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四书五经名句六艺?

古时候的四书五经六艺分别只哪些?
古时候的四书五经六艺分别只哪些?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一、四书——《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四书五经》之《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四书五经》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四书五经》之《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四书五经》之《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二、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四书五经》之《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四书五经》之《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四书五经》之《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四书五经》之《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四书五经》之《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六艺:《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春秋之义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春秋之义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词目】春秋之义
【读音】chūn qiū zhī yì
【释义】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即以王命为重,处理好上下、大小的关系。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基,可谓智乎?”示例: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逮于东汉,怀鸩捣椒,以死相勉,以为春秋之义与易殊旨,间有挂冠拂衣,盖亦疏逖无甚系着意而已。”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春秋文学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春秋文学
春秋文学指中国东周前期春秋时期的文学。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这一段时间。含&&&&义中国东周前期春秋时期的文学精&&&&神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
孔子像春秋时期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春秋文学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在春秋这个转型期,尽管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在人们心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普遍地发生着影响。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正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
春秋文学内容特点
《》是中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它是春秋时代的百科全书,也是探索春秋时代文学演进状况的基本文献,还是世界上第一本百科全书。从语言上看,先秦汉语经过了从、到《》、《》的语言演变,已经能够胜任文学语言的功能。从创作者来看,虽然王公贵族还是作家的主体,但是下层士人和民间的歌手也以他们的创作成绩而成为重要的文学作者群体。从文学理性和文学情感来看,历史理性在春秋时代有强化的趋势,而世俗的情感也在春秋时人的情感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用对史官演变的历史考察与对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可以说明。春秋十二公,每四公一期,可分为三期。即沉潜期、发展期和繁荣期。每期的政治与时代背景、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体现在赋诗与辞令中的文学活动的面貌,以及各期的基本特征都很明显。
春秋文学修辞特点
春秋时代完成了先秦时期旧体文言到新体文言的历史转变,与商周以来的古体文言相比,春秋时期的“新文言”呈现出表现方法自由灵活,修辞手段广泛应用,语言鲜活生动,形式多变,骈散结合,语助词普遍使用等特征。新体文言的成熟使得中国文学的发展有了新的格局与气象:各种文体逐渐完备,文学创作出现繁荣局面,“建言修辞”成为时代风尚,独立的文人阶层趋向形成,文学理论表现出体系性成熟。春秋时代的“文言”变革与文学繁荣标志着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已经进入全面成熟和自觉的历史时期。春秋春秋时期的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春秋时期楚国的观射父所说巫、祝、宗等职务,其职责范围还难以分清,巫和祝都兼有史的职事,显示了巫史不分的状况。根据《·洪范》,可以知道商代已形成了“五行”思想体系,编定于周初的《易》卦爻辞,已经具备了“阴阳”的观念。殷周之际,中国文化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萌芽于商代的“德”的观念,在周代得以发展,形成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文化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的现象。于是,探索宇宙人生、进行哲学思辨和关注社会政治、讨论治国之道的诸子说理散文开始出现了。这些史学和哲学散文具备相当强的文学性。《》、《国语》、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多彩,写作中动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基本具有了叙事文学的特征,奠定了中国叙事文学的传统。