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是空虚的呀,但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追求如何防止...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______。有的人天生就能在一件很坏的事中找到快乐,有的人在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中发现痛苦。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同小异
B.见仁见智
C.大相径庭
D.不一而足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天气;迁徙;因而
B.家园;飞行;因而
C.环境;路程;进而
D.气候;迁徙;从而
A.朴素;集中;单纯;明快
B.单纯;朴素;明快;集中
C.朴素;单纯;集中;明快
D.单纯;集中;明快;朴素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我的图书馆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第1章 序 寻找那叶“本心”的轻舟
  序 寻找那叶“本心”的轻舟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本心。
  只因分别执著,致使流浪红尘。
  断除世俗烦恼,放下执著之心。
  彻悟本心本性,即见自家光明。
  本心、执著、放下、回家,这是佛学普度众生的佛法智慧,也是人生的欢乐法则。
  当一个人还是初来人世的婴儿时,他与这个世界浑然一体,他的扬眉转目、手舞足蹈、笑闹啼哭……纯乎天籁,尽显人的纯净初心、纯美本性。随着分别智的生起,人们逐渐从人与世界本真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来,有了我、你、他的概念,脱离了“无我”的空灵境界,开始追名逐利,趋乐避苦,忙忙碌碌,身陷欲望的苦海之中,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在无尽的烦恼和苦痛中走完自己短暂的一生。当生命终结的时候,许多人依旧放不下“我执”,口中喃喃地念着:“如果……”此般人生,不悲乎?
  逝者已逝,生者犹存。世间的烦恼苦痛并未消减,在生命的旅途上,到处都是疲惫倦怠的旅人。他们为何疲惫倦怠?只因他们身陷欲望的囹圄,正急切地寻找着自己的本心,那是他们脱离苦海的途径。
  生活中,人们常常无望地仰天问苍穹:“我是谁?”只因人生的烦恼苦痛,正在于人们这无知的“我是谁”,亦如佛家所说,佛因觉悟本心而为佛,众生因不明本心而为众生。
  有人得了佛学的只言片语,便以为自己顿悟了佛学的真谛,便愚昧地以为:“我是谁”不就是“无我”吗?殊不知,佛家所说的“无我”是一种积极的“无我”,是教导人们放下心中累累的妄念,放下“造恶业的我”,寻回如婴儿般纯真空灵的初心,寻回“慈悲心的我”。于己慈悲,于万事万物慈悲,才能修得圆满欢乐的人生。那些丢失了本心却还在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无我”境界之人,身在苦海而不自知,更为可悲!
  “万法由缘起,佛缘本殊胜。”在如今这个充满功利、浮躁、喧嚣、短视的时代,无数人作茧自缚,心生妄念,身造恶业,让自己身陷烦恼苦痛的囹圄,苦海茫茫,只因寻不回那叶叫做“本心”的轻舟,到不了欢乐幸福的人生彼岸。
  如何寻回本心,让自己脱离烦恼苦痛的囹圄,寻获欢乐无忧的心灵境界,寻获一个欢喜圆满的人生,正是本书的意旨所在。
  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当你烦恼苦痛时,不妨翻阅本书,感悟生活中精妙的佛法大义,从“正见篇”开始,正见、发愿、初心、见性、平等,找到欢乐人生的引航灯;在“戒欲篇”中持戒修行,破执、戒欲、离贪疾、不嗔怒、灭习气、生忍、忏悔,摒弃内心的妄念;在“放下篇”中学着随缘、放下、舍得;在“知足篇”中感悟惜福、活在当下、常奉足;在“慈悲篇”中品悟慈悲、布施、回向、尘襟蕴含的佛学大义;在“自度篇”中学着自度、立身、种德、圆通、超脱;在“精进篇”中明晓决疑、精进、习劳、因果;在“勘破篇”中悟空、安禅、水观、禅茶、圆满;更要在“人生的道场”中扮演好自己的多个角色,无论是在事业、爱情、婚姻、亲情、友情哪一个人生道场,都能欢乐圆满。
  佛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皆为幻相,人们只有懂得破执悟空,适时放下,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烦恼苦痛。正如圣严法师所说的:“认清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事实,就能完成内心世界的真正平安。”从此刻开始,将佛法的精妙融入生活,参悟佛法的同时也为自己修得一个无忧的圆满人生。
  (本章完)
  第2章 人人皆可成佛
  正见篇:人行于世,先修正见
  《华严经纲要》中曾说:“正见牢固,离诸妄见。”佛家认为,修得正见,并执著地坚守正见,自然能不存妄念,不造恶业,广施善行,享受一个欢喜圆满的人生。一旦偏离了正见的航道,人生就将驶入烦恼苦痛的苦海,难以脱身。
  正见:见无所见是正见
  佛家认为:“正信归依者,应修于正见,及修于正命,胜进不为难。”何为正见?其实,正见就是人生中正确的见解。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遵循正道,才能做到广施善行,修得佛法之精妙大道,寻获人生中的欢乐。
  第一节人人皆可成佛
  佛家箴言
  菩萨的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一般凡夫是迷惑的有情众生。
  ——净空法师
  智慧解读
  净空法师认为,佛原本也是有情众生,但佛之所以为佛,是因为佛已经觉悟了。而众生之所以不为佛,是因为还没有觉悟,还没有悟透生命的真谛,只要潜心修行,一旦觉悟,也能成佛。
  修行法门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是高不可攀的,他们住在西天极乐世界中,不食人间烟火,人们很难看到他们,他们从来不屑于游走人世……然而,真正的佛恰恰来自凡尘,就连佛祖释迦牟尼原本也是一介凡夫俗子,他是在放弃自己的尊贵地位后,经过多年的苦修,才最终在菩提树下一悟成佛。所以说,佛也是凡人修成的。正如佛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所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南怀瑾在讲解《金刚经》时曾讲道,佛问须菩提,佛眼看这个世界,恒河里的沙子是不是沙呢?须菩提说当然是呀!佛的眼睛同我们的眼睛看的一样,沙就是沙。如果你问佛怕热否,那么假设佛在人间的话,佛一样的怕热,还是要开冷气才可以,除非他是化身来,化身就是另外一件事。只要他肉身报身在,冷暖饥寒一样存在,一样要感受。所以圣人都是人做的,佛也是众生修成的。?
  一两百年前,一位书生到中国台湾地区去寻访神仙,访到宜兰一座山上,就在崖上题了一首诗:?
  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这首诗意在告诉人们:只要一心向佛,凡人也可成佛。
  有个人为南阳慧忠国师做了20年侍者,慧忠国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
  有一天,慧忠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
  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忠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立刻回答道:“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
  国师听到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儿,国师又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
  慧忠国师又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
  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国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慧忠国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国师,您在叫谁呀?”?
  国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问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您的侍者呀!您糊涂了吗?”?
  慧忠国师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实在是你太辜负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慧忠的眼光暗了下去。有的人为什么只会应声、被动?进退都跟着别人走,就不会想到自己的存在!难道他不能感觉自己的心魂,接触自己真正的生命吗??
  慧忠国师道:“还说不辜负我,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慧忠国师一片苦心,可惜他的侍者却不明白,真是可惜。?
  佛陀当初在证悟真理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由于因果业报的千差万别,在智愚美丑、贫富贵贱上有所不同,但论及全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因此,任何人都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把神仙看得太虚幻,只要你想,你也能修成佛法。?
  (本章完)
  第3章 人成即佛成
  第二节人成即佛成
  佛教箴言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蕅益《灵峰宗论》卷三《示养德》
  智慧解读
  研习佛法之道的人应该骨气刚强,但脾气温柔;志向远大,但不失谨慎;虚心学习,但要诚实做人;要常常思考以增长智慧,并懂得珍惜已拥有的幸福;不仅要思考当前的问题,还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对待长辈、尊者要虔诚,对待下属、幼者要谦和,和同辈相处时要懂得退让;得意的时候不可肆意炫耀,失意的时候也不必独自抑郁或惊慌失措;与其追求幸福,不如珍惜已有的幸福,与其悔悟自己的过错,不如少犯过错。
  修行法门
  佛陀曾说:人成了,就是成佛。
  在讲解禅宗经典《金刚经》时,南怀瑾语重心长地告诫听讲的学生:“青年同学注意!先学做人,能把儒家四书五经等做人之理通达了、成功了,学佛一定成功。像盖房子一样,先把基础打好。人都没有做好,你要学佛,你成了佛,我成什么?要注意啊!要先学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佛法告诉你的就是这个道理。”
  佛学并没有什么另起炉灶的玄虚,凡是学佛学禅的人,首先要建立一个确定的人生观。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在心中建立这样的观念: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根本就是来偿还欠债,报答所有与我有关之人的冤缘的。因为我们赤手空拳、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一无所有。长大成人,吃的穿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众生、国家、父母、师友们给予的恩惠。我只有负别人,别人并无负我之处。因此,要尽我之所有,尽我之所能,贡献给世界的人们,以报谢他们的恩惠,还清我多生累劫自有生命以来的旧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为世为人,济世利物。大乘佛学所说首重布施的要点,也即由此而出发。??
