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内照了两次胸透检查什么,一次全身CT检查...

备孕期 做过胸透、CT检查三个月后再怀孕 - 亲亲育儿网 | /yunqianzhunbei/814.html ☆ 点击复制 ☆
很多女性关心自己是否已经怀孕,那么怀孕多久能测出来?怀孕多久能测出怀孕取决于你使用的检测方...
2013 亲亲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16CT检查辐射问题一年内多次做CT
男 | 23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停药&之后定期每半年、后一年复查无变化;最近一次做CT复查是在2012年2月份,病兆也无变化,现面临求职问题,担心用人单位以此刁难、且最近自身感觉有些异样,担心病情是否有反复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正规系统用药15个月停药&之后定期每半年、后一年复查无变化;最近一次做CT复查是在2013年1月份,病兆也无变化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现面临大学毕业求职问题,担心用人单位以此刁难、且最近自身感觉有些异样,担心病情是否有反复。但今年体检次数较多。一月份定期复查已做一次CT、四月份学校要求应届毕业生体检、自己还想去体检复查一次、6——7月份用人单位体检有可能是两次。一月一次、四月两次、六七月份两次。以前治疗和定期复查都是做的CT检查,医生说才有法作比较。如此高密度的5次CT、X照射担心CT检查辐射剂量对身体的危害!(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08:06:59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74473称赞:5516
病情分析:从你提供的信息看,你这么频繁的做CT,对身体是有一定危害的,指导意见:建议你尽量用胸透或者胸片检查代替,一般来说体检用的做胸透就可以的,祝健康幸福
百度智能推荐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全身CT检查,是不是很大辐射,可以通过吃
健康咨询描述:
全身CT检查,是不是很大辐射,可以通过吃抗辐射的食物补救吗?今天做了一次全身CT检查,检查头部,肝部,胃部等内脏,我现在担心这些这么多检查是不是会造成身体很大的辐射,请问可以通过吃抗辐射的食物补救吗?有哪些食物可以一定程度上抗辐射,谢谢!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22:32:30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9984称赞:566
病情分析:CT辐射的确很大,接受一次全身CT扫描(老式方法)=照13次胸透(老式方法)=20年的本底辐射=照400次胸透(新式)=看4000年电视(每天两小时)。
指导意见:可以多吃海带,海带素有“海中蔬菜”之称,它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蛋白质等,且含有大量的碘,被誉为“碘的仓库”。海带的提取物海带多糖能抑制免疫细胞凋亡,从而对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的损伤起保护作用。但是不用太担心一年只做一次不会有太大影响的。
百度智能推荐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精彩推荐:
儿童一定避免不必要的胸透!!!转贴,父母一定看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胶州网论坛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专家:避免不必要的X线检查
--------------------------------------------------------------------------------
新京报 于菲 【 14:07:43】
  当您做X线检查时,有没有穿戴铅防护衣服对非检查部位进行保护?当您或您的孩子体检时,有没有站在照射室内排队等候的经历?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近日表示,医疗照射已成为最大的人为电离辐射来源,并呼吁尽可能减少X线检查。
  据近期一项数据显示,每年至少有2/3的北京人因诊断检查接受X线照射,但目前医院中诊断X线防护状况令人担忧。北京市居民接受人工辐射的照射源中,88%来自X线诊断。按照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北京每年大约有350人左右可能因照射X光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看来是时候为X线检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做一次“透视”了。
  射线对身体的危害
  据301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肖越勇介绍说,X线诊断检查包括拍X光片、胸透、CT、磁共振等等。射线可以穿透人体形成影像,医生通过观察分析这种影像来判断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和病理变化。
  肖越勇指出:“做检查时所用放射剂量是很小的,在安全剂量之内我们只照一次X光对身体并无很大影响,但是如果照射频率升高,辐射诱发癌症的几率将会增加,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其他致癌因素存在下,癌变细胞就可能生成和蔓延。”由此可见医疗照射不可滥用,我们应当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
  哪些人不宜做X线检查
  哪些X线检查是必要的?肖越勇说:“当只有经过X线检查才能发现和确诊疾病的时候,X线检查才是必要的检查。”他指出通常情况下,普通体检进行的X射线照射,成年人每年不超过一次。中老年人的防癌检查,每年一次X线检查也足够了。
  而青少年照X射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果直接照射下腹部和性腺容易造成成年后不孕不育,小儿骨髓受照射后患白血病的危险性要比成人大,因此青少年体检时不需把X检查列为常规检查。
  女性孕期X线照射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智力低下、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缺陷,因此孕期尽量不要做X射线检查,因检查疾病原因而必需要做的,整个孕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我家宝宝才3岁半,刚做了一次我认为不必要的胸透!