大多数说理散文也不是抽象地进行哲学思辨或枯燥地讨论政治、人生问题,而是在文章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带着浓郁的情感,具有丰富的形象,文学价值很高。春秋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宗教颂赞祷祝诗如甲骨卜辞中的韵文、《易》卦爻辞、钟鼎铭文中的韵语等;政治叙事诗如大雅的大部分、小雅的小部分以及颂等;言志抒情诗如小雅的大部分和国风的全部。这些诗歌或追念先祖,或美刺时政,或吟咏性情,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春秋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巫觋在商代具有重要的地位,远比在周代的地位高。他们理所当然地也是文学的创造者。春秋以后,巫觋的地位或职业有所变化,巫术祭祀歌谣逐渐失去其原有的重要地位,但它并没有绝灭。《》中一些祭祖的诗歌,如《大雅·生民》等,都是宫廷巫师的作品。总的说来,巫觋作为文学的作者,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衰亡。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史长于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史官世代传业,儒家所传的经书,多为他们旧藏的典籍。这些经书的文辞可分质朴与文采两类。史官所记录的,如《周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都是朝廷的诰誓,直录周公口语,辞风质朴,不加文饰。史官自作的,如《周书》中的《洪范》、《顾命》等篇,都显示出条理比较细密、文思比较清晰的特点。春秋时期,史官的文化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各国都有自己的史书,其中鲁国的《春秋》留存至今。鲁国史官左丘明采集各诸侯国的史记,作《春秋左氏传》,文质并胜,把史家散文推上了一个高峰,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春秋文化圈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当时官学的内容,据《周礼·地官》记载有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类官学,其后逐渐演变为私人传授,即父子代代相传。贵族掌握了知识文化,才能进行文学创作,所以召公云:“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国语·周语》)其中的公卿、列士都是贵族。他们所献、所箴、所赋、所诵之诗,即《》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的一部分,用以美、刺王政。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周朝同时也有许多民间歌谣,这些歌谣的作者大都是平民。据说这些诗歌经过专人采集后,由掌管音律的乐官、太师修正、加工,再演奏给天子听,以观风俗,知得失,这就是《》中的十五国风。所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文学价值很高。春秋之际,分封制度的解体,导致了上层贵族地位的下降和下层庶民地位的上升。于是,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了一个士阶层,士的人数迅速增加,他们的社会作用也日益重要。随着贵族阶级的衰落,官学或私家传授出现了危机,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春秋末年,孔子在鲁国讲学,“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并发展成为儒家学派。春秋之际,墨家聚众讲学,并形成了有组织的集团,当时称为墨者,后世称墨家。当时诸子开始出现,代表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他们议论时政,阐述哲理,“百家争鸣”的盛况即将到来。
春秋文学作者的身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论语》随着周初分封制的推行。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制礼作乐”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也就是说,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礼乐”的精神实质是对社会秩序自觉地认同,而这些“礼乐”概念或制度又是从前代原始巫祭文化,尤其是巫祭中发展出来的,比如丧祭之礼,乡饮酒之礼等等,这些礼仪的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度,它的核心是“德”、“仁”等一些政治伦理观念。周代的文化改革家们正是通过这一“”的方法,巧妙地完成了理性文化对的突破。正如所说:“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周代敬礼重德的理性精神,使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地位得到了肯定,各种神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否定,殷商时期那种浓厚的巫术宗教色彩减少了。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对历史的关注源于对现实的关注,当神灵不再作为人们行为的动力,不再给人们指示方向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尤其是在社会,人们更需要从历史中寻找行为的根据和经验教训。因此,周代的历史意识空前发展起来,史官原来的宗教职责迅速淡化,他们以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职业信念自觉地肩负着对现实的责任,所谓“史官文化”也因此而成熟。《周书》中的“诰”、“誓”以文献的形式,记录了西周初年征服商人的历史,反映了周初的社会关系和周人的政治理想。春秋时期各国都有史书,而以之《春秋》为代表。现存鲁之《春秋》是经孔子修订的,它的基本精神是“道名分”(《庄子·天下》),即讲社会伦理秩序,并通过对历史事实的选择、以寓褒贬,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显然,孔子是通过修史来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在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和《国语》,此二书继承并发扬了《春秋》的现实精神和表现手法,倡导儒家敬德崇礼、尊王攘夷、固本保民等思想。《》是传散文的顶峰之作,它记述史实,刻画形象,以极为高超的表现技巧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开《战国策》、《史记》等史传散文之先河。《国语》以为主,其言辞典雅、精练,并通过人物语言描绘情节和人物形象,文学成就虽略逊于《》,也为后世所推崇。