  有一天黎明,佛陀进城。在路上,佛陀看见一名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顶礼膜拜。于是佛陀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呢?”那名男子说:“我这是在做善生,每天向各方膜拜,是我们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就会得到幸福。”佛陀说:“我也有六种敬礼的方法。”那个人奇怪的问:“你的方法是什么呢?”?
  佛陀慈祥地对他说:“获得幸福的六种敬礼方法是:第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顺,令父母高兴、欣慰;第二,尊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第三,爱护妻子:妻子是个好助手,夫妻之间要互相敬重;第四,善待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第五,尊敬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第六,友好地对待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容,不要让他们过分疲倦。如果能够按照这六种方法来对待生活,你的家庭就会和谐圆满,人生就会快乐无忧。否则,只是礼拜六方,又有什么用处?”?
  那个人听了佛陀的教诲心中十分高兴。从此,按照佛陀的教诲行事,心中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佛陀告诉那人的“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什么神奇玄妙可言吗?显然没有。但是,试问人间众生谁能完完全全地照做呢?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照着佛陀这六种敬礼的方法去实行,相信每个人都会获得幸福。?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照此修行,不但可以使自己获得幸福,还能够造福他人,成就大事。
  多情乃佛心,不俗即仙骨。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将人做好了,那就离佛的境界不远了。许多人一心修佛却忽视了做人的根本,其实是曲解了佛理的真义。父母时常对孩子们说,不求成才但求成人,而佛祖对人们的期盼恐怕是,不求成佛但求成人啊,其实,人成即佛成。?
  (本章完)
  第4章 选择触手可及的目标
  发愿:念由心生,行由念定
  在寺院里,出家人早晚功课,常念四弘誓愿文:“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种发愿忏悔,就是为了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生活中,人们也要懂得发愿,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消除烦恼,寻获欢乐。
  第三节选择触手可及的目标
  佛家箴言
  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欲望的“想要”。
  ——圣严法师
  智慧解读
  圣严法师劝诫众生要懂得分清自己的“需要”和“想要”,“想要”的只是个人狭隘的欲望,往往脱离现实而存在,而“需要”却是人们生活中真真实实的幸福。
  修行法门
  佛家市场劝诫人们戒除妄念,因为妄念就是人们狭隘的一种欲望,往往脱离了人们生活的现实而存在,一旦欲望脱离了现实的基础,它就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难以实现。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为一个妄念而奋斗,那只能一生与失败的苦痛相随。因此,人们要懂得“需要”和“想要”的区别,祛除“想要”的妄念,而为生活的“需要”去努力。
  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目标,便会对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都抱着享受的心态,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精力充沛地昂首向前,不论在任何时刻都不会丧失热忱和创造力。
  但是,像面对考试一样,谁都想做第一名,有目标固然好,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目标,选择触手可及的目标。人们常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一个人的目标越大,得失就越大,挫折感就越强,也就越感到烦恼和痛苦。此时,何必继续守望远处那些大而美丽的目标,不妨选择身边触手可及的目标,或是将那些宏大的目标转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才能一步步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小和尚在逛集市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摆了个摊子,只见老人旁边有一个盛满水的大木盆,里面有许多大鱼游来游去。老人不卖鱼,只是向有意捞鱼者出售渔网,捞鱼者捞起来的鱼无论大小,都归捞鱼人所有。小和尚一时善心大发,他想:“我要把这些鱼都捞起来,然后全部放生。”
  于是,小和尚买下了一只渔网,在大木盆里捞鱼,然而鱼还没捞上来,渔网就碎了。于是小和尚又买了一只渔网,接着再捞,渔网还是在捞上鱼之前就破了。小和尚又买了第三只渔网,结果同前两次一样,在鱼还没捞上来之前,渔网就已经破了。
  这时,小和尚见老人笑着看自己,便气愤地说:“施主,你这网子做得也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又怎么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小师父,看你是个出家人,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没想到你也不懂啊。当你心中生出意念,想要捞起多少鱼的时候,你可曾打量过你手中所握的渔网是否有那么大的能耐?制定目标没有错,但首先要看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能达到目标。”
  “可我还是觉得是你的渔网太薄,根本捞不起鱼。”
  “小师父,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吧,其实它和我们所追求的事业、爱情、金钱是一样的,当你沉迷于眼前的目标之际,你衡量过自己的实力吗?”
  很多时候,人们都像这个小和尚一样空有远大的目标,却不曾顾及这个目标的可行性。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触手可及的、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取得成功。
  从现在开始,拿一张纸,用笔写下你的长处和短处,结合你自身的种种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再开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奋斗,成功的喜悦终会青睐于你。
  (本章完)
  第5章 确定你的下一步
  第四节确定你的下一步
  佛家箴言
  对未来要有方向感,不是做梦,是承先启后、脚踏实地往前走。
  ——圣严法师
  智慧解读
  圣严法师曾劝诫众生要对自己的未来定一个方向,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不只是在脑中想象,更要付出实践,脚踏实地往前走。
  修行法门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见身边的人在抱怨人生的平庸,抱怨前途的迷茫与无助,每一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生活没有半点的欢乐可言。他们之所以感到烦恼和痛苦,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为自己制定一个人生的目标,在人生的汪洋中四处飘荡,空虚、无聊、恐惧等种种悲观情绪占据着他们的心灵,总是难以寻找到欢乐的港湾停靠。
  而当一个人为自己制定了目标,确定了自己人生中下一步的方向,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为目标而奋斗,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胡思乱想实践目标中的困难,也没有空闲去领会别人的闲言冷语,他尽情享受着奋斗的欢乐,最终也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其实,成功者和其他庸庸碌碌的人比起来,机会都一样多。但是,在100个人当中,往往只有一两个人清楚自己一生要的是什么,他们懂得确定自己的下一步,随时掌握住自己前行的方向,所以他们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三个孩子去打猎,他们来到了森林。?
  “你看到了什么呢?”父亲问老大。?
  “我看到了猎枪、猎物,还有无边的林木。”老大回答。?
  “不对。”父亲摇摇头说。?
  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
  “我看到爸爸、大哥、弟弟,猎枪、猎物,还有无边的林木。”老二回答。?
  “不对。”父亲又摇摇头说。?
  父亲又问老三。?
  “我只看到了猎物。”老三回答。?
  “答对了。”父亲高兴地点点头说。?
  老三答对了,是因为老三看到了目标,而且看到了清晰的目标。当他身处森林之中,他就已经确定了他的下一步——追击猎物。
  许多时候,人们之所以烦恼都是源于自己彷徨不定的情绪,他们不清楚自己下一步的前进方向,面对面前众多的选择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如果人们确定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就确定了自己的前行方向,只要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势必会摆脱徘徊不定的烦恼,最终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戈德15岁时,偶然听到年迈的祖母非常感慨地说:“我这一生没什么目标,如果我年轻时能多尝试一些事情就好了。” ?
  戈德决心自己绝不能到老了还有像老祖母一样无法挽回的遗憾。于是,他立刻坐下来,详细地列出了自己这一生要做的事情,并称之为“约翰?戈德的目标清单。” ?
  他总共写下了127项详细明确的目标,里面包括10条想要探险的河、17座要征服的高山;他要走遍世界上每一个国家,还想要学开飞机、学骑马;他要读完《圣经》,读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狄更斯、莎士比亚等十多位大学问家的经典著作。他的目标中还有乘坐潜艇、弹钢琴、读完大英百科全书。当然,还有重要的一项,他还要结婚生子。 ?
  戈德每天都要看几次这份“目标清单”,他把整份单子牢牢记在心里,并且倒背如流。 在戈德去世的时候,他已环游世界4次,实现了127个目标中的103项。?
