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得到性冷淡治疗

老公抱怨我性冷淡
女主角另外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习惯于跟人比较,她说:“人的平衡是比较而来的。”带一岁多的女儿上亲子班,她用有的孩子看到玩具“管它是谁的,抓来就玩”和自己女儿“知道是别人的,就走开了”做比较,得出女儿不够开放的结论。女儿被两个大人挤
  老公抱怨我性冷淡  出色的性爱并不是&做&出来的。这个过程就算男人坚挺粗大,花样翻新,动作再高难度也没用。要把男人从性驱力狂暴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需要女人对自我真实地接纳,然后营建性感融洽的&爱爱磁场&,鼓舞男人和他经常不听话的生殖器,协调合作,释放紧张,缓解焦虑,达到成人之间最深程度的融合共通。  【独白】  我结婚5年了,宝宝现在4岁。我跟老公第一次做爱,就怀上了宝宝,那也是我们各自第一次有性生活。我们的性生活不和谐。老公需求强烈,每周都要三四次,我却半个月一次就够了。我喜欢拥抱、亲吻,不喜欢进一步地做爱,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直接拒绝老公提出的性要求。他对我既不理解,也不接纳。我的困扰是,怎样让他理解我?或者,我又该为他做出哪些改变?  我们不和谐的典型事例,发生在我坐月子的时候。有天晚上,我刚给宝宝喂完奶,想休息了,腰酸背痛躺下来,谁知老公马上就要做爱。我对他说:&平常被两个男人依赖,也是我的幸福,但此刻我感受到的,是不能满足你的劳累。&我心里很烦,不理他。结果他在床上翻来翻去,不停地动弹,还说我:&你像个菩萨,老要我求着你。&把我气得不行,当时真想跟他激烈地吵一架。可是老家房间的隔音不好,邻里间都能听到动静,又是这种事情,我就一个人跑到沙发上睡去了。  我们从初夜一直到现在都不和谐。今年,宝宝跟爷爷奶奶在老家,我们两人在深圳,性生活的问题更加突出了。最近他一进家门,我心里就发毛,焦虑得要死。怕他上一秒还好好的,跟我说些家常话,可到下一秒,就说:&老婆,今晚亲热一下行不行?&我整个人都吓得没魂儿了。最常答复他的话是:&我困了,想睡觉。&他说:&你就是个猪,只想睡。&  晚上睡觉时,他喜欢抱着我,把手放在我的腰部或者肚子上。然后接着,手开始不安分,往我底下摸。我说:&不要摸,不要摸,&让他把手拿开。过一会儿,又来了,不让摸下面,就去捏乳头。搞得我火了,说:&你这样子,我怎么睡觉啊。&我想到第二天的工作。我的工作压力很大,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能出错,充足的睡眠很重要。我想好好休息。起先,他还脸皮厚厚地赔笑脸,后来也不耐烦了,气得要死一样说:&好好好,我拿走,我拿走!&背对着我,抱怨道:&你的身体跟金银财宝一样,摸不得。&  他感觉我嫌弃他,受到了伤害。我也知道肚子饿了要吃饭,可我的需求不强烈,只好对他说:&你只想着自己没被满足很痛苦,可我只吃一碗饭,你非得给我两碗饭吃,我也痛苦啊。&我说,&你自己解决一下嘛,或者转移注意力,听听音乐什么的。&他说:&这个能转移得了吗?&  最初我哄他:&给我两个小时睡觉,回头再来满足你。&结果一觉睡到了天亮。第二天他说:&被你骗了。你说两个小时后叫醒我,你没叫。&于是我不说叫醒他了,说:&我们第二天早晨吧。&结果第二天早上,我起来做早餐,又没叫醒他。后来,他完全不相信我这类话了。  他经常说:&我们很久没那个了。&我说:&什么很久?不是才那个嘛。&对我来说,仿佛刚完事,对他来说,已经很久了。到底是我太冷淡,还是他太强烈?或者,不管谁冷淡谁强烈,事实已经摆在这儿了,我们能不能改变对于事实的看法,互相包容,彼此尊重,恩爱地走过一辈子?  