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总有误会发生,好多观念都跟我家乡(侗族旅游摄影网)不…

【图文】我的家乡-黎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的家乡-黎平
&&美丽黎平,侗乡之都!
大小:2.7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侗族姑娘  侗族,之一,分布在省的、、、、、、、、,省的、、,壮族自治区的、、等县。根据2000年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使用,属,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形式的侗文方案。&&&&&&   秦、汉时期,在今、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落,统称之为“”(“”的一支)。魏晋以后,这些部落又被泛称为“僚”。所著的《》中说,侗族也是属于“僚”的一部分。现在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侗族经过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过渡;有的人认为经过发展阶段。从唐至清,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社会处在早期封建社会。清初实施“改土归流”,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仍普遍存在。每个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社会经济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侗族地区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帝国主义、清朝官吏、封建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下,侗族人民的生活极端贫困。一直到解放前的侗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仍占主要地位。有的地方地主每人平均占有土地为贫下中农的20倍以上,地主阶级通过地租向农民进行剥削。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对农民的剥削也极其严重。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反动政府在侗族地区实行了反动的保甲制度,利用一些封建上层人物充当伪乡、保长,为虎作伥,并以“连保连坐”的方式对劳动人民进行法西斯统治,使侗族人民陷于无限痛苦的深渊。   成立后,日,广西县侗族人民和壮、瑶、苗等兄弟民族建立了龙胜各族自治县。日建立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日建立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日建立了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同年12月5日建立了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日建立了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实现了侗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这些自治地方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完成了民主改革。1954年,三江侗族自治县采用民主协商改革的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接着,这些自治地方又分别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使侗族地区发生了变化。这些地方纷纷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农、林、牧、副、渔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地方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已建立机械、化肥、水泥、造纸等中小型地方工业。三江侗族自治县大部分村寨用上了电。水电事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黔东南仅有不到500公里的公路;现在,湘黔铁路横贯黔东南,并且县县有了公路,乡乡通了汽车。