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指导方案导

康复指导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4页
文本预览:
中国助听器验配师培训 四级 第7章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第1节 助听器使用指导
掌握助听器使用及保养知识 能指导听力障碍者正确使用、配戴、保养助听 器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一、助听器使用基本知识
助听器注意由传声器、放大器、接收器、 电池、音量控制等组成,将声信号转换成 电信号,放大后再转换成声信号输送至外 耳道。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各项功能按钮的使用
开关:一般分为0、T、M档,O为切断电源,关闭 助听器;T档为感应线圈,接收电话和闭路线圈放 大系统;M档利用传声器接收声音,为平时使用档 位。有些助听器以电池仓的启合控制开关。 音量控制器:多数助听器有一个拨盘或齿轮的音 量控制钮。由可变电阻直接至放大器电路。用以 调节传入信号的放大程度(控制输出增益)。 音调控制器:相当于滤波的功能,用以调控助听 器的频响变化。不同类型助听器的音调控制器对 频响的影响有所不同(一般有N、H、L档)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磁感应线圈(T档):多数耳背式和部分耳 内式助听器感应线圈。从电磁式耳机中拾 取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放大,而不 需从麦克风拾取声音信号。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助听器主要零部件的检查
受话器 传声器 音量电位器 开关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助听器自检的几种方法
电池检查:应用电池测试器测试电力是否 充足;手握简易检查方法。定期检查电池 接触器是否生锈导致接触不良。 导线检查:主要指盒式助听器。 工作状况:用监听耳机听取不同频率的声 音,主观判断声音是否失真及噪声。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助听器及耳模配戴方法
助听器的使用及配戴
配戴:注意在佩戴和取下之前应先将开关关上; 长时间不用助听器应把电池仓开启或置关闭档。 电池安装:注意正负电极 音量控制器:以助听器处方为准。模拟助听器 不能开至满档;数字助听器音量常保留一定的 调整空间。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助听器晨检
检查电池电量——电量检查 用监听耳机听取声音——主观判断 给患者配戴后测试对声音的反应,以确保助听 器正常工作——临床测试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如何保养耳模
每天用干燥柔软布料擦净,除去声孔内污物 每周用肥皂水洗涤一次,去掉油污,不可用酒 精擦洗 每晚将耳模声孔内的水汽、水珠去掉,最好放 于有干燥剂的小盒中
丽声助听器(福州)有限公司
更换耳模:原则上年龄越小更换频率越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欢迎浏览血液健康网!
微信公众号:m3blood
&您现在的位置: >>
骨髓纤维化-康复指导
&&&&& 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饮食调理
  骨髓纤维化患者饮食应有节制,尤其要注意少食煎炸、熏烤、过焦的食物。
  不吸烟、不饮酒。
  多食一些无公害蔬菜、适量新鲜肉蛋奶。胡萝卜、竹笋、香菇...&&
&&&&&&&&&&&&&&&&&&&&&&&&&&&&&&&&&&&&&&&&&&
&&&&& 骨髓纤维化病人的用药原则
  骨髓纤维化病人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
&&&&& 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食疗方
  1.人参炖瘦肉红参或西洋参10g,瘦猪肉少许,加水200ml ,文火炖2小时,加盐少许食用。大补元气。适用于气虚明显者。
  2.乌鸡炖构根于乌鸡半只,构根子10g,加......&&
&&&&&&&&&&&&&&&&&&&&&&&&&&&&&&&&&&&&&&&&&&
&&&&& 骨髓纤维化的日常调理
  (一)生活调理:适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生活起居有规律。
  (二)饮食调理:加强营养,多补充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可适当多进补肾、养血的......&&
&&&&&&&&&&&&&&&&&&&&&&&&&&&&&&&&&&&&&&&&&&
&&&&& 骨髓纤维化患者需加强营养
  骨髓纤维化病人应多补充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可适当多进补肾、养血的食物,如核桃、红枣、花生等。适用于贫血、虚弱等症状及化疗后骨髓抑制者。常用食疗方有:
&&&&&&&&&&&&&&&&&&&&&&&&&&&&&&&&&&&&&&&&&&
&&&&&& 一、预防
&&& 避免接触放射线及苯、铅等化学物质。因职业需要经常暴露在这些损害性因素下者应严格执行防护措施。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应有规律,劳逸结合,饮食应有节制,......&&
&&&&&&&&&&&&&&&&&&&&&&&&&&&&&&&&&&&&&&&&&&
  坚持继续服用中药加强营养,多补充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可适当多进补肾、养血的食物,如核桃、红枣、花生等。适用于贫血、虚弱等症状及化疗后骨髓抑制者。
  1) 人参炖瘦肉 红参或西洋参10g,瘦猪肉少许......&&
&&&&&&&&&&&&&&&&&&&&&&&&&&&&&&&&&&&&&&&&&&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为您提供:.....
