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神经断了能恢复吗受伤可以恢复吗

新型肱骨顺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易损伤腋神经
作者:超人也想当好医生 林超文
肱骨近端骨折是第三常见的骨折,其中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特别是老年人的肱骨近端骨折。而切开复位后各种内固定方法也可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有研究证明钢板内固定术和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稳固的内固定。而Zhu等的研究结果显示钢板内固定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髓内针固定(31%比4%),但是术后第三年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预后并无明显差异。 还有研究指出前内侧的骨距螺钉(calcar screw)可有效防止骨折块内翻移位和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尤其是在钢板内固定术中。因此,新一代的顺行髓内钉通过把螺钉打在肱骨大结节远端来增加了内侧骨距的支撑力。但是,螺钉打入的地方是腋神经前支所分布的区域,可能会损伤到腋神经及其分支。 因此,本文作者Ben G.I. Spiegelberg医生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刀头固定的肱骨顺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打入锁定螺钉容易损伤腋神经的前支,文章最近发表在Injury上。 研究纳入了13具完整的尸体(26例肩关节),肉眼检查均未见骨折的迹象。 肱骨近端顺行锁定刀头髓内针装置是由一根直的髓内针和一枚向头方向穿过髓内针的刀头(图1,A点),后者是由两枚刀头锁定螺钉固定在髓内针上(图1,B点和C点),还有两枚螺钉打入髓内针分别固定肱骨大小结节。这个刀头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像钢板内固定术中骨距螺钉那样增加肱骨内侧支撑力,可有效减少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块内翻畸形。另外,螺钉头处还有直径1cm的垫圈可分散螺钉作用于肱骨头的力。
图1:肱骨近端刀头固定的髓内针 手术采取三角肌劈开入路(deltoid split approach)。在肩缝的外侧界向远端作一长4cm的切口,钝性分离三角肌,顺着肩袖的肌纤维方向作一长2cm的切口,暴露肱骨头。 髓内针的入点选在肱骨头顶端的外侧,依次为肱骨的骨髓通道和肩袖切口的内侧。髓内针打入方法与传统的一致,术者还需通过特定的夹具(jig)把髓内针在关节软骨下方压入预定的0、2或4mm左右。再通过夹具打入引导针保证上肢在合适的旋转位置。 首先,先打入固定肱骨大结节的螺钉预防髓内针发生旋转,再打入刀头。接着,分别打入固定刀头的近端和远端螺钉。 以上装置的打入都是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完成的,打入点的切口主要是通过皮肤的保护套管标记的,作一2cm长的切口后,在水平方向(平行于腋神经)用剪刀钝性分离至肱骨。钻孔和打入螺钉时,需要先打入保护套管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而刀头可通过套管打入。 成功打入髓内针后,把尸体改成仰卧位,向前臂方向反折皮肤和皮下组织以便暴露肱骨干上的三角肌止点。这样,三角肌平面和冈上肌和小圆肌上面可得到完全暴露。 然后,把三角肌从肩胛冈向前外侧的肩缝分离,并从内侧向外侧折叠。在小圆肌下方的四边孔即可见腋神经穿过,再把三角肌向近端肱骨翻折,可见腋神经前支走形在肱骨颈上。 最后,在臂中立位测量腋神经前支与锁定螺钉之间的距离。 研究结果显示,腋神经前支到肩峰前外侧的平均距离为62mm(45-82mm),而且,大部分腋神经前支横穿肱骨外科颈在肱骨纵轴上走于远端刀头固定螺钉与刀头之间(图2)。其中,腋神经前支到远端刀头固定螺钉的平均距离为4.9mm(0-19mm)。其中有三例的腋神经前支在螺钉的垫圈下,而且都有肉眼可见的神经损伤。
图2:腋神经前支横穿肱骨外科颈在肱骨纵轴上走于远端刀头固定螺钉与刀头之间 因此,采用刀头固定的肱骨顺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打入锁定螺钉容易损伤腋神经的前支。 作者建议使用Gardener教授提出的肩峰前外侧入路:在肩峰前外侧向远端作一长8-10cm的切口,打开三角肌前束和中间束的间隙后,术者可以伸入手指探查并分离腋神经前支,这样就可安全打入锁定螺钉,避免发生腋神经前支损伤(图3)。
图3:经延长的肩峰前外侧入路,可见腋神经前支的神经血管束穿过刀头的固定螺钉(B点和C点) [译者注]:有兴趣的战友可参阅@小小老虎 战友于发表在骨科频道的手术技巧:肩峰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脱位&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肱骨近端骨折相关文章
骨折相关文章
肱骨骨折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肩关节周围损伤合并腋神经损伤的诊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4期