  戈德的人生之所以充满精彩和欢乐,就在于戈德为自己的人生指定了详细的目标清单,确定了人生中每一步的方向,因此,他的人生不会有迷茫以及徘徊的烦恼和痛苦。
  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一生想要追求什么,现在就开始,此时此刻,想好自己要什么,确定你下一步的方向,确定你有几分的决心,何时会做到。你可以利用以下四个步骤,认清你的目标:
  1.把你最想要的东西,用一句话清楚地写下来;当你得到或完成你想要的事物,你就成功了。
  2.写出明确的计划,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清楚地写出你要怎么做。
  3.订出完成既定目标明确的时间表。
  4.牢记你所写的东西,每天复述几遍。
  遵照这几项步骤,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很快的,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你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你的烦恼渐渐变少了,你的欢乐渐渐增多了,你的人生愈变愈好。
  快乐真的很简单,只需要你确定你的下一步走向哪里就可以了。
  (本章完)
  第6章 找回逝去的童真
  初心:平平常常方为真
  佛家劝诫众生要“受持童真净戒”,寻回自己的真如自性,也就寻获了人生欢乐的最初源头。人生旅途,一路走来满是风景。流连忘返处,可能就忽略掉了最初的方向,丢了初心,丢了欢乐的人生。此时,不妨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以平常心淡然处之,欢乐的生活自然如影随形。
  第五节找回逝去的童真
  佛门箴言
  尔时世尊告央掘魔罗:“汝当受持童真净戒。”
  ——《央掘魔罗经》
  智慧解读
  佛家历来劝诫众生要“受持童真净戒”,是因为佛家认为真如自性才是我们的究竟皈依处,才是人生欢乐的最初源头。心怀童真,性自纯美,人生自然欢乐圆满。
  修行法门
  修佛之人,不喝酒,不吃肉,不近女色,不沉迷于俗世的纷纷扰扰,生活得清净而洒脱。表面看来,他们的生活有些寡淡无味,可正是这清心寡欲的生活让他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复了出来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
  当人们初临人世的时候,都还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他们不懂得男女之间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以一颗纯真的初心,新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每一丝欢乐。
  然而,俗世之中的人们往往为了功名利禄而终日奔波劳累,殊不知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对功名利禄的争夺中,你争我夺,搅起红尘漫漫,使人彻底迷乱其间,看不清前途所在,看不清祸福,看不清生死,对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彻底惑然,自我迷失,万千的烦恼也应运而生,纠缠着人们的身心。
  如何摆脱这万千的烦恼,重返欢乐无忧的境界,你需要找回你的一颗初心。如何找回你那颗丢失已久的初心,不妨向着童心靠拢,多和孩童玩耍,找回你逝去的童真稚趣,找回你汲汲呼唤的初心。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有《宿新市徐公店》一诗: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该诗大意为: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寥寥几语,诗人就勾画出一幅充满童真稚趣的美丽图画,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处的“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正是天真烂漫的童真稚趣为诗人的苦闷情绪带去了一丝欢乐,也成就了这千古的佳句。
  和天真烂漫的孩童玩耍,总能轻易勾起你内心深处对童年的向往,这一刻,你忘却了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功名利禄,只有满满的纯净盈心。
  近年来,饱受红尘纷扰之苦的人们也开始学会寻找童心,比如成年人也开始过起儿童节来,吃棒棒糖,坐旋转木马,买毛绒玩具,玩气球,以大龄孩童的名义,过着属于孩童的节日,玩着属于孩童的玩具,享受着如孩童般纯真美好的欢乐。
  也许我们已经忘了儿时的梦想,也许我们已经失去了儿时的纯真,但成长路上,我们始终需要一颗童心来给我们带来欢乐,生活的每一天里,我们都应重拾童趣与童真。
  (本章完)
  第7章 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第六节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
  佛家箴言
  什么是平常心,就是当前显而空,空而显,空显(明空)不二之心,不要去修改,不要去增加,毫无功用地凭内证智自己觉知。
  ——密教噶举派冈布巴大师
  智慧解读
  噶举派冈布巴大师劝诫众生要跟随自身的本心来生活,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要去修改,不要去增加,本色生活,才是真正地拥有一颗平常心。
  修行法门
  中国古代禅宗大师们在教导门徒时,始终强调的一点是佛就在平凡的人间,而并不是脱离这个世界的虚无缥缈的神仙。神仙是什么?神仙就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在生活中激情四射的人。平常心才是大道,平常心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是踏踏实实行走在生命路途上诚挚的热情。
  怎样让才能怀有一颗平常心?答案很简单,就是认认真真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上班的时候上班,该上学的时候上学,该玩耍的时候玩耍,而不刻意去追寻这些日常琐事背后的根源,你自然能远离烦恼,为生活多增添一些欢乐。
  古代有一个禅宗故事,它告诉人们一个佛学禅理: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一天,有源禅师去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修道用功的方法。他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也要用功修道吗?”?
  禅师回答:“用功!”?
  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样就是用功,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吗?”?
  禅师说:“当然不一样!”?
  有源又问:“哪里不一样呢?不都是吃饭睡觉吗?”?
  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当然不一样。”?
  的确,认认真真地去干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情便是得道。认真对于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历程完完全全地负起责任来的生活姿态,一种对生命的每一瞬间注入所有激情的生活姿态。有了一颗平常心,自然能认认真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仔仔细细扮演你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
  有一个县长,退休后,他选择还乡为农,种起了花草。一个朋友到他的家里看望他,正逢他在花地里,只见满园的奇花异草,那位老人正在那里忙着剪叶、修枝,如同照顾婴儿一般仔细。朋友问道:“你原来是一县之长,一下子成了一个施粪的花农,刚开始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不习惯?”他淡然地说:“没有啊,我一直是这样啊,当官的时候我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种花的时候我老老实实务农、仔仔细细种花,我没觉得有什么分别啊。”
  其实,有分别之心的不是这位老人,而是问话的人,老人当县长的时候做好县长的本分,当花农的时候尽好花农的职责,在不同的处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己还是自己,重要的是能够以一颗初心,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慧海禅师曾经告诫说:“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事无巨细皆认真对待,生活中自然少一些烦恼,多一些欢乐。
  (本章完)
  第8章 多亲近大自然
  第七节多亲近大自然
  佛门箴言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灵云禅师
  智慧解读
  灵云禅师在持续三十年的佛法修行中一直未能开悟,心中苦恼。当他在某一年的春天看到桃花开了,突然发现心中什么杂念都不见了,只看到满树桃花是那么的美丽。这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如那桃花一般,是自自然然地开出来,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如此欣然。顿然开悟,修得佛法之精妙大义。由此可见,大自然对人们心灵有着如此巨大的净化和升华力。
  修行法门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一悟成佛,自古以来,无数佛门大师的开悟得道都是得益于大自然的启示。正如佛门常说的“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容纳佛法的博大精妙,时时开导人们修习佛法,悟得人生的欢乐之道。因此,人们应多亲近大自然,也就能更好更快地修得欢乐之道。
  如果你住在被水泥建筑包围的大城市,不妨利用闲暇时间到附近的公园或草地散散心,在节假日去郊外和自然美景来个亲密接触,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同时在美妙的大自然中接触真正的自己。
  现代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个充满苦痛烦恼的时代。尤其是都市里的噪音及压力更令人难以忍受,如今这些甚至已扩散到乡村,大家都忘记了大自然的美丽。现代人生活在都市之中,被种种人造之美所遮蔽,如果能常常去郊外领略自然天地的美景,往往能将人们内心的烦恼苦闷一扫而光,为心灵重新盈满欢乐。?
  一个夏天的午后,桑尼夫人与她的朋友到森林游玩,到达之后,就暂时在优美的墨享客湖山上的小房子中休息,那里是美国最美的自然公园,位于海拔2500公尺的山腰上。?
  在公园中央有一个宝石般的翠湖舒展于森林之中。墨享客湖就是“天空中的翠湖”之意,在几万年前地壳大变动时,形成了高高的断崖。
  桑尼夫人的眼光穿过森林及雄壮的崖岬,转移到丘陵之间的山石,刹那间光耀闪烁、千古不移的大峡谷猛然照亮了她的心灵,这些美丽的森林与沟溪就成为滚滚红尘的避难所。
  那天下午,夏日混合着骤雨与阳光,乍晴乍雨,她和她的朋友全身湿淋淋的,衣服贴着身体,但是她和她的朋友仍彼此交谈着。慢慢地,整个心灵被雨水洗净,冰冰凉凉的雨水轻吻着脸颊,霎时引起她从未有过的新鲜快感,而亮丽的阳光也逐渐晒干了衣服,话语飞舞于树与树之间,谈着谈着,静默来到她和她的朋友之间。?
  她们用心倾听着四方的宁静。当然,森林绝对不是安静的,在那里有千千万万的生物活动着,而大自然张开慈爱的双手孕育生命,但是它的运作声却是如此的和谐平静,永远听不到刺耳的喧嚣。?
  在这个美丽的下午,大自然用慈母般的双手熨平她们心灵上的焦虑、紧张,一切都归于平和。?
  当我们不由自主地走近大自然,被清爽的风吹着,嗅着花草的香气时,心情就会渐渐地开朗。欣赏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观美景,感谢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宽广胸襟,一切苦闷和阴影都会散去,心情会更加舒畅。?