免费咨询热线:400 &传真:029-&&&&服务邮箱:
版权所有: 陕ICP备号-1康复训练指导_脊柱侧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690贴子:
康复训练指导收藏
关于脊柱侧弯瑜伽理疗的FAQ:脊柱侧弯物理疗法的重点。脊柱侧弯是一种三度空间的变化,包括前后、左右倾侧及左右扭转,需要一些专业的三维运动训练,加上正确呼吸的配合,能有效地缓解侧弯病症。避免术后肌肉萎缩或是四肢发育不均衡导致生活学习姿势不当,而造成Functional Scoliosis (功能性脊柱侧弯),根据手术成功标准及患者自身情况,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锻炼,提高身体状态。瑜伽练习其目标不是把脊柱侧弯的部分拉直,而是必须学会接受他们以及努力去了解它们,并为自己的身体加强敏感性和认识性,治疗不仅仅是整顿脊柱侧弯或者治愈疾病,而是学习和培养自己的爱和信任。 脊柱侧弯瑜伽理疗要注意的问题。2.1脊柱侧弯康复训练时不能练习的瑜伽体位2.1.1三角式:把一边手臂带动身躯向同一方向伸展,把手掌放在脚踝后,上手臂与前掌形成一直线。为什么不适合脊柱侧弯患者:脊柱侧弯患者肩膊与胸椎扭转的方向是呈相反方向的。如患者右胸椎侧弯,肩膊会有向前扭转的情况,经常练习三角式姿势,会导致胸椎向后凸的情况加剧,三角式左或右的伸展),会将肩膊及胸椎转向同一方向。2.1.2眼镜蛇式:利用背部肌力将躯干抬起,肩膊转后及挺胸,脊骨尽量后仰,保持后大腿及臀部肌肉收紧。为什么不适合脊柱侧弯患者:胸椎和腰椎的向前,弧度会增加。很多脊柱侧弯患者有平背的问题,眼镜蛇式会令平背情况加剧。2.1.3坐立扭转式:将脊椎由下背开始转向一边后方,头和视线同样转向同一边的后方,手按着地面以稳定姿势。当吸气时,挺直背部。呼气时,把身躯往后方扭转多些。为什么不适合脊柱侧弯患者:坐立扭转时,如肩膊和胸椎向后扭转,盆骨会扭转向前方。事实上脊柱侧弯患者胸椎会向后凸,但肩膊和盆骨是向前凸。练习坐立扭转不但没有矫正脊柱侧弯的形态,更会令侧弯加剧,例如胸椎向后凸更明显。 3、脊柱侧弯瑜伽理疗理论依据。瑜伽是印度的宗教文化,利用呼吸/体式/冥想来感受自己的身体,让思想和精神及身体和谐统一。瑜伽理疗是印度吠陀经典的生命学科,是医学和Siddha 医学。瑜伽理疗是一种人体实践经验的科学,它提供我们可以探索生命的所有方面的方法,包括喜悦与痛苦,健康与疾病,情绪与心态,以及超越这些的状态。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已个体的体验发现我们固有的、残缺的自我得到改善。理疗瑜伽课程的调理包括:人体部位、情绪障碍、心态意识等。
因为很多同学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只能大概的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误区术后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祝福大家加油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当月销售排行
¥33.00¥29.80¥29.80¥12.00¥35.00¥29.80¥35.00¥45.00
浏览同类新书
原价:¥39.90折后价:¥33.92原价:¥59.00折后价:¥50.15原价:¥39.80折后价:¥29.85原价:¥39.80折后价:¥29.85原价:¥118.00折后价:¥88.50原价:¥45.00折后价:¥33.75原价:¥68.00折后价:¥57.80原价:¥49.00折后价:¥36.75
最近浏览的商品
购买了此商品还购买了
实用社区康复指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ISBN:&978-7-
所属分类:>>
原价:40元
折扣价:30元
折扣率:75折
送积分:30
&&& 本指南以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康复为宗旨,简明介绍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
& 能。其中包括社区康复的概念、管理、培训及实施;残疾与康复的基本概念;残疾的预防;现代康复治疗手
& 段,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特殊教育、职业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矫形器及生活自助具的
& 使用等。对常见残疾,如偏瘫、截瘫、脑瘫、智力低下、小儿麻痹后遗症、视力残疾、聋、哑、精神残疾的预防
& 和社区康复,以及残疾儿童和老年人的社区康复都作了通俗、全面的介绍
第一篇& 社区康复概论
第一章社区康复概述&&&&&&&&&&&&&&&&&&&&&&&&&&&&(3)
&&& 第一节社区和社区服务基本概念&&&&&&&&&&&&&&&&&&&&&&(3)
&&& 第二节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6)
& 第二章社区康复工作的管理&&&&&&&&&&&&&&&&&&&&&&&&(10)
&&& 第一节社区康复的行政管理&&&&&&&&&&&&&&&&&&&&&&&(10)
&&& 第二节社区康复的业务管理&&&&&&&&&&&&&&&&&&&&&&&(11)
