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口渴是高血糖症状的症状吗

老年糖尿病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已非胰岛素依赖性为主。老年和非老年糖尿病有很多共同点,但老年糖尿病还有其不少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随多种疾病、应用多种药物、智力和记忆力减退,常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甚至或被其他慢性疾病所掩饰。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势必增加,而老年糖尿病人的并发症较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故应重视其临床特点,及早防治。
其临床特点有:
(1)患病率高:40岁以下的患者发病率仅为0.04%,40岁以上即升高至2.5%,60岁以上患病率为4.3%
(2)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易漏诊,但超重及肥胖者占多数。虽然已有升高,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发力、、、阳痿等,也常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和等的表现。
(3)易出现反映:可能与热量控制过的低有关,病重卧床、活动量不足、优降糖或胰岛素用量过大时出现。
(4)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及神经病变、、、眼病为常见,而为严重急性并发症,多发生于原来轻症糖尿病或无糖尿病史者,病死率常高达50%左右。主要诱因为感染、、停用胰岛素,或在对症治疗时补充过多葡萄糖、应用等药物所致。
(5)对治疗的差:多数治疗不达标,常使血糖难以受到理想控制。要加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合理选择降糖药。糖尿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的患病率很低。随着的老糖尿病药膳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增高。一些西方 国家老年糖尿病(&65岁)的患病率在20%左右,我国老年糖 尿病(&60岁)的患病率也在明显地增高,北京地区从1982年 的6.8%上升到1995年的1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加。因此说糖尿病已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同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继痛症、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已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95%以上),为Ⅱ型糖尿病(非),在病程的进展中少数病人逐渐变得需用胰岛 素治疗,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很少一部分。Ⅱ 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这类病人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多在中老年期发病,病情较稳定,很少发生;I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型,这类病人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补充胰岛素才能控制病情,多于青少年时期发病,病情不稳定,易发酮症酸中毒。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少是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但是老年糖尿病人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老年人口渴中枢不如年轻人敏感,不容易出现口渴多饮;二是因为老年人常伴有肾动脉硬化、、减低,而使老年人较年轻人高,血糖轻度增高时不出现明显的多饮、状。检查很少甚至有些人完全没有尿糖,因此尿糖检查也仅供参考。
由于老年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多老年人患了糖尿病也不去就诊。根据文献报道,在所有糖尿病人中有 70%的患者过去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而是在体检或糖尿病调查中发现的;有的老年糖尿病人多饮、多尿不明显,但体重下降十分明显,常常被认为是胃肠道疾病、某些或恶性肿瘤而漏诊;不少病人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有的病人因视力下降检查眼底发现有特征性的,再经检查而确诊。有的病人因、脑血管意外急诊住院时发现糖尿病。这样就使许多老年糖尿病人失去了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良机。这也提醒老年人家属,特别是临床医师,老年人中只要出现乏力、体重下降,不管有无“三多一少”症状,均应想到糖尿病的可能,作及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以确定诊断。
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定不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人体血糖是否正常,还能间接反映机体中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可反映血液中的基本水平;餐后刺激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增 加,使胰岛素在血液中浓度上升,以降低过高的血糖。正常人餐后分泌的胰岛素足以使餐后2小时血糖降到6.11mmol/L(110mg/ mL)或以下,而糖尿病或的病人则不能,其血糖在不用药的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往往大于11.1 mmol/L(200mg mL),如果在6.11—11.1mmol/L(110-200mg/mL)之间则说明糖耐量减低,故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间接地反映胰岛素B细胞的储备功能水平。
(1)高渗性昏迷(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是老年Ⅱ型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见于老年无糖尿病史或有糖尿 病病情也较轻的病人。因为老年Ⅱ型糖尿病人胰腺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可以阻止酮体的过多生成。但在一些应激情况下,如感染、中风、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情况时,病人进食进水很少(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不能主动饮水),特别伴有 呕吐、腹泻、应用利尿剂、误补葡萄糖液等,而发生严重脱水, 血糖明显升高,出现增高。病人表现意识障碍。处理要点为纠正脱水,补充小剂量胰岛素。