解放前,每县仅有中学l所,小学最多不过3所;现在,中学已普及到区,小学已普及到在队,已有大批青年进入中等学校以至大学深造。各级各类学校已培养造就出大批侗族出身的国家干部、教员、技术员、工程师,专家和学者。有的侗寨,还自己动手,办起了业余夜中学。过去,侗族人民生病求巫信鬼,而今已延医治疗。天花、疟疾、霍乱、痢疾等恶性传染病已基本消失,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的健康,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不少人家有了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 文化艺术 &&&& 侗族芦笙踩堂舞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以《珠郎娘嫫》、《莽岁》、《三郎五妹》等流传最广。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语称ki212,俗称牛罢腿)伴奏而得名,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民间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 侗戏是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始于19世纪初,相传是黎平侗族吴文彩(约)所创。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演唱时,用胡琴、“格以琴”伴奏,击锣钹鼓闹场,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乐器除上述者外,还有侗笛、唢呐等。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彩绘、雕刻、剪纸、刻纸、藤编、竹编。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有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调和。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后涂蛋白的“蛋布”,颜色鲜亮,为侗族固有衣料。   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桥梁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为木质结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族姓或村寨标志,也是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以三江县的程阳桥最负盛名,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侗族文学  中国侗族的文学,包括该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两个组成部分。在侗族民间文学中,"嘎"(歌谣)、"垒"(原始宗教祭词)和"暖"(神话传说)是出现比较早的部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例如《洪水滔天》、《开天辟地》,在侗族中间有广泛的流传。而长篇史诗《祖公之歌》(包括上篇《祖公上河》与下篇《祖公落寨》),则是追溯本民族祖先来历的叙事大歌。英雄史诗《萨岁之歌》歌颂了一位侗族古代的女英雄,也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侗族传说,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杨太公救飞山》、《杨天应收云雾》、《吴勉的传说》等人物传说以及《双龙斗凤》、《鼓楼的来历》等风物传说。而民间故事在侗族中也是题材广泛和内容丰富的,表现爱情生活、机智人物、歌师艺人、农民起义等情节的故事,都有大量的流传。侗歌在侗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分为"叙事歌"、"大歌"、"坐夜歌"、"玩山歌"、"劝世歌"、"礼俗歌"和"儿童歌"等多种类别。侗族民歌在其演唱形式上,"嘎"、"耶"、"款"的区别,"嘎"是独唱或二人二声部重唱,"耶"是集体合唱,"款"则是只诵不歌的"款词"。在侗族民间,能唱歌又能编歌的人是受到尊敬的,被称为"歌师"。《歌师传》是侗族民歌中一部重要作品,全歌116行,叙述了历史上的14位歌师以及他们的19部作品。侗族文学中的某些优秀作品,还存在同一题材多种体裁的情况,例如《珠郎娘美》,就有故事,有只唱不说的叙事歌,有载叙载唱的叙事歌,以及侗戏等。大约在唐代,侗族即开始出现文人用汉字创作作品的情况,而现在所能看到的侗族文人作品,是从清代才开始流传下来的。姚复旦、杨廷芳、杨昭敏等是清代侗族作家的代表。