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烧伤外用药的治疗及如何用药?

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PDF】糖尿病患者并发烧伤的治疗体会的用户评论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糖尿病烧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作者:吴沛东 李志刚 赵河海
【关键词】& 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在迅速增多。由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皮肤营养障碍,治疗不当会造成烧伤创面久治不愈,从年间,对48例糖尿病烧伤患者在进行全身治疗的基础上,积极的创面处理,及时的植皮手术,促进了创面的愈合,效果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0~90岁,平均55岁,烧伤后2h~3年收住院,烧伤部位:面部占10%,双上肢40%,双下肢40%,躯干10%,烧伤面积3%~45%,其中Ⅱ°占80%,Ⅲ°占20%。患者入院前均有糖尿病史。&&&   1.2 治疗方法&&&   1.2.1 全身治疗 (1)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6~11.1mmol/L之间;(2)制定食谱,搭配饮食,增加营养,及时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给予热量在30~40kcal?kg -1& ?d -1& ,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20%,脂肪占总热量的30%,胃肠营养支持结合静脉营养支持并举,维持血清白蛋白35g/L以上,血红蛋白105g/L以上;(3)提高免疫力,防止感染,应用维生素A、C、E,和静点静丙以及间断给予新鲜血;(4)做好创面细菌流行病学调查,针对性选用抗生素,预防、控制创面感染;(5)定时检查检测病情变化,维护各脏器功能,维持病情稳定。&&&   1.2.2 创面处理 Ⅱ°创面给予锌银霜纱布和胰岛素、抗生素及EGF(上皮细胞生长因子)三联液交替换药(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每日1次。Ⅲ°创面自愈困难,需手术治疗,确定Ⅲ°创面后要及时手术,在手术前3天要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控制空腹血糖水平,在术前术中术后要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要注意防止发生低血糖症,对于肌腱骨骼外露的创面行筋膜皮瓣或轴型皮瓣覆盖。&&&   2 结果
  浅Ⅱ°创面在15天内愈合,深Ⅱ°创面经换药3~5周愈合,平均23天愈合,无并发症发生,Ⅲ°创面中厚自身皮移植术后16天愈合,供皮区14天愈合。&&&   3 体会
  全身治疗稳定病情是基础,糖尿病患者烧伤后,在急性应激的情况下,容易促使代谢紊乱的迅速恶化。因此,不论是哪一类糖尿病人也不论原用哪一类药物,均应按实际情况需要,使用胰岛素及维持好重要脏器的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生化改变,控制感染,因此给予患者全身治疗,维持病情稳定是相当重要的。&&&   烧伤创面的处理是条件: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内含糖量高,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使创面感染加深,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创面的彻底清创,应用锌银霜及抗生素、胰岛素EGF(三联液)交替换药,可抑制细菌生长,改善局部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加速氨基酸进入细胞及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同时也可抑制脂肪分解,进而加强组织的修复功能。对于Ⅲ°创面及陈旧性肉芽创面采取及时的手术治疗,避免了创面感染加深长期不愈,缩短了病程。
  (收稿日期:)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056003河北邯郸邯钢医院西院烧伤科&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控制糖尿病要如何用药
发布时间: 18:28&&&来源:&&&编辑:nrxinruid123
  糖尿病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的。糖尿病还可以并发出来多种疾病,比如高血糖等等。糖尿病是需要从生活的细节来注意的,是一种长期与病魔做斗争的长期战斗。阻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目标。国家有专门的控制糖尿病的基本药物,如下:  一、二甲双胍  服用方法
每次0.25克~0.5克,一日2~3次,餐前、餐中、餐后服用均可。患者可以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如果服药后效果不理想,可与格列本脲或格列吡嗪以及胰岛素配合使用。  注意事项
此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胃胀等消化道症状及体重减轻,一般无需处理,2~4周后可缓解。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乳酸性酸中毒,此时需要立即停药,并按急症处理。  特别提醒
以下情况的患者应禁用或停用此药:10岁以下儿童、80岁以上老年、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或肌酐清除率异常者;心功能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严重心、肺疾病;严重感染或外伤、外科大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等;急性或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包括有或无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严重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眼底病变;对本品过敏者。  二、格列本脲  服用方法 一次1.25毫克~5毫克,一日2~3次,餐前20分钟服用为宜。患者可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最大剂量为每天 15毫克。  注意事项