&&&使用二维码访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10:06:12)
转载标签:杂谈 分类:放射法律法规
& && && && && && && && && && && && && &&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儿童X线诊断中的防护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儿童X线诊断实践。
   本标准根据GB 4792、GB l6348制定。
  2 引用标准
   GB 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 8279 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
   GB l6348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 总则
  3.1 儿童X线检查所受的医疗照射,必须遵循X线检查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在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使受检儿童受照剂量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3.2 对儿童施行X线诊断检查,必须注意到儿童对射线敏感、其身躯较小又不易控制体位等特点,采取相应有效防护措施。儿童X线群检必须加以控制。
  3.3 必须建立并执行X线诊断的质量保证计划,提高X线诊断水平,减少儿童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
  3.4 各种用于儿童的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性能、工作场所防护设施及安全操作均须符合GB 8279的要求。
  4 专用于儿童x线诊断设备的防护要求
  4.1 透视用X线机必须配备影像增强、限时装置及影像亮度自动控制系统。
  4.2 摄影用X线机必须具备能调节有用线束矩形照射野并带光野指示的装置。
  4.3 X线机应配备供不同检查类型、不同儿童年龄使用的固定体位的辅助设备。
  4.4 非专用于儿童的X线机,用于儿童X线检查时应参照本章要求执行。
  5 X线防护设备和用品的防护要求
  5.1 X线机房必须具备为候诊儿童提供可靠防护的设施。
  5.2 专供儿童X线检查用机房内要合理布局,并应按儿童喜欢的形式装修,以减少儿童恐惧心理。大限度地争取儿童合作。
  5.3 使用单位必须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具有不小于0.5 mm铅当量的防护用品。
  6 对临床医师的要求
  6.1 应严格掌握儿童X线诊断适应证。对患儿是否进行X线检查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和防护原则进行分析判断,确有正当理由方可申请X线检查。
  6.2 在对患儿进行诊断时,应优先考虑采用非电离辐射检查法。
  6.3 在X线透视下进行骨科整复和取异物时,不得连续曝光,并注意尽量缩短时间。
  7 对x线工作者的要求
  7.1 必须熟练掌握儿科放射学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仔细复查每项儿童X线检查的申请是否合理,有权拒绝没有正当理由的X线检查。
  7.2 除临床必需的X线透视检查外,应对儿童采用X线摄影检查。
  7.3 透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透视中应采用小照射野透视技术。
  7.4 对儿童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应严格控制照射野,将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照射野面积一般不得超过胶片面积的10%。
  7.5 对儿童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应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7.6 对婴幼儿进行X线摄影时,一般不应使用滤线栅。
  7.7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必须注意非检查部位的防护,特别应加强对性腺及眼晶体的屏蔽防护。
  7.8使用移动式设备在病房或婴儿室内做X线检查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减少对周围儿童的照射,不允许将有用线束朝向其他儿童。
  7.9未经特殊允许不得用儿童做X线检查的示教和研究病例。
  7.10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使用固定儿童体位的设备。除非特殊病例,不应由工作人员或陪伴者扶持患儿。必须扶持时,应对扶持者采取防护措施。
该用户从未签到
X线胸透”缘何成焦点
【来源: 日期 : 8:41:36 点击:16】
  最近一段时间,一向被认为是检查疾病很必要的X线胸透检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无独有偶。新近公布的美国卫生部权威报告,首次将X射线列入已知致癌物的行列,并明确指出其中55%的辐射来源是用于骨骼、胸部、口腔等低剂量X线照射的医学检查。而前不久,国内不少辐射防护专家也一致呼吁:如果儿童频繁接受X线辐射,可能埋下致癌的祸根,应尽快“叫停”儿童体检中例行的X线胸透检查。
  X线胸透危害不容乐观
  X线检查是一把双刃剑。X线对人体有害,但不少疾病诊断又须臾离不开它。在所有的X线检查手段中,X线胸透的危害已很明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淘汰了该方法。少数仍在使用这一方法的国家,也都尽力降低使用率,如英国使用率仅0.2%,并且要求在使用时,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医生如有疏漏,很可能因此被吊销放射执照。
  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限制、减少X线胸透对人体的危害早有规定,如《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X射线诊断的筛选普查应避免使用X线透视的方法”,“不能把肺部的X线透视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项目”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使用X线胸透的几率非常高,在不少地方,竟成为每年入学体检、升学体检、从业体检,以及单位健康体检中的一个“保留节目”!