  要想远离烦恼的困扰,重新寻回纯真美好的心灵胜境,你需要拥抱大自然。你可以选择每天清晨或傍晚外出散步,尽情享受户外的美景与新鲜空气,它们会提升我们的心灵美感,阳光、蓝天,还有芬芳的泥土,多美的自然物!迈出你的第一步之前,请深吸一口新鲜空气,激发活力,然后欣赏今天的天气,无论它是阴是晴、是寒是暑。散步途中,你有没有看到青翠的树、唱歌的鸟儿、盛开的花朵?请让神奇的大自然激发你的活力、滋养你的心灵、提升你的精神。
  如果你没有外出运动的习惯,至少,每天应该花点时间欣赏大自然,让大自然赐给你能量。请从明天开始,每天早晨站在屋外,至少5分钟。在你搭车之前,利用时间,观赏一下天空、云彩,或是草地上的露珠。或者,下班后先不必急着进家门,而在户外伫立5分钟,感谢自己又过了美好的一天。晚上就寝之前,打开大门,走到户外享受几分钟清新的空气,即使一个深呼吸也将令你享受到自然的清新,相忘于寂静的深宵,你一定会有个甜甜的美梦。
  多亲近大自然吧,去感悟人生的美好,将生活的烦恼都抛洒开去,你的人生将会因此更加美好!
  (本章完)
  第9章 画好自己的底线
  见性:见自本性,修得佛缘
  佛陀曾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谓见性,并不是用眼睛去看见什么东西,而是心地法眼亲切深彻的体会与神领。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故明心见性,乃于打破妄知妄见,狂心息处,身心消殒时,彻见真性也。
  第八节画好自己的底线
  佛家箴言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慧律法师
  智慧解读
  一个人要时刻自我觉醒,明晓自己的本性,就能安安心心做好每一件事,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
  修行法门
  做事虽然要尽力而为,但也要量力而行。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强大,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巴顿将军说过:“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
  在一座深山中有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有些人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人生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秘籍。?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回来。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过了这个底线,去做力不能及的事,那么再强健的人也要跌跤。??
  人贵有自知之明,难得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与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
  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知无止境学无涯。因此,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求知是自知之明的升华。自知之明通过求知改变自己的无知无识,也是使自己达到自尊自重、自律自信,进而自立自强、自如人生境界的基础。?
  (本章完)
  第10章 静察己过
  第九节静察己过
  佛家箴言
  吾辈终日不长进处,只是“怨”、“尤”两字,全不反躬自问。真正学问,常是自责自省。
  ——《修心进德嘉言集》
  智慧解读
  人们之所以长时间没有进步,都是因为人们常常抱怨他人,而不懂得反省自己。而真正的学问是离不开自我反省的。
  修行法门
  弘一大师曾在他的专著中提到:作为出家人,应该做到静察己过。佛家提倡自省自悟之道,自省就在于不断地反省自我,善于承担生命给你的那一部分责任。?
  不止是出家的佛僧,红尘俗世的每一个人都应“静坐常思自己过”,常怀自省之心,检讨自己的过失,提高品德修养,常怀宽阔胸襟,严于律己。
  生活中,许多人面对自己的错误时往往只知道怨天尤人,而不善于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把过错推给别人,推给上天。生活中这类人太多了,如夫妻吵架,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不懂得反省,不仅消除不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烦恼和痛苦,甚至会导致这些烦恼和痛苦的加深加重。
  一个女人经常背着自己的丈夫偷偷地会情人。一天,她又打扮得花枝招展到河边去会情人,可是怎么等情人也不来。这时,有一只狐狸叼着一块肉路过这里,它看见水里的鱼儿,马上就跳到水中去捕鱼,鱼儿马上就游到深水里去了。狐狸没有捕到鱼,回到岸上,一看自己的肉被一只正好路过的乌鸦叼走了。女人看见狐狸这样,就讥笑狐狸说:“馋嘴的狐狸,你扔掉自己的肉去捕鱼,结果弄得两手空空,真是好笑!”?
  狐狸反击道:“你这个女人抛弃自己丈夫,偷偷来会情人,情人没有等到,现在不也是两手空空吗?”
  那个女人只顾得指责狐狸却不知道自己犯着和狐狸一样的错误。指责别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反省自己却比登天还难。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以自省的心态静查己过。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力求上进的人都是重视自省的。因为他们知道,自省是认识自己、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自省使人格不断趋于完善,让人走向成熟。孔子的学生曾参说,他每天从三方面反复检查自己:替人办事有未曾竭尽心力之处吗?与朋友交往有未能诚实相待之时吗?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有尚未认真温习的部分吗?他就是这样天天自省,长处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及时改正,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它就像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要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但它却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只要“坦荡胸怀对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气就会倍增。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日食过后,太阳更加灿烂辉煌;月食复明,月亮更加皎洁明媚。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会得到人们更崇高的尊敬。??
  (本章完)
  第11章 不以贵贱之分待人
  平等:人与人并无不同
  佛家认为,所谓平等,就是一如,无二如,是如来的五智之一。佛陀曾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做佛。“在佛陀的眼里,众生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仅人与人比较如此,就是人和动物也一样。
  第十节不以贵贱之分待人
  佛门箴言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智慧解读
  佛教所说的平等,不是局部的,乃是全面的平等,不单说人与人平等,佛与佛平等,人与佛、人与动物、人与天神鬼狱都是平等。不单说有情平等,一切心法、一切色法、心法与色法、因法与果法,无不平等。
  修行法门
  什么是平等?平等便是无差别。在佛教创立的初期,就体现出了佛教的平等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佛教中的“佛”并非“神”,而是人,并且佛陀当初在证悟真理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由于因果业报的千差万别,在智愚美丑、贫富贵贱上有所不同,但论及全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
  有一幅漫画,画面一上两只同样的小狗,在两块不同的哈哈镜前照了镜子,一只狗在镜子里显得很高大,一只显得很矮小。画面二中,那个显得矮小的狗见了显得高大的狗时,就低声下气,非常卑微的样子,而另外一只狗却趾高气扬、昂首挺胸很骄傲的样子。
  这幅漫画讽刺的正是人们内心滋生出的高低贵贱观念,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心理误区,真实的狗是不知道高低贵贱的。只有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境遇中,似乎觉得人被分成了等级,有人就是高高在上的“高贵者”,有人就是位置低下的“卑贱人”。正是人们心存这种贵贱的观念,才会在“高贵”与“卑贱”中不停转换角色,因“高贵”而洋洋自得,因“卑贱”而痛苦委靡,让生活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要想摆脱这无尽的烦恼,你需要摒弃待人的贵贱之分,正如佛法之所以高深,就在于其可以摒弃一切门户之见,认为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倡导众生平等的思想。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是没有资格出家当和尚的。无三禅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无三禅师后来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
  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绝对的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禅师的深湛佛法。?
  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产生什么影响,由于禅师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人无差异,无贫富贵贱之分。只有我们不以贵贱之分待人,自然就能在面对他人的崇拜或嘲笑之时冷静处之,生活也就少了许多烦恼和苦痛。
  有人说:“世间上没有完全平等的事情。”诚然,事相上的平等很难达成,但我们可以从心理上建立平等的观念。世间大小尊卑岂有一定的标准?我们唯有摒除成见,彼此共尊,人我同等,相互接纳,才能和平相处,共享安乐,也才能真正领悟佛法中“众生平等”的真谛。
  (本章完)
  第12章 不以貌取人
  第十一节不以貌取人
  佛家箴言
  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做佛。
  ——《法华经》
  智慧解读
  《法华经》上说,我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修行法门
  修学佛法的人,要持平等心而待遇众生,所谓一视同仁,无分彼此。所以《法华经》上菩萨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做佛。”这就是教人持平等心的好榜样。?
  要想持有一颗平等心,人们就要学会不以貌取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就曾经说过:“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貌欺人。”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着俊美的容貌,也喜欢亲近那些容貌俊美的人,因而常常犯下以貌取人的过错,就连圣人孔子也不曾免俗,有过以貌取人的经历。司马迁曾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写道:“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门下弟子众多,其中有一个弟子名叫宰予,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刚开始跟随孔子学习的时候,孔子对他的印象十分不错。但相处的时间长了,宰予渐渐地露出了他的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气得骂他“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还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弟子,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39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刚开始跟随孔子学习的时候,孔子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子羽跟随孔子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回到鲁国去了,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他的名字传遍各诸侯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圣人孔子尚且以貌取人,何况我们凡人?要知道,许多机会就是因为我的以貌取人而失却的。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务必对别人做到以礼相待,切忌以貌取人,伤及他人的自尊,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以貌取人是一种势利和愚蠢的表现。以貌取人收获最多的就是蔑视和嘲笑。当你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打量他人的时候,别人也会以相同的态度回赠于你。
  当人怀有一颗平等心,就不会以貌取人,也自然能远离以貌取人带来的懊悔与烦恼。?