&&& 第三节社区康复的教育管理&&&&&&&&&&&&&&&&&&&&&&&(12)
&&& 第四节社区康复的评价系统&&&&&&&&&&&&&&&&&&&&&&&(15)
&&& 第五节社区康复的调查工作&&&&&&&&&&&&&&&&&&&&&&&(19)
& 第三章社区康复工作者应遵循的公共卫生原则&&&&&&&&&&&&&&&&(23)
&&& 第一节预防保健及康复预防原则&&&&&&&&&&&&&&&&&&&&&(23)
&&& 第二节社区康复医师职责&&&&&&&&&&&&&&&&&&&&&&&&(26)
& 第二篇& 社区康复总论
& 第四章康复的基本概念&&&&&&&&&&&&&&&&&&&&&&&&&&(31)
& 第一节康复的定义&&&&&&&&&&&&&&&&&&&&&&&&&&&(31)
& 第二节康复对象&&&&&&&&&&&&&&&&&&&&&&&&&&&&(32)
& 第三节康复的原则&&&&&&&&&&&&&&&&&&&&&&&&&&&(32)
& 第四节康复标准&&&&&&&&&&&&&&&&&&&&&&&&&&&&(33)
& 第五章残疾的基本概念&&&&&&&&&&&&&&&&&&&&&&&&&&(34)
& 第一节残疾的定义&&&&&&&&&&&&&&&&&&&&&&&&&&&(34)
& 第二节残疾的分类&&&&&&&&&&&&&&&&&&&&&&&&&&&(34)
& 第三节残疾程度的分级及评定标准&&&&&&&&&&&&&&&&&&&&(36)
& 第四节残疾评定&&&&&&&&&&&&&&&&&&&&&&&&&&&&(37)
& 第五节残疾的预防&&&&&&&&&&&&&&&&&&&&&&&&&&&(38)
& 第六章社区康复评定&&&&&&&&&&&&&&&&&&&&&&&&&&&(39)
& 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39)
& 第二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功能评定&&&&&&&&&&&&&&&&&(48)
& 第三节脑高级功能评定&&&&&&&&&&&&&&&&&&&&&&&&&(51)
第七章社区康复的基本治疗技术&&&&&&&&&&&&&&&&&&&&&&(54)
& 第一节社区运动疗法&&&&&&&&&&&&&&&&&&&&&&&&&&(54)
& 第二节社区作业疗法&&&&&&&&&&&&&&&&&&&&&&&&&&(64)
& 第三节社区物理疗法&&&&&&&&&&&&&&&&&&&&&&&&&&(67)
& 第四节社区传统康复疗法&&&&&&&&&&&&&&&&&&&&&&&&(80)
& 第五节社区言语疗法&&&&&&&&&&&&&&&&&&&&&&&&&&(94)
& 第六节社区心理康复&&&&&&&&&&&&&&&&&&&&&&&&&&(99)
& 第七节社区职业康复&&&&&&&&&&&&&&&&&&&&&&&&&&(104)
& 第八节.社会康复&&&&&&&&&&&&&&&&&&&&&&&&&&&&(107)
& 第九节社区康复工程&&&&&&&&&&&&&&&&&&&&&&&&&&(110)
& 第十节社区特殊教育&&&&&&&&&&&&&&&&&&&&&&&&&&(112)
& 第十一节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115)
第三篇& 社区康复各论
第八章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121)
&&& 第一节概述&&&&&&&&&&&&&&&&&&&&&&&&&&&&&&(121)
&&& 第二节脑卒中社区康复的重要性&&&&&&&&&&&&&&&&&&&&&(121)
&&& 第三节脑卒中社区康复的管理模式&&&&&&&&&&&&&&&&&&&&(121)
&&& 第四节脑卒中社区常见残疾病证&&&&&&&&&&&&&&&&&&&&&(122)
&&& 第五节脑卒中社区康复内容&&&&&&&&&&&&&&&&&&&&&&&(123)
& 第九章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130)
& 第一节概述&&&&&&&&&&&&&&&&&&&&&&&&&&&&&&(130)
& 第二节SCl的诊断及临床表现&&&&&&&&&&&&&&&&&&&&&&(130)
& 第三节SCI的早期处理&&&&&&&&&&&&&&&&&&&&&&&&&(132)
& 第四节SCI的功能评定&&&&&&&&&&&&&&&&&&&&&&&&&(133)
& 第五节SCl的社区康复治疗&&&&&&&&&&&&&&&&&&&&&&&(135)
& 第六节SCI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147)
& 第十章颅脑外伤患者的社区康复&&&&&&&&&&&&&&&&&&&&&&(149)
& 第一节概述&&&&&&&&&&&&&&&&&&&&&&&&&&&&&&(149)
& 第二节临床表现&&&&&&&&&&&&&&&&&&&&&&&&&&&&(149)
& 第三节康复评定&&&&&&&&&&&&&&&&&&&&&&&&&&&&(151)
& 第四节& 昏迷及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康复&&&&&&&&&&&&&&&&&&&(153)
