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蚓部蛛网膜囊肿症状严重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徐永革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蛛网膜囊肿有什么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部分患者可有轻瘫或发作。还可有局部症状,如眼球突出和头部不称等。1.外侧裂蛛网膜囊肿 最为常见。外侧裂扩大,有时可伴有颞叶前部及额下回缺如。常见于男性20岁以下青年,常有头痛、发作(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性,精神运动性发作)、颞部骨质隆起,少数有同侧突眼,晚期可有视乳头水肿及对侧轻偏瘫等症状。2.大脑突面蛛网膜囊肿 见于婴儿或成人。婴儿常头颅进行性增大,两侧不对称,透光试验可见囊肿边界,有时有发作。成人常有头痛、,进行性对侧轻偏瘫,视乳头水肿。3.大脑纵裂蛛网膜囊肿 常无临床症状,约半数伴有胼胝体发育不良。4.鞍区蛛网膜囊肿 位于鞍上或鞍内。鞍上者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囊肿与视交叉  池之间可相通或不通。囊肿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可破坏蝶鞍,压迫垂体、视神经交叉及室间孔,产生视觉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阻塞性脑积水等。鞍内囊肿多无症状,亦可通过扩大的鞍膈孔向鞍上发展,类似空蝶鞍综合征。5.视神经蛛网膜囊肿 可有眶内段及颅内段两型。前者位于眼球后方,有同侧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视睫状神经静脉怒张等症状。颅内段型可压迫视神经交叉产生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等(Holt1966)。6.四叠体区蛛网膜囊肿 囊肿与四叠体池相通或不相通。早期可压迫导水管产生阳塞性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征,约1/4有Parinaud综合征表现。7.桥小脑角蛛网膜囊肿 早期有神经性、角膜反射减退,晚期有小脑征及颅内压增高症状。个别可有周围性面瘫、。8.小脑蛛网膜囊肿 可位于小脑半球、蚓部或枕大池部。临床常有颅内压增高症状,部份病例有小脑征。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7:35
徐永革大夫的信息
徐永革大夫电话咨询
徐永革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徐永革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徐永革大夫提问
徐永革的咨询范围:
脑积水、小儿脑积水、蛛网膜囊肿、脑出血、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
徐永革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神经外科好评科室
神经外科分类问答TA的最新馆藏肿瘤病友社区
消化系统区 乳腺区 内分泌系统区
呼吸系统区 泌尿和生殖系统区 脑部区
糖尿病病友社区
糖尿病病友讨论区
糖尿病并发症区
右侧侧裂池蛛网膜囊肿严重吗?
右侧侧裂池蛛网膜囊肿严重吗?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该病临床表现与囊肿部位有关,常见部位包括:外侧裂、桥小脑区、颞极、四叠体区、小脑蚓部、鞍区和鞍上、双侧半球间、大脑突面、斜坡等。多数病变于儿童早期即出现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癫痫;颅骨膨凸;占位效应引起局部症状或体征。鞍上囊肿还可以表现有脑积水、发育迟缓,性早熟等、视力障碍等。因囊肿破裂出血流入囊内或蛛网膜下腔使而病情恶化。对于无占位效应或政治的蛛网膜囊肿,无论其大小或部位均无需治疗,但应定期随诊复查。
北京天坛医院
收到礼物:
感&谢&信: 0
+&&糖尿病病友社区2390人
+&&疑难案例11人
+&&肿瘤病友社区3353人概述/颅内蛛网膜囊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颅内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包围在蛛网膜所形成的囊腔,属良性病变。蛛网膜囊肿常见于外侧裂、大脑纵裂、大脑表面或底部、小脑等处,亦可见于鞍区、视神经、四叠体区、斜坡、桥小脑角等处。临床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先天性蛛网膜内囊肿,系胚胎蛛网膜发育异常所致,占大多数;一种是因创伤、炎症等引起蛛网膜广泛粘连的结果,又称为继发性蛛网膜囊肿。
病症表现/颅内蛛网膜囊肿