他为我感到遗憾,说要是我能体会到高潮,那种飘飘欲仙的滋味,像神仙一样快乐,就会像吃鸦片一样,上瘾想要。因为我体会不到,所以才不想要。说放些A片给我看,弄点花样刺激会好些。但我对他的提议不感兴趣。我根本就不需要,做爱完全是为了满足他,迎合他,还搞什么新花样?  我没有体会过性高潮,只体会到身体接触的亲密感。他在我的身体里,我们两个是一体的,已然是夫妻。这带给我一种安全感。我没有体会到小说里说的美妙情境,包括电影上一男一女抱在一起,啥事情都还没有,就已经发出那种喘息声。我没有狂热心跳的感觉,顶多有时下半身比较湿润,他有感觉,会问我:&老婆,你是不是状态比较好?&我没有明显地觉察,感到跟平时反差并不大。  他很希望满足我,把做爱看成一种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时看我的表情。如果我的状态OK,他会很开心。有时,为了不伤他的心,不得已我也喘一下,或者捏捏他的背,制造一种假象,似乎我兴奋满足了。这种假象让他高兴,我也感觉好过些。但从心里说,我觉得很累。因为人都喜欢天然的自己,不喜欢伪装。如果他能接纳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该多好。  有时不想装,我带着明显不情愿地催促他:&你能不能快一点。&他很生气,说:&被你这样催,迟早会变成性无能。&又说很多女人无法被老公满足,还到外面找,我得到了,居然愁眉苦脸不开心。我听了,觉得心里很难受。  结婚前只有人提醒我,测测八字合不合,没有人公开说,要先试试性生活,感受双方做爱的方式频率,是不是和谐。私底下,都说同居没什么,但是没有亲友放开尺度,公开支持我们同居。现在他媳妇娶进门,我郎也嫁了,感觉不合适,再去调整,是多么的困难。幸好还有爱存在,否则我觉得过性生活,真的很难过。  我的身体有汗臭味,我说:&我这么臭烘烘的,你怎么不嫌弃?&老公说:&这有什么,我还不是有点臭。&这句话让我很感动。不过,感动归感动,我的自卑情结,已经埋藏在心里很深了。有时他兴奋地咬我,我说:&你别咬,我怕疼。&以前给宝宝喂奶,宝宝也咬我的乳头,咬得很疼,我还高兴地说:&你这个臭宝宝咬我。&到了老公就不行了。我排斥他对我的身体亲密,不是因为被他搞得疼,而是心里烦。  我觉得我们乏味的性爱,是因为缺乏互动。两个人完全不说话,一本正经,就做那事。步骤熟悉,身体重复接触。时间过得真慢。如果到了冬天,本来在被窝里暖暖的,又要脱衣服,忙七忙八,再穿衣服,跑洗手间,啰里啰唆,重复得没有意思。于是我对他说:&你跟我说些甜言蜜语吧。&后来,他做爱时会跟我说几句粗口,不是那么抱着我&嗯嗯嗯嗯&地完事了。我的感觉好受些。另外,我在例假前两天,也会感觉比较好。现在为了保险,他要戴两个安全套。那时候不用戴套,也不用担心怀孕,肉体跟肉体直接接触,确实感觉舒服。但不过稍微好一些,不至于到了人间仙境的地步。  我幻想过有个婚外情。可以通过别人床上的表现,给我带来一些灵感。其他男人的表现,肯定不同于我老公。如果对方让我舒服,我就反过来教老公,以后怎样抚摸我,对我说些什么话,或者做事之前该怎样铺垫。我曾动过这个念头,但是没有实行。因为不敢。我这个人满脑袋大道理,后来又看了佛经。佛经说,婚内的性爱是积德受保护的,婚外的不仅不能跟儿女分享,还会带给另一个女人威胁感。我想想,如果我的老公在外面有了人,即使他们不动与婚姻有关的想法,也给我造成巨大隐患。制造别人潜在的不安全,这样不道德,所以,我放弃了通过婚外情学习做爱的想法。  我在性方面没有美妙的感受,主要是没有感到被老公疼爱,他没有把我看成一个情感丰富的女人。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个女人的老公想跟她亲热,但是她很累,就在老公怀里睡着了。第二天醒来,老公还抱着她。她说昨晚没能满足你,老公深情地对她说:&没事,你累了就得休息。&我感觉文中那个老公,娶老婆就是用来疼爱的。  我老公也有疼爱我的成分。假如我身体不舒服,他照顾得很周到。