(2)酮症酸中毒及:一般印象是主要发生在年轻人I型糖尿病人中,其实老年糖尿病人中也 不少见。最近NOttinghAm报道,在所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作的病人中,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人占24%,而且死亡率为52%。 老年酮症酸中毒也常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而诱发。乳酸性酸中毒也常发生在老年糖尿病人中,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常有心肺、肝、肾功能减退,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后易引起组织 缺氧、乳酸产生增多、排泄障碍,。
(3)低血糖反应: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人的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正常空腹血糖为3.61-6.11mmol/L(65—110mg/mL),低 于3.61mmol/L(65mg/mL)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Whipple三联征;
①有症状;
②血糖低于3.6mmol/L;
③给碳水化合物症状缓解。但老年人患者症状表现不典型,应注意。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尤其是优降糖),有时可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老年糖尿病人比年轻糖尿病人易发生而且严重的原因是老年人胰岛素拮抗激素——胰高血糖 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低血糖的主要症状为乏力、心慌、、头晕、饥饿、烦躁、抽搐、焦虑,严重低血糖对神经系统影响很大,可发生昏迷(低血糖昏迷),昏迷6 小时以卜可造成不可恢复的脑组织损坏,甚至死亡,即使抢救过来也是。发生后,如无人发觉或治疗不及时也可以发生死亡。除前面提到的老年糖尿病人应用降糖药、易发生反应外,还要提到的是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时,常常缺乏上述自主的症状如心慌、、焦虑、烦躁等,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此外,还要注意SOmOgi现象的发生。somogi现象即是低血糖后的高血糖。这是由于及/或降糖药用量过大发生的,低血糖又引起机体、、分泌增 加,使血糖升高。如不询问病史和观察低血糖反应,只根据血糖 高增加胰岛素或降糖药剂量,结果低血糖发作更加重,随之而来 的高血糖亦更加明显。Somogi现象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病人中比较少见。
(4)糖尿病血管改变:糖尿病的血管病变有以下两类:
①:这是糖尿病特异性的病变,包括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肾病,比较常见,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的病程和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也就是说病程 短,血糖控制好,病变则轻,反之病变则严重。
②糖尿病大血管改变:糖尿病人的大血管病变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以缺血闭塞性病变为主,如脑梗塞、心肌梗塞及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是由于全身广泛性动 脉硬化所致,这与无糖尿病的老年人所患的动脉硬化所致的心脑、下肢缺血闭塞性疾病相似,只不过在糖尿病人中发生更早、 更严重些。
(5)糖尿病足病:是下肢神经、血管病变加上感染的综合作用,表现为感染、破溃、坏疽等,病变发展迅速,可深至骨头。 因此,老年糖尿病人要特别注意足的保护,保持清洁,鞋袜松软,避免任何创伤,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6)糖尿病的感染:糖尿病人并发感染是很常见的,但老年糖尿病患者较易感染并发症为褥疮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全身感染败血症等,在处理控制感染方面也难于无糖尿病的感染。老年糖尿病的发病存在三方面因素:遗传、环境因素和生理性老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不足。
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属多基因——多因子遗传性疾病。据国外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兄弟姐妹若能活到80,则大约有40%发展为糖尿病,一级亲属发展为糖尿病的比例为5%—10%,发展为的比例为15%—25%。
环境因素在老年糖尿病的发病中也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全身代谢低,能量需要量小,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小,结果使葡萄糖耐量逐渐降低。随着人的衰老基础代谢率也逐渐降低,机体代谢葡萄糖能力和(或)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的利用都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进食过多和运动不足容易发胖,肥胖者细胞膜上的受体减少,加重胰岛素抵抗,可使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肝糖的生成技术增加,致高血糖。从而使β细胞、分泌增加,久而久之,可造成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减退,最终发生。
老年人胰岛结构在显微镜直观下可见胰岛β细胞量减少,α细胞增加,δ细胞相对增多,纤维组织增生。老年人降低,糖代谢下降,老年期胰岛素释放延缓。国内外的研究显示,随增龄的改变,老年空腹和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平均每增龄10岁,空腹血糖上升0.05-0.112mmol/L,餐后2h血糖上升1.67-2.78mmol/L。老年人对糖刺激后分泌分析起始上升延迟,往往第Ⅰ时相低平甚至消失。
当人衰老时,体内有活性的胰岛素原增加,胰岛素原与胰岛素的比例增加,使体内胰岛素作用活性下降,也是老年糖尿病增多的因素之一。
