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皱纹纸啊 急人

「花式煎饺」听说最近流行这样包饺子 简单又漂亮,绝对能俘获一个吃货的心,赶紧做给心爱的人吧,先马了收藏

每曰喝1两生芹菜汁,病轻者服半月,病重者服一月可愈,忌吃羊肉、鸭血。

去年我父亲脚后跟一直疼痛,医生诊断为骨刺,久治无效。后用一偏方医好,至今未发。

方法:两小匙芥末粉,9度米醋,调成糊膏状。将糊膏摊在30厘米×15厘米见方的棉布上,厚0.3~0.5厘米。再将棉布折叠,使糊膏夹于棉布中间。将棉布敷在足跟骨刺患处,用布条扎紧。为使醋尽快渗透进去,可用电暖器或电炉、电吹风等烘烤。30—40分钟后取下,热敷处皮肤呈浅红色。每天一次,10天左右即可痊愈。  

医生点评:引起足跟痛的原因很多,老年人最多见的病因是跟骨骨刺。醋和芥末外用有良好的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此法热敷时通过对足跟处昆仑、太溪、然谷等穴位的刺激,能温通经络、调畅血行,所以可使跟骨骨刺引起的疼痛减轻或消失,但不可能根除骨刺。要注意的是,芥末敷后皮肤即可泛红充血,可能使皮肤起疱,因此不可久敷。

益母草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

益母草100克,水煎,早晚空腹服,一日一付,连服15天。

凉毛巾搓前胸、背后治支气管炎!

我(今年76岁)17岁那年得了支气管炎,咳得很厉害,痰特别多,后来就开始喘。整年吃药打针,几十年也不好。在实在没办法情况下,有位老中医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可能见效。按他意见,我将毛巾放入凉水盆内淘凉用力搓前胸、后背。毛巾搓热了放入盆内淘凉再搓,直至盆内的俄水热了,就不搓了。每天睡觉前搓,时间从6月份开始搓至11月份止。冬天不搓。第一年见效,第二年见奇效。现在已有8年不咳嗽,一直也不感冒。

用带皮土豆一个,洗净,捣碎取汁,每天早上空腹服一次,1个小时以后才能吃饭。一患者,在饮用土豆汁同时,也在服用蜂王浆治疗。

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乙肝(慢性)!

患者自己的血5毫升,在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慢性乙肝20例,疗效明显,奥抗转阴性可达89%。

大蒜一头,去皮捣烂加白糖3钱,过半小时后用开水一两冲,两天可治小儿咳嗽、婴幼儿气喘,有特效。

鸡蛋清、白酒治疗牙周炎、牙龈炎!

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曰二次(一曰一只蛋),2-3天消炎止痛。

番泻叶治疗急性胰腺炎!

用番泻叶研成粉,装入胶囊,每次两粒,一日服3~4次,治疗100例,全部治愈。

白芨、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

白芨100克,大黄25克,水煎服,一日一付,某患者6天治好。

番泻叶治疗急性胰腺炎!

用番泻叶5~10克,开水300~500毫升,代茶,频繁饮用,首次大便后,改为每日2~3次,每次5克,保证大便每次3~5次,一般仅食3~4天,配合输液,治疗110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12天,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于4~7天正常,7~10天,B超炎症消失,疼痛10天之内消失。

败酱草、马齿苋治疗胰腺炎!

败酱草、马齿苋各50克,地丁、蒲公英各25克,姜黄、大黄各15克,水煎,一日一剂,连服7天。

番泻叶治疗急性胰腺炎!

番泻叶研成粉装胶囊,每次2粒,一日分三次服,100粒治愈。

大黄粉治疗急性胆囊炎、胰腺炎!

大黄粉10~20克,1次冲服,直到大便通畅,疼痛减轻为止。

白芨、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

白芨100克,大黄2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某患者6天治愈。

番泻叶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番泻叶5~10克,开水300到500毫升,泡后,待茶饮,频饮,首次大便后,改为一日2~3次,每次5克,保持大便每天3~5回,一般禁食3~4天,配合输液,110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12天。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4~7天化验正常。7天B超炎症消失,疼痛10日内消失。

用大黄三十至六十克,煎水,一至二小时服一次,直到腹痛减轻。或取生大黄粉九至十五克,玄明粉十五至三十克,用开水二百毫升分三次冲服或鼻饲,二至四小时一次,以泻为度,药后呕吐者停半小时再服,服一剂后,三至四小时无腹痛者,再给一剂。

益智仁治疗液多小便者!

24枚益智仁,加入少量的盐,用水煎服,有奇效。

银翘解毒片治疗咽炎(疱疹性)!

用银翘解毒片4片,一日服两次,一般3~5天疱疹就可消失。

牛黄解毒片治疗急性咽炎!

牛黄解毒片适量,研成细末,用酒精调,敷在喉结一侧,12小时,另一侧20分钟,敷后,短时间就可感到舒服,一两日就有明显的效果。

按摩项后、脊背、前胸、太阳等穴治疗急性咽炎!

按摩项后、脊背、前胸、太阳,可以按摩或拧或刮痧这些穴位,最好是同时进行。然后拍打腘窝,当时见效。

七厘散0.3克,一日服两次,对慢性咽炎、粘膜淤血,咽后壁滤泡累累,疗效好。

咽炎(咽部干燥疼痛、有异物感,急、慢性均可):用绿茶叶泡浓茶约2两水量,加入半两蜂蜜搅匀,每曰分几次漱喉并慢咽下,每曰一剂,连用3-5天,消炎镇痛,湿润咽喉,治急、慢性咽喉炎。忌吃烟、酒,一切有刺激性食物。

治疗慢性咽炎的小偏方!

取麦冬15克,桔梗15克,胖大海10克,甘草10克,板蓝根20克,山豆根15克,蜂蜜50克。

将上述中药(除蜂蜜外)用1千毫升的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将药汁倒入盛有蜂蜜的杯子里分3次服用。也可将煎好的药汁与蜂蜜混合装入保温杯中,代茶水慢慢饮服。

每天1剂,7天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此方有养阴清热、润咽止痛之功效。

牙痛(神经性、过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白酒一两,将花椒浸在酒内,十分钟后用酒口含,几分钟即见效,一曰2次每次10分钟,3-4天痊愈。

牙痛吃黄连上清片,加抗菌素!

牙痛吃黄连上清片,加抗菌素,几天就好。

我患牙痛,一时找不到药,试用蒜汁治牙5次,效果很好。即在牙痛时,把大蒜瓣顶尖掰个口,让蒜汁益处,往痛处擦抹数次,不久可止住疼痛。

1、取大蒜捣烂,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2、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白矾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通!

白矾3克,研成细粉,置于患者肚脐中,加水少许,使白矾融化,一般半小时,小便即出。

杨柳树叶治疗小便不通!

杨柳树叶1两,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曰二次,2-3天即可通尿无阻。

鸡肠一付,洗净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送服,每次1钱,一曰三次,服完即愈。忌姜、辣。

生姜治疗小儿感冒(包括婴儿)!

生姜5钱,水半碗煎开加入红塘服下,一曰二次,2天可愈。

山楂3钱,鸡内金1钱,加半碗水煮熟饭前吃完,一曰二次,连吃三天,有开胃、助消化之功效。

红皮花生米治血小板减少症

我曾患血小板减少症,一着急生气,血就从鼻子里往外淌。听人说了一法,我试了试,一年后痊愈,至今再没犯过。具体为:取红皮花生米适量,浸泡在蜂蜜中一周,放在阴凉处,每日清晨空腹嚼服即可。

本方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中医认为花生具有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调脂的作用,其中“补血止血”主要是花生红衣的作用。花生红衣含花生素及儿茶素等成分,能有效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提高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因此,可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患。

但花生含有大量油脂,再加上蜂蜜浸泡,容易造成脾胃虚弱者腹泻,因此可直接用花生红衣煎煮后代茶饮用,再加上少许蜂蜜调味,则适合各种人群。

大黄、芒硝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大黄、芒硝等量,研成细末,醋调糊状,敷患处,每日一次,1~3次可愈。

大黄、芒硝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大黄、芒硝等量,研成末,用醋调敷,每日一次,1~3次,愈。

红花、桃仁,乳香、没药、栀子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用红花、桃仁,乳香、没药、栀子等份研成末,先用开水浸泡30分钟,后贴药,用布包上,每日1~2次,每次60分钟,1~3次,治愈。

山楂有益于心血管疾病!

我几次体检,医生均告知心律不齐÷心跳太慢。我自己也觉得全身无力难受。一位老中医专家告诉我:经常吃山楂。我每天晚睡觉前6~10个,半年后自我感觉好转;最近体检,医生说,心血管病消失,一切都正常。

我母亲今年86岁了,2001年冬开始,一感冒就会引起咳嗽哮喘,而且持续很长时间。医生处方都是除寒镇咳治喘药,刚开始还有效,后来就欠佳。由于老人家喜欢吃炖菜,那年冬天开始,我们就用猪肺来炖萝卜。没想到,吃了近三个冬春后,去冬今春气候变化大,但却不经常感冒,偶尔感冒也不像从前那样咳嗽、气喘了。具体方法如下:将猪肺洗净切成小块,用猪油加食盐炒入味,再加水、萝卜块、生姜、陈皮、胡椒适量,先以武火炖20分钟,后用文火炖半小时,吃饭时,当菜吃。

猪肺属于食饵性药物,在一般中药书中未载入,但查阅李时珍《本草纲目》有猪肺及萝卜的药用记载。猪肺味甘,微寒,能补肺,疗肺虚咳嗽,治肺虚咳血。萝卜性辛,味甘,能消谷和中,祛痰癖,消痰止咳治肺痿,温中补不足,宽胸膈。何先生所献该方,读者大可一试,必有裨益。

乌鸡、陈醋治疗“虚证哮喘”!

取乌鸡一只,陈醋毫升。将乌鸡宰杀去毛,洗净切块,用陈醋煮熟。分3~5次热吃。轻者吃1只,重者吃3只。

五味子、红皮鸡蛋治疗“过敏性哮喘”!

五味子250克,红皮鸡蛋10个。将五味子入瓦器内,加水煮沸30分钟,待药汁凉透,放入红皮鸡蛋10个,置阴凉处浸泡7天,每日早晨取鸡蛋一个,用糖水或酒送服。

黑芝麻、干瓜蒌、萝卜治疗“老年哮喘”!

黑芝麻500克,干瓜蒌1个,萝卜3个。用水炖熟,随时服用。

白丁香木、干枣治哮喘!

东北一小童因每年冬季喘病发作,不能卧眠,其家长曾带他到京、津、沪、沈阳各地求医,毫无效果,父亲归途中十分沮丧,同车一位奶奶问明情况,当即介绍一方,用白丁香木劈碎像火柴棍样,与干枣各一把,水煎3次,每日分服,此人回家后,试用果见奇效,此方我曾为我子(患哮喘病)试用,亦痊愈。

哮喘(儿童哮喘同):干蚯蚓半斤,炒黄研成粉,用白糖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粉)一曰二次,服完即愈。忌吃辣物。

白芍、甘草治疗支气管哮喘!

白芍、甘草,2:1比例混合,共研成细末,每次取30克,加适量的水,煮3—5分钟,澄清后温服,每天1~2次,一般30~100分钟后,显效。

麻黄、杏仁、、甘草治疗风寒性哮喘!

麻黄3克,杏仁8克,甘草3克,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每天服两次.

石膏、麻黄、杏仁、甘草治疗风热型哮喘!

麻黄3克、杏仁8克、甘草3克、石膏18克,再加些消炎的中草药,水煎(石膏要先煎10分钟),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每天服两次。

朋友家一个3岁男孩,每夜尿床两三次,经多方治疗都无效。后听人说,每天早上空腹吃一个鹌鹑蛋可治,便连吃两周,效果很好,已一年多没范了。蒸鹌鹑蛋时一次可多蒸几个,每天吃时用开水泡热即可。

生葱白敷肚脐治疗小儿遗尿!

生葱白一根,捣烂,每晚睡前敷肚脐,用布包好,次曰晨揭去,连用3-5天,可治愈。

干荔枝10个,去壳,加冰糖5克,再加水蒸熟,口服,每天一次,连服3~5天。

治疗小儿流鼻血13秘方 !

小儿流鼻血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不能单独成为一种病。引起鼻出血的疾病,可能在鼻腔,也可能在其它器官或属于全身性疾病。本病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损伤脉络,尤其以肺热、胃热、肝火、肝肾阳虚为常见。临床上用以治疗小儿鼻出血的常用验方如下。

白茅根50--120克,竹蔗100--300克。水煎,代茶喝。

本方适用于由肺热引起的鼻出血。

鲜藕适量,蜂蜜15-30克。将藕洗净,榨汁100--150毫升,加入蜂蜜,调匀内服,每日1次,连服数天。

本方对肺热引起的小儿鼻血有效。

生石膏50克,豆腐200克。将2味加水500毫升同煮1小时,加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豆腐。

本方适用于肺胃部郁热产生的小儿鼻出血。

红旱莲、白茅根各30克,瘦肉少许。三味加水3碗炖至1.5碗,吃肉喝汤,分3次服用。

本方适用于各种血热出血症。

鲜荷叶半张,竹茹10克,鲜茅根30--60克,绿豆30克。先将鲜荷叶等洗净,绿豆先加适量水煮,待绿豆煮开花后,下其余味,取汁去渣,日分2--3次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胃热之鼻出血。

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 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

本方适用于因肝火引起的鼻出血。

鲜藕200---250克,生侧柏叶60克。将鲜藕洗净,切薄片,放铝锅内,加水烧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再将侧柏叶捣汁点入藕汁中,搅匀,醋加白糖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因血热所致鼻出血。

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将新鲜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煎取药汁。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地黄汁和生姜,煮成稀粥食用。

本方适用于因阴虚所致小儿鼻出血。

鸡蛋清2个,白糖50克。将二者调匀,以滚开沸水冲熟,待温顿食,每日2次。

人参6克,大枣15枚,粳米30克。将枣去核,与另二味同煮为粥。日1剂,连用数日。

本方对因脾气虚引起的鼻出血有效。

大枣15个。将枣洗净,浸泡一小时,用文火炖烂,每服1剂,日3次,7天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脾气虚所致的鼻出血。

龙眼肉、红枣、白糖参各15克,粳米100克。取连壳桂圆,剥去果皮,去核取肉,将白糖参单煎取汁,然后同红枣、粳米一并煮粥,亦可加少许白糖。

本方对脾虚所致的鼻出血有效。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一起放盆中加适量水,揉成面团,上笼蒸15--20分钟。作早、午餐,温热服食。

本方适用于体虚食少,或吐血、鼻出血。

黄豆醋糊:消肿止痛秘方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二十多岁的我在一次与朋友的摔跤玩闹中,不慎摔伤了左胳膊肘关节,当时因患处仅微肿且疼痛不是太厉害,经过简单治疗后便基本痊愈了。但数年后患处仍然疼痛难消,以至活动受限。邻居老太太得知后,给了我一个偏方:取黄豆一斤,煮烂冷却后,捣碎成泥状(越碎越好),放在干燥处摊开,待黄豆泥中的水分蒸发后,再放进瓷盆里,倒入半斤左右优质米醋拌匀(不要太干,但也不能太稀),待用。将黄豆拌食醋糊外涂在伤痛处,用塑料布包扎好,外面用纱布缠好,夜里睡觉也不必打开。三天后取下,肿消疼止,逐渐痊愈。干起活来也如同另一只胳膊一样有力。

事后三年,一次我拉着装满石头的小车过水沟,由于上坡用力过猛,右腿肚突然好似挨了木棒击打,疼痛异常。没过十分钟时间,腿肚渐渐变成紫红色,并迅速变肿。我没去医院,卧床休息中仍用此法治疗而愈。

临床中,黄豆一般不直接入药,而是通过发芽成大豆黄卷后供临床使用。但《本经》记载,黄豆“生研涂臃肿,煮汁饮,杀龟毒止痛”。《别录》谓本品“下淤血,散五脏结积内寒,可除痹去肿”。李时珍认为,黄豆能“活血,解诸毒”。因此,从古代的本草看,黄豆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同时,食醋也是中医处方中很少用的药物,但在古代医书中,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用醋治疗外伤咽痛的记载。李时珍也认为,醋能“散淤血”。从文献记载,我们不难看出,以黄豆食醋糊治疗局部跌打损伤的肿痛是有据可依的。

文中作者用一斤黄豆煮烂,放在瓷盆里冷却后捣碎成泥状,干燥后,倒进半斤左右优质米醋,拌匀。待稍干成糊状,将之外涂在伤痛处,用塑料布包扎好,外面用纱布缠好,对治疗跌打损伤有显著疗效,并两次亲身体验,均收到了消肿止痛,促进外伤痊愈的作用。其原理就是通过黄豆和食醋的药力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而收到消肿止痛的疗效。但值得提醒效仿者的是,类似这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民间验方,只适宜在患处面积较小时使用,且一旦效仿无效者,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委中穴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委中穴,显露洛脉,点刺出血,5~10毫升,每周1~2次,5次一疗程,休息7天,共治3~4疗程。

鲜地瓜、白矾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鲜地瓜、白矾各适量,把地瓜捣烂如泥,白矾研末,混合,患处用温水洗后服药,后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一次,5~10天可愈。

委中穴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委中穴显露的络脉,点刺出血,5~8毫升,每周1~2次,5次一疗程,休息7天,在继续治疗,共治3~4个疗程。

邻村一小孩身上常出红色斑疹,遍及全身,瘙痒难忍,热天尤甚,已有多年。经医院诊断为荨麻疹,牛奶、鸡蛋为过敏源,但禁食后仍发。先后花去近千元钱治疗,仍未治愈。

一老药工告知我一方法,其效甚好。其法是:将120克蚕砂均分为4份,每日将1份蚕砂装入洁净的纱布袋中,放入药罐,加一盅水,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煎20分钟,约得半盅药液,一次服下。该小孩第二天就见效,第三天基本痊愈,为巩固疗效,将4份全服完,至今没有复发过。

我们常说的荨麻疹是西医的病名,基本上可以对应中医的皮肤风症。按照中医理论,荨麻疹可由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郁于肌肤引起。蚕砂为家蚕幼虫的粪便,味甘、辛,性温,能祛风除湿,和胃化浊,它有很多功效,其中之一就是治疗皮肤风症。

古人认为,家蚕吃得很多却不饮水,所以蚕砂具有燥性,燥性药物能胜风祛湿,因此蚕砂可以驱除皮肤上的风症。古人记载可将蚕砂炒黄,用布包严,浸于白酒中,外涂或内服,或用酒浸过的蚕砂铺于席上,身盖厚被,仅头露出,使病人出汗,用来治疗皮肤风症。所以用蚕砂治疗荨麻疹是有中医理论依据的。由于蚕砂味辛,性温,因此适合于风寒型荨麻疹,这种类型的荨麻疹色白或淡,遇冷加剧,遇热减轻,但对风热型荨麻疹并不适合。另外,蚕砂内服时,需煮沸后服用,防止胃肠道感染。

生姜大枣简单可治慢性胃炎!