  “叫停”真的很简单吗
  记者经采访发现,我国目前X线胸透使用多的原因,不光出在技术本身上,而是有较复杂的背景的。
  首先是价格规律使然。目前,做一次X线胸透与X线拍片,分别是3~6元和50多元,费用低廉是不少地区X线胸透高频率使用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相关法律规定形同虚设。实际上,在许多的医疗机构里,相关的保护性规定,如“放射检查需屏蔽性腺等特殊部位”等,标识得很清楚,但很少有医务人员在具体操作中考虑这些,更谈不上严格遵照规定执行了。再者是种种人为因素所致,如担心发生纠纷后缺少证据、对适应症把握出现偏离或刻意追求经济收益等。
  X线胸透存在损害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如只是简单地予以“叫停”,不能针对技术层面之外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对策的话,很可能出现“叫停”了X线胸透,又出现CT等检查滥用现象。
  受检者防护的法律欠缺
  有专家认为,“叫停”X线胸透,折射出的是依法防护“辐射”损害的意识。多年来,患者在就医中无辜“吃线”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情景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如患者主诉头疼,医生便开出CT检查单;家属为搀扶患者一同在透视室中挨“照”;单位进行健康体检,受检者三五成群一起被叫进照射室等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副所长赵兰才研究员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在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医学及各种X线影像诊断中,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放射防护的问题。他介绍说,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放射防护逐步重视起来,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已有效地改善了医疗机构工作场所的防护条件,如采取隔室透视,设置铅玻璃或相应厚度的隔离墙等,大大减低了医务人员的受照剂量,最大限度地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但是,对于患者接受X线检查的防护,却重视不够。从现在看,整个放射防护法规体系的最大缺陷,是涉及医务人员的防护多,而受检者的防护相对缺乏。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防护所所长娄云副主任医师介绍,1993年卫生部曾颁布《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其中利用一个章节共七个条款,对受检者的防护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如“X射线胸部检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对受检者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等,但随着“入世”后对专项法律法规的清理整顿,上述规定在2002年出台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中被高度“精炼”,只保留了几句话,即“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
娄云认为,依法实施放射防护,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而法规简化的结果,使技术服务机构、监督执法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单位,都变得不好操作甚至无所适从,使得原本已逐渐升温的受检者放射防护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骤然“冷却”了下来。
  赵兰才告诉记者,在我国一些专门性的规定中,如《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等,由于规定内容过于专业,使临床专业人员也难以准确理解,造成操作的可行性较差,加上这些相关标准缺乏高层次的上位法,也影响了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执法的力度,使很多违规现象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
 防护缺失埋下医疗隐患