自20世纪始,侗族作家文学有了明显的发展,潘万霖、张相材等是民国年间侗族作家的代表;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苗延秀、林河、张作为、滕树嵩、刘荣敏等侗族作家的大量作品,又为侗族文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珠郎与娘美   中国侗族的民间叙事长诗。作品的题材来自民间传说,其故事梗概是,在黔东南的侗族地区,有一对青年恋人,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为了摆脱不情愿的包办婚姻,他们翻越了九十九个坳,在它乡安家。当地的地主银宜,蓄意要霸占美貌的娘美,便定计杀害了珠郎,还诬陷死者是奸细。娘美为了给丈夫报仇,以愿嫁给为珠郎下葬者为诱饵,斩杀了仇人银宜,然后背上心上人珠郎的遗体,重返故土。《珠郎与娘美》的故事在侗族地区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的异文,民间叙事长诗是在流传中由侗族民间歌师们加工完成的。1921年,侗族戏师梁绍华又将《珠郎与娘美》创作改编成同名侗戏。  吴勉的传说   中国侗族的民间传说。吴勉是明代洪武年间侗族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他所领导的,有侗、苗等族20万人参加,波及黔、贵、湘三省。《吴勉的传说》,是侗族人民世代缅怀和歌颂这位民族英雄的产物,在作品中,吴勉被描绘成一位能够呼风唤雨、剪纸成兵、赶山退敌、死而复生的神奇英雄,作品处处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把传奇性与幻想性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侗族聚居地区广泛地得到流传。  坐夜歌   中国侗族的传统民歌形式之一。坐夜歌又称走寨歌和青年男女歌,因经常用琵琶伴奏,也称琵琶歌。坐夜歌是一种情歌,男女青年在表达彼此爱慕之情时,可即兴而编,借歌传情。有些编得比较好的歌也会被他人借唱,从而逐渐变为传统的唱段。"情人歌"是在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和湖南通道、绥宁以及广西三江、龙胜等侗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作品,是由《新情人》、《旧情人》、《本寨的情人》、《离散的情人》、《美丽的情人》等十几首歌构成组歌的形式。"情人歌"语言生动而且韵律严格。侗族民间文艺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  侗语称“嗄老”、“嗄玛”,侗族民间多声部合唱歌曲。是侗族音乐中的精萃。一般为两个 声部(个别地区有三声部),羽调式五声音阶,曲式为三段体结构,即由开头、主体、结尾三 部分构成。领唱者唱高音部,其余的人唱低音部,互相配合默契,音调和谐,节奏自然,优 美 动听。具有浓郁的侗乡风味,深受侗族人民喜爱,并引起中外学者之关注。1986年贵州省侗 族合唱团应邀参加巴黎金秋艺术节,演唱侗族大歌,使巴黎观众为之倾倒。艺术节执行主席 赞扬道:“在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流传这样古老纯正,如此闪光的 艺术,在世界上实为少见。”侗族大歌分为鼓楼大歌、谐声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和童 声大歌等。  侗族琵琶歌  侗族琵琶歌概说之一:侗琵琶是侗族的传统乐器,外形似三弦。以老杉木或水桐木、紫木加工制作而成。琵琶腹圆 如月琴,或椭圆如鹅蛋形。四根弦(也有三根弦的),定弦为5663。侗琵琶分为大小两种,小 琵琶音色清脆,多用于伴奏抒情歌,夜间,男青年手捧琵琶,走村串寨,边弹边唱,寻找知 音。此外,大琵琶也用于婚礼等喜庆场合,小琵琶与牛腿琴合奏,造成热烈喜庆的气氛。大 琵琶音色低沉而浑厚,多用于伴奏叙事歌或抒情长歌。 &&&&&&& 侗族琵琶歌  歌即用侗琵琶伴奏的歌,它是侗族文艺中一种造诣较高的说唱艺术。侗族琵琶歌可分为 两大类,一类是抒情歌,歌者自弹自唱,只唱不说,内容多唱爱情。侗话称为“嗄弹”;另 一类是叙事歌,侗话称之为“嗄锦”——歌与故事的结合。演唱者自弹自唱,一人多角,边 唱边说。“嗄锦”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是开头歌,一般是追述琵琶歌的来历和祖先 开天辟地的功德。第二部分是主体歌,说唱某一故事,唱完故事往往还要对其中的人物、事 件加以评论,并交代故事的来源和作者。第三部分是消散歌。琵琶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歌手常唱到通宵达旦,舌干口燥,听众仍舍不得离去,于是歌手便即兴编了“消散歌”, 劝大家回去休息。久而久之,“消散歌”便成了琵琶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琵琶歌 多唱人民的苦情,以婚姻恋爱悲剧居多,加之琵琶歌感情真挚、浓烈、情节曲折动人,语言 朴实优美,常唱得满座听众泪珠纵横,泣不成声。   