胰淀素是新发现的一种胰岛激素,并与免疫活性同时存在于β细胞分泌颗粒的核心部分,而在胰岛α细胞中则无此存在说明胰蛋素也是在β细胞内合成,并储存在β细胞颗粒中,与胰岛素同比分泌。研究发现,老年人胰淀素合成、分泌增多,可导致胰岛素组织的损害。另外,胰淀素对的拮抗作用引起引导素低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诱因。目前对以上结论尚有争议。1、需要反复、耐心地宣讲糖尿病知识:老年人听力、记忆力和反应能力下降,部分老年患者知识水平比较低,这就给一部分老年糖尿病病友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带来困难,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心,家属和医师应该怀有更多的爱心,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讲,而不能嫌他们絮叨、啰嗦;
2、更提倡平衡饮食及少量多餐的原则,既避免热量摄取过多,又防止营养不良;
3、适当锻炼:要选择适合于老年人身体特点的方式和总量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以降低血糖、保持体重、增强体质;
4、药物治疗要适度:要防止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症和高血黏对身体的影响,但要特别小心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对老年人的危害;
5、多查血糖,注意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老年人有时肾糖阈增高,尿糖偏低,不能反映血糖水平,所以定期检查血糖是必要的。[1]B细胞功能缺陷
B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为遗传性,如Polnsky等指出的系“B细胞基因程控”所致。最有力的支持证据为糖尿病前期在血糖正常时,甚至在血糖正常的糖尿病一级亲属中胰岛素分泌缺陷即已存在。此种胰岛素分泌缺陷称之为B细胞的“原发衰竭”。
另一因素为获得性,系由于高血糖或胰岛素抵抗所致。即高血糖对B细胞的毒性作用(葡萄糖中毒)。降低血糖可改善B细胞功能。近年发现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异常增高亦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脂肪中毒,lipotoxicity)。此种胰岛素分泌缺陷为对胰岛素抵抗应激的失代偿,亦称B细胞应激性衰竭。
A细胞在2型糖尿病时呈现胰升糖素分泌增加。胰升糖素升高促进氨基酸及游离脂肪酸(FFA)转化为葡萄糖(糖异生),拮抗胰岛素,抑制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的作用,以及生酮作用,因而可导致或加重胰岛素抵抗。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时胰腺神经肽Y(NPY)分泌增高。胰腺NPY主要由A细胞分泌,它也具有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作用。NPY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推测可能在糖尿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胰岛功能失调
除A、B细胞所分泌的以上激素失常外,胰岛内尚分泌生长抑制素(SS、D细胞)、胰多肽(PP、PP细胞)以及胰抑肽等。胰岛内这些激素之间的对话(crosstalking)交互作用,形成岛内的内分泌调控失衡。此种调控失衡可能对糖尿病发病有一定影响。
胰岛素作用减低即胰岛素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SI)下降,又称为胰岛素抵抗,准确地说是生理量的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其效应低于正常;或欲达到正常的生理效应需要超生理量的胰岛素。胰岛素抵抗主要发生在肝、骨骼肌及脂肪细胞。
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弓状核,腹内侧核等产生的NPY、CRH、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以及下丘脑和胰腺、肾上腺、脂肪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PPARγ及β3受体调节糖代谢、能量贮耗平衡、摄食行为及脂肪分布等,这些调节因子的异常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我们和其他学者的研究亦发现在糖尿病动物脑内和胰腺的NPY表达均增加。胰岛素治疗可降低脑和胰腺NPY含量,中枢神经系统这些激素调控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目前还缺乏研究。推测在糖尿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老年糖尿病的发病存在三方面因素:遗传、环境因素和生理性老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不足。
1、遗传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属多基因——多因子遗传性疾病。据国外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兄弟姐妹若能活到80,则大约有40%发展为糖尿病,一级亲属发展为糖尿病的比例为5%—10%,发展为糖耐量受损的比例为15%—25%。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老年糖尿病的发病中也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全身代谢低,能量需要量小,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小,结果使葡萄糖耐量逐渐降低。随着人的衰老基础代谢率也逐渐降低,机体代谢葡萄糖能力和(或)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的利用都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进食过多和运动不足容易发胖,肥胖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加重胰岛素抵抗,可使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肝糖的生成技术增加,致高血糖。从而使β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久而久之,可造成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代偿功能减退,最终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因素 老年人胰岛结构在显微镜直观下可见胰岛β细胞量减少,α细胞增加,δ细胞相对增多,纤维组织增生。老年人糖耐量降低,糖代谢下降,老年期胰岛素释放延缓。国内外的研究显示,随增龄的改变,老年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平均每增龄10岁,空腹血糖上升0.05-0.112mmol/L,餐后2h血糖上升1.67-2.78mmol/L。老年人对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分析起始上升延迟,往往第Ⅰ时相低平甚至消失。