我由于患有慢性胃炎,经常胃痛、腹胀。去省医院做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医生给开了吗丁啉、奥美拉唑等助消化的药物。吃了两个多月后,我不适的症状基本缓解了,但胃里经常还是有不舒服的感觉。

后来我查阅“中国药膳学”发现:“生姜含挥发油、姜辣素、氨基酸,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大枣能补脾胃生津液,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腹泻,心悸等症。”我看后,感到很适合自己的症状,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始了我的“疗程”:生姜大枣洗净,姜连皮切一块(3克左右),大枣(1个),一起放在嘴里嚼烂咽下,一天三次。几天后,感觉效果不明显,我想可能是量小,由于姜和大枣没有副作用,于是增大了用量,姜5克左右,大枣两个,次数也增加到每天3~5次。特别是当胃里有不舒服感觉时,我就吃上一次,很快便会感觉胃里发热,症状也随之缓解了。连吃两个多月,胃痛、腹胀的感觉都消失了,食欲也正常了。现在我的胃病治好了,但还是每天不定时的把生姜、大枣当保健品食用。

我有一个亲戚患胃下垂,曾服用多种中西药都不见效,后寻得一治胃下垂的方法,患者仅服用三剂便获痊愈。此方经多人试用,疗效显著。该方对妇女子宫脱垂及男女拖腔症等,也都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北芪20克、白术15克、枳壳10克、防风8克,水煎服。服头次后,再煲服2次。如患者脘腹胀痛,嗳气纳呆,脾虚气滞,可加木香、砂仁各5克。

黄芪、白术、枳实、防风治疗胃下垂!

黄芪20克,白术15克,枳实10克,防风8克,水煎服,几付药可愈。

乌鸡白凤丸治疗胃下垂!

乌鸡白凤丸,每次服一丸,一天口服3回,疗效好。

党参、黄芪、升麻等治疗胃下垂!

党参2钱,黄芪1两,升麻二钱,五倍子半钱,乌梅4个,小茴香1钱,水煎服,煎成一碗,空腹温服,连服3天,甚效。

黄芪、白术、赭石、防风治疗胃下垂!

黄芪20克,白术15克,赭石10克,防风8克,水煎服,3~5付可愈。

小腿抽筋请用“芍药甘草汤”

腓肠肌痉挛,俗称“小腿抽筋”、“脚转筋”,是痛性肌痉挛中最常见的一种。受寒冷刺激而发病者最多,其次为劳动或运动中发作,下肢静脉曲张也可引起腓肠肌痉挛的发作。有的患者在平卧或快步行走、跳跃时可有阵发性单侧或双侧腓肠肌挛急,轻者数分钟,重者可持续数小时,有的一天之中可发作数次乃至数十次。 笔者运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腓肠肌痉挛80例,一般服药3~5剂后,痉挛全部缓解。 药物组成及用法:白芍30克,桂枝15克,木瓜15克,甘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中一张治疗足挛急不得伸的名方,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不管是中枢性的,或末梢性的,均有镇静作用。腓肠肌痉挛多与供血不足有关,加用桂枝扩张微血管,改善局部供血。再加入舒筋活络、缓急止痛的木瓜,故对腓肠肌痉挛有显著疗效。

桑树果一两,煎一碗汤一次喝下,一曰二次,5天痊愈。

远志、大枣治疗神经性头痛!

远志3两,分成10份,每天煎1份,每份需加大枣7个,像煎中药一样早晚煎服,晚上服药时把7个大枣吃掉。此方可治神经性头痛,我的好友服用此方病愈且多年不复发。

推压寸关缓解脑供血不足性头痛!

10多年前,我因动脉硬化患有脑供血不足性偏头痛。一年老女医生教我:用右手大拇指在左腕(因多患左偏头痛)大拇指根部的“寸关”穴连续向上推压,能够促使脑部血液的良性循环,可缓解或消除因脑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偏头痛。10多年来,我坚持用此方法,非常奏效。我还戒了烟并忌食花生米,如今我的偏头痛已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曰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1993年我的空腹血糖已达200毫克%,尿糖每次检查都是四个“+”号,诊断为II型糖尿病。用过各种降糖药物,并严格控制饮食,可空腹血糖还是180毫克%左右。我到美国探亲,一次在教堂吃饭,一位姊妹说:“常吃海带降血糖。”从此我的餐桌上就常常有凉拌海带丝,一个月后,血糖果然下降。开始以为是服药的效果,但发现如果几天不吃海带,血糖又上升。我便坚持药物和海带同时吃,血糖已经控制在空腹血糖110毫克%左右。海带的食法有多种,我比较喜欢凉拌,其做法:用温水将海带洗净,再用凉水发泡,等黏液泡掉后,放在开水里焯一下,捞起来放点蒜末、米醋、麻油等即可食用。

糖尿病人血糖高,易口渴。抓一把绿豆,洗净,用旺火烧开,改用微火煮烂、开花、汤成绿色。喝汤吃豆,可降血糖而无副作用。夏天还清热、解渴、消暑。也可熬绿豆粥、蒸绿豆饭(绿豆要先用水浸泡)。本人患I型糖尿病30年,始终未离开过绿豆及其制品,至今无任何并发症。关键是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

南瓜绿豆汤治疗糖尿病!

绿豆100克洗净,2千克去子带皮的南瓜洗净后切块与绿豆一起下锅,加水至没过南瓜,一同煮熟即可。我患糖尿病多年,血糖经常时高时低,加之还有便秘的毛病,每天夏天我都食用南瓜绿豆汤,能起到降低血糖、利便的疗效,并能代替主食。

猪胰子山药汤治疗糖尿病!

10年前我老伴患糖尿病,尿化验为四个加号。医院主张定时注射胰岛素治疗,我未用。后来,我从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一本《内科学》中查到猪胰子山药汤可治疗糖尿病,就试用此法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用法是:从屠宰点买猪胰子若干,冷冻贮藏。每个猪胰子分两次煮汤用。每次需将猪胰子切成薄片,加山药50克(切成片,最好用鲜山药,到中药店买干山药也行),放在一起煮汤,20分钟后取下,稍凉些即可服用。煮时不加盐及任何调料。日服一次,早晚均可。一次投料,可服用3次(即3天)的汤。我老伴连续服用两个月,再化验糖尿病症状全部消失,至今10年未犯。

在我住解放军304医院准备手术时,发现患有糖尿病,只能等血糖和尿糖得到控制后再手术。1994年1月12日手术成功。出院前,一位病友对我说:“每天早晨煮一锅小米粥,先吃粥膜再吃粥,坚持下去可治疗糖尿病。”我坚持了半年多,尿糖、血糖等指标一直都正常。

1990年前老家一朋友糖尿病住院,好几千没治好,用此法却一分钱没花,把病治好。

方法是:从柳树枝尖数起到第7个叶在该处剪下来,共剪7枝,到家里用水洗净,分7次服用。每次用一枝,放一大碗水开锅后用小火煮一刻钟(砂锅),晾温后服用。能把叶子吃了更佳。服后躺15分钟。都是早上空腹用。

我患糖尿病已20年,近五六年又患下肢浮肿,每年入冬加重。朋友告诉我治水肿一方:将黑豆洗净煮熟(要把豆汤熬完)后晒或烘干,研或磨成面,每次服10克,每日3次。我服5天就见效,10天水肿基本消失。

生土豆汁可治疗糖尿病!

用带皮土豆一个,洗净,捣碎取汁,每天早上空腹服一次,1个小时以后才能吃饭。

猪胰子、冬瓜皮治疗糖尿病!

猪胰子一条,冬瓜皮1两,加水煮熟,少加些油、盐和调料(勿加酒、糖)吃下,一曰一剂,连吃20天。

黑木耳、白扁豆治疗I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黑木耳、白扁豆等两,研为细末,每次服9克,一日服2~3次,用此法治愈3例,连服2个月,血糖降到正常。

僵蚕、黄芪治疗II型糖尿病!

僵蚕、黄芪等量,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次服3例,一日服3次,疗效好。

仙鹤草治疗II型糖尿病!

仙鹤草30克,水煎2次,分两次服下,治疗10例,20付显效,服了40付痊愈。

荔枝壳治疗II型糖尿病!

荔枝壳研成细粉,每次服用10克,一日3次,饭前30分钟,温开水服,40岁以上全部治愈,我副作用,个别人出现大便困难,加润肠通便药恢复正常。

仙鹤草20~3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治疗10例,均显效。某患者,空腹血糖10.08,服20剂以后好转,血糖7.28,又服20剂,病愈。  推荐!

鹤草、黄芪治疗糖尿病!

仙鹤草、黄芪各3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推荐

浮萍、天花粉治疗糖尿病(多饮者)!

浮萍、天花粉等量研末,与人乳汁混合,制成梧桐籽大小的药丸,空腹服20丸,数日愈,(选自医用本草纲目)

红小豆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在患处,连敷几天就可治好。

新鲜蒲公英洗干净,砸烂,敷患处,一天一次,几日可好。

红小豆治疗腮腺炎(流行性)

红小豆适量研成粉,用鸡蛋清调匀,敷在患处,一日一次,消肿为止。

老豆腐、芝麻油治疗神经性皮炎!

老豆腐三、四两炒焦,用芝麻油调匀涂患处,一曰3次,三、四天有特效。

马齿苋子、葱豉粥治疗视神经萎缩!

马齿苋子5克,掺入葱和豆豉粥中,冲服。

用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二次,连涂一星期可根治。忌花椒、胡椒.

白茅根、干西瓜皮、芦根、鲜丝瓜秧治疗肾盂肾炎!

我一好友曾患肾盂肾炎,久治不愈。后求教一老人,他让把白茅根、干西瓜皮、芦根、鲜丝瓜秧等份,熬水当茶饮,一天数次。没想到一周就痊愈了。

山楂、车前草治疗肾盂肾炎!

用山楂9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7日。

山楂治疗肾盂肾炎(慢性)!

用山楂60克,水煎服、每日服两三次。

我的一位邻居得了严重的肾炎,全身浮肿,一按一个坑,医治无效。后来听说一个偏方:用冬瓜片和蒜片放到锅里蒸熟(不放任何调料),每日吃3次,一个大大冬瓜没吃完,浮肿便消去,能干家务活了。

白茅根、干西瓜皮、芦根、鲜丝瓜秧治疗肾盂肾炎!

我一好友曾患肾盂肾炎,久治不愈。后求教一老人,他让把白茅根、干西瓜皮、芦根、鲜丝瓜秧等份,熬水当茶饮,一天数次。没想到一周就痊愈了。

我表弟患肾炎,经人介绍吃了几个西瓜,病就痊愈了。方法是:取一个1千克一下的小西瓜,洗净,连皮带瓤挖一个小三角口,将去皮独头大蒜瓣10各塞入瓜内,再把口子盖好,口朝上放入蒸锅隔水蒸煮。一次吃掉瓜瓤、汁及大蒜瓣或一日内吃完。

连服7个西瓜为一疗程,即愈。

玉米须治疗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炎、浮肿等症!

用玉米须30~60克水煎服。

黑木耳、红枣治疗肾炎!

黑木耳30克,红枣30克,水煎服,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玉米须治疗肾炎(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甚佳)!

用玉米须60克,水煎,当茶饮,连服半年,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甚佳。

白茅根、玉米须、高粱根、向日葵杆等治疗肾炎(治疗慢性肾炎效果更佳)!

白茅根50克,玉米须50克,高粱根15克,向日葵杆50克,车前子9克,水煎服,每日服两次,对慢性肾炎疗效好。

芡实、白果、江米治疗肾炎(慢性肾炎蛋白尿)!

芡实30克,白果10枚,江米30克,煮粥,每日服一次,10天为一疗程,间歇服2~4疗程。

山楂、车前草治疗肾盂肾炎!

用山楂9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7日。

五倍子治疗肾炎(慢性肾炎蛋白尿)!

用五倍子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次服3~4粒,每日服1~2次。

臭梧桐果实、臭梧桐树皮、玉米须治疗肾炎水肿!

臭梧桐实9克,皮10克,玉米须15克,水煎服,连服3~5天。

山楂治疗肾盂肾炎(慢性)!

用山楂60克,水煎服、每日服两三次。

黑芝麻、核桃仁治疗肾炎(慢性)

黑芝麻、核桃仁各500克,捣烂,每次服20克,一日服3次,同时吃大枣7枚。

威灵仙、金钱草治疗肾结石!

威灵仙、金钱草各60克,水煎一日一剂,分两次服,连服5天。

威灵仙、白茅根治疗肾结石(泌尿系结石)

威灵仙60克,白茅根60克,水煎,分3次,饭前服,连服7天。

玉米芯(玉米脱落后,剩下的玉米芯),三个,碾成碎块,车前子30克,沸水400毫升,煎煮20~30分钟,煎至一茶杯,空腹一次服完,这是一次量,一日服两次,4~5天能见效,10~15天基本治愈。

威灵仙、金钱草治疗肾结石!

威灵仙、金钱草各60克,水煎服,一日一付,连服5天。

中药鲤鱼汤能治肾病综合症!

我曾患肾病综合症,住院治疗后,尿蛋白仍呈阳性。后经指点,我一方面锻炼,另一方面吃中药鲤鱼汤。具体吃法如下:活鲤鱼250克,将鲤鱼开膛去鳞及内脏,砂仁、蔻仁各3克,放葱、姜少许,再加水500~600毫升,不放盐,清蒸半小时,喝汤并食鱼肉。尿蛋白转阴后,依照次方又食用用多次,症状消失。

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荔枝核、桔子核治疗疝气

荔枝核,桔子核,各15克,水煎服,一日一付,疗效好。

丝瓜瓤两条,剪数段,每次剪几段煎水饮,两周后愈。

大小茴香各1钱,荔枝核5个,桔子核5钱,共炒研为细末,红糖调服,三次除根。(古方)

薏米仁煮粥喝治疗疝气!

薏米仁煮粥喝,每日服,数日愈。

桔子核砸碎,泡水多饮几次,疝气和睾丸肿痛都能消失。

丝瓜瓤两根,切5厘米几段,放锅中煎30分,饮水每日3~5次。两三周可愈。

茯苓、薏米仁、沙参治疗疝气!

茯苓1两,薏米仁1两,沙参2两,水煎服,一剂见轻,两剂又轻,十剂愈。

葱衣(葱白外衣)90克,稍加水煮,一次吃完,连服7天,据《中国新医药报》介绍,一老人患疝气20余年,没3天发作一次,经服此方一次治愈。

青茄蒂适量,煎浓汁,2岁孩子用四个茄蒂,三岁用五个,八岁用七个,服后再饮白糖水一两杯,见效后继续服用两次可治愈。

荔枝壳,打碎10克,水煎服,是治疝气的良药。

小茴香、鸡蛋治疗疝气!

小茴香25克,鸡蛋2个,盐、黄酒适量,小茴香加盐炒至焦黄色,研成细末,然后与鸡蛋拌合煎炒,晚睡前,与温黄酒同食,每日一剂,连吃4剂为一疗程。数日后再服用。

新鲜茄子一个,切成片擦患处,每日3-5次,连擦数日可见效。

桃花、冬瓜仁、蜜糖治雀斑

用桃花25克,冬瓜仁25克,蜜糖少许,将桃花和冬瓜仁焙干磨成粉末,和合蜜糖每晚涂于脸上,30分钟可洗去。连续继续一周可消除雀斑。

杏仁、鸡蛋清治疗雀斑!

杏仁5钱,研成细粉,用鸡蛋清调匀,每晚睡前涂面部,次曰清晨用温水洗去,一曰一次,10-15曰显效,以后不发.

按摩肝俞穴、肾俞穴治疗雀斑!