侗族琵琶歌概说之二:侗族传统说唱艺术。以自制土琵琶伴奏而得名。分为两大类:一是抒情歌 ,歌者自弹自唱,只唱不说。内容多为爱情,侗语称“嘎弹”。二是叙事歌,侗语称“嘎锦 ” 。演唱者自弹自唱,边唱边说,一人多角。“嘎锦”一般是追述琵琶的起源和祖先开天 辟地的功德等。说唱某一故事,唱毕还要对其中的人和事加以评价,并交代故事来历及作者 。琵琶歌内容以婚姻恋爱悲剧居多,情节曲折动人,语言朴实优美,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拦路歌  “拦路”是侗族迎宾客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拦路这一习俗中所唱的歌称为“拦路歌”。侗话 称“嗄莎困”。每当客人集体来访或接亲送嫁,或遇村寨有事(如修鼓楼,风雨桥落成等)客 人前来 祝贺,主人便用板凳、纺车、鸡笼、木柴等杂物在村口设置路障,同时唱起了拦路歌。把拦 路的理由唱出来,请客人答歌。接着,客人唱开路歌。客人每答对一首,主人便撤去一个路 障。待路障全部撤去,才请客人进寨。当客人离去时,又唱拦路歌表示挽留,仍采取一问一 答的形式,待客人答对了方能放行。拦路歌一般为集体歌唱,或男唱女答,或女唱男答。有领唱、齐唱,不时还夹杂着欢快的呼喊。歌词诙谐幽默,风趣横生。充分体现了侗民族热情 好客,珍惜友情的性格。  侗戏  侗族传统戏曲。盛行于黔、桂、湘三省交界的黎平、从江、榕江、三江、龙胜、通道等地。 19世纪初由歌师、戏师吴文彩首创。侗戏是在侗族说唱艺术——叙事琵琶的基础上,适当吸 收其他剧种的因素而形成。传统侗戏主要是反映侗族人民的生活,也有从汉族文学中改编和 移植的。其中以爱情题材居多。主要剧目有《珠郎娘梅》、《三郎五妹》、《芒岁流妹》、 《梅良玉》、《梁山伯祝英台》、《凤姣李旦》等。传统侗戏重唱不重演,群众称之为“唱侗戏”。开演前,先用锣鼓音乐闹台,然后由两位演员走到台前自报家门,接着由一人先唱 ,另一人答唱。每唱完一句两人走横八字交换位置再继续唱。主要曲调有平板(又称普通腔) 、哀调(又名哭板)、仙腔等。平板是侗戏的主要唱腔,应用范围广,各种角色通用,男女同 调。哭腔用于悲哀场合;仙腔用于“神仙”出现的时候。此外,还有用于开场和结尾的大过 门。侗戏音乐多用“征”调式和“宫”调式。主要伴奏乐器是二胡,此外,还有锣、鼓、钹 、铃、琵琶、牛腿琴等。侗戏行当中,小丑较为突出。戏装一般用侗族服装,分古装和时装 。新中国建立后,侗戏在内容、音乐、表演等方面都有所改革。  侗族芦笙舞  芦笙舞是侗族的大型集体舞。男青年(也有少 数中年人)围在场中央吹奏芦笙,或只吹不跳,或边吹边跳。女青年围绕芦笙队,踏着芦笙 的节拍翩翩起舞。有的手举花伞不断旋转,有的手持手帕,边跳边挥舞。身上银饰随着身体 的摆动叮叮作响,悦耳动听。旋律明快,气氛热烈。  侗族款词  侗族朗诵词或念词。流行于侗族南部方言区。历代侗乡自发成立有民众自治组 织“款”,旨在团结群众,维护村寨和群众利益,制定乡规民约,亦称款约,为最初的款词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款词内容扩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族源款、根源款、祭祀款等, 其 形式也由枯燥的约束条款发展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款词常采用铺陈手法,句式整齐 ,讲 究排比,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易念易记。款词中保留了大量侗族历史文化资料,有研究参考价值。  多耶  多耶概说之一:多耶是侗族民间集体歌舞形式。侗语“多”即“唱”之意,“耶”系歌中衬词,引为歌名。 因唱耶歌时伴随着舞蹈,沿称“多耶”。逢年过节或有客人集体来访,男女青年便集中在鼓 楼里或鼓楼坪上。男的用手攀肩,女的手牵着手,分别围成两个圆圈,踏着整齐的步伐,边 唱边跳。一般是女队先唱3支歌,男队还3支歌为一套。一次可唱若干套。女声多为二部合唱 。男声则为一领众和。主要内容由领唱者唱,和者只重复最后3个字和衬词“耶哈耶”。歌 声嘹亮,气氛热烈。耶歌的种类较多,主要有“耶铺”(祝赞歌)、“耶萨”(歌颂大祖母的 歌)、“耶父母”(唱父母功德的歌)、“耶短”(猜谜歌或问答歌)等。   多耶概说之二:“耶”原为侗族民间歌曲中的一种专用衬词,因演唱时伴随着集体舞蹈,于是,“耶”便成 了这种集体歌舞的名称,亦称“多耶”。逢年过节,或有客人集体来访,侗族男女青年便集 中 在鼓楼里或鼓楼坪上,男的用手攀肩,女的手牵着手,分别围成两个圆圈,踏着整齐的步伐 ,边唱边跳。歌声嘹亮,气氛热烈。一般是女队先唱三支,男队还三支,每三支为一套。一 次可唱若干套。女声多为二部合唱。男声则为一领众和,主要内容由领唱者唱,其余人只重 复最后三个字或只唱衬词“耶哈耶”。耶歌种类很多,主要有“耶铺”(祝颂的歌)、“耶萨 ” (歌颂“大祖母”的歌)、“耶父母”(唱父母功德之歌)、“耶短”(猜谜歌或问答耶歌)等。 