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是放弃,怎样是守候,怎样可不可以放弃得到,怎样是无睹?

富贵幻影云烟,文采化境水山。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
& & &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这样的情景,怎能用一个“愁”字囊括无遗? &【出典】
李清照 & 《声声慢》 & 注: & & 1、《声声慢》 李清照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 2、注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指秋天的天气。  息: 休养,调理。  敌:对付,抵挡。  极。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情形,光景。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 &3、译文1: & & 我苦苦地寻觅着,在这孤独的世界中,满心悲戚这将要转暖的寒冷天气,最令人难以休息。三两杯淡酒怎么能抵挡得住这寒风?看到雁飞过,更让我伤心,这大雁是以前的相识呀。 & & 曾经那么繁盛地开在枝头的菊花,如今已憔悴不堪,谁还有兴致把它摘来戴在头上?守着窗户,独自一个人如何熬到天黑?梧桐树上飘下一片片走完生命历程的黄叶,细雨一点一滴打在梧桐叶上,如同苦泪滴在心头。此情此影,哪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呀! & & 译文2: & & 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 & & 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 & 译文3: & & 如同是丢了什么,我在苦苦寻觅。只见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使我的心情更加愁苦悲戚。忽冷忽热的气候,最难保养身体。虽然喝了几杯淡酒,也无法抵挡傍晚时秋风的寒气。正在伤心的时候,又有一群大雁,向南飞去。那身影,那叫声,却是旧时的相识。 & & 满地上落花堆积,菊花已经枯黄陨落,如今还有谁忍心去摘?守着窗户独坐,梧桐叶片落下的水滴,声声入耳,令人心碎,此情此景,又怎是一个愁字概括了得? & & 译文4: & &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早起淡酒三杯,怎把寒风来抵挡?北雁南飞飞过楼,不认当年旧同乡。 & & 菊花委地尽枯黄,人花共消瘦,有谁来怜赏?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听见黄昏细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淋透我心上。这一天桩桩件件怎么能一个愁字表明呢! & &译文5: & &西风惨淡,再无力卷起半烛香帘,一任忧郁的鹅黄爬满秋的画布。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它独坐窗前,两三杯酒。长风一阵阵斜过,撩起她青色的纱衣——和她寂静的情愫。大雁飞过深浩的天际,影落碧水,她的泪一阵阵滑落,思绪渺过万里层云:旧时也是此时相识吧! & & 那地上到处零落的菊花,这正值菊花当令之时,盛开的花一团团,一簇簇,铺满了庭院,可惜零落的花,憔悴,枯损,到了今天谁能与我共赏,共摘这花啊!看到这些憔悴的花,想到自己,真是愁上加愁啊。喝着小酒,更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这真是比“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深远多了。日长难熬,度日如年,青衣女子孤孤单单的靠着一扇窗,如此无味,怎么才能挨到天黑呢?窗外,那梧桐叶落,细雨霏霏,微风拂动,细雨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轻轻地洒在地面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微风缭乱她的青丝,吹起了她的纱裙,愿细雨和风,将我的一杯愁绪带向远方,这情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能表尽我的心意呢? & &4、李清照(公元年),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章丘明水(今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学识广博,以文章著名,受到苏轼的赏识,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并称为苏轼“后四学士”。李清照的母亲也出身于名门望族,善文能诗,是有名的才女。在这样的家庭中,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六七岁时,便熟读诸子百家的文章,十岁左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已精通娴熟。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就一鸣惊人,写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充分显示了她的才华,轰动整个京城。 & &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闲适富足,父母开明宽容,她经常与朋友饮酒野游。在她这一时期的词中,没有笑不露齿的大家闺秀,只有沉醉忘归,荡舟争渡的郊游趣事。 & & 李清照词名远扬,引起了太学生赵明诚的注意。赵明诚是一位官宦子弟,他的父亲赵挺之也是山东人,官至宰相。赵明诚虽然出身在高官之家,但身上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不良习气。两人门当户对,情投意合,李清照的词《点绛唇》形象地记录下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一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尽显少女的娇羞可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 & 李清照十八岁那年,便嫁给了赵明诚。婚后,两人感情笃厚。赵明诚除了能诗善文外,还喜欢收藏金石字画和文物。受丈夫影响,李清照很快便也对金石字画、文物的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结婚时,赵明诚还只是一个没有俸禄的太学生,但他们只要看到中意的碑文、字画、古董,就想尽办法,甚至不惜典当衣服将其买下来。每淘到一件宝贝,他俩就会迫不急待地回到家中一起仔细整理、欣赏、研究,这成了他们生活的最大乐趣。就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家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便建立了书库大橱,编排好目录,整理收藏。 & &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在李清照和赵明诚沉浸在甜蜜美满的两人世界中时,朝廷的党争打破了他们的宁静生活。 & & 首先是宋徽宗打出了变法的旗号,重用新党领袖蔡京推行变法。赵挺之是蔡京的追随者,很快便得到了提拔。以蔡京为首的新党得势后便开始对以苏轼为代表的元佑党人进行报复和打击,作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也因此受牵连。李清照急忙向公公赵挺之求救,他写了一首诗给公公,说“何况人间父子情”,央求公公能够看在儿媳妇的面上,想办法救救父亲李格非。但李格非还是被贬官离开了京城,李清照十分不满,写了句“灸手可热心可寒”来讥讽公公赵挺之。 & & 随后不久,朝廷又下诏书“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李清照只得离开京城,投奔已回到老家明水的父母。而赵明诚则仍留在京城,对此他也很无奈,这对思爱的小夫妻只好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 & 不久,朝廷的政局又发生变化,蔡京在清算完元佑党人后,便开始在党内排除异已,赵挺之受到打击,不得不辞官并在五天后去世。 & &赵挺之去世后,蔡京又抄了他的家,并用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来迫害赵家,赵明诚无法在京师立足,只得辞官弃职,回到了山东青州老家。他把李清照接了过来,这对思爱的夫妻终于团圆了。 & &在青州,李清照和赵明诚以晋代隐士陶渊明自比,他们把自己的住处称为“归来堂”。李清照还根据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为自己取号为“易安居士”,过起了清贫安逸的隐士生活。 & &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青州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间,夫妻俩饮酒郊游作词,收藏金石书画,撰写整理《金石录》,过着愉快和充实的生活。这十年是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最愉快的十年,也是李清照这一生中最幸福的十年。 & &然而南宋朝廷的权争打破了他们恬淡宁静的世外桃源式生活,由于蔡京失势,被逐出了政治舞台,不甘寂寞的赵明诚重返仕途,将李清照一个人留在了青州。 & &面对将要远离自己的丈夫,想到这十年耳鬓厮磨的日子即将结束,自己又要独守空房。李清照将离别后的种种不堪咀嚼了无数遍,眷恋、担忧甚至恐惧都涌上心头,不禁悲从中来,含泪作了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 & & &不久,赵明诚因为政绩显赫,获得升迁,出守莱州,他将李清照也接到了莱州,两人终于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接着,赵明诚又改任淄川守,李清照亦随他来到淄州。淄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赵明诚与李清照忘寝废食、广为搜罗,收获相当可观。最有价值的是一次赵明诚下乡巡察,竟然从乡人那里意外得到了白居易手书的《楞严经》,顿时欣喜如狂,打马回府,与李清照一起饮酒品茶,欣赏揣摩。这是这对思爱夫妻最后的幸福时光。 & &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掳去徽钦二帝,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而赵明诚在江宁(今江苏南京)的母亲也在这多事之秋去世,李清照和赵明诚知道山东迟早要落入金人之手,然而时间紧迫,便商定由赵明诚先去南京奔丧,李清照则留下来整理文物,然后找机会运往南京。 & &文物太多了,一次带不走,李清照便将它们分了类,她把那些相对较重的、收藏价值略低的文物留在了青州,准备第二年春天再把它们运到南京。然后她就带着整理出的十多车珍贵的、容易携带的文物,赶到了江宁。 &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没过多久,青州发生兵变,留在青州的那十几屋凝聚了他们夫妇心血的书籍古董,全部毁于战火之中! & &赵明诚守孝期未满,急需用人的宋高宗就任命他为江宁知府。江宁此时正与金兵隔江对峙,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赵明诚经受住了考验。1129年,担任了一年多江宁知府的赵明诚又接到调令,调任湖州知州。而这时,发生了一件让李清照痛心的事。原来御营统制官王亦准备利用江宁知府调动之际,在江宁城内起兵作乱。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得到了这个情报后,立即向赵明诚报告。而赵明诚因为已接到湖州知州的调令,不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当天晚上,王亦果然反叛,幸亏李谟提前作了布防,平定了叛军。而在叛乱发生时,赵明诚居然和另外几个江宁府的官员从城楼上悬下绳索逃走了! & &赵明诚的这一丑恶行径令李清照深恶痛绝,她写下了著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谴责丈夫赵明诚。 & &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像石头一样沉重地压在李清照的心头。因逃跑被罢了官的赵明诚见李清照终日默默无言,闷闷不乐,感到非常懊恼。最后李清照还是原谅了丈夫赵明诚,他们商量后决定再次退隐。可当他们乘船到达安徽池阳时,突然接到了宋高宗的圣旨,要求赵明诚立即前往湖州担任知州。于是赵明诚只得让李清照暂时呆在池阳,只身匆忙赴任。 & &当时天气非常炎热,心急的赵明诚冒大暑骑马奔驰,不幸在途中感染了疟疾。直到一个半月后,李清照才得到丈夫患了热疟的消息,略懂医术的李清照又急又怕,因为她知道赵明诚是个急性子,既然他患的是热疟,就必然服寒药,这样他的病情会越来越重,非常危险。 & &果然,等李清照日夜兼程,赶到赵明诚身边时,赵明诚早已服用了大量柴胡、黄芩等性寒退热之药,结果疟痢并发,病入膏肓,没过多久便不幸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 &相濡以沫二十八年的丈夫的突然离去,让李清照痛不欲生,她割不断那份如丝如缕的相思,成了断肠之人。国破夫亡,让李清照凄凉孤苦、万念俱悲,她大病一场。 & & 赵明诚病故后,留下了一大笔文物,这时江宁也非常不安全了,随时都有可能被金兵占领。李清照居无定所,无儿无女,身心憔悴,境况极其悲惨。她想到赵明诚有个在洪州(今江西南昌)的妹夫,他拥有兵权,应该有能力保护好这些文物。于是,李清照便请赵明诚的几个好友把几车文物运到了洪州,自己只留下了少数便于携带的字画、器物,准备在身体好转后再去投靠妹夫。 & &然而没过多久,金兵就大举压境,洪州也沦陷了,运往洪州的那些文物顷刻间又在战火中化为乌有,这对李清照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 &这时,雪上加霜的是,又有人诬告赵明诚,说他生前将一只玉壶献给了金人,这在当时是卖国通敌的大罪,李清照很气愤,又非常地惶恐,她决定将剩下的古董全部捐献给朝廷,还丈夫以清白。 & & 但此时,宋高宗正被金兵追得四处逃窜,他从江宁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直逃到海上,后又过海到温州,返回越州。最后,又从越州移居杭州。身心俱疲的李清照就这样孤身一人,颠沛流离,艰难辗转,不遗余力地带着剩下的文物,一路追着宋高宗逃难的队伍,历尽千辛万苦,苦苦地坚持着,最后终于到达了杭州。 & & 李清照的弟弟李迒,担任编定政府诏令的官,一直在宋高宗身边,这时他也在杭州,于是李清照便投靠了他,这时她48岁,红颜在岁月的沧桑中已尽成白发。 & & 在杭州弟弟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有个名叫张汝舟的文人,他频繁登门拜访,对李清照非常照顾,并多方托媒,希望娶李清照为妻。李清照觉得张汝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另外也为了减轻弟弟的负担,便和他结了婚。 & & 没儿没女的李清照嫁给张汝舟后,本以为下半生有了归宿,谁知张汝舟和她结婚,只是为了占有李清照的文物。因此刚结婚不久,就开始丧心病狂地掠夺清照的财物,李清照不允,他便拳脚相加。痛苦异常的李清照忍无可忍,她发现了张汝舟贪赃枉法的证据,便毅然向朝廷告发,并请求判他们离异。朝廷查实后,就将张汝舟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得以与之离异,这段婚姻只持续了几个月。 & & 摆脱张汝舟后,李清照全身心地投入到《(金石录)后序》的编写中去了。接着,金、齐合兵进犯杭州等地,李清照再次逃亡,前往金华避难。 & & 虽然丈夫去世已有许多年,但李清照心头的哀痛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有丝毫的减退。相反,小人的诽谤、恶人的残害,使她的内心更加愁苦。她孤苦伶仃,比黄花还瘦,在凄伤中苦苦支撑。她独自一人把所有的往事全都翻了出来,咀嚼了一遍又一遍,再也放不下。 & & 大约在公元1155年,李清照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煎熬中,在达官贵人们的诽谤嘲讽、冷落不屑中,离开了人世,走完了她七十二年的凄苦人生。她走的是那样的凄凉,没有人来关注她,更没有人来帮助她,甚至连她的卒年都没有详细的记录。 & &5、《声声慢》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  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 & 此词在今人王兆鹏、郁玉英、郭红欣的著作《宋词排行榜》排名第3名。该排行榜以“历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唱和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互联网链接次数”五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历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17名,历代评点次数排名第2名、唱和次数排名第6名、当代研究文章篇数第5名、互联网链接次数排名第10名。 & &6、李清照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就是因为读了她那短短二十个字的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才有了这样的感受。我从小就会背这首诗歌,那诗中透露出来的雄浑气势,令我惊叹,让我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出自一个纤弱女子的手。这首诗,表面上是在说项羽,可实际上却是批评了那苟且偷安的大宋朝廷,如此风骨,如此血性,真是不逊于须眉啊。 & &不过,后来我才渐渐知道,原来,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她的作品,更多反映的是回肠百转,凄楚愁苦的意境。要总结一下的话,恐怕用一个字,就能概括了,那就是“愁”。在一个国破家亡的时代,就算是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又如何能让人真的一展欢颜呢?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对了,还有我最喜欢的这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 一直都觉得,在古代文人中,能够将一个“愁”字用得如此频繁而又如此出神入化的,只有李清照了。就算是作品字里行间并没有出现“愁”字,也必然是通篇都是诉说离愁别绪,如“采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虽然字面上没有“愁”字,但是,这个“愁”,已经刻入了李清照的心里,和她融为一体了。于是,我不禁想:这李清照,究竟在愁些什么呢?好吧,就让我借着一首《声声慢》,来探寻一下,李清照心中之愁。 &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 尝听人言,形容琵琶的声音,要用“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句子,一直都无法真的体会到,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直到我看到了李清照的词,才恍然大悟。虽然这《声声慢》不是一首琵琶曲,但是,就凭借词开首,那一连串的叠字,就足以带给人一种声律之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串的叠字,的确是让人有如闻“漱玉”之感啊。 & & 张端义曾说:“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这不仅在声律上是唯美的,而且,将一种欲有所求,可是又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寻找什么的凄凉哀伤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为什么虽然“寻寻觅觅”,却还是一无所得,反而还生出一种冷清、寂寥、孤独的感受呢?全因为词人放眼望去,视野之中,全是一片荒芜,早就没有了一点生机。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在李清照生活的后期,她早已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打击,流落在南行的队伍之中,饱受离乱之苦,所以,现实中已经实在是找不出什么美好的东西来娱目了,留下的只有遍地的蒿草,足以勾起词人的黍离之悲。既然如此,她又如何能不“凄凄惨惨戚戚”呢? &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点出了这个季节的特点,秋天就是这样的,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秋雨愁煞人”。在这样的一个天气多变的环境中,就算是一个健壮之人,也会觉得难受,更别说是一个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命运多舛,遭逢不幸之人了。所谓“将息”,就是调养的意思,在这样的一个季节,还要整天担心战事,又如何让人好生调养呢? & & 那就饮上一些酒吧,可以暖暖身子,可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就算是有酒,又如何能抵挡风寒呢,更别说,李清照患的是心病,她身上的寒冷,抵不上心里的伤痛啊。看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个人,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众姐妹赏花、做诗、吃蟹,那林妹妹身子弱,只是吃了一点螃蟹肉,就觉得心口作痛,受了寒气,于是,她便想喝些热热的烧酒来解心痛。如此看来,这酒还真的是能够御寒、疗病的啊,只可惜,纵使林妹妹身子弱,此时她身边还有一个真心关爱她的贾宝玉,那宝玉忙不迭地将合欢花浸的酒烫了一壶来,所以说,此时的林黛玉,虽然身受病痛折磨,可她还是幸福的,至少,身边有一个爱她的男人。可是,李清照呢,她的丈夫赵明诚已然病逝,再也没人像他一样关心爱护自己了。虽然赵明诚在当建康知府的时候,曾经缒城逃跑,可是,总比那一心只想骗取李清照钱财的张汝舟不知强过多少了啊。只可惜,斯人已逝,所以,面对“晚来风急”,李清照只能独自去扛,天寒,又如何比得了她的心寒啊。 & & 都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离乱之时,就算看见了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会让人感伤,所以,当大雁飞过的时候,那凄厉的鸣叫声,正好勾起了词人的无限伤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那大雁当真是她的旧时相识吗?或许,她想起了自己当年曾经借大雁来为自己的丈夫赵明诚传递过书信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当时的李清照,纵使心中有些淡淡的哀愁,可同时也有期盼的甜蜜啊。当年借雁足传书,还算是有信可传,可如今呢,就算见到了那曾经相识的大雁,可丈夫已经亡故,她已然无人可寄信了啊。 & & 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爱人已过世,李清照的身体又不好,所以,又怎么能再有心思“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呢,就算面对满地菊花,也没有心情去赏花,更没有心情打扮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 “满地黄花”,是因为那菊花已经凋零了吗?可是,除了少数几种以外,菊花一般是不会凋零的,正所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它是不会轻易掉落一地花瓣的,纵使死,也要死在枝头上。所以,李清照所说的“黄花满地”,很有可能并不是说菊花落英满地,而是说她看到的是一种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了满地。这样就奇怪了啊,既然菊花没有凋残,又为何要说它们是“憔悴损”啊?或许,真正憔悴的,并不是黄花,而是李清照自己啊。正所谓“明日黄花蝶也愁”,李清照或许是从那满地的菊花,想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已经悄然过去了,纵使她依然有满腹的诗情,也已然没有丝毫的用处。盛放的菊花开在无人的旷野上,战乱中的人们,没有心思来将它采摘,插在花瓶中,它们开得再艳丽,也终究会变成“明日黄花”,无人过问,这是花的悲哀,也是李清照自己的悲哀。这样看来,这句诗中隐隐也有着词人的自喻,她将逐渐人老珠黄的自己,比成了是那黄花。这种“如今有谁堪摘”的心绪,比之“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中的情怀,自然是要深远很多,哀愁更甚了啊。 & & 可是,她还是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就像这首词一开始所说的那样,她依然还是要“寻寻觅觅”,虽然她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寻觅什么东西,于是,她便独自苦守着一盏青灯,也不知究竟在等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 民间传说中的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年矢志不移,她终究还有个盼头,她在等待自己丈夫薛平贵的出现,可是,李清照寻寻觅觅,又在等着谁呢?其实,她比谁都清楚,那扇紧闭的大门,已经永远都不会推开了,看着窗外的黄花、大雁,她的内心,越来越凄苦。或许,眼不见为净,所以,她在等待天黑,在等待暮色降临之后,夜的黑可以让她看不见那些恼人的风物,让她暂时忘却烦恼。可是,越是盼望天黑,这天就越不容易黑下来,就算太阳已经下山了,可是,半个月亮又爬上来了,“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看见那弯弯的月牙儿,恐怕李清照会更加伤心,更添愁绪呢。 & & 还好,老天爷可怜,浓云遮住了淡月,天上下起了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可是没想到,这雨比月亮更让人伤怀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一回,完全让李清照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了。 & & 按理说,雨应该是个好东西,可是,这也要看它是下在什么时候,下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看听雨之人的心情。要是春天,那自然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雨啊,下得好。要是下在干涸的农田里,那就叫做“久旱逢甘雨”,也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如果这听雨之人,心情还不算惆怅的话,那么,就算是在深秋,“留得残荷听雨声”,也会有一分闲适和浪漫。可是,偏偏李清照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所以,当那梧桐叶上,滴滴嗒嗒地响起雨声的时候,这一声声细碎的声音,宛如敲在了李清照的心上一般,更让人觉得肝肠寸断。温庭筠有一首《更漏子》,说:“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此时的心情,大概也是如此吧。 & & 整整一日,从早到晚,李清照所听、所见、所感,无不是悲秋伤怀的风物,到这个时候,她心中的那种孤独无助,寥落萧条的心绪,到了极致,淡酒、晚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一切,其实都可以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可是,处于国破家亡境地的词人,却只能从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愁和痛。一首词写到了这里,愤懑之情,从词人的心中喷涌而出,再也无法控制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都写过这个“愁”字,用了无数的比喻来形容这个“愁”字。有的说,愁有千斛万斛,也有的说,愁如江如海,可是,纵使有再多的描述,再多的比喻,又如何真的能将人心中的愁绪,描写出万分之一呢?既然如此,倒不如像李清照一样,不做任何比喻,就用“怎一个愁字了得”,反而更加好地反映了自己的愁之深切。 & & 是啊,仅仅只是一个“愁”字,又如何能将李清照心中的苦恼全部都说清楚呢,她的心中是凄清,是寂寞,是孤独,是哀伤,是无法表达的伤痛。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颠沛流离的生活,天地不仁,为何要将这一切,都压在这样一个弱女子的肩头呢? & &李清照的词,反映了她的一生,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在她的前期作品中,更多的是思考人生,思索社会,表达对于自然景物的深深热爱的词作,那时候的她,过得惬意自在,虽然有描述深闺生活的苦闷的作品,但是,更多的是表现对于生活的热爱。 & &然而,到了她创作的后期,就不一样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将她从深闺之中移出,她接触社会更加深入了,于是,她的眼界也宽广了,不再只是写一些个人的小爱小愁,而是用自己的词,来折射社会,反映整个社会,反映全体百姓的哀愁。比如她的《菩萨蛮》,表现的是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抒发了她的爱国热情,而《永遇乐》则是通过元宵节的对比,表现出社会的变化,反映南渡人士的共同哀痛。而这首《声声慢》,则更是用铺叙手法,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若干层次的残秋景物,一一铺展开来,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了对于北方的怀念,对于丈夫的思念。 & &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说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所以说,慢词实际上是具有赋的铺叙的特点,因其匀整而富变化,所以被人称为“赋之余”。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就极好地表现了这一点,她通过晚风很急,淡酒无法消除痛苦,秋雁表达离思之情,黄花堆积暗喻年老,梧桐细雨表现心愁,这样五个层次的描写,一层层铺陈开来,将自己悲秋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是一首普通的词,这是一首悲秋之赋啊。 & & 李清照写愁,绝对不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的少年意气,在她身上一点都没有,她所感悟的是家国身世,不幸的个人命运和对国家的哀痛,使得她的内心极其苦闷,于是,她便将这种情绪化入了文字。