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拨云堂出品的“拨云锭眼药水”效果怎么样啊...

昆明再发现7月16日——昆明中医药史上的珍宝
【昆明再发现】
乙未年农历六月初一
昆明开设药店最早的应是始创于清咸丰丁巳年(1857年)的湖北帮李氏的“福林堂”和同治光绪时期创办的昆明帮欧氏的“春生堂”药号,距今近150年之久。清光绪以前(即1875年前),昆明仅有中医悬壶济世,还无西医。自法帝国强修滇越铁路后,中西医药才开始竞争于世,但西医院则寥寥无几,除教会少数信徒外,民众大多不相信西医。直至宣统元年(1909年)后,因治疗伤外科疗效快,才部分人就诊西医,后继昆明中西医才并行于世。
老昆明的中药店不少,据民国初年的统计,大约有一百二十家,著名的有福林堂、大安堂、百寿堂、百福堂、百龄堂、利济堂、六和堂、寅生堂、颐元堂、太和堂等等。这些药店当中,有的只卖药材,一般不配方,不制成药;有的又是专门制售成药;有的则兼售药材和成药,并且有坐堂医生在店堂坐诊,当堂开方,就店抓药,一气呵成,很是方便。
&福林堂:昆明百年老字号
&云南白药出自曲焕章之手
&老拨云堂开云南制药先河
&王运通的膏药:拔尽总毒
&大安堂与福林堂争雄多年
&黄良臣医馆:百年医术传承
*精彩内容敬请欣赏*
千百年来,时间的车辙在昆明留下纷乱而清晰的脚印,城市按照自己的步调堆积着历史。人的过往,人文的撞击,使昆明成型并成熟。千百年来,孙髯翁空阔无边的滇池彼岸,究竟有多少高人韵士曾经登临选胜,昆明的街陌巷道,住过多少名人高士?即日起,昆明手机报每周推出《昆明再发现》特刊,从历史的浪花里撷采几朵回味。
【昆明中医药史上的珍宝】
*福林堂:昆明百年老字号
------------ 
福林堂始创于清朝咸丰丁已年(1857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创始人李玉卿,前清时期随父李德由湖北黄岗到云南。因深谙医道,便在光华街创立了这个药店,并效法三国董奉,为穷苦百姓治病不收诊费,只要求重病愈者在后堂植杏树三棵,轻者一棵,时间一长,逐成杏林,故药店取名“福林堂”,意在“福泽杏林”。
福林堂初开张时,只有一间铺面,前面看病卖药,后面切药制药,因面积狭小,人称“簸箕堂”。但就是这间小小的簸箕堂,经过四代人一百多年的苦心经营,发展成为昆明最负盛名的中药店。
福林堂是一家“一条龙”服务的大药店,兼售药材和成药,并且有坐堂医生在店堂坐诊,当堂开方,就店抓药,一气呵成,很是方便。福林堂自创办一个半世纪以来,店址一直未变,而且依然保持了古色古香的传统风格。这一点也是福林堂的“一绝”。
多年以来,福林堂配制的成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格,很得病家喜爱,盛名历久不衰。其中尤其著名的有回生再造丸、益肾烧腰散、济世仙丹、黑锡丹等。至于常用的清热凉药银翘散和消食健胃的糊药,更是家常必备之药。现在五十岁上下的昆明人,恐怕很少没有吃过福林堂这两种药的。
*云南白药出自曲焕章之手
-------------
曲焕章,1880年出生于云南省江川县后卫乡赵官村,1892年,曲焕章到姐夫袁槐家学伤科。曲焕章出师后,悬壶济世,遍游名山,学神农尝百草,凡奇草异木,耳闻目见,不辞险阻,必得之。
1902年曲焕章研制出伤科药物百宝丹(即云南白药),百宝丹功效以治刀枪伤及跌打为最,凡外伤,只要身软不死,虽人事不省,先入百宝丹,再服虎力散,气绝者渐苏,血流者渐止,再用消毒散、洗创止血药,敷药涂其伤口,伤轻者半月,重者月余即愈。凡疮、疡、痈、疽以及妇科、儿科疾病兼能治疗,以此丹为主。妇科以干血劳药酒、保身药酒、红崩白带散为辅;儿科以洗肠散为辅,皆有明显效验。
1931年曲在昆明金碧路建盖“曲焕章大药房”,专门治疗伤科疾病,售制“曲焕章万应百宝丹”,1938年“七七事变”后,云南60、58军北上抗日。曲焕章出于爱国之心,每位参战的将士赠送一瓶“百宝丹”,“百宝丹”在台儿庄战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了重大贡献。唐督赠给 “药冠南滇”、吴学显赠以 “效验如神”、蒋介石赠以“功效十全”、胡汉民赠以“白药如神”匾额。“曲焕章万应百丹”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代理商或分销点。“曲焕章大药房”声誉如日中天,成为当时国内第一知名的品牌的大药房,“曲焕章万应百丹”也成为当时国内第一知名的传统中成药。