但是我能感觉到,他心里也有一种想法:&娶老婆并不是单纯疼爱的,还要给我享受一下,用一用。&他认为老婆要带有服务的性质,感受到老婆的使用价值,才会开心。这一点让我最反感。  比如我们的作息时间不合拍,还得做这件事,如果是我主动为他做的,我乐意。但是被他要求的,我就不愿。通常我十点半睡觉了,而老公上中班,晚上十二点才上床。他希望我从八点开始睡,睡到十二点,然后很有精神,陪他做爱。可我本来一觉被打断,已经很难受,还要高兴地满足他,我感觉完全是被强迫,不受尊重,更谈不上被疼爱。  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有我爸妈的遗传。我妈妈比较性冷淡,而爸爸很强烈,他们两个常为此闹别扭。甚至有一次,我听到爸爸说:&有什么了不起,我要是愿意,出两百块钱,哪儿没有女人。&成年后我明白,爸爸的意思是,如果仅仅为了性,随便找个女人都可以,何必还要娶老婆。但是对我来说,更能感受到妈妈的无奈。她跟我一样,每天一大早要起床。而爸爸却是夜猫子,晚上十二点才睡觉。妈妈很反感深夜被弄醒,痛苦地满足老公的要求。她对爸爸不理解,觉得老夫老妻的,孩子也有几个了,怎么还那么强烈。而且,他们那时避孕措施不好,妈妈怀了小孩做人流,爸爸忙着生意,没有照顾她。这让她非常怨恨。觉得自己的身体,都是这么被搞垮的。  我受新时代的影响,比妈妈更能意识到,夫妻间性生活很重要。性不仅繁衍后代,在平常也需要。但是理论上我意识到这些,用在行动中,却转换不出和谐的性生活。我也惭愧,自己这个女人是不是当得挺失败?可我向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尊重。我盼望老公能够理解我,并且接纳,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回响】  人们认为性爱取决于男人生殖器官的长短粗细,男人做爱技巧的花样纯熟或者他们身体的健壮与否,这些,都错了。好的性爱取决于女人。女人因为自信,所以放松,激发和引导男人。而男人,干了一些体力活。  男人对于性爱的了解,无非来自他看到的夸张色情影视,和自我婴儿式的无所不能幻想。要让他&涨姿势&,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事情,需要女人用心传递缠绵的信息。例如告诉他,在女人眼里,他勃起的生殖器是什么样子?他的生殖器尺寸、颜色以及气味还好吗?他被狂热淹没失去理智时,看起来幼稚可笑吗?还有最重要的,当他表现不佳时,耷拉着软塌塌的生殖器,女人温柔地允许吗?因为他是他,世界上唯一的他,就能心满意足吗?  出色的性爱并不是&做&出来的。这个过程就算男人坚挺粗大,花样翻新,动作再高难度也没用。要把男人从性驱力性驱力即libido,是生命的基本驱动能量,也是保证一个物种基因传承的内在驱动力。狂暴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需要女人对自我真实地接纳,然后营建性感融洽的&爱爱磁场&,鼓舞男人和他经常不听话的生殖器,协调合作,释放紧张,缓解焦虑,达到成人之间最深程度的融合共通。  女人的作用,不是让男人总想着怎样满足女人,而是要平和缓解男人的焦虑。这首先需要女人接纳不完美的自我。许多女人过分担心自己的外表,尤其是对身材的挑剔。做爱时,她关心自己的腰围是否太粗,屁股会不会偏大,或者胸部扁平乳房过小?在心中浮起种种不安全感。当女人心神不宁,羞愧烦躁时,她的担心会影响男人,让他紧张畏缩。实际上,这个男人既然喜欢跟你上床,就是你不穿衣服,他也一样喜欢你。如果你自信放松,他会表现得更好,因而更加喜欢你。  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会担心自己的身体不够有魅力,采用审视的目光看待身体,如同看待一件物体。