4、因素 当人衰老时,体内有活性的胰岛素原增加,胰岛素原与胰岛素的比例增加,使体内胰岛素作用活性下降,也是老年糖尿病增多的因素之一。
5、腺淀素因素 胰淀素是新发现的一种胰岛β细胞激素,并与胰岛素免疫活性同时存在于β细胞分泌颗粒的核心部分,而在胰岛α细胞中则无此免疫反应存在说明胰蛋素也是在β细胞内合成,并储存在β细胞颗粒中,与胰岛素同比分泌。研究发现,老年人胰淀素合成、分泌增多,可导致一道素组织的损害。另外,胰淀素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引起引导素低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诱因。目前对以上结论尚有争议。关于老年糖尿病的诊断有2种意见:一种看法是不分年龄,均用统一的标准。另一种看法是由于老年人是生理现象,故不能用一般人的血糖标准。目前,国际上和国内一致认为应不分年龄采用统一的标准。
1999年WHO与公布标准:空腹血浆血糖(FPG)≥7.0mmol/L(126mg/dⅠ);餐后2h血浆血糖(2h PG)≥11.1mmol/L(200mg/dⅠ)。具备以上两项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老年人生理状态下糖耐量降低,增高明显多余空腹血糖增高,因此,对老年人必须重视餐后2h血糖的测定。
尿糖可作为诊断和评价糖尿病的参考,老年人肾动脉硬化,使肾小球滤过率低,尿糖的阳性率低,血糖和尿糖阳性负程度不符合。老年人应以血糖作为诊断和评价糖尿病的标准。 
了解老年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功能,以鉴别有无和胰岛素释放功能受损的程度,对评价糖尿病程度、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观察、老年人多数并存胰岛功能地下和胰岛抵抗。
可反映较长一段时间血糖的变化情况,对指导糖尿病治疗有重要意义。糖化血红蛋白特异性高,但敏感性差,可作为诊治糖尿病的参考指标。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的过程是长久而又繁杂的。糖尿病的治疗重在日常的保养及饮食的注重。那么糖尿病饮食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硒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对糖尿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治疗作用。硒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补充适当的硒有助于改善胰岛素自由基防御系统和的代谢功能,这为预防发生提供了新依据。另外,硒也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血液粘滞性增高状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糖尿病预后。
硒是构成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
此外,硒除了产生胰岛素样作用以外,还有与胰岛素协同的作用,这使得硒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为引人注目。
因此,糖尿病人日常补硒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硒的食物,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一)非药物治疗
1、重视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
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往往存在焦虑心理,对本病认识不足,过分担忧。担心治疗效果不理想,担心费用,担心药物副作用等。对糖尿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宣教,使其掌握糖尿病的知识,认识到依靠自己,做好自我监测,才能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最终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调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稳定病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教育病人应保持乐观、稳定情绪、接受事实,珍惜生命,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平时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并做好记录因为它可以直接反映出及其自身血糖控制情况。 老年糖尿病治疗的特点2、饮食治疗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老年糖尿病的基本治疗,适当控制饮食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要做到严格控制主食,定时定量进食,同时也要做到均衡营养,保持体重稳定在标准体重的±5%以内,有充足的精神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意识的建议:主食可以粗略定为300—400g/d,每日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10%—20%为,10%—20%为蛋白质(每公斤标准体重0.8—1.0g),少食多餐(每日至少5—6次),有利于降低的峰值。主食以粗粮混合为宜高纤维饮食能使血糖吸收缓慢,以降低血糖的峰值。水果不宜多吃,应选用含糖量少,果胶纤维素量高的水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非常有益,运动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更重要的是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压,减低的危险等。在开始制定运动方案之前,应仔细地询问病史的体格检查。评价心血管状况和确定有无脑血管并发症。三餐后散步20—30min是老年患者改善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参加较剧烈的体育锻炼,以小于170/min为最大的运动时心率。总之,老年人的运动要量力而行,小量开始,持之以恒,缓慢递增。
(二)药物治疗
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直接刺激胰腺β细胞促进的释放,但对胰岛素合成无影响,适用于具有一定胰岛功能、无急性并发症的轻、中度糖尿病患者。然而长期刺激分泌胰岛素可引起β细胞上磺尿类受体数目减少和亲和力降低,从而出现β细胞疲劳和药物的继发性失效。氯磺丙脲是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因其不良反应多作用持续时间长达60—72h,老年患者避免使用。格列吡嗪是第二代磺脲类药,通过肝脏代谢成为无活性的产物,适合老年糖尿病和并发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新一代的磺脲类药是一种长效药,更有选择性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的钾泵上,从而将非胰腺活动降至最小,无疑在减少心血管反应方面更有优势。
