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小儿消化不良怎么办我们都全家总动员了,可是宝宝依然这样我们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概述/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有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主诉各异,又缺乏肯定的特异病理生理基础,因此,对这一部分病人,曾有许多命名,主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NUD)、特发性消化不良(idiopathic&dyspepsia)、原发性消化不良(essential&dyspepsia),胀气性消化不良(flatulent&dyspepsia)、上腹不适综合征(epigastric&distress&syndrome)等,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前3种命名,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尤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病因/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发病原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了饮食和环境,胃酸分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心理因素以及一些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吞气症,肠易激综合征等。
(二)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下述机制有关:
1.饮食与环境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症状往往与饮食有关,许多患者常常主诉一些含气饮料,咖啡,柠檬或其他水果以及油炸类食物会加重消化不良,虽然双盲法食物诱发试验对食物诱因的意义提出了质疑,但许多患儿仍在避免上述食物并平衡了膳食结构后感到症状有所减轻。
2.胃酸&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会出现溃疡样症状,如饥饿痛,在进食后渐缓解,腹部有指点压痛,当给予制酸剂或抑酸药物症状可在短期内缓解,这些都提示这类患者的发病与胃酸有关。
然而绝大多数研究证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基础胃酸和最大胃酸分泌量没有增加,胃酸分泌与溃疡样症状无关,症状程度与最大胃酸分泌也无相关性,所以,胃酸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3.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大约有30%~50%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胃窦胃炎,欧洲不少国家将慢性胃炎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认为慢性胃炎可能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影响胃的运动功能,也有作者认为非糜烂性十二指肠炎也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应当指出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轻重,并不与胃黏膜炎症病变相互平行。
4.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Hp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一般定植于胃的黏液层表面,无症状成人中Hp的感染率在35%以上,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存在Hp,铋剂加抗生素可以根除Hp,使组织学胃炎消退,还可以使溃疡的复发率从每年的80%以上降低至每年10%以下,所以Hp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慢性胃窦炎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已基本明确。
但Hp慢性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急性Hp感染可引起一过性的恶心,腹痛和呕吐等症状,但尚无确切证据表明这种细菌可以引起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成人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Hp的阳性检出率为40%~70%,与人群流行病学结果相近,严格的对照研究未证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Hp感染率高于正常健康人,Hp阳性和Hp阴性者的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无明显差异,且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根除Hp治疗后其消化不良症状并不一定随之消失。
最近的一项研究提出,根治幽门螺杆菌从长期来说,可能对症状缓解有益,但不能立即生效,更进一步的研究还证实,Hp特异性抗原与功能性消化不良间不存在相关性,Hp甚至其特异血清型CagA与任何消化不良症状或任何原发性功能性上腹不适症状均无关系,然而,儿童中的研究却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1),经抗Hp治疗者消化不良症状可以消失,因此,Hp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5.胃肠运动功能&现在许多的研究都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实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一种,它与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有着相似的发病机理,1990年,一个由临床研究者组成的国际工作小组在罗马制定出一个有关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分类标准,称为罗马标准,近年来随着对胃肠功能疾病在生理学(运动-感觉),基础学(脑-肠作用),精神社会学等方面的进一步了解,并基于其所表现的症状及解剖位置,罗马委员会又对此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新的标准,即罗马Ⅱ标准,罗马Ⅱ标准不仅包括诊断标准,亦对胃肠功能紊乱的基础生理,病理,神经支配及胃肠激素,免疫系统做了详尽的叙述,同时在治疗方面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因此罗马Ⅱ标准是目前世界各国用于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断,治疗的一个共识文件。
