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高原反应怎么缓解缺氧?有什么好办法缓解高原反应怎么缓解缺氧现象?

如何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 中国网
· · · ·
如何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中国网 .cn  时间:
编辑说话:
时值暑假,青藏铁路车票持续热卖走高,很多准备到西藏旅游的朋友认为媒体提供的信息流于常识化和经验化,纷纷打电话咨询有关缺氧性不适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为此,本版特别安排了一期领域专家专访,希望能够对读者了解缺氧性疾病及治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受访人薛连璧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坛医院高压氧科主任,神经病学博士,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美国大洋高压氧神经病学国际委员会委员。
从事高压氧医学与神经病学临床工作20余年,是我国从事高压氧医学和高压氧神经病学方面的知名专家之一,目前主要从事高压氧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急救和康复领域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在利用高压氧治疗促进各种颅脑损伤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脑复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康复,各种急慢性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急救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采访人:朱丽丽
青藏铁路的正式运营,使广大普通老百姓能够登上这美丽的高原旅游观光。然而,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因而形成了以低气压、缺氧等为显著特点的高原气候,超过了大多数从低海拔地区来的游客机体自身调节的限度,引起一系列不适,甚至疾病。像我们从平原地带到那儿旅游或出差者,在高原缺氧环境中应该怎样调节和自救呢?生活中,由于缺氧导致的疾病很常见,究竟氧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缺氧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危害?怎样有效地治疗缺氧性疾病?这都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高原缺氧超过自身限度,会引起不适、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采访人:薛主任,这个暑假,很多老师、同学和朋友准备到西藏旅游,都在咨询旅游要注意些什么。麻烦您通过这个栏目向他们做个详细介绍好吗?
薛连璧:美丽的西藏素有“世界屋脊”和“世界的第三极”之美称。然而,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如:北京市平均海拔40米,氧分压约158毫米汞柱,拉萨市平均海拔3649米,不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地方,其大气中氧分压约只有100毫米汞柱,拉萨市空气中的氧含量只相当于北京的63.3%,所以高原缺氧超过了大多数刚从低海拔地区来的游客机体自身调节的限度,会引起一系列不适,甚至疾病。
缺氧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慌、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胸闷、胸痛、疲乏无力、面部轻度浮肿、口唇干裂、鼻衄等。危重时血压增高,心跳加快,甚至出现昏迷状态。有的人出现异常兴奋,如酩酊状态、多言多语、步态不稳、幻觉、失眠等。严重的情况下可出现抽搐、昏迷和肺水肿,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从北京到西藏旅游或出差者需有六项注意
采访人:是啊,确实有很多人因为担心不敢去西藏。那么如果去的话应该注意什么?
薛连璧:我认为至少应该在六个方面加以注意:
1.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正视高原缺氧问题。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放松,不要紧张。因为紧张和恐惧会使心跳加快,加重缺氧症状。
2.无论是乘飞机还是乘火车到西藏后,不要马上活动。应该先休息一下,姿势最好保持是坐位或半卧位,这样头高脚低有利于呼吸顺畅,减轻缺氧造成的脑水肿。通常人体在几小时或一两天内即可逐渐适应缺氧环境,因为西藏虽处高原地区,但还是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
3.保持平稳呼吸,适当做深呼吸。因为深度呼吸可以增强肺泡对氧的吸收,也是适应高原缺氧的主要生理反应之一。
4.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要吃得过饱,要选择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高碳水化合物及复含维生素饮食。因为吃得过饱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可导致胃肠道内血液循环增加,增加心脏负担、使缺氧加重。应该多吃些像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特别是应该带些巧克力或糖等备用,糖类食物除容易消化吸收外,在体内代谢耗氧量少,补充能量缓解缺氧及时有效。另外,饮水要适量,过多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缺氧症状。
5.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适当选择缓解高原缺氧的药物。如出现头痛剧烈持续不能缓解,可服止痛药;如果胸闷、胸痛持续不能缓解可服复方丹参、速效救心等扩张血管药物。
6.如果出现用食物、药物和静止休息调节后,缺氧症状仍持续得不到缓解反而加重的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给患者吸氧治疗。条件允许的话,应将病者带到海拔低几百米的地方。
生命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缺氧5分钟即可造成脑死亡
采访人:出现缺氧症状,一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
薛连璧:短暂的缺氧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适应一段时间,或者离开缺氧环境,人体机能即恢复正常。但是,持续的、严重程度的缺氧会造成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氧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缺氧5分钟即可造成脑死亡。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老百姓都知道,一个人十天半个月不吃饭饿不死,七八天不喝水渴不死,可捏上鼻子几分钟不喘气人就会死亡。这形象地说明了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同样,缺氧是导致人体损害和一系列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几乎所有疾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都或多或少地与缺氧有关。
高压氧———治疗缺氧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采访人:缺氧对人体有如此大的危害,怎样才能有效治疗缺氧性疾病呢?