双胍类药作用机制:第一是增进外周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有与相同的作用。第二是抑制肠壁细胞葡萄糖的摄取,并有抑制肝及肾脏糖异生作用,双胍类药物有赖于的存在才能有降血糖的作用。双胍类药物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与合用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双胍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腹绞痛和大便稀,腹泻的发生率可达30%,对非肥胖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肌苷清除率异常、肝脏病变时容易导致肝肾功能不全。最研究的副反应是乳酸酸中毒,尽管罕见。苯乙双胍因其导致如撒酸中毒的不良反应,已经在临床上被淘汰。二甲双胍是应用最广泛的双胍类处方药,其优点在于对的有益作用,能减少血浆中、三酰甘油、增加增加纤溶活性。这些有益的变化与二甲双胍增加内源性的敏感性有关。
3、噻唑烷二酮类(TD)
是新型的降血糖药物,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的敏感性。噻唑烷二酮类是新开发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增敏迹,为过氧化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激动剂,通过增强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活性,从而达到降糖效果,且没有发生的危险。同时该类药也能降低血脂,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少分泌,并有保护β细胞,改善胰岛素应答的作用。
目前有多种TD类药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等,罗格列酮效果最强。曲格列酮为第2代药物,但有时有致命性肝中毒,在和已停用,吡格列酮尚未有肝毒性发现。该药可单用与双胍类、磺脲类药物或联合应用。单独应用时可降低HBAIc1%—2%,与合用,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30%—50%,一些患者可以完全停用胰岛素。和双胍类药物联合应用并不引起。
4、α酶抑制剂
α葡糖唐苷酶的家族中包括:、蔗糖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乳糖酶、水解碳水化合物淀粉戊寡糖、单糖和葡萄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拜糖平)能与α葡萄糖苷酶竞争性结合,其亲和力比蔗糖、淀粉大1万—10万倍。当病人进食时,同时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酶与糖类结合位点减少,这样就减少上段小肠糖吸收高峰,延缓糖的吸收,从而抑制餐后高血糖。该药主要降低,可以单用、与或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同于磺脲类药,不刺激分泌,单独使用不产生低血糖,并通过降低餐后高血糖使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适宜于老年糖尿病患者。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良反应极少,主要副作用是,伴有肠道感染时不宜使用。
老年糖尿病胰岛素应用新见解——主张更积极、尽早应用胰岛素。过去对老年人用治疗比较保守,仅用于重型、伴严重并发症,合并症及状况时。近来的研究表明,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老年糖尿病者对口服降糖尿反应日差,血糖控制不良日多,另一方面,老年糖尿病往往并存多种心脑肾血管并发症,这一发展趋势表明有更多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许多使用治疗。应用的最新观点主张尽早单独或联合使用胰岛素治疗,这有利于降低高血糖毒性反应,减少对胰岛β细胞的刺激,防止其功能衰竭并防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老年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白天给予口服降糖药,睡前注射胰岛素补充夜间水平。
(1)治疗适应症:①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②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 HbA1c仍大于 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治疗。③新发病并与 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④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治疗。⑤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药物很难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β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2 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⑥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须应用治疗:;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或时需临时使用胰岛素度过危险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乳酸酸中毒、感染等;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重症糖尿病肾病等;合并一些严重的疾病,如冠心病、、、肝病等;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如血糖不能单用饮食控制达到要求目标值时,需用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药。⑦和特异性糖尿病人。
(2)常用胰岛素制剂:胰岛素按照来源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动物胰岛素、、。如诺和灵系列,如诺和锐、诺和锐30、诺和平。按作用时间特点可分为:速效、、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平。临床试验证明,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