按摩肝俞、肾俞可调解肝肾疾病,与内分泌,可以刺激内脏器官经络,提高全身新陈代谢,每天挑个穴位按摩5分钟,多按摩效果好,用大拇指面或指关节向下按压,或者做圆形按摩。

我患闭角型青光眼病近十年,一般情况下采取眼滴药物方法进行控制。今春,在回冀中原籍处理老人后事过程中,青光眼病再次发作,眼痛、偏头痛、视力下降。在相邻的指导下,到田间地梗寻割回部分苦荬菜(野生草本植物,叶长卵状或披针性,边缘程不规则齿裂状)。弃其根茎,取叶子约250克,洗净,加冷水1000克煮沸20分钟后,把汤控于杯内,口服。一日三次,一次100克,连服三日后,病情得到控制,眼睛恢复到往常状态。

羌活10~15克,水煎服,连服7日,有特效,3~4周为一疗程。

白芷60克,研为细末,每次服六克,一日服三次。

羌活10~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7日,3~4周为一疗程,对青光眼有特效。

白芷60克,研为细末,每次服6克,一日服3次,效果好。

用车前子适量,水煎,每日一剂,有非常好的疗效。某患者,患有急性青光眼,车前子60克,水300毫升,煎服,服数小时后,小便增多,大便泻下两次,头疼,目痛减轻,又服7剂,瞳孔收缩正常,视力逐渐增加。再改用一贯煎,加减,滋阴养肝阴,清热明目后而治愈。

白矾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通!

白矾3克,研成细粉,置于患者肚脐中,加水少许,使白矾融化,一般半小时,小便即出。

甘遂、冰片治疗前列腺增生(轻度)

甘遂研成细末90克,面粉适量,加入冰片少许,加温水调成糊状,贴于脐小4寸(中极穴),一般30分钟可见效。

蒲公英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尿路感染者!

蒲公英30克(鲜60克),水煎取汁,再煮粥,空腹服。

单味大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将生大黄50克放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煎煮至200毫升左右,倒入小盆中熏会阴部。待药液不烫时,以纱布浸湿擦洗会阴,每次10分钟左右。另取中极(脐下4寸处)、会阴两穴,外敷用生姜汁调制的大黄末10克,胶布固定。每天1次,连用15天为1疗程。

前列腺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尿频、排尿困难,每次尿量少憋得小腹疼痛难忍,尤其是夜间影响睡眠,我去过多家医院求治效果甚微。经友人介绍用手按摩下列四穴位效果显著,特介绍如下:1.按摩会阴穴(两阴之间,即肛门至小便正中线1/2处)250次;2.按摩睾丸200次;3.按摩关元穴(脐下三寸)、曲骨(脐下五寸)各200次,每天一遍(睡前最好)。我坚持两个月大见成效,如果对症下药效果更好。

生南瓜子治疗前列腺炎!

生南瓜子30克,服用,治愈后不易复发。

生南瓜子治疗前列腺炎!

每天服生南瓜子100克,一老翁,75岁,患病4年多,吃南瓜子以后,3天之后,尿频、尿急、尿痛缓解。原来每天晚上3~6次,半个月之后每天尿一两次。

锌片10~20毫克,可服130毫克,连过50的人可以服20~30毫克保太平。

马齿苋,500克,洗净,捣汁,加适量的开水和少许白糖,早晚空腹服,一周愈。

三百草、泽兰、败酱草、鱼腥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三百草30克,泽兰2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20克(后下),水煎服,连服10~15天。

生南瓜子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生南瓜子30克,去壳,嚼服,每天一次,连用5~7天

地丁、紫参、车前草、海金砂治疗前列腺炎!

地丁、紫参、车前草各15克,海金砂30克,煎汤,每日一付,连服数日。

早中晚各食南瓜子30克,7天一疗程,连服两到三个疗程,服后感觉尿疼、尿急,尿频,症状减轻,夜尿减少,治疗时,多服番茄疗效提高。

精盐炒热,布袋装,局部热敷。

绿豆芽汁治疗前列腺炎!

绿豆芽500克,用榨汁机榨出汁,分两次服,代茶饮。

常吃白瓜子可治前列腺肥大症!

我是前列腺肥大症患者,有时排尿困难、尿频,尤其是晚间,排尿次数多。听人说常吃白瓜子(即南瓜子)可治疗此病,一有时间我便抓些白瓜子吃。现在我未出现排尿困难现象,排尿次数也比以前少了,晚间也未出现过尿频现象。看来常吃白瓜子对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的确有一定疗效。

知母、黄柏、肉桂治疗前列腺肥大!

知母、黄柏各18克,肉桂3克,水煎服,连服3剂,小便治愈后,再服知母地黄丸,以巩固疗效。治疗老年前列腺肥大,都能很快症状解除。

南瓜子、维生素B2前列腺肥大!

每天吃南瓜子50克,加服维生素B2,肥大可回缩,单服维生素B2,能缓解排尿不畅,利尿消肿。

胡椒、葱治疗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难!

胡椒5粒,葱适量,捣成泥,放在肚脐内,胶布固定,每日一次,一般两次,排尿正常。

刺猬皮治疗前列腺肥大!

刺猬皮10克,加适量水煎成300毫升,分两次服,或者将刺猬皮焙干,研末,每次服3克,一日敷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即可好转和痊愈。

胡椒、葱治疗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渚留)!

胡椒5粒,葱适量,共捣为泥,把药泥放在肚脐内,用胶布封贴固定,每日一次,一般2次治愈。

每天左右扭动腰部,500次以上,注意用力要均匀,并随着扭腰而摆动手臂,以黄昏时为好。可以帮助活动局部血液,有力康复。

南瓜子治疗前列腺肥大!

炒熟南瓜子,每天50克,当零食吃,不定时吃,有很多患者这种方法确实有效。

胡椒、葱治疗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难!

胡椒5粒,葱适量,捣成泥,放在肚脐内,胶布固定,每日一次,一般两次,排尿正常。

用利福平每次0.3 克,一日服三次,服两周后,可使症状迅速改善,血沉下降。

白醋、甘油治疗皮肤粗黑!

靠化妆品增白皮肤,只能一时掩饰,治表不治本,现向你介绍一种治表治本能使皮肤增白而真白的妙方,既简单又有特效:用白醋甘油按5:1混合,常擦皮肤(一曰二三次)能使皮肤湿润,减少黑色素沉积,一月后皮肤即细腻白嫩,洁净光滑富有弹性,充满美感。(此方对遗传黑皮肤均有效).

鲜韭菜、淘米水治疗皮肤瘙痒!

鲜韭菜、淘米水,按1:10重量配好,先泡二小时再连韭菜一起烧开,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一次见效,洗后勿用清水过身,一曰一次,连洗三天永不再痒。

按摩脚跟两侧治前列腺尿频!

我患前列腺肥大,尿频,特别是夜间起床四五次,影响睡眠。治疗方法:稍用力按摩左右脚跟上面的两内侧,这是前列腺的反射区。一天按摩两次,每次6~8分钟,很快见效。

肉桂、丁香等量,研成细末,黄酒调成糊装,贴肚脐,一日一次。

生韭菜籽3两,研成粉,每次2钱用白开水送服,一曰二次,一般需服2-10天。忌浓茶、牛奶。

牛膝、乳香治疗尿路结石!

牛膝30克,乳香9克水煎服,症状重的隔6小时服一剂,轻者一日一剂,笔者曾以此方治疗5例,一般服一剂痛苦就可减轻,自我感觉结石向外移动,连用3~4剂结石随尿一起排出,尿道顿感畅通。

乌药、金钱草治疗尿路结石!

乌药30克,金钱草100克,水煎服,某患者,输尿管结石,服药后疼痛缓解,服用10剂,结石排出。

鸡内金、玉米须治疗尿路结石、胆结石!

用鸡内金、玉米须5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曰2-3次,连服10天。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乌药、金钱草治疗尿路结石!

乌药30克,金钱草100克,水煎服。某患者患有输尿管结石,服药好后疼痛缓解,10付药,结石排出。

牛膝、乳香治疗尿路结石!

牛膝30克,乳香9克,水煎服,重的6小时服一剂,轻的每日服一剂,治疗5例,一般服一剂,疼痛减轻,患者自己觉得结石向外移动,连服3~4剂,结石排出,无复发。

耳根脖颈疼处,放出恶血,便能脱离危险。

水蛭270克,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天服三次,每次3克,30天为一疗程。

白果10个,炖熟,连汤服,连服3天。

玉米须治疗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炎、浮肿等症!

用玉米须30~60克水煎服。

蒲公英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尿路感染者!

蒲公英30克(鲜60克),水煎取汁,再煮粥,空腹服。

按摩梳头利于脑血栓患者!

我老伴脑血栓近9年。我依按摩法的原理用手指代替梳子,利用晚上看电视时间,为他梳抓约20分钟,他感到很舒适轻快,4年来很少间断。目前除了行动困难外,思维还较正常。其方法是:两手张开,指头向下,在头皮上从前额向后梳抓至后发根,再从后发根向前梳推至前额,来回约200次。然后再用有手指从右至左,左手指从左至右同时作环形梳抓约200次。但应注意,操作者手指甲不宜尖长,力度不宜过重,以免损伤皮肤,太轻不起作用,应以对方舒适为度。

丝瓜瓤、马齿苋治疗脑血栓!

我有一个邻居,去年突发脑血栓,半身不遂,经治疗效果不好,行动不方便,后得一方,连续服用半月,生活可基本自理,方法是,用丝瓜瓤30克,马齿苋10克,水500克,用温火煎30分钟,等水煎到200克左右时,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月为一疗程,视病情决定疗程。

我父亲今年71岁,79年因患脑血栓,说话不清,右手右脚萎缩弯曲,不能站立与行走,大小便不能自理,躺在床上6年,自己不能翻身,从85年,开始,每年给他浸泡一些大蒜酒饮服,服药后,自己可以慢慢的翻身了,右脚也能挪动了,也可以用左手吃饭,父亲的气喘和精神变好了,视力,听力也增强了,在没有增加新病。方法是:1000克大蒜,稍捣烂,浸泡2000克粮食白酒,两周后服用,每日服两次,每次50克,酒和酸一起服用。

水蛭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次3克,每天3次,用温开水送服。

推压寸关缓解脑供血不足性头痛!

10多年前,我因动脉硬化患有脑供血不足性偏头痛。一年老女医生教我:用右手大拇指在左腕(因多患左偏头痛)大拇指根部的“寸关”穴连续向上推压,能够促使脑部血液的良性循环,可缓解或消除因脑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偏头痛。10多年来,我坚持用此方法,非常奏效。我还戒了烟并忌食花生米,如今我的偏头痛已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按摩太阳穴治脑供血不足!

去年经医院检查,我血液粘稠,常感头晕、心慌、气闷。今年5月10日晚,从椅座上站起来去拿书,这时,头晕,人打晃,站不住,心发慌,胸口堵得慌,我立刻扶着椅背,走到床前,平躺在床上,用两拇指指腹分别压住左右太阳穴,用力稍强,顺时针方向揉16圈,逆时针方16圈,顺时针揉吸气,逆时针揉呼气。共揉两次,然后,再用两手掌轻轻抹胸脯,一分钟后连连打嗝,三分钟左右头不晕了,胸口也舒服多了,在床上躺片刻,就没事了。现在我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揉完太阳穴,顿觉大脑轻松,眼睛也清亮多了。

每次用白茅根二两,烧一碗水服汤,一曰三次,一般需服半月,忌辣物。

乌梅、大枣治疗慢性肝炎!

乌梅20克,大枣10枚,鸡蛋两枚,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水煎至一碗,去渣。加调料,喝汤吃蛋,连服20天。

水蛭、生山药、茯苓治疗慢性肝炎(肝脾肿大)!

生水蛭50克,生山药100克,茯苓50克,共同研成粉末,每次5克,一日服两次,开水冲服,连用两个月。

用栀子,研成粉,水调糊状敷脐,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一日一次。

黄柏、大黄、栀子、蜂蜜治疗慢性肝炎!

黄柏、大黄、栀子等分,蜂蜜适量,调成糊状,敷期门穴,纱布包扎,每次6小时,连用30天。

何首乌、大枣、鸡蛋治疗慢性肝炎!

何首乌20克,大枣10枚,鸡蛋两个,加水煮,鸡蛋熟后,去皮,再煮片刻,将水煮至一碗,去渣加调料,饮汤,食蛋,每日一付,连服20天,疗效良好。

蒜头、绿豆、白糖治疗慢性肝炎!

蒜头50克,绿豆、白糖适量,大蒜捣为泥,绿豆水煮熟后加白糖适量,饮汤、食蒜豆,一日两次。

丝瓜藤、甘草治疗慢性气管炎!

老气管炎(慢性气管炎):取冬天打霜后丝瓜藤*一两、甘草*一钱,水一碗煎汤一次服下,一曰二次,连用半月至20天,可根治。忌烟酒、辣物。

本方最好和以下偏方同时使用—— 白萝卜、鸭梨、冰糖治疗咳嗽!

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桔皮,连吃2-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麝香、白胡椒治疗脉管炎!

我友晋忠明老伴曾患脉管炎,疼痛难忍。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多家大医院求治,均无效,医生劝其截肢。后来,老晋搜集到几个民间偏方,取其精华,合成现在的偏方,用此方治疗,大见功效,紧几次就治愈,且至今已有20多年没复发。为使患有此疾的患者解除痛苦,特将此方献出。

麝香0.63克、白胡椒9.4克、香油125克。先将白胡椒磨成粉,放一容器备用。再将香油用勺熬开,将白胡椒粉放入油中,炸成微黄色;将麝香放入容器(最好是瓷容器)内,用炸成微黄色的白胡椒连同香油浇在麝香上,立即盖上备用,用此药敷于患处。

大黄粉、芒硝治疗脉管炎!

大黄粉100克,芒硝100克,研成细末,鸡蛋清调匀敷患处。

丁香、木香、茴香、僵蚕治疗脉管炎!

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治疗脉管炎!

银花90克,玄参90克,当归60克,生甘草30克水煎服,10剂愈,忌抓擦。

党参、黄芪、附子、桂枝治疗脉管炎坏死期!

党参、黄芪、附子、桂枝、干姜、白芍各9克,茯苓、白术、生甘草各6克,随症加减,冷痛加麻黄,发热去干姜,溃烂加党参、黄芪,水煎服,3天痛止,20天愈,不复发。

红花100克,79%酒精500毫升,泡7天,一日擦3回,7~14天好转。

红小豆120克,煮烂,连汤一起服,连服15~30天。

田螺壳炒黄研成粉,用芝麻油调匀敷患处,曰换一次,连用7-10天。

芒硝100~150克,加水50毫升,纱布浸湿,敷小腹,1~2小时就可起作用。

芒硝2两,加开水一两,把纱布浸在药水里浸湿,湿敷小腹,一般1~3小时起作用。

天气一暖和,很多人就以为终于可以摆脱感冒的困扰了。其实换季时仍然是流感的高发期,并请医生介绍了各国治疗流感的不同食疗方法。

韩国疗法:由于受中医影响较深,韩国人治感冒所用的食疗配方与中国人很接近,包括生姜、大枣、肉桂、葱、蜂蜜和人参等。其中,生姜可以驱散风寒;人参有滋补作用,能增加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肉桂有抗菌作用;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如果每日早晚两次冲服,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

波斯疗法:西亚地区的人喜欢用酸奶、鹰嘴豆、姜黄、香菜、西芹、洋葱等作为对付感冒的秘方。其中,洋葱有消炎作用,在当地,几百年来一直被用于防治感冒;生长在南亚地区特有的姜黄,消炎作用也很明显。而每天喝一杯酸奶能有效预防感冒,则是最近研究中的新发现。

墨西哥疗法:墨西哥人用玉米粥、蒜瓣、大葱、香菜、红辣椒酱、牛肚来防治感冒。其中,大葱、蒜与洋葱一样,有消炎作用。辣椒中含有的特殊物质,能使人体对感冒病毒的抗体呈3倍增长。

美国疗法:美国人治疗感冒的家庭药方包括:蜂蜜、柠檬水,柠檬富含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蜂蜜则有化痰功效;热水加盐,是一种有效的漱口药,可杀死感冒病菌;鸡汤在缓解鼻塞、喉咙疼痛等感冒症状,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上有明显作用,它还能抑制人体内的炎症,避免感冒时黏液的过量产生。

双花、蒲公英、地丁、连翘、丹皮治疗急慢性阑尾炎!

双花60克,蒲公英60克,地丁60克,连翘30克,丹皮24克,乳香9克,没药9克,青皮12克,甘草12克,柘壳9克,广木香6克,赤芍12克,水煎服,一日一付,一般一付见效,3~5付可愈。

芒硝治疗急慢性阑尾炎!

芒硝3两,用纱布袋装,敷在右下腹上,两天一换,一般两次即可。

生石膏、香油治疗慢性阑尾炎!

可用生石膏或芒硝研成粉,用香油调成糊状。外敷阑尾处。

大蒜、芒硝治疗阑尾炎!

大蒜8头,和适量芒硝捣成泥状,在阑尾处,先用醋涂两回,再敷上蒜膏,40分钟~50分钟除去药膏。一次可愈。如还有隐痛,用大黄粉25克,用醋调成糊状,涂患处,即可治愈。

白花蛇舌草、薏米仁、败酱草治疗阑尾炎(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

用白花蛇舌草100克,薏米仁20克,败酱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两剂,连用5~7天。

蜂胶、云南白药治疗口疮!

抹蜂胶或者涂云南白药,同时口服维生素B2.

苏打水治疗小儿鹅口疮!

2%的苏打水,轻擦洗,可愈。

芦根(鲜、干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一曰一次,早晨空服,连服一星期。清火解毒,治内热胃火。

云南白药治疗口腔溃疡!

取云南白药少许撒于溃疡处。每天3次。当天症状可减轻,治疗两天即痊愈。

六味地黄丸能治口腔溃疡!

我老母经常患口腔溃疡病,用很多方法都治不好,最近在她犯病时,从六位地黄丸上取一小块放在患处,把嘴紧闭约10分钟,这样做了两三次,口腔溃疡竟然好了。

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口腔溃疡!

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涂患处,涂后鼻口15分钟,早晚各一次,一般3次见效,3~5日愈。

云南白药治疗口腔溃疡!

用云南白药涂患处,一日两次,两三天可治愈。

红花、透骨草治疗静脉曲张!