侗族民间乐器  侗笛  侗笛是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形似汉族的牧童短笛,吹奏与唢呐类似,采用不停顿换 气法。其音调悠扬深远,优美抒情,时如风摇树动,时如鸟叫蝉鸣,时如高山深涧的潺潺流 水声,十分动听。用侗笛伴奏的歌称笛子歌,这是侗族地区最流行的歌曲之一。上山做工 或夜间谈情,男吹侗笛女唱歌,传达出幽幽深情。  牛腿琴  牛腿琴是侗族传统乐器。侗语称“果吉”,汉译也有译作“牛巴腿”、“羊腿弦”的。牛腿 琴 用杉木制成瓢状,面上装薄板构成共鸣箱。两根弦,五度定弦。琴弓一般用二胡弓。因其形 似牛腿,琴端二角似羊角而得名。演奏时琴身放在左手腕上,左右来回转动,演奏方法和姿 态略似小提琴。或自拉自唱,或男拉女唱。多用于走寨时弹唱爱情歌曲,低音演奏,柔声歌 唱,别具一番韵味。婚礼上用牛腿琴与琵琶合奏,传达出热烈喜庆的气氛。  侗族芦笙   是侗族的簧管乐器。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芦笙舞伴奏。其构造与苗族芦笙基本相同。一 般由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竹管分两排穿过木制的巴壳(笙身)。每支芦笙均有三个共鸣 筒,巴壳内的每根竹管都装有青铜簧片,竹管外侧开有小孔。吹奏时将手指按住小孔即能发 音。声音宏亮,和声丰富。侗族芦笙最大的有两丈多高,放在地上吹,只有一个低音“羽” 。侗族“芒筒”也只吹一个持续低音“羽”,用以烘托高中音芦笙的主旋律。一组芦笙往往 有二、三十支,用以伴奏舞蹈,构成芦笙舞。 侗族民间工艺  侗锦  侗族妇女擅长于织锦和刺绣,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侗锦是以布纹纱路的走向 挑提和穿梭引线织成的。图案呈方形、棱形、米字形、十字形、万字形、元字形和人字形等 等。画面描摩各种动、植物和器皿形状,如鱼、鸟、牛、羊、蜘蛛和花草、桌、碗、杯等等 , 图形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现在,侗锦还能编织革命纪念地、祖国大好河山以及四化建设的 宏伟图景。品种也从床毯、花带、袖口、花边和头巾等传统产品发展到台布、几垫、提包和 戏服等方面。花色也从过去的蓝白或黑白两色发展成为五色缤纷、丰富多彩。质地也从过去 的自纺的单纱或双股棉线发展为绒线或丝线了。  侗帕  侗帕系侗族妇女自织的头巾和面巾。它是用棉纱合纺成线之后,用来作经纬,织成一尺多宽 ,二尺多长的帕子,有纯白、蓝白、黑白和彩色等品种,绣出几何图形和花鸟鱼虫等花纹, 四周为“栏干”,两头留有须穗,也是一种美丽的工艺品,体现了侗族妇女的聪明智慧。  侗族带  侗族花带,它是用线编织成的。有半寸到二三寸宽,数尺长。可用作腰带、帽带 、裤带、裙带和绑腿带之用,也是姑娘送给意中人的纪念品。在狭长的带子上,织出花鸟 虫鱼和各种几何图形的花带子,表现了侗族姑娘灵巧的手艺、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的愿望。   侗族百褶裙  百褶裙是过去侗族妇女的下装。它用家织白布钉于龟背形的木板架上,制作者骑坐于木板架 的一头,用清水把一幅幅一尺多宽、四五尺长的布淋湿后,用右手拇指外侧的指甲或小竹片 ,按其经纬线纹路,每隔一二分宽,即划下一道沟,不划沟的地方让它褶起,这样边划边褶 ,便成一幅幅绉褶整齐的布料。把褶布的一头叠得更密,并用两寸多宽的条布折成双层,将 其含住缝上,成为腰边,再在腰边两头缝上两尺多长的带子(用来缠绑腰间),便成为一幅素 裙了。然后放在蓝靛桶中浸染,再清洗、晒干,这样反复操作,直到裙子被染成青黑色, 再染薯莨,蒸熏,裙子呈深紫色,才告完成。  侗族亮布  侗族妇女不但会种棉花、纺纱、织布,而且会染出各种颜色的布料。亮布是其中的一种。它 的制作过程是:把成匹的横幅为一尺二寸宽的家织白布放在蓝靛桶中浸泡,数小时后,拿到 河边 浣洗,然后晒干。这样反复多次,过程约一、二个月,布料便由白变蓝,由蓝变成青黑色了 。 然后浆以牛胶,再染薯莨,并用甑子蒸薰,布料由黑色变成紫色,再涂上鸡蛋白,并在平滑 的青石板上反复捶捣,布面由粗变平,由厚变薄,由紫红继而发亮,便成亮布了。  侗族羽毛衣——白甲  侗族每逢夏历正月去外寨集体作客(叫“月也航年”)、芦笙比赛或作节日芦笙表演时,有一 部分芦笙吹奏者需要穿羽毛衣。特别是一对吹奏小芦笙的演员,必须穿羽毛衣(侗族称为“ 白甲”)。羽毛衣是用白布或蓝布裁剪出一件背心,然后用各种颜色的布料剪成三角形,再 拼凑在约两三寸见方的布块中,中间嵌上有铜边的小镜片。用这种小方格布块整齐地排列在 背心的前后。背心脚和领口、肩头,都用白色鸡绒毛缝嵌。背心脚吊以线穗,线穗绞入白鸡 绒 毛,并串入野薏米或玻珠子,然后织成网状,约两三层,二三寸长,穗子末端扎上倒悬的白 色鸡毛。吹奏芦笙时,随着舞步,毛穗晃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一件羽毛衣,一般可用上 二三十年,它作为集体财产,由专人保管,平时不准穿着。 侗族民间传统体育  抢花炮  是流行在侗族、壮族和仫佬族等民族中间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活动。