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腺疫苗针是预防肺炎的疫苗什么疾病

打过乙肝疫苗预防针后,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打过乙肝疫苗预防针后,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09-09-24 & 发布
一般情况下没什么注意事项,打疫苗时没感冒就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接种前∵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繁盛低血糖等严重反应∵打针前做好宝宝的工作,让勇敢的宝宝先打,以消除胆小宝宝的紧张害怕心理接钟后∵局部反应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全身反应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度,中度为37.6-38.5度,39度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居家护理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多喝开水家长随时观察宝宝接种后的反应打针后两三天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从婴儿期以至成人,每个人都要接受数次的预防接种,尤其在婴儿期施打预防针的次数更多,已经成了幼儿预防保健项目中最重要的部份。然而,预防接种注射后,常有不少的反应与副作用,常让初为人父母者不知所措。打预防针时应注意:1.打防疫针前,应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2.向医生说清孩子的健康状况,对发热,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及恢复期、器质性疾病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等以后补种。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3.有明确过敏史和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不予接种。4.孩子打过预防针后,要在接种场所休息15-30分钟,接种后如出现高热或其他接种反应,要请医生及时诊治。5.回家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多喂些开水,如孩子有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6.有些疫苗需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连续接种多次才有效,所以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日期进行预防接种,不要半途而废。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身体好的时候进行,如果正在患病可暂时不要接种,有接种的禁忌证者(见下述)不能接种。如孩子腹泻时,不要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空腹饥饿时,不宜注射预防针,以防止血糖过低而引起严重反应。打针前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消除紧张害怕心理,鼓励孩子勇敢地接受注射。打针后要注意接种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预防针接种后,有的孩子会有不良反应,如何去处理这些反应,提供一些方法供家长们参考:卡介苗:注射部位可以照常沐浴,如果有脓泡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是注意不要弄破,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只须擦干并且保持干燥。腋下淋巴结肿大如果直径超过一公分,应至医院检查。乙型肝炎:轻微发烧通常照一般发烧处理即可。三合一疫苗:这是反应最激烈而且频率最高的疫苗,幼儿接种后,可以轻揉二下,如果有些许红肿可先用热毛巾热敷,多喝开水,如果发烧肛温超过38.5度以上,可先服用医师开予之小儿普拿疼,但如果发烧超过39.5度以上则要送医。口服小儿麻痹疫苗:服用小儿麻痹疫苗,前后半小时内不要进食,以增加疫苗在体内繁殖效果,如果有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四肢麻痹无力、痉挛等应速送医。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注射后应多喝开水,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感冒,如果在注射后一、二天就有发烧,应立刻就医诊治。日本脑炎:多喝开水,避免感冒即可。另外如果小宝宝出现神智不清、四肢麻痹、哭闹不安、痉挛、休克时,应即速送医治疗。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疫苗 “亲密接触”了。1岁以内的宝宝,几乎每个月都要接种疫苗。预防接种可以使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使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或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是,它毕竟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宝宝接触某种病原体,像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等常用的减毒活疫苗,实际上就是人为地制造一次轻度感染,所以接种后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打之前注意自己没生病就好了!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乙肝疫苗的接种是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先后经历了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阶段。目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已相当成熟,我国自行研制的疫苗经多年观察证明安全有效,亦已批准生产。乙肝疫苗的发展与应用,将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起重要作用。  人类是乙肝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当安全、有效、足量的乙型肝炎疫苗提供接种使用时,肯定将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已计划实施新生儿普遍免疫,并准备将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范围,全国范围内控制乙型肝炎运动的序幕已经拉开。[编辑本段]一、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当人体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编辑本段]二、乙肝疫苗是如何制备的?如何选用?  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即一种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并非完整病毒。这种表面抗原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乙肝表面抗原曾经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经纯化灭活等严格工序制备而来,即血源性疫苗,该疫苗由于安全、来源和成本等原因已被淘汰(如,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即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如酵母、CHO细胞,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利用重组酵母生产的叫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利用CHO细胞生产的叫重组CHO乙肝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它们都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都可以放心选用。[编辑本段]三、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第四是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4)对于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在意外接触 HBV 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a.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 等,并在3 和6 个月内复查。b.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 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 或抗-HBs 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20μg),于1 和6 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 (各20μg)。