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建设??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篇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
  一、目标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护、技、药师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形成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逐步建立和完善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
  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
  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
  ⑷医嘱制度
  ⑸会诊制度
  ⑹值班及交班制度
  ⑺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⑻医疗纠纷、事故报告制度
  ⑼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
  ⑽首诊负责负责制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六、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1)、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职能部门药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3)、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上报。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务科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
  (2)、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应将检查考核结果、医疗质量指标等,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质控小组反馈。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3)、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七、逐步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篇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 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 病床使用率&92%
  2、 平均住院日&14天
  3、 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 术前平均住院日&3
  5、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 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7、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 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 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
  10、 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11、 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2、 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3、 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4、 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50%
  15、 手术250台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
  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质控办。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如连续不上报的则扣科室当月一定的考核总分,与科室奖金挂钩。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3、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每月检查重点安排如下:
  1月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离开手术室前核查,准备切开皮肤前的核查,规范书写手术安全核查书。
  2月份:&危急值&报告登记,护理人员及时报告医师,医师及时处理并记录,
  3月份: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查有无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进行逐一核查,落实各项措施。
  4月份:输血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前、备血情况、化验项目、单书写全面;输血前签署患方输血同意书;合理用血,输血前后的病程分析记录。检查第一季度的各种种讨论病历(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
  5月份:抽查危重病人的上级查房记录,值班医师查房记录,病危通知书,抢救记录等。
  6月份:落实术前病情评估制度与术前讨论制度
  1、 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的评估。
  2、 患者术前病情的评估的重点范围
  3、 手术风险评估
  4、 术前准备
  5、 临床诊断、实施手术方式
  6、 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
  7、 检查病历记录情况
  8、 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及培训记录。
  7月份:①谈话制度方面。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谈话制度,植入病例的谈话,非手术病人72小时谈话,患方签字的及时性、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的谈话;病情危重告知;被授权于病案签名的一致。
  ②第二季度讨论病例(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
  8月份:合理用药,包括抗生素专项治理和用药的情况分析及病情处置等。
  9月份:病程记录方面。包括三级查房制度、病程记录记载要求对检查、化验的分析并合理用药、处置等。加强首次病程录的内涵。重点检查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的内容。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书写的检查。会诊及转诊记录及时性、完整性。
  10月份:①归档病历的评分;②讨论病历的书写。
  11月份:手术分级动态管理、考核、授权等
  12月份:一年来医疗质量与管理总结,巩固成绩,改正缺点,持续改进。
  五、定期召开质管小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科主任,病历检查及时反馈书写医师,每月检查的存在问题以季度书面总结报院长,并在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讨论,提出整改,以持续改进。
篇三: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20XX年医院工作的重点是迎接等级医院评审、继续深进展开医院管理年活动,依照以上的要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整体和重点工作仍然是对医疗质量的管理和延续改进。现将20XX年的工作计划以下:
  一、进一步加强迫度建设,对我院医疗质量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根据最近几年来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工作实践,今年计划对我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医院管理相干规章制度等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同时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利用管理的相干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完善手术分级管制度和手术审批制度,有效防范与控制医疗风险。
  检查和指导各科室质控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及工作制度。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计划、效果评价方案及赏罚措施。修订和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赏罚办法》,奖优罚劣,落实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医疗质量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提升、年度考核、劳动聘请等挂钩,与干部提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二、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积极争创&三乙&医院
