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腹壁夹层动脉瘤瘤会轻易破裂吗

夺命的“肚子痛”——腹主动脉瘤破裂
  翟水亭主任在为患者做腹主动脉瘤筛查&&65岁以上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长期吸烟者是高危人群&&□记者&刘坤&&很多人都不把肚子痛当回事,可是,专家提醒,肚子痛有时也会要人命,而这种“夺命肚痛”的祸首就是腹主动脉瘤破裂。腹主动脉瘤多发于65岁以上老人,其中80%是男性,死亡率高达80%。专家提醒,如果发现腹部出现搏动性包块并确诊为腹主动脉瘤,可通过微创手术达到治愈效果。&&6月16日,“感恩父爱,关注老年人健康”腹主动脉瘤免费筛查活动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启动。当天,200多名市民参加筛查,有两人基本可以判断为腹主动脉瘤患者,还有20多名疑似患者将进一步接受彩超检查。&&腹主动脉瘤不是恶性肿瘤,但比恶性肿瘤更可怕&&腹主动脉瘤,名字带有“瘤”字,却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肝脏上、脑子里长的那种肿瘤。&&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翟水亭主任说,腹主动脉瘤并不是生长在腹主动脉上的肿瘤,而是腹主动脉的血管壁在受到某些病理因素的破坏后,高速、高压的血流使其扩张膨大,膨大到一定程度后血管壁变薄。翟主任形象地说:“这时候这一小段腹主动脉就像被吹起来的气球,再打个比方,就像自行车轮胎鼓包了。”气球会吹爆,轮胎会爆胎,腹主动脉瘤继续扩张膨大,就会最终破裂导致出血。&&一旦腹主动脉瘤破裂,几分钟就会致命,即便如今医学如此发达,仍有50%的患者会在就诊前死亡,能赶到医院的患者,虽经积极治疗仍有80%会死亡,可以说其凶险程度超过急性心梗、脑出血,“因此,腹主动脉瘤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比恶性肿瘤更可怕。这简直就是肚子里一个隐形的‘不定时炸弹’!”&&翟水亭说,动脉瘤在全身血管皆可生长,但腹主动脉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心脏射出血液后,首先泵入胸、腹主动脉,它们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最易“鼓包”。正常情况下,腹主动脉的直径大约是2厘米,如果扩张膨大50%也就是超过了3厘米,我们称它为腹主动脉瘤。&&&肚子痛会致命,爱因斯坦死于腹主动脉瘤&&在“感恩父爱,关注老年人健康”腹主动脉瘤免费筛查活动媒体见面会现场,一位老爷子现身说法。老爷子今年79岁,有高血压病史十年、糖尿病病史五年,突然有一天肚子隐隐作痛,他体形比较瘦,伸手一摸肚子里有个会搏动的肿块。到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是腹主动脉瘤。听了医生介绍腹主动脉瘤的危害,老爷子的血压吓得更高了。幸运的是,翟主任为其实施了微创手术,成功将这颗不定时炸弹拆除。&&很多人根本没有发现肚子里的隐形炸弹,直至“爆炸”那一天。65岁的郑大爷吃完晚饭后,老觉得肚脐周围“隐隐痛”,而且腰酸胀得厉害。一开始,家人不以为意,女儿帮他捶了捶背,让他躺下休息。可是,半小时后,他感觉肚子疼痛加剧,到附近医院就诊,医生说是胃肠炎,要打点滴,谁知吊针还没打完,他突然大汗淋漓,腰和肚子都疼痛剧烈。转院到大医院,细心的急诊医生一检查,发现郑大爷的肚脐周围有个会搏动的肿块,马上意识到是很凶险的病——腹主动脉瘤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于是,马上利用绿色通道为他做了手术。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血才止住。&&翟水亭说,腹主动脉瘤有两大危害,第一是破裂,血液瞬间喷涌到腹腔里,血压骤降,心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第二个危害是血栓脱落,长腹主动脉瘤的大多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血管壁上附着有血栓,“鼓包”的腹主动脉处形成血液涡流,容易把血栓冲下来,这些脱落的血栓四散流窜,堵塞下肢较细的血管,“治疗早的还能取出血栓,治疗不及时的只能截肢”。&&腹主动脉瘤破裂后,表现为肚子痛,有时候连经验不足的急诊医生都找不到病根儿,一些患者死得不明不白,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死于急性腹痛,最开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其实是误诊了,他死后经过尸体解剖,发现是腹主动脉瘤破裂。&&老年人,每年做一次腹主动脉彩超&&这么凶险的一种疾病,又如此无名,肯定是一种罕见病吧?翟水亭说,腹主动脉瘤不算罕见,在老年人中甚至称得上常见,腹主动脉瘤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约为8.8%。腹主动脉瘤患者,80%都是男性,因此本次免费筛查活动选在父亲节,意义就在于此。