据考证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由于有强列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所以数百年来长盛不衰。  所谓“花炮”,实际上是铁制圆环,把直径约5厘米的铁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置于送炮器(即铁铳)上,内装火药,燃放后,花炮就被轰上空,待落下时参加者奋力夺取,广西南宁、百色两地传统的送炮器的形状最为美观,外形为六角柱形,6边饰有图案花纹,共分3层:底层是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镶有桂花边;中层腰较细,镌有各类形态的小人像;上层为喇叭状开口。按民间传统只燃放3炮,抢得头炮者,象征人财兴旺;抢得2炮者,五谷直登;抢得3炮者,则万事吉祥如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传统的抢花炮不限人数队数,每炮必抢,3炮结束。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无一定界限,满山遍野皆为活动范围。这就需要抢花炮的人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一旦花炮分清得主,顿时唢呐声、欢呼声、鞭炮声响成一片,胜利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幸运者。  草球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身着民族盛装的侗族男女青年,总是在鼓楼里、草坪上或田野里玩草球,并通过草球相互表达爱慕之情。草球用稻草扎成,直径10厘米左右。玩草球时,人数不限,先公推一聪明能干、美丽出众的姑娘将草球抛起,接着大伙一涌而上,你争我抢,抢得草球者有权将其抛给心目中的任何一个异性。如抛球者不是接球者的意中人,出于礼貌应先接住再通过同伴将球掷给抛来者。如抛球者是几个人的意中人,那么其余几个同性者可以进行阻拦,抛球者则采用快速奔跑、转换方向等动作来摆脱阻拦,将草球抛给意中人。如按球者认为抛球者是自己意中人,也可主动配合共同摆脱阻拦的人,整个活动热烈而紧张,大家都讲究文明礼貌,从不发生非礼之事。  侗拳  是湖南侗族的一个拳种,流传在新晃、通道、正江3个侗族自治县的侗乡。据传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从外地到侗乡来避难的一个武士,病例在侗寨“鼓楼”里,受侗族青年杨文先的照料护理痊愈后,武士为报答杨文先的救护之恩,将武术传授给杨,经演变而成今天的侗拳。  侗拳讲究内练“心、神、意、气、力”,外练“手、眼、身、腰、腿”,特点是近身短打、发劲猛,擅长手桥功夫,少脚法,转身灵活四面出击;步形走“田”字形和“凶”字形;拳路紧凑,通常能在一张2米见方的桌上演练套路。练功方法有:拳面(锋)功、指掌功、桩功、腰腹功、排打功等。  毽球运动  由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手毽是播种水稻时,扔接稻秧的一系列动作启发下产生的,是侗族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毽球用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翎成十字插在毛管内、与下部毽垫连结而成。比赛双方各派三名选手出场,其技法可以脚踢、头顶和身挡毽球,但手臂不能触球,打法类似于踢毽子与藤球、排球的结合,动作以运动员腾空跃起挥腿横扫或倒挂金钩踢毽过网最为好看。  哆毽  侗族民间一种游戏性竞技运动,相传哆毽始于宋代。侗族是用手打,以拍得最高、最远,按得紧稳、落地最少为优胜。其打法有男、女单打和男、女对打,也有10多人围成圆圈的团体赛。带竞技性的打法是拍毽者分两队对拍,中间站一人称为“寨工”。此人须经常跑动,截击两方来往拍打的毽于,谁的毽子被截住就被罚为“寨工”。哆键技艺高超者能一口气连续拍打六、七百次。 哆毽分青草毽、稻草毽、芦苇毽、鸡毛毽4种。以鸡毛毽制作最讲究,先用两层白瓜壳做底盘,上扎各色鸡毛,略向外弯似初放龙菊。鸡毛管穿以铜钱和一种叫“茨谷”的珠子,打起来铿锵作响哆毽是一种社交性的体育活动,象跳交谊舞一样不得拒绝对方邀请。不会哆毽在侗家是奇事。哆毽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媒介。男女对拍多在山坡上进行,彩毽飞来传去,称为“飞花 传情”。  三三棋  又称侗棋。其棋盘由3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按重心重合套在一起,有4条连接四个顶角和4条连接3个正方形对应角边中点的线,最小的正方形完全空心,共24个棋眼。对弈双方各执12枚棋子(可以小石于等充当),双方棋子的颜色或形状应有区别。对奔时,双方轮流布子,谁先三子成二线,谁就可提掉对方任何一子。谁的棋子无法走成三子一线或无路可定时为输。  