  我国每年仅接受放射诊断的就有2.5亿人次。据报道,北京每年约有数百人可能因拍胸片,做CT等检查而诱发白血病等癌症或其他传染性疾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所长苏旭研究员认为,受检者放射防护措施缺失,已成为医疗活动的“隐患”。目前叫停“胸透”的呼声,就是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的萌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辉霖教授举例说,随着先进的放射诊疗手段广泛用于临床,带来的辐射风险也与日俱增。如在放射性核素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中,采用131碘治疗甲亢的疗效确切,不少医疗机构便蜂拥而上,但由于缺少防护知识和条件,给患者造成放射性烧灼伤的教训已不鲜见。他认为,放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是必须以较强的法制观念来对待的。不依法运用先进技术,很容易引发纠纷,使医疗机构陷于被动。
  赵兰才也介绍说,目前发生的放射诊疗纠纷,大多集中在放射治疗上。由于足够大的放射剂量才可能对肿瘤起到确定性的治疗作用,一旦操作聚焦不够精确,或者防护措施跟不上,就会使射线“打偏”,对患者造成损害。现实中就发生过治疗颅内肿瘤却把患者眼睛“照瞎”的事故。他说,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对患者的防护责任须体现在质量的控制上,即一定要“打准”病灶。
  人本主义规章“呼之欲出”
  很多专家对上述状况不无忧虑,建议亟须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记者高兴地了解到,有关工作目前已迈出了坚实的步子,即包括受检人群放射防护在内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在历经两年多时间,数易其稿后基本成熟,有望于年内问世。
据了解,该《规定》明确强调医疗机构对受检人群应履行防护原则与告知义务,即应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同时要求医疗机构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健康影响小的方法。
  《规定》还对具体操作进行了细化,如不应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和X射线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需要陪检时,应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等。
  记者还了解到,对放射诊疗技术的应用进行准入管理,是该《规定》的另一亮点,它不仅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执业条件、人员条件、设备条件、防护设施、警示标志等有明确的规定,还将采取分类管理、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准入申请、受理、审查和批准等手段强化监管,促使整个放射诊疗工作逐渐进入有序健康的轨道。
  不难看出,该部门规章无不透着人本主义色彩,希望它尽快出台实施,为医患双方再添一份健康的保障。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专家呼吁儿童胸透快叫停
& &这些天,广州、深圳的放射防护专家通过多家媒体呼吁,儿童体检、胸透得不偿失,应尽快叫停。
& & 专家说,在我国,尤其是生活在经济较好的城市里的人群,每年体检时进行“胸透”成了保留节目。和成年人相比,儿童患肺结核的几率微乎其微,以检查出极少的疾病为代价不值得。应由胸片检查取代胸透。
& & 到底胸透有怎样的危害?胸透和胸片有什么不同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洪楠介绍说,在临床上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胸部的X线射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胸片,另一种是胸部的X线透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胸透。胸片和胸透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分。
& & 洪楠教授强调,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已经得到了确认,但做胸片所吃进的射线量要比透视的射线量低10到15倍。所以,做X线检查的时候一定要慎做胸透,尤其是婴幼儿、孕妇,尽量少做,能不做就不做。
& & 可是由于目前胸透和胸片之间的价格较为悬殊,再加上大部分患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胸透的放射量虽然高于胸片,但是价格便宜,而且一年只做一两次胸透对于身体的危害不会太大,真的是这样吗?
