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母乳喂养时间,乙肝母乳安全吗

可怕!乙肝妈妈哺乳期喂奶竟然导致这种后果! ——哺乳期不得不注意的事项  01什么叫乙肝活动期?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表面抗原(HBsAg)阳性。1、当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但肝功能正常,称为乙肝携带者,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大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小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大三阳传染性更高。2、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两倍,且不断升高,或持续3个月以上就认为是乙肝活动期。乙肝活动期,可以伴随临床表现,比如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也可以仅仅只是转氨酶升高而无任何症状。02乙肝病毒是如何母婴传播的?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等。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途径有三种:(1)宫内感染,胎儿在子宫内即获得的感染。发生率低于3%;(2)产时传播,是指分娩过程发生母婴传播;(3)产后传播:即婴儿出生后获得的感染。03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是什么?最主要是母体血液中含有的乙肝病毒的量,即HBV-DNA的含量,HBV-DNA值越高,母婴传播的几率越大。现在很多国外的指南已经推荐对孕晚期HBV-DNA很高的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的可能性,但国内指南并未达成共识。孕妇肝功能异常并不是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剖宫产并不能预防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可以经阴道分娩。母乳喂养:不增加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几率。04如何确诊乙肝病毒的母婴感染?一般推荐在7~12月龄时检测宝宝的血乙肝表面抗原(HBsAg),如果阳性才可确定母婴传播导致感染。不能通过检测脐带血或小于6月龄婴儿外周血HBV标志物阳性,来诊断母婴传播。主要原因如下:HBsAg阳性孕妇,无论采取何种分娩方式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都会暴露在乙肝病毒下,因此会有少量病毒进入新生儿血液系统,但此时尚未形成感染。另外,10%~20%孕妇的HBsA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70%~80%HBeAg阳性孕妇的HBeAg能通过胎盘,但这些都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并非完整的乙肝病毒,且最长需要6个月才能清除。05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能!虽然现在已经发现母乳中会含有少量乙肝病毒DNA,但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经过正规免疫预防后,喂母乳的宝宝并不会增加乙肝病毒的感染率。甚至有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免疫预防的人群中,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因此,目前全世界所有权威指南的建议都是:无论乙肝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只要正规预防后,均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HBV-DNA 。06如何正规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孕妇表面抗原阴性时,足月新生儿按“0,1,6个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不必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孕妇表面抗原阳性时,足月新生儿除按“0,1,6个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还需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正规预防后,对大三阳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85-95%,对小三阳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98-100%。另外,如果孕妇的表面抗原情况不明,或者新生儿的密切照护者也是乙肝病毒感染者,那么推荐新生儿也要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07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产后立即开始母乳喂养安全吗?是的,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产后可以立即开始母乳喂养。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建议:推荐所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并在产后1-2个月和第6个月完成第2、3针乙肝疫苗。但并不需要等到完成所有的接种程序后再开始哺乳。哺乳过程中注意避免乳头裂伤。08在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目前比较推荐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是替诺福韦(tenofovir),虽然在在乳汁中能检测到药物,但含量很低,而且没有生物活性,有研究发现,母乳妈妈服用替诺福韦后,母乳中的药物浓度只有建议婴儿剂量的0.03%,当婴儿吃母乳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非常低。此外,也没有发现母乳妈妈服用替诺福韦后对于宝宝有影响的个案报道。不过,现在对于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妈妈是否可以母乳喂养研究还不是很充分,需要跟妈妈具体讨论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母乳喂养的安全性。09乙肝活动期能母乳喂养吗?因为孕妇肝功能异常并不是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所以乙肝活动期的妈妈能哺乳,能哺乳,能哺乳!但如果妈妈有严重的不适症状,觉得乏力、恶心等等,而且哺乳后会感觉不适加重,那妈妈可以选择暂停哺乳。10妈妈乳头裂伤后还可以母乳喂养吗?理论上来说,因为妈妈乳头裂伤后继续母乳喂养,而导致宝宝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必须具备:妈妈的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特别高,而且宝宝的口腔粘膜也有破损,乙肝病毒通过破损的口腔粘膜进入宝宝的血液系统,又没有被里面的抗体、免疫物质清除,才会出现宝宝感染的情况。但出于谨慎起见,专家建议还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乳头裂伤时可以暂停哺乳。但乳汁要挤出,以维持泌乳量。给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一些哺乳的小tips:产后立即肌肤接触,激发宝宝吃奶的本能,让宝宝自主衔乳,这样不容易造成乳头损伤。在产后初期,哺乳还不是很熟练的情况下,采用后躺式哺乳的姿势,因为重力的作用宝宝衔乳更深,不容易造成乳头受伤。→点击这里观看母乳喂养的视频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新生儿在出生12 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血液中直接提取的乙肝表面抗体,注射后人体可直接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是乙肝母婴阻断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被医生称为乙肝的“被动免疫”。这种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乙肝疫苗(主动免疫)的联合免疫方法可将乙肝母婴阻断率提高至95%。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注射后一般15~30分钟即开始发挥作用,不仅可以立即中和和清除乙肝母亲在分娩时污染到孩子体内的乙肝病毒作用,还可在乙肝疫苗后还没有起作用时起到抵御乙肝母亲生活或哺乳等密切[1]。所以,乙肝妈妈所生孩子在出生后12小时内打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即可和健康妈妈一样随时开奶,给自己的宝宝喂奶。