& 第五节颅脑外伤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55)
& 第六节颅脑外伤后常见功能障碍与康复&&&&&&&&&&&&&&&&&&(161)
& 第七节康复治疗&&&&&&&&&&&&&&&&&&&&&&&&&&&&(164)
& 第八节家庭康复指导&&&&&&&&&&&&&&&&&&&&&&&&&&(169)
& 第十一章脑性瘫痪儿童的社区康复&&&&&&&&&&&&&&&&&&&&&(170)
&&& 第一节脑性瘫痪的定义&&&&&&&&&&&&&&&&&&&&&&&&&(170)
& 第二节脑性瘫痪的病因&&&&&&&&&&&&&&&&&&&&&&&&&(170)
& 第三节脑瘫的分类和评定&&&&&&&&&&&&&&&&&&&&&&&&(171)
& 第四节脑瘫临床表现和伴随疾病&&&&&&&&&&&&&&&&&&&&&(172)
& 第五节康复目标的制定&&&&&&&&&&&&&&&&&&&&&&&&&(173)
& 第六节脑瘫的康复治疗&&&&&&&&&&&&&&&&&&&&&&&&&(174)
第十二章智力低下者的社区康复&&&&&&&&&&&&&&&&&&&&&(178)
& 第一节概念&&&&&&&&&&&&&&&&&&&&&&&&&&&&&&(178)
& 第二节评定&&&&&&&&&&&&&&&&&&&&&&&&&&&&&&(178)
& 第三节教育康复训练&&&&&&&&&&&&&&&&&&&&&&&&&&(179)
& 第四节临床治疗&&&&&&&&&&&&&&&&&&&&&&&&&&&&(180)
第十三章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社区康复&&&&&&&&&&&&&&&&&&(182)
& 第一节概述&&&&&&&&&&&&&&&&&&&&&&&&&&&&&&(182)
& 第二节小儿麻瘅症的临床表现&&&&&&&&&&&&&&&&&&&&&&(182)
& 第三节小儿麻瘅后遗症的康复评定&&&&&&&&&&&&&&&&&&&&(183)
& 第四节小儿麻瘅后遗症的社区康复治疗&&&&&&&&&&&&&&&&&&(184)
第十四章颈肩腰腿痛的社区康复&&&&&&&&&&&&&&&&&&&&&(187)
& 第一节颈椎病&&&&&&&&&&&&&&&&&&&&&&&&&&&&&(187)
& 第二节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190)
& 第三节肩周炎&&&&&&&&&&&&&&&&&&&&&&&&&&&&&(193)
第十五章骨关节损伤的社区康复&&&&&&&&&&&&&&&&&&&&&&(196)
& 第一节四肢骨折后的康复&&&&&&&&&&&&&&&&&&&&&&&&(196)
& 第二节脊柱骨折的康复&&&&&&&&&&&&&&&&&&&&&&&&&(203)
& 第三节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204)
& 第四节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206)
第十六章肢体伤残的社区康复&&&&&&&&&&&&&&&&&&&&&&&(209)
& 第一节常见症状和功能障碍&&&&&&&&&&&&&&&&&&&&&&&(209)
& 第二节肢体伤残的评定&&&&&&&&&&&&&&&&&&&&&&&&&(210)
第十七章内脏疾病的社区康复&&&&&&&&&&&&&&&&&&&&&&&(215)
& 第一节高血压病的社区康复&&&&&&&&&&&&&&&&&&&&&&&(215)
& 第二节冠心病的社区康复&&&&&&&&&&&&&&&&&&&&&&&&(219)
& 第三节糖尿病的康复&&&&&&&&&&&&&&&&&&&&&&&&&&(225)
& 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229)
第十八章视力残疾者的社区康复&&&&&&&&&&&&&&&&&&&&&&(235)
& 第一节评定&&&&&&&&&&&&&&&&&&&&&&&&&&&&&&(235)
& 第二节康复治疗&&&&&&&&&&&&&&&&&&&&&&&&&&&&(235)
第十九章聋儿的社区康复&&&&&&&&&&&&&&&&&&&&&&&&&(238)
& 第一节耳聋的分类及病因&&&&&&&&&&&&&&&&&&&&&&&&(238)
& 第二节耳聋的预防&&&&&&&&&&&&&&&&&&&&&&&&&&&(239)
& 第三节助听器的类别及选配&&&&&&&&&&&&&&&&&&&&&&&(241)
& 第四节聋儿的听觉一语言训练&&&&&&&&&&&&&&&&&&&&&&(243)
第二十章老年人的社区康复&&&&&&&&&&&&&&&&&&&&&&&&(247)
& 第一节概述&&&&&&&&&&&&&&&&&&&&&&&&&&&&&&(247)
& 第二节老年人社区常见的健康问题&&&&&&&&&&&&&&&&&&&&(248)
& 第三节老年人社区康复的原则&&&&&&&&&&&&&&&&&&&&&&(250)
& 第四节老年人社区康复的实施&&&&&&&&&&&&&&&&&&&&&&(250)
第二十一章临终患者的护理与康复&&&&&&&&&&&&&&&&&&&&&(253)
& 第一节概念&&&&&&&&&&&&&&&&&&&&&&&&&&&&&&(253)
& 第二节临终关怀的发展&&&&&&&&&&&&&&&&&&&&&&&&&(253)