薛连璧:治疗缺氧性疾病的方法很多,但目前较为公认的疗效最为可靠、副作用少的是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放入一个密闭的高气压舱内,吸纯氧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段。所谓高气压指的是舱内的空气压力要高于1个大气压。
目前,在北京天坛医院高压氧治疗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缺血缺氧性疾病。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溺水、减压病等直接与缺氧有关的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在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颅脑损伤、促进脑复苏、救治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危重症方面也具有显著疗效;在治疗组织创伤、伤口感染和许多骨伤科疾病方面同样具有显著的作用。
高压氧治疗与常压吸氧的机理具有本质不同
采访人:我曾经作为陪同者进入高压氧舱做过一次高压氧,像坐飞机一样,在密闭的舱内,有点紧张、耳痛。与那位患脑血管病头晕做了第18次高压氧的病人聊天,她感觉效果非常好,边嚼口香糖、边看小说、边吸氧,很是惬意,不时安慰我多做几次适应就好了。薛主任,高压氧治疗与普通吸氧有什么不同吗?在治疗中要注意什么呢?
薛连璧:高压氧治疗,也就是高气压状态下吸氧,与常压下或低气压状态下普通吸氧具有本质的不同。人体内血氧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氧和物理溶解氧两部分组成的。正常人在常压静息状态下,每100毫升动脉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大概有18.2毫升,而物理溶解氧仅为0.3毫升。所以,在平原地区常压下人体内氧向组织的输送主要是靠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了氧以后,通过毛细血管来完成的。毛细血管很细,通常只能准许单个红细胞在变细的情况下通过。当机体发生各种损伤或缺氧时,组织会出现水肿,毛细血管受压被挤扁,这时红细胞就无法再通过毛细血管,造成组织缺氧。
我们从物理学原理得知,氧气体按照一定的溶解系数,溶解在血液中的量与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压力越高,溶解到血液中的氧量就越高。
实验表明,在三个大气压状态下吸纯氧,仅血液中的物理溶解氧就足以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也就是说,在高气压状态下,血氧的输送与常压或低气压状态下截然不同,它不再只依赖于血红细胞的携氧,它靠大量增加的物理溶解氧向组织供氧。这种供氧具有如下优点:①更容易为组织利用;②可以有效地克服组织水肿导致的毛细血管变窄,通过毛细血管内间隙迅速改善组织缺氧;③整个供氧过程都是物理过程,与血红蛋白结合氧向组织供氧不同,它不需要消耗能量。
此外,高压氧治疗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机体组织的氧储量和毛细血管的血氧弥散距离,也就是每根毛细血管中的分子氧向周围组织供应距离。正如美国的氢弹之父、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所说的:“高压氧治疗遵循所有的物理学定律,即使在机体组织循环出现障碍的情况下也可以迅速地将分子氧输送到缺氧组织中去,改善组织的缺氧状态……”所以高压氧治疗与普通常压吸氧的机理具有本质的不同,能够有效地改善缺氧和救治一系列急性缺血缺氧性疾病。
采访人:高压氧治疗安全吗?
