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身体老是无缘无故过敏的出汗,应该怎么治?

为什么老实出汗?无缘无故得自己就留下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啊?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相关信息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参归腰子
[功效] 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 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6) 生地黄鸡
[功效] 滋阴止盗汗。
[材料]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乌鸡】甘、平。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7) 黑豆小麦饮
[功效] 祛风敛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8) 韭菜根汤
[功效] 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五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9) 泥鳅汤
[功效] 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 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 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自汗 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盗汗 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战汗 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 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头汗 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偏汗 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多汗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参归腰子 [功效] 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 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6) 生地黄鸡 [功效] 滋阴止盗汗。 [材料]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乌鸡】甘、平。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7) 黑豆小麦饮 [功效] 祛风敛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8) 韭菜根汤 [功效] 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五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9) 泥鳅汤 [功效] 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 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 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体质处于发育阶段,肌肉、皮肤都还很薄弱,比成人容易出汗。如果小儿只是单纯少量出汗,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而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的现象。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就应该...
梦的成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即为过去经历与思索过的一些事情的意念;经常梦见初中上学的情景,也就是可能这个情景在你的记忆中留下了太深的...
病情分析:
白天不自觉的出汗在中医理论中提示气虚,气虚失于固摄,所以还出不止.
指导意见:
依据你的描述,气虚导致自汗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服用四君子汤治疗.如果实...
孕晚期睡觉老是出汗,什么原因?要适当补钙。 如何满足孕晚期妈妈的营养需求 妊娠第29周至分娩前为孕晚期阶段。此时期胎儿生长迅速,大脑发育达到高峰,肺部迅速发育,...
答: 熬煮中药夹层锅可以吗?用哪种夹层锅合适
答: 为避免孩子过近视,除了供给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外,以下几类食物是不可缺乏的:
1.硬质食物 经常给孩子吃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增加咀吃力频率与力度,可促进小儿视...
答: 病情分析:你好,按你描述的这种情况,你确诊不排卵意见建议:建议你最好中西药结合调理治疗,建议你不要单纯用中药,也不要单纯用西药调理,要多调理一段时间才能彻底调理...
答: 神经紧张.应吃中药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身体经常出汗非常多,特别频繁。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身体经常出汗非常多,特别频繁。是什么原因...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身体经常出汗非常多,特别频繁。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喝过黄芪精口服液,无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才能治疗。需要用什么药?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90020
问题分析: 您这是肾阴虚的明显表现,目前对您这样情况比较好的药物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意见建议:。平时注意规律作息,不要经常熬夜,饮食上多吃点甲鱼、枸杞子、木耳等来食补。
问手出汗发凉,2年时间了。
职称:医师
专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老年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已帮助用户:144960
问题分析:你好,一般手机经常性出汗这个需要考虑可能是由于体虚,表虚,或者是肾虚导致的,但你提供的信息并不是很详细,所以目前暂时是无法明确诊断。意见建议:如果想进行治疗的话,最好及时到医院去,请中医专家看一下,来明确是何种因素导致的,这个疾病是需要针对性进行治疗的。
问手出汗还发红,很难看,鼻子也也出汗,是什么原因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肺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0
问题分析:手出汗有很多原因引起建议你到当地医院检查有无特殊的汗腺疾病,如果单纯性的手部多汗,意见建议:可以用乌洛托品搓手以及口服外用尿素软膏,必要时可以到皮肤科进行手部的光疗或浅层X线照射
问手肿手出汗怎么回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33844
问题分析:手汗可以有很多原因引起,建议你到当地医院检查有无特殊的汗腺疾病意见建议:,如果单纯性的手部多汗,可以用乌洛托品搓手以及口服,外用尿素软膏,必要时可以到皮肤科进行手部的光疗或浅层X线照射
问我家丫头高三了,还有六十多天就毕业了,现在脚手出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小儿感冒、肠胃炎
&&已帮助用户:88380
问题分析:这种情况考虑是气血不足.阳虚所致,也可能是血液循环不好的原因。意见建议:可以用一些温补的中药进行调理,可以用桂附地黄丸治疗。西药可以用一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问出手汗脚汗是什么原因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综合
&&已帮助用户:20121
问题分析: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虚实两种类型脾胃虚弱者还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意见建议: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治疗局限性多汗症时应注意保持良好情绪,戒绝烟酒,少吃辛辣厚味食物
问手出汗,手淫频繁,现以控制!吃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开放性脑外伤,脑损伤后综合征,脑室内出血,脑震荡,神经胶质瘤,脑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血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颅脑损伤,蛛网膜囊肿
&&已帮助用户:13155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情况应该是频繁手淫导致的肾亏阴虚、龟头敏感性增高表现,可以药物治疗,生活调理。意见建议:你的情况建议口服六味地黄丸,固阳锁精丸治疗,通过加强营养、体育运动、规律作息、拒绝烟酒、放松心情来改善身体状态,应该有效。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百度联盟推广
出汗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总是不自主地出汗我的身体怎么了?