& & 洪楠:X线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危害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类就是随机效应,第二类是限定效应。随机效应是随着X光曝光量的增加,它发生的可能性也会随着增加,它可能有致癌作用,对遗传可能也会有影响。限定效应是有预值的,接受的射线量如果低于预值的话,它没有表现,但是如果超过预值的话,它就100%的有表现。主要表现是:第一是皮肤反应,像起皮疹、脱发,还可以有白内障、纤维化、对造血系统有一些破坏。这个预值有多少呢?国外做得比较多,最低的预值量它有一个限定效应,这就是早期有一过似的皮疹,它急性期的预值量大概是2到3格瑞,(格瑞:音译)这个格瑞是吸收辐射量的一个单位。通俗地讲,我们照一次胸片,它的曝光量大约是0.15毫格瑞,这个值是很低的。如果换算的话就是,你如果照1万张胸片,或者做100次CT,或者做胸透30分钟,才有可能达到预值。这就是我们说的限定效应。但是我们说的第一个效应,可能引起致癌效应、对遗传有影响的随机效应是没有预值的,即使是最小量的辐射也有可能导致随机效应,这个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 & 洪教授所说的X射线对人的随机效应我们很难把握,这就决定了您在做胸透的时候,千万不要有侥幸的心理存在。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胸透可以直接观察肺部的病灶和心血管有无畸形,但是对肺部的细小病变并不容易显示出来,也没有客观的记录,而胸片可以留下客观的记录,便于临床医生随时清晰地观察和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复查对比,再加上胸透所带来的副作用远远地大于胸片,所以现在很多医院已经渐渐地用胸片代替了胸透。
& & 洪教授说,胸片已经代替了胸透,成为一个常规的查体标准了。透视本身射线量比较大,再一个信息量不是很大,容易漏病。现在我们医院只在这几个方面用胸透:第一种是做体表定位,比如病人要做穿刺,我们要做个透视来进行定位;第二个是要鉴别病变的位置,需要病人改变体位。主要是这两方面用透视,其它的方面都不用透视了,因为它的射线量实在是太大了。
& & 洪教授强调说,由于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期,细胞分裂旺盛,对于射线特别的敏感,一旦进行了X线检查,对于性腺和甲状腺的伤害会更大。
& & 洪楠:小孩本身对X线的敏感就比大人大得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危险性会下降,有下降的趋势。
& & 北京儿童医院放射科专家认为,一般都是做胸片,除非你有异物史,需要多方位定位查找病变的位置时,才会用到胸透。
& & 看来,如果不是病情特别需要的话,尤其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胸透还是能免则免。即使是要做的话,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铅衣和铅脖套,一定要戴,不要怕麻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宝宝光咳嗽不发烧,精神很好,就让做胸透,我不想做,医生非让做,都怪我没坚持!!!后悔死了!!!医生很无所谓,认为我大惊小怪!
该用户从未签到
X光检查的副作用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X射线能够穿透细胞,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并对遗传分子产生难以修复的终身性破坏
作者:木棉花& & 其他辐射来源:辐射与健康网& & 点击数:1016& & 更新时间:& &&&
&&然而X光检查的副作用之大可能远远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临床发现,X射线能够穿透细胞,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并对遗传分子产生难以修复的终身性破坏,一旦辐射过量不但可能影响受检者的生长发育,更可能引发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肺癌等重疾。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美国全国环境卫生研究所已把X光列为致癌物质。有关专家提醒,相关医疗机构和个人都应高度重视X光检查潜在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把X射线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个人不要盲目地主动为自己选择X光检查。如果医生提出做X光检查,应当跟医生讨论接受这种检查的必要性,在诊断效果相同的情况下,能用B超检查的尽量别用X射线;非用不可的,也应该选择辐射剂量相对较小的X光片,而避免使用X光透视。
该用户从未签到
CT扫描辐射有多大?
CT扫描辐射有多大?
作者:张兴& & 其他辐射来源:其他& & 点击数:660& & 更新时间:& &&&
&&CT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横断层投照方式,将X线穿透人体每个轴层的组织,它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要比普通X张强100倍.所以,做一次CT检查受到X线照射量比X光检查大得多,也是发射x线的,其剂量为普通x线的200倍,其对人体的危害也大得多,但因病情需要,做一次CT没什么关系。
&&国际上有一个与辐射相关的国际标准单位:希伏(Sv),其作用是用于量化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以前还有一个单位叫雷姆rem,1Sv=100rem)。数字越高,表明人体受辐射的伤害越强。希伏这个单位很大,据悉,如果人体接受了3-6Sv的急性辐射伤害,就会造成一半以上的人员致死,这就是急性照射半致死剂量。(顺便说一下,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呈概率性,也就是说受到较高强度辐射的人群与受较低辐射的人群相比,受到更强的放射性伤害的几率更大,但并不是前者绝对比后者受到更大的放射性伤害。因此在描述放射性伤害时,往往采用致死率,致病率,致畸率等统计名词。 )
&&由于Sv这个单位太大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是msv(毫希伏)和μSv(微希伏),其中,1sv=1000msv=1000000μSv.
