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手足口病吃什么药病

  在众多的小儿病症当中,手足口病应该是一种比较麻烦的传染病了,它和感冒一样会传染,不过要比感冒严重得多。手足口病可以说是一种季节性的比较多发的传染病,而发病的人群主要都是婴幼儿,发病的原因也有很多,很多种病毒都会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生。虽然说手足口病是季节性的,但是并不等于其他的季节就不会发生,这个病的高峰时间是每年的5月至7月时间段。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是有可能会发病的,但是大多都是5岁以下的儿童甚至更小的幼儿,年龄小的发病率还很高,所以说一定要做好预防。

  一旦有一个孩子发生了手足口病,那么和这个孩子有接触的小孩子都会有传染上的可能性,手足口病在幼儿园是传染的高发地方。那么如果说孩子不小说患了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可以好得快呢?根据有的专家的研究结果表示,治疗手足口病一般服用中药的话效果是最好的,主要是采用内服和口腔涂抹的药一起治,二者结合起来这样好得比较快,而且中药对人们身体的副作用也较小,如果病情较轻的,并没有其它的并发症,那么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完全好了。

  中医治病大多都讲究辩证的治疗方法,手足口病也是如此。对于那些比较急的,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疼痛的,这类都可以使用“银翘散”来治疗;有些一直持续发烧的,口腔、手足或者身体出现疱疹比较多的,可以采用“清瘟败毒饮”来治疗。而在手中口病康复的期间,有些孩子会出现咽痛症状的,那么可以喝一些清热润咽的方子,比如生地黄和芦根等。如果有些孩子口腔一直有疱疹,也可以含一些西瓜箱含片,这样可以舒缓一下口腔的不适。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要定时的用温水漱口,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这样会加重口腔的不适的,每天的饮食都要清淡一点,多喝点白开水,多多的休息。

  手足口病传播的也很快,所以说幼儿园通常是传播的场所之一。如果老师发现个别孩子有手足口病,那么一定要让家长带去尽快治疗。大家应该怎么样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呢,我们来看一看学习一下。

  首先,要把患儿隔离开,注意加强孩子的卫生,避免发生感染;平时要让房间保持空气的流通,要避免到人比较多的地方,每天多吃一点蔬菜水果;因为病毒感染都是身体的抵抗力不行,把身体吃得强壮了,才会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对于日常的生活用品也要定期的消毒和更换,经常的把被子晒一晒,太阳可以杀菌,毛巾也要多放在阳光下暴晒。

  手足口病有很多是因为孩子不讲究卫生引起的,所以平时家长要也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把自身的清洁做好了,这样才能避免发生细菌感染。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75147人看了这个视频

  •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 小孩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

  • 手足口病饮食上注意什么

  • 儿童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是什...

  • 手足口病治疗用什么方法最...

  •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 健康宝宝需要打手足口病疫...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病期在7-10天。建议患儿服用清热解毒药物。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1、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方

1.1、治疗的选择方面首先需要选择一些的清热解毒方面的食物和中成药包括绿豆、、、百合、菊花脑、黄瓜、冬瓜、丝瓜、苦瓜、荸荠、马蹄、茭白、芦笋、冬笋、鲜藕、红、茼蒿等。

1.2、对于手足口病的患儿宜进食煮熟的食物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在50℃即可被迅速地灭活,所以,不宜进食生食、凉食,应该彻底地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同时,应忌食生姜、椒、蒜、桂之类的温散辛辣之品。

1.3、手足口病的治疗选择药物和食物的时候需要注意多摄入抗氧化剂每天补充大量富含维生素A、C、和微量元素硒、锌等抗氧化剂的食物以及富含多种植物性化学物质的、抗氧化性能极强的红色、黄(橙黄)色食物。

2、治疗手足口病的食物

2.1、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2.2、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

2.3、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也有说法ldquo;全素,不动荤腥rdquo;。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3、其它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

3.1、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

3.2、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3.4、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甲泼尼龙15-30mg/(kg?d),3天后减量为小剂量。

3.5、者进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管理。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1、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2、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3、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