服用此药的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症状较轻者可以通过进食缓解,立刻进食含糖食物直至症状缓解;症状严重不能进食者,需送至医院静脉推注葡萄糖液。还有少数患者会出现皮疹、严重黄疸、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症等,此时应停用该药,并对症处理。  特别提醒
以下情况应禁用或停用:1型病、糖尿病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者;严重的肾或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本品及其他磺酰脲类、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三、格列吡嗪  服用方法 一次2.5毫克~10毫克,一日2~3次,最大剂量为每天30毫克,餐前20分钟服用。患者可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注意事项
服用此药的患者常出现低血糖反应,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立刻进食含糖食物直至症状缓解;严重不能进食者,需送至医院静脉推注葡萄糖液。少数患者会出现皮疹、严重黄疸、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等,此时应该停用该药,并对症处理。  特别提醒
以下情况应禁用或停用:1型糖尿病、糖尿病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者;严重的肾或肝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本品及其他磺酰脲类、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四、动物源胰岛素  服用方法 胰岛素制剂包括短效、中效、长效及预混胰岛素,动物源胰岛素常见的有短效制剂(RI)和长效制剂(PZI)
。因不同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同,所以使用也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一般使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每天需0.4单位~0.8单位。短效胰岛素(RI)分别于三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PZI)于睡前皮下注射,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及基础血糖。剂量分配比例可从以下经验方案开始,早中=21;晚睡前=21;(早+中)(晚+睡前)=21。  注意事项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常会出现低血糖反应,症状较轻者可以通过立刻进食含糖食物直至症状缓解;严重不能进食者,需送至医院静脉推注葡萄糖液。少数患者会发生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需对症处理,并换用其他胰岛素制剂,必要时需要进行脱敏治疗。  特别提醒
未开瓶使用胰岛素应在2~8℃条件下冷藏保存;已开始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保存最长4周~6周;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使用。  上面四种是国家的基本药物治疗。患有糖尿病的人,不要未经过医生的诊断开具的药单私自服用药物,以免造成疾病的严重化,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等等。温馨提示:患有糖尿病的人应该特别注意饮食方面,和运动放面的锻炼。
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发病时常不表现为典型的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减轻的症状,而表现为疲乏无力、容易感染、皮肤感觉异常、视力障碍、性功能障碍等。识别这些糖尿...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伴有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避免加重肾脏损害,并应防止药...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而出现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糖尿病一直是会给吧少的家庭带来伤害的,患上了糖尿病患者是要注意这种病的检查的方法的,注意合理的检查对患者的病情是有不小的帮助的,糖尿病患者是要注意的,...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我患有糖尿病的,最近烫伤了应该怎样治疗?
我患有糖尿病的,最近烫伤了应该怎样治疗?
男40岁,医生建议用频谱治疗仪进行治疗,我不是很懂的。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护士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15034
指导意见: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糖尿病人烫伤,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局部避免感染,不能够沾水,及时清创处理,创面可以涂抹京万红等烫伤膏。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22107
指导意见:你好,你目前本身有糖尿病这种情况下如果血糖偏高,可能烫伤不太容易愈合,治疗仪有改善循环作用,对伤口愈合有一定好处,局部一定要避免接触到水避免感染。
职称:二级营养师
专长:其他
&&已帮助用户:11631
健康指导:您好,根据您的问题的描述,糖尿病患者,烫伤后,较常人难愈合。就是磕碰破的伤口,也较难愈合。需要用特效药物处理 治疗烧烫伤,最好用中药药物,治疗效果比西药理想。其中,又推荐用水性中药制剂,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问糖尿病烫伤应该擦用什么药?
职称:医师
&&已帮助用户:10313
这跟糖尿病关系不大,按一般烫伤处理就行啊!请去皮肤科请大夫具体治疗。
问濮阳有卖天行健糖尿病治疗仪吗
职称:医师
专长:心血管系统疾病
&&已帮助用户:40045
病情分析: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这个情况建议去医药公司询问一下.那里是药品的运转中心.有上万余种药品供你查询的.
意见建议:
问持续胸闷有时心慌,41岁,无高血压,无糖尿病。血压正...