  (本章完)
  第13章 何必事事都完美
  戒欲篇:扫除心灵上的尘埃
  佛家以为,念念为众生就是持戒。戒是约束我们这颗心的,要我们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出发,对众生有利的事我们随缘去做,伤害众生的事我们坚决不去做。戒除内心的邪知、邪见、邪说等心灵上的尘埃,让心灵重返清空和欢乐。
  破执:执则迷,破执则悟
  要悟得“无上正等正觉”,必须一破“我执”,不要执著于“自我”的幻象;二破“法执”,不要执著于佛教的经典,因为一切皆空,连经典本身也是空;三破“空执”,最后连“空”的境界也不能执著。为什么要一再地破“执著”呢?因为执则迷,迷则不悟,所以说“执迷不悟”。
  第十二节何必事事都完美
  佛家箴言
  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弘一大师
  智慧解读
  弘一大师的这段话意在告诉人们要懂得欣赏生活中的不完美,并从这些不完美处反省自知,修缮不足,改过迁善,才能让生活中少一些烦恼,多一些欢乐。
  修行法门
  佛陀说,花未全开月未圆,事物一旦完美,便会转变为残缺。人生,永远都是有缺憾的。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你许多缺陷的世界。本来这个世界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其为“人世间”。在这个有缺憾的世间,便有了缺憾的人生。因此苏东坡词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从前有一个男人,他一辈子独身,因为他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
  当他70岁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一直在到处旅行,从喀布尔到加德满都,从加德满都到果阿,从果阿到普那,你始终在寻找,难道你没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甚至连一个也没找到?”?
  那老人变得非常悲伤,他说:“不,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个发问者说:“那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们不结婚呢?”?
  他变得非常非常伤心,他说:“怎么办呢?她也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每个人心中对完美的定义不同,如人人都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你的人生只能一次次白白错失机遇。
  而且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完美的本身就意味着缺憾。正如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西施的脚大,王昭君双肩仄削,貂蝉的耳垂太小,杨贵妃还患有狐臭。然而,正是西施脚大需穿长裙遮盖,才有了长裙飘飘的美感;为了掩盖自身的削肩之缺,王昭君喜欢穿蓬松的毛皮斗篷,更显得娇媚动人;貂蝉耳垂太小不得不佩戴镶有独粒大宝石的圆形耳环,细耳碧环,愈显俏丽;杨玉环身有狐臭,不得不佩戴香囊掩盖,行动处香风飘拂,嗅之欲醉。由此可知,世界并不完美,人生当有不足。留些遗憾,反倒使人清醒,催人奋进,是好事。
  正因为人的不圆满,才会促使人不断向上,渴望自身的圆满,不圆满,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一个人灵魂飞升的动力所在。因此,正视并珍惜你的不圆满,努力向上,才是真正健康的心态。
  西方谚语曾说:“你要永远快乐,只有向痛苦里去找。”你要想完美,也只有向缺憾中去寻找,最辉煌的人生,也有阴影陪衬。为了看到人生微弱的灯火,我们必须走进最深的黑暗。我们的人生剧本不可能完美,但是可以完整。当你感觉到缺憾,你就体验到了人生五味,你便拥有了完整的人生——从缺憾中领略完美的人生。
  生命就像是一首高低起伏的乐章,高低音错落才会显得生动而鲜活,所谓“如不如意,只在一念间”,人生的真相便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何须事事都完美??
  (本章完)
  第14章 “无故寻愁觅恨”不可为
  第十三节 “无故寻愁觅恨”不可为
  佛家箴言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慧律法师
  智慧解读
  人世间的万事万物终究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的虚像,一切皆空,如果对它们过于迷恋、过于执著、过于计较,只能是白白为自己增添烦恼而已。
  修行法门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中写道:“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生活中,许多人的烦恼也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体现,本来欢乐的生活却非要无故寻愁觅恨,摆出如林黛玉般哀苦凄怨的样子。
  古人曾作诗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都在不安和烦恼中度过,一个烦恼过去,下一个烦恼又来了,愁工作、愁财富、愁子女,甚至有时候顾影自怜……总之,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永不停息。?
  人们每天都在烦恼些什么呢?南怀瑾大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人都在“无故寻愁觅恨”,这是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描写一个人的心情。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啊!“无故”,没有原因的,“寻愁觅恨”,心里讲不出来,烦得很。“有时似傻如狂”,这本来是描写贾宝玉的昏头昏脑境界,饭吃饱了,看看花,郊游一番,坐在那里,没有事啊!烦,为什么烦呢?没有理由的。?
  世间的人大多如此,每天都被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包围,心灵永远没有平静的时候,甚至睡觉的时候,都在做各种各样奇怪的梦。?
  《西厢记》也有对人的情绪进行描写的词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什么可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嗳!东风很讨厌,把花都吹下来了,你这风太可恨了。然后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不晓得自己在发疯。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么愁呢?闲来无事在愁。闲愁究竟有多少?有一万种,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结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得可怨的时候,无语怨东风,连东风都要怨,人情世故的描写妙到极点。?
  其实,何止是常人会在那无故寻愁觅恨,一些没有成就佛法的高僧往往也会如此。?
  白云守端禅师在方会禅师门下参禅,几年内都无法开悟,方会禅师怜念他迟迟找不到入手处。一天,方会禅师借着机会,在禅寺前的广场上和白云守端禅师闲谈。?
  方会禅师问:“你还记得你的师傅是怎么开悟的吗?”?
  白云守端回答:“我的师傅是因为有一天跌了一跤才开悟的。悟道以后,他说了一首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方会禅师听完以后,故意发出嘲弄的笑声,径直而去,留下白云守端愣在当场,心想:“难道我说错了吗?为什么老师嘲笑我呢?”?
  白云守端始终放不下方会禅师的笑声,几日来,饭也无心吃,睡梦中也经常会无端惊醒。他实在忍受不了,就前往请求老师明示。?
  方会禅师听他诉说了几日来的苦恼,意味深长地说:“你看过庙前那些表演猴把戏的小丑吗?小丑使出浑身解数,只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我那天对你一笑,你不但不喜欢,反而不思茶饭,梦寐难安。像你对外境这么认真的人,连一个表演猴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参透无心无相的禅呢?”?
  方会禅师可谓一针见血地找到了白云守端的病根,连一笑都不能从心中放下,更何况整个世界呢??
  正如故事中所说的那样,世间的人为什么不能求得心安呢?就在于他们总是有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如果没有了那些无故寻来的烦恼,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佛的境界了。?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要你不自扰,不要做个庸人,就是学佛法门。其实,不管学不学佛,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世事变幻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自寻烦恼,就能获得一个快乐圆满的人生。
  (本章完)
  第15章 别让你的优势成包袱
  第十四节别让你的优势成包袱
  佛家箴言
  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
  ——《阿含经》
  智慧解读
  佛家认为,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积聚的终会消散,崇高的必会堕落,有合就有分,有生就有死。再辉煌的人生也可能转瞬间成过往云烟。
  修行法门
  许多时候,人们都会为自己的优势洋洋自得,甚至因此变得盲目自大起来,以为自己就能永远守住这个人生的顶峰处,永远继续这样快乐的人生。殊不知,世事无常,人生中有高有低,有乐有苦,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跌倒。而且,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劣势上,而在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优势、劣势也不是绝对的。在有些时候,优势容易使人得意忘形,这时优势就可能转化为劣势。而通过努力,劣势也会转化为优势。因此,我们不要轻信优势,而要理智地看待优势、劣势,改掉缺陷,才能不让优势变成招致烦恼和苦痛的隐患。只有懂得善用优势,你的优势才不会成为你人生路上的包袱。
  有一天三个和尚要外出化缘,其中有两个年龄稍大一些的,他们办事讲求牢靠,他们对那个年轻的和尚说:“带上点东西吧,万一自己能用得上呢!”
  小和尚摇了摇头:“不用了,拿着东西反而不方便。”说完就轻装上路了。
  那两个年龄大的和尚手里可没闲着,一个和尚带了一把伞,另一个和尚拿了一根拐杖。
  这天还真的下雨了,淅淅沥沥下了大半天。到了晚上他们都回到了庙里,结果拿伞的和尚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和尚摔得鼻青眼肿,嘴角还流着血;而那个年轻的和尚却安然无恙。
  那两个年老的和尚很纳闷,问那个年轻的和尚:“我们拿着工具却出了点问题,你什么也没拿,为什么会安然无恙呢?”
  年轻和尚没有回答,他问拿伞的和尚:“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和尚说:“下雨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满不在乎地在雨中走,因为太大意了,就淋湿了;下雨后的路虽然泥泞,但是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谨慎。”
  年轻和尚又转过身来问拿拐杖的和尚:“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和尚说:“雨来了,我没有带雨伞,我赶紧找个地方躲雨,所以没有淋湿;下完雨后,我却凭着自己的拐杖在泥泞的路上飞速地走,不慎摔了一跤,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年轻的和尚听后笑笑说:“我既没拿雨伞,也没拿拐杖。所以无论下雨还是雨后行路,我都很谨慎。下雨的时候,因为没有雨伞我赶紧找个地方躲雨;雨后行路的时候,因为没有拐杖,所以我走得特别谨慎!”