&&有了Sv这个单位,我们就很容易衡量生活中的各种辐射对人体到底有多大的伤害了。
&&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接受来自自然的各种辐射,也就是说,即使你远离城市,不看电视不用电脑,同样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天然辐射,这些辐射来自于宇宙射线、天然放射性元素(例如C14,氡222),以及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最常见的是K40)。这种辐射称之为天然本底辐射。你所说的晒太阳所接受的辐射也属于天然本底辐射之一。天然本底辐射随着不同的人所处的不同地区会呈现出差异,全球每年人均所受天然本底辐射在2mSv左右,个别地区这一数字甚至高达50mSv。
&&除了天然本底辐射之外,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电视、电脑等用具,也会产生辐射。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种关于辐射的规范越来越严格,现在的电器产生的辐射实际上非常有限,有数据显示,如果你每天看2个小时的电视,那么你一年由此受到的辐射伤害为10μSv。而目前辐射更小的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的广泛使用会使这个数字进一步减小。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员能接受到的较大的辐射,应该来自于医疗辐射,而医疗辐射则以X光胸透,CT,以及放疗化疗为主。X光胸透和CT基本原理类似,都是用阴极射线管产生足够强度的X射线,穿透人体成像。可以说,胸透和CT的辐射强度比较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辐射是相当大的,早期的X光需要人工手动扫描,整个检查过程大概需要5分钟,患者接受的辐射最大可到3mSv,也就是世界人均年本底辐射的1.5倍。不过,如果可以缩短在射线下暴露的时间,所受的辐射伤害也会随之降低。现在的胸透大多采用自动扫描,时间大概在10s左右,人所受到的辐射伤害也降低到0.07mSv-0.1mSv。
&&CT的情况与X光胸透类似,早期的CT成像时间很长(大概在20分钟左右),因此患者受到的辐射伤害也相当大,单次全身CT扫描的估计最大剂量大概为40mSv。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新型的CT系统成像时间已经缩短为几秒钟,对患者的辐射伤害也随之大大降低。
&&而放射性治疗属于非常规的治疗方式,为了杀死病变细胞,放射性治疗所采用的射线辐射强度非常强,在放射性治疗中,甲状腺受到的典型剂量可以达到10Sv以上。
&&综上所述人体受到辐射伤害得以量化,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比较不同辐射对人体伤害的程度。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接受一次全身CT扫描(老式方法)= 照13次胸透(老式方法)= 20年的本底辐射=照400次胸透(新式)= 看4000年电视(每天两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A的每日心情衰昨天&10:30签到天数: 210 天连续签到: 6 天[LV.7]常住居民III
我家宝贝昨天在儿童医院做的胸透,大夫也没提醒啊,当时去做的孩子还真不少,是不是真的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岁以下的孩子没有非常需要,一定不要再做了,我还咨询了辐射专业人员(当然不是医院的),大人也不要经常做。胸透的辐射量较大,且医院现在都没有防护措施,对人的损伤较大。另外,CT等放射检查的量更大,更要慎重。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胶州医院的医生就很多不清楚或者不在乎胸透辐射损害的。医学进步,但是我们不少医生水平还停留在原地。不知道医院的医生平时有没有对知识进行更新呢,医院有没有组织过继续培训呢?
家长给孩子看病,不仅要听医生的建议,更重要的还要有自己的主意和一定的医疗知识,没办法,现在的情况逼得!!