除了历史著作外,春秋时期一些杰出的文化巨匠还将目光直接投向现实社会和人生,构建出种种不同的社会理想。因此得到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和韵散结合的《老子》。《》是孔子门人对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德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表达了孔子对现实热切的关怀,它所昭示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文约旨博,言简意赅,极有韵味。《》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宗教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发展了文章的逻辑性,文风朴实无华。《老子》一书有见于社会的混乱和罪恶,提出了“”的社会政治理想,表达对现实的反省和批判,直接导致了道家学派的成立,在上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该书散韵相间,自然变化,不拘一格。
春秋时期,楚国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是诗歌。见于文献记载,楚国诗歌虽不算多,成书于春秋时代的《》,其中虽无“楚风”,但《周南》、《召南》是为南方民歌,《汉广》等篇则又实为江汉流域之作。《候人歌》虽为一句,但“兮”、“猗”语助词的运用,已具楚地民歌的,对后来的创作,显然有直接的影响。散见于其他典籍,也还有不少楚国(地)民歌。如《说苑》记载的《楚人诵子文歌》、《楚人为诸御己歌》、《越人歌》,《新序》记载的《徐人歌》,《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河上歌》、《申包胥歌》、《渔父歌》,《·微子》记载的《接舆歌》,《孟子·离娄》记载的《孺子歌》,以及《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的《优孟歌》等,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楚国(地)诗歌的成就。春秋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一种婉而多讽的特征,这一特点表现在各种文体之中,如《春秋》、《》等历史文献中的“书法”,即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以“比兴”为主要的艺术手段,再加以叠唱的结构形式,造成一种含而不露、回环往复的效果。刘勰概括道:“《诗》主言志,诂训同《书》,摛风裁兴,藻辞谲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文心雕龙·宗经》)。这就是说《》采用了,文辞优美,比喻曲折,最能切合人们的内心情怀。这种美学倾向为后代其他文体所宗尚,所谓“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文心雕龙·宗经》)。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春秋史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春秋史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作&&&&者出版时间2010-12
纸张:胶版纸
定价:32.00元
装帧:平装
国际标准书号:5[1]
《史》是一部将体裁、纪年体、、及会要体、杂考体等体裁写作之长融会而创的一种分章综述的新体裁。是学界公认的的代表作,完成于1941年。它又是一部将极深奥繁复的考证化为极通俗浅显的写出之作。文中甚而将古文古诗皆译作白话文。其学术价值一直收到学界的赞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提到春秋史研究状况时,还说就专著而言,迄今为止还没有代替建国前出版的童书业《春秋史》这一部书。在此书序言中说:鄞童君丕绳,笃学好古,于乙部书尤邃。年来专治春秋史,最其所得,成此一编。其体例极谨严,而文字极通俗。征引古书,率多隐括其辞,出以己意,盖今世史家之例然也。[1]自序
第一章 略附注
第二章 从到春秋时的经济和社会情形
第三章 从西周到春秋时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学术
第四章 种族疆域与世系追述
第五章 黄河下游诸国的争雄
第六章 齐桓称霸前的国际形势
第七章 的霸业
第八章 的崛起与晋文称霸前的国际形势
第九章 与晋文襄的霸业
第十章 楚的强盛与狄的衰亡
第十一章 的复霸
第十二章 之约的完成与中原弭兵时期各冒内政的变迁
第十三章 社会制度的变迁
第十四章 的出现
第十五章 北方政局的终结
第十六章 南方的混战与吴的衰亡
第十七章 春秋史结论
童书业著述目录
童书业和他的《春秋史》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鲁春秋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鲁春秋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先秦时编年史。鲁所记。约当秦代焚书时亡佚。《.坊记》:“未没丧不称君,示民不争也。 故《鲁春秋》记晋丧曰:‘(晋大夫)杀其君之子奚齐’。”&《鲁春秋》是撰写于先秦的一种诸侯”史记”。被保存到《鲁春秋》里面去的史料,则基本来源于史官们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所进行的如实记录。因而《鲁春秋》一书兼具和原始的双重性质。根据《.昭公二年》记载判断,《鲁春秋》记事当起于。在儒家经典《》当中,较系统地保存了《鲁春秋》内用以叙述春秋历史的大量史料。后人通过阅读此书,亦可对于《鲁春秋》的原貌而有一个大略的认识。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书五经六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