&&翟水亭说,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高龄人群、吸烟人群,都是腹主动脉瘤的高发人群。&&如此凶险的老年人高发疾病,非常可惜的是,绝大部分腹主动脉瘤患者平时没有症状,大多数是在正常体检时初次发现的,还有少部分患者是在洗澡时摸到肚子里有个搏动性肿块。“很多老年人保健意识很强,每年要做一次体检,肝胆胰脾肾彩超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只需要加一个腹主动脉部位的彩超,即可发现‘隐形炸弹’。我们强烈呼吁老年人每年做一次腹主动脉部位的彩超或CT!”翟水亭告诉记者。&&在免费筛查现场,一位68岁的老人被翟水亭主任“筛”出了腹主动脉瘤。老人患有多年高血压、糖尿病,偶尔胃不舒服,用手揉揉,却按到肚子里有一个跳动的包块。他一直纳闷是怎么回事,看到本次免费筛查活动,就赶了过来。“能筛查出腹主动脉瘤,这位老爷子真算是非常幸运!”在筛查活动当天,有200多名市民参加筛查,有两人基本可以判断为腹主动脉瘤患者,还有20多名疑似患者将进一步接受彩超检查。&&专家提醒,若老年人心前区、腰背部或腹部突然呈现撕裂感、刀割感等剧烈疼痛,并伴血压异常升高等症状,不仅应考虑急性心梗,还应考虑隐藏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可能。&&3厘米小切口微创手术,可拆除“不定时炸弹”&&如果查出有腹主动脉瘤,该怎么办呢?翟水亭说,直径超过5厘米的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较大,需要进行治疗;直径在3~5厘米的,如果形态不均匀、疙疙瘩瘩的,或者鼓包的瘤上又有小鼓包的,也要积极治疗。&&如果腹主动脉瘤较小,暂没有破裂风险,可以保守治疗,比如说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治疗这些原发病会减少动脉的硬化,延缓动脉瘤的发展。同时要进行动态观察,定期做彩超、CT。&&如果腹主动脉瘤出现疼痛等破裂倾向,要及时手术。以前,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多采取传统外科大手术,从膈肌至耻骨联合长20~30厘米的大切口让很多老年人难以承受,操作也较为复杂,需要全身麻醉,术中出血多,导致很多患者无法耐受手术而被迫放弃治疗。&&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腔内介入修复术正在成为腹主动脉瘤最为主要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只需要在大腿根部开一个3厘米长的小切口,经股动脉将人工血管导入主动脉并将其从导管内释放,使血流从人工血管内流过,从而防止动脉瘤破裂。这种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甚至只需局部麻醉,这种技术完全与国际同步,经过翟水亭手术的患者最大的已经90多岁。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四川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腹主动脉瘤破裂及先兆破裂的CT征象(一)
腹主动脉瘤破裂及先兆破裂的CT征象(一)
早期诊断腹主动脉瘤破裂和先兆破裂非常重要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CT征象通常比较直观。大多数破裂表现为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膜后血肿。主动脉周围的血液可蔓延至肾周间隙,肾旁间隙或两者。腹膜内渗出可为短期或迟发改变。主动脉壁连续性中断或者环状钙化的动脉壁上的局灶性破裂可能就是破裂口所在。在最初的壁内出血到渗出至动脉周围的软组织,通常有几个小时的间隔。瘤内或先兆破裂很难辨认。主动脉周围的少量积血易与十二指肠,动脉瘤周围纤维化或者腺病相混肴。提示动脉瘤不稳定或先兆破裂的影像学特征包括动脉瘤增大,血栓-管径比率低,出血致附壁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内出现外周性的新月形高密度影,代表了急性壁内出血,是先兆破裂的又一CT征象。动脉瘤的后份紧贴椎体通常为合并瘤内破裂。引言
大多数腹主动脉瘤都是真性动脉瘤,其形成机制是动脉壁的三层结构(内膜,中层,外膜)薄弱导致动脉腔局限性的扩张。而假性动脉瘤则不由正常的动脉壁所包绕,仅被覆以动脉外膜或周围软组织,腔内充填以与动脉腔相交通的血流(图1)。动脉瘤可发生于动脉的任一节段,但多数好发于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主动脉直径大于等于3cm时可定义为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样扩张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很少发生于50岁以前,但50岁以后的发病率达2%-4%。诊断的平均年龄为65—70岁,男性多于女性。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以及有腹主动脉瘤的家族史,都是该疾病发展的强危险因子。