人体主要的排毒方式有两种:一是大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不仅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还可维持人体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但如今已过立秋,天气开始转凉,有些女性在没有吃热食穿厚衣,更没有做大量运动的情况下,依然无缘无故地出汗,有的时候甚至是静坐也会汗流不止,如果稍微活动一下,更是汗如雨下。
Ivy到来求诊,当时她满头大汗,不停用纸巾擦拭。她问道:“谭博士,相信你也看到我的情况了,就像这样,我最近流汗十分严重,就连坐着工作或开会的时候也流不停,别人都以为我很热,其实我反而很怕吹风,请问我这种是什么情况?”
经诊断后我答:“其实你所患的是自汗,所谓自汗,一般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自汗之病多为虚症,有气虚、阳虚之分、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皮肤毛孔疏松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其实我们可以想象皮肤毛孔就如门口一样,可让人们出或入,若门户闭合不全,人们便随意自出自入,所以若毛孔疏松,体内汗水会自出,相对外邪(如:感冒病毒或风寒,湿)亦可出入自如。身体虚弱或久病体虚之人,正气不足,稍事劳累多见自汗;咳喘日久之人,肺气不足而气虚,肌表疏松,卫表不固,腠理(毛孔)开泄可致自汗;暑热出汗太多而损伤阳气,或湿热内郁,或表虚之人受了风邪,以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可致自汗。”
Ivy问:“原来我这些是虚汗,其实平时我也容易感冒,经常觉得身体无力,请问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吗?”
我答:“是的,中医理论将自汗症分为以下四种症型,而你是属于肺卫不固型。
1.肺卫不固:表现为汗出恶风,稍劳动后汗出更为严重,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患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色晄白,无光泽等。
2.营卫不和:表现为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等。
3.心血不足:表现为自汗或盗汗(睡眠时出汗),心悸失眠,神疲气短,面色无光泽等。
4.阴虚火旺:夜寐盗汗(睡眠时出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下午或黄昏后见内热),两颧色红,口渴等。”
Ivy问:“对对对,肺卫不固的症状我全部都有,看来我身体真的很差,请问可以做什么来改善?”
我答:“可尝试以下治疗方法改善自汗症状
针刺:以夹脊穴(颈3-5)、间使、三阴交为主穴,配复溜、太冲、内关等穴,佐以艾灸,隔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可益气固表,减少排汗的情况。
固表止汗汤
材料:北芪30g、党参15g、莲子20g、淮山20g、白朮15g、浮小麦30g、红枣10g、瘦肉500g。
做法:将瘦肉洗净,灼水备用,其余材料用清水浸泡10分钟,洗净。将全部材料放入汤锅内,加适量清水煲约1.5小时后,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服法:热服。连服3天,若情况仍未改善,便针灸配合内服中药处理。
功效:补气健脾,固表止汗。”
禁忌:痰热、湿热等热性体质忌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无缘无故经常出汗
cc-love-qq&&&&
| &&&&浏览3245次 &&&&| &&&&提问时间: 00:01:40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头部经常出汗,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把枕头给弄湿了,非常困惑,不知是什么原因,请帮忙,谢谢!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用户回答专区 用户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出汗异常的手脚出汗病因,小孩晚上多汗的因素,尾骨出汗多的症状,腋下严重出汗的症状体质,间歇性出汗的疾病群,脑后部大量出汗的临床表现,详情信息点击:/classid/501久久健康网将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出汗异常的健康知识,您还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进行更具体的问询,同时与线上病友交流出汗异常的治疗经验。祝您健康!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免费咨询10分钟内回复
心血管外科
计划生育科
遗传咨询科
产前检查科
妇科内分泌
男科常见疾病
小儿急诊科
小儿感染科
小儿耳鼻喉
小儿皮肤科
小儿心内科
口腔修复科
口腔粘膜科
皮肤性病科
传染危重室
精神心理科
中医精神科
司法鉴定科
心理咨询科
中医妇产科
中医乳腺外科
中医肿瘤科
中医皮肤科
老是出汗怎么办
发布时间:
出汗有正常的出汗也有不正常的出汗,正常出汗就是人体的一种代谢方式。不正常的出汗包括自汗和盗汗,这两种都有损人体的健康。
出汗本身是一种调节体温、散热的一种方式,比如劳动、运动、情绪激动、紧张之后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会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会少一些,这都属于正常范畴。出汗一定要分出来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中医认为出汗是一种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医是怎样认为每个人出汗的情况:&医学对于出汗是有分类规定的,有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见的还是自汗和盗汗。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盗汗医学上认为就是在夜间睡着了时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当然其它还有很多出汗的情况都有分类。自汗和盗汗有一部分在医学上是病理性的,是合并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时是由于体内中枢神经紊乱有关.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一些高热性的疾病如发烧、肺炎、风湿热等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内分泌紊乱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还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况如糖尿病的低血糖状态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状态。其它还有药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因此自汗的原因还是很多的。&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自汗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人都会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就是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自汗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还有一种可能是缺盖,和维生素.等;
当人体出现非正常的出汗时,往往提示我们身体某方面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重视非正常的出汗,及时有效的治疗出汗问题可以防止很多身体上其它的疾病,从而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在线医生咨询Consultation
福建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饮食禁忌Healthy life
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缘无故过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