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会受到怎样预防核辐射射并且致癌吗?

日本花王纸尿裤有核污染,婴儿长期使用会致癌?造谣
较真鉴定:1、不管是央视报道还是国家质检总局禁令,针对的都是“食品”,把纸尿裤带上一起说,是捆绑式恐吓。2、国家质检总局还专门发布过质检新闻,称日本产的婴儿纸尿裤(包括花王)抽样检验检测合格。3、来自日本核辐射地区的非食品类产品,是不需要担心的,世界各国几乎都没有进口限制。查证者:丁阳近日,社交媒体上一篇名为《央视“3.15”曝光|日本花王纸尿裤生产工厂有两处位于核污染地区,婴儿长期使用可致癌!》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在中国热销一时、甚至中国游客专门去日本抢的花王纸尿裤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在天猫、京东等国内各大网店中,花王纸尿裤都是正常销售
这篇文章首先蹭了央视315晚会的热度,本次315晚会央视曝光国内市场上存在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禁令中日本核辐射地区的食品,的确引发热议。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央视晚会中关于这一部分的报道,从头到尾说的都是“食品”,压根不存在“据央视报道,使用核污染地区的产品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使用核污染地区的产品严重者可致癌!婴幼儿使用核污染地区的产品危害性更为严重!”这个说法,把“食品”替换为“产品”这可以说是故意混淆视听。 这篇文章还直接引用了国家质检总局 2011年第44号禁令,禁令内容是“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枥木县、茨城县、宫城县、山形县、新泻县、长野县、山梨县、埼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并对日本其他输华食品、农产品及饲料进行放射性物质浓度检测,防止受放射性污染食品农产品进口至中国。”禁令明明白白针对的是“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哪种都跟纸尿裤没有任何关系, 这篇文章居然说“其他相关产品也大致如此”,这同样是严重的混淆视听、浑水摸鱼。 顺带一提,即便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禁令,“日本花王2家生产企业处于核污染地区”这个说法也是不准确的。花王生产婴儿纸尿片,的确是在山形、爱媛、枥木的三家工厂,山形、 枥木也确实在国家质检总局 2011年第44号禁令中的12都县之中,但在国家质检总局当年的411号国质检食函中,已经取消了山梨、山形两县的禁令。 大概这篇文章的作者也知道只引用跟食品有关的报道、禁令太扯,所以还是从原理的角度声称“产品与人体皮肤接触也会产生危害”,把食品方面的问题拉上一起说,可以理解为一种“捆绑式恐吓”。不过如果这些“核辐射地区的产品”与人体皮肤接触危害就那么大的话,那为何国家质检总局禁令为何不包括纸尿裤,央视晚会也不去报道纸尿裤呢?事实上,国家质检总局曾发布过一条地方质检新闻,称江苏常熟进口的日本产婴儿纸尿裤(包括花王品牌)等产品抽样检验检测合格。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中关于江苏常熟花王纸尿裤“检验检测合格”的新闻 事实上,来自日本核辐射地区的非食品类产品,是不需要担心的。之所以世界各地会禁止来自日本核辐射地区的食品(目前正在不断放宽限制),原因主要在于担心福岛核电站氢气爆炸时产生的放射性尘埃,会通过食物链沉降在食物表面或存在于食物中,然后在人体体内产生不良影响。但非食品类的产品并不存在类似的机制。2011年5月时,一家专注于美容与个人护理产品产业信息的网站premiumbeautynews就注意到没有一个进口日本非食物产品的国家检测到核辐射。而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15年的一份报告,美国药监局FDA在来自日本的非食物产品中从来没有检测到任何放射性物质,也没有发布过任何禁令。比利时原子能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有关评估和福岛事故后的经验说明,对于人群来说,非食物产品的核污染并不是一个显著暴露的途径”。 所以,不仅日本人自己在用,世界各国也基本没有对日本核辐射地区的非食品类产品有限制措施。在爱尔兰的环保局网站上,还专门有这方面的答疑,“我从日本进口非食品类的产品,与这些产品接触的人们会有任何风险吗?答:如果这些产品……是从福岛核电站20公里外地区生产的,那就不存在明显的辐射风险。” 爱尔兰环保局网站中关于从日本进口“非食品类产品”的问题答疑 综上所述,来自日本的纸尿裤是完全不必担心的,宣称“婴儿长期使用可致癌”完全是一种危言耸听。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day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股票/基金&
核辐射超量会致癌甚至死亡
  现在网消息