(3)开始治疗后应继续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以便于胰岛素剂量调整和预防的发生。所有开始治疗的患者都应该接受低血糖危险因素、症状和自救措施的教育。 的治疗方案应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和两部分的补充。方案的选择应高度个体化,按照达标为驱动的阶梯治疗方案,尽早控制血糖平稳达标。
(三)基因治疗
老年糖尿病多为2型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众多中,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糖原合成酶基因等都显示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开放包括基因治疗在内的综合临床防治。
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上同的治疗。对老年糖尿病人的治疗,既要较好控制糖尿病,又要防止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适当的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
(2)药物治疗。
(3)防治并发症。糖尿病饮食宜忌:
1、食用含胆固醇低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如奶类、、豆制品、鱼、瘦肉类等食品。
2、米、面、薯类、粉条等含淀粉高的食物在总热能比不提高的情况下可任意选食。
3、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应,但对含糖量较高的蔬菜及水果应加以限制,如甘蔗、鲜枣、等。
4、禁用含碳水化合物过高的甜食,如、、、蜂蜜、甜点心、、冰糖、冰淇琳、糖果、甜饼干、糕点、蜜饯、杏仁茶等含纯糖的食品。
5、饮食烹调应不加糖、不用糖醋,姜等调料不加以限制。如患者想吃甜食,可用木糖醇、糖精调味。
6、糖尿病患者应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猪油、牛油等。少吃油炸食物,因高温可破坏。
7、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酒精代谢并不需要胰岛素,因此少量饮酒是允许的。但是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还是不饮酒为好,因为酒精除供给热能外,不含其他营养素,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易引起和。
8、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水果。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机体迅速吸收,引起增高。如果病情比较稳定时,可吃少量水果,但要减少主食的量。
1)控制或维持理想体重。
2)平衡膳食。
3)食物选择多样化,谷类是基础。
4)限制脂肪摄入量。
5)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食物。
6)减少食盐摄入。
7)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8)多饮水,限制饮酒。
疾病护理:
1、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掌握血、尿糖的自我监测,加强个人卫生护理,尤其是足部的护理,防止足部破损及感染,以减少肢体病残的发生率。
2、坚持运动锻炼如慢跑、散步、等有利于防止肥胖,增加周围组织对的敏感,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注意:运动量要根据老年患者心、肺、肾功能而定。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多种,其服药时间、漏服药物后的处理方法都不同,治疗方案一旦经医生拟定后,就应长期严格坚持。
一些患者服用降糖药很随意,有的想什么时候服就什么时候服,有的觉得漏服一两次降糖药没关系,还有些患者漏服药物后,想当然地补服或加服。实际上,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多种,其服药时间、漏服药物后的处理方法都不同,治疗方案一旦经医生拟定后,就应长期严格坚持。
因为每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环节不同,有着不同的服用时间。在常用的降糖药中,需在饭前服用的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如达美康等);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药物为α-糖苷酶类;为克服胃肠道反应,双胍类药物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否则,一方面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的发生。
另外,如果偶尔漏服药物,应该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再酌情处理,一般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所服降糖药的类型,二是发现漏服的时间。例如,本应餐前服用的磺脲类药物,吃完饭才想起来药还没吃,此时可以抓紧补服,也可临时改服快速起效的降糖药;但如果已到了快吃下顿饭的时候才想起来,这时肚子已空,如果补服或者和下顿饭前的药物一起服用,有可能由于药物作用太强而引起。对于这种情况,轻度和中度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改用长效的口服降糖药,如等。
对于经常漏服降糖药的患者,建议服用缓释剂,这类药物一天只需要服一次,容易操作,有助于患者长期服用,而且降糖作用较平稳,还可以避免的发生。星期一:【早餐】纯牛奶50毫升 葱头炒肉丝 软炸淮药兔 【中餐】淡面包50克 油吃黄瓜 开洋冬瓜汤 泡菜(市售)
星期二:【早餐】豆浆250毫升 熘肚片 蚌肉豆腐【中餐】素菜包 1只 豆板炒蒜苗 葱烧海参
星期三:【早餐】荷叶饼50克 酱烧田螺 葱头炒肉丝【中餐】豆浆250毫升 炒芹菜 山药炖鸡
星期四:【早餐】纯牛奶50毫升 炒鳝丝 熘肚片【中餐】素菜包1只 炒素三丝 清炒苦瓜
星期五:【早餐】豆浆250毫升 葱头炒肉丝 蒜泥白肉【中餐】淡面包50克 饭焐南瓜 炒玉米丁
星期六:【早餐】纯牛奶50毫升 软炸淮药兔 酱烧田螺 【中餐】素菜包 1只 炒空心菜 干烧冬笋
星期天:【早餐】豆浆250毫升 葱烧海参 蚌肉豆腐【中餐】荷叶饼50克 油吃黄瓜 盐水鸭 泡菜(市售) 清拌芦笋丝糖尿病饮食的第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控制饮食,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低糖其实就是少吃或不吃那些容易导致血糖上升的食物。比方说,加糖的食物,像糖果、汽水、可乐、蜜饯,及蜂蜜、加糖饮料,以及各种中西式的甜点都应该少吃;若是嗜食甜食的人,则建议以糖精或阿斯巴甜等代糖来调味。此外,淀粉类含量高的食物也要限量,像番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以及烧饼、烧卖、萝卜糕等;尤其各种年节食品,如粽子、月饼、年糕,更是糖尿病患者特别需要“忌口”的。
