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前可以喝水吗过后第二天可以去献血吗

献血后多长时间恢复?今日献血告诉你
假如献了血,血液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到献血前水平呢?
这是今日献血的小雪在经常听到献血的朋友问到献血后得多久能恢复身体的问题,今天,就为大家作详细解答。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约占血液总容积的55%,其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2%),其余的是固体物质(约占8%),包括血浆蛋白、无机盐等。血细胞约占血液总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这些血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如红细胞的寿命是80-120天,白细胞的寿命是7-14天,血小板的寿命是7-9天。正常情况下,每天约有40毫升红细胞死亡,同时,也有相应的红细胞新生,在失血(如献血)后,人的造血功能比正常增加4倍。
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盐,只要1-2小时便可得到补充;蛋白质1-2天内就可完全补足;白细胞、血小板约7天可恢复;恢复较慢的是红细胞,大约在1个月时间内即可恢复。
献血后恢复需注意
1 抽血局部按压时间足够。
一般献血时抽血的针头比普通点滴的要大而粗,所以,完成献血以后,止血绷带应保留30分钟,而穿刺点的敷料至少保留4个小时。
2 献血后注意休息5-10分钟。
完成献血以后,要在医生的观察下静坐5-10分钟以上时间,同时注意自己是否发生其它不适症状,如头晕、心慌、胸闷等。确定没有任何不舒服症状出现,才可以放心地离开献血现场。
3 当天注意穿刺针眼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献血当天在防止抽血局部肿胀的同时,还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献血后24小时内最好是不要洗澡,如果洗澡应以淋浴为主,同时注意不要揉搓针眼处,更不能被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
4 注意充分休息恢复精力。
虽然献血量不会带来太明显的感觉,但还是要注意充分休息,以恢复往日的精力。晚上要按时入睡,保证每晚睡眠时间;以轻松日常事务为主,避免重体力劳动。
5 调整膳食结构及时补血。
献血后不用刻意大补,但是可以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及时进行补血。可以多进食一些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红枣、鸡蛋、瘦肉、猪血、黑木耳等等。做到种类繁多,花式不一。帮助人体的血中各项指标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6 注意加衣保暖预防感冒,适当增加饮水量。
献血过后,遇气温变化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的发生。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
所以说,只要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科学献血,明白献血后的的注意事项,是无需担心献血后的恢复问题的。
了解更多献血知识可登陆献血网。或者打开手机下载今日献血APP更多献血知识好玩的在等着你!千万人献血者都在用的今日献血APP。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以前在家的时候也献过血.不过那时也没什么不好的反应.可我现在在外地工作了,我也到无偿献血车上去献血.可这次献血之后.我的胳膊,也就是被抽血的地方好痛,而且有大片的青红色.我找医生看了看,医生说是献血人员没有给我做好护理.
人体造血和血细胞的老化死亡存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献血会打破这个平衡,打破平衡之后有好的一面(促使脊髓肝脏等器官造血)也有不好的一面(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下降等);
所以不能盲目地说献血对身体好不好,因人而异;
但要提醒:献血之前一定要身体状态良好,献血之后一定要注意休息,补充营养.
其他答案(共10个回答)
“人过三十不宜献血”没有科学根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教授 马明信
血液常被誉为“生命之河”,正常人一刻也离不开它。但是,对于献血,在民间却流传着“年轻人不应该献血,尤其是还没有结婚的人”、“人过三十不宜献血,否则易患高血压或贫血”等种种说法。为此,山西省的刘心宇等读者感到有些纳闷,献血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应该说,上面的说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说明许多人对于献血缺乏更多的了解。事实上,我们国家对献血极为重视,也为之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规范献血,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并于日正式施行至今,对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证作用。
什么是献血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献血就是由健康成年人献出少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
那么献血会不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育呢?科学研究表明,正常成年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在一般情况下,约有20%~25%的血液在体内备而不用,只有当特殊情况下才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我们一次献血200~400毫升,才只占总血量的5%~10%,显然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而且献血后人体能迅速恢复血液的相对稳定,如血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可由组织液渗入血管内,1~2小时就可得到补充,血液中的蛋白质则由肝脏合成,200毫升中的蛋白量只相当于6个鸡蛋所含的蛋白量,很易补充。同时正常人体每时每刻都有一定数量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和不断有新的补充,不献血时血细胞会照样衰老死亡,献血后反而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使血液更具活力,尤其是对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因此适量献血对身体还是有利的,是一件利国、利民和利己的大好事。所谓“年轻人不应该献血,尤其是还没有结婚的人”和“人过30岁后不宜献血,否则易患高血压和贫血”等说法是无科学依据的。
当然身体不符合献血条件的人,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贫血等,是不宜献血的,献血对这些人的身体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
中年人最宜无偿献血
从保健医学的角度讲,中年人最宜于进行无偿献血。人到中年造血功能逐渐下降,并且运动量减少,身体代谢趋于平衡,容易发胖,易出现血铁、血脂、胆固醇等指标超标,血液黏稠度过高、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的中年人如果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适量献血,可以减少血液内的各种成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流加快,还可以刺激骨髓等造血器官保持旺盛的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年轻细胞的比例,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
美国专家的研究成果显示,非献血者当中已知有心脏病史的人超过1/4,在献血者中此比例只有8.5%,献血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低于非献血者。英国科学家还发现,男子经常献血可降低血铁含量,因此具有防癌作用。妇女在育龄期每次月经会丢失一部分铁,但绝经后身体内的血铁含量会迅速增高,进行保健型献血有利于保持血液中各项成分指标的稳定正常。
献血能预防心脏病
研究证实,献血不但无损健康,反而可以预防心脏病。这种对献血的新见解,是芬兰专家们通过对自愿献血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后发现的。他们指出,成年男性中的每年定期献血者,很少患心脏病,而从不献血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要比前者高出2倍以上。英国营养基金会科学部主任玛格丽特的研究,也得出与前述相近的结论。献血能预防心脏病的原理是什么?