薛连璧: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极其安全的临床治疗手段。它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只要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之前,仔细倾听医务人员在治疗开始之前的宣教,消除思想顾虑,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就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和疗效。
在高压氧治疗中最常遇到的不适是升压过程中由于舱内气压的升高患者双耳鼓膜的压迫感。这种感觉就像人们乘坐飞机起降时双耳的感觉一样。大多数人无需特殊处理,有些人一点不适的感觉也没有。当您在舱内感觉到双耳发闷、发胀、听声音减弱时,及时按照医务人员在进舱前教给您的方法,如适时地做吞咽动作或捏鼻子鼓腮吹气动作,一般均可消除不适。如按上述方法仍不能解决问题,您也不要紧张,只要通过舱内通话装置及时向舱外医务人员说明,舱外医务人员及时稳压或适量降低一点压力,舱内人员的不适就会自然解除。一旦出现高压氧治疗后双耳感觉不适,如发闷,发胀或疼痛等不适,到耳鼻喉科稍加检查处理后就可完全缓解,不会造成严重损伤。
文章来源: 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 吴阳
] [RSS] []
| 法律顾问:
| 对外服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高原缺氧损伤与藏药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药材》2010年09期
高原缺氧损伤与藏药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概述近年来高原缺氧损伤机制及藏药抗缺氧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目前缺氧损伤机制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藏药的抗缺氧作用研究主要以单味药材为主,对有效成分的研究较少。结论:藏药的抗缺氧新药开发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285.5【正文快照】:
缺氧(hypoxia)是指因组织氧气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人或动物暴露于急性缺氧环境会发生缺氧应激反应,过强的缺氧应激反应可导致机体各种功能出现衰竭,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冬岩,回瑞华,李铁纯,关崇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邝勇;黄跃生;;[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02期
顾关云;;[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04期
王利彦,陈湘宏,车胜荣;[J];高原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张慧,沈俊,王昊;[J];航空军医;2001年06期
张振明,许爱霞
,雷晓燕,高湘
,葛斌;[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年01期
李建宇;李灵芝;龚海英;李怡;张新宁;;[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9期
刘忠;[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年03期
李国元,格日力;[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扎西东主;李先加;童丽;;[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靳涵;[D];兰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钰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张蜀敏;王晓军;陈阳;;[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赵海清;王晓军;;[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李宗辉;;[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巩红冬;谢德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徐春明;赵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徐春明;赵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崔艳梅;娄安如;赵长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郭丽然;牟勇;娄安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汪春红;;[J];长春医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建云;刘永刚;刘春朝;;[A];2005年全国农产品加工、食品和包装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李学成;侯冬岩;刘晓媛;回瑞华;;[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孟玉彩;赵文;刘一峰;冯丽娟;;[A];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赵伟;李垚;刘红南;陈鑫;王鹏祖;张志宏;苏杰;;[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郭仲军;刘丽艳;张炜银;臧润国;;[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炜;[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陈小睿;[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徐建富;[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武利勤;[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马宇滢;[D];复旦大学;2006年
陈慕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李晓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柳春梅;[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文婷;[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宁鹏;[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钟加滕;[D];吉林大学;2009年
王丹梅;[D];吉林大学;2009年
孙琪;[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叶秋艳;[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戴卓昊;[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逄蕾;[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马明呈;[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唐晰;[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应如海,丁希明;[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姜瑞鹏,回瑞华,唐晓丹;[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毛静远,王化良,赵汝菊,李红,张运,常延平,吴慧轩,张其梅,虞东玲,郑颖,张聪宇,张宇;[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8期
刘洪章,郝瑞,文连奎,张志东;[J];中国林副特产;1995年02期
罗达尚;[J];中国藏学;1997年04期
次仁卓玛;[J];中国藏学;2005年03期
王海明,任玉翠,周彦刚,吴丽影;[J];东海海洋;2001年03期
李霁昕;贾忠建;;[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1期
梁晚益,唐立新,杨宗城,黄跃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吴红,梁恒,刘永红,袁忠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付会斌;孔丹莉;潘海燕;丁元林;;[J];中国卫生统计;2010年01期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1期
;[J];营养学报;2010年01期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张淑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年01期
周效思;魏海谅;;[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08期
;[J];眼科研究;2010年02期
;[J];医药导报;2010年02期
;[J];中国骨伤;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子斌;;[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吴燕丽;;[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陈孝伟;;[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袁光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胡继明;;[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陆文聪;钮冰;;[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王亮;尚会建;杨立彦;王丽梅;允川;蒋梁鹤;郑学明;;[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成荣敏;;[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苏伟平;;[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李峰;段雪;;[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药检所生测室;[N];农资导报;2010年
石小宏;[N];四川日报;2010年
戴丹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罗学群;[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田立民 编辑
阮奇;[N];上海证券报;2010年
周工商;[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0年
记者 陆德选;[N];拉萨晚报;2010年
本报通讯员;[N];阿坝日报;2010年
记者杨雨亭;[N];中国食品报;2010年
朱峰;[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星子;[N];青海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爱娟;[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王立祥;[D];山东大学;2009年
刘幸海;[D];南开大学;2009年
孟祥太;[D];南开大学;2009年
彭圣明;[D];湘潭大学;2009年
杨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童巧珍;[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蔡晓云;[D];复旦大学;2009年
唐禾;[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李云鹏;[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杨梅;[D];浙江大学;2010年
杨彦武;[D];东华大学;2010年
李虎;[D];东华大学;2010年
毛童俊;[D];浙江大学;2010年
姚臻;[D];浙江大学;2010年
张雅惠;[D];西北大学;2009年
丁梦江;[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万玛草;[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周恩宇;[D];兰州大学;2009年
杨定周;[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去高原地区缺氧怎么办?