该用户从未签到
给楼主顶上去,俺孩子一个月做了三次x光,把俺心疼的。
TA的每日心情开心昨天&14:59签到天数: 10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给楼主顶上去,俺孩子一个月做了三次x光,把俺心疼的。
节约用电 发表于
& & 怎么让孩子做那么多呢,能不做尽量不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拍x光片辐射小些,和自然本底差不多,但是x光胸透就厉害了,能不做就不做,尤其孩子胸透一般不用做,且胸透作用不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牙齿拍的片有没有影响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儿子前几天做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如果早点知道做胸透有这么大的危害,打死我也不会让我家孩子做的。前些天,孩子手足口病去中心医院就诊,在感染科住了五天院,其中有一项就是胸透。可恨的是中心医院某些无良的医生,根本不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了那么一点点利益就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我家孩子根本一点都不咳嗽,入院前听诊时也无异常,入院时和医生讲得很清楚,为什么还有必要下做胸透的单子呢?当时根本不知道胸透的危害,哪怕是潜在的,现在后悔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现实派 于
17:27 编辑
俺孩子去年做过一次,噢,不对应该是两次,看那做胸透的医生态度一点儿都不好,第一次嫌后俺孩子动了,接着又让俺孩子做了一次,也不知是他自己没做好,还是俺孩子动了的缘故,关键是在场的人不用有什么防护什么的吗?他倒好,隔在另一间屋子里,自己够安全的。下面是我自己在网上搜索出来的:
  “胸透的放射线量在X线检查中是最大的,做一次胸透就相当于拍10次X光照片检查。一次胸透半小时后,即可以显示出X线所致DNA受损后错误修复而出现的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和微核率上升。X线作用于红细胞膜,可能使膜上电荷数减少,酶活性降低,从而使红细胞膜上C3b受体清除致病免疫复合物的能力低下,同时还引起淋巴细胞糖元代谢的改变。低剂量的核辐射致癌与导致遗传疾病是有统计学上的随机效应的,其严重程度不受吸收剂量的大小影响,致癌的机率则与剂量大小有关,并且不存在剂量阈值。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最新的研究结果估算,以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左右可能因照射X光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X线检查是一把双刃剑。X线对人体有害,但不少疾病诊断又须臾离不开它。在所有的X线检查手段中,X线胸透的危害已很明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淘汰了该方法。少数仍在使用这一方法的国家,也都尽力降低使用率,如英国使用率仅0.2%,并且要求在使用时,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医生如有疏漏,很可能因此被吊销放射执照。 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限制、减少X线胸透对人体的危害早有规定,如《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X射线诊断的筛选普查应避免使用X线透视的方法”,“不能把肺部的X线透视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项目”等。《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中规定,“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从业人员就业前或定期体检,X射线胸部检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使用X线胸透的几率非常高,在不少地方,竟成为每年入学体检、升学体检、从业体检,以及单位健康体检中的一个“保留节目”![编辑本段]胸透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透视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观察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另一特点是可任意改变体位、方向和角度,从而获得立体概念。
  不足之处在于,影像不如摄影清晰,普通荧光屏图像不能保留,直接荧光屏透视法因检查者接近机器,必须注意防护。但现在普遍应用的隔离室电视透视则完全解决了X线防护问题。
  1、儿童应慎做胸透 随着X光仪器不断改进,其放射剂量越来越小,加上胸透检查一般也在十几秒以内,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微小,基本可忽略。 但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胚胎组织对射线更敏感),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这些受损细胞如果没能自我修复(也可能是异常修复),就会残存于机体里,像“定时炸弹”,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下,开始疯狂复制,成为一个癌症病灶。所以说放射检查次数做得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在其放射检查后的未来几十年里,远后效应就可能被诱发。 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皆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如体检)项目。儿童应尽量使用拍片检查。 尽量用拍片检查代替胸透 胸透时所采用的电压、电流都大大弱于拍片,由于强度弱,射线不能像拍片时那样迅速穿透人体,因而经过人体的时间相对更长,被人体吸收的剂量也更多。而且,胸透的清晰度、准确性也不如拍片的效果好。但胸透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一次一般6至10元)、可立即得出结论的特点。
2、哪些疾病检查要做胸透,如何防护
  胸透主要用于检查诊断肺部疾病、心脏的大小、肋骨、胸膜、胸壁纵隔、支气管。为减少X线的损害,患者做胸透检查不宜过多,也不宜在短期内做多次重复检查,特别是在胸透时不要一味地要求医生看久一点、看仔细一些。”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平台, 了解社区最新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透检查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