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女性的肚子心脏的左边是什么痛,是什么回事

  近期,下了入冬以来最强范围内的雨雪,也是各种慢性病人群发病的高发期。市疾控中心慢病防治专业人士表示,患有各种慢性病老年人特别要警惕医学上称为“不典型心脏病”的发作,此种病无明显心脏病的特征,但来势凶猛,稍不留神就会危及生命。

  60多岁的刘大爷近一周一直感到肚子不舒服,他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而已,拖了几天才去看医生。当值医生刚开始以为是急性胃肠炎,但听大爷说痛了几天,便感觉事情不简单。医生便询问是哪里痛?疼得有没有大汗?大爷告诉他,疼痛部位在上腹部中间,而且疼得冒虚汗。医生认为这个位置,有点像胃痛的情形,但也正好在心脏下方,怀疑可能是心脏的问题,让大爷去做个心电图检查。大爷刚开始不愿意,说自己只是有糖尿病,但最近没有吃药也没有查过血糖,心脏从没有出过问题。但检查结果出来,大爷被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医生给他做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手术,这才转危为安。

  很多人都会疑惑:明明是肚子痛,怎么会是心脏病呢?专业人士解释道,心脏不好,大家自然会想到会胸闷、胸痛,因为心在这位置。但并不是所有的心梗患者都会出现胸痛。心梗位置不同,症状会有不同表现。大爷的心梗,发生在心脏下壁,这个位置靠近膈肌,下面就是腹部,所以这个位置发生心梗后引起的症状,可能是胃肠道症状。除了胃肠道,从牙齿到肚脐这个范围内出现的疼痛,如果超过1个小时都没有缓解,也可能是心梗的症状,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尤其要当心。

  这种症状不典型的心梗,有个专门的名词,就叫“不典型性心梗”。这种心梗,在临床上占整体发病率20%-30%,由于隐蔽性强,没有特定的发病人群,很容易被误诊,所以更为凶险。

  看似平常不过的腹泻有时为什么会引起急性心梗呢?专业人士解释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时,人体内水分大量丢失,极易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的丢失,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造成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由于短期内大量水分丢失,会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脏灌注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再加上呕吐、腹泻应激,患者往往因频繁跑厕所而休息不好,极度疲劳,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肌收缩过强,心率增快,冠状动脉的张力增高,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和冠状动脉的痉挛。同时,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的兴奋,会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和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一部分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也没有像书本上描述的那般典型,甚至有些患者的不舒服表现仅仅就是上腹部疼痛。这时,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肚子痛和因为腹泻引起的肚子痛搅在一起,很难分辨。对于这样的患者,若医生稍不留意,就可能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患者的治疗。因此,对于出现上腹部疼痛的老年患者,应该想到存在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要完善必要的检查,予以排除。如同对待感冒一样,出现腹泻、急性肠胃炎这样的常见病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硬扛。

  专业人士表示,年轻人腹泻,补个水、吃点药就没事了,但老人可不行。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腹泻要特别引起重视,因为腹泻很容易导致人体脱水,特别是老年人,甚至因此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者因为血液粘滞度增加而引发心脑血管血栓形成,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梗、脑梗等。所以老年患者如果呕吐、腹泻严重,更加需要引起重视,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老年人腹泻要特别注意补水,出现轻度腹泻可在家中休息,多喝一些淡盐水。一旦出现严重呕吐、腹泻,要及早就医,积极治疗,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于原先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的高危患者,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必要时可以服用相关药品,预防心肌缺血。

恶心、呕吐、拉肚子原来是心脏出问题 高危人群小心

   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   立冬之后几天,天气如过山车,上周六气温高扬,周日下雨降温,好像是一天之间从秋入冬。季节交替立马给医院的门急诊带来变化。

  昨日周一,是看病高峰。记者从杭城几家医院了解到,肠胃不舒服、拉肚子、心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明显多了。医生介绍,从10月份以来,心血管内科就成为季节交替最为明显的科室之一,门诊量、住院病人量至少增长2成。