女人喜欢把自己的身体,跟杂志中被修饰得完美的模特相比较,然后产生自我否定,自我厌恶。她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外表,是因为社会更加看重女人的外在美。  有一项调查,让一组年轻的女性想象身体健康的词语,比如&活力&&强壮&等,另一组想象身体外表的词语,比如&苗条&&性感&等。结果,后一组比前一组的女人有更多丢人、厌恶和焦虑的感觉,她们对性的身体反应,也更加不积极。  具体到这个独白,女主角对于性的身体反应,已经大大超出所谓的&不积极&,而表现出性唤起困难和性高潮缺乏的显著特征。  女主角说自己对性生活没有兴趣,没有要求。对她来说,做爱是件痛苦的事情。过程中没有激情,没有快感,更没有性高潮。她极力回避做爱,即使不回避,也是迫不得已履行做妻子的义务,自己完全不能享受夫妻间的云雨之欢。通常来讲,能够导致一个人性障碍的原因有很多,但在这个故事中,似乎主要是女主角的心理原因,造成了她性冷淡的表现。  几乎每个女人都有自以为严重的&身体缺陷&,有人是胸,有人是腰,有人是皮肤,有人是气味。女主角问她老公:&我这么臭烘烘的,你怎么不嫌弃?&说明她的身体气味,是她心目中自认的致命的&缺陷&,她对自我身体的不接纳,显著反应在对自己浓重汗味的厌恶嫌弃。即使老公表达不介意,她也说:&感动归感动,我的自卑情结,已经埋藏在心里很深了。&对自己身体的自卑态度,使她做爱时更多感受到忐忑,而非坦然。  她带着紧张忐忑的心,自然无法做出高潮销魂的爱。焦虑是女主角做爱的最大障碍。事实上无论男女,产生性交障碍的主因,都是一个&&焦虑!焦虑!还是焦虑!  她的焦虑还体现在对于怀孕的担忧上。女主角说自己做爱稍微感觉好点的时候,是来例假前两天,因为&那时候不用戴套,也不用担心怀孕。现在为了保险,他要戴两个安全套&,对怀孕防范到了两层安全套的地步,做爱时的情绪,恐惧远大于快乐了。因为她第一次做爱,就怀上了孩子,一夜欢情带出十月怀胎,和之后辛苦劳累的生养。而老公又不体贴,不合时宜地对她提出性要求,没被满足就冷言冷语,说她像菩萨一样难求。任何女人有过这种性经历,都很难热爱性生活的。  另外,现实环境中的工作因素,也是让她焦虑的重要来源。老公想跟她做爱,她脑中想到的,是第二天的工作,她说:&我的工作压力很大,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能出错,充足的睡眠很重要。&工作压力是现代人产生性障碍的重要因素。人们工作本来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现代人面临的,往往是生活为了更好地工作。女主角则更甚。她要睡觉睡到一半被打断,深夜跟上中班回来的老公做爱,又要应付第二天不许出错的工作。零碎断续的睡眠,和压力山大的工作,让她怎会有心情,享乐地去做爱?  无论是对怀孕的担忧,还是对夫妻作息时间不合拍的烦恼,都让我们从女主角身上,看到了她母亲的影子。我们知道儿童通过认同,变得与父母很相似。故事的女主角对于母亲有着强烈的认同。连她自己也意识到,&我不知道这些会不会有我爸妈的遗传。&她的母亲比较性冷淡,而父亲性欲望很强烈,两人常为此闹别扭。母女在此事上如出一辙。女主角说妈妈:&她跟我一样,每天一大早要起床。而爸爸却是夜猫子,晚上十二点才睡觉。妈妈很反感深夜被弄醒,痛苦地满足老公的性要求。&她的母亲怀孕人流,缺乏父亲的照顾,身体因此垮掉。女儿自小到大,生活在母亲对父亲和由父亲发动的性爱的无奈与怨恨中。潜意识里,她渴望通过性冷淡,保护自己,好像保护母亲;拒绝老公,好像惩罚了父亲。  女主角父母间的性爱方式,带给她根深蒂固的想法&&女人做爱是一种自我牺牲,完全为了满足老公的需要。在她的心目中,男人强烈地要求做爱,就是不疼爱女人;男人疼爱女人,就会不要求做爱。&疼爱&和&做爱&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两件事情。