该标准认为:胃肠道运动在消化期与消化间期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消化间期运动的特点则是呈现周期性移行性综合运动,空腹状态下由胃至末端回肠存在一种周期性运动形式,称消化间期移行性综合运动(MMC),大约在正常餐后4~6h,这种周期性,特征性的运动起于近端胃,并缓慢传导到整个小肠,每个MMC由4个连续时相组成:Ⅰ相为运动不活跃期;Ⅱ相的特征是间断性蠕动收缩;Ⅲ相时胃发生连续性蠕动收缩,每个慢波上伴有快速发生的动作电位(峰电位),收缩环中心闭合而幽门基础压力却不高,处于开放状态,故能清除胃内残留食物;Ⅳ相是Ⅲ相结束回到Ⅰ相的恢复期,与之相对应,在Ⅲ期还伴有胃酸分泌,胰腺和胆汁分泌,在消化间期,这种特征性运动有规则的重复出现,每一周期约90min左右,空腹状态下,十二指肠最大收缩频率为12次/min,从十二指肠开始MMC向远端移动速度为5~10cm/min,90min后达末端回肠,其作用是清除肠腔内不被消化的颗粒。
消化期的运动形式比较复杂,进餐打乱了消化间期的活动,出现一种特殊的运动类型: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收缩,胃底出现容受性舒张,远端胃出现不规则时相性收缩,持续数分钟后进入较稳定的运动模式,即3次/min的节律性蠕动性收缩,并与幽门括约肌的开放和十二指肠协调运动,推动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此时小肠出现不规则,随机的收缩运动,并根据食物的大小和性质,使得这种运动模式可维持2.5~8h,此后当食物从小肠排空后,又恢复消化间期模式。
在长期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研究中发现:约50%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餐后胃排空延迟,可以是液体和(或)固体排空障碍,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有61.53%胃排空迟缓,这可能是胃运动异常的综合表现,胃近端张力减低,胃窦运动减弱,胃电紊乱等都可以影响胃排空功能,胃内压力测定发现,25%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窦运动功能减弱,尤其餐后明显低于健康人,甚至胃窦无收缩,儿童中,FD病儿胃窦收缩幅度明显低于健康儿,胃容量-压力关系曲线和电子恒压器检查发现患者胃近端容纳舒张功能受损,胃顺应性降低,近端胃壁张力下降。
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小肠运动障碍,以近端小肠为主,胃窦-十二指肠测压发现胃窦-十二指肠运动不协调,主要是十二指肠运动紊乱,约有1/3的FD存在肠易激综合征。
除了胃与小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还可能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动力学异常,Margio等应用超声波检测发现,有30.7%的患者存在胆道排空延迟,国内学者对FD儿童进行超声胃排空及餐后胆囊排空的检测发现,约25%的FD患儿在胃排空障碍的同时也存在餐后胆囊排空延迟,肛内测压发现肛管静息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这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能并非仅为胃部功能障碍,而是整个消化道平滑肌功能异常。
6.内脏感觉异常&许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对生理或轻微有害刺激的感受异常或过于敏感,一些病人对灌注酸和盐水的敏感性提高;一些病人即使在使用了H2受体拮抗药阻断酸分泌的情况下,静脉注射五肽胃泌素仍会发生疼痛,一些研究报道,球囊在近端胃膨胀时,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疼痛往往会加重,他们疼痛发作时球囊膨胀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因此,内脏感觉的异常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感觉异常的基础尚不清楚,初步研究证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两种内脏传入功能障碍,一种是不被察觉的反射传入信号,另一种为感知信号,两种异常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出现于同一患者,当胃肠道机械感受器感受扩张刺激后,受试者会因扩张容量的逐渐增加,而产生感知,不适,疼痛,从而获得不同状态的扩张容量,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感知阀明显低于正常人,表明患者感觉过敏。
7.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学因素是否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有关一直存在着争议,国内有学者曾对186名FD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进行了解,并作了焦虑及抑郁程度的评定,结果发现FD患者以年龄偏大的女性多见,它的发生与焦虑,抑郁有较明显的关系,但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与精神异常或慢性应激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重大生活应激事件的数量也不一定高于其他人群,但很可能这些病人对应激的感受程度要更高,所以作为医生,要了解病人的疾病就需要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等,这可能对治疗非常重要。
8.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1)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烧心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的特异性症状,但是许多GERD病人并无此明显症状,有些病人主诉既有烧心又有消化不良,目前有许多学者已接受了以下看法:有少数GERD病人并无食管炎,许多GERD病人具有复杂的消化不良病史,而不仅是单纯烧心与酸反流症状,用食管24h&pH监测研究发现&,约有2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和反流性疾病有关,最近Sandlu等报告,20例小儿厌食中,12例(60%)有胃食管反流,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某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例有关。
(2)吞气症:许多病人常下意识地吞入过量的空气,导致腹胀,饱胀和嗳气,这种情况也常继发于应激或焦虑,对于此类病人,治疗中进行适当的行为调适往往非常有效。
(3)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其他胃肠道紊乱之间常常有许多重叠,约有1/3的IBS病人有消化不良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中有IBS症状的比例也近似。
症状/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恶心与呕吐&嗳气&腹痛&腹胀&烧心&吞气&消化不良&厌食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和呕吐,病程多在2年内,症状可反复发作,也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症状,可以某一症状为主,也可有多个症状的叠加,多数难以明确引起或加重病情的诱因。