  两个和尚听了感慨万千。
  和那个“既没拿雨伞,也没拿拐杖”的年轻和尚相比,拿雨伞的和尚和拿拐杖的和尚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可他们都过于轻信自己的优势,反而让优势成了他们的包袱,不仅没有带给他们帮助,反而带给了他们苦痛。
  如何才能不让你的优点成包袱,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永葆优势
  世间的一切都在改变,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恰当使用优势,就必须永葆优势。2.扩大优势
  要扩大自己的优势,不仅要让已有的优势更强大,还要懂得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3.善用优势
  永葆优势也好,扩大优势也罢,其目的都是为了善用优势。如何才能善用优势?
  (1)灵活。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事态的发展而发展;如此,才有成功的希望。
  (2)要巧用。猛打猛冲并非一无是处,一无可取;但要想获得更大成功,就必须讲究巧劲,以巧劲取得成功,必须运用智慧,以智慧谋取胜利。
  (3)用足。只有用足优势,才能获取最大胜利,谋取最大成功。反之,就可能造成优势的浪费,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
  生活中,人们常常只关注于自己的优点,变得盲目自信、忘乎所以、忽略细节、粗心大意,而少了一种忧患意识,不懂得去改善自己的缺点,强化自己的弱势。要知道优势不可恃,劣势不足惧,我们不能依赖自己的经验和优势,而要正确看待自己,懂得如何利用经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让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些欢乐。
  (本章完)
  第16章 安贫乐道
  戒欲:欲海无边,回头是岸
  《唯识论》卷五中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众生因贪求(欲)而就产生希望(望),这正是流转三界,轮回六趣的根本。《杂阿含经》中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欲”就是贪欲,是我们寻求解脱的最大障碍。只有戒除内心的欲望,才能脱离烦恼的苦海。
  第十五节安贫乐道
  佛家箴言
  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
  ——《佛遗教经》
  智慧解读
  如果人们囿于种种的贪欲,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多方面地造作恶业,就产生了种种的苦恼。
  修行法门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意思是说,我们为什么会感应到轮回六道的苦果,也是因为贪欲。由于贪欲之心太重,所以产生种种的痛苦。因此,佛家提倡人们要去除内心滋生的欲望,这就要求人们要懂得安贫乐道。
  生活有时是一个圈,无论得到了多少,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由此看来,安贫乐道未必就是不思进取。《后汉书?杨彪传》中谈到:“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孔子在几千年之前就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言外之意就是,在贫富与仁义不可兼得时,他是宁可受苦并穷而也竟不至于放弃仁义的。?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图章》中也说过,“安贫乐道的精神之可贵更难于用三言两语向唯功利是图的人解释清楚的了。”在佛家看来,能够安贫乐道,独守一份内心的清净,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做人也能够如此的话,也必将有所收获。?
  下面一个渔夫与银行家的对话,隐含着佛学的深刻哲理。?
  银行家在一个沿海小渔村碰到了刚刚靠岸的一艘小渔船,船上只有一个渔夫,却载着几条大的金枪鱼。银行家夸奖渔夫捕鱼的本领好,并且问他捕到这些鱼需要多长时间。?
  渔夫回答说:“要不了多长时间。”?
  银行家接着问:“那为什么不多干一会儿,多捕一些鱼呢?”?
  渔夫说:“这些鱼足够一家人吃的了。”?
  银行家又问道:“那你剩下的时间都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我睡个好觉,钓钓鱼,陪我的孩子玩耍,陪陪我的妻子玛丽亚,每天晚上我都会到村子里去,和朋友们吃吃饭,弹弹吉他。我的生活非常充实。”?
  银行家说:“我是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也许我可以帮助你。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捕鱼,挣钱买一艘更大的渔船,用大渔船挣来的钱再买更多的渔船,你就拥有一支船队了。你不用再把自己打来的鱼卖给中间商,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商,或者自己做批发零售。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村子,到墨西哥城,然后到洛杉矶、到纽约,让公司的业务发展壮大。”?
  渔夫问道:“但是这要花多长时间呢?”?
  银行家回答:“大约15到20年吧。”?
  “然后怎么样呢?”?
  银行家笑了笑说:“到时候你就可以申请上市,向公众出售公司的股份。你会成为富翁,拥有数百万财产。”?
  “数百万……然后怎么样呢?”?
  银行家说:“你就可以退休了。你搬到海边的一个小镇上,可以一觉睡到下午,钓钓鱼,陪孩子们玩耍,陪陪妻子,每晚到镇上和朋友们吃吃饭,弹弹吉他。”?
  渔夫回答说:“难道这些不是我现在就已经在做的事吗?”
  银行家无言以对。
  什么是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准,是财富,是权利,还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饭的宁静日子?在佛家看来,安于贫困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不要被现实与名利所扰,便会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便是一种成功的表现。这与佛家的持戒之道是一脉相通的。明代施惠在《幽闺记?士女随迁》中说,“乐道安贫巨儒,嗟怨是何如,但孜孜有志效鸿鹄。”如果沉浸在世俗名利中不能自拔,一心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还不如在宁静的海边享受简单的幸福。
  (本章完)
  第17章 不被虚名左右
  第十六节不被虚名左右
  佛家箴言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金刚经》
  智慧解读
  在佛陀的眼中,微尘并非实体,而是名为微尘的幻相,世界并非实体,而是名为世界的幻相。人们认知的世间都并非实相本非实体,而是幻想,这些幻想就是“虚名”。
  修行法门
  古人有云:“声名,谤之媒也。”意思是说人们常常为声名所累,这个声名也即是人们常常说的虚名。虚名者,有名无实,或要其名而不要其实之谓也。然而,就是有很多的人对此贪恋不已。比如,已经是财大气粗的老板、总裁,却偏要花钱买个教授、研究员的头衔;已经官至县长、市长,却还要顺手捎带个硕士、博士文凭……
  真才实学的人是用不着去用所谓的“虚名”来证明自己的学问或者是优秀之处的。放眼那些有真正实学的名人、伟人,他们都是对虚名抱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的。恩格斯一直都极其反感别人称他为“导师”,他在给普列汉诺夫的复信中,第一句话便是:“请您不要称我为导师,我的名字叫恩格斯。”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金质奖章给孩子当做玩具,且语出惊人:“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其实,虚名非福而是祸。宋襄公为虚名而祸国,西太后为虚名而殃国;一些人为虚名滥上项目,动辄数亿、数十亿资金付诸东流;一些人为虚名投机钻营,损人利己。类似例子举不胜举。人们鄙视虚名,视虚名为国之敌、人之敌、己之敌,无论先贤今人,无一不告诫世人不要图虚名。
  在中国学术史上鼎鼎有名的钱钟书先生对待虚名的态度就很值得我们学习,较之其他排斥虚名的伟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现代青年来说,钱钟书无疑是一个谜一样神秘而富于魅力的人物。钱钟书的照相机式的记忆力,横贯中西古今的博学,滔滔不绝的口才,风靡海内外。
  有外国记者如是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简直把他看做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一些人不远万里,从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地来“朝圣”,然而,他却常常闭门谢客,避之唯恐不及。曾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来到中国,给钱钟书打电话,想拜见他,钱钟书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他越是避客,便越是有人想见他。于是,他不是客客气气地辞谢,就是借故以病推托支开,甚至毫不客气地拒绝。记者们偶尔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直闯上门,他便立在门口,小谈片刻,时刻作出“送客”的姿态;或放进客人,又缄口不言,绝不谈自己,更不透露自己的生活、创作情况,常常弄得记者们狼狈不堪,空手而返,很难有什么收获。
  名人对待虚名的态度不禁让我们想到对煤的赞言:煤,从不披上华丽的外衣,称它黑子,它毫不介意;赞它乌金,也不沾沾自喜。为了把光阴和热能贡献给人类,心甘情愿地化为灰烬、尘泥。的确,做人也应该像煤一样,也正如郑板桥先生词云:“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多风雨几晴和/愁风愁雨愁不尽/总是南柯。”一个人的一生太短暂了,而要去做的实事又那么多,何必为虚名所左右,何必机关算尽为虚名而累呢?
