结婚后,一口气生足三四个宝宝的陈锦鸿夫妇来说,无疑于晴天霹雳,陈锦鸿当时正跟胡杏儿和萱宣在拍《万凰之王》,
戏中他演皇帝,身边美女如云,可他哪有心思再演戏,整颗心都被儿子的病牵挂住了。
《万凰之王》拍完,他立刻宣布暂时息影,同时把自己经营的好好的酒楼生意也结束了。
在陈锦鸿看来,事业可以东山再起,但儿子只有一个,他一定要和老婆在儿子自闭症的可控时,尽所有能量去帮助儿子。
那段时间,媒体拍到的陈锦鸿俨然就是二十四孝老爸,每天送儿子上下学(特殊教育学校),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给儿子煮饭做可口菜,咨询专家,看心理医生,跟学校申请做“影子陪读老师”。
见多了演艺圈内以工作忙为由,不顾孩子,全权交由保姆和老人看护,孩子只是自己回家时玩乐以及在微博上晒幸福的手段,像陈锦鸿这样完全放弃自己事业,甚至不去想以后会不会再回演艺圈的男明星,真的不多。
陈锦鸿夫妻曾学“孟母三迁”,越搬越偏僻,在香港郊区盖了房子,希望不喜欢与人接触的儿子可以多点接近大自然。每天陪着孩子爬树、钓鱼,不断启发他去讲话。
上天不会辜负这样负责任的老爸。
终于,儿子陈驾桦愿意开口叫爸爸了,虽然话语还是不多,可你从他的画作里面,能读懂这个沉默孩子的世界,
就像有一句所说,第一个自闭症儿童都是上天降落在这个世界的星星,他虽然孤独,但却更接近这世界的本真,他在他的世界就是天才。
让陈锦鸿没想到的是,儿子居然后来还拿了个全年级第一回来。成绩好不代表一切,可对于一个自闭症儿童来说,这是多么重要的历史时刻。
颁奖典礼上,陈锦鸿开心的像是自己拿了影视大奖,忙前忙后,甚至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他说自己儿子得病后,他再也没想过自己还会再生小孩儿,就想陪伴儿子长大,看他点滴的成长,胜过自己在演艺圈的任何成就。
如今,陈锦鸿重归演艺圈,剧集不断,而儿子也成了他口中常常提及的骄傲。他的努力终于得来了最好的回报,希望以后这个好父亲也能一家人开开心心!健康幸福!每日一测:心理年龄测试
名词解释:向日葵族,即会发现微小幸福的族群。他们就像那执着而积极向上的向日葵,给点阳光就灿烂。在他们的概念里…[]
你会喜欢乖乖女还是喜欢有点坏的女人?或许你会选择…[]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和可爱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真正的自我价值和自我欣赏,心理…[]
约会是谈情说爱的一种浪漫方式,爱情也常因约会而不断升温。但在约会恋爱中的男女总会不断地猜测对方的心思,其实,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
今日测试:
我的观点是:
有不少故作招摇的女人,真不知道她们每天得瑟是…[]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时都可以听到有人用“自恋”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或者别人,例如我这个人比…… |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躺下在床上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患上了偏执型人格障碍,很多人对于偏执型人格障碍并没有一个太多的了解,…… |
热点关键词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当中,一个好的表达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日常的人际交…… |
我和男友谈恋爱已经六年了,我很想结婚。可是,每当我向他提及结婚,他却说要再冷静冷静,再想清楚一些。
我发现自己在女生面前很沉默寡言,以前即便有机会能和女生相处,也是想办法回避或者躲开,甚至在路上偶遇相识的女同学也要绕远了走。
你可能抑郁了自己都还没发现!不过,朋友圈的照片可以透露出你的抑郁倾向哦。有研究表明,人…… |
恋爱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而在恋爱
女人的年龄里蕴藏着奥秘。英国《每日邮报》网站近…[]
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总会有一部分人异常优秀、突出,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平平无奇、毫不起…… |
最新推荐 就医助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闭症孩子的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