健康咨询描述:
去高原地区缺氧怎么办?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
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20:11:26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503称赞:62
病情分析:只要不做剧烈运动,一般情况下还是可以适应的,如果不放心,可以携带一些制氧设备,氧气瓶等。指导意见:只要不做剧烈运动,一般情况下还是可以适应的,如果不放心,可以携带一些制氧设备,氧气瓶等。
帮助网友:635称赞:103
病情分析:你好: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的游客,一定要作全面严格的体检。凡有严重心、肾,肺疾病患者,高血压!期以上,严重肝病,贫血患者,均不可冒险来高原旅游。如果只患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药物等。对进入一定海拔高度地区后有抽搐、剧烈头痛或者昏迷倾向者,则不宜进入更高地段旅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旅游住宿点和景点,或在旅游车上,应有高原旅游保健措施,供应氧气和必备药品,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指导意见:1.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正视高原缺氧问题。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放松,不要紧张。因为紧张和恐惧会使心跳加快,加重缺氧症状。  2.无论是乘飞机还是乘火车到西藏后,不要马上活动。应该先休息一下,姿势最好保持是坐位或半卧位,这样头高脚低有利于呼吸顺畅,减轻缺氧造成的脑水肿。通常人体在几小时或一两天内即可逐渐适应缺氧环境,因为西藏虽处高原地区,但还是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  3.保持平稳呼吸,适当做深呼吸。因为深度呼吸可以增强肺泡对氧的吸收,也是适应高原缺氧的主要生理反应之一。  4.饮食方面要注意不要吃得过饱,要选择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高碳水化合物及复含维生素饮食。因为吃得过饱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可导致胃肠道内血液循环增加,增加心脏负担、使缺氧加重。应该多吃些像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特别是应该带些巧克力或糖等备用,糖类食物除容易消化吸收外,在体内代谢耗氧量少,补充能量缓解缺氧及时有效。另外,饮水要适量,过多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缺氧症状。  5.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适当选择缓解高原缺氧的药物。如出现头痛剧烈持续不能缓解,可服止痛药;如果胸闷、胸痛持续不能缓解可服复方丹参、速效救心等扩张血管药物。  6.如果出现用食物、药物和静止休息调节后,缺氧症状仍持续得不到缓解反而加重的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给患者吸氧治疗。条件允许的话,应将病者带到海拔低几百米的地方。医生询问:短暂的缺氧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适应一段时间,或者离开缺氧环境,人体机能即恢复正常。但是,持续的、严重程度的缺氧会造成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氧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缺氧5分钟即可造成脑死亡。祝你健康。
帮助网友:516称赞:123
病情分析:您好!到了高原地区,由于各种因素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指导意见:如果反应不是很厉害,可以慢慢等自己适应过来,再一种是服用抗高原反应药,像优易等,这种方法较快。建议您去之前,做一些准备,除了这两种方法就是去看医生了。多喝水,最好是葡萄糖会降低几率。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提高抵抗力,到了高原地区不要做过量运动。祝身体健康!
百度智能推荐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好的变化,如结婚、生子;坏的如离婚、...
网友经验分享
浏览:21·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熄风涤痰,逐瘀止痛。本品用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属...
参考价格:¥33
1.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
参考价格:¥16.5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到西藏旅游缺氧怎么办?
