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咬合板要带到什么时候?要带到颞下颌关节脱位

枢轴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中华口腔医学会 .&#46..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枢轴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中华口腔医学会 ...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治疗的新理念与方案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急诊与综合临床科&& 陈永进&&& 随
着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明确TMD的发病具有以下特点:1)病因复杂:TMD属多因素致病的疾病。常见诱因有合因素、心理因
素、代谢因素、免疫因素,还有其他如咬合过度(夜磨牙、偏侧咀嚼等),职业性劳损及不良姿势,关节形态发育异常,医源性因素等;2)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
病因可以不同,可以是单一因素也可以是综合因素致病,并且某一因素是该病的原因还是结果常常不能确定,如合障碍和心理问题可以是引起TMD的原因,也可以
是其发展的结果;3)功能变化与病理变化可能不同步:TMD可导致口颌系统出现结构性、器质性改变以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特点,但是,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
病理生理变化程度往往有不一致性。&&&& 对TMD发病特点的深入认识带来了治疗理念的变化。首先,治疗目标由以前的纠正结构紊乱、恢复生理性结构和组织形态转变为以恢复正常口颌系统功能为目标;
对于TMD三大主要症状之一的弹响,已经明确并非所有的弹响都必须治疗。其次,治疗主体已经由医生为主转变为以患者为主体,强调心理学和行为学治疗在
TMD治疗中的作用,要求医生和患者共同面对和处理病痛。另外,单一的治疗方式转变为综合性治疗已取得更好的疗效;严格控制损伤性治疗,把非损伤性治疗作
为TMD治疗的主要方式,进而减少组织损伤和其他不良后果。概括起来,TMD治疗的新理念是:采用可逆性、非创伤性的综合性手段恢复患者的正常口颌系统功
目前,TMD的治疗方法很多,如对患者进行医疗教育(心理疗法和医嘱)、各种理疗、局部封闭、肌功能锻炼、针对性药物治疗、肌电反馈治疗、关节腔灌洗、关
节镜治疗、关节手术以及可逆性的牙合治疗(各种类型咬合板)和不可逆性的牙合治疗(调牙合、修复、正畸)等。在实践中应该针对患者个体的特性,采用综合治
疗方案,并按一定治疗程序进行,即由简到繁,由可逆至不可逆,由保守至非保守治疗。
&&& 1. 心理与认知行为学治疗&&&&
心理与认知行为学治疗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原理上的心理治疗技术。行为主义认为各种疾病都可视为某一部分的活动(行为)异常,是个体在其过去生活经历中通过某
种条件反射、观察、模仿等学习方式而获得的,是对环境适应不良的结果,学习原理既适用于正常行为的建立,也适用于矫正各种不良或病态行为。认知行为学治疗
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教育和行为技术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统称。认知行为学认为,认知活动决定人的情绪、动
机和行为,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引起认知的改变,在身心障碍的发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存在大量消极、不合理的认知观念,错误的认知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可导致不
良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不良情绪和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认知过程。这类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逐步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认知,解除或减轻精神因素
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价。&&&&
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对TMD的认知程度、心理状况、自身的行为对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50%的疗效由患者自身决定。因此,在临床处理TMD患者的主诉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认知教育和行为学治疗。&&&&
1.1 认知教育&&&&
首先使患者对TMD有一个基本认识。&&&&
1.1.1 了解与疼痛有关的解剖位置:颞下颌关节的部位;主要闭口肌的位置:咬肌、颞肌前中后束、二腹肌等。&&&&
了解TMD的主要症状和表现,包括TMD患者的行为特征,让患者学会如何自我监控TMD症状:⑴记录因患病而受到限制的生理活动;⑵记录加重症状的活动、
事情、行为方式等。运动过度:吃硬食、说话过多、大笑;不良习惯:前伸下颌、磨牙症、嚼口香糖;不良姿势:紧肩、用耳与肩夹电话机;不当活动:不当锻炼、