1956年,昆明制药厂接收了百宝丹配方,并把它改名为“云南白药”。历史终让曲焕章等老一辈医药家和云南白药的缔造者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老拨云堂开云南制药先河
-------------
老拨云堂始创于雍正六年(1728年),曾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中医“四大名堂”,是一家具有3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制药企业。
据《云南通志》等史料记载:老拨云堂首开云南制药之先河,公司主导产品--拨云锭,是大理鸡足山得道高僧秘授给老拨云堂始祖的奇方。其选料奇特—-按秘传标准选取药材上品,组方奇特—-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10多味名贵中药材精心炮制,按“五行”精妙配合,堪称一绝。
民初,老拨云堂传人就走出通海,把拨云堂开在昆明武成路上,今武成路不存,旧迹难寻。历史上,老拨云堂曾在昆明开设药店五十余年。拨云锭经“茶马古道”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曾成为清皇室贡品,因“宫内眼疾者用之无不见效”而倍受嘉奖,回赠楹联“拨云抽丝眼光若电,云开雾散医道通神”。还一度作为 “银锭”流通,民间曾有“身带拨云锭,走遍天下不受穷”之说,堪称眼药中的“奇珍异宝”。老拨云堂也由此成为中国中医眼药当之无愧的代表企业。
历史上老拨云堂的发展浮浮沉沉,几经坎坷。直至1984年,第十世传人沈永刚献方创办现代化制药厂,才改变前铺后厂的作坊式经营。2002年云南烟草兴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资重组老拨云堂,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出现。老拨云堂的品牌药为眼科用药,如拨云锭等及卤药。今已在楚雄市设立了制药现代化基地。
*王运通的膏药:拔尽总毒
------------
顺治元年(1644年),王运通在昆明光华街开店行医,最初名为“王运通药室”,该药室以自制的拔毒膏、万应膏来治疗疮疡、痈疽迅速驰名。“文革”时期,王运通膏药店被查封,大量病历资料全部被毁。改革开放后,王运通百年老字号膏药店重新开张,又成为了光华街的一个亮点。
光华街108号,那栋老屋依然在,旁边矗立着云南省中医院。相比之下,那历经数百年风雨的一个“王”字,遒劲而沧桑。364年不变的一帖膏药,已深深地植入了老昆明人的记忆……小小的108号掩映着历史,先前是制台衙门旁唯一仅存的衙门职员住宿,后成为“正支首创王运通十代老药室”。药室以祖传密制膏药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有奇效。时逢制台大人、云贵总督林则徐滇西平乱患疡疾向药室求治,月余即愈,林则徐亲笔赠联“有沈宏博丽之作,以宽厚和平为心”,为昆明市留下的唯一真迹。“王运通膏药——拔尽总毒”的歇后语由此从老街传遍昆明。
老昆明人几乎无人不知王运通家的膏药,膏药对拔毒有神奇功效,价格不高。一贴膏药只相当于现在一碗米线的价格,对许多平民百姓患者来说很实惠。现在即使医院的设备和技术先进了,还有人对“王运通膏药”之类的膏、丹、丸、散情有独钟。
*大安堂与福林堂争雄多年
------------
1922年的某一天,在一阵爆竹声中,昆明市文明街一家张灯结彩的店铺开业了。这家店铺颇具规模,三间铺面连为一体。这幢新落成的房子是大安堂总号,“前店铺,后作坊”经营地道药材,丸散膏丹。
开业之始,曾有人议论大安堂是否选错了店址,它正与开业于咸丰年间的著名老字号福林堂中药店遥遥相对。后来才发现它是后起之秀,这个小字辈的大安堂竟然与福林堂争雄多年。
大安堂的创始人杨尚文,号兴周,清同治元年(1862年)出生于大理凤仪。幼年父母双亡的杨兴周仅读过两年私塾,10岁时到位于昆明南门正街(今正义路庆云街口)的著名中药店春生堂当学徒。宣统二年(1910年),在昆明人气最旺的南门正街(正义路)清真寺旁,杨兴周挂出了“大安药室”的招牌(《昆明市志长编》卷七),这一招牌只不过挂了50多年,传了三代人,却已全省闻名。
杨兴周认为,创一块招牌比千百万元的资本更为可贵,只有创出招牌,才能使生意走上正轨,经营得以发展。“全鹿丸”(后改为“参葺卫生丸”)就是大安堂创下的名牌产品,与此同时还推出了一批疗效显著、畅销全省的中成药。
1956年公私合营,大安堂和昆明的其他中药铺合并成立昆明市药材公司,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大安堂便改换招牌不复存在了,但昆明人仍习惯性地称长春路的中药铺为“大安堂”。