  1.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根据评审标准要求,果断把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医务职员。
  2.依照医疗质量延续改进方案,每个月针对医疗进程中存在的题目进行反馈总结。
  3.狠抓病历书写质量,严格落实病历质量院科二级管理。每个月不定期组织质控员抽查现病历和回档病历,发现题目及时反馈,奖罚措施落实到科室。
  4.完善各项医疗操纵流程,特别是重点、高风险科室的诊疗流程。制定各科高风险疾病谈话记录模板、常见病诊疗临床路径;完善门、急诊服务流程,住院服务流程等。
  5.完善医疗争议处理流程,重点加强对争议处理后医护职员在该事件中本身分析、整改措施落实的监管。
  6.与各科室签订创建&三乙&医院工作责任状,具体落实科主任、三级医生及一、二医生的具体工作职责,争取创建工作美满成功。
  三、强化对人材的培养,提升医技水平
  1.依照与长海医院协作内容,落实具体工作。邀请长海医院的专家定期来院检查、坐诊,展开讲座,同时提拔青年骨干进行脱产培训。2.加强对低年资住院医师技能与理论锻炼:继续落实12小时留院制、展开技能比武、&三基&&三严&理论考核等。
  3.再次完善住院医师轮转方案:要求新进医生定期轮转科室;主治以下内外科医生必须在该系统全部轮转合格才能提升等。
  四、努力营建学习氛围,不断进步科研水平
  1.抓好医生的学习制度,强化科内学习和全院性学习,全面进步全院医生业务素质。
  2.积极鼓励各科室申报科研项目,有目的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指导授课。争取20XX年市级科研立项6-7项,省级立项有&零&的突破,催促已立项项目及时结题;鼓励医学论文发表,落实相应嘉奖措施,加大对一级杂志论文发表的嘉奖金额;鼓励相干学科专家积极申报省级继教项目2-3项。
  3.突出重点,加强学科建设的管理。从本县群众需要动身结合医院实际,医院已确定骨科、脑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为医院重点发展学科,消化内科、超声科、放射科为重点扶持学科。对这些科室医院将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请协作医院如长海医院等上级医院技术上给予大力扶持,争取部份学科水平早日挤进省级先进行列。
  五、及时总结交换管理经验,制定整改措施
  每季度由院长主持召开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评价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题目,交换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研讨题目,总结工作。
篇四: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20XX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XX版》、《20XX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浙江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为基准,实施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一、加强学科和学科群建设。督促职能科以卫生部颁布的各专科的建设指南为标准,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
  卫生部已颁布7个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它们是《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有一批指南出台。要认真学习相关指南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省有关文件精神细化相关内容,指导我院的相关学科建设,从人才、技术、设备、制度等各方面提升学科水平。对优势学科要保持其先进性,使相对落后的学科,要借此机会创造条件迎头赶上。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强化科室文化建设。
  加强学科群建设。根据医学发展需要及学科发展现状,重新对有关学科进行梳理,建立相应的学科群,确定责任人,明确相应职责,合理、有序地开展工作。相关职能科加强监督和管理。
  二、以卫生部临床路径为基础,指导职能科与相关科室实施临床路径建设,促使临床诊疗规范化,标准化
  在20XX年初步开展临床路径基础上全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力争每个科室均有相关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相关重点科室按卫生局要求实施3条临床路径,合理确定病种,制定标准化医嘱,对各部门进行培训和宣传,合理推行临床路径。通过实施临床路径进一步落实相关制度,避免诊治随意性,防止漏诊和误诊发生,规范围手术期用药,降低药品比例,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和评价,并进行修正和改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各科室应按卫生部的要求做好临床路径工作和单病种质量管理,认真、及时准确地做好上报工作,医务处做好督促工作和质控处履行检查职能。
  三、督促职能科加强临床技术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准入机制,完善相关准入制度
  认真落实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相关内容,严格落实技术准入制度以及手术分级制度。在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及手术准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相关具体措施,依法行医、依法执业,杜绝超范围,超专业执业。加强会诊管理,完善种类会诊制度,严格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还将对全院的各项诊疗技术进行一次梳理,引进新技术,淘汰相对落后的技术,保证医疗质量。
  认真准备迎接省厅的二类技术、三类技术的审核工作,力争全部通过。并借此机会加强对二、三类技术的管理,加强准入管理,完善准入档案,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四、加强临床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落实和督查
  卫生部20XX年发布了一批疾病的诊疗规范,今年将继续发布一批临床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完整的临床技术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使每个专科,每种疾病均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关键还需认真落实。对临床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动态管理,更加附合临床需求。
  五、强化医护人员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管理,拓展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思路
&&& 在20XX年及20XX年全面开展临床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的基础上巩固考核成绩,拓展考核内容。加强临床思维的培训与考核。不定期对有关项目进行抽查,使考核更加合理,确保培训效果,保持相应水平。要求住院医师&三基&理论考试和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换药、洗手等技能考核合格率达到100%,公示考评结果。继续举办临床医师操作技能和病历书写等竞赛。加强医技人员上岗培训与定期考核。完善中、高级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今年开始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由科教科负责。
  六、加强医疗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文件,使诊治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XX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卫生部相关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为指针,进一步完善相关诊疗制度,修改相关程序,使制度和程序更加合理。认真组织学习并全面贯彻落实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制度及医疗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以十三项核心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加强医疗制度的检查和落实,执行医疗质量责任追求制。管理要热情,检查要无情,处罚要绝情。
  以强化医疗质量控制为手段,实施医疗质量的动态过程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标准,定期检查,奖惩结合,切实整改,提供优质便捷医疗服务,创建质量品牌优势。增强质量意识,建立现代医学模式的科学的医疗服务质量观;开展质量教育,端正质控心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案,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七、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认真实施《20XX患者安全目标与策略》,提倡和实施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理念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落实相关制度,提高用药安全;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严格实施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减少危险情况发生,加强患者教育,改善相关设施,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建立非处罚性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加强对院感重点人群的监控、培训和考核。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控。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各项内容,完善相关制度内容,提倡患者参与的理念,提高安全水平。实施医疗技术风险警示管理。严格执行医疗缺陷管理工作制度,定期分析医疗不安全因素,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监督整改。