在她看到的那篇文章中,整夜抱着老婆的男人,没跟老婆做爱,就是对老婆最大的疼爱。  疼爱=不做爱VS做爱=不疼爱。  这个性爱公式,才是造成她排斥性生活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她反感老公把她视为用品,&还要给我享受一下,用一用。&期望老公对她有人对人的那种尊重。实际上,希望老公接纳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接纳她的性冷淡。接纳她的性冷淡,等于接纳不做爱。不做爱,才表明老公对她真心疼爱。她不喜欢过性生活的表面背后,隐藏着渴望看到老公对她真心实意的&爱的存在&。也就明白了她说的:&幸好还有爱存在,否则我觉得过性生活,真的很难过。&  我们的女主角,要理解性生活是男女之爱最深邃的体验,取消&疼爱&与&做爱&的对立。  没有&我的牺牲&满足&你的需要&;没有&我的&和&你的&相区别;没有&我&与&你&的界限。夫妻二人,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同时需要,互相奉献。带着疼爱做爱,于做爱中倍感疼爱。这,就是爱的真谛!  一再想去改变孩子的妈妈  爱是包容。当一个妈妈一再用&我为你好&为理由,去改变她的孩子时,她就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满足自我的需要。  妈妈改变孩子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妈妈。在改变孩子的过程中,妈妈降低了自我的焦虑。  妈妈爱孩子,最好的办法,是爱孩子的爸爸。爱爸爸,并且因为爱爸爸,而爱爸爸的亲人。不本末倒置,忽略对方的需求,抹灭伴侣的存在,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要知道,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建立其他关系的发源地。亲子关系、翁婿关系都要从夫妻关系中派生而出。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不可替代的首要关系,而通常孩子出现不良状况,也是夫妻关系不好造成的。  【独白】  我现在的状态,除了工作就是孩子。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我觉得她对环境太敏感,不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自信,不够开放。我很想纠正她的缺陷,总在思考该怎样去改变她。可是,我的教育观念很混乱,像抓虾一样,东抓一下,西抓一下,不知道哪种教育观念是真理,能够去伪存真,让我在纷繁的大千世界相信它。  我女儿不敢于释放真实的想法,遇事不敢说&不&,这一点让我觉得挺危险,担心她吃亏受伤害。我心里很着急,想把这个给她改一下。比如,我带她去超市,人家给试吃的食品,然后问她:&好不好吃?&她必定点头,接着问她:&还想不想吃?&她多半不吭声。人家要是接着给,她就继续接受,不拒绝陌生人。在回答人家问题前,她会先看我一眼。我看出她不想吃了,要鼓励她:&你想吃就吃,不想吃就说不吃,&她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意图。  还有,那天,她爸爸抱她玩,一头撞到屋顶上,&咚&地一声很响。我问她痛不痛,她看我的眼神很焦虑,就说:&不痛,不痛啊。&我反复问她:&痛不痛,还痛不痛?&她就是说:&不痛。&最后我说:&你是不是怕我担心?你要跟我说实话。我才能保护你。&她才说:&有一点点痛。&她的这个短处,我也想给她改正了。  她一岁多时,我带她上亲子班,那时我就感觉,她对环境的意识很强烈。不像有的孩子,看到一个玩具,管它是谁的,抓来就玩。