腹主动脉瘤旁的腹膜后血肿是瘤体破裂的最常见影像学改变。出血经常延伸至腹膜后腔,包括肾周和肾旁间隙,腰大肌和腹膜。腹腔内渗出为间接的或迟发的征象。
如果病人表现为腹痛,并能发现大的腹主动脉瘤,但是没有直接的破裂征象,这将导致诊断上的困难。此时,症状有助于判断动脉瘤的稳定性,先兆破裂及内漏。图1 主动脉瘤的分型。图示正常的动脉壁结构及真、假性动脉瘤的瘤壁结构。影像技术
由于CT的检查速度快,而且在很多医疗单位都有普及,因而是评价急性主动脉综合症的最佳设备。如果急诊科配有多探测器CT扫描仪,则可在数分钟内完成检查并获取图像。磁共振(MR)成像需要较长的采集时间,获取图像也不是很方便。超声(US)在评价急性主动脉异常的价值极为有限,通常受到肠气及病人体型的限制而无法观察主动脉全程,而且,超声图像依赖操作者的手法,不易获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当病人的情况极不稳定,不允许移至CT扫描机时,床边US检查则有所帮助。超声有助于判定动脉瘤的大小及检出腹腔积血。实际上,超声在辨别动脉瘤先兆破裂或瘤内破裂上价值极为有限。
CT血管造影已经成为腹主动脉瘤可疑破裂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由于腹主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征象及症状经常与阑尾炎,胰腺炎,肠梗阻相似,有时会在针对非特异性腹痛或肾绞痛的非急诊CT中检出。
平扫CT可发现腹主动脉瘤周围的腹膜后出血,从而诊断动脉瘤破裂。增强CT还能显示动脉瘤的管径,有无活动性外渗,动脉瘤与髂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腹主动脉瘤4排或16排CT扫描方案为,首先使用5mm的准直行腹部和盆腔平扫,然后使用造影剂跟踪技术对腹部和盆腔行1mm的CTA扫描,最后延迟至门脉期(80s)再行5mm的腹部和盆腔扫描。薄层采集有利于多平面重建,评价腹主动脉瘤与其它腹部血管结构的关系,以及制定血管内支架放置的计划。造影剂的最佳注射速率为3-4mL/s,实际上,1.5~2mL/s的低注射速率也能满足诊断要求。造影剂为非离子型,总量约90mL即可提供诊断质量的图像。无需服用口服造影剂。动脉瘤破裂的征象
腹主动脉瘤旁的腹膜后血肿是动脉瘤破裂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主动脉周的血液能延伸至肾周间隙,肾旁间隙或者腰肌内,向腹腔内延伸可以是即时或迟发征象。有时因某种临床指征或为评价动脉瘤而行非增强CT时,可以很容易显示这些征象,如行增强CT,则经常能显示活动性地造影剂外渗(图2,3)。尽管常规使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来修补破裂的动脉瘤,目前血管内修补术(图4)也日益为人接受,特别是在某些手术后易合并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或者某些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4,5)。图2 主动脉瘤破裂的女性患者,80岁,腹痛,高血压。轴位(a)和矢状位(b)CTA图像显示造影剂活动性的外渗入腹主动脉瘤的血栓部分(箭),同时合并有弥漫的腹膜后出血(箭头)图3 男,67岁,主动脉瘤破裂,临床表现为腹痛及高血压。轴位CTA图象显示一个破裂的大腹主动脉瘤,合并活动性地腹膜后外渗 (a中箭)和腹腔内出血(b中箭)。图4 腹主动脉瘤破裂,男,68岁,腹部和右臀部疼痛。(a,b)轴位增强CT图象(a为b的上一层面)显示腹膜后出血(箭头)和右侧的腰肌血肿(箭)。(c)治疗后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内支架成功的修补了破裂的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内破裂的一个重要影像特征是动脉包含征。当主动脉的后壁与邻近的结构分界不清或者与紧接邻近的椎体时,可以见到该征象(图6)。图6 主动脉包含征,55岁,男性,患腹主动脉瘤,近来背部隐痛。轴位CTA图像(a为b上一层面)显示一大小为8cm的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后壁紧贴椎体的边缘,呈遮盖效应(b中箭)。后者提示瘤内破裂。请看第二部分(内容来自丁香园)
发表评论:
馆藏&18390
TA的最新馆藏[转]&腹动脉瘤会轻易破裂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腹动脉瘤会轻易破裂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患者信息:男 89岁 安徽 合肥
腹主动脉瘤是否破裂要看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等因素。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苗永昌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常会致命
全网发布: 09:02