吃母乳和打乙肝免疫球蛋白没有关系。新生儿最好的食物是母乳,从第一口奶开始,就应该给孩子吃母乳。我觉得题主是想问,如果妈妈是乙肝大小三阳,是不是要等孩子打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才能吃母乳,如果提前吃,会不会导致孩子感染乙肝,其实完全没必要担心的

母乳列为乙肝病毒水平最低、风险最低的安全食品,WHO明确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会增加婴儿感染的机会,并建议所有乙肝妈妈进行母乳喂养。

即使在乙肝疫苗问世前,也未报告哺乳可传播HBV,母乳喂养不需要延迟至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

虽然HBV感染孕妇的乳汁中可检测出HBsAg和HBV DNA,而且有学者认为乳头皲裂、婴幼儿过度吸允甚至咬伤乳头等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幼儿,但这些均为理论分析,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即使无免疫预防,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更多证据证明,即使孕妇HBeAg阳性,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eAg阳性还是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HBV DNA。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不得不承认,我国是肝病大国,乙肝、丙肝携带人数都是千万级别的,而脂肪肝患者更是上亿,其中一半以上的丙肝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不自知。可以说,肝病正在威胁着人类健康安全。

虽然乙肝对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影响并不大,但人们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却有点异样。有的人是觉得没什么,然而有的人却觉得乙肝病毒感染者就是瘟神,避之不及,这是大家对乙肝的误解造成的。

那么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妈,分娩之后可以给孩子喂奶?为了安全,是否需要放弃母乳?

大医汇医生表示,打着保护宝宝的旗号,放弃母乳是不可取的。虽然现在已经发现母乳中会含有少量乙肝病毒DNA,但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经过正规免疫预防后,喂母乳的宝宝并不会增加乙肝病毒的感染率。甚至有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免疫预防的人群中,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因此,目前全世界所有权威指南的建议都是:无论乙肝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只要正规预防后,均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HBV-DNA

所以,如果你问乙肝病毒感染的妈妈产后立即开始母乳喂养安全吗?大医汇医生给出的答案是: 是的。美国CDC建议:推荐所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的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并在产后1-2个月和第6个月完成第2、3针乙肝疫苗。但并不需要等到完成所有的接种程序后再开始哺乳。此外,大医汇医生提示哺乳过程中注意避免乳头裂伤。

最后希望大家对乙肝病毒感染者消除误解与歧视,即使是这样的一个环境,一般也不会传染,因为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跟艾滋病不同的是,艾滋病感染后可能基本上都会变成一个病毒携带者。但是乙肝,只要是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他即使感染了乙肝病毒,有90%以上或者95%的概率通过自身免疫力把乙肝病毒清除掉,这就是说即使你感染了,也没关系,无需过度紧张。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母乳喂养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