肩关节周围损伤合并腋神经损伤的诊治
【摘要】:目的总结肩关节周围损伤合并腋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6月-2009年3月,收治6例肩关节周围损伤患者,经体检结合肌电图确诊合并腋神经损伤。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9岁。锁骨远端骨折2例,肩胛颈骨折、锁骨中段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及肩部挤压伤各1例。术前三角肌肌力0~1级。受伤至入院时间0.5~96.0h。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保守治疗,腋神经损伤均采用理疗、药物等非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0个月。4例三角肌肌力恢复至5级,2例恢复至4级。患侧肩关节功能按照改良Mallett评分标准评价,优4例,良1例,中1例。无并发症发生。肌电图检查5例恢复正常,1例腋神经运动传导波幅稍低。结论肩关节周围损伤时体检结合肌电图检查即可确诊是否合并腋神经损伤,采用保守治疗腋神经损伤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87.3;R651.3【正文快照】:
腋神经损伤常因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腋部拐杖使用不当等引起。而肩关节周围其他部位损伤引起的腋神经损伤由于原发部位病情的掩盖容易漏诊,延误了腋神经损伤的治疗。2005年6月-2009年3月,我科收治6例因肩关节周围损伤合并腋神经损伤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燕红,武志兵,王俊生,杨永强,王贵华;[J];解剖与临床;2002年04期
沈丽英,陈正永;[J];现代康复;2000年10期
李绍光,顾立强;[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年01期
陈亮!200040,顾玉东!200040,胡韶楠!200040,傅阳!200040;[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陈亮,顾玉东,胡韶楠,苏昌祺,闵若良,傅阳;[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王斌,邵新中,郑桓,卢爱东,李淑芹,李康华;[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鲍新华;;[J];中华创伤杂志;1987年03期
张逢辉;杨立伟;白世祥;国建飞;;[J];中华创伤杂志;2005年12期
周中英;;[J];人民军医;1986年08期
钟远声;赵献国;许铁军;;[J];沈阳部队医药;1994年03期
薛应亮,靳灵芝;[J];实用骨科杂志;2002年05期
傅贻宣,杨广明;[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尹华崔;[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7年03期
卓新明;;[J];人民军医;1987年10期
梅永良;刘文铎;;[J];贵州医药;1987年05期
韩立仁;杨增敏;贺新兵;;[J];中国医刊;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明珠;[D];吉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病损的康复题库
本试题来自:配伍题(B型题):
C.肌皮神经
D.正中神经
正确答案:有, 或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料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A.小指触觉减退
B.Froment征
C.第一背侧骨间肌萎缩,第4、5指不能抓
D.中指伸展抗阻时前臂近端疼痛加重
E.肘部尺神经压痛,小指与环指感觉异常
答案:有,判断题:正确答案:错单项选择题:
A.病史与查体
D.超声检查
E.体感诱发电位
答案:有,单项选择题:
A.柔软度练习
B.无疲劳的肌力练习
D.交叉训练
E.放松练习
答案:有,
考试中心最新试卷
考试中心热门试卷文档贡献者
上传的文档来自网络搜集和整理筛选,以方便大家阅读和学习!如侵犯你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人马上处理。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桡神经三头肌长头支转位修复腋神经在臂丛神经损伤的初步应用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桡神经三头肌长头支转位修复腋神经在臂丛神经损伤的初步应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10:17:52|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桡神经三头肌长头支转位修复腋神经在臂丛神经损伤的初步应用.PD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恢复药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