& 第三节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与理念&&&&&&&&&&&&&&&&&&&&(253)
& 第四节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与护理&&&&&&&&&&&&&&&&&&(253)
& 第五节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254)
& 第六节死亡后护理&&&&&&&&&&&&&&&&&&&&&&&&&&&(254)
第二十二章社区康复患者的营养和饮食&&&&&&&&&&&&&&&&&&&(256)
& 第一节社区康复患者的治疗与营养&&&&&&&&&&&&&&&&&&&&(256)
& 第二节社区康复患者的营养评估&&&&&&&&&&&&&&&&&&&&&(258)
& 第三节平衡膳食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261)
& 第四节特殊饮食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263)
& 第五节社区康复常用食用营养成分表&&&&&&&&&&&&&&&&&&&(266)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73)
附录二残疾人就业条例&&&&&&&&&&&&&&&&&&&&&&&&&&(278)
附录三残疾人教育条例&&&&&&&&&&&&&&&&&&&&&&&&&&(281)
附录四基层残疾人工作要则&&&&&&&&&&&&&&&&&&&&&&&&(285)
附录五我国宪法和法律中有关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规定(摘录)&&&&&&&&(288)
附录六&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95)
&&&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残疾
人、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等康复对象在社会人口中所占比例有增高的趋势,
加之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并日益重视生活质量,社会对康复服务的需求
也越来越高,康复医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残疾人最多的国家,但康复机构数量十分
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专业康复所需要的费用高、时间
长,绝大多数残疾人没有条件接受专业康复服务。另外,残疾人不仅需要在
康复机构的专业康复,更需要连续的、综合的、协调的康复服务,这种服务只
能立足于社区和家庭,亦即社区康复服务和家庭康复服务。
&&& 社区康复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广大残疾人在社
区和家庭得到康复服务的有效形式。与机构式康复相比,社区康复具有就近
就地、经济实用、服务连续、覆盖面大等优势,非常适合我国残疾人数量大、分
布广、经济条件有限的状况。多年的社区康复实践证明,我国已有相当数量
的残疾人通过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恢复和改善了功能,增强了参与社会生
活的能力,这也同时显示出社区康复服务在我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 根据各国经验,在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和家庭康复服务方面,社区中的基
层医务工作者可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不仅可以与专门的康复机构、康复治
疗师密切合作,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广泛的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
实现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用最少的资源产生出最好的效果、效率和
&&& 《实用社区康复指南》的立足点是面向社区和家庭,以通俗易懂的文字,
重点阐述了以人为中心、综合性或整体性的社区康复服务及组织管理,并全
面介绍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概念和方法。在康复训
练技术方面,突出了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效果可靠的原则,并在引进国外现
代康复技术的同时,注意了与我国传统康复疗法相结合。其读者对象不仅适
用于全科医生和基层医务工作者,也适用于康复机构中的康复工作者、医学
& 院校的学生和社区康复管理人员。
&&& 《实用社区康复指南》是在克拉玛依区政府和区残联的直接关心下编撰
& 而成的,参与编写的作者大多是国内知名的康复专家、教授,其中许多人曾在