而《声声慢》,则是将那种孤寂愁苦的心境发挥到了极致,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 & 其实,《声声慢》这首词,原本应该是压平声韵的,这样的话,能够使得调子显得更加舒缓,听起来似乎更加符合慢词的特点,但是,李清照偏偏要独辟蹊径,她不仅要压仄声,而且还要用入声韵,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整首词听起来显得短促而沉闷,而这正好与她要表达的痛苦之情相呼应。 & & 再加上那一连串的叠字,从“寻寻觅觅”开始,由外而内,由浅入深,一点点地加强感情渲染,表达痛苦之情,而到了“点点滴滴”,则让人感到有一种沉重感,那种悲凉之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叠字,有效地将浓郁的愁绪,渲染了出来。 & & 李清照正是用入声韵、叠字等手法,将原本舒缓的词,变得急促,将原来哀怨的词句,变得凄厉。如此看来,虽然她是一个婉约派的词人,可是,这首词却是将自己的愁绪恣意挥洒,这愁意发挥到了极致之处的时候,居然有了几分悲怆之感,她所感怀的,其实也并不是个人的儿女之情,而是抒发了国仇家恨,表达的是对于整个国家命运的感悟。如果这样看的话,这首词,还真是颇有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意思呢,如此悲壮,倒还真是算不得婉约了啊。 & &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伤于人事,她的作品不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有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尝有人赞之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将她和李煜,李白合称,这足以可见,世人对她的钦慕。的确如此,是艰难的时事造就了她的无限诗情,就是因为国仇家恨,使得她的心中充满了“愁”,才造就了一个“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女词人。 & & 不过,即使世人对她赞美有加,又有几人能真正懂得李清照心中之愁呢,或许,在她的心中,词苑千载留名,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她真正要的,只不过是国安家宁,就算写不出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在爱人的肩膀上哭一场,也已然足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这才是李清照真正心中所想啊。 & &7、深秋,踏香而去,菊花开得正欢,正艳,正妖娆。寻寻觅觅,不知不觉走到李清照纪念堂前。朴素的建筑,清新,低调。木匾上六个清秀流畅的书法,恰似宋词的清丽。门前两侧开遍了菊花,许是深秋的缘故吧,那黄的,白的,紫的菊花,放肆地开着。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不解风情的菊花啊,哪里知道李清照思君的愁绪,自顾自地欢喜。重阳节,装满思念,携手登高望远,如今孤身一人。夜沉沉,凉似水,孤枕难眠,喝一杯菊花酒,饮下悠悠思念。借着皎洁月光,提笔,写下“人比黄花瘦”无人超越的千古名句。相思瘦了容颜苦了心。赵明诚看到《醉花阴》何等心痛。痛自己不能佳节陪伴爱妻把酒言欢。喜自己怀抱才子佳人赛神仙。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秋风萧瑟,懒梳妆,倚着阑干,看着院中的菊花,一瓣瓣凋零。哪有闲情逸致采摘,任凭菊花枯萎。没了深爱的人,菊花再美,也幸福不了自己。漫漫长夜,独守青灯,窗外的雨,滴答,滴答,声声疼在心里。 & & 一样的菊花,一样的颜色,一样的硕大。不一样的是心境。两首描写菊花的词,早已是物是人非,阴阳两隔。人比黄花瘦。思念虽苦,但夫君在,幸福在,有盼望,有喜悦。满地黄花堆积。堆积的是一日又一日的孤独,愁绪,痛苦。因为爱,才会痛。今日黄花已非昨日。此情只待成追忆。忆,红袖添香夜读书;忆,吟诗作赋乐陶陶;忆,邀月同饮菊花酒;忆,夜夜缱绻缠绵。 & & 今天,很多人不再相信爱情。爱人去了,如同一枚日历,翻过去,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痛苦是春天融化的冰。天暖,冰消融;即使爱人在,又有多少爱情深爱,又有多少爱情已远。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爱情抵挡不了都市繁华与诱惑。守着家,守着与他人的爱。是古人的爱情坚韧?还是现代人的爱情脆弱?今人的爱情,来得快,去得快。像流星,在天际划过幸福。像闪电,刹那的耀眼。随即平淡消失。是年轻时我们不懂的爱情,还是选择时,选错了人?是古时爱情来的不易需珍惜,还是今天的爱情,遍地可寻不珍贵?走进围城的你,还会一地相思,两地闲愁?还会“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会“凉生枕簟泪痕滋”?叹,白居易爱湘灵爱了七十五年,每每想起泪沾衣襟。叹,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棒打了鸳鸯,相见时两眼泪汪汪。在沈园的墙壁,两个人一唱一和诉衷肠。在哀怨中薄命了唐婉的红颜。 & &循着李清照的足迹,走进漱玉堂。白色两米多高的塑像矗立眼前。安静如菊,右手轻握书卷,左手自然垂落。清瘦,书卷的女子。那神情,自然安详。她就是开在深秋的菊,清静,高洁。站在她的面前,宛若看到她一生的幸与不幸。你,是那个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少女么?你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一代词人么?那一年夏日,你放下手中的笔,安坐秋千架,在庭院中小荡秋千。欢笑在凉风中轻荡。汗湿了衣襟,凌乱了发髻。却不知,那个你一生执念的男子,衣袂轻扬,远远注视你的欢颜。待回首,你慌乱跑回闺房,顺手拿起一颗青梅掩饰内心的娇羞,倚着门与他相望。一见钟情,一世的情缘。只这一个刹那的惊心。你,前半生是天堂,后半生是地狱;前半生是甜蜜,后半生是苦涩。 & & 春暖花开,你和他挽着手行走在街边,享受春风和煦,日光澄澈明媚。你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你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他看着你,嘿嘿一笑,不语。开朗的你,让他如何说出真意。你是他的暖,他的人间四月天。花再美,也是刹那。怎么比得了他一生的浅喜深爱。自从第一眼见到你,他就醉倒在你清丽的容颜,早有耳闻的才华里。他爱上你的调皮,争宠。哪怕一朵娇颜的花朵也不放过。这样的争宠,他心知,你爱他,情深似海。 & & 无论自是花中第一流也好,此花不与群花比也罢,这就是李易安清高,孤傲性格的写照。这样的性格,浓烈的爱,造就了坚忍的性格。赵明诚死后被人诬陷,一个弱女子,拉着金石古物,追赶并送给朝廷,以表爱国,为死去的丈夫表明洁。一路的颠沛流离,一路古物流失,一路被抢被劫,历尽艰辛。祸不单行。被骗了婚。大家闺秀,惨遭毒打,在贞洁盛行的宋朝,她宁愿忍受牢狱之灾,也不愿忍受家庭暴力,依然离婚重获自由。这,何等的坚韧。人言可畏。“今年恨,探梅又晚”,“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她爱梅花,在他笔下不乏梅花词。她爱她的高洁,坚韧,不屈不挠的秉性。她是开放在早春的梅花,一枝独放。人言在她的面前望而却步。托物以言志。这菊,这梅,象征她的高洁,坚韧。 & & 爱多深,苦涩就有多深。“梦断漏悄,愁浓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晓。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玉箫声断人何处?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以托行云,问东君。”夜寂寂,声声更漏,敲打宁静。梦中初相见的美好。醒来,宝枕寒凉,悲寂寥。