我友患静脉曲张多年,用红花、透骨草治疗两月余,现基本痊愈。此方如下:红花、透骨草各15克,用等量陈醋和温水,把两味中药拌潮湿,装入自治的布袋中(布袋大小根据患处大小而定)。将药袋敷于患处捆好,用热水袋敷上,保持一定温度,每次熬半小时,每天一次,静脉曲张轻者一个月左右即可痊愈,重者两个月左右就好了。每敷药十天换一次新药。每次用药干了,下次再用时,可用等量的醋和温水把药拌潮湿,继续使用。红花、透骨草,各中药店有售。

委中穴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委中穴,显露洛脉,点刺出血,5~10毫升,每周1~2次,5次一疗程,休息7天,共治3~4疗程。

鲜地瓜、白矾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鲜地瓜、白矾各适量,把地瓜捣烂如泥,白矾研末,混合,患处用温水洗后服药,后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一次,5~10天可愈。

委中穴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委中穴显露的络脉,点刺出血,5~8毫升,每周1~2次,5次一疗程,休息7天,在继续治疗,共治3~4个疗程。

我得了颈椎病,又长期坐办公室,每天头晕、脖子痛、肩膀酸,医院要我每周去做“牵引”,因工作忙,坚持不了。后一位同志教我自我按摩,办法是双手十指交叉,放在脖子后,用手掌按摩两个太阳穴及后脖梗100次,然后单手各按摩50次。按摩时下颏微抬,以使后颈椎处松弛。半年多来,我每天早晨起来按摩,天天坚持,有时晚上也做一次,现在,我的颈椎病已好了。

橡胶锤治好了我的颈椎病!

我患颈椎病十几年了,经多次理疗、按摩等都未治愈,朋友介绍拍打可治疗颈椎病,于是我买了一个橡胶锤,每天看电视或躺在床上,用橡胶锤锤打患处30分钟,现已痊愈达两年之久。

用七厘散、风湿骨痛药酒调成糊状,两小时以上,连用5~7天。

白芍、甘草、牛膝、木瓜治疗肌强直症!

白芍40克,甘草、牛膝、木瓜各25克,蝉衣、僵蚕各12克,薏米仁3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三次服,50天一疗程。

关元穴,用手掌或手指按摩,每分钟100次,早晚各一次,胖的比较严重的多做几回,一个月见效。

以脐为中心,10厘米为半径,顺时针按摩30分钟,一日2次。

按摩肺经、胃经、脾经减肥!

仰卧位,寻肺经、胃经、脾经走行按摩和推拿,点中府、云门、提胃穴、升胃,点腹结、府舍、气海、关元穴等穴。换侧卧位,推拿膀胱经,点脾俞、胃俞、肾俞等,一日一次,30天一疗程。若效果不佳,休息一周,进行第二疗程。

腹部、背部按摩,一个月一个疗程能减3公斤以上,三个疗程下降10公斤左右,治疗期间,限制食量。

枸杞子30克(一天的量),水煎或泡,当茶饮,早晚各一次。一个月可降1~3公斤,时间长效果更佳,还可降血压。

山楂、荷叶、陈皮、白茅根减肥!

山楂30克,荷叶20克,陈皮6克,白茅根20克,放入热水瓶内,浸泡,当茶饮。

绿豆、海带各100克,煮食,每日一次,连服见效。

荷叶、山楂、薏米仁、橘皮减肥!

荷叶一张,山楂、薏米仁各十克,橘皮5克,洗净切细,开水冲,代茶饮。

按摩关元穴,顺时针、逆时针各200次(每分钟100次),早晚各一次,30天减肥明显。

体穴:针灸天枢穴、关元穴、丰隆穴、支沟穴、三阴交穴、内庭穴,加减。

耳穴:耳部针灸或压豆(王不留籽),三焦、内分泌、肺、肾上腺、交感,加减。

体穴和耳穴相结合效果好。

耳部针灸或压豆(王不留籽)减肥!

耳部针灸或压豆(王不留籽),三焦、内分泌、肺、肾上腺、交感,加减。

用赤小豆100克,梗米50克,煮粥早晚温热服。

吃涂上花生酱的芹菜减肥!

吃涂上花生酱的芹菜,早晚各服20克,7天可减肥1公斤。

耳穴:一组神门、肺:二组肺、交感,压豆(王不留籽),两组交替,吃饭前5分钟压痛,8天一换,4次为一疗程。

在内分泌、神门、胃、口、肺、大肠、喷门、饥点等穴位压豆(王不留子),在这些穴位找敏感点,每穴留3~5天,连贴20天,每日压穴3次,每次5分钟,一般贴压以后,食量减少。

胡椒、花椒各50粒,研成粉,再加入冰片2钱,用医用酒精调匀,每曰取一小团涂患处并用胶布贴好,一曰换一次,连用半月可根除。

冬瓜汁、白醋治疗黄褐斑!

冬瓜汁、白醋等量,调匀涂面部,一曰2-3次,涂后过10分钟洗去.连用半月即可除净.

紫苏叶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紫苏叶50克,水350毫升,煮服15分钟,去药渣,放入小容器内,先熏后泡,10~15分钟,一日一次,3~10天可愈。

小茴香、桔子核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小茴香,桔子核,各30克,炒热四份,布袋装,轮流热敷,数日可愈。

龙胆草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龙胆草30克,水300毫升,煎后去渣,温度适合浸患处30分钟,每日3次,3天明显缩小,7天积液消失。

小茴香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小茴香100克,研成细末,每次服9克,一日服两次,开水送服,连服7~10天。

妻患肛门脓肿,外涂马应龙痔疮膏、洁尔阴洗液,内服地榆槐角丸等,迁延了一个多月均不见效。后经一乡村老中医指点,采用田野里的马齿苋捣烂外敷,一周时间病告痊愈。使用方法:将采来的鲜马齿苋洗净,去根,把茎叶一起捣烂,午餐和晚间休息时敷贴在肛门患处,无需胶布固定,之后和晨起用温凉的开水洗净,尔后再用洁尔阴擦一遍,保持清洁卫生。敷马齿苋后第二天就见效,连用7天。有条件的,将多余的马齿苋放在沸水锅里煮一下,做成凉拌菜食用,效果更好。

用蜂胶涂抹在患处,每天涂两回,几天就好,效果奇佳!

白芨压成粉末,与适量的凡士林调匀,每天涂两回,几天就好。

风寒感冒的速效药-大葱

众所周知,葱对感冒有医疗效果,在此介绍它的一种用法。把三根长葱热水浸泡,,并尽可能的剁碎。再以纱布包裹起来,挤出黄色液体,在睡前饮用。长葱对出汗、去痰相当有效,而且还可以治疗感冒,真可以说是一帖灵丹妙药!

感冒时喝碗姜汤是民间常用方法,但风热感冒却不宜喝姜糖水。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三种,他们一般是风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等为主症状的外感疾病。感冒除在医疗上应辩证审因,分型施治以外,在饮食配合方面也应有所讲究。

姜枣祛寒冲剂,由干姜、大枣组成。有发散祛寒和胃温中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胃寒疼痛。此方以干浆温中祛寒,通脉止痛'为防其辛热太过,故配大枣益气和中,甘缓养胃,二药相伍,重在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治疗风寒感冒时,可用葱姜煎红糖水配合服用,但治疗风热感冒,则不能用姜、葱、红糖之类的食物,如用即会助长热势,使病情向坏的方面发展。暑湿性感冒也不宜用红糖、生姜之类的食品,而应给予清凉解表的薄荷茶之类的饮料进行辅助治疗。

取紫皮大蒜切成片状,在百会、太阳、风池、迎香、合谷诸穴位按摩5分钟,然后在脚下涌泉穴按摩15分钟,可治感冒。感冒初期效果佳,重感冒应配合吃药。按摩穴位表面皮肤形成大蒜薄膜,应保持4小时再洗净。

250克粳米洗净放入有2000克清水的锅中;锅开后改用微火,熬至六成熟时加入洗净切成碎末的葱白100克、姜粒25克;熬制九成熟时再加入100克红糖;熬熟即成。

如果感冒、咳嗽、流涕,可取鲜蒜一瓣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辣味时吐掉。连续用三瓣大蒜即可见效。

葱、姜、蒜、红糖治疗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葱、姜、蒜加红糖熬水喝,卧床休息,出汗就好了。

风热感冒建议吃抗菌素,消炎药。

风热感冒的症状是脓痰 ,黄鼻涕,嗓子疼。建议吃抗菌素,消炎药。

初起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塘称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生姜治疗小儿感冒(包括婴儿)!

生姜5钱,水半碗煎开加入红塘服下,一曰二次,2天可愈。

黑木耳、瘦肉、姜、大枣治疗冠心病、血管狭窄!

冠心病、血管狭窄用黑木耳十克,瘦肉一两,姜三片,大枣五枚,加水6碗,文火煲成两碗,加点味精盐,每天服一回,60天,血酸化了,即愈!

黑豆、米醋治疗冠心病!

一斤黑豆,用二斤米醋浸泡,泡七天,然后,每天早晚各吃20粒,长期坚持,可缓解症状。一患者,60多岁,冠心病,有5年多,症状为胸闷气短,心电图检查为严重的心肌缺血。吃了很多的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去根,采用此偏方,不到2个月,症状就得到了缓解,上下楼也不喘了。

乌梅、枣、杏仁治疗冠心病!

一个乌梅、两个枣与7个杏仁一同捣碎,男的用酒送服,女的用醋送服,连吃数日,心绞痛病人可治好。

海带、草决明治疗冠心病!

用海带10克,草决明15克,水煎,去药,吃海带和饮汤。

醋泡花生豆治疗冠心病!

醋泡花生豆7天,早晚各一次,10—15粒。

银杏叶30克,煎水常服。

笔者是医务工作者,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多年。因为早期肝硬化、凝血机制较差,故又不宜长期服用鱼油烯康、降脂灵等降脂药物。停用降脂药后,改为每日用一个小洋葱头佐餐。连续服用约一个半月,到医院复查时则血脂各项指标完全降至正常限内。

我患高脂血症数年,从今年8月份开始采摘野菜马齿苋,在开水中煮一下(约两分钟),捞出,拌成凉菜,日食两顿,共约200克。连续吃到现在,日前化验结果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降到允许范围的中值。

空腹食苦瓜降治疗高血脂!

我患有高脂血症,服药难以痊愈,后经一老中医指点,食苦瓜竟愈。其方法:在庭院种3 ~ 5株苦瓜,待苦瓜发黄成熟后,每天早上空腹生吃一个。吃时连同瓜内种子、外面殷红的包衣一起吃(苦瓜无瓤),坚持连续吃20天以上。

洋葱、木耳治疗高血脂!

洋葱用开水烫一下,泡好的木耳三个,拌凉菜,早上吃,四个月血脂开始下降,六个月明显下降,八个月正常。

药方:大黄粉3克,一日早中晚各服三次,连服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要停用其他药物。

病例:某病人49岁,女,诊断冠心病、高血脂症,胆固醇390毫克%,甘油三酯175毫克%,连服两个月,胆固醇176毫克%,甘油三酯98毫克%。

水蛭研末,每晚3~5克,开水冲服,30天为一疗程。

洋葱头、木耳治疗高血脂!

一个洋葱头,切成片,用开水烫,再与发好的木耳3个,拌凉菜早上吃,4个月,开始下降,6个月明显下降,8个月正常。

醋泡花生豆治疗高血脂!

醋泡花生豆7天,早晚各一次,10—15粒。

用大黄6~9克,开水泡,或煮沸1分钟后服用,服后腹部轻松,食欲增加,精神轻松,强体健身,祛病延年。

干老玉米胡子可治疗高血压!

我母亲曾患老年性高血压病,经常头晕、头痛,久治不愈。后听人介绍偏方说:从自然成熟的老玉米穗上采“干胡子毛”(即雌花的细丝状干花柱)50克,煮水喝,可以有效治疗。后依方连续吃了两剂,果然中断了常服的降压药,头晕、头痛等症状都不见了。

将农田里(秋后时期最好)采来的刺儿菜200 ~ 300克洗净(干刺儿菜约10克),加水500克左右,用温火熬30分钟左右(干菜时间要长一些),待熬好的水温晾至40摄氏度左右时一次服下,把菜同时吃掉更好。每天煎服一两次,一周可见效。常喝此药,即可稳定血压。

用小苏打水洗脚治疗高血压!

本人以前血压经常处在高压160低压90的位置,吃各类降压药多种,治疗效果不大,后经一老者介绍一方法,用小苏打洗脚,把水烧开,放入二三小勺苏打,等水温能放下脚时开始洗,每次20 ~ 30分钟。我洗了三次很是见效,至今已有20年了,一直未犯。

柿子叶、山楂泡茶治高血压!

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经朋友介绍,我喝了柿子叶、山楂茶一个月左右,血压由原来160/90毫升汞柱降到124/80毫升汞柱。具体做法是,把采来的柿树叶洗净晾干,喝水时放两三片柿树叶和三四个山楂(山楂切开)泡入开水中,像喝茶水一样,每天喝多少杯均可。

我老伴患高血压多年,常服用“复方降压片”,一日两片。今年开春血压升高,高压170,低压110,整日昏昏沉沉,吃药也不显效。后一朋友介绍一偏方:“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泡十日后服用,每早(空腹)、晚睡前各服10粒,经服用一个月和服日常药,血压基本正常并趋于稳定,现仍常服用。

绿豆、花生、葡萄梗治高血压!

我父亲高血压几十年,血压一高就头痛、失眠、多梦。父亲服用下方两疗程,血压就下降了,头痛也不见了。此方法是:绿豆、花生米各一两、葡萄梗两根(约15厘米),放入3碗半水煮40分钟后,待绿豆开花即可服用。一天一次,9天一疗程。服用此方前应量一次血压,供参考。

大黄、黄连、黄芩治疗高血压!

药方:大黄三克,黄连一克,黄芩一克,水煎三次,分服。

病例:某病人,女,59岁,患高血压多年,眩晕,恶心,头痛,颜面发烧,面潮红,足冷,耳鸣,便秘,服药两周后症状消失。

肩井穴、风池穴、太阳穴治疗20例,5~10次血压正常。

野菊花、草决明治疗高血压!

野菊花25克,草决明50克,加水300毫升水煮,早晚空腹喝,半个月愈。

大蓟、小蓟治疗高血压!

大蓟、小蓟降压显著而且持久。

黑豆、陈醋治疗高血压-强烈推荐!

黑豆200克,陈醋500克,浸一周后,每次嚼服30粒,日三次。

鬼针草30克,加水2000毫升,水煎后,代茶饮,一天服完,连服8~10天,见效,或恢复正常,并且能长时间保证血压稳定。

车前子60克,水煎代茶饮,15天一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可见效,经临床治疗多例,疗效满意,经过1~3个疗程,血压基本恢复正常。由于车前子性干寒,故阴寒内盛者不宜使用。

海带、草决明治疗高血压!

用海带10克,草决明15克,水煎,去药,吃海带和饮汤。

银杏叶30克,煎水常服。

杜仲、夏枯草、土牛膝、野菊花治疗高血压!

杜仲12克,夏枯草15克,土牛膝10克,野菊花9克,水煎服,连服10-15天。

用大黄6~9克,开水泡,或煮沸1分钟后服用,服后腹部轻松,食欲增加,精神轻松,强体健身,祛病延年。

鲜黄瓜汁、白醋治疗粉刺

鲜黄瓜汁、白醋等量调匀,先用热水洗脸后再涂脸,一曰三次,涂后过10分钟用温水洗去,连用半月可愈.

云南白药1克加60%~70%乙醇调成糊状,敷于脐部,每6~8小时将药物用乙醇湿润一次。一剂可连用3天。

大蒜治疗婴幼儿腹泻、腹胀!

大蒜一头,连皮烧焦,再与半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服汤,一曰一次,一般两三天即可消食止泻。

丁香、肉桂、木香治疗小儿腹泻!

丁香10克,肉桂6克,木香10克,共研为细末,放在纱布袋内,用绷带固定在小儿脐部24小时,1~3次可愈。

云南白药治疗小儿腹泻(慢性)!

云南白药1克,温水调成稀糊状,敷肚脐上,纱布覆盖,伤湿止痛膏固定,12小时换一次,轻的2~3日可愈。

按摩治疗小儿腹泻(慢性)!

用手掌或手指按摩小儿肚脐,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100下,足三里100下,短时间就可治愈。

按摩肚脐、足三里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

按摩肚脐和足三里,短时间就可治愈。

鲜姜、白萝卜治肺气肿!

我父亲已70多岁,两年前因连续感冒,咳嗽,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中西药全不见效。后一老朋友介绍一方法:将洗净的大白萝卜切两三薄片再切成碎末,将洗净的鲜姜也切成碎末(占萝卜的30%左右),量约有一个核桃大小。一起放蒜臼内捣碎,用净纱布包好,患者仰卧,放在肚脐上溻,轻轻按按,为避免浸湿被子,可扣上一个小茶杯,每日上下午各溻一次,每次约两小时左右。中间可翻动和挤按,几天即可见效。以后溻的时间也可少一点,如此二十多天,我父亲的肺气肿就好了。

王不留子12粒,用胶布贴在手的胸腔呼气区(位于拇指的下端至手腕),6天一个疗程。

菊花、芦根、冬瓜皮治疗耳鸣、耳聋!

菊花30克,芦根30克,冬瓜皮30克,水煎服,每曰2次,2周见效。

仙鹤草、连根治疗耳聋!