斗牛  是苗、侗、黎等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苗族斗牛多在喜庆节日里进行。侗族斗牛在每年二月和八月亥日的“斗牛节”举行。斗牛前,双方寨主预先商量比赛条件,然后取一竹枝,对劈为二,各持一片为凭。然后,用甜酒喂过的牛以树叶障目。在芦笙乐曲中,两名青年各牵一牛绕赛场一圈,然后迅速摘去障牛目的树叶,使两牛相互接触,交角搏斗,四周观众呐喊助威。  斗牛开始,先使两牛狠撞一角。当牛斗至激烈时,为不使牛受重伤,裁判一声笛鸣,双方各走出数十名青壮年,以绳索套住本方牛的左后腿,奋力后拉,此时的斗牛已变成人牛拔河,先拉开牛者,表明体力强壮,判为优胜。胜牛,角上挂彩条,牛主获酒肉奖励。侗族民居  侗族吊脚楼  侗族村寨依山傍水。有的村寨木楼顺着山坡,层层而上。木楼上是三层,下为吊脚柱子。 &&&&& 侗族吊脚楼  侗寨房子用杉木建造。通常为二三层高。有一二间或三五间的,但两头一般附有“偏厦” , 形成四面滴水,大户人家有三合天井或四合天井,有的则在正屋的前后另起禾廊,供晾禾把 和起谷仓用,兼作乘凉、做女红和圈养禽畜的场所。一般人家都在楼下关养禽畜,置舂碓, 安厕所,放农具和堆放柴禾。二楼住人,前面有走廊,置栏干,侗话称为“干廊”,邻近兄 弟民族称侗族住屋为“干栏”。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安置神龛、放“八仙桌”的地方,用于 宴请宾客,也是祭祀“天地君亲师”的场所。&&& 东西两边为煮食和烤火的火塘。再两旁或后面 及三楼上则为卧室,但三楼主要作谷仓和禾廊。在二楼,一般都把一排小柱附挂在大柱两三 尺之外,悬空不着地,名为吊脚,吊脚楼因此得名。有些木楼,起在两三级地势高低不平的 地基 上面,建屋工匠就要因地势不同而在一楼的下面留下高矮不同的柱脚,使一楼的楼板同处于 一个水平面上。这种高矮不同的柱脚,也被人们称为吊脚楼。侗家木楼可以不用一颗铁钉, 各排柱子之间,横纵成行,全靠在柱子上凿通榫口,由大大小小的木方直穿斜套,对榫衔接 ,并用肩挂挑住桁条,承受瓦托,屋顶盖上青瓦。吊脚柱的上端,与三楼面同一水平,在这 里置一层楼檐,既可缓冲屋顶流水,又为三楼采光创造条件,还增添了整座房子的美观:屋 檐层层而上,檐角上翘,如鹏鸟的展翅欲飞。一座木楼,一般有三四丈高,六丈多长,三丈 来深。用木板开槽密镶,隔成一个个房间,四周装有屏风。有的房子四壁里里外外都用桐油 涂抹,闪亮美观,又可防虫防雨,可以住用一二百年而不坏。  侗族禾廊  龙胜的地灵、宝赠一带侗寨,在寨外的鱼塘边、溪边或小河旁,树立着一排排禾廊。禾廊用 两根直径70厘米、长4米左右的圆木作柱,各凿上对衬的十来个洞,用圆木作桁条,两头 贯串于两柱洞内,顶上两边盖上宽约40厘米的杉木皮,搭成人字形以遮雨。秋天,糯禾成熟 了,用禾剪一穗一穗地摘下,剥去外壳,留下40来公分的禾杆,约10斤束成一把,一把把地 分为两半跨挂在禾廊的桁条上,经过一两个月的风吹日晒,禾把干枯了,便可以装进禾仓。 禾把凉晒时,无人看守,也从未丢失过。侗家常在村边鱼塘上起禾仓,既防鼠,又防火,一 举两得。   水井与凉亭  在侗族地区,人们很重视水井和凉亭的建设。水井位于寨子两头或后面,视人口多少和水源 情况,凿一二个、五六个,甚至十来个。井的形状有瓢形、牛头形、枧筒形、长方柜形、正 方柜形或圆形的。一般以长方柜形为最多。有的地方由于水源丰富,既有方柜形的,又有 枧 筒形的;后者便于装水,一二分钟,即可装满两桶水。水源小的地方,就只好弄成柜形的, 靠它长期储水,汲水时用飘舀到桶里。柜形水井,都用六块完整的青石板围成,里面一块凿 孔让水流进柜里,外面一块上边凿开缺口让多余的水溢出,经常保持井水是活动的。上面一 块为盖,外张里合,留口便于舀水。在水井下方,常常另辟洗菜槽和洗衣槽;在水井上面, 往往盖上凉亭,以遮雨水和落叶,保持饮水清洁。亭子外侧安置长凳,供人们小憩。   在侗区的山腰或山坳口,也常常有水井和凉亭,而且两者常常靠近,一般是凉亭起在路中间 ,道路通过亭内,水井则在路旁。炎热夏天,行人累了,在亭里两旁长凳上歇息一会,再喝 几口冷彻心脾的清甜泉水,凉风吹拂,是多么地解乏和惬意啊!冬天,有守亭翁烧着火塘, 供行人休息烤火,喝上一杯热热的浓茶,暖暖身子,常使行人留连忘返。亭子的柱头上,常 常挂有用禾杆织成的草鞋,供行人换下磨损了的旧草鞋,分文不收。对此,人们无不称赞侗 家人热心公益事业的美德。  侗族鼓楼  侗族传统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又名古楼。楼内置鼓,故名。侗族多以族姓聚居, 大姓多建鼓楼在寨中,族人围在四周居住。寨中每个大姓均建有鼓楼。一般由族人自动捐款 、献料、出工修建。其底部多呈四方形。瓦檐取单数,楼身下宽上尖,呈宝塔形,顶端置宝 葫芦或千年鹤等吉祥物。矮楼呈宫殿状。用杉木等材料建成,全用凿榫衔接,不用铁钉。楼 檐雕龙画凤,色彩斑斓。底层为厅堂,中央设有石条围成的火塘,冬天烧火取暖。置一大皮 鼓,叫“款鼓”,遇大事击鼓聚众商议。厅四周有栏杆和长凳,楼前有戏台和用青石板或鹅 卵石铺成的鼓楼坪,可供群众歇息、听戏、娱乐、待客和集会。  侗族风雨桥  侗族传统建筑物。因桥上有长廊式瓦顶遮盖,可避风雨而得名。多建于交通要道的 河 面上,方便行人过往和歇息。