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视具体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少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一般均在1~2天内消失,乙肝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有可靠的保证。从免疫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受种者的抗体阳转率在90%以上,接种疫苗后三年,保护率在80%以上;而且,只要疫苗合用方法适宜,疫苗HbsAg含量足够并稳定,疫苗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十分理想。[编辑本段]四、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  (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  (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编辑本段]五、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编辑本段]六、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编辑本段]七、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编辑本段]八、接种乙肝疫苗会不会传染上其他传染病?  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目前的乙肝疫苗都是基因工程疫苗,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不会污染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如注射破损、变质疫苗,或注射过程不按无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编辑本段]九、如果无法做到乙肝疫苗的普种怎么办?  至少要对以下处于乙肝病毒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全部新生儿和幼儿园的孩子;危险职业的工作人员(传染病、口腔科、血液透析室、血站、保育员等等);使用血液制品者;新入伍的军人;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性接触者。[编辑本段]十、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   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未感染乙肝,应尽快接种疫苗,最好全程免疫接种。  目前一般按照0-1-6方法注射,即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0-1-2的接种方法已经再应用的比较少了。   如果已经感染乙肝,则注射疫苗无效。 疫苗没有治疗作用,只有预防作用。  如果曾经注射过疫苗,并产生了抗体,考虑抗体会随着时间减弱,所以有必要在成功接种后的5年内因该考虑再次接种加强针。   目前国内已经实现对新生儿免费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而成年人一般要付费,各地防疫部门均可以借助乙肝疫苗,费用大概在五十元左右。   全程接种后1~2个月应该复查乙肝两对半,如果曾经接种过,只是打加强针,没有必要再次复查。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接种后多久能产生抗体?  一般乙肝疫苗接种成功,抗体可以维持12年左右,但是这个年限因人而异,有少数人1~2年抗体就消失了,有人则可以维持十几年之久。   如果一个人注射了乙肝疫苗后长时间没有接触到乙肝病毒,那么注射乙肝疫苗形成的免疫就会慢慢消失(过3~5年再注射一次就是为了让免疫细胞再次接触到这种灭活病毒并再产生抗体)。  由于婴幼儿和成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产生抗体,而部分人不会产生抗体。乙肝疫苗第一针后大概有30%左右的人产生抗体,而第二种后有50%~70%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抗体。而有的人注射后没有抗体,需要加大剂量注射,但是仍有部分人由于遗传的原因,在多次大剂量注射后仍是无法产生抗体,这类人群要避免和传染源密切接触,以防发生感染。  一般要通过注射疫苗来产生抗体,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编辑本段]十一、注射后有什么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现象,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在1-3天内不治自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您的位置:>>>正文
全国首个“四联疫苗”下月上市 打2针能免疫4种疾病
京报网讯(记者 孙奇茹)由中关村企业民海生物研制成功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四联疫苗下月即将上市。这个全国首个成功研制上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四联疫苗,能够帮助幼儿从原本要打8针疫苗才能预防百白破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4种疾病,变成只要2针疫苗就能完成。
“四联疫苗,简单说就是一种疫苗能同时预防四种病。”民海生物副总经理、技术带头人魏文进介绍,四联疫苗主要针对3个月至5岁大的婴幼儿,用于预防幼儿容易感染的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常合称为“百白破”)和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引起的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和蜂窝组织炎等浸染性疾病。过去,幼儿要忍受8针的痛苦才能对这几种病全部免疫,而如今,2针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1+1=2,这是一个在数学领域再简单、自然不过的道理。然而在疫苗领域里,要想实现“1+1=2”,将四种疫病的预防疫苗组合在同一个疫苗里并充分发挥免疫功效,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百白破的三联疫苗技术国内之前已经攻克了,但是把百白破和HIB疫苗结合在一起,却一直没人做到。”魏文进介绍,研制过程最大的难题在于,百白破和HIB的疫苗混合后,两者极易产生免疫干扰。所谓免疫干扰,就是同时打上百白破和HIB两种疫苗混合的疫苗后,要么百白破导致HIB疫苗无法产生抗体,要么是HIB导致百白破疫苗不产生抗体,两者相互“掐架”。
“加入某个成分后,能否既保护这个又保护那个,同时又不影响另一个成分,每个细节都得反复验证。”魏文进回忆,每一次配方组合或是工艺的细微修改,都要重新进行一次动物试验进行抗体测试。
一次试验需要耗时3个月,而这样的试验,他们进行了上千次。为了支撑技术科研,公司一天的科研投入相当于一辆帕萨特汽车。由于生物医药科研周期长的特点,公司连续8年多只有投入没有市场产出,“硬是这么撑了下来。”魏文进说。
近日,“8年磨一剑”的坚持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希望,民海这个2004年就已启动的疫苗研制项目研制完成后成功获得国家新药审批,并将于下月上市。上市后,一种疫苗就能同时防治四种疾病,既减少了疫苗接种的次数、提高了接种率,又节约了费用,也让这家中关村企业成为了打破国际四联疫苗技术垄断的首家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预防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盘点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疫苗:人一生要打多少针|疫苗|打针|疾病_新浪新闻
&&&&&&正文
盘点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疫苗:人一生要打多少针
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在接触疫苗,比如人生第一针的卡介苗
疫苗伴随成长
  疫苗伴随成长:人一生要打多少针
  【中国新闻周刊网12月25日综合报道 (记者 王娜 实习生 贾悦)】  你知道在疫苗研制出来之前,世界是什么样的么?中国民间过去有“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说法。大意是说,孩子出生后,经过麻疹和天花的考验,才算真正成活下来。而中国民间的这个说法,放之四海皆准,因为国界和人种完全无法阻挡当时的传染病。
  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疫苗就是针对天花的牛痘疫苗。疫苗自发明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关于疫苗的安全性问题,科学界一直在高度关注,包括在使用中的各种规范,也在不断改善。而近月内,湖南等多省接连发生疑似“疫苗致死”案件更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疫苗的误解:孕妇不能打疫苗么?