& 国外进修学习过,又在国内从事康复工作多年,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
& 的实际工作经验,本书就是他们多年来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
&&&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未来残疾人康复
& 工作发展的主要方针是&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
& 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相信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将社区康复的知
& 识、技术和实践经验介绍给广大同行,也有助于非康复专业人员了解社区康
& 复的概念,以共同推动我国社区康复工作的快速发展。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教授
&&& 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主任
&&&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
&&& 卓大宏
&&& 社区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
大中城市的二、三级医院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康复医学科,使病、伤、残者得到
全面康复。但在社区,尤其是农村社区中大量的病、伤、残者仍得不到良好的
康复服务,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经过训练的康复医生、治疗师和护士。因此
WHO提倡社区康复,它是依靠社区的行政领导和群众组织,依靠社区的人
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技术等,以简便实用的方式向社区病伤残者提供全面
康复服务。
&&& 《实用社区康复指南》是在克拉玛依区委、区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组织国
内部分中青年康复医学专家,在推广和实施克拉玛依区全面社区康复基础上
编写完成的。本书是一部结合了社区康复工作的实践并适合专业人员培训
的参考资料。
&&&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管理、分类
等,使读者对社区康复的内涵和外延有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是社区康复的
总论,阐述了社区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这是掌握和开展社区康
复的基础;第三部分是社区康复的各论,针对社区常见疾病,从社区的角度分
析疾病,制定社区康复方案,提出预防的原则。本书的最后附加了《残疾人保
障法》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等有关文件,供读者学习参考。
&&& 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有长期从事康复医学的医师,也有从事康复治疗的
治疗师,他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社区康复进行了翔实的阐述。在编写过
程中,作者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特别是近年来最新的文献资料,这些
文献的作者有的是我们的前辈,有些是我们的同道和朋友,可以说本书的完
成也凝聚了他们的心血,限于篇幅限制未能将参考文献一一列出,在此代表
各位作者向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卓大宏教授对本
书的出版非常关心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励建安教授也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非
常有价值的建议并担任本书的顾问,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 由于篇幅有限、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不高,书中内容恐难概括社区康
复的全貌,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同道、各位读者指正。
成鹏马& 诚
脑性瘫痪儿童的社区康复
&&&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给患儿身体、心理造成巨大影
响,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负担。以前,脑瘫被认为不能预防和治疗,现在,随着围产医学及
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使许多脑瘫儿童致残率下降,使他们学会生