借酒浇愁愁更愁。风吹落一地的花瓣,一地破碎的伤心。动荡年月已成往事,心已倦,泪无声,无人倾听细语。独自怎生得黑?爱人逝去,她的幸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是她的春天,他是她一树的花开,他是她一生的暖。人不在,春天还要来,李清照的春天,落红的不是花瓣,是爱情消逝的破碎。 & & 在她的雕塑前,思绪绵绵。我看到女词人的一生。历经坎坷。国破了,家亡了,爱人逝去了。陪伴她的,是怀春少女恋爱的甜蜜,相爱时的温馨。她把曾经的清欢,温馨,封存一坛记忆的酒,夜深了,酌一杯甜蜜,化解忧愁。岂不知,月上楼头,愁更愁。 & & 她说,李清照尽管后半生孤苦,毕竟前半生的幸福可珍藏。很多今人没有爱情可酿成美酒。 & & 红颜知己的夫妻很少。有爱情的婚姻还是很多。爱情在日常的一粥一饭里退了色。褪色的爱情还是有爱。捡拾起爱的点点滴滴织成锦绣,一针一线。回忆,珍藏。守着幸福,守着曾经的爱,经营现在的情。他远去,发个爱情短信: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送一束百合给现世的爱情,云鬓斜簪,低低问君一声:徒要教郎比并看? & & 天色向晚,在夕阳中踏香而去。回眸,一座民居建筑,沐浴在落日余辉中。我仿佛看到她守着窗儿,哀怨:独自怎生得黑?(文/诗心静美) & &8、你走了,离开了,剩下一个空心的我,你说,不要留恋,不要回头。 &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往事是不是像他们说的不堪回首?可为什么我总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回忆的漩涡,然后,泪流满面不自知? & &有人说,伤害其实是种美。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许人生一直平平静静是真的很无聊,也许要经历一些波折才显精彩。可为什么就一定要是伤害呢。为什么受伤害的是我? & &103天,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记得,如此清晰。第一天,你答应和我在一起,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第二天,我宴请所以好朋友,郑重把你介绍给他们,骄傲的说:看,这是我女朋友,最漂亮的。第三天,我带你去市里最高的山上看星星;第四天……我记得,每一天快乐的时光!第一百零三天,你说我们分手吧,我一个人躲在房里喝得酩酊大醉…… & &月光如水,清晰如镜。一个人在窗前,傻傻的,守候最美的朝阳。如此清晰的记得,你是最爱看朝阳的美景,你说那淡淡的嫣红,像出装的新娘披上的婚纱,你喜欢那种颜色,你说你以后的婚纱也要那种色调的。可现在,为什么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陌生又熟悉的地方独自“欣赏”?现在的你,又在哪里? & & 从裤袋里掏出手机,翻出你的电话号码,却迟迟不敢按下拨号键。我知道,我怕再一次被你冷漠的语言伤害。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语言变得那样的锋利,如尖刀一般,轻易的就能刺痛我的心,伤入骨髓。记忆里你的语气那么温柔,那么温馨。可为什么,这些,都变了。难道这就是你说的不要留恋,不要回头? & & 淡淡的忧,淡淡的愁,记忆里的你,竟然变得淡淡的,不再清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9、握着书卷,倚着窗儿,远眺烟柳轻风巧叩门扉,静听疏篱细雨唱醉花阴。沿着唐诗宋词的方向,小心翼翼地从流年的怀抱中掬起一瓣瓣玲珑剔透的珠玑妙句,在芬芳万载的满袖书香中,跟随着古往今来的听雨者的脚步,寻觅浅吟高唱背后的悠悠传说。 & & 也许是因为江南的雨太过缠绵悱恻,也许是因为江南的雨太过娇柔秀媚,那丝丝缕缕的雨滴,那袅袅婷婷的雨丝,总是将江南的雨季装点得分外凄婉迷茫。那缓缓滴落的雨儿总是柔情似水地拨动着心中的琴弦,将一曲曲百转千回、一咏三叹的歌谣在纵横交错、迂回曲折的雨中小巷中吟唱得荡气回肠。 & &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深深浅浅的思念、长长短短的牵挂、高高低低的忧愁、迷迷茫茫的落寞,轻轻柔柔地萦绕着细雨蒙蒙的江南。也许,滴落在心头的根本就不是雨,而是一种情绪、一种感伤、一种记忆、一种忧郁。 & & 10、雨,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景致;就如眼前的山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风景一样。对雨,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叹息,有人痴狂,感受各异。 & &苏东坡书斋名曰“喜雨斋”,可见他是一个爱雨之人;而现代名士周作人把他的书斋取名为“苦雨”,虽然不能因此来判定他对雨的喜恶,却由此可见周先生对雨,多少有些无奈。也知道,我那位从年轮上离去,已有多日不曾归来的朋友,还曾把她的闺房称为“听雨轩”,想她也是一个爱雨、喜雨、恋雨,对雨有着别样情怀了的人了。 & &雨也如同花草树木一样,能否成为风景,还取决于人们的心情。久旱逢甘霖,不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一份美丽;而淫雨霏霏,堤破水淹,又有谁不为之而心烦? & &但是,雨就是雨,它不因你喜爱而来,也不因你厌恶而去更去,更何况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的绚丽;没有雨天的阴云,也就没有晴天的阳光的灿烂。 & & 江南是多雨的,而生于多雨江南的我,对雨不能不说是熟稔之至;按说应该早已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了。可我对雨却偏偏有着一份惊喜和新奇。每每雨天,总爱徜徉于雨中,任由那甘甜纯净和雨丝尽情地洒在我的身上,浸入我的肌肤;淋去我心灵中的灰尘和阴暗,让心情变得洁净和亮丽起来。雨是上天的恩赐,惠世的甘泉,它使万物葱郁,生机一片;倘若没有了雨,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沙漠遍布,尘暴肆掠,风沙飞扬;不见鸟踪,难觅兽影,甚至连一丝绿意也不能找到,生命也在这里消逝,那将是多么的恐怖和可怕呀。 & & 四时之雨,也因时节的不同,季节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春雨当算是最美妙精致了,有如青春少女含羞带娇般的呤唱;春雨也最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细雨润无声”,“杏花春雨江南”等名句,便是对春雨的赞颂。而《雨巷》中那水淋淋的女子,大概就是沐着春雨而来。最热烈的当是夏雨了,它就像一个壮实的大汉尽情挥洒的热汗,有着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来势凶猛,去得也快,干干脆脆,从不拖泥带水。它不仅浇灌田地,滋润禾苗,也在炎炎酷暑,为人们带来丝丝凉爽。其功过是非,人们是了然于胸。而带有丝丝凉意的秋雨,则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它凄凉冷清,霏微萧瑟,说它是青春已逝,韶华不再的怨妇的叹息,则十分贴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 秋雨中,柳永的心情是多么地凄凉无奈。李易安在她的《秋情》中也如是诉说着她的孤独、悲愁、哀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人之悲欢、喜怒、哀愁、与雨又有何干?冬雨似乎并多见,更少有人喜欢。可我却觉得它犹如是一位断腕不皱眉、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洒下的几滴清泪,有着一种冷峻、刚毅、悲壮和豪迈。让人不能不由衷地生出几份敬意来。 & & 人世间的浮华喧嚣,得意失宠,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待之,对于雨也莫不如此,只有去除浮躁,多几份平静,才能体味出它的有趣和诗境,感受到它的精妙和美丽。 & &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雨还依旧在下着,就不由得又心生几分伤春感春 的情怀来,不知不觉春深了,无声无息夏来了。青春不就是这样慢慢变老的嘛,梦想也是如此悄然渐逝而去…… & &11、当思想的风夹裹了严寒,一种冷彻心扉的感觉就钻入心头! & &谁能描述它的形状、感觉?它在泰戈尔的诗行里,在雨果的故事里;在徐志摩的情书里…… & &它缠绕在青烟袅袅的烟圈里,萦回在浓烈辛辣的酒杯里;盘旋在枕边悠长的叹息中…… & &它有时像压在胸口的巨石,有时像扎在心窝的尖刺;有时像梦魇时的尖声呼喊…… & &无奈是难以用语言倾诉的苦闷,思想时而抽搐,时而彷徨;时而无助;时而痛楚……然后在心脏的一阵扭曲、碎裂声中平复,然后绝望地等待下一轮的猛烈锤击!痛苦的生命依附于人的一生,生时平淡,年壮时猛烈,年长时冗长;垂老时无力;生命终结时只留下一声叹息!它隐匿于失败、藏身于爱情,潜伏在婚姻,追随着分离,直至腐蚀掉人们未来的憧憬、美好的回忆,最后冷却了人生的全部色调,只留下一抹心灵的阴云! & &痛苦是思想的无赖,欢乐的时光一晃而逝,痛苦的黑夜却漆黑漫长。它就像人的影子,越拉越长却无法摆脱!当关掉所有的灯火,它却又钻入每人的心里,无赖地涂黑你的梦境! & &真正的痛苦是无法倾诉的痛!当痛苦遭遇隐私,遭遇同情;遭遇爱情;遭遇婚姻;遭遇亲友;遭遇家庭;遭遇尊严;痛苦遭遇痛苦,那才是人间至痛!那种痛被心灵的苦水浸泡着,被情感的闸门封锁着;被道德的尺度约束着;被世俗的眼光注视着……不说还愁、欲说还羞,就连说一个“秋”字,都怕说出来伤了自己,损害了他人。只有眼看着漫天飞雪、枯黄秋叶、连天夜雨、荧光瘦月,独自哀伤哀怨。 & &痛苦是意志最大的消磨!强者自擂痛苦可以励志,但是几人能真正抵御痛苦的侵袭?一时的痛苦可以忍耐,一生的痛苦谁能解脱?除非人心足够坚硬,但凡心中有情义者,一生必为痛苦所扰,或肝肠寸断,或绵绵不绝,或暗自垂泪,或颓废沮丧,或郁郁而终! & & 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描述痛苦的滋味!它潜伏在谁的心里,谁就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或疼、或苦、或涩、或酸、或揪扯、或撕裂、或破碎……疼痛到一定程度,却分辨不出痛点在何处,实在无法形容,最后也只能无奈地说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 这,就是痛苦的最痛境界!(付春城) & &12、每个人至少要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我也是一样~即使有一千个理由让我哭,我也应该找一千零一个理由使自己笑。可是面对如今这无言的结局,我情何以堪… & & 原来,笑着笑着,真的会哭了,我一声长叹。我也曾激情豪爽,我也曾斗志昂扬; & &你笑我如今落迫,一腔惆怅;怎知我看遍了这人间~坎坷辛苦,世态炎凉;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字字皆血泪,实则不寻常;身前身后漫思量,今夜记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伤感文章… & &夜已深,人皆静,心迷茫,泪千行,无处话凄凉。我敏感,我脆弱,我痛苦,我失落,我徘徊,我惆怅,我迷茫,我彷徨,我挣扎,我纠结,我无力,我忧伤… & &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13、长大了,才知道雨还有许多的意境。雨是相思的泪,雨是哀怨的愁,白居易的雨中情,“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李清照雨中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 重新走回旧日的时光,岁月已逝,只剩下淡淡的回忆。秋雨依旧,迫人眉睫,今夜,并不看雨,只想听雨,雨诉衷肠,索要情怀,维系渐远心中的那份情与愁。今夜,雨并不很大,风却施虐,雨疏风骤。穿好衣裳,只想去夜雨里走走,逆着风雨行,从雨中找回那份感受。信步小镇林荫下,这里没有城里的喧嚣,没有闹市的污染,只有轻声落雨之音,一个人静静的感受这细腻的秋雨,独享雨中的天籁之音,接受大自然的赐福。 & &14、秋意渐浓,夜色阑珊。乡间的秋夜幽静而深远,更是那声声的山鸟鸣叫声显得这秋夜更加的悠远。桂子满园的庭院里,丹桂飘香,整个庭院便浸在这浓浓的香气中,秋风吹拂着庭院,不时地伴随着声声的蟋蟀声,它不停地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惆怅。    夜深了,“沙、沙、沙……”秋雨敲打着窗棂、打着芭蕉、拍着梧桐;它静悄悄地,在你毫不留意中,铺满了大地。放眼向窗外望去,那乡村的灯火忽明忽暗,透过树梢影映出淡淡的黄晕,树摇,灯火也摇,特别地令人寻味。    迈着深邃的步子,独自徘徊在长长的走廊里。凝望着这深秋的庭院,不知不觉地让人满怀心绪,也难怪李易安先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就在幽深的庭院里,听着雨打梧桐,风吹芭蕉。此时,眼前只是这满园的残花,一片的伤感,怎不叫人心生愁绪,也让人不禁在自己的心底问声:庭院深深深几许? & &15、也许,观雨是一种欣赏,一种领悟,那么听雨便是一种情绪,一种意象了。 & & 秋雨中,柳永的心情是多么地凄凉无奈。 & &李易安在她的《秋情》中也如是诉说着她的孤独、悲愁、哀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其实,人之悲欢、喜怒、哀愁、与雨又有何干?冬雨似乎并多见,更少有人喜欢。可我却觉得它犹如是一位断腕不皱眉、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洒下的几滴清泪,有着一种冷峻、刚毅、悲壮和豪迈。让人不能不由衷地生出几份敬意来。 & & 人世间的浮华喧嚣,得意失宠,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待之,对于雨也莫不如此,只有去除浮躁,多几份平静,才能体味出它的有趣和诗境,感受到它的精妙和美丽。 & & 雨的声音是大自然里最美妙的声音,闭目细品,似乎有喜悦和舒畅,似乎有哀伤和苦闷,似乎有憧憬和惆怅。 & & 那雨声,时而如“大弦嘈嘈”,“铁骑突击”;时而又如“小弦切切”,“轻拢慢捻”。有时像一首委婉悠扬的小夜曲,诉说着一段浪漫多情的爱恋与动人的故事,有时又像是一台管弦齐奏的交响曲,诠释着人类命运的抗争和千古英雄的内涵。 & & 风雨忧愁 ,几许风雨 ,几许忧愁 ,少许无奈 ,少许寂寞 迷茫之中 ,人不如故 ,细雨纷纭落, 斜风尽然吹 。观雨和听雨,雨中的遐思让我意犹未尽。 & & &尽管我不是诗人。可我想,在雨的灵性中,诗人们定能找回自己的童年,找到心中的闲适,激发创作的灵感;诗人的思绪千百年如一日,在雨中自由驰骋,思乡;怀远;憧憬;感悟;各种情愫萦绕于诗笔指端。
& & &尽管我不是诗人。可想可知,雨,在诗人的眼里,是圣洁的象征,美是使者;雨,是禅悟的诱导,生命的孕育;雨,是命运的哀叹,别离的怨曲。 & & &于是,千万年来,诗人的笔下,雨,变成了美诗;变成了壮歌;变成了扣人心弦散文;变成了魔幻般的童话。 & & &看着从天而降的雨滴,感受着秋风吹过的凉,心未陶醉忘然,只因忧愁占据了我。再作挣扎,雨,还是漫天飞舞着。千丝万缕的雨,千头万绪的心情,千锤百炼的心境,不变的情愫依旧是我。 & & & 记得,李商隐《夜雨寄北》里的雨声,少年时,痴迷于那平仄秋雨韵,好奇在秋夜的窗前倾听过。 & & &氤氲的小巷里,纵横决荡着雨的溪涧,了湿漉漉的黛色,似一幅润过笔的水墨画,潺潺流淌着朦胧的美。 & & &不为雨中有情人们的浪漫,只为被人早在千年之前便道出的那份心情。那嘈嘈切切的弦音,那欲寄无从的心情,令人感发兴起,有挥毫题诗之想。 & & & 想雨在窗外,看雨在身边,雨在似近而远的群山。 & & & 滚滚红尘,谁解此情!相知相离几千载,诗人们的忧伤和痛苦却仍然此强烈地震撼着我。 & & & 今晚,雨丝飘絮,谁能够解读。山渐迷蒙,树渐迷蒙,听雨如诗,其欣喜为何如。 & & &哪里去邂逅那多深邃的眼眸,千年之后的雨还依然如诗吗。 & & &今夜,灯火阑珊,雨声断续,平平仄仄雨韵几许......