  美国《健康》杂志曾撰文,就人们对疫苗的几大认识误解进行澄清。
  误解一:别人打了疫苗,我就不会被传染。对于这种看法,美国儿科学会发言人艾瑞?布朗博士给出了解释:“即使别人都接种了疫苗,自己没有接种也会被传染上疾病。某些病菌,如破伤风和甲型肝炎,除了通过人传播,还可以通过污染的土壤或者食物传播。”
  误解二:疫苗打多了降低免疫力。艾瑞?布朗坚决反对这种看法,她称:“每一次接种都是让身体发生一次免疫应答并通过抗体产生防御功能,这样身体就可以对抗可能发生的疾病传染。”儿童接种多种疫苗可以在早期为机体提供更多的保护作用。
  误解三:只有孩子需要打疫苗。很多疫苗是为青少年和成人设计的。最常见的如流感疫苗,可以每年注射一次。大学生在住进宿舍前需要接种脑膜炎疫苗,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也可以从中受益。成年人还需要接种破伤风和百日咳加强疫苗。
  误解四:孕妇不能打疫苗。这个说法不完全对。比如,女性在孕期免疫力有所下降,最好接种流感疫苗,产生抗体后能保护宝宝6个月。
  误解五:很多疾病已被消灭,不用再打相关疫苗。目前全球人类传染病仅天花已被消灭。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百日咳等随时可能在局部地区爆发。因此,该打的疫苗一个都不能落下。
  那些“陪伴”我们的疫苗
  从我们出生开始就要接种各种疫苗,婴儿时期几乎每月都要接种一次常规免疫疫苗。长大以后我们也没有和疫苗说拜拜,为应对季节性传染病、突发传染病等,必要时还需要接种各类疫苗。
  人生第一针:卡介苗
  出生以后被扎的第一针你肯定毫无印象了,它叫卡介苗,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婴幼儿的抵抗力弱,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可以提高婴幼儿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从而大大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减少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乙肝疫苗
  出生后24小时之内,婴儿还要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要在出生时、一个月时、六个月时各注射一针剂量。成年后要依据工作和生活环境再次接种乙肝疫苗。我国是乙肝感染率较高的国家,接种疫苗极为重要。
  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
  最甜蜜的药:脊髓灰质炎糖丸
  在网上搜索“糖丸”,竟有网友说:小时候吃的白色糖丸还记得吗?哪里有卖的?从小时候一直惦记到现在……让这位网友念念不忘的糖丸,相信也是很多人小时候“甜蜜”的回忆。
  “糖丸”学名叫脊髓灰质炎糖丸,是一种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得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严重的导致终身残疾。
  “糖丸”从2个月开始吃,第1年连续口服3次,每次1丸,每次间隔4~6周。按最后一次的10~24个月再服一丸,4岁时为加强免疫再服1丸。
  三合一疫苗:百白破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儿童的抵抗力差,容易被细菌感染。百日咳和白喉都是呼吸道细菌感染,特别是百日咳,特别容易侵犯5岁以下儿童,每次咳嗽要很长时间,咳嗽时表现为一阵阵痉挛性剧咳,使孩子非常痛苦,对婴幼儿有很大的危害。而小儿皮肤细嫩,容易碰伤碰破,引发破伤风。
  新生儿出生后3足月就应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连续接种3针,每针间隔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8天;在1岁半至2周岁时再用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针;7周岁时用精制白喉疫苗或精制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疫1针。
  麻疹疫苗
  在麻疹疫苗使用以前,我国麻疹发病水平很高。我国目前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程序是:出生后8月龄接种第1剂次,18-24月龄接种第2剂次,7岁后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每年3月至5月是麻疹的高发季节,没有免疫力的成年人应接种麻疹疫苗。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已经研究出来越来越多种类的疫苗,这些疫苗为预防、控制疾病做出了很大贡献。除前文提到的疫苗外,现在广为适用的疫苗还有很多,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支气管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霍乱疫苗等等。
  还有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正在研制疫苗,或已取得阶段性成就。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疫苗研制出来,控制疾病,造福人类。
  接种疫苗有禁忌
  专家表示,疫苗并不是人人都适用,不同疫苗有相对应的一些禁忌。
  有一些比较普遍适用的注意事项,比如对鸡蛋或鸡蛋制品过敏者不能接种疫苗;患有疫苗生产厂家的说明书中明确列出的禁忌症的患者不能接种疫苗;严重过敏体质者慎种疫苗;有皮肤病、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发热、急性感染,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病人,待病愈后接种;空腹各类疾病的重症患者慎用;除上述现象外,凡健康状况不适者、禁忌症不易掌握者慎用。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接种疫苗之前携带相关病史资料与医生进行交流,让医生准确地知道禁忌症和慎用症,如实回答各种问题,如:患病史、过敏史(食物和药物)、上次接种同种疫苗后的情况,听从医生意见,以便保护好自己或孩子的安全。
  综合人民网、《科技日报》、《母子健康》报道
(编辑:SN054)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防肺炎的疫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