自己看上的东西,就很开放,不管不顾,去摸去玩。这样的孩子对环境的意识不强,对自我的意识强一些。而我女儿比较谨慎,总感觉别人会怎么看我,我会不会受批评,不太好意思。她会在旁边看半天玩具,知道是别人的,就走开了。  她的老师来家访,说:&为什么感觉她不自信?&我怕她听到有压力,赶紧打断老师,说:&她只是比较慢热,对陌生的环境需要适应,刚开始表现得观望和谨慎,但是适应环境后,会释放出真我的热情。&我总想换一个词,不说&不自信&,而说她&慢热&。但是我也想,要怎样改掉她的这种&不自信&。  最近我感受最深的,是她&不开放&的缺点。前两天我带她去了茂业百货,门口有个品牌搞促销,她很感兴趣,站在那里看。这时走来两个大人,把她挤到一边。她被挡住视线,什么都看不到了。这时她呆呆地站在那里,也不想办法。我站在后面看到这一幕,就咆哮她:&快点过去呀,你站到前面去呀!&以前看别的小孩围观时,哪儿有空就往哪儿钻,还钻到前边看。她不说钻到前边去,被别人挤开了,也不知道再找地方,这非常地触动我。我这个人比较羞于表达,但是骨子里不愿被人欺负。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开放,也希望女儿更开放,无所顾忌。被两个大人挡了,不该退让,应该往前钻。至少这样能够保障自己的利益。  那天晚上睡觉时,她说:&妈妈,我在想,怎么样让我胆子大一点,更加勇敢点?&我就数落她:&你看人家小朋友,围观都往前面钻,你怎么一挤就到旁边去,看不到也不自己想办法。&她似乎接受了我的观点。后来去学校,遇到男生打她,她会还手,晚上回来,向我夸耀。这又让我隐隐地担心。因为有时候,不还手对自己更有利。我希望她把握好那个度,知道什么时候还手,什么时候不还手,和该怎样去还手。但是现在讲这些,她也理解不了。  最近我在想,应该多带她参加大人的聚会。她有个同学,父母都是政府官员,常被人请,都带孩子一起去。那个孩子举手投足,明显看来更成熟。我想人这一辈子,要学的无非是这些待人接物,让孩子小小年纪耳濡目染,不是更好吗?所以今后准备带孩子,一起去参加朋友聚会,说不定能为她的性格,打开另一扇窗户。  我最想要的是孩子快乐,就算不自信,不开放,但是快乐,并且能够保持一直快乐,我也觉得挺好了。可是,人的平衡是比较而来,如果别人批评她不自信,因为不自信班干部落选了,她通过跟别人比较,不能排解这些困惑,不快乐了,那就不行。  在教育她的过程中,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只要她在家,我基本上就在家,无微不至地陪伴她。不仅没有特别压制她,还有意为她安排各种活动。今年五月份,我组织她们班小朋友两次出游,目的是为了让她更自信,更开放。她生日那天,我们请二十多个同学到家里,她爸爸烤了很多牛排鸡翅。我们全家人都爱她,愿意为了她做出各种妥协。  她现在偶尔不快乐,会在家里歇斯底里地叫,跟她爸爸越来越像。她爸爸脾气火暴,曾经跟我爸爸大吵过一架,吵完后,我父母从我家搬出去另住,逢年过节都不一起过。只要一谈起我父母,她爸爸就脸色臭臭。我父母来我家帮忙,都要避开他,免得见面尴尬。  其实女儿出生前,她爸爸跟我父母没有什么矛盾。有了女儿后,跟我父母一起住,他心里觉得不平衡,没跟他家老人住,慢慢地矛盾多起来。她爸爸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家庭有孩子,不都是跟女方父母一起住,男人自得逍遥,不做事,也不吭声。她爸爸不做事,却还想要话语权。家里的房子是我父母装修的,从设计结构、购买材料、装修现场,都由我父母操办,没按他的意思来,他就说我父母太强势,他像入赘的,总感到压抑,偶尔表现出不满,最后跟我爸爸水火不容,在女儿三岁那年,大吵了一架。当时我女儿就在旁边看。尽管我们把矛盾背着她,但是说她不知道,恐怕也未必。每次说到一家人,她指的都是爸爸妈妈,还有婆婆爷爷在一起。  我一直跟我父母生活,很享受父母的照顾,女儿出生后,更加依赖他们。