糖尿病饮食的第二个主要的原则就是少吃太甜、太咸、太油的食物,最好是不吃:由于肥胖是糖尿病的敌人,而且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因此控制油脂的摄取量非常重要。除了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高油脂类的食品,譬如肥肉、猪皮、松子、核桃、花生等;同时要节制肉类食物、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并且改用植物油来烹调食物。此外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海鲜类等,也要少吃。至烹调上,应尽量采用清淡少油的方式,如炖、烤、卤、红烧、清蒸、水煮、凉拌等。[2]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机体胰岛素组织破坏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机体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
胰岛素是一种由的分泌的激素,可以帮助机体利用来自饮食中的糖、淀粉和其他食物的能量供机体正常代谢需要。而当胰岛素缺乏或效力减低时,就使机体消化碳水化合物(糖类和淀粉)时产生的葡萄糖不能利用,水平升高,高 血糖引起许多严重的临床表现。血糖升老年糖尿病防治高因作用而引起口渴、多饮多尿。葡萄糖是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燃料,不能被利用,体内蛋白、脂肪消耗增多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多进食物,逐渐形成典型的“三多一少”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典型的症状。
糖尿病主要有哪些症状
排尿次数较以前明显增多(尿频);持续的烦渴;体重下降;经常感到疲乏、劳累;视力下降;手或者足部经常感到刺痛或者麻木;伤口愈合非常缓慢;经常或者反复发生感染,比如泌尿系感染、疖肿及霉菌感染;男性发生阳痿,女性发生异常干燥;极易饥饿;恶心、呕吐。
老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较中青年要高3~6倍。而且还有几乎同样数量的--葡萄糖调节异常。要注意,对老年人糖尿病的诊治与中青年糖尿病人有些不同。
诊断老年病人在发病之初,自己往往没有什么“三多一少”的症状,即使有些人有轻微的症状,也常自以为是老年虚弱的表现而未予注意。他们可能在、心脏等出现并发症就诊时才发现元凶是糖尿病。因此希望老年人每年体检查血糖、血脂及血压等,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及早治疗。
老年人多已退休,心情本来就易忧郁,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更易心理上不平衡。常想:“过去要鱼票肉票,生活困苦。现今经济条件好了,却不让我吃鱼肉了!”这种情绪上的忧伤、焦虑,容易使体内的应激激素分泌增多,使血糖升高。而且老年人容易受道听途说的影响,如“胰岛素会上瘾”等等,因此不敢吃药,更不愿注射胰岛素,反而轻信广告,一听说能“根治”、“不反弹”、“不必控制饮食”等,就去买降糖鞋、降糖奶粉、降糖含片、降糖口服液等保健品。结果非但钱花了不少,血糖没有降下来,反而耽误了早期治疗的良机,产生了并发症。这些心理状况必须调整,应该进行正规治疗。
老年人几十年形成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因此不能照抄国外的食谱。目前饮食控制的原则是减少总热卡量以及减少脂肪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量。老年人不会计算食物热卡量,我们就请他少改变《老年糖尿病的防治》食物品种,多改变量。如减少食量,吃七八分饱即足。老年人平时可多吃粗粮、蔬菜、豆制品、鱼虾,少吃肥肉、奶油等。水果仍可吃,但量少些,不要太甜。烟应戒了,酒也应少喝。
 老年人应尽可能地进行体育锻炼。但因肌肉及骨骼功能差,又多有心肺疾患,故必须量力而行。一般可进行慢跑、快走、、太极拳等活动。身体的承受能力可以从心跳来判断。要求活动后不出现,而最高心率不超过“170减年龄数”,即70岁老人活动后心率不超过170-70=100次/分为宜。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后特别要当心夜间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如优降糖时,易发生晚间。由于老年人神经反应等比较迟缓,易发生“未察觉的低血糖”。这种情况就很危险,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药物对肝肾的不良反应。老年糖尿病病人肝肾功能不良或血糖控制不好时,应该及早用治疗。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使其尽量接近正常,进而减少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友们的生活质量,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就是良好的病情监测。病情监测在糖尿病病友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良好的病情监测才能为您调整饮食、调整运动、改变治疗提供正确的参考。每位病人都应有自己的血糖自我监测日记,并养成每天记录的良好习惯,血糖自我监测的日记内容包括:
1、、尿糖或HbAlc的日期、时间。
2、与吃饭的关系,即饭前还是饭后。
3、血糖或尿糖的结果。
4、注射胰岛素或服口服降糖药的时间和种类、剂量。
5、任何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进食的食物种类及数量、、生病情况等。
6、状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症状的体验等。
每次去医院看病时应带好你的日记,与医生讨论如何调整治疗。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的过程是长久而又繁杂的。糖尿病的治疗重在日常的保养及饮食的注重。那么糖尿病饮食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硒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对糖尿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治疗作用。硒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补充适当的硒有助于改善胰岛素自由基防御系统和内分泌细胞的代谢功能,这为预防发生提供了新依据。另外,硒也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血液粘滞性增高状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糖尿病预后。