  (本章完)
  第18章 看淡生死,好好活着
  第十七节看淡生死,好好活着
  佛家箴言
  在所有出于自觉的冥想之中,冥想死亡乃是至高无上的。
  ——《涅槃经》
  智慧解读
  冥想是诸佛菩萨思惟觉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因为幽冥难测,非凡夫所能窥知,故言‘冥想’,对凡夫而言,就是思考探索。在佛学中,冥想死亡是至高无上的自觉,佛陀的开示教我们思考生死,探索生命,与世人避讳生死,忌谈死亡,大异其趣。
  修行法门
  人都是轻死贵生的,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很怕提到“死”字,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这个道理。佛门讲究生死轮回,把一次死亡的结束当成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我们的生命终究是要走向终结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一劫。因此何妨把生死看得淡然、坦然一点呢?死其实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死才有生,宇宙万物就是在这样的生生死死中循环不息的。
  清朝顺治皇帝曾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未出生当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娘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是谁吗?唯有慢慢长大后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我”的存在,等往生闭上眼后,请问自己又是谁??
  在佛家看来,死去的只是人的躯壳,真正的生命则是绵延不断。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所以“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这便是佛教对于生死的看法。?
  佛陀的弟子总是问佛陀:“佛死了都到哪里去了呢?”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
  但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于是佛陀对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哪里去了。”?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火被风吹灭,但佛陀训斥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就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哪里去了?它的火焰到哪里去了?”弟子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说不出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一样道理,佛死了,他也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
  佛教时常劝诫众生要随缘而生,随缘而活,也随缘而死,将生死之心放下,才能全心全意地享受人生的欢乐。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一样的。面对生死,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参透这一玄机,我们就不必天天再为生老病死而恐惧不安,或对于家庭亲朋甚至世间的虚华富贵有所舍不得,至少可以活得开心一点,快乐一些。
  此外,佛家还提倡人们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也就是对临危的病患“临终关怀”,帮助他们体解生命真谛,了办生死大业,使灵性从恐惧中超脱。正如印度近代诗人泰戈尔所说:“生似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的尊贵就是活得有意义,好似享受夏花之绚烂;死得很庄严,如同欣赏秋叶之静美。如果恶疾无法治愈,死亡已不能避免,那么,坦然地面对,追求宁静的善终,是最佳的选择。此时,适时的临终关怀,可以帮助病人圆满的走完人生旅程。而且,临终病人以自身之病苦,活生生地向我们演说着人生的无奈与痛苦,这是对我们最真实的启示,激起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对人生的觉悟。
  总之,对死亡的惧怕每个人都有,与其把大好的光阴用在如何惧怕死的问题上,还不如真真切切地去想一想怎样好好活着。你如果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把死亡当做一次快乐旅行,就能减轻生的压力,活得逍遥自在。
  (本章完)
  第19章 勿贪美色,不纵色欲
  离贪疾:清心寡欲,不在欲海沉浮
  众生生来即有贪欲,所有痛苦的成因皆来自贪欲,有了贪欲就必然产生世间种种苦难。而当初佛陀正觉正法的目的就是铲除痛苦的根源,所以佛陀说法不离贪欲,对五蕴的讲解也不离贪欲。人们只有戒除内心的贪疾,才能寻得欢乐的心灵胜境。
  第十八节勿贪美色,不纵色欲
  佛门箴言
  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处。
  ——《四十二章经》
  智慧解读
  贪爱之心没有比纵欲更害人的了。若纵情于女色之中,其祸害没有更大的了。
  修行法门
  佛家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色戒(不邪淫)既是其中之心,旨在劝诫人们不贪恋美色,消除男女间的贪爱之欲。因为这种贪爱之心是一种妄情思惑,往往容易迷失人们的心智,还会大大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正如佛陀曾说的:“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自古以来,因为贪恋美色、沉溺色欲而招致国破家亡、丧身送命的人不在少数,“红颜祸水”等成语也因此而生。殷商的纣王因为贪恋妲己的美色,纵身色欲而亡国;春秋时期吴国的夫差由于沉溺西施的美貌,最终为越国勾践所灭;三国时期的吕布和董卓经受不住貂蝉的美色诱惑而彼此厮杀,终致灭亡……
  《红楼梦》中的贾瑞也正是因为自己内心不断滋生的色欲而丧命。在他病重之时,如果他能遵从跛足道士之言,每天坚持观看风月宝鉴背面的白骨骷髅像,身体必能恢复健康。但他却沉溺于风月宝鉴正面的美人像,纵情色欲,最终丧命。
  他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怎能怪及他物,正如风月宝鉴哭骂的:“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如果人们不贪恋红颜,不起色心,不纵色欲,红颜只是红颜,而不会是祸水。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侧面指出人们好色的天性难除。正如有人曾说的,淫欲是人类最难游过的河,乃无量劫来所共依共命之处,难割难舍又难断,如胶如漆又如丝。
  如何戒除内心的色欲,佛家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白骨观
  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X光摄影机,将人体透视成为一具骨架。经常如此,色心自可渐次淡去。
  2.不净观
  将自己的眼睛设想为一个放大镜、透视镜或显微镜,想象人体皮肤上沾满汗垢、细菌、微生虫,更想象已看到包裹在表皮下的脑髓、五脏、大小肠、膀胱、血肉、筋骨、耳垢、鼻屎、大小便,无一处香洁美好,自然不起非分之想。
  佛教为了防止色情诱惑而提出以“九想”来排斥“六欲”,六欲是指一个人对异性肤色、形貌、仪态、语言、细滑、人相六方面的欲望;“九想”是膨胀想(想象人是膨胀的尸体)、青淤想(想象人是遍体青淤)、坏想(想象人是坏烂的尸体)、血涂想(想象人体血肉涂糊)、脓烂想(想象人体浓烂腐臭)、嘬想(想象死后鸟兽来嘬咬尸体)、散想(想象被嘬咬尸骨散乱)、骨想(想象人是一堆白骨)、烧想(想象人死后火化成骨灰)。有了这“九想”,男女就成了极其丑陋不堪的东西,情欲自然就会消失。
  3.无常观
  心想一切美色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花无百日红”、“色衰则爱弛”。美色不是永恒的价值,犹如一切有形的物质,都不是永恒的价值;心灵的真、善、美才是永恒的价值。
  4.亲属观
  看到一切色情的场面、画面与镜头,心想假使这些人是我的兄弟姐妹,或是我的子女、父母亲,我当作何感想?是否觉得羞惭?是否尚有淫欲之想?
  5.心灵观
  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他有仁、义、礼、智等四端,如果一个人整天心中尽是饮食男女之想,此人与禽兽何异?经常如此观察自心,其心自可日趋净化。
  佛在本经四种清净明诲里说:“身不淫,心不淫,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身心二途,心没有淫欲之念,这种忘情不发,身没有行淫之事,断性亦无,就是能够断除身心二途之淫的这个能断之心也得除,离了淫的影子,无淫可断,到这种程度才能彻底超越它的限制,它才不能成为我们生死障碍,对于佛的无上菩提我们才有希望。
  (本章完)
  第20章 断利养心,不羡横财
  第十九节断利养心,不羡横财
  佛家箴言
  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烧;……一念清净,烈焰成池。
  ——《仙佛奇踪》
  智慧解读
  佛祖释迦牟尼曾说,贪图财利的人如同进入了火坑,承受着火烧火燎的苦痛。只要去除贪财牟利之心,烈焰就能变成平静的池水,你就能远离痛苦,重新赢回生活的平和与欢乐。
  修行法门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曾在《赠别李次翁》一诗中写道:“利欲熏心,随人翕张。”短短几个字,就把一个人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的样子,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出来。明人洪应明(《菜根谭》的作者)在他的《仙佛奇踪》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利欲、福祸的警句:“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烧;……一念清静,烈焰成池;……念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乎?”意思是说,人所处的祸之区、福之境地,其实都是由人们自己的所想所思造成的。所以佛祖释迦牟尼说:贪图财利的火烧火燎,就是进入了火坑;……然而一旦念头清静,烈焰就会变成平静的池水;……人的念头稍微有差异,心地的境界就会出现巨大的差别,人可以不警惕自己思想念头吗?