唱歌、使用乐器;紧张:工作、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压力;情绪因素:焦虑、紧张、抑郁;其他原因: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缺乏锻炼、咖啡因;⑶每天症状的表现特
1.1.3 监测症状(症状变化监测表):记录目前最主要的症状1-3个;每日记录4次,包括睡前、起床前、午饭和晚饭;在0-10之间选择一个级别描述症状等级,“0”代表无症状,“10”代表最多或最严重,从0-10选择疼痛等级。&&&&
1.1.4 患者自我感觉TMD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如机械性因素、行为诱因、精神紧张等。&&&&
1.1.5 患者的治疗经历和效果;掌握患者就诊目的如获取信息、减轻疼痛、增加口颌功能(咀嚼、语言、微笑等)、恢复正常活动(社交、工作、学校)、缓解精神紧张及其他。&&&&
1.1.6 了解TMD症状具有可控性和一定的复发性,综合疗法具有较好的效果,自我治疗配合医生治疗会取得最好的疗效。其中,生物行为学方法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由患者自我完成。&&&&
1.2 行为学指导
其目的是指导患者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处理疼痛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让患者学会如何自我监控TMD症状。
1.2.1 自我保健技术:
⑴ 观察并纠正不良下颌位置:
保持上下颌牙齿分离(吃饭及吞咽时除外)和下颌肌肉放松;将双手轻轻放在面部两侧,使面部和颌骨肌以及额部、眼周肌肉放松;为了使颌骨肌放松,将舌尖置于下颌前牙后方并让其变得完全放松;每小时检查并纠正下颌位置;使下颌保持在放松位置前做几次张闭口运动可使肌肉更放松。
⑵ 纠正有害姿势及不良口腔习惯:
避免出现张口疼痛,避免过度大张口和左右侧动,不要使下颌保持在前伸或偏颌位;不要有意识地试图重复弹响、快速大张口或牵张下颌;通过坚持观察并纠正不良
下颌位置来避免磨牙或紧咬牙;不要咬指甲、吸颊、口含铅笔、钢笔、针等物品;避免过长时间将颏部或面部倚靠在单手或双手上(人们常常在看电视、读书或开会
时无意识地做出这种动作);保持肩部向下和放松,避免不自然的位置如将电话夹在肩与耳之间。
⑶ 治疗性锻炼:
目的:增加关节韧带的运动范围,保持头-颈-颌的正确解剖位置,重建正常协调的肌功能,消除对组织产生牵拉的不良习惯。内容主要包括下颌牵张(伸展)锻
炼,下颌反射性叩击锻炼,下颌自阻锻炼,下颌铰链张口锻炼,中线张口锻炼,头颈肩部肌肉锻炼,颈旋转锻炼,颈侧屈锻炼,颈前屈锻炼,头自阻锻炼,胸锁乳突
肌锻炼,骨盆调整锻炼,脊椎伸展锻炼等。
⑷ 饮食注意事项:
建议进软食,并将食物切成小块以便能舒适地咀嚼;不吃或少吃生苹果、生蔬菜、坚果等硬脆食物;不吃或少吃牛排、橡皮糖、口香糖等不易咀嚼食物。
1.2.2 冷热治疗
目的:适当应用冷热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冷疗、热疗、冷热疗交替:因人而异。热疗:湿热敷布、热袋、热垫、热毛巾;每次15-30分钟,每天至少2次。冷疗:各种成品冷敷袋、用冰自制冷敷袋;每次10-15分钟,每天至少2次。
另外,医生通过电话或者邮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帮助解决的方法称为最小治疗接触(minimal therapist
contact,MTC)介入疗法。在MTC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学疗法可以明显改善TMD患者的疼痛频率和程度以及焦虑、抑郁、体重减轻等症状,并能降
低患者的生活压力。MTC方法较临床介入治疗有诸多优点,包括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提高患者(自我治疗)熟练程度、降低患者花销、便于推广、灵活性强等,对
生活在偏远地区、没有保险或者医保较少的患者更方便,特别适用于恐惧门诊心理治疗的患者。
1.3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属于认知行为学治疗的范畴,是一种心理生理自我调节方法,利用电子学仪器将人体察觉不到的与心理生理活动有关的身体信息(如肌电、温度、心
率、血压、脑电等)加以处理、放大并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经过反复的学习和体验,患者可以逐渐体会到引起肌电活动增高或降低的情况,进而掌握调节肌肉
紧张程度的方法,从而放松肌肉以有效对抗紧张、焦虑、烦恼,并缓解与此相关的慢性疼痛。
生物反馈疗法包括EMG生物反馈法(如EMG反馈肌肉松弛训练)、厌恶生物反馈法(如味觉厌恶反馈纠正不良口腔习惯)等。
1.4 催眠疗法
使用催眠疗法对TMD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研究发现,催眠疗法可以明显降低疼痛频率、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疼痛强度,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在6个月后的随访中疗效
依然较好。并且,催眠疗法可减少病人服用药物治疗的时间。有学者将TMD女性患者分为1小时催眠治疗组和1小时单纯放松休息组,每天3次测量疼痛强度,用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定,发现催眠疗法可以有效降低复杂TMD的疼痛等症状。
2. 咬合板治疗
咬合板治疗是临床常用的可逆性咬合治疗方法之一,根据作者的研究,咬合板治疗TMD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90%,其中,关节疼痛消失率为90%,肌肉疼
痛消失率为84%,张口度恢复正常为64%,对关节弹响的治疗效果较差,消失率为38%。因此,咬合板是临床治疗TMD的有效方法。
2.1 咬合板的主要作用机理在于