新鲜的仙鹤草,连根150克,水煎浓汁,频服,每天一剂。某患者,患肺结核,打链霉素后,耳聋,停用链霉素后,服用仙鹤草,服了10剂,听力恢复正常。(选自《中药西用精选》)

服用乌鸡白凤丸,早晚各一丸,一般不超过两盒就可治好。

菊花、芦根、冬瓜皮治疗耳鸣、耳聋!

菊花30克,芦根30克,冬瓜皮30克,水煎服,每曰2次,2周见效。

取红蓖麻根(红茎、红叶者)60克,鸡蛋1~2个,黑醋适量,先将鸡蛋破壳煮熟,再放入黑醋蓖麻根,加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数日。据临床报导,治疗38例,有的按方服药3日即停止发作。

取脐带2~4条(或胎盘连脐带),将新鲜胎盘或脐带洗净,切成小块,用砂锅加水300~500毫升煎服,3天服1剂。或将切好的小块放入砂锅内焙干,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服,代茶饮。据临床报导,本方对各种癫痫均有效,尤其对局限性发作与小发作疗效显著,大发作患者可酌情加镇静药,效果亦佳。

取紫金锭数支。患者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其中1~5岁的患者每次服0.3克;6~10岁的患者每次服0.6克;11~14岁的患者每次服0.9克。本方对发作频繁及精神运动发作者疗效尤佳。

取大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小儿每次半丸,每日2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第2个疗程剂量减半,连服3~4个疗程可取得满意效果。

开水焐鸡蛋可治低血压!

我侄女长期患低血压症,常常是服药症状减轻,停药加重。去年朋友推荐一方,经过服用,半年多来血压一直保持正常,没有反复。方法是:每天早晨将鸡蛋一个磕入茶杯内,用沸开水避开蛋黄缓缓倒入,盖上杯盖焐15分钟(冬季可将鸡蛋磕入保温杯内)。待蛋黄外硬内软时取出,用淡茶水冲服,每天一个,连服30天,重者可适当延长。

甘草、肉桂、桂枝低血压!

甘草15克、肉桂30克、桂枝30克,水煎服,一到二剂痊愈。

据资料表明,以单味大黄(40例)与复方西药(32例)进行随机对比研究。大黄组服单味大黄煎剂,每次煎30—60克,每1—2小时服1次,每天服5—8次,直至腹痛等症减轻后才减量(最高日用量可达300克);复方西药组用抑肽酶,阿托品加非那根或杜冷丁。青霉素或氯霉素加庆大霉素等。结果,两组均有效,但在腹部压痛消失平均时间及发热消退方面大黄组均优于复方西药组(P<0.5)。据报道,以大黄为主治疗胆道蛔虫及胆结石效果也很好。

威灵仙治疗慢性胆囊炎!

威灵仙30克,水煎服,10天一疗程,治疗多例均治愈,半年没有复发。

大黄粉治疗急性胆囊炎、胰腺炎!

大黄粉10~20克,1次冲服,直到大便通畅,疼痛减轻为止。

蒲公英、败酱草治疗胆囊炎!

蒲公英、败酱草各15克,水煎,一日一剂,连服5~6天。

冬瓜籽、绿豆治疗胆囊炎!

冬瓜籽、绿豆各5钱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曰三次,连用10曰。

蒲公英1量水煎服,服用后,想睡,入睡后,感觉出汗,病愈。(选自医用本草纲目)

蒲公英、茵陈、郁金治疗胆囊炎!

蒲公英30克,茵陈30克,郁金9克,水煎服。

用大黄6~9克,开水泡,或煮沸1分钟后服用,服后腹部轻松,食欲增加,精神轻松,强体健身,祛病延年。

鲜蒲公英治疗急性胆囊炎!

鲜蒲公英(包括花、叶、茎、根),60~90克,水煎服,15日一疗程,有根治病例。

威灵仙治疗慢性胆囊炎!

威灵仙30克,水煎服,10天一疗程,治疗多例均治愈,半年没有复发。

大黄粉治疗急性胆囊炎!

大黄粉10~20克,一次冲服,直到大便通畅,腹痛减轻为止。

蒲公英、败酱草治疗胆囊炎!

蒲公英、败酱草各25克,水煎服,每日一付,连服5~6天。

金钱草、鸡内金治疗胆结石!

金钱草、鸡内金各20克,煎汤当茶饮,数日效果好。

良姜、厚朴、当归、桂枝治疗胆结石!

良姜1.5克,厚朴、当归、桂枝各2.1克,水煎,饭前温服,数次化。

鸡内金、玉米须治疗尿路结石、胆结石!

用鸡内金、玉米须5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曰2-3次,连服10天。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金钱草、鸡内金治疗胆结石!

金钱草30克,鸡内金10克,水煎服。

黑木耳一天服一两回,2~4天,呕吐就能缓解,10天左右,结石可消失,坚硬结石效果较差,若长期服用,结石可变小,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梗米50~100克,煮粥,熟后加入栀子末3~5克,稍煮即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3~5天一个疗程。

用大黄6~9克,开水泡,或煮沸1分钟后服用,服后腹部轻松,食欲增加,精神轻松,强体健身,祛病延年。

鲜蒲公英40克,洗净、切碎、水煎、去渣,与梗米50~100克,煮粥,加冰糖适量,每日早晚各一次,连服3~5天,即获显效。

金钱草,鸡内金治疗胆结石!

金钱草,鸡内金各20克,煎汤当茶饮,数日,效果好。

玉米须25克(鲜玉米须加倍),水煎服。

用煮熟的南瓜一碗,加入猪油5钱和适量的盐吃下,一曰一次,一次见效,3曰可愈。

大便时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有明显的胀痛,按压住不动,一分钟左右就有变异。

单味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取生大黄每天9克,用沸水冲泡,水量约150毫升,待药温适宜时1次饮尽。间隔3小时后加水第2次泡饮,待3小时后再泡饮1次。服药液后若大便稀溏属正常现象,停药可自愈,一般服药1-3天。

黑木耳、蜂蜜治疗扁桃体炎!

黑木耳一两,炒干研成粉,每次用半调羹粉与蜂蜜调匀口服,一曰二次连服5天永不再发(此方在扁桃体炎正在发作时用)。

用针刺疗法治疗扁桃体炎!

用三棱针在少商穴、商阳穴点刺出血,疼痛当时就可减轻,很快就可痊愈。

针灸治疗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用较长一点的针灸针,直接扎在化脓的扁桃体上,扎几针,扎出血以后,症状就会缓解,肿大的扁桃体会缩小,很快治愈,不用手术。

牛黄解毒片治疗扁桃体炎(化脓性)!

牛黄解毒片适量,研成末,用酒精调成糊状,敷在双侧扁桃体处即可。

冰片、全蝎治疗小儿扁桃体炎!

用冰片5克,全蝎10克,共研为末,加香油调成5分钱硬币大小的药饼,贴在连泉穴(喉结上方凹处),24小时换一回,治疗40例全部治愈。某患者,扁桃体3度肿大,3天治愈。

用盐水治疗鼻炎、鼻窦炎!

用1%的盐水反复冲洗鼻道,最好用去掉针头的针管或眼药水瓶冲洗,一天冲几回,效果很好。

将一份芥末在2~3份醋中浸泡了3~5日后,用其调拌凉菜或蘸水饺、包子吃,连吃数日,对治疗感冒引起的流鼻涕、流眼泪效果明显,尤其对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奇效。

枯矾研成细末,用纱布裹上,塞到鼻腔里,数日愈。

干姜研成细末,用蜜调,塞到鼻腔里,鼻子很快就可通气。

白芷适量,研成细末,每次少许,推入鼻中,一日3次,连用14天

苍耳籽治疗过敏性鼻炎!

苍耳籽50克,焙干研末,每次1~3克,一日3次,连服数日。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红沙糖治疗鼻炎癌!

用白花蛇舌草150克,白茅根100克,红沙糖100克,前两位要水煎去渣,加红糖溶化,当茶饮,连服数月。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治疗鼻炎癌!

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当茶饮,长期服用,化疗、放疗同时,可配合使用。

利福平、诺氟沙星眼药水治疗慢性鼻炎!

用利福平、诺氟沙星眼药水,交替点滴,7~14天可愈。

白芷、薄荷、辛夷、苍耳子治疗慢性鼻炎!

白芷30克,薄荷、辛夷各15克,炒苍耳子7.5克,共为细末。每次6克,饭前用葱汤或凉开水送服。

龙骨、白芷、辛夷、冰片、扑尔敏治疗慢性鼻炎!

龙骨粉、白芷粉各20克,辛夷花粉30克,冰片3-5克,扑尔敏80毫克, 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先用硼酸粉洗净鼻腔,再用消毒棉球蘸此粉末涂鼻腔患部,每日2 -3次,愈后停药.

荆芥、百合、黄芪、鸡血藤、苍耳子等治疗慢性鼻炎!

荆芥、百合、黄芪、鸡血藤、苍耳子各10克,辛夷6克,细辛3克,水煎服。

苏叶、葱白、生姜治疗慢性鼻炎!

苏叶、葱白、生姜各10克,水煎服。

草杰明6~9克,微炒,加水蒸一下,代茶饮,一日一付。

白蒺藜250克,羊肝250克,白糖200克,研为末,每次服15克,曰服2次,8周见效。

生地、制首乌治疗白发!

生地、制首乌各5克。将药以开水冲泡,每日代茶饮,连服数月。

小店方言词汇趣谈之三:多音节词之一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微信文章,以下是太原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简介碍娃娃是太原城南赶车人的专用器物,亦是小店方言里属于赶车人的专用“术语”。现在屁股冒烟的机动车辆,不光动力充足前进速度快,而且挚动系统也非常之...,希望对您有帮助.

碍娃娃是太原城南赶车人的专用器物,亦是小店方言里属于赶车人的专用“术语”。

现在屁股冒烟的机动车辆,不光动力充足前进速度快,而且挚动系统也非常之有效,只要坐在驾驶座上轻轻动脚,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停就停,那真是得心应“脚”。

在机动车辆没有进入乡野之前的漫长时间里,农村里只有尖轱辘牛车和胶轮马车。用牲畜来驺动的车辆,速度缓慢运行平稳,挚动问题不是非常重要,但也并非可有可无。因为驾驶畜动车辆与机动车辆相比,其难度在于作为动力的牲畜是有相当自主意识的动物而不是没有意识的的汽油机和柴油机。有时候赶车人心急火燎地想叫它们快步前进,它们却扭捏作态畏缩不前,有时你想叫它好好地停着呢,它却又焦燥不安蠢蠢欲动,所以必须得有个办法让车辆能停得住停得稳。那时的牛车马车上没有与现在的机动车辆上的“手刹”相类似的装置,让车辆停稳的装置只是简单的一块石头。如果需要停较长时间的话,就从附近找两块半头砖或石头蛋卡在车轮的前后,以防车辆自主滑动。这砖头或石块因其有阻碍车轮转动的作用就被称作“碍石”。村里嘴泼的婆娘们骂人时,也往往用“叫他到车脚子底下当碍石圪哇”这样的毒话。

赶上牛车马车在平地里走好说,想走喊一声“驾!”牲口就走开了;想停时长长地喊一声“驭——”牲口就站住了。碍石派不上多大的用处。赶上马车到山上拉煤上又长又陡的大坡时,就需要有人手持碍石跟在后面,看到牲口们力气使尽车要后退时赶紧把碍石放在车轮的后面,以防止马车继续后退。就个活儿,赶车人也叫作“打点子”。跟在上坡的马车后面打点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儿,如果马车快速滑下拦不住的话,后面打点子的人极容易被轧住。耳风里就听到过有打点子的人被马车轧断腿的事儿。

为了既能让车及时停稳又保障人的安全,赶车的人们便想了一个好法子,制作了一个好物件:用一块与砖头大小相当的方木头两头各钉一个钉子,钉子上系一截绳子,临上陡坡前便把绳子的另一头分别拴在车轮两面的车轴上。这样一来,上坡时这块木头便跟在车轮后面与车轮一起上,一但牲畜乏力车辆将要后退时,这块木头马上就变身为“碍石”,让车子稳稳地停下来。这一小小的发明,减少了赶车人的风险,成为赶车人“车匣子”里的必备之物。不知从何时起,赶车人将这个物件亲昵地称之为“碍娃娃”。这个由来已久的称呼,足见赶车人对她的喜爱和倚重。

碍娃娃这个物什是赶车人聪明智慧的结晶,碍娃娃这个词儿则是乡村语言丰富生动的证明。笔者年轻时曾经赶着马车到西山秋花泊煤窑上拉过煤,那时的开化沟坡陡路险,对碍娃娃的作用记忆犹新。

说起小店方言中的“吃重奶子”这个词来,年轻人恐怕没听说过;现在说起吃重奶子这档事来,年轻人肯定不知其详。要究其详,得问60岁以上的人,因为60岁以下的人在这个词儿面前都显得年轻。“吃重奶子”的“重”,不是“轻重”的“重”,而是“重复”的“重”,这个“重”字在普通话中读(chóng),小店方言中却读为(zóng)。

在小店方言中,所谓吃重奶子,就是一个孩子吃了母亲的两茬子奶。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以前,战乱频仍,饥荒连年,人们温饱难求,挣扎在生存线上,生下孩子发愁养育。可是那时又没有节制生育的手段,女人们的生育率非常高,一般女人生三胎五胎就是少的,十胎八胎的并不罕见。往往是上一个孩子不到周岁,还恋着母亲的乳头,下一个孩子就呱呱坠地,要吃要喝。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又非常差,婴儿的成活率很低,很多人家都遭遇过新生婴儿死亡的不幸事件。我的母亲生了八胎,只存活了我们姐妹兄弟四人。新生儿夭亡,母亲肯定非常伤心,但乳房中溢出的奶水,却成了上一个孩子的双份“口粮”。让上一个孩子继续吃奶,既避免了女人们往回憋奶的疼痛过程,又可抚平母亲因失子而生的心理创伤,还可以省下一个孩子的饭食。那时的人穷,对母乳这样的“资源”,也要充分利用。这种情况,村里人就称作吃重奶子。对这个吃了两茬奶的孩子而言,就叫吃了一个重奶子。60岁70岁以上的人里面,吃过重奶子的大有人在,我的哥哥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小时候听说过有的人四五岁了还吃母亲奶水的事情。

关于“奶子”两字,再唠叨两句。孩子生下来后吃母亲的一茬奶,不能叫作奶子,不能说吃了一个“单奶子”这样的话,因为人生下来吃一次母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是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一说“奶子”二字,那就是不属于自己的奶,是份外的奶了。过去,人们生下孩子以后母亲没奶而顾请别人代乳,叫作顾奶子,那就是说让自己的孩子吃本应由别的孩子吃的奶了。吃重奶子也是这样的道理,这个孩子吃了本应由他的弟弟或妹妹吃的奶,所以就叫作吃重奶子。

现在,女人们生孩子少了,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了,婴儿成活率高了,一个孩子吃两茬奶的现象绝迹了,“吃重奶子”便成了小店方言中的一个历史概念。知道的人不提念提念,往后的人就不知道还有这档事,不知道还有这个词了。

太原方言中,有一个词儿叫作“戳拐”,所谓戳拐,就是指办下大错事,惹下大麻烦,闯下大祸端的意思。更多的进候,是指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故。小不点儿的事故,小小不严的错误,人们是不用“戳拐”这样的生猛之词的。上个世纪中叶的文革期间,生产队天天晚上开会学习,组织社员们背诵毛泽东的“老三篇”。这对于许多没有念过书的农民来说,确实是难为之事。有一次让一个上年纪的社员在会上背毛泽东的“老三篇”,这人虽然没有文化,但爱听说书,心里记得《薛仁贵征东》等不少故事。他以为让背毛著,就是让他讲个故事梗概,于是便站起来夸夸其谈地说开了:张思贵(德)烧木炭戳下大拐,为人民服务的白求恩从保健站走出来……。在场的工作队干部马上叫停,并纠正说:毛主席的著作里哪有“戳下大拐”这下的话?那个社员说:都死下人咧,那拐还戳得小?这时有个积极分子站起来,指着他的鼻子说他篡改毛主席著作,要他老实交待是什么动机,马上就要上台去按他的脑袋。老汉一看这阵势,吓得汗流满面地说:这可真的是戳下大拐咧。

为什么小店人要用“戳拐”二字来形容闯祸呢?究其原因,恐怕还得往上追朔将近2000年。据史载,东汉明帝(公元58——76年在位)当朝时,特别提倡尊重老年人。有一年曾宴请域内70岁以上的老人,并给每位老人发了一枚顶端雕着斑鸠形象的手杖,称之为鸠杖。而因为是帝王所赐,人们也就把它叫作王杖。不管是鸠杖也好,王杖也好,在老百姓的眼里,它就是一枚拐杖,在老百姓的嘴里呢,拐杖也简称为“拐”。那时凡持有王杖的老者,国家给予许多特权,晚辈办下错事,长辈可以用拐杖责打,晚辈不得反抗。有冒犯老人者,给予重刑处罚。当时曾发生过两件因对持有拐杖的老人不恭而被处以斩首之刑的案例。有这样的皇帝用这样的严刑峻法来保护老年人的特权,哪个人还敢再冒犯老年人!你惹下老年人,不是就“戳”了他们手中的这个“拐”了吗?你“戳”了“拐”,还能有什么好下场吗?“戳拐”“戳拐”,由此而来。能把2000年前的一段往事用一个词儿传承下来,小店方言也向人们展示了它的悠久与深厚。

现在的年月,说起“AA制”这个泊来的词儿,大多数人特别是年青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把“打拼伙”三个字写在这里,却就反过来了,是大多数人特别是年青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其实,“打拼伙”和“AA制”是同意词,而且是我们地地道道的小店方言。在太原的地面上,我们的小店方言不但“败”给了官方推广的普通话,而且还在外来词面前“翻了船”,真也是叫人无奈。更为叫人无奈的是,我们虽然认可了泊来的“AA制”这个词儿,却没有认可这个词儿所包含的内容,现实生活中很少见人们真正实行“AA制”的,甚至连我们方言中与“AA制”等值的“打拼伙”也不知所云了。

“打拼伙”是过去小店人口中常常会吐出的一个词儿。所谓的“打拼伙”,“拼”者,各出一份,拼成一席;“伙”者,既有“共伙”之意,又有伙食之称。若用太原方言来加以解释,那就是“共伙吃饭,各自掏钱”。你看,这不是和泊来的“AA制”一样吗?