&前几天,一向身体健康60岁的王先生因突然腹痛不适到连云港市二院检查,却被医生告知得了腹主动脉瘤,直径近5厘米。如果不及时治疗,一旦发生破裂,引起大出血,会有生命的危险。经该医生介绍,他找到市二院血管外科主任,苗永昌副主任医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普外科苗永昌主任为王先生生实施了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仅在王先生的大腿根部做了一个直径2厘米的小切口。术后第二天,王先生就可以正常下床活动了。术后B超显示血流正常,动脉瘤消失。腹主动脉瘤 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人据 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食物结构变化、运动量减少及工作压力增加等,以前罕见的疾病大动脉瘤变得越来越常见,其发病率已由过去的5/10万,上升到现在的23/10万,接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大动脉瘤是指人体内大动脉如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髂动脉等病理性扩张,当超过正常口径的1/3或以上时,即为大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极大,其中腹主动脉瘤最常见,占80%以上,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与、密切相关。多数腹主动脉瘤患者是在健康体检时发现的。腹部搏动性肿包块可能是腹主动脉瘤患者惟一的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胸痛、腹痛时,常预示动脉瘤破裂或形成夹层。动脉瘤破裂是大动脉瘤的主要危害,常是致命的。“一般来说,瘤体较大、高血压,或同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苗永昌主任介绍说。 &&&&&&&&&&&&&&&&&&&&&&&&&&&&& 一旦确诊 应及早手术治疗  大动脉瘤是一种动脉结构异常的疾病,目前还不能依赖药物治愈,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认为大动脉瘤一旦明确诊断,不论瘤体大小,均应积极手术治疗。首先,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动脉瘤瘤体破裂的几率会逐渐增大。90%以上瘤体呈开放性破裂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常在发病后数小时内死亡。其次,随着年龄增大,患者脏器功能减退,手术风险逐渐增高。再次,与设施完备的大医院距离较远时,更应积极手术治疗。因为这类患者动脉瘤一旦破裂,几乎没有抢救生还的可能。&&&&&&&&&&&&&&& &&&&&&&&&&&&&&&&&&&高龄患者 可以接受微创治疗  “传统手术,即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腹主动脉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约27%)。而多数大动脉瘤患者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常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多数高龄患者常常因难以承受传统手术的创伤打击而失去治疗机会。”苗永昌主任介绍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阿根廷医生 Parodi发明了带膜支架,之后,以其微创的优势,治愈了几千名大动脉瘤患者。我国从1997年开始应用这项技术,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其手术原理是:通过特制的输送器,将一个表面覆盖有人造血管的金属支架,经大腿根部一个直径2~4厘米的切口,输送到动脉瘤腔内,将动脉瘤腔隔绝,使血流不再与动脉瘤壁接触,通过人造血管支架流向远侧。原有的瘤腔因不再承受血流压力并形成血栓,动脉瘤体逐渐萎缩而获治愈。手术可在全麻、硬膜外麻甚至局麻下进行。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使过去因年老体弱、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而无法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大动脉瘤患者获得治疗并延续生命的机会。  目前,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血管外科除实施传统手术及介入方式治疗腹主动脉瘤外,还与国内著名血管外科中心合作,开展了腹主动脉瘤及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让更多血管外科复杂疾病患者不出港城得到国内知名专家治疗,该科还成功实施了主髂动脉闭塞人工血管旁路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旁路手术、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插管溶栓、髂股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大隐静脉点式剥脱术和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腹腔内脏及四肢动脉瘤切除术等,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0:57