与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相关的文章&&&&参见附件(1447kb)。&&&&
关键词:医疗机构 临床输血 输血安全 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8)4-0372-02
&&&&卫生部要求采供血机构和临床医疗机构要树立正确、全面的从献血者血管到受血者血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识,建立并完善覆盖采供(用)血工作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使之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1)。采供血机构已经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了覆盖从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成分制备到血液放行、储存、发放、运输全过程的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2)。如何参考《ISO标准》(3)及《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医疗机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对从血站领取血液到输入病人体内全过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1 质量管理职责
&&&&医院领导重视是临床输血安全之根本。体系首先要规定医院法人代表是临床输血质量第一责任人,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领导重视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的全面质量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输血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输血相关知识等培训,定期检查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体系运行效果进行监控、分析和改进,对临床科学、合理输血进行评价和指导,在输血管理委员会中应提高输血科主任的地位(任命为该组织的副主任或办公室主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能使输血管理委员会更好地履行职责;与输血相关的每个岗位的员工对其职责范围内质量负责,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
&&&&2 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文件应覆盖包括血液接收审核、血液登记入库、血液库存管理、血液样本采集、样本审核及交接、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血液发出、输血等全过程,应包括质量手册、过程文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记录。
&&&&质量体系文件的制定应参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4)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5)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 组织与人员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应独立设置输血科,输血科应配备具有医学专业学历、并具备初级以上资格的专业人员3~5人,工作量大的酌情增加。输血科主任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有3年以上输血工作经历。重点应制定员工继续教育计划,特别是日常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定期进行考核以检验和评价学习、培训的效果。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可制定措施促进业务学习和培训制度的落实,如建立输血人员业务档案,每年一次准入考试等等。输血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4 建筑设施与环境
&&&&二级医院输血科业务用房应达到80~100m2,业务用房的结构布局应符合技术操作规程和卫生学要求,应设有储血室、配血室、发血室、值班室、档案室等,位置应选择靠近手术室或病区,环境应清静,采光和空气流通条件要好,水电气供应有保证。特别是要有备用电源。
&&&&5 设备
&&&&医院输血科必须具备一定的设备,以满足业务工作需要。如储血专用冰箱、低温冰箱、医用冰箱、水浴箱、恒温箱、专用离心机、显微镜、计算机系统、融浆机、电话等,储血专用冰箱必须有备用的。设备应标明用途及运行状态,大型设备建立专门档案,记录设备使用、保养、维修等情况,表明设备是符合技术参数要求的。储血冰箱温度计按规定送技术监督部门校准。
&&&&6 物料
&&&&制定与输血相关的物料清单,相关物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与输血相关的检测试剂必须具有国药准字,部分试剂应有中国药品检定所“批批检”合格标志。试剂按规定效期使用,在规定条件下保存。输血器材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一次性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7 安全与卫生
&&&&参照医院内部感染控制等相关制度执行。在此应特别制定血袋及样本处理规程。
&&&&8 信息管理
&&&&临床输血信息管理是临床输血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医院临床输血科室与输血科沟通不畅,不通报用血计划、用血不预约现象较普遍;输血科不知道临床用血计划,造成血液库存不合理和血液过期浪费;输血反应不报告,输血反应卡仅流于形式;输血科与血站沟通不畅,输血科没有向血站申报用血计划,血站也不了解临床用血趋势。特别指出的是各医院没有制定应急输血预案,在血液库存不足、血站来不及送血时该如何处理缺少明确规定。因此,在质量体系建设时应把信息管理作为重点之一,详细规定各个环节的信息沟通方式,制定详细可行的输血应急预案,如加强临近血库间的沟通联系、提前制定血液调剂协议、人员和车辆准备等,并对血库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9 过程管理
&&&&输血过程管理是质量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输血过程管理程序应明确各个环节及应达到的目的、责任,并规定各接口的关系。每个环节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与之呼应,真实细致的记录操作过程或结果。输血过程至少应包括向血站订血、血液接收登记入库、血液库存管理、输血申请单及样本审核、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操作、交叉配血操作、血液发出、血液样本采集与送检、血液输注等。
&&&&10 记录
&&&&输血记录除输血科血液管理及试验相关记录外,还包括输血文书和输血病历。输血记录是安全输血的关键证据,将其纳入质量管理十分必要。记录的质量管理应包含全面记录及书写质量管理和记录入档保存两个方面。输血病历的质量管理是薄弱环节(6)。输血病历作为一种输血记录应严格要求其书写质量,制定输血病历书写要求,明确输血病历中应注明患者需要输血的原因,分析病人需要输血的成分和容量以及补充的方案,输血后进行效果评价,并记录输血过程和护理情况。
&&&&11 监控和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灵魂。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运行体系并监测体系运行效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根据监测结果持续改进体系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应制定质量体系自查规程,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按照自查规程和体系文件的要求全面检查体系运行状况,对发现的问题(不符合项)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验证纠正效果,直至问题解决及避免出现类似问题,记录整个自查过程。院长应定期对体系进行管理评审,确定体系对资源和管理等其他方面的需求,监督质量体系持续改进。卫生主管部门每年定期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对体系运行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医院自查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持续改进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使之更有效地为临床输血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质量管理 保障血液安全的通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
&&&&[3]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院质量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