2.1.1 调整咀嚼肌功能:通过加高咬合,使肌纤维被动放松;增加血供,从而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咬合板使肌肉脱离异常咬合的影响,恢复正常活动;通过牙周膜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反馈性调节作用调整口颌系统肌肉功能。
2.1.2 暂时消除咬合异常:咬合板提供理想的咬合接触关系,暂时消除咬合异常;使异常肌功能活动消除,TMJ恢复稳定;通过咬合板调整肌功能的作用纠正肌功能紊乱所致的颌位异常;通过咬合板暂时调整异常颌位(ICP)。
2.1.3 调整髁突位置:增大关节腔间隙,减小腔内压力;减小下颌运动中髁突与关节盘及关节结节间的磨擦;减小对关节后区软组织的创伤;调整盘突关系。
2.1.4 精神安慰:即心理性调节作用。戴入咬合板后,患者对颌位及下颌运动的行为产生潜意识作用,从而闭口时减小异常或有害的肌活动。
2.2咬合板的常用种类及适应症:
根据咬合板的形式和功能,分为前牙接触型和全牙列接触型以及特殊接触型如枢轴型咬合板,可以制作于上颌或下颌,也可以使用软弹性材料制作。当需要戴咬合板
行使咀嚼功能时可选择解剖型咬合板;当患者存在明显咀嚼肌紧张或伴磨牙症可选用Haley’s咬合板;如果拟利用咬合板调整盘突关系则可戴用前方调位型咬
合板;枢轴型咬合板常用来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伴绞锁患者,而治疗磨牙症选用软弹型咬合板。
2.3 咬合板的应用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2.3.1 高度:一般不超过颌间隙;但以放松肌肉为目的咬合板高度可超过颌间隙,最厚可达6mm,因为有研究表明,厚咬合板在缓解肌紧张、减轻夜磨牙、提高咀嚼肌的痛阈水平方面效果较好。
水平方向颌位关系:一般建立在正中关系位(后退接触位RCP),或牙尖交错位(ICP),或肌接触位(MCP)。作者认为,将水平方向颌位关系建立在
MCP比较合适,即肌位咬合板(Muscular Position
Splint)。因为多数TMD患者存在咀嚼肌功能紊乱,颌位也可能处于异常状态,在咬合板的治疗过程中,随着肌功能的调整,肌肉收缩产生的肌接触位终点
发生变化,颌位改变;通过调磨咬合板以适应颌位的这种变化,最终使上下颌的接触关系建立在正确的颌位上。它与稳定型咬合板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咬合关系的获得
在口内而不是在合架上,即首先在口外制作咬合板基板,然后在基板上放置一层软自凝塑料,戴入患者口内,通过患者下颌的自主闭合取得上下颌的接触关系,咬合
接触建立在肌接触位终点上;并且在治疗中可根据咬合变化不断调整咬合关系,使上下颌接触关系的建立更符合生理要求。但特殊目的咬合板的颌位则根据医生来确
戴用时间:针对磨牙症和单纯缓解肌紧张仅需夜间戴用;一般情况下,尽可能多戴用,但吃饭时取下;枢轴型咬合板、复位咬合板和永久性咬合板则须全天戴用。疗
程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枢轴型咬合板一般不应超过一周;前牙接触型咬合板限制在2-3周,如仅在夜间戴用可适当延长;全牙列接触型咬合板的疗程通常为
12周内,但更长时间戴用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
咬合板治疗的结束:咬合板是一种临时性的诊断治疗装置,能暂时隔断而非彻底消除咬合干扰。因此,通过咬合板缓解症状、查到咬合干扰因素后,应迅速制订下一
步治疗计划,如调合、修复、正畸等,必要时可制作永久性咬合板。同时,应告诉患者经常性地定期复查,监测症状的变化。
咬合板在治疗TMD上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目前缺少设计完善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咬合板的确切疗效。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以便于总结咬合板治疗TMD的临床证据,提高TMD临床治疗水平。
转载分享:咬合板辅助正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初探--《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2011年
咬合板辅助正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初探
【摘要】:正目的:通过针对颞颌关节病人设计制作不同类型咬合板辅助正畸治疗改变患者咬合状况,改善颞颌关节功能状态,达到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目的。方法:临床选择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伴错?畸形患者,结合患者的X线片,咬合状况,设计制作不同类型咬合板,缓解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通过正畸治疗改善咬合状态,
【作者单位】:
【分类号】:R783.5【正文快照】:
目的:通过针对颖领关节病人设计制作不同类型咬合板辅助正畸治疗改变患者咬合状况,改善颖领关节功能状态,达到治疗颖领关节功能紊乱的目的。方法:临床选择颖领关节功能紊乱伴错矜畸形患者,结合患者的X线片,咬合状况,设计制作不同类型咬合板,缓解颖领关节功能紊乱症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明;[J];口腔医学纵横;1999年04期
冼淡,彭文波,吴雪勋;[J];广东牙病防治;2001年01期