苗永昌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苗永昌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苗永昌大夫提问
苗永昌的咨询范围:
胃癌、肠癌、胃肠间质瘤、肠梗阻、疝 及血管外科疾病等普外科疾病
苗永昌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热点问题推荐
普通外科好评科室推荐
普通外科相关标签推荐您好,分享的企鹅
谈笑风生间可夺人性命 胸腹动脉瘤“凶险异常”
重医附二院血管外科孙建明主任分享胸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经验日前,在重庆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沙龙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孙建明提醒市民,“一定要认识到胸腹主动脉瘤的凶险性,有些患者在谈笑风生间,一旦发生动脉瘤破裂,尤其出血恰好在游离腹腔,可能连急救的机会都没有,病人也会因大出血而丧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有血管粥样硬化人群的增多、主动脉瘤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孙主任提醒:一旦患者出现胸腹部剧痛,则应第一时间就诊。“我们曾诊疗过一个腹主动脉瘤患者,仅仅40多岁男性,前一天因严重的腹痛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腹腔很大的主动脉瘤,随即建议手术。但是患者一直犹豫不决。疼痛止住后,自己要求出院了。出院的第二天,我们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就在出院当晚,患者再次病情发作出血过多而去世。非常非常可惜,本来是可以救的!却因为患者对胸腹主动脉瘤的凶险性认识不足,白白丢失了性命!”据统计,腹主动脉瘤未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约1/5的患者在1年内发生动脉瘤破裂,约半数患者于5年内破裂。一旦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死亡率达20%~30%,若手术不及时或行保守治疗,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而早期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只有5%左右。孙建明主任介绍,目前临床针对胸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正向着“微创”的大方向发展,与传统手术相比,以腔内治疗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方法,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恢复期更短,是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孙建明主任说,胸腹主动脉瘤的成因很多,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而且临床上发现的患者的年龄也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我们医院接诊的最年轻的病例仅35岁。因此,对胸腹主动脉瘤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孙主任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在每年的体检中进行必要的CT、磁共振血管造影、心脏彩超等检查,可以有效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瘤并做好预防措施。另外,出现剧烈的难以忍受的腹痛一定要到医院查明病因,应警惕胸腹主动脉瘤破裂。”更多热点》》&#183;&#183;&#183;&#183;&#183;转播到腾讯微博转播到腾讯微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xuho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壁夹层动脉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