我觉得装修是件辛苦事,没让她爸爸操心,已经逃避很多责任和辛苦,还指责别人,肯定不是好态度。而且作为晚辈,应该体谅长辈的辛苦,就算不满意,也不该反应过激。我被夹在中间,感觉就像夹心饼干。只是为了孩子,尽量维持家庭表面的和谐。我也在尽量改变我自己,不过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我觉得女儿没有释放出自己来,很想改变她的性格缺陷。有时我也想,是不是所有的小孩,摆在我面前,我都觉得有问题?我为什么要改变她?要一个怎样的孩子才满意,不再想去改变她?  【回响】  爱是包容。当一个妈妈一再用&我为你好&为理由,去改变她的孩子时,她就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满足自我的需要。  妈妈改变孩子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妈妈。在改变孩子的过程中,妈妈降低了自我的焦虑。  一个焦虑无助的人,会强烈需要掌控他人,借由掌控而来的感受,获得自我的安全感。而一个妈妈的掌控对象,往往首先是她的孩子。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孩子很乖很听话,妈妈很焦虑。焦虑是因为她想追求完美,又无力达到;想掌控一切,但事与愿违。  故事女主角的焦虑随处可见。她容易把事情灾难化,为女儿一点点反应就战战兢兢。女儿在超市不拒绝试吃的食品,她说:&这一点让我觉得挺危险,担心她吃亏受伤害。&女儿被两个大人遮挡了视线,她着急地在后面咆哮,担心女儿不懂得保障自己的利益。她总在思考怎样改变女儿的缺陷,表面原因,是因为女儿不自信,不开放,不敢说不。而实际上,她说:&我也在尽量改变我自己,不过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女主角喜欢和自己的父母一起住,依赖享受父母的照顾,可惜翁婿不和,只要一谈到父母,自己的老公就脸色臭臭。逢年过节,都不跟父母一起过。她在家庭中的位置,像&夹心饼干&一样无奈。她暗暗责怪老公&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是为了孩子,才妥协于现状。改变&夹心饼干&状态的希望渺茫,她把内心焦虑无助的感受,投射到女儿身上。通过改变女儿,来实现潜意识里对自我状态改变的期待。  她对女儿倾注很多精力,只要女儿在家,她就基本在家。不仅无微不至地陪伴,还为女儿安排各种活动。五月组织班级小朋友两次出游,女儿生日,请了二十多个同学到家里烧烤。她说:&目的是为了让她更自信,更开放。&她倾注所有的精力,致力于纠正女儿的&缺陷&。无意识里,把自己想要改变的愿望,转化为改变女儿&缺点&的行动。  家庭矛盾被妥协掩盖,理由是&我们全家人都爱她,愿意为了她做出各种妥协。&女儿承担了父母长辈沉重的矛盾,成了维持家庭平衡的支点中心。全家人都把爱落脚到她身上,就像九个太阳,共同照耀一朵&花蕾&。而他们彼此之间,却埋怨回避。这种情况,带给女儿的,并非良性的成长生态。  所谓让孩子在爱的家庭中长大,并非指所有人都把爱意指向孩子。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相爱最重要。父母不需要特意爱孩子,只要让孩子置身于充满爱意的家庭氛围,感受交织在自己身旁的爱的网络,那么带给孩子的,就是风调雨顺的生态,和促使她自然成长的真爱。  妈妈爱孩子,最好的办法,是爱孩子的爸爸。爱爸爸,并且因为爱爸爸,而爱爸爸的亲人。不本末倒置,忽略对方的需求,抹灭伴侣的存在,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要知道,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建立其他关系的发源地。