章加宇,丁加根,缪英芝;[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殷新民!210029南京,张道珍!210029南京;[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陈树国,孟令强,廉云敏;[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焦国良,陈永进,王惠美;[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周波;[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崔晓玲,陈淑凡,姚向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张培军,张学征;[J];临床医学;2002年05期
焦国良,李欣;[J];口腔医学;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锐;;[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刘伟才;;[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孙梅;王景云;刘红;;[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康宏;;[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焦国良;贺洪远;薛毅;;[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安薇薇;贺淑珍;厉松;;[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陆海涛;;[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张茹;叶少友;聂凌云;曾剑玉;;[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张晓银;唐敏;;[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王美青;;[A];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韩晓英;[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保健时报记者 吴正友 特约记者 崔佳;[N];保健时报;2011年
上海武警总队医院口腔科医师
姜继兵;[N];文汇报;2008年
张灿灿;[N];健康报;2006年
健康时报记者  王志胜;[N];健康时报;2006年
;[N];中国社会报;2004年
厉松;[N];健康报;2006年
北京口腔医院
凌建军?张海萍;[N];健康时报;2007年
丁陈锋;[N];温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大弘;[D];武汉大学;2013年
焦国良;[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王美青;[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陈永进;[D];第四军医大学;1993年
俞冰;[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莫水学;[D];四川大学;2006年
张铭;[D];四川大学;2006年
康娜;[D];四川大学;2006年
武建潮;[D];浙江大学;2006年
邓锋;[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贺洪远;[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王福芳;[D];山东大学;2012年
杨茜;[D];青岛大学;2004年
王琛;[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石恺;[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刘鑫;[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张倩倩;[D];山东大学;2008年
左志刚;[D];吉林大学;2009年
葛宇;[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刘兴华;[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 > 上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上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来源: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
作者:汪志德,汪蕾,裘松波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口腔科,重庆400037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医学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因素和临床类型多种多样,故治疗方法亦处于不断的探索中。本研究采用上颌前牙咬合板治疗伴深覆牙合的颞下颌关系紊乱病30例,经随访疗效较满意,现初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 本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32岁。临床症状和体征:颞颌关节疼痛30例,关节弹响27例,张口受限20例,张口时中线偏向健侧20例,关节盘后部压痛敏感者21例。30例均伴有前牙深覆牙合,其中Ⅱ度11例,Ⅲ度19例。影像学检查30例颞下颌关节曲面体层X线片均未显示关节窝、关节结节和髁状突骨质改变。30例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成像,其中26例显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即:闭口位关节盘双板区越过正常位置,开口位关节盘恢复正常,关节盘形态无明显异常; 4例明显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关节盘双板区前移位,拉长变直,开口位时不能恢复正常。