近些年来,由于富裕程度有所提高,也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人们手里有了两个钱便烧灶起来了,有钱的人喜欢平白无故地请人吃饭炫富。不太富裕的人吃请吃得多了也得硬着头皮“回请”一下。一个单位的人外出办事到了中午一起吃饭时争着结账成了一道“风景”,结果是结账买单时你争我抢都显得非常仗义大方。而事后打起“小九九”来,却又要议论谁出得次数多,谁出得次数少,谁谁谁是嘴里嚷得凶却不往巴台前跑,谁谁谁每回都是气气也不敢吭——老白吃。甚至有人说中国人的传统就是请吃和吃请,没有“AA制”习惯,所以就促成了人有“大方”与“小气”之分,就造成了有的人老当冤大头,有的人往往“老白吃”的局面,还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劣根性”的一面。

其实事情不是那样的,这种所谓的“恶俗”,并不是我们汉民族的“传统”,只是近些年来特别是文革以来砸烂了原来的公序良俗才形成的。其他地方不知怎样,就我们太原,就我们小店地区来说,过去,特别是在物资相对贫乏的农耕时代,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相对理性的,是重情义而轻钱财的,是讲究礼尚往来的,从留传下来的俗语“人情换人情,八两换半斤”、“吃糕送糕,留下的道道”等就可以看出那时的民风民俗是多么的纯厚。“打拼伙”就是在那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个词儿,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来往方式。“打拼伙”有两种情况:

一是相熟的几个人相跟着外出劳动或办事,到中午饭时了,其中的一人提议说,咱们今天“打拼伙”吧?众人便一致响应,大家都拿出一样多的钱来,到小饭店里“尽钱吃面”,能买多少买多少,买下的吃食大家分享,吃个不亦乐乎。这绝对就是现在所说的“AA制”。那时人们手头的钱都不富裕,装大头请客的情况极为罕见,而“打拼伙”吃饭的时候却很多。有时在野外劳动,人们带了干粮,这家是馍馍,那家是饼子,大家便坐下来放在一起,掰成小块互相交换着品尝,还议论谁家的好吃,谁家的不好吃,打打闹闹,嘻嘻哈哈。这种情况,也被叫成是“打拼伙”。

二是农闲时或遇了天阴下雨,那时又没有什么广播电视,当然更没有手机,一个院里相好的几家人自己的饭吃得腻了,一家人呆着觉得闷了,想热闹热闹,便互相邀约“打拼伙”:人们各自拿出自家有而别家无的食品来在一起做饭吃,你来我往,其乐融融。这种“打拼伙”各家所摊出的东西虽然不是绝对平均,但是人们心中都有杆枰,大体上是相差不多的,而且那时的人憨厚,这次出的少的,下次一定会主动补将起来的。这种方式的“打拼伙”其本质上也是一种“AA制”,不过是周期较长而已。关于这样的“打拼伙”,我们这一带还流传有一个民间小段子:村里有一个奸巧的媳妇捉弄一个憨厚的媳妇说,今天咱们两家一家摊三样东西打拼伙吃饭哇。憨厚媳妇问,我家摊什么哇?奸巧媳妇说:猪肉、白菜、米。憨厚媳妇又问,那你家呢?奸巧媳妇回答说:刀儿案子咀。这种抨击奸滑行为的段子,正说明了那时民风的淳厚。打拼伙最为常见和最为热闹的方式,莫过于每年入夏后,锄过秋庄稼等割麦子的时候,村邻们或十来八户,或三二十户,每户出几块钱买一只羊,在大街上杀剥了,支起大锅来煮羊腥汤喝。杀羊时大家围在一起七手八脚大呼小叫,羊肉煮熟后要切得碎碎地,分得匀匀地,羊头羊蹄心肺肝花等下水也是一家几片都几片,锅里的汤也是一家几勺都几勺,绝不厚些薄彼,卖了羊皮剩下的钱,撑杆儿的人也要给大家分分毛毛地交待得清清楚楚。这不是“AA制”是什么?

那时的人们,嘴上不会说什么“AA制”,但实行的却是真正的“AA制”。现在的人会说个“AA制”了,但却不去实行它。社会风气不好就不好了,千万不要往什么传统上扯。传统本来是好的。

“逮面”这个词儿,是小店方言中的一个独特的词,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尚未听到见到。“逮面”这个词儿,是几十年前的小店地区农村方言中流行的一个词,现在的小店地面上基本听不到人们口中说它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一些边缘性的词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逮面”一词在我们这一带流行的时候,其意思是“占了不该占的便宜”或“遇到了什么意外的好事”。比如集体化时几个人被派到一个公家单位干活儿,不但挣了队里的工分,人家单位上还管了一顿饭,给了一盒烟,人们便说“这可逮了面咧”。秋阳下收割谷子时,正焦渴的厉害,突然地中间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野”西瓜,在场者分而食之,亦大呼“逮面”。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男生们遇到什么好事时,必定大呼“一年四季大逮面”。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说因有事要放我们两天假,话音刚落,还没有宣布下课,我便从凳子上跳起来大声喊道“一年四季大逮面”,结果挨了老师的一顿训。

小店方言为什么给“逮面”二字下了这么个定义呢?我想可能是那时候人们生活困难,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焦困中的人们,一年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净白面的扁食,平时里,搅上大把榆皮面的红面剔拨股也吃不饱,孩子们过生日能吃上一顿包皮面也就不错了,最困难的那几年,田里的野菜都挖光了,就把蒲草根、玉茭圪蒂等磨碎了吃。那时人们的心目中,能“逮住”一顿纯净的“面”饭吃,那就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了,心里就美得不行了。于是“逮面”就成了那时人们心目中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成了那时人们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

现在,叫人吃一顿面饭那算什么事呀,那不是和打发讨吃的一样嘛。因此现在的人们口头听不见“逮面”这一说法了,“逮面”这个词也尘封在那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之中。

“跷”字,辞典上有三个义项,一是“抬起腿”,二是“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三是“高跷”。在太原城南小店一带过去的老方言中,从“跷”字的第一个义项又引申出许多义项来,把一个“跷”字给用活了。

现在人们的概念中,不管迈左腿还是迈右腿,迈出去就叫一步。而过去小店一带农村中的人却认为,左腿右腿各迈一次才叫一步,单迈一腿,叫作一跷。过去生产不发达,人们计量器具缺乏,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皮尺卷尺之类的东西,人们在野外计量长度,就凭着两条腿。以中等身高的人为标准,一跷为2.5市尺,一步为5市尺。民间流行着的一个量地亩的口诀:“长十六,短十五,不多不少整一亩。”就是以“步”为单位来计算的。

人在行进中难免会有有绳索绊住腿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跷”起脚来进行解脱,于是小店人就把绊住腿说成是“跷住咧”。 遵循古汉语“音随意转”的规律,小店方言中的跷字,在作动词即把腿“跷”起来的时候,读平声;在作形容词即被“跷”住的时候,则读去声。这个“跷”字,不光适用于人,也适用于牲畜。农家饲养的大牲畜拉车拉犁时套绳也很容易“跷”住脚,每当“跷”住时,车把式便一边拉扯跷在牲畜腿间的套绳来磨擦牲畜的那只跷住的腿,一边大声地向牲畜吆喝:“跷!跷!”久而久之,牲畜便也听懂了人间这个“跷”字的意思,只要车把式一喊“跷!”牲畜便主动抬起腿来,让人把套绳从其脚下扯出来。

过去,车把式赶马车外出拉运跑远路,有时需在集市人多的地方“打尖”喂牲口,害怕有性子暴烈的牲口抬脚踢伤人惹麻烦,就专门用绳索把它的腿拴绊住些,用车把式们的话说,就叫作“管跷”住些。而这个“管跷”呢,不光适用于牲畜,有时也用在人身上,指让大人把“难道”的孩子管住点儿。村里有谁家的孩子捣蛋的厉害,损害了别人家的东西,人家就会找上门来说:“把你的那小害货‘管跷’住些,不要叫他糟害人们。”

关于“跷”字,小店方言中还能组成一个叫作“拴跷”的词。过去农家都散养着一些鸡儿,有些农妇害怕自家的母鸡出外面去下“野蛋”,就用根细麻绳绑在母鸡的一条腿上,绳头上再拴上一只人们穿破了的烂鞋钵子,这样子下来,母鸡行动不便了,就只能在自家的院子里吃食下蛋,不会再往外跑了,这只母鸡就是被人“拴跷”起来了。过去医疗不发达,人们家生了小孩害怕逗不住,就给起个名字叫“拴跷”,以给孩子消灾免难,保住性命。我的一个表姐的名字就叫作“拴跷儿”。由“拴跷”又“衍生”出这样一句歇后语来:“麻绳绳跷骆驼——不管用”。骆驼那样一个厐然大物,你想用一根细麻绳就跷住它的腿,那是办不到的。这个歇后语是指制约能力太弱而反抗能力太强的情况。现在官场上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制度条文廉政公约,但仍然老虎层出不穷,苍蝇久拍不绝,就属于“麻绳绳跷骆驼”。

在小店方言中,有个比较生煞的词儿叫作“裹笼”,现在人们很少听到了。

裹笼原是指使唤牲口的。农耕时代,农民使用骡马驴牛这样的大牲口耕地拉车,这些大牲口们也都是有灵性的“高级动物”,能听懂人们向它们发出的各种指令,开步、立定、前进、后退、左转、右转都有规范的口令。只要你这里大声地一吆喝,它那里立马就能准确执行。但是,这些牲灵们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这样的能力,而是需要人来教授的。新出生的小牲口们到了一岁多的时候,身架子长成了,就不能白吃草料了,就该戴上笼头,拴上缰绳,扛上套拥子,备上小鞍子为主人服役了。村人土语把调教训练小牲口的过程叫作调新马。

农村有个“四大欢”的链子语是这样说得:“空中的鹞子水中的鱼,十七八的后生不扎牙的驹”,意思是说这四种东西难管理,难驾驭。本来嘛,一天价无拘无束地蹦打惯了的小马驹小骡驹们,一下子给拴在套合里,拘在车辕里,不光得出力流汗拉犁拉车,还得听斥骂,挨鞭子,身上能好受吗?心里能“服气”吗?于是它们就“反抗”,就丢头扬脑打响鼻,就扭歪掉尥蹶子,这种情况,再好的车把式一个人也制服不了它们,就得两个人配合进行。一个人在后面拉住套绳边打响鞭边吆喝各种口令,另一个人在前面左手抓住“新马”口中的“嚼子”和笼头,右手托在它的脑后,既表示对它友好和亲近以取得它的“信任”,又把握住了它的要害,使它不能自由行动。然后就“裹挟”着它,听到后面的驭手喊“驾!”就推它开步向前走,喊“驭——”就拉它停步,喊“得儿得儿”就拉它向左拐,喊“唔!唔!”就推它向右转,慢慢地,那牲灵就“听懂”人的话了,就能规规矩矩地为人效力了。这个在前面抓住笼头裹挟着“新马”配合驭手训练小牲口的人所做的事儿,就叫作“裹笼”。在调新马的过程中,遇到它们调皮不听话要乱蹦跶时,后面的驭手就会提醒前面的人说“裹笼住些!裹笼住些!”

从语法上来分析,“裹笼”一词应是个联合词组,“裹”是裹挟,“笼”是“笼络”,既裹挟又笼络,实在是“调新马”过程中的一种高明手段。裹笼一词未见诸正式的出版物上,它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小店农村的方言词,可见小店农家的方言也是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的。

后来,农村人把这一词儿也引申到了人的身上,如果想让一些还不省事的“难道”娃娃,楞眉黜眼青皮后生,不精(ji)烂明(mi)二杆子货们办什么事情时,就用顺毛毛话“裹笼”他们,“捉糊”他们,他们就会欢忙实急地为你办事。如果你用“戗茬茬”话戳打他们,他们不和你丢头扬脑尥蹶子才怪呢。所以当你听到上年纪的人说起哪个人来用“裹笼”二字时,不用问!喔货实磕实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盏子。

“海濑缽缽油”是一个小店地区的方言词,在小店方言中它也属于一个“历史词”,因为一者,现在人们眼道里不见海濑缽缽油这种东西了,二者,即便当时被叫作海濑缽缽油的这种东西再度出现在人们视界,人们也不会这样叫它了,一定会用一个文雅和科学的名号来称呼它。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一个过来人都终生难忘的年代,人们贫困不堪,温饱难求,再加上政治高压,人们根本不敢谈“化妆”二字,况且也没有钱买称为化妆品的东西。到了冬天在野地里劳动时,爱美的女人们为了防止皮肤干裂,就到供销社花上几分钱买一种叫作“蛤蜊油”的护肤品。所谓蛤蜊油,就是用天然的贝类动物蛤蜊壳为包装的,全油性的护肤品。那种作为包装的蛤蜊壳外表打磨的光滑明艳,非常好看,使用起来开合自如,十分精巧,在那缺乏美的时代,十分惹人喜爱。况且价格又便宜,用着还不错,那时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女人们人人都用。

这种本来名称为蛤蜊油的东西,那时在我们小店人的嘴里,却被叫成“海濑缽缽油”。因为我们小店人把小巧的、斗状的容器称为缽缽,如小孩子们吃饭用的不怕磕碰的小木碗叫作木缽儿,吃饺子时捣蒜用的小石臼叫作蒜缽子……海里的贝类动物因其形状如缽,则统称为海缽缽。有时,小店方言也用海缽缽来比喻人,看到有人笑得好看时,不会用笑靥如花这样的成语,就用“你看哪,笑得海缽缽啊地”来形容。逢年过节村里闹社火时,有一个节目是一人扮作海蚌,另一人扮作一个长嘴鸟互相打斗,意在演义成语鹬蚌相争。可人们对这一节目的称谓却是十分的乡土,叫“海缽缽斗白鹤”。可见,海缽缽这一名称是早已有之。不是为了专称蛤蜊油而生。那其中的那个“濑”字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这样的:因为咱们小店人用的蛤蜊油是产于海滨城市天津的,而天津人把蛤蜊称为“嘎喇”,当初到天津采购的人听到天津人把这东西叫作“嘎喇油”,回来也就告人们说这是“嘎喇油”,而其中的“喇”字听来似“濑”,而这东西又明明是装在“海缽缽”这种东西里,于是将两者掺和在一起,就成了又笨又长的“海濑缽缽油”了。不过小店人自己也觉得这个名称读来冗长拗口,有时也简称为“缽缽油”。

说起缽缽油,不由得就想起了一段文革往事。文革初起时,有一天晚上,我们村学校的造反派们批斗一个历史上有点儿问题的老教师,其中有一个较年轻的教师“揭发”说,老教师有一天给大家做饭时往面里掺上了臭油,是想毒害革命群众。老老师辩解说,那不是臭油,可能是我手上抹的缽缽油没有洗净。年轻老师却硬说是臭油,当老教师还要辩解时,已经是拳脚相加了。一点儿“海濑缽缽油”,惹了那么大的事,使当时在场看“热闹”的我,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文革成为往事,“海濑缽缽油”也难觅芳踪。文革那种噩梦千万不要再现了,“海濑缽缽油”这种东西倒不妨让它再回到人们手中。

现在到了农村,街头电线杆上的那种高音大喇叭少见了,有些村子里即便有,广播的频次也少之又少了。而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高音大喇叭是农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村都有大喇叭,大喇叭一天里不停不歇哇哇地“唔叫”着,早上通知社员们到哪块地里劳动,中午通知社员们收工,晚上通知社员们开会,通知人们到麦场上分粮分菜,通知人们到队部里分红,特别是在文革的那段时间里,红卫兵们还要在广播里传达“最高指示”,控诉地富反坏们的“罪行”……真不敢想象那时若离开了大喇叭人们的生活该怎么过。

而在没有电,没有广播喇叭之前的农村,则是又一番风景,村干部们有事要通知全体社员时,采取的手段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地方撞钟,有的地方篩锣,有的地方打梆子。还有的小村子,干部们干脆就扯上个嗓子绕街叫唤。要说最先进的,大概应该算我们村了。在我的记忆中,大概是农村刚成立高级社不久的56、57年吧,我们村不知从什么地方搞到了一台军绿色的手动警报器,那东西一摇,那种尖利刺耳的警报声便能传得老远,比撞钟筛锣打梆子厉害多了。那个时候好像拉警报也没有什么限制和规矩,于是村干部们就把它给用起来了,出工拉警报,收工拉警报,开会拉警报,58年成立了大食堂,食堂开饭也拉警报,警报声一天价呜哇呜哇地响,村里的人呢,也就“曹操吃砒信”一样给皮服下来了,不但不觉得听来碜人,到了劳动得累了该下工的时候,肚子饿了该吃饭的时候,还就盼着那个警报响起来呢。

再说警报器这个东西虽然闯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但村里人却不知道它的大名叫个啥,只知道它的作用和部队上吹号差不多,只是偶尔不知从什么人嘴里听到过它叫什么什么“器”,“器”与“气”同音,于是,人们就给它起了个新的名字——“号气”!那段时间你若问我们村里的人什么叫警报器,恐怕没有几个人能答得上来;你若问什么是“号气”,那全村人是不分老幼,人人皆知。人们不光把警报器叫作号气,还把拉警报器这种行为和警报器发出来的声音也叫作号气。出工前听到号气的声音,人们便互相招呼说“人家号气呢,咱们走吧”。年纪大的人耳背,到了饭点儿上就问年轻人说“号了气咧没啦?该开饭咧哇。”一时间,号气二字,成了村人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