活自理,缩小了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距,能尽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
第一节& 脑性瘫痪的定义
&&&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
障碍及姿势异常。它是一组不同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围
产医学的发展及新生儿、早产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早产儿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大
量危重儿得以生存,由此导致脑瘫患病率逐年上升。
&&& 脑瘫的定义中,脑性瘫痪是指病变部位在脑部,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病理改变常见的有:
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室扩张、神经细胞减少、退行性变等。介于以上原因,脑瘫是一种中枢性
的运动功能障碍征候群,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要贯彻以综合治疗为主,以每一个患儿作为一个
整体,综合评定,找出问题,提出治疗方案,付之于治疗。
&&& 脑性瘫痪是指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即受孕到生后4周,而不是发生在已
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上,并且症状是非进行性的,临床上我们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
脑膜炎、脑外伤等,随着时间的改变,病情会有由逐渐加重到逐渐恢复的变化过程。一些代谢
疾病、变性病等也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征候群,但病变会逐渐加重。所以我们在治疗过程中
要逐渐观察、了解病情的变化。
&&& 由于病因在出生前到生后4周,所以在婴儿期可以表现出一些症状,如通过检查原始反
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运动发育等就能观察到,但由于小儿神经系统早期由
皮质下中枢控制,受反射支配,此时脑损伤后症状多不典型,而且肌张力检查受诸多因素影响,
尤其是孩子当时的状态,所以早期诊断必须慎重。
第二节& 脑性瘫痪的病因
&&&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在围生期(围产期)缺氧而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新生儿常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多见
于围生期窒息和产伤。
&&& 围生期窒息包括宫内窒息和新生儿窒息,任何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
过程受到影响都有可能造成胎儿宫内窒息,如母亲的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病、严重糖
& 尿病、胎盘异常、脐带异常、产前出血、贫血等。新生儿窒息往往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当Apgar
& 评分0~3分持续10 min时,脑瘫发病率&5%;持续15 min,脑瘫发病率为9%;若持续稳定
& 地增长20 rain,发病率为57%。
&&& (二)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
&&& 在孕龄小于37周或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中,由于脑发育不成熟,缺氧和
& 受产道挤压后脑血管易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颅内出血,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高,这些都
& 是造成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的脑瘫发病率高于足月儿和正常体重儿的因素。
&&& (三)黄疸或高胆红素血症
&&& 核黄疸多由ABO溶血或Rh溶血,患儿发生溶血后大量未结合胆红素进人脑内,损害基
& 底神经节和小脑,而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又可造成贫血,这些均可造成胎儿新生儿脑损伤,
& 导致脑性瘫痪。
& 第三节& 脑瘫的分类和评定
&&& 脑瘫的评定一般包括:①临床检查:肌张力、肌力、神经反射、关节角度、感觉、平衡、协调、
语言、认知等;②功能性评定:如发育量表:Gesell量表、Peabody量表、Baylay量表等;脑瘫程
度量表: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PEDI(儿童残疾评定表)等。