& &16、秋风淡淡地吹在我的脸上,秋雨默默地飘散在已下楼踱步我的身上,我没有打着雨伞,我要体会缠绵秋雨的感觉!  ……  这么多年以来,体味到生活的艰难,感受到活着的不易,感慨着生活空间的促侠!  是谁让我如此地多愁善感,让我如此地伤痛?  我在问苍茫的天空,我在问无语的大地!  溜须拍马、能说会道、察言观色者,适逢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好生让人羡慕;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不善言辞者,遭遇冷言冷语,不信任中夹杂着猜疑,让人产生郁闷之感。  社会是如此地现实,人生又是多么的悲哀!  “诗向会人吟,酒逢知己饮。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又逢秋季,朋友的远离让我莫名的伤感!思索的神经崩溃了我的大脑,无言无语的我在酒精的麻醉中渐渐地迷失了自我。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人情似水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我在久久地思考着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人不能敞开心扉,而只能存在着一种戒备的心理,谨小慎微地生活着?朋友只是暂时的,如超级美国的做事原则,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也许这就是现实的生活真实的写照,是生活的奥妙无穷吧。  秋风在刮,秋雨还在下,“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任思绪飞扬!  …… & &1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地黄花堆积。憔悴满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好一个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道出了多少离情别绪?多少次读这首词,都会情不自禁地沉侵在其中,深深感受到女主公的凄凉意! & &静静的夜,伴一窗静幽,听一夜风雨。心仿佛在穿越,时而沐浴在远古的宋雨里,感受那丝丝伤感的薄凉意,时而穿行在水墨江南的烟雨里。也许,今夜的我,会撑一把花折伞,行走在寂寞的街头,看那些荒凉的灯火阑珊,被细雨打湿的幽窗下,还有多少相似的故事在重复上演?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也许该就此沉寂,沉溺在这万丈红尘里,不知今夕是何夕。也许该从此清醒,不问尘缘谁定,不问雨里落花几许。人生不过红楼一梦,万千繁华,总将随风飘零,最后,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世间万物,一切随缘,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 &行走在烟雨红尘里,终日奔波忙碌,几多风雨,几多辛苦?许多的路已无法再回首,许多的伤痛还隐忍在心头,不敢去触碰,就把它放在记忆的最深处吧,让经年的风,风干所有的记忆的痛!我擦干泪水,用微笑来掩盖住内心的酸楚。人生还要继续,何必苦苦挽留?你我红尘皆过客,何必千千结?四季可以流转,花开花谢可以重复,而人死了,却永远不能复生! & &世事沧桑,今非昔比,许多事许多人,注定会离我们而去,只是早晚而已。一些事,经历了,也就彻悟了,看开了,也就明白了。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在太多的痛定思痛之后,经历了痛苦和孤独,寂寞与无助,心不再荒芜。我依然会依着阳光去追逐,不会停下我的前行的脚步。 & & 窗外,一直下着雨,这场雨淋在了我的心上,带着温润的气息,还有丝丝薄凉的冷意。夜已经很深了,而我没有丝毫的睡意,就这样安静地坐着,思念的羽翼,轻轻划过清凉的夜空,飞向遥远的天际。忽而感觉,我就犹如这浩渺烟雨里的一颗细微的雨滴,匆匆忙忙的从天而落,瞬间奔向大地,然后又汇入滚滚江河,顿失得不留一丝痕迹。 & &人生何其短,聚散苦匆匆。道莫如,西窗冷风吹酒醒,一蓑烟雨任平生!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归去,亦无风雨亦无晴。 & &18、梧桐叶静而凄美的从枝头饶有诗意的飘落,就像一位失意的诗人依偎栏杆饶有逸致的把酒吟诗一般的凄清凄楚。 & & 我望着那凄美的梧桐叶,联想着浩繁无涯的文学,不禁潸然泪下,因为我发现他们是如此的相似。 & & 梧桐叶因为自身具有悲剧意蕴而令人望而生泣,而文学因为蕴含悲剧意味令人情不自禁的落泪。 & &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有着文人素有的悲剧情怀,时常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感慨,偶尔也会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无端哀愁。 & & 我热爱文学,尤其对语文情有独钟,而且我认为只有文科才更能彰显语文的魅力,所以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文科。尽管我知道学文科的人远比学理科的人要少得多,却还是凭着对文学的满腔热爱踏进了文科班。 & &我自幼就对文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喜爱之情,曾记得母亲告诉过我,小时候我抓阄,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语文课本。我想或许因为小时候就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才会在如今亦“一意孤行”的选择走文学之路。无论艰辛与否,我都会用兴趣做帆,执着做桨,自信驶向理想的彼岸。 & & 随着岁月的天天流逝,我也正一天天长大,虽然时常也会有“越长大越孤单”的岁月沧桑感,但留给我更多的是对自己人生的思索。在思索中,我渐渐发觉我于文学竟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文学因为历久沉淀而日显其意蕴的深厚,而我也因为遭遇了很多生活与学习上的磨难而渐渐使自己变得有内涵。 & & 与此同时,我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文学的永恒主题是悲剧。从古到今,凡是抒发悲春伤秋以及自身淡抑或浓的丝缕哀愁的文章总是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具有文化的深厚沉淀感。相反,那些调侃引人发笑,抒发自身喜悦之情的文章,则没有多少文学价值。 &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细数梧桐叶,感慨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万古愁肠。*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谢!):·李清照诗词名句李清照 &《渔家傲》 & &李清照 & 《声声慢》 & & & & &李清照 & 《如梦令》 李清照 & &《一剪梅》 李清照 & &《一剪梅》 & & & & & 李清照 & 《如梦令》 & & & & 李清照 & 《如梦令》 & & & & & & &李清照 & &《声声慢》
& &李清照 & & 《醉花阴》 & & 李清照 &《蝶恋花》 & & & 李清照 &《点绛唇》 & & &李清照 &《渔家傲》 & 李清照 &《怨王孙》 & & & 李清照 《武陵春》 & & 李清照 《武陵春》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 & & & & &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 & & & & & 李清照 &《永遇乐》 李清照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 & & & 李清照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 & 李清照 &《孤雁儿》 & & &李清照 &《念奴娇·萧条庭院》 & & & & & & &李清照 & &《一剪梅》 &李清照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永遇乐》 & & & 李清照 & 《声声慢》 & & & 李清照 & &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 & & & 李清照 《夏日绝句》 & & & & 李清照 《夏日绝句》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晋江一个爱国敬业的小人物。
傍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巨人有古今大家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李煜、林清玄等等。本博目的是普及古诗词,弘扬国学。本博非论文,并非所有的都是原创,不少资料来自网络。欢迎引用和转载。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不可以放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