再说这“号气”二字与村人口中的另一个词“耗气”同音,而耗气则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呕气,互相斗气的意思。恰巧那时专司此职的一位小干部家里不太和睦,村里人便在背后议论说:怨不得他家里成天啦吵吵闹闹地呢,他家里就放的个“耗气”嘛。

到了59、60年,生产队库房里的粮囤见底了,人们的肚子饿瘪了,食堂开饭的号气声就对人们的诱惑力更大了。那时上学的学生们也都是到了点听到号气声才能放学到大食堂吃饭,孩子们正在发育阶段,本来就吃不饱的肚子,等不到饭点就饿得咕咕叫了,一上最后一节课大家就支棱着耳朵盼开饭的号气声快些响起来,神经繃得非常紧张,一有声响立马反应。有一天,坐在前排的一个男同学肚子胀得实在憋不住了,突然放了一个声音较尖分贝较大延时较长的响屁。后排的一个女同学一听见响动,立马就站起来大声嚷道:“开饭了,开饭了!”引得整个教室里一片哄堂大笑。给那个苦难的年代添了一点小小的乐子。

其后,村里便传开了一个顺口溜:

三毛蛋放了个屁,改花子听下是号了气

后来,村里安上了大喇叭,便听不到 “号气”的声音了;再后来,我曾当过村里的实物保管,在库房里还见过那个东西;再再后来,我离开了村里,村里也没有了集体,那个“号气”流落到哪里,就实在不知道了。

最近写一些怀旧的小文章,想到了小时候村里的懒茅,心想看一看懒茅这个词的普及程度,便在百度里输入它搜索了一下,发现“懒茅”竟然是一种价格不菲的酱香型白酒的品牌,不禁失笑起来:当年我们太原方言中的懒茅,味道可和它是大不一样的呀。

此“懒茅”非彼“懒茅”也。

农耕时代,村里人没有听说过抽水马桶,村里也没有什么化粪池之类的设施,太原农村方言中把大小便的地方不叫厕所,而叫作茅子。那时的茅子非常简单,地上挖一个深坑,里面嵌上一个大缸,上面摆两块木板或石板供人的两脚蹲踩就得了。只所以在深坑里嵌大缸,是因为人粪尿是庄稼的好肥料,怕它渗到土里流失掉。茅坑满了以后,人们好用木桶装上送到田里“喂”庄稼。有少数人家或是买不起大缸或是出于其他原因,就只挖深坑而不嵌大缸,那样人粪尿就容易渗到土里流失掉,而那茅坑也很长时间满不起来,不用勤掏,那样的茅坑人们就叫作懒茅。那样简陋的懒茅不但浪废资源,而且也不卫生不安全。黑夜里看不清楚,很容易踩空陷进去,那时人们上茅房时掉了鞋脏了裤子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听说过有小孩子掉在懒茅里的事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事物,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语言。那时,由于懒茅这个东西的存在,村人的语言中也就经常出现懒茅这个词儿。人们在骂那些作风不正经与许多男人有染的女人时,就说“那货可是个大懒茅”;有些女人们在咒自己所忌恨的人时也往往用“快些掉的懒茅里淹死去吧”,咒人死还要死在那种不干净的地方,也够歹毒的了。

“懒茅”这个词儿在那时农民的口头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人们拉屎尿尿时在茅坑上蹲的时间长,借此逃避干活儿。人民公社化集体劳动的时候在大田里干农活时,上下午各有一次工间休息。何时干活何时休息,都由队长下令,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政策往往又管不住对策。干活时出力大小质量好坏却由自己掌握。那时的社员们有两句链子语,一句叫作“管天管地,管不了拉屎放屁”,意思是在地里干活时,有其他事情要离开,得向队长请假,拉屎尿尿却不用请示队长,想去时撒丫子去就得了。还有一句叫作“学会磨洋工,屙屎尿尿三点钟;站起来看看时间早,圪蹴下再等一等”,其消极怠工的意思就不用解释了。于是有些脑子灵光的女人们便在工间休息时抓紧做随手带的针钱家务,队长下令说开始干活儿了,才约上几个姐妹到远处的沟渠里隐避的地方去解手。到了地方,大家褪下裤子来蹲在那里,下面动静不大,上面却动静不小,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地拉起了家常。队长在远处清清楚楚地知道那些人是在偷懒,但那种情况下又不能过去催撵,只好愤愤地唠叨说:“那几个‘讨吃鬼’又‘懒茅’去了”。

人不小心有微尘进入眼里磨得难受,现在人们通常的说法叫作“迷眼”,还有的地方叫作“打眼”。但太原城南的老方言不是这么说的,老太原的方言叫作“坌眼”。“坌”读 (bèn),古辞书上的解释是“尘埃。聚积。粗劣。”“坌”就是小尘埃的意思,小尘埃进入眼里,用坌眼来描述似乎更为准确和传神。

太原的方言里还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叫作“磨坌籽”,当有人坌了眼后,请人取一粒“磨坌籽”放在坌有沙尘的那个眼里,过不了多大一会儿,“磨坌籽”就携带着坌在眼里的沙尘从眼角跳出来了。在太原郊区的麦田里就有这种草本植物,据老人们讲,“磨坌籽”放在人的眼里人不会觉得有异物存在,反而感到很舒服。

由于磨坌籽个儿非常细小,人不仔细看是看不到它的,因此,人们在形容什么东西小时,就说那东西小得和磨坌籽一样。“磨坌籽”有时也用来贬损人长得个子小,但那是一种非常恶毒和刻薄的说法。

太原人喜欢面食,太原的面食品种也非常丰富,除了全国普及的品种手擀面和拉面以外,太原面食还有剔秸、流秸、彆秸等独特的品种。这就说到了嬲面。

太原人做面食时,和面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手直接揉面,吃擀面条和拉面等要求面团有一定的硬度和非常精到的面食时,就用这种方法;另一种则是把面粉倒在盆里,倒上水以后用两根筷子在盆内画圆圈搅动,直到把面搅得粘软匀称精到为止。吃太原独有的剔秸、流秸、彆秸等要求面团柔软顺滑的面食品种时,就用这种方法和面。这种和面的方法,小店方言中也有一个独特的称谓,叫作嬲面。嬲面这一词儿,多出现于家庭妇女的口中,因为在过去的农耕时代,男人不做家务,做饭都是女人的事儿。在街上闲坐的妇女们赶晌午要回家做饭前,就对其他人说:“快晌午了,受苦的要回来了,嬲上圪瘩面吃剔秸哇。”和面的过程中,妇女们也肯说个“还不精哩,再圪嬲圪嬲哇”。

读niǎo,太原方言和普通话的读音完全相同。辞书上的解释为:“纠缠,搅扰。”古文例句有:“汝能为歌,吾辈即去,不复嬲”。现代文中的例句有《丁玲短篇小说选》中的“她又来嬲着亚洛夫,讨了一根香烟。”看来这个嬲字,不光有纠缠搅扰的意思,还暗含着一些男女双方暧昧的意思在内。看来,太原地区的先民们也真是有学富五车风趣幽默的高人在内,用两根筷子在面盆内缠绕圪搅,不说和面,也不说搅面,而是从古代典籍中拾翻出一个“嬲”字来用上,缠绕圪搅的意思有了,双双对对的意思也在其中,既形象生动,又寓意丰富,真叫人有些忍俊不禁。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太原的方言式微了,人们说话用词也不那么推敲,不那么讲究了,虽然剔秸这种面食还广为人们所喜爱,但嬲面一词却没有几个人使用和知晓了。只要是吃面食,备料时一律用“和面”二字,虽然和剔秸面时还是用两根筷子圪搅,可嘴里却是吐不出那个“嬲”字来了。

在太原方言里,这“嬲”字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人们用细铁丝往一起绑扎什么东西时,也叫作“嬲”,不过,不读三声,而读一声。比如现在盖水泥现浇房用细铁丝绑钢筋时,就叫作嬲钢筋。

小店老乡们的口中还有一个非常非常“文”的四字熟语,“文”得都可以和“子曰”“诗云”这样的话相较了。这个熟语就是“如流之水”。不过,由于小店方言的语音特色,人们听到的声音是(wū līu zì fǔ)。

“如流之水”释其义就是“象流动的水一样顺畅”。小店方言中“如流之水”的意思,就是形容人说话流利顺畅,不嗯嗯啊啊;办事精干练达,不拖泥带水。不过,农村的方言土语毕竟和文言有所差别,小店人们的口头说这个“如流之水”时,其后面一定要缀个“地”字,形容什么事情流畅时,总是说“如流之水地”。王大娘家新娶的媳妇子针线活儿做得好,有邻里的婆婆妈妈们在跟前看也不露怯,飞针似银燕,引线如流霞,婆婆妈妈们不由得赞叹说:看人家这营生做得,“如流之水地”。庄稼汉们在地里锄苗子,一杆大锄耍得左右生风,龙飞凤舞,锄头所到之处,杂草萎地,硬土变塇,所留的苗子却丝毫未受损伤,也可以称作是“如流之水地”。过去村里人爱看戏,戏台上的演员唱腔圆润饱满,演技炉火纯青,台下的人除大声叫号外,也会议论说:看人家唱得“如流之水地”。村里有些热心人,爱帮人办事,有人求他办个什么事情面露难色时,他往往也会淡然地说:那不是个事,咱们“如流之水地”就办咧。“如流之水地”人人都会用,到处可以用,例子不胜枚举,但用来的人们都以为这是一句土得掉渣的话,不知道,这是一句很“文”的话。

太原的面食,天下有名,特别是太原独有的剔秸,更以其柔软爽滑养眼适口的特色为广大食客所喜爱。但近些年来,所有卖剔秸的大小饭店在其招牌和广告上都把“剔秸”写成了“剔尖”,不能不说是太原人在饮食文化上的缺憾与失误。

剔秸,是太原及晋中地区的传统食品,太原的老方言中不论哪一个片区的方言都读( jiē),没有一个地方读(jian)的。“秸”字辞书上的意思是“农作物收打以后的茎”,我们太原方言则叫作“秸杆”,如“麦秸”“豆秸”等。在麦场上经碌碡碾压以后的麦秸和豆秸,脱去籽粒后就变成了筷头粗细一拃长短的“圪节节”,农家妇女用铁筷子剔在锅里的面段与之相似,农耕时代里农民语言与农作物农事相离最近,将其称为“剔秸”是再自然不过的。小店区的刘家堡一带的方言将手擀面条也叫作“秸秸”,当地还流传着一段有关“秸”字发音的土语绕口令。清徐的方言也将手擀面叫作擀秸秸,将豆角段和波菜叶等做的蘸片子叫作“蘸秸秸”。

纯正的老太原方言,“秸”和“尖”的读音区别是非常明显,不会弄混的。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和学校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普通话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本地人和外地人交际时不管发音准不准都能拽两句普通话,由于受普通话和各种外地语言的影响,太原方言的发音也有很大的变化,能讲纯正老太原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了。不会讲纯正太原方言的人模仿太原方言时,容易把“秸”和“尖”读混,不懂太原方言的人听太原人说话时也认为“秸”就是“尖”,于是“剔秸”就变成的“剔尖”并以讹传讹将错就错地成为人们的“共识”。类似的例子还有平遥的“碗饦”变成了“碗秃”。

说起剔秸,再饶舌两句。现在人们把用铁筷子和竹筷子剔的面食都叫作剔尖,但在原来的老太原方言里却有更为细化的区别,过去村里人把用铁铲子和铁筷子剔的高粱面叫作“剔叭咕”,把用铁铲子和铁筷子剔的白面则叫作剔秸,把面和得再软点儿放在碗里用一头尖的竹筷子从碗边上不断头地往锅里拨弄的面食则叫作流秸,把面团放在盘子里用一头尖的竹筷子站在远处一边转盘子一边往锅里挑的那种则叫作“彆秸”。现在饭店里的转盘“剔尖”,在老太原的言中应该是叫作“彆秸”的。

彆,读biè,本意是指弓两端向外弯曲的地方。利用一头尖的竹筷子的弹力把面段射向远处开水锅内的沸点,很有点开弓射箭的韵味,用这个“彆”字,不亦宜乎!

脱水,在医学上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脱水在工业上是指把物体里面的水分控出来的工艺,如蔬菜脱水机、离心脱水机等。而在小店方言里,“脱水”一词还有它另外的两层意思。不知大家听过没有。

第一层意思是用在厨艺方面的,指和面的时候倒水的时机掌握不当,使和下的面团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和面这活儿你别看简单,其实它也是有许多讲究有严格要求的,吃焖面的面、吃煮面条的面、吃揪片的面、吃小拉面的面、吃烙饼的面、吃剔秸的面软硬要求各不相同,搅拌揉搋的手法和倒水的时机与量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吃焖面和煮面条的面,要求先少量加水拌成絮状,然后再一边揉搋一边徐徐加水,才能和到那种既硬朗又精到的程度,如果不小心一次加水过量,面团就成了那种虚软肿胀的状态,不好用擀面杖擀了。这时,做饭的人就会说,和下“脱水面”了。“脱水面”不是指面团里的水少了,而是指不该倒水的时候倒上水了。和下“脱水面”对农家妇女来说,是不光彩不体面的事情,也是农妇不愿意对外人道的事情。

太原方言“脱水”的第二层意思是用在为人做事方面,它是与第一层意思有联系的,那就是说了“脱水话”或做下“脱水事”。也就是指在不当的时候或不当的地方开口说了话或伸手办了事。一样的话,在黄口小儿的嘴里说出来,叫做童言无忌,在大人口里说出来就叫做“脱水话”;一样的事,三岁的娃娃办了大人们看着可爱连夸这小鬼日能,如果大人办了,就会被人笑话那可是个“脱水货”。这里权举一个小例子: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农村还是大集体的时候,有一天,男男女女几十号人在谷场上劳动,这时,有一位正在忙着干活的年轻媳妇的裤腿下面露出了一角带有血迹的皱纹纸。这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也总是不让人们发现为好。这时最好是让她的一个“闺密”发现,找个由头把她领到一个背人的地方处理一下才稳妥。可这一“险情”偏偏让几个男人给看到了,看到的几个人有的把眼偏到别的地方装做没有看见,有的多看两眼也是那么诡异,无法声张。总之大家为避免尴尬都不去捅破这层纸。这时,有一个眉眼斯斯文文穿着光光鲜鲜的后生也看到了,出于好意,他马上指着那个媳妇的裤腿大声说:XXX,看你的月经纸掉出来了!他的一声大喊,把众人的目光都引向那里。那个媳妇低头一看,脸立马涨得像红布一样,扭身拔腿就往回跑,回去后羞得好长时间不敢出来见人。

这个后生说了一句大实话,人们非但没有象《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一样夸他,反而给他送了一个“脱水先生”的绰号。因为他的这一行为,精确地诠释了太原方言中的“脱水”一词。

“扤蹭”是小店方言中的一个独特的词条。据我的了解,在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没有发现由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的词,在电脑的百度上输入这两个字,也没有查到任何结果。

“扤”字辞典上的注音为“wù”,释义为撼动。在太原方言中,“扤”字的读音介于“wu”和“wa”之间。“蹭”字小店方言的读音与辞典上的注音一致,辞典上的义项中有“一步一步缓慢地往前移动”和“白占便宜”这两层意思。小店方言中“扤蹭”一词是个抨击意味很强的贬义词,其意思在于,被抨击者把在某个位置上的人用不太光明正大的手段挤兑下来,由自己取而代之。特别是指男女之间找对象时凭金钱权势和瞒骗等方法把别人已经谈的有了眉目的对象据为己有。

村里的干部之间内斗,副村长暗地里指使人向上级告发村长的违法行为,村长被免职,副村长“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村长。新村长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没人知道,其实他的那些小伎俩全村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村里人便说“某某人‘扤蹭’了某某人当上村长了”。

村里三娃和小变从小就相好,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眼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小变的父母虽然没有公开允诺这门亲事,但他们知道三娃人品好,家道也好,从来没有干涉女儿和三娃交往,就等着男家找人来提亲呢。三娃家的父母呢,更是看好小变的温良脾性,也积极筹措并计划找人说合,成就这门亲事。但却不知黄雀在后:村支书的小子二狗看上了小变,村支书用重金开道并暗地里多方施压,硬是勒逼的小变父母没了主意服了软,只好“棒打鸳鸯两头飞”,让小变哭哭啼啼地嫁给了二狗。叫三娃失魂落魄了好长一段时间。村里人便抨击说:二狗子凭他老子的权势“扤蹭”了人家三娃的对象,太没德了。

关于“蹭”字,太原方言还有“圪蹭”和“蹭摸”两个词。“圪蹭”意思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向某一目标靠近。

“蹭摸”则是提醒人们办什么事情时不要盲目冒进,急于求成,要审时度势小心点儿,以免失误。

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市郊的农村,村里的供销社货品不全,人们买一些日常用品常常得往城里跑。那时的城乡差别非常之大,农民进了城就象白萝卜混到胡萝卜堆里一样扎眼,人家一下就能认出来。呆头呆脑的农民进城逛商店,其目的肯定是买东西,身上多多少少要带两个小钱。于是也就很容易被狡猾阴毒的小偷们所重视所“照顾”,不但身上的两个小钱不知去向,往往衣服上还要留下一道刀割的口子。我们村进城的乡亲们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笔者也“有幸”遭此“艳遇”——有一次在饭店的售货口挤着买蒸馍,等轮到我了才发现不知何时衣兜上被划了一道口子,放在里面的一只用牛皮纸叠的“钱包” 不翼而飞,里面装着8块钱和10来斤粮票。