  ??由此可见,佛门把利欲之念看作烈焰和苦海,是产生祸福的根源。佛门讲求四大皆空,就要求人们做到断绝利欲,清心寡欲,还心灵一方净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修身养性,淡泊名利,宁静而志远,这正是佛家所推崇的断利养心的心灵胜境。
  佛家着重通过劝诫人们不偷盗来断绝人们的利欲心,佛说的不偷盗是讲“不与取”。 《戒经》以为,东西无论是大小、无论是贵贱,主人没有同意,你就把它拿来用,这就是偷盗。你在用了之后归还,智能减轻这个偷盗的罪行,却不能消除这个罪行。而你在拿了之后据为己有,或者拿去转送给别人,这就会加重你的偷盗罪行。
  然而,在这个世间,哪个人不喜欢财?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富有多金?尽管人们知道“有钱不是万能的”,但却对“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更有深切的体会。但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正当的途径得来钱财能带给人们欢乐,而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来的不义之财却带给了人们烦恼和苦痛:牢狱之灾、家破人亡、丧身失命……佛家也劝诫众生不取不义之财,因为一个人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了不义之财,就是造下了恶业,消耗了自身生命中的福报,每造一个恶业,就消耗一个福报,直至将福报消耗殆尽,也就是自食苦果之日。
  什么是不义之财?比如,你用偷、骗、杀生等不合法行为所挣来的钱,都是属于不义之财,这是犯了盗戒。偷税漏税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偷盗行为,沉迷于股票买卖在佛家眼里也是一种将他人钱财据为己有的偷盗行为,你收获钱财的背后往往是他人的倾家荡产、离婚,甚至自杀丧命。偷盗里面还有一种,譬如你有权有势,逼着别人不敢不贿赂你、巴结你,这也是偷盗的行为。因为送礼不是他甘心情愿的,你所得到的,是你不应该得到的,你得到了,这就是偷盗。
  佛经上说“不盗得大富”,我们自己想得大富,我们就要不偷盗。意在劝诫人们断利养心,不羡横财,不为不义之财所动,才能远离众多烦恼的纠缠,寻得人生的欢乐境界。
  (本章完)
  第21章 勿贪功名,不为权倾
  第二十节勿贪功名,不为权倾
  佛门箴言
  把自我的利害得失放下,才能有通达天地万物的智慧。
  ——圣严法师
  智慧解读
  圣严法师劝诫众生要懂得放下个人的利害得失,比如从政的不要一味地想着升官发财,而要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造福百姓。
  修行法门
  自古以来,无数人为了谋取功名而奋斗终生,而曹雪芹却在《红楼梦》中点出了追逐功名的结局:“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好一派凄然的景象。正是“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
  宋代文人邵雍在《男子吟》里说道:“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意思是说,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一个人如果能够不为名、势等功名所动,自然能够将自己从人生的苦海中拯救出来。然而,一个人要想真正地去除对功名的贪慕之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世凡尘中的人们往往难以做到。但是,正如战国时期的名家荀子在《荀子?正名》所言:“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意思是说,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倘若人们一时间难以去除对功名的贪慕之心,就要懂得节制自己的功名之欲。
  如何消解人们对功名权力的倾慕之心,你可以尝试这样去做:
  1.寡于欲
  孟子曾说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作为人的本能,一旦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则会摧毁人的理智,使人变得疯狂。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关于纵欲之害和制欲之利,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精辟论述。
  在如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苛求人们做到无私无欲不太现实,但节制私欲、严格操守、不为权倾并非不可能的事情。正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在《七古?手莫伸》一诗中振聋发聩的诘问: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
  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
  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
  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
  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
  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
  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
  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
  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身处领导之位的人们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所握的权力、所处的地位、所拿的俸禄,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人民所赐,不能正确处理好“公与私”、“得与失”、“舟与水”的关系,而是让欲望横流、贪心膨胀,则无异于终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止于微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及大、循序渐进的,一个人对权力的贪慕之心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曾经有这样一组漫画:一位官员从抽别人送的一包香烟时说“抽包烟,正常”,到收到别人送的酒时说“喝瓶酒,正常”,再到收受别人送的红包时说“收个红包,正常”,最后是“进了监狱,正常”,就很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在权力之欲中腐化堕落的过程。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想消除你对功名权力的贪慕之心,你要懂得防微杜渐,“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3.守于恒
  俗话说得好,不怕无能,就怕无恒。克制对功名权力的贪慕之心,一时容易,一世却很难。功名权力的诱惑处处存在,说不准你什么时候就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毁却一生清誉。因此,人们要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致力修炼“不为物所诱、不为利所惑、不为权所动、不为情所扰”的境界,自然能恒久保有一颗无欲无求的欢乐之心。
  诗仙李白就曾在诗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古以来,无数人为功名权力而丧身送命,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收敛于内心,不节制于细微,不坚持于恒久,一味放纵自己对功名权力的贪欲,必将自受其累、自取灭亡。
  (本章完)
  第22章 不出恶语伤人
  不嗔怒:灭掉心头火,可得心底清凉
  《成实论》说:“恶口骂辱小人不堪,如石雨鸟;恶口骂詈大人堪受,如华雨象。”人心惶惶,社会不安,世界纷扰,确都由于众生嗔心重而来。真正欲得世界和平,社会安宁,人心喜乐,首当从对治嗔心起。
  第二十一节不出恶语伤人
  佛门箴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智慧解读
  佛经中认为,言语用之不当,就如斧在口中,比如邪恶的、锐利的、讥讽的、刺激的、刻薄的、中伤的、得理不饶人的言语,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剑斧钺。
  修行法门
  言语上的恶劣是佛教教义所不容许的,在弘一大师的著作中提到的《华严经》中就将口出恶言当做佛教中的第六大恶行。其实,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美言,恶恶语。是人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好美言是人之善!证严法师说:“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许多人好逞口舌之能,享受快意直言之乐,但是有没有想过:你的一句恶语就能使人受伤一辈子,就能使人丧失自信心,就能断送一个人的前途……有人说谎说得异常巧妙利落,结果使他人蒙受损失,甚至要人丧家失命。恶语毒言的力量实在太强了。
  一个小男孩的性情急躁,常常口出恶语伤人,因此,他的同学都不喜欢他,将他孤立起来。他感到十分苦恼,回到家里向爸爸哭诉。他的爸爸就告诉他一个办法:每次当自己控制不住情绪,口出恶语之后,就把一颗钉子钉在院子里的篱笆上。
  一个星期以后,男孩在篱笆上钉了42根钉子。他深深地忏悔自己对他人造成的心灵伤害。以后的日子里,他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脾气,逐渐改变自己口出恶语的行为,于是,每天钉的钉子逐渐减少了。他发现,随着钉钉子的次数减少,他的脾气渐渐温和起来,同学们也开始喜欢和他玩耍了。?
  终于有一天,他一颗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不发脾气,不口出恶语伤人,你就可以从篱笆上拔掉一颗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篱笆上的钉子被男孩全部拔光了。小男孩高兴地告诉爸爸。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你再看看篱笆上的钉孔吧,它们已经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就像你说了一句伤人的恶语,这些话就会在对方的心里留下一个伤口。”
  当你将一句恶语抛出,你就在对方的心上钉在了一颗钉子,钉子可拔,钉痕却永在。人的话语就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就看操持者怎么用了。有时,一句污辱的话会促使一个善良的人行恶,一句宽慰的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言真意切的表白可以获得一生的爱情和幸福,一句恶语相向的派头可以摧毁多年的夫妻之情……?
  事实也正是如此,一句或许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会在听者心田划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因而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出口伤人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训练,但话语暖人却是一种长期修炼的本事,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说好话”,不是曲意奉承,不是马屁狗腿,而是诚恳讨论、热心关怀,用最温暖的语汇,表达最真挚的心意,如此而已。佛陀也指示弟子们应该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本章完)
  第23章 别为小事抓狂
  第二十二节别为小事抓狂
  佛家箴言
  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大智度论卷十四·释初品中羼提菠萝蜜义》
  智慧解读
  此偈是说,灭掉了嗔恨,心中就得平安,灭掉了嗔恨,就不再后悔。嗔恨是烦恼毒的根源,心中充满嗔恨,就毁灭了心中的善念。
  修行法门
  佛家认为,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由于喜怒无常、常发脾气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辈子的成绩,很可能只因为说了一句狠话而使得前功尽弃,令自己悔恨痛苦不已。因此,佛家很讲求自制与自控力,一个人只有能够很好地自控内心,才能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进入修行的空空之境。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情绪中有两大暴君,即愤怒与欲望与单枪匹马的理性抗衡,感性与理性在对心理的影响上呈相反的效果,人的激情远胜于理性。在生活中,经常动怒生气的人被视为器量狭隘,不讨人喜欢,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人则备受人们喜爱。
  对于我们现实人生来说,一个人必须学会自我调控:控制自我的感情和情绪,只有这样才能理智地把握人生,拥有成功。?
  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美国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主球上,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起身驱赶苍蝇。这只讨厌的苍蝇破坏了他的情绪,而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对似的,他一回到球台,苍蝇就飞回到主球上,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终于失去了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球杆触动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之后,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分,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超过了他,最后夺得了冠军。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尽了!?
  一只小小的苍蝇,竟然击倒了所向无敌的世界冠军!路易斯?福克斯夺冠不成反失命,真是可悲可叹。人们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自己的愤怒情绪,必然也会被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困扰,为小事抓狂,甚至造成如路易斯?福克斯这样的生命悲剧。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它是当人对客观现实的某些方面不满,或者个人的意愿一再受到阻碍时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生活中的许多烦恼正是因为人们不懂得排解自己的愤怒情绪,从而做出不合情理的事情,为他人造成困扰,更为自己带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