亲子关系、翁婿关系都要从夫妻关系中派生而出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不可替代的首要关系,而通常孩子出现不良状况,也是夫妻关系不好造成的。女主角轻视老公的话语权,当老公因为和父母同住感到压抑,在家庭感觉像&入赘的&,她说:&很多家庭有孩子,不都是跟女方父母一起住,男人自得逍遥,不做事,也不吭声。她爸爸不做事,却还想要话语权。&翁婿矛盾由此升级为夫妻矛盾。而其结果,多半呈现在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家庭关系的镜子。  女主角另外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习惯于跟人比较,她说:&人的平衡是比较而来的。&带一岁多的女儿上亲子班,她用有的孩子看到玩具&管它是谁的,抓来就玩&和自己女儿&知道是别人的,就走开了&做比较,得出女儿不够开放的结论。女儿被两个大人挤到一边,她又比较:&你看人家小朋友,围观都往前面钻。&  如果她在女儿的视线被两个大人遮挡时,不是马上责备女儿不如其他小孩,而是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感到委屈吗?&&不开心了吗?&引导询问孩子,那么就会带动孩子,减少焦虑不安,而不是跟别人比较,责备自己胆小不勇敢。在这个故事中,女儿在超市回答人家问题前,先看妈妈一眼。一头撞在屋顶上,看到妈妈焦虑的眼神,就说:&不痛,不痛啊。&都是看妈妈的眼光行事,努力迎合妈妈的想法。  一个&爱比较&的妈妈,很容易培养出&会迎合&的孩子。迎合的孩子,眼光是朝向外部的。因为妈妈过于关注他人。判定孩子好不好,取决于拿孩子和他人比较的结果,那么孩子也就关心外在的条件和环境,常常焦虑于他人的看法,而忽视关注自我内心的感受。这样的孩子乖巧懂事,但代价是牺牲了真我热情的表达。  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家庭也都是状况不同的,实际生活中,处理孩子问题的方法,千差万别。女主角喜欢学习教育方法,拿来改变女儿。可是学多了却发现,方法经常互相矛盾。她的教育观念,也因此很混乱,像&抓虾&。她希望有人给她一个真理,能够一劳永逸,解决孩子所有的问题。  然而遗憾的是,所谓真理,是不存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在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反思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过错;在想要改变孩子之前,先去改变自己;不仅看到孩子的缺点,更加懂得看到和欣赏孩子的优点;认为孩子太没主见时,努力克服自己的控制欲,放手让孩子去锻炼。  只要女主角调整好自己内心的状态,保持夫妻关系的和谐,多去关注孩子的感受,大于跟他人的比较,就会成为懂教育的父母,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本书的访谈对象,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女性。她们对自身的某些情感行为感到困惑,渴望充分了解自我,获得心灵成长。  豆瓣阅读首页推荐作者,著有心理治疗小说《白骨波罗蜜》《草人》。二级心理咨询师,乐于帮你从女性自身成长的角度,理解自我情绪、两性关系、职场表现等。
关键词:&&&
请选择星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治疗性冷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