硒是构成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此外,硒除了产生胰岛素样作用以外,还有与胰岛素协同的作用,这使得硒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为引人注目。
因此,糖尿病人日常补硒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硒的食物,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1?药粥
(1)菠菜粥:菠菜100~15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阴虚化热型。便溏腹泻者禁服。
(2)芹菜粥:鲜芹菜60~100克,切碎,粳米5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
(3)木耳粥:黑木耳30克,粳米50克,大枣3枚,先浸包木耳,将粳米、大枣煮熟后加木耳共煮粥食。适用于者。美国明尼索达大学医学院汉穆希密特教授认为,常食木耳可以减少和预防心脏病的发作。
(4)萝卜粥:新鲜白萝卜适量,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痰气互结者。
(5)山药粥:生山药60克,大米50克,先煮米为粥,山药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内食用。适用于糖尿病脾,腰酸乏力、大便溏泄者。
(6)槐花粥:干槐花30克或鲜品50克,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高血压合并、中风患者。槐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可防治动脉硬化,常服用有预防中风作用。
(7)菊花粥:秋菊烘干研末,先以粳米50克煮粥,调入菊花末10克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者。菊花清肝明目,临床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
(8)荔枝粥:荔枝5~7个,粳米50克,水适量,煮粥服用。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9)葛根粉粥: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共煮粥服用:适用于老年人糖尿病,或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葛根含黄酮类,具有解热、降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作用。
(10)生地黄粥:鲜生地150克,洗净捣烂取汁,先煮粳米50克为粥,再加入生地汁,稍煮服用。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
(11)杞子粥:枸杞子15~20克,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肝肾阴虚者。
(12)天花粉粥:天花粉30克,温水浸泡2小时,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入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口渴明显者。糖尿病孕妇禁用。
(13)韭子粥:韭子10克炒熟,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性阳萎病人。
2?食疗菜肴与药膳
(1)苦瓜:清热解毒,除烦止渴,临床与动物实验证明苦瓜具有明显降低血糖作用。糖尿病人常食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可用鲜苦瓜作菜食用或红烧苦瓜,每次100克。糖尿病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2)南瓜:具有降低血糖、血脂作用。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南瓜粉对轻型糖尿病确有疗效。可将南瓜烘干研粉,每次5克,每日3次,也可用鲜南瓜250克煮熟食用,既充饥又可降低血糖。
(3)洋葱:味淡性平,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可用洋葱50~100克水煎服,也可作菜食用。
(4)蚌肉苦瓜汤: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共煮汤,加油盐调味,熟后喝汤吃苦瓜蚌肉,适用于轻型糖尿病。
(5)沙参玉竹煲老鸭:沙参30~50克,玉竹30克,老雄鸭1只,葱、姜盐少许焖煮,熟后食肉饮汤。适用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6)玉米须炖龟:玉米须100克,乌电1只,葱、盐、料酒适量,炖熟食肉饮汤。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7)黄鳝:具有一定降糖作用。用黄鳝制做的药膳有:参蒸鳝段、内金鳝鱼、烩鳝血丝、归参黄鳝、翠皮爆鳝丝等均可选用。
(8)韭菜煮蛤蜊肉:250克,蛤蜊肉250克,料酒、姜、盐少许,煮熟饮汤食肉。适用于糖尿病肾阴不足者。
(9)枸杞子蒸鸡:枸杞子15克,子母鸡1只,加料酒、姜、葱、调料,共煮熟食枸杞子、鸡肉并饮汤,适用于糖尿病弱者。
其它:田螺、鳕鱼、蚕蛹、海参等均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
3?汤类、饮料
(1)双耳汤: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洗净加清水蒸笼蒸至木耳熟烂,食木耳饮汤。适用于糖尿病人眼底出血症。
(2)猪胰汤:猪胰1个,黄芪60克,山药60克,水煎汤,食猪胰,饮汤。适用于各型糖尿病。
(3)糯米桑皮汤:爆糯米花30克,桑白皮30克,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饮者。
(4)菠菜银耳汤:鲜菠菜根150~200克,银耳20克,共煎汤,饮汤食银耳。适用于糖尿病大便秘结者。
(5)鸽肉山药玉竹汤:白鸽1只,山药30克,玉竹20克,共煮熟食肉饮汤,适用于阴虚型糖尿病。
(6)菊槐绿茶饮: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沸水冲泡饮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
(7)苦瓜茶饮:鲜苦瓜1个,绿茶适量,温水冲泡。适用于轻型糖尿病患者。
(8)乌梅茶:乌梅1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9)黄精枸杞茶:黄精15克,枸杞10克,绿茶3克,温开水冲泡代茶饮。
(10)鲜生地露:鲜生地500克,切成小块,制露1000克,每服100克,具有滋肾养阴、生津止渴作用。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11)麦冬茶:、、北沙参、、各9克,乌梅、知母、甘草各6克,共为细末,每服1剂,白开水冲代茶饮。
(12)生津茶:青果5个,金石斛、甘菊、竹茹各6克,麦冬、桑叶各6克,鲜藕10片,黄梨2个(去皮),荸荠(去皮)5个,鲜芦根(切碎)2支,上药共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糖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