专家们解释说,健康人,特别是健康成年男性,血液中的含铁量和含铜量,都明显高于其它人。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元素,都有加剧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中铁、铜元素含量,而献血后经常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的食物,又能起到抗血脂氧化的作用,故献血者心脏病发生率会大大降低。
(本刊资料库)
========下面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帮助您!!========
***1:定期适量献血有好处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身的健康进行了“投资”。
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1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
男子献血还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国际癌症》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经周期性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这类女性的含铁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遇到意外事故,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从上述分析来看,献血者由于血液新陈代谢较未献血者旺盛,其寿命会延长。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献血者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情绪也处于最佳状态,对健康有益
***2 男士献血好处多
有研究认为,中年男子每年献血550毫升,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减低86%。这一研究认为、男子年过40岁,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脂肪容易积存,许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定期献血则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国际癌症》报道,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肿瘤的几率就提高,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的发病也增多。适量献血,特别是男人献血能改善血液中制造红细胞的铁的含量。捐出血液体内铁元素含量会适当减低,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年轻妇女与男性相比较少患中风、心脏病和肿瘤,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上述疾病的机会也就随之升高。分析原因,认为中青年妇女每月的月经失血加速了红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骨髓造血,使新生的红细胞数量在血液中含量增多,输送更多的氧气及营养成分给身体各部位,因而降低了患心脏病的风险。
参考资料:
献血无损健康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 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 2000亿个,血小板 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决不会影响健康.
•献血好处多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一、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l-2次的1532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 0.043%,同期未献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 1/2。
三、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四、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五、可延年益寿
  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 67.5岁;
  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
  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献血对人体当然有一定的害处。现在总是宣传献血无害,只不过是为了鼓励献血。如果真像某些人说的献血不但无害还有利,那么经常放放血不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了吗。如果...
我献过,之后胖了六斤!可和我一起的一个朋友瘦了十斤,可能因人而异吧,不过她瘦的前提是献完血后感冒了一场!
正常人献血400CC一般只要两个星期身体就可恢复正常.
正常情况下一次献血200ml,最多400ml。献血前要先体检,如果你身体条件符合标准,理论上不会有任何影响。当一次献血大于400ml时,可能会出现头晕、黑朦等血...
打鬼!献血当然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我坚决反对所谓献血对身体有好处的不负责任的言论。道理很简单,失血会造成血细胞和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等各种有效成分的减少,使血液...
答: 老公这几天要和我闹离婚,有点小担心,原因是我不能生孩子,我感觉很对不起老公,想挽回这婚姻,所以就去了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得了不孕不育。我怎么办?自从得了这个病之后...
答: 你好,这种情况平日多锻炼身体,多运动,适当做缩肛运动,严重者做个美容术,多注意卫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
你好,建议多观察一下,平日多注意卫生,多锻炼身...
答: 病情分析:
可以用一些促排卵的西药。要去医院检查卵泡的情况,具体的对症治疗。
指导意见:
建议检查清楚后,用中药调理治疗。也可以用点调经促孕丸之类的
答: 您好,乳腺炎好发哺乳期,一般的表现症状就是乳腺的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不适的。要积极抗感染治疗。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献血后第二天可以去参加体检吗?_百度宝宝知道献血以后多长时间可以恢复啊,献血后有什么
14:19&&&&&&浏览6599次
病情描述:献血以后多长时间可以恢复啊,献血后有什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如果少量献血的话,一般是献全血,200ml以内,没有太多感觉的,献血后一般补充一下营养就好了,如果出现头晕的情况,喝杯红糖水,平卧,但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副主任医师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更多相关问答避免艾滋病窗口期献血造成传染真的是科学难题?献血者献血后一个月再次验血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 知乎7被浏览3299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抽血前可以喝水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