1989年,美国芝加哥专题会议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5个亚型:①反流样消化不良(reflux-like&dyspcpsia);②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dysmotility-like&dyspepsia);③溃疡样消化不良(ulcer-like&dyspepsia);④吞气症(aerophagia);&⑤特发性消化不良(idiopathic&dyspepsia),但后面的两型概念比较模糊,有的学者提出分成3型(即前3型),但目前采用较多的是4型分类:①运动障碍样型;②反流样型;③溃疡样型;④非特异型。
1.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此型患者的表现以腹胀,早饱,嗳气为主,症状多在进食后加重,过饱时会出现腹痛,恶心,甚至呕吐,动力学检查约50%~60%患者存在胃近端和远端收缩和舒张障碍。
2.反流样消化不良&突出的表现是胸骨后痛,烧心,反流,内镜检查未发现食管炎,但24h&pH监测可发现部分患者有胃食管酸反流,对于无酸反流者出现此类症状,认为与食管对酸敏感性增加有关。
3.溃疡样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与十二指肠溃疡特点相同,夜间痛,饥饿痛,进食或服抗酸药能缓解,可伴有反酸,少数患者伴烧心,症状呈慢性周期性,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和糜烂性炎症。
4.非特异型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表现不能归入上述类型者,常合并肠易激综合征。
但是,除了反流样消化不良,其他几种分类并无重要的临床意义,许多病人并不止归入一个亚型;而且这种分类与病理生理学紊乱和临床疗效无关,例如:动力障碍亚型的消化不良病人,胃轻瘫的发生率并不比其他亚型高;促动力药对他们的疗效也并不一定好于其他亚型病人,然而,反流亚型的消化不良病人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确实要高于其他亚型病人,且抗反流治疗效果更好。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54:07
贡献光荣榜热点:&&&&
功能性消化不良 辨证分型巧用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性上腹部不适,可伴有食后腹胀、腹部胀气、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许多消化道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消化不良,如溃疡病、反流性食管炎、肝炎、胆囊炎、胃癌及胰腺疾病等,若只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其它器质性病变,可认为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胃动力障碍、精神因素、胃酸敏感性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气滞,运化失司所为,当以疏肝理气,健脾开胃为治,中医辨证,一般分为以下4型:  肝郁气滞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逍遥丸加减,药取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梅花、月季花、枳壳、佛手、郁金各10克,甘草、薄荷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可选用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木香顺气丸,每次2~3袋,每日2~3次口服;胃苏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枳术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气滞胃痛颗粒,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开水冲饮;四逆散,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开水冲饮;柴胡疏肝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朴实颗粒,每次6克,每日2次冲饮;枳术宽中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脾胃虚弱型  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排气不畅、嗳气、大便干燥、腹痛隐隐、纳食减少、神疲乏力、动则尤甚、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当以健脾养胃,益气生血为治,可选用四君子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炒二芽、陈皮、大枣、皂角刺、山药、焦楂、莲米、芡实各10克,炙甘草5克。  中成药可选用香砂六君子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黄芪精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饮食积滞型  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甚则疼痛,暧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当以消食导滞为治,可选用保和丸加减,药取六曲、陈皮、山楂、连翘、莱菔子、茯苓、法夏、炒二芽、鸡肉金、枳壳各10克,川椒、小茴香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大山楂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消食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沉香化滞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开胸顺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胃痛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肝胃郁热型  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燥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当以泄热和胃为治,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取丹皮、山栀、黄连、黄芩、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栀子、郁金各10克,甘草、薄荷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左金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胃泰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温开水冲服;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为肝郁气滞,运化失司所为,当以疏肝理气,健脾开胃为治。(责任编辑:霍键)
10-12-31·
10-12-17·
10-11-22·
10-10-26·
10-10-19·
10-09-21·
10-08-24·
10-08-16·
10-05-31·
10-02-20·
搜狐健康精品访谈
肺火有哪些表现?怎么去肺火…[]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健康品牌栏目
健康大视野
当我们很少女的时候,对未知的成人世界都有过二百五的向往…[]