1. 2 治疗方法
  30例均应用上颌前牙咬合板进行治疗。该咬合板又称前牙牙合垫(anterior biteplate),做在上颌,由腭托、固位卡环和覆盖在两侧尖牙之间的舌侧平板组成。下前牙与此平板均匀接触,后牙均无咬合接触。佩戴时间原则上24 h佩戴,或佩戴初期不适应者可在进食时取下。持续佩戴时间3~6个月。
2. 1 疗效标准
 & 本组疗效判断标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显效: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消失,下颌运动恢复正常;有效:关节疼痛消失,弹响明显减少或基本上无弹响,下颌运动基本自如;无效:关节疼痛及弹响虽减轻,但未消失,张口度小于2 cm或张口时中线偏向健侧。
2. 2 随访结果
 30例治疗后随访2~3年,其中显效者26例(86. 7% ),有效者2例(6. 6% ),无效者2例(6. 6% ),即总有效率为93&3%,表明本组疗效尚属满意。30例中佩戴咬合板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最短3 d,最长30 d,平均2~3周。
 & TMD的病因复杂,没有单一的&特效疗法&,随着对TMD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已经公认仅靠单一治疗并不能达到满意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病因-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1, 2]。我们采用上颌前牙咬合板治疗伴有深覆牙合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对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则效果不佳,表明前者是选用上颌前牙咬合板治疗的适应证,而对后者或其他类型的TMD治疗方法则应进一步探索。
  临床实际应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咬合板,其基本原理是增加颌间垂直距离,从而加宽关节间隙,减低关节腔内压力,松弛咀嚼肌[3, 4]。本研究采用上颌咬合板即是依据上述原则设计的,咬合板牙合垫的厚度以恢复上颌前牙正常覆牙合为准,由于关节间隙加大,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得到矫正,解除其与髁状突的撞击,达到关节疼痛消失,弹响消失,下颌运动恢复正常的治疗目的。上颌咬合板戴在上颌前牙,下颌运动中可避开不良的颌干扰,并可使后牙得以伸长,去除咬合板后,后牙的垂直距离较治疗前增加,加宽的关节间隙得以维持。
  临床和实验观察均明确损伤是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重要原因。关节表面组织受损,下颌运动阻力增大,双板区韧带过度松弛,可出现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上颌咬合板得作用就是通过增加关节间隙,防止髁状突对关节盘的撞击损伤,减小咀嚼肌张力,解除异常的肌肉活动生理环境,调整恢复关节盘、髁状突、关节窝及关节结节之间正常的解剖关系,在双板区弹力纤维作用下使前移动的关节盘复位。因此,上颌咬颌板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者疗效好,而对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者疗效不佳。
  使用上颌前牙咬合板体会:①制作咬合板:选用性能好的解剖式颌架,将牙合蜡转移上颌架,以避免因颌架与下颌开闭弧不同步而产生牙合接触误差。咬合板戴入前,先在牙合架上初步调牙合,保证戴入后更精确的牙合调整。基托伸展适当,卡环固位牢固。表面抛光完善对提高颌板的疗效亦具有重要意义。②咬合板颌垫的调牙合:关键是保持牙合接触面积尽量小,使其成为一个点。③疗程中严格定期复查记录,患者切勿自行停戴咬合板,强调咬合板治疗应用由医生决定何时结束。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深覆牙合;咬合板
&  中图法分类号:R782. 605   文献标识码:B
[1] Fonseca R J. Oral andMaxillofacial Surgery[M]. Philadelphia: WBSaunders, .
[2] BarnesL. SurgicalPathology of theHead andNeck[M]. 2nd ed. NewYork: MarcelDekker, .
[3] Chestnutt IG, Gibson J. Churchill&sPocketbook ofClinicalDentistry[M]. 2nd ed. London: ChurchillLivingstone, .
[4]马绪臣.颞下颌关节病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绿色服务业务范围
免费咨询:& 电话:029-75077& 客服QQ:& 咨询QQ:& 邮箱:vip#js120.net
&&copyright @2007 - 2014 js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晋升网版权所有
&陕ICP备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颞下颌关节脱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