高原缺氧及其防治措施
&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因而形成了低气压、缺氧、低温、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大风、干燥等为显著特点的高原气候。从低海拔地区来高原的游客,由于气候等方面的急剧变化,超过了正常人体机体自动调节的限度,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约60%以上的人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反应或者疾病,其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昏、心慌、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胸闷、胸痛、疲乏无力、面部轻度浮肿、口唇干裂、出鼻血等。危重时血压增高,心跳加快,甚至出现昏迷状态。有的人出现异常兴奋状态,多言多语,步态不稳,幻觉、失眠等。这些由于高原缺氧而表现的种种症状,医学上称为高原适应不全症。
高原适应不全症有的是暂时性的,只要适应一段时间,或者离开高原环境,人体机能即恢复正常,有的持续时间较长,当然这与自身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据研究,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无症状,海拔3000米为反应临时高度,超过这一高度时气压、气温、太阳辐射等气候要素与平原低地大不相同,游人到了这一新的环境,机体必须进行一系列调节,才能适应海拔米之间可产生的一系列缺氧症状,但大都无生命危险;海拔5000米为障碍临界高度;海拔米机体不能完全代偿,海拔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机体不能代偿,为高山死亡带。也有例外,有的人在海拔2000到3000米也难以适应,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山缺氧反应,登山运动员在7000米以上仍能负重登山。
& 西藏高原约有86.1%的面积在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米面积占8.4%,海拔3000米以下面积只占5. 5%。因此赴西藏高原旅游者,做必要的医疗保健和生理卫生方面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1、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的游客,一定要做全面严格的体检。凡有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高血压ll期以上,严重肝病,贫血患者,均不可冒险来高原旅游。如果只患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措施,随身携带氧气、药物等。对进入一定海拔高度地区后有抽畜、剧烈头痛或者昏迷倾向者,则不宜进入更高地段旅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旅游住宿点和景点或旅游车上,应有高原旅游保健措施,供应氧气和必备药品,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做好生理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游人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树立战胜高原反应的决心和信心,消除精神上不必要的恐惧感。一般情况大约两、三天,多则5至7天内即可逐步适应高原环境,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将消失,或大有好转。
有些人用吸氧缓解高原不适应症,这对暂时缓解不适有作用,但停止吸氧后,不适应症状
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环境的时间。如果缺氧症状不很严重,静静休息时有所缓和或减轻,最好不要吸氧,以便早日适应高原环境,获得理想的旅游效果。
3、适应性锻炼。来高原旅游之前开展爬山、跑步、打球、负重、行军等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这对机体适应缺氧环境起到积极作用。进入高原初期,活动不能过于激烈,如急行军、跑步、体力劳动等。高原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随着气温急剧变化,要及时更换衣服,做好防冻保暖工作,防止因受冻而引起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
4、调节好高原旅游期间的生活。食物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糖、含多种维生素为佳,多食蔬菜、水果,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严禁饮酒,以免增加耗氧量,睡眠时枕头高点,半卧姿势最佳。
5、药物预防和治疗。为了提高机体对高原缺氧的耐力,减少高山病的发生,主要药物有:复方党参片、黄英获苓复方剂、致适应剂、醋氮酷胶、利尿磺胶、螺旋内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抑制剂、眯基硫腺和营养剂与代谢激素制剂。此外,西藏高原特产红景天口服液对高原缺氧具有显著疗效。进入高原后,高原反应愈来愈重,就是在静息也十分明显者,应立即吸氧,送医院就诊,以防因急性肺水肿而造成不良后果。
红景天具有良好的防缺氧的功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家住高层的朋友,如何能缓解缺氧的现象?_液体壁纸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938贴子:
家住高层的朋友,如何能缓解缺氧的现象?收藏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层的住宅楼也随着它们的脚步直冲云霄。高层住宅的到来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和位置。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它是有很多优点,比如:它干净,没有昆虫,节省了占地面积……但是,同样,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氧气量自然也会减少,要不就会有了所谓的高原反应啊。经调查长期住在高层的儿童和住在底层的儿童在智力上会有所差异。同样老人和体质较差的人也会有晕厥的现象。
但是家已经住在高层的朋友,觉得很为难,其实大可不必,您可以带着孩子常下楼走动走动啊。如果你觉得下来空气不好,在家里又闷,你可以选择在家装一下墙面啊,我可以为您推荐一种产品——“帝郡”质感壁膜,他不仅可以舒缓你因缺氧而麻痹的大脑,而且可以使你的家不用空气清新剂,就能保持清新干净的空气,也就是说质感壁膜有净化空气的功效;在屋里呆着更不会有胸闷恶心的症状。这回您不再为缺氧问题发愁了吧。如果您在装修中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的,可以随时与我联系,我会尽快给出您满意的答复哦!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春期会出现的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