蛛网膜腔内囊肿病人主要表现有意识障碍、进行性感觉障碍、各种脑神经的功能障碍等等,部分病人可有轻瘫或癫痫发作,位于视交叉池即鞍区的囊肿可引起视力减退及视野改变,位于颅后窝的囊肿可因第四脑室堵塞而引起颅内压增高,主要症状有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而头痛是颅内蛛网膜囊肿首发症状。囊肿是否存在进展,与症状的发展是相伴行的。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最为常见,在幼儿患者可有颞部颅骨隆起,颞部骨质菲薄及慢性颅内压增高,但多不引起注意,直到成年方产生症状。症状与囊肿大小及生长部位有关。小囊肿可无任何症状,偶在尸检中发现。许多患先天性蛛网膜囊肿的病人,整个病程进展十分缓慢,可长期甚至终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症状/颅内蛛网膜囊肿
本病起病隐袭,多无症状。一些体积大的蛛网膜囊肿可出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临床表现。⑴ 颅骨发育异常或巨颅畸形,特别多见于小儿;⑵ 小儿期的鞍上池囊肿可表现为抬头-低头头部活动,即玩偶头样症状;⑶ 左侧中颅凹囊肿可合并注意力不集中症(ADHD);⑷ 头痛,但不是所有头痛患者均有蛛网膜囊肿;⑸ 癫痫;⑹ 脑积水(脑脊液聚集过多);⑺ 颅内压增高;⑻ 发育迟缓;⑼ 行为改变;⑽ 恶心;⑾ 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⑿ 共济失调(肌肉运动不协调);⒀ 幻听;⒁ 早老性痴呆, 多合并Alzheimer氏病。
5岁)症状"class=anchor-2>老年患者(>65岁)症状/颅内蛛网膜囊肿
老年患者 (>65 岁) 症状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或正常压力脑积水相似:⑴ 痴呆;⑵ 尿失禁;⑶ 偏瘫;⑷ 头痛;⑸ 癫痫。部位相关症状⑴ 幕上囊肿可类似美尼尔氏病症状;⑵ 额叶囊肿可出现抑郁;⑶ 左颞叶囊肿可有精神症状。左额颞叶囊肿更多地表现为述情障碍;⑷ 右侧裂区囊肿可导致在61岁左右出现新发精神分裂症;⑸ 左中颅凹囊肿可有幻听、偏头痛和发作性幻想;⑹ 多数神经外科医师认为蛛网膜囊肿与精神疾病存在一定关联
就诊情况/颅内蛛网膜囊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 - 搜狗百科不是所有的颅内蛛网膜囊肿都要手术,无症状可不必手术,无颅内压增高和局部神经功能异常者可暂不做手术,可随访观察。但如果出现压迫症状,如偏瘫、视力减退等情况时,需手术治疗。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就诊:1.定期排片检查,注意发现囊肿是否进行性扩大。2.有无囊肿压迫脑组织,产生颅内高压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3.存在难以忍受的症状,保守治疗无效。4.囊肿诱发癫痫。
诊断/颅内蛛网膜囊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诊断此病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包括CT或MRI。表现为为脑外或脑内边界清楚、光滑的脑脊液密度区,CT值为 0~20 Hu,无强化表现。外侧裂池与颅穹窿附近的囊肿,内缘呈直线状为其特征,可成方形。常引起邻近颅骨的吸收和膨隆。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可使四脑室前移位,伴病变以上脑室扩大。
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1.非手术治疗在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病灶基础上,早期或急性期应先采用药物治疗。(1)病原治疗本病可由细菌(如结核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根据病因可行抗菌,抗病毒及抗寄生虫治疗。(2)抗炎、抗粘连常用地塞米松10~1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后改为口服地塞米松或泼尼松5~10mg,早晨顿服并逐渐减量,至4~6周时停药。(3)降低颅内压轻度颅内压增高者可口服50%甘油生理盐水。症状明显者予20%甘露醇250ml静滴,每日1~4次。2.手术治疗目的是去除占位(囊肿)、疏通脑脊液循环、解除粘连。脑表面或脑神经周围粘连紧密、坚韧时不可强行分离,以免增加神经损害。脑脊液循环不能疏通情况下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复旦学报(医学版)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8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01:43:55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蛛网膜囊肿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