&&& (一)肌张力
&&& 一般通过徒手被动运动小儿肢体了解肌张力,还可以通过检查内收肌角、囗窝角、足背屈
角、围巾征等关节角度了解小儿肌张力情况。&
&&& (二)肌力
&&& 指主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肌收缩力。一般用徒手肌力检查法。
&&& (三)神经反射
&&& 反射分为终身存在反射和小儿时期暂时存在反射。反射异常表现为:左右不对称、应该出
现不出现、应该消失不消失、出现病理反射。要了解握持反射、翻正反应、躯干侧弯反射、对称
和不对称颈禁止反射、保护性反应、巴氏征等,何时应该消失及何时应该建立。
&&& (四)关节角度
&&& 能了解肌张力正常与否和关节是否挛缩的情况。需要了解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 (五)感觉
&&& 大龄患儿可以检查浅感觉:如触觉、痛觉、温度觉,以及深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等,还有复合觉:如两点定位、实体觉等。
&&& (六)Gesell量表
&&& 通过检查小儿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力5个能区来了解小儿的发
&&& (七)Pebody量表
&&& 与Gesell量表不同的是,此量表对运动功能评定更为细致,并且它配有与评定对应的运
动发育训练方案作为发育迟缓的治疗指导。
&&& (八)GMFM评定表
&&& 该表是目前脑瘫评定的常用量表,含66个测评项,可以根据测评图标直接了解下一个训
& 第四节& 脑瘫临床表现和伴随疾病
&&& 对于社区基层医务人员来说,了解脑瘫早期症状十分重要,可以做到对脑瘫的早发现、早
诊断、早治疗。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如主动运动减少、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
异常、流口水、吞咽不良、面容呆滞、牙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语言、听力、视力障碍等。有
些孩子伴有脊柱侧弯、后凸畸形、关节挛缩、髋脱位、病理性骨折等其他问题。
&&& 一、痉挛型脑瘫
&&& 1.0~3个月& 表现为婴儿多睡或入睡后易惊、抖动,有尖叫,易哭闹,难按抚,注视追物不
好或时间短暂,头控制力差,易后仰,颈后离床高,仰卧俯卧常偏向一侧,俯卧时头不能抬起或
抬起不充分,时间短,侧卧时头后仰不能侧屈,躯干发硬、发僵,严重哭闹时可出现角弓反张,非
对称性颈紧张反射较明显,双上肢内收内旋,紧握拳不易松开,拥抱反射及放置反射不易引出。
双下肢伸直,发硬,蹬动少,家长述换尿布时双腿不易分开,扶站时足尖着床或交叉,踝阵挛可
&&& 2.4~6个月& 患儿注视时间短或不追物,表情较呆板,逗笑时反应差,不爱笑,交流少,头
控制能力差,在竖立位时多左右摇动或偏向一侧或后仰,俯卧位时抬头不能达90。或偏向一
侧,双上肢易内收内旋,握拳,拇指内收,不能双手相抱,手不能人口,俯卧位时肘支撑完成困
难,围巾征异常,多不能完成主动翻身,双下肢肌张力高,足尖着床或双腿交叉,踝关节抵抗明
显,趾关节屈曲明显,内收肌角及胭窝角小于正常儿。
&&& 3.6~10个月& 患儿注视时眼神不灵活,表情呆板,逗笑反应差。头控制弱,易后仰或向
前低下,俯卧位抬头控制时间短,前胸抬起不充分,肘支撑困难,双上肢中线操作困难或时间
短,双手紧握或不易握紧。双下肢伸直,屈膝屈髋不充分,双手不能抱脚,下肢内收肌角、囗窝
角、足背屈角小于正常儿,足前掌负重或双腿交叉。坐位时双下肢不能外展外旋,负重面积小,
平衡差,保护性反应没有,哭闹时易向后倒下,圆背,骨盆后倾。不会爬或爬行时双下肢屈膝不
充分,躯干僵直,没有侧屈或旋转动作,俯卧时以腹为中心旋转不充分。
&&& 4.10个月以上患儿除以上表现外,还表现为足尖或足前掌负重,足跟发育小,足外翻,
足弓发育不良,内踝韧带受力线不良造成松弛,囗趾内收,其余四趾不易负重,站立时下肢不能
放松,内收内旋,伸髋不充分,膝关节控制力差。若患儿伸髋不充分,膝关节在站立位或在步态
中易发生膝关节过伸。患儿往往不能独站或站立姿势异常,站立平衡差。不能独走或走路姿
&&& 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 主要表现为面部、头、躯干、上肢、下肢等部位的不随意动作多,头多呈低张力状态,不能控
制在某一位置,常因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影响偏过一侧,俯卧头不能抬起。上肢运动障碍重于
下肢,手不能正常伸出,双手紧握,拇指内收,不能伸出或伸出姿势异常。如患儿想用手取物
时,他的上肢往往内收内旋,不能正常伸及物体。伴随头和躯干的不随意运动,患儿常常难以
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所以他的坐位、站立位均不平衡。常不能行走或行走步态异常。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市中大网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区康复指导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