我饿着肚子骑着自行车蔫蔫地回到家,说起丢钱的事,母亲一边给我缝衣服上的刀痕,一边说我是遇上“小lǐ”了。那时村里的人们说起可恨的小偷来时都是这么个叫法。我问过很多村里的老人,为什么把小偷叫作“小lǐ”?这个“lǐ”字什么写?可是若大的村子里竟然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当时我就思谋:如果写作“小李”吧,对姓李的人不公平,为什么不把小偷叫作“小张”“小王”呢?写作“小里”,也没有什么道理;那么写作“小礼”?想了想就觉得更不知其然更离谱了……反正在当时我所认识的读作“lǐ”的文字里,没有一个合适的。这个疑问一搁就是几十年。

最近我用一些功夫梳理了一下太原城南农村方言中的口语用字,查了一些辞书,才觉得太原方言中的这个“小lǐ”应该写作“小剺”。

“剺”辞书中的注音为“lí”,释义为“割,划开。”组成的词有“剺面(以刀划面)、剺耳(割耳流血)”。把用手指夹着刀片划开别人的口袋行窃的小偷称作“小剺”,那是再准确不过的了。由此我又想起了过去村里人口头的另一个用“剺”字组成的词——“圪剺”。太原方言中带“圪”字的词很多,“圪剺”的意思是用刀慢慢地往下割,农妇在厨房切肉时菜刀不锋利,只好将菜刀来回拉动才能将肉切开,这样的动作就叫作“圪剺”。过去村里的女人们骂人有时用“荷上小刀刀圪剺了你咧”这样的“笨话”,其来源可能在于古时候酷刑中的凌迟吧。原来,操小店方言的农民们对“剺”这个词的意思非常明白,使用得也得心应“口”,只不过是自己原来没有留意没有认真查阅辞书没有认真分析罢了。

想来,把小偷称作“小剺”的始作佣者应该是一个学富五车的读书人,而这个词之所以能传承下来,却靠的是如我母亲这样一些并不识字的乡下农民们的口与耳。语言运用的有些方面,我这个上过几年小学识得几个字的人反而倒不如他们了。他们没有进过学堂没有任何文凭,但你能说他们没有“文化”吗?“文化”这东西,并不一定在讲堂上,并不一定在文凭里。

话再说回“小剺”上来。“小剺”这个词,或者说“小剺”这个“行当”,“小剺”这种“豸虫”,只是指在市井繁华拥挤之处,趁人不备,对那些身上并无大钱的弱者暗中下手,用小刀剺破别人的钱包或衣兜,从中窃取现钱票证之类小财的小偷儿,是人们对他们“下三滥”做法的蔑称。推而广之,对与他们一样“下三滥”但只用手指绺窃而不用刀片“剺”割的小偷,村人也一律称之为“小剺”。至于那些同样被人们所痛恨的翻墙逾垣偷鸡摸狗的暗贼,举火执仗拦路抢劫的明寇,撬门入室翻箱倒柜的强盗,人多势众绑票索赎的大拿,就不能用“小剺”这样的词儿来称呼人家了,那样就太“小看”人家了。人家会不高兴的。

抹布这东西虽小,虽不起眼,但却是人们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物件,在居室客厅里,人们擦抹桌子、凳子、箱子、柜子离不了它,在厨房里,人们揩抹锅、盆、碗、筷也少不了它。现在普通话基本普及了,人们口头不管是擦桌凳箱柜的布子,还是揩锅盆碗筷的布子,一律都叫作抹布。而在过去的老太原方言中,却是彼此有别的,把在客厅居室擦抹桌凳箱柜的和厨房里擦抹锅台碗柜的布子叫抹布,而把在厨房里专门用来揩抹锅、盆、碗、筷的布子叫作搌布。

原来,我以为这“搌布”一词只是太原方言区人们的口头语,没有相应的文字可考。后来经查,才知道我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是对太原方言的低估和误判。

“搌”,辞书上和注音为“zhǎn”,释义为:(1)拭抹;(2)移动;(3)搌布,擦抹器皿的布,抹布。在原来的小店方言中读法与之完全相同,释义上则只采用了其中的第3个义项,而且将其限定在厨房里揩抹锅、盆、碗、筷的专用抹布上,由此可见小店方言在用词选字上的精细性和严谨性。也可见小店方言并不是象有些人形容的那样是什么土气的落后的应该淘态的语言,而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有生命力的应该得到保护的地方语言。

我年青的时候,在小店的农村种田,那时农民的生活还非常原始落后,低矮的厨房里是土墙土地土灶台,见不到一块现在这样光光溜溜白白净净的磁砖,灶火里燃烧的是煤泥,每天烟熏火燎灰尘飞扬,卫生条件十分简劣。但勤劳精巴的农妇们每天饭后洗了锅碗瓢盆,都要用搌布擦得干干地放在简陋的碗柜里。那时人们的观念认为,既然“干净”二字放在一起,那么只有“干”了才算是“净”,如果洗了的锅碗瓢盆不用搌布揩干,水淋不拉地放在那里,总觉得不算个了手,没法子交代。物资紧缺的时代,做搌布的材料是供销社凭号证专门供应的也可以做笼布的用白棉线纺织的上面有网眼格的粗布。搌布用得时间长了,上面沾得油污多洗不净了,就顶替下来做了擦灶台碗柜的抹布。可见,当时搌布在“抹布”类中是属于“地位”最高的一族了。农民语言生动活泼,那时人们在取笑赶马车人冬天上山拉煤为了防寒而穿上厚厚的皮袄皮裤,腰里扎上腰带,头上筘上羊肚子毛巾的古怪穿着时,有这样一段练子语:腿上裹着皮裤,腰里紧着滚肚;手里提着火柱,头上罩着搌布。

现在的卫生条件好了,人们的厨房里贴上了白白净净的磁砖,用上了煤气灶、电磁炉,尤其是现在的年青妇女们有了新的卫生观念:洗净锅盆碗筷后,只用清水冲涮而不用什么“搌布”揩抹。认为搌布这东西并不干净,上面可能有病菌。这样下来,不光“搌布”一词不见诸口头,就连“搌布”一物也不见诸灶头了。

生儿育女是人生之大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也就有了一些关于生孩子和关于新生儿的专用物品和专用词汇。“縳布子”就是其中之一。

刚从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婴儿,身体娇嫩四肢柔弱,一时还无法穿有领有袖的衣服,得用一块柔软温润的布料把他包裹起来,这块包裹婴儿的布,书面语叫作襁褓,其他地方的方言叫什么我不得而知,我们小店农村的土话则叫作縳布子。原来我以为縳布子就是一个土语词,没有与之相应的文字。最近查辞书才知道“縳”( zhuàn)字是一个很古老的文言字,它的释意就是用布匹将人“卷”或“裹束”,在我国的上古典籍《左传》中就有“闾丘婴以帷縳其妻而载之”这样的文字。刚出生的孩子,我们用一块布把他包裹起来,卷起来,这一块布给它命名,这一个“縳”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很有可能这个“縳”字的本意就是“縳布子”的“縳”。原来“縳布子”是很文雅的词儿,是一个很有“来历”的词儿。我们太原农村的土话与古代文言字耦合,这绝非孤例。縳布子的“縳”字,不光现在是一个人们使用很少的生辟字,上个世纪汉字简化的时候没有殃及到它,还让它保留了繁体字的原貌,说明它在那个时候就“生辟”就不常用了。

我们这里的老辈人用縳布子往住“縳”孩子也是很有讲究的:要把头和手留在外面,胳肢窝以下的部分则用縳布子一层一层地緾住,最后还要用布条绑紧,让两条腿不能乱踢乱动,据说是那样孩子的腿就成不了“罗圈腿”了。科学不科学有理没理很难说清,但自古以来就是那么做的。据古文字学家考证,孩子的“子”字,就是一个用縳布子縳住的,头手在外两只脚被绑在一起的婴儿形象的象形字。

按照我们太原农村的传统习俗,縳布子是应该由将出生的孩子的奶奶来准备的,家里娶了新媳妇,婆婆便天天盯着媳妇的小肚子看,看到哪一天媳妇的肚子有隆起的迹象了,婆婆就知道该给即将到来的孙子准备縳布子了。

农耕时代,人们崇尚多子多福,以儿孙满堂为荣,人的生育没有“计划”,不受节制,而那时农村物资贫乏,农民生计艰辛,人们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许多人家被子都摊不到一人一床,往往是到了夜里炕头上一床被子底下盖着几个孩子。生了孩子连块囫囵的縳布子也找不下,就拆一件大人们补得不能再补了穿得不能再穿了的旧衣服洗巴洗巴来做縳布子。我老婆当年生我儿子时,母亲就是用父亲穿破的旧棉裤的里子给做的縳布子,我的儿子就是在那样一块破布中一天天长大的。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小孩子更是娇气的小皇帝小公主一样,一生下来就用崭新的小毛巾被小毛毯等把孩子包裹起来,这些东西虽然有“縳布子”的功能,但“縳布子”这个词却成了古董。上年纪的人说个“縳布子”,年轻人都不知道说甚了。

农民在田里种植的农作物中有许多品种,虽然各地都有,但却称呼各异,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过去交通通讯不发达,地区之间人员往来交流较少,相对封闭而造成的。过去人们常说,“十里言谈不一般”,何况地域如此之大的一个国家呢。

我们太原城南农村的方言中对一些农作物的称呼就很独特。比如洋山药。

小店和晋源一带农民们所说的洋山药,其学名叫作菊芋,另外还有菊偖、五星草、番羌等名称,而大多数地方的人们则叫作洋姜,连和我们相邻的清徐人也叫作“洋鲜姜”。细细想来,这种作物的花形似菊,秋天开放,菊芋之称当然有据;块茎若姜,来自国外,洋姜这样的叫法也符合我们汉语的传统;其他的如五星草、菊储、番羌之类也都或文雅或浪漫,叫人觉得有“内涵”。惟独我们的这个“洋山药”最没来由,最“老土”了。但我们城南人就这么个没来由法,就这么个土法,“方言土语”嘛!越土,是不是显得越有特色。

洋山药这种作物,是一种宿根性的草本作物,秋天人们把它的块茎挖出来腌成咸菜,吃来清脆爽口,很是美味。据资料说还可以煮着吃或炒着吃,但在我们这一带没有听说。洋山药虽然不错,但不是我们这里的大路菜品,人们家没有大面积种植的,只是在渠堰、地头或院门前的空地上小面积种植。这种东西是宿根的,而且它的块茎还特别耐寒,不象红薯和山药蛋的块茎一样不经冻,人们挖剩的小块茎拉在地里,第二年便自己发芽长起来了。因此,人们种上一年便不用再种,只管着到了夏天看它的黄花,到了秋天挖它的“圪蛋”就行了。真是一种省事庄稼。

我们这里靠近城区,近年来,由于城市的扩张,许多肥沃的农田被占用,在上面盖起了各种各样的建筑,修起了又宽又硬的马路,在这些建筑和道路的缝隙中,也有少量未被水泥复盖的黄土。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条件,人们室内的花盆里放一抔土,还能旺旺地长几株花呢,何况室外的墙角和路边。在这些黄土里,有人们原来种过洋山药的地,那些未被挖尽的洋山药们未办任何“审批手续”便不知天高地厚地旺旺地生长起来了。夏天照样开着黄花,秋天照样子孙满堂。这种地方长出来的洋山药,原来的主人因地已售出,不再理会它们;新地方的主人呢,因非自己所种,亦不把它们当会事儿。况且现在城乡结合处的农民们对土地的态度是,只盼着快快有开发商来盖楼卖大钱,根本就忘记了它原来的功能是种庄稼,看不起它原本的种植收益。地里种上玉茭子草也不锄水也不浇,大片大片的枣树上的枣子一颗也不打,任它烂在地里……谁还看得起旮旮旯旯里的那几颗鬼鬼蛋蛋的洋山药来。

有人看不起,不是所有的人都看不起;年轻人看不起,不是老年人也看不起。于是在城乡结合部住着的一些或本地或外地的退休赋闲的老年人们, 便重视上了这些无主的洋山药们,有的还在春天刚一出苗时便早早地钉上木桩,拉上细绳,表示要对它们进行“收养”。也有的只到秋天时拿上个小铲子和挖野菜一样四处寻找,找到了挖出来自有乐趣,找不到跑来跑去也锻炼身体。我和老伴儿今年因早有“思想准备”,“记”下了几处,秋天时收获颇丰,挖了有百斤之多,一冬天腌菜够吃了。

早市是平民聚集磨肩接腫的地方,早市是市声喧嚣吵吵嚷嚷的地方,早市亦是一个方言的宝库。陪老伴到早市上买菜,挑挑捡捡咱插不上手——咱的手只负责提装了菜的塑料袋;搞价钱咱插不上嘴——咱实在不了解菜市场上的行情。咱只带了两只耳朵来,虽然常嫌市声刺耳,可是往往也有意外的收获。

那一天,在一个头上拧着一疙瘩毛巾,脸上布满皱纹的老菜农摊前驻脚。因为那老汉摊前的西番柿与别家摊前的不一样:别的摊儿上的西番柿都是红红的,大大的,匀匀溜溜地,一个是一个地齐齐整整地码着,叫人一看就爱(dài)见;老汉摊儿上的西番柿却不但大的大,小的小,而且当中还有许多不起烂山的绿蛋子,就唔地大大小小红红绿绿地胡乱圪堆着,象我们这们种过地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拉蔓货。但凡是个人一看也知道这里的肯定便宜。老伴儿就是冲着这后一点来的——这是她购物时的一贯宗旨。和老头儿讲好价钱,老伴儿就蹲下挨个儿地“翻堆”去了。

这时,过来一个年轻妇女一脸疑云地问老头儿:这西番柿还黢绿的哩,你怎地就给摘下来咧?老汉抬头看着那妇女讪笑着说:腾地种麦子呀,“zuyan”了狗的咧。

哦!“zuyan”,好陌生又好熟悉的一个词呀,除了太原城南的本地人听不懂,除了太原城南农村上了年纪种田人,讲不出来——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太原城南方言词。在太原城南方言里,“zuyan”一词的意思大部分时候是指田里的庄稼或瓜果蔬菜还没有完全成熟,便硬性地将其收割掉。如村里二大爷家地里有一棵枣树,枣儿是有名的好吃,才刚刚露了点儿红,孩子们就糟害开了,二大娘气得说:快“zuyan”回来圪哇,要不了就自家也吃不上咧。“zuyan”就是这么个意思。

“zuyan”一词嘴说挺顺,可写过来,却叫人犯难了,它该用哪两个字来表达呢?特别是词头的这个“zu”该如何写呢?在电脑上用拼音输入法键入“zu”与“zhu”(太原城南人的口头没有卷舌音,只好扩大范围),诛?俎?镞?珠?……选来选去,竟没有一个合适的。看着看着,想着想着,突然就想起了普通话里与之读音大相径庭的另一个字——“棰”。因为在太原城南的老年人口中,往往将“棒槌”读为“ba zu”,青年人当然不这么读了。这个被读为“zu”的“棰”字,用在这里不是很合适吗?在辞典上,“棰”与“槌”同音,亦有相同的义项,但“棰”字在古汉语中还有用棍子打(杖刑)这样的义项,所以我在这里选用了“棰”而不用“槌”。太原城南方言中的“zuyan”,就有用棍子一顿敲打下来的意思。“yan”这个音,我则选用了“湮”字,因这个字在辞典上除了“湮灭”和“湮没”外,还有“清除”的意思。用棍棒棰打,将其清除,使其湮灭,用“棰湮”二字,不是很合适吗?

“棰湮”一词,在城南方言中还经常用来形容打人。家里的小男孩在母亲跟前捣蛋,母亲奈何不了他,就诈唬说:等你老子回来“棰湮”你哇。两人吵架时,强势的一方也会说,再嘴硬,小心老子“棰湮”你狗的。

这一趟早市,老伴儿逮到了“便宜”,我收获了“棰湮”,使我的拾穗斋里又多了一枚禾穗。

直接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汾东土话之二:单音节词之二

汾东土话——小店方言词汇趣谈

晋方言 | 山西方言实在妙

晋方言 | 比鬼还鬼!“老圪节”背后的玄机

晋方言 | 北格南格原来是北隔南隔

晋语里那个奇妙的“圪”字,听听方言专家怎么解读

晋方言 | 杂七杂八说“圪榄”

晋方言 | 比鬼还鬼!“老圪节”背后的玄机

晋方言 | 戳拐,可真的是戳下大拐咧

晋方言与山西人03:晋方言与醋文化

晋方言与山西人02:晋方言与山西民歌

晋方言与山西人01:晋方言,古代语言的活化石

从几个一读就错的地名看太原地名异读现象

太原话里变幻多端的“圪”字

太原的“老圪节”,是贬损还是调侃?

“红火”在山西方言里到底有几个意思?

山西方言中的“姑儿”与老鼠

那些呆萌可爱的叠音词,让山西方言亲死个人

“毛鬼神”是个什么鬼?

郝妙海:古太原县境内的“歇话”

郝妙海:切塔、吊客、圪料、犟圪榄……太原县话里如何说人

郝妙海:精彩的太原县惯用语

小店方言词汇趣谈之三:多音节词之一(相关篇)

小店方言词汇趣谈之三:多音节词之一碍娃娃碍娃娃是太原城南赶车人的专用器物,亦是小店方言里属于赶车人的...

看过此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人还找过:

微信公众号为您找到此公众号文章关键字:太原 方言,相关微信文章约2400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皱纹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