  核辐射对人体究竟有何危害?专家表示,主要看“受照剂量”,严重的话可能导致躯体效应、致癌甚至死亡。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无时无刻遭受辐射。比如一次医院拍片大约吸收1.2mSv(辐射剂量单位),一年接受的天然照射是2.4mSv。我国标准规定工作人员每年不能接受超过20mSv,相当于连照20次X光的核辐射。
  “人体受到辐射照射后,会产生两种生物效应。”一种是随机性效应,如果受到辐照的细胞被改变而不是被杀死,则结果会有重大区别。尽管肌体存在高度有效的防御机制,由一个被改变的但却是存活的细胞的再生过程产生的一些克隆细胞,在经达长时间和不等同的延迟之后,可以导致癌症,而且癌症诱发的几率与所接受的剂量成正比。第二种是确定性效应,当人受到外辐射到一定剂量后,会呕吐、造血抑制、甲状腺黏液水肿、皮肤红斑或脱发等,严重的会死亡。而喝了受污染的地下水,吃了受污染土壤上长出的物质,放射性核素将一部分沉积在人体内,从而可能引发各类疾病。
  核事故的国际等级分类
  日本政府已将这次核事故初步定为4级。
  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制定于1990年。核事故分为7级,类似于级别,最低影响的3个等级被称为核事件,最高的4个等级被称为核事故。
  第7级核事故标准:大量核污染泄露到工厂以外,造成巨大健康和环境影响。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第6级核事故标准:一部分核污染泄漏到工厂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挽救各种损失。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1957年前苏联Kyshtym核事故。事故当时造成70-80吨核废料发生爆炸并散播至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第5级核事故标准:有限的核污染泄漏到工厂外,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挽救损失。目前共计有4起核事故被评为此级别,其中包括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
  第4级核事故标准:非常有限但明显高于正常标准的核物质被散发到工厂外,或者反应堆严重受损或者工厂内部人员遭受严重辐射。最近的一次第4级核事故为1999年日本东海村核事故,当时反应堆达到临界状态,并导致3名工作人员遭受严重辐射,其中2人随即死亡。本次日本核电站爆炸事故到目前为止被定性为第4级。
03/15 16:1903/15 14:4703/15 14:1303/15 12:4603/15 11:2003/15 09:1503/15 09:10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核医学检查,辐射厉害吗?_新浪新闻
核医学检查,辐射厉害吗?
  □通讯员 杨国平 本报记者 何丽娜
  早报讯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肿瘤医院了解到,从今年5月开始,该院筹备了3年之久的核医学科正式开始运营,除了核医学检查之外,还开出核医学治疗病房。
  一提到“核”,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核武器或核事故曾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此大家对核辐射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认为核医学检查也会使人体受到辐射损伤、致癌、致畸等,不仅自己对做一次核医学检查很难下决心,而且对接收核医学检查后的患者也是退避三舍,就怕受到有害辐射。
  “其实大家完全不必要有这方面的担心。”该院核医学科主任赵春雷说,在日常生活中,来自自然界各种射线的辐射无处不在。如平常使用的电视、电脑、手机等会使我们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一次长途空中飞行所受到的辐射甚至比接受一次核医学检查要高很多。
  赵主任从事核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20多年,经常会碰到一些患者,乐意接受超声、CT、核磁共振等放射科的检查,可就是说什么也不愿意接受核医学检查。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核素功能显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心脏等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等。目前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赵春雷主任说。
  除了全身骨显像、肾动态显像、肺灌注/通气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甲状腺显像、葡萄糖代谢显像等各种核医学检查外,赵春雷解释,核医学治疗还适合甲状腺癌的治疗。
  (原标题:核医学检查,辐射厉害吗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预防核辐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