  杭州市红会医院急诊科主任黄世恩说,以往急诊是发烧病人多,而最近这段时间,心脑血管病人一下子多了,他估计占了急诊病人的60%;杭州市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中医师陈启兰也告诉记者,光上个礼拜,就一下子做了3例急诊介入手术。

  昨天上午,记者在市红会医院采访,遇到急诊科主任黄世恩。他是心内科医生,特意留心了这两天急诊送来的几位心梗病人,发现有几位病人情况“蛮特殊”。

  比如上周,急诊来了位大伯,捂着肚子、皱着眉头,很痛苦的样子。

  “不知道是不是吃坏肚子了?”大伯告诉医生,昨天痛了一整天,自己找了些治拉肚子的药,熬了一天还是痛,无奈之下只好让儿子带着来医院了。

  急诊的正好是黄世恩。一开始,他也怀疑是不是急性胃肠炎,但是听到大伯说已经痛了一天,他感觉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哪里痛?有没有痛得出汗?”黄医生问。

  “有的有的,出汗毛多的,虚汗。”大伯一边说,一边拿手比划痛的位置,是上腹部中间。

  这个位置,有点像胃痛的情形,但也正好在心脏下方。黄医生怀疑可能是心脏的问题,让大伯做个心电图检查。

  “我心脏没有毛病的,干嘛要做心电图?”大伯说,自己有糖尿病,吃过一段时间药,但最近没再吃,也没去查过血糖,但心脏从来没出过问题。

  但检查结果出来,果然是心脏的问题。最后大伯被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医生给他做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手术,这才转危为安。

  这个范围的痛要小心

  听到医生的诊断时,大伯吓了一跳:心脏病不都是胸痛么?自己肚子痛,怎么会是心梗?

  “心脏不好,大家自然会想到会胸闷、胸痛,因为心在这位置。但并不是所有的心梗患者都会出现胸痛。”黄医生说,心梗位置不同,症状会有不同表现。

  大伯的心梗,发生在心脏下壁,这个位置靠近膈肌,下面就是腹部,所以这个位置发生心梗后引起的症状,可能是胃肠道症状。

  这种症状不典型的心梗,有个专门的名词,就叫“不典型性心梗”。

  “这种心梗,在临床上占整体发病率20%~30%,由于隐蔽性强,没有特定的发病人群,很容易被误诊,所以更为凶险。”黄医生说。

  那天下午,他在急诊又遇到一位不典型心梗的患者。80多岁的老爷子,突然在家里晕倒,送到急诊,一开始医生怀疑是脑血管意外,查了CT,没发现问题;赶紧又做心电图,结果是心梗。

  虽然症状很有迷惑性的,但心梗引起的“腹痛”跟单纯的肚子痛,还是有差别的。

  “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而且还出汗,就得留心了。”陈医生提醒,除了胃肠道,从牙齿到肚脐这个范围内出现的疼痛,如果超过1个小时都没有缓解,都可能是心梗的症状,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高危因素的人,尤其要当心。

  “这两天,早晚只有10几度,需要穿毛衣了。”陈医生说,虽然这段时间,有的人感觉还不太冷,但天确实一天天在变冷,身体肯定会受影响,每个人都要注意保暖。

  这周冷空气影响杭州,医生也特别提醒冠心病人,注意保暖,早锻炼不要太早,建议吃过早饭再出门;另外,老年人因为神经系统老化、糖尿病人由于神经功能障碍,感觉会比较迟钝,觉察不到身体的不适,所以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稀健网(稀健生物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生物科技研发、健康信息咨询等服务。

需要去医院了, 因为有冠心病,房颤的可能。 建议,在发作时自己数一下脉搏(每分钟的次数,就诊时对医生有用) 还有,发作时要注意休息了, 如果不是房颤,和冠心病, 那么就不要紧张, 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所谓心脏神经官能症, 是指可以有类似心绞痛的症状, 但是其实心脏本身没有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也就是说, 心脏本身和健康人的心脏没有任何区别。 多见于青年女性, 男性发病率稍低, 简单说就是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可以伴随失眠多梦, 总之不需要特别治疗, 更不要过分紧张。 不需要看医生的, 放松心态即可, 逐字敲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好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的左边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