很多人认为桶装水更安全,但实际上桶装水在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污染隐患…[]
从小就对当兵的很是迷恋,嫁了以后才知道,能随军的军嫂毕竟是少数…[]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应该吃什么药。
日更新浏览数:2616收藏数:381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治疗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西医治疗&&&&&& 一、治疗:1.一般治疗 一般说来,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在医生和病人之间建立一种牢固的治疗关系。医生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取得病人的信赖。经过初步检查之后,应与病人讨论鉴别诊断,包括的可能。应向病人推荐合理的诊断和检查步骤,并向病人解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经过诊断性检查之后,应告诉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同时向他们进行宣教、消除疑虑,抑制“过分检查”的趋势,将重点从寻找症状的原因转移到帮助病人克服这些症状。医生应该探究病人的生活应激情况,包括病人与家庭、学校、人际关系及生活环境有关的事物。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不太可能的,应指导病人减轻应激反应的措施,如体育锻炼和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还应了解病人近期的饮食或用药的改变。要仔细了解可能使病人症状加重的食物和药物,并停止使用它们。2.药物治疗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特效的药物可以使症状完全缓解。而且,症状的改善也可能与自然病程中症状的时轻时重有关,或者是安慰剂的作用。所以治疗的重点应放在生活习惯的改变和采取积极的克服策略上,而非一味地依赖于药物。在症状加重时,药物治疗可能会有帮助,但应尽量减少用量,只有在有明确益处时才可长期使用。二、药物治疗:(1)抗酸药和抗分泌药:①抗酸药:在消化不良的治疗用药中,抗酸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非处方药,部分患者服用抗酸药后症状缓解,但也有报告抗酸药与安慰剂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疗效相近。抗酸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三硅酸镁)在我国常用的有罗内,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胃得乐(乐得胃),铝碳酸镁(胃达喜),复方铝酸铋。这类药物对于缓解饥饿痛,反酸,烧心等症状有较明显效果。但药物作用时间短,须多次服用,而长期服用易引起不良反应。②抗分泌药:抗分泌药主要指H2受体拮抗药和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报道很多,药物的疗效在统计学上显著优于安慰剂。主要有西咪替丁,20~30mg/(kg?d),分2次口服;雷尼替丁,5~7mg/(kg?d),分2次口服;法莫替丁,0.6~1mg/(kg?d),分2次口服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0.6~0.8mg/(kg?d),1次/d口服,可抑制壁细胞H -K -ATP酶,抑制酸分泌作用强,持续时间长,适用于H2受体拮抗药治疗无效的患者。(2)促动力药物:根据有对照组的临床验证,现已肯定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叮啉)及西沙必利对消除功能性消化不良诸症状确有疗效。儿科多潘立酮(吗叮啉)应用较多。①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有抗中枢和外周多巴胺作用,同时兴奋5-HT4受体,促进内源性乙酰胆碱释放,增加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促进胃排空。儿童剂量每次0.2mg/kg,3~4天,餐前15~20min服用。因不良反应较多,故临床应用逐渐减少。②多潘立酮(吗叮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抗药,可促进固体和液体胃排空,抑制胃容纳舒张,协调胃窦-十二指肠运动,松弛幽门,从而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儿童剂量每次0.3mg/kg,3~4天,餐前15~30min服用。1岁以下儿童由于血脑屏障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故不宜服用。③西沙必利:通过促进胃肠道肌层神经丛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加强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的推进性运动。对胃的作用主要有增加胃窦收缩,改善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降低幽门时相性收缩频率,使胃电活动趋于正常,从而加速胃排空。儿童剂量每次0.2mg/kg,3~4天,餐前15~30min服用。临床研究发现该药能明显改善消化不良症状,但因心脏的不良反应,故应用受到限制。④红霉素:虽为抗生素,也是胃动素激动药,可增加胃近端和远端收缩活力,促进胃推进性蠕动,加速空腹和餐后胃排空,可用于FD小儿。(3)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主要有胶体铋,硫糖铝,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等。临床上这类药物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可能与有关,患者可能存在胃黏膜屏障功能的减弱。(4)5-HT3受体拮抗药和阿片类受体激动药:这两类药物促进胃排空的作用很弱,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原理是调节内脏感觉阈。但此类药在儿科中尚无用药经验。(5)抗焦虑药:国内有人使用小剂量多塞平和多潘立酮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发现对上腹痛及嗳气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较之不使用多塞平的患者有明显提高。因此,在对FD的治疗中,利用药物对心理障碍进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三、预后:大多通过仔细查找病因,取得患者信任和合作后,经调整治疗而使症状缓解。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文章
厂家:沈阳东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厂家: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厂家: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厂家:江西天施康弋阳制药有限公司
厂家: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厂家:河北金兴制药厂
好评医院医生
相关疾病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消化不良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