职称:护士
专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124377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情况 这个还是心脏的的问题 同时有颈椎的压迫神经的情况
和你的压力等都有直接的关系建议你多进行户外的适度的活动
问肺部炎症没有疗效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93624
那要积极抗炎治疗,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就治,很可能转为慢性的。就不容易根治了,很可能导致并发症。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足量、足疗程、规范合理用药,发烧必要时要退热对症处理。此外查一下血象看一下,指导治疗。
问烫伤了,做饭时候烫伤的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248317
问题分析:你好: 建议你到医院去消毒处理,可以用烧伤膏了,换药就慢慢会好的,一般你这病不感染的情况下,14天会好的了,意见建议:建议你抗炎换药处理,要是不控制好的话,感染了就会好的慢些了,现在最主要就是要控制感染了
问有糖尿病脚被开水烫伤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心血管内科
&&已帮助用户:684
问题分析:糖尿病主要是愈合迟缓,如果已经结痂,血糖平稳,细菌很难再进入伤口,所以感染的可能性很小,慢慢就会痊愈。意见建议:避免伤口沾水,每天消毒,按时服药,适量活动,如有不适医院就诊随时。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您的位置: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用药
http://www.39.net     时间:日
  编者按: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全国目前粮尿病患病人数约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值此第十五届世界日,本版邀请乐山市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国家神经内分泌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孙玉容教授就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与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讲解,希望对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
  一、“五马套车”,糖尿病管理要靠自己
  我们把治疗糖尿病作了这样的比喻:五匹马一套车。五匹马分别是: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及心理调节,这辆车就是糖尿病。两个车轮一个是中医、一个是西医;五匹马中,饮食是辕马。车手是医患结合体,谁是左手呢?毫无疑问,是患者自己!因为你自己掌握着糖尿病的命运,饮食、运动、药物、心理调整、糖尿病监控等,无论哪一条,都要你自己来做;谁是右手呢?医生!医生起着指导教育和监督的作用。只有摆正了这些关系才能驾好糖尿病这套车。
  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要从患病时开始
  许多初发糖尿病的患者往往错误地认为自己病程短、病情轻,只要控制住血糖就行了,结果失掉了预防并发症的最佳时机。专家主张:糖尿病患者从发现糖尿病的那一天起就要开始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有关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这样可以使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延后一倍的时间,而发病的程度减轻一半。当并发症出现后再给予中药,其效果就远不如预防给药。
  三、我吃好几种降糖药,经常出现低血糖反应,可为何平时测血糖总是很高?
  这是所谓的“苏木杰反应”,就是指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服用好几种降糖药可能使血糖降得过低,低血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人体为了保护自己,把抵抗低血糖的强大的升糖机制调动了起来。但是糖尿病患者调节血糖能力较差,很容易矫枉过正,反而会出现高血糖。所以,你平时测血糖时血糖不是低而是高,于是又增加降糖药物的剂量,造成恶性循环。可见,“苏木杰反应”造成血糖的波动,对糖尿病患者是十分有害的。避免“苏木杰反应”的办法一个是血糖检测,不仅仅测早餐前、早餐后,而且要测中餐和晚餐前后,特别是凌晨2―3时的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另一个是注意有没有饥饿感、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此外,应合理安排饮食,及时就餐,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四、眼睛仅仅盯在血糖上,忽略其他,还是得了冠心病
  常常遇见这样的患者,血糖控制得不错,可还是得了冠心病、脑梗塞。为什么?是因为忽略了导致冠心病的其他重要因素。有关研究证明:强力血糖控制较传统治疗能够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如心肌梗塞、脑卒中等死亡风险并无显著降低;而严格控制血压、降低体重则可使糖尿病相关性死亡率明显降低32%,其中心肌梗塞降低21%,脑卒中减少44%。由此可见,糖尿病病人,尤其是伴有肥胖、、血脂紊乱、高粘血症、抽烟的病人,除了要控制好血糖以外,还要同时控制好导致动脉硬化的其他因素,才能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等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五、我从不多吃,体重还偏瘦,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至今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既有先天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外报告,糖尿病病人亲属中糖尿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高4―10倍,国内调查要高17倍,且母亲糖尿病的遗传性比父亲的遗传倾向更强,如双亲是糖尿病,其子女的患病率可高达25%。另外,糖尿病的发病与精神刺激及压力关系密切。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刺激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可以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所以,调节情绪,对预防糖尿病的积极作用是值得重视的。页次:[1]&[]&&&&&&
如觉得本文有用,请向朋友推荐39健康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烧伤外用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