*黄良臣医馆:百年医术传承
------------
五一路中段,一个不显眼的临街店铺,若不是门旁挂着“黄良臣”的牌子,很多人不会知道,这里竟是一家有着上百年医术传承的医馆。
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云南战乱频繁,加之昆明城屡遭水灾,伤外科患者极多。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于是一批良医在昆明城中应运而生,黄良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解放前,黄良臣医馆的名气在昆明可是响当当的,恶疮奶花、痈疽疔毒、跌打损伤、连筋接骨,在黄良臣医馆总是药到病除。最早的时候,医馆的名字叫作“敬心堂”,店铺开在圆通街马家店巷。过去的老昆明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黄良臣 ,许多人但凡受了外伤,或生了疮疡都会想到要找黄良臣医生。现在五一路的这间医馆是从光华街搬迁过来的,由黄良臣的大儿子黄恭坐镇。
黄良臣生于晚清(1892 年袁即光绪18年),生于昆明的一个中医世家,家中排行老三。他的曾祖父黄镗、祖父黄嘉惠、父亲黄鑫均为清代昆明名医。19岁便开始挂牌独自行医,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在继承传统和家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内治外治巧妙配合,使自己成为昆明,乃至云南省内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名医。当年,在黄良臣的诊所里挂满了“神医妙手”、“华佗再生”、“存心济世”等匾额,书法家吴锡忠、段金锷还因为被黄良臣治好了沉疴而赠送“敬心堂医药室”的招牌。
(温馨提示:此业务不收取手机流量费,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的彩信,以免手机内存不足影响正常接收。)
欢迎订阅昆明手机报,电信用户发送短信km到即可开通,包月3元。有何建议和意见请拨打编辑部7。更多精彩资讯,请登录昆明信息港()编辑:邱丽君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痛风宝升级产品上市 常年老眼病 见证“拨云锭”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痛风宝升级产品上市 常年老眼病 见证“拨云锭”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5:03:2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痛风宝升级产品上市 常年老眼病 见证“拨云锭”
官方公共微信医以济世 十代传承――通海老拨云堂济世文化的传统和升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医以济世 十代传承――通海老拨云堂济世文化的传统和升华
介​绍​老​字​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转帖)拨云堂:拨云锭&云开雾散医道通神
拨云堂:拨云锭 云开雾散医道通神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光绪年间,开化总兵夏豹伯因常年征战患有严重的眼疾,多方求治,均没有效果。
&光绪元年,即1875年,夏豹伯听说“拨云锭”的神奇疗效后立即亲自策马来见“拨云”眼药传人沈元能。沈元能根据夏豹伯的病症,应手施治,不久,夏豹伯病症全消。夏大喜,称沈为神医,称“拨云锭”为神药,遂为沈元能题赠“拨云”匾。不久,夏豹伯将“拨云锭”视为奇珍异物进京面圣,“拨云锭”由此进入皇室。皇宫内,凡使用过“拨云锭”治疗的眼疾患者均立即“云开雾散”。“拨云锭”也被视为皇室珍品,互相礼送。为表彰沈元能,清皇室题联“拨翳抽丝眼光若电,云开雾散医道通神”,充分肯定了“拨云锭”的神奇疗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拨云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