桥以石砌礅,礅上架杉木条,木条上铺板,板上竖亭,中间为 长廊通道,两旁竖干栏,设长凳,上盖青瓦,亭阁有瓦檐3~5层,顶端置葫芦或千年鹤的造 型。瓦青檐白,颜色分明而又柔和。檐角翘起,穿枋描龙绘凤、山水景致、故事人物,故又 名花桥。桥梁利用杠杆原理,用数十根二三十米长的原木叠两三层,使距离10多米的各礅得 以衔接。桥亭楼阁挂枋、枋木纵横交错,全靠凿榫衔接,不用铁钉。风雨桥一般由群众捐资 、出工、献料建成。桥头刻碑,记载捐献者姓名。三江侗族自治县现有风雨桥71座,其中以程阳永济桥最为有名。 风俗习惯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侗族婚俗  采桑:“采桑”又叫“吃细鱼”。事前,由男女青年于“晾月”时商议决定,人数不拘,除年轻者外,童男童女也参加。但其中必须有几对自寻成双的男女,作为主要成员,其余皆作陪者。进行时,首先于四月四日或四月八日方集资买糕点糖果,打包成封,由几位青年挑到寨中桥庆等候,其余大多数人成群地站在附近的半山腰中,高声疾呼,催促女方到场。是时,对方身着盛装,列队出寨,与男方登山“采桑”,借此为乐。直到太阳偏西才归至桥头,挑着礼品,鸣放鞭炮同往女家。在女家先吃甜酒后设便宴招待。桌上摆满鱼肉,细鱼是席中的主要标志,必不可少。女方以同房兄弟作陪。席间众女拥至,举杯敬酒,吟歌盘问“采桑”根源,由男方答对,一直玩到天晓才散。隔两三天,男方复又鸣炮到女家,退回装礼品的箩筐,对方设“夜宴”款待,对唱情歌,通宵达旦才依依而别。女方则赠与布匹、花带表示答谢。以六月六日,男方挑着黄瓜、糖果,往女家同席品尝。名曰“吃黄瓜”。七月,择定日期,男方送梨子、糖果到女家,谓之“吃梨”。这两次活动,基本上与“采桑”情节相同,只不过是不上山和规模略小而已。且由年轻人从事,其他的童男童女均不参加,时间不定,男方筹资买一头花黄牛,还有炮竹、糖果,汇聚桥头,邀约女方上山采集葛藤,同到水边将藤洗净,再牵牛、鸣炮,一起到女家。先是大家围牛而歌,怀念“采桑”鼻祖,随后杀牛。用牛的内脏作“夜宵”菜肴,留下四腿由女方均分。男方去退箩筐时,对方则送男方的主要人员,每人一套衣料,给陪者一张头帕。这叫做“栋太”[dongl daip.煮葛]。十月,复择一日,男方前往女家,与女方同漂葛藤,谓之“漂白”。其情节与前者大同小异。至是全部活动宣告结束。&侗族葬俗  无论男女去世,只要年入成人,都要向舅家报丧。同时还要在家里或手持香纸到河边、井旁焚化,过去有的还投掷铜钱或铜板于水中,而后汲水回家,为死者沐尸。男的削发,即使长发结辫,或是当今的短发光头,也不例外,有的还用纸或布将之包好,待入棺时,放在死者的右肩旁边殉葬;女的则卸梳挽髻,无特殊处理。两者都着普通装束,衣被大都是自纺自织的家机布,个别富裕者才用丝绸缎子,且以奇数为度,服色外层青里层白。年达成人,牙齿齐全,须打落门牙一颗,部位不定,留在口中。死者口含碎银,有的还含以几粒白米和几片茶叶。严忌铜铁器物随葬,那怕是一针一扣也不许随身附体。有备制棺习俗,但有的也临时制作。以独木合棺为佳,忌用铁钉铁箍扣合,一般都不加髹漆。大都在家里入棺停柩,个别地方才停柩于鼓楼中,或以棺安于墓穴,抬死尸到墓地入棺。汉丧期间,同族晚辈包白戴孝,忌晕吃素,但在黎平、从江、榕江等县的许多地方,孝子孝孙均可吃鱼。有的老人年及六旬,便贮备“腌鱼”以待,等到去世,用来招待亲友。至于北部侗乡,由于受汉文化影响,其葬俗、礼仪,多与附近汉族相类。当今侗区,普通实行土葬,讲究“风水龙脉”,择吉日吉时,入殓、出殡、入土。少数村寨,诸如从江县的往洞、占里,过去盛行停柩待葬。死者入棺以后,移至郊外,陈在木架上面,用杉皮或草帘盖好。据说,待与死者同庚同辈的人死尽,或寨内某老人死逢吉日,现各自择地葬。对于横死暴死者,无论男女,均须火化,再入棺入土,或入棺以后,置于荒野,停放三年五载,另择期焚尸、捡骨,重新入殓,择地安埋。侗族服饰&   侗族男子,过去穿对襟短衣,俗称唐装。大管便裤,头缠长巾,脚穿布便鞋。夏天穿家织布 缝制的白短褂。出外穿白色长袖便衣。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中青年多改穿制服和西装衬衣、凉鞋、 皮鞋和胶鞋。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青年中穿西装的也逐渐多起来了。 &&&&&&& 侗族女性服饰&&& 侗族女性的服饰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图案和工艺不同,或色彩和发型、头帕不同,她们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盛装时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根据整个侗族妇女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即: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  侗族又有南侗和北侗之分,南部侗族服饰十分精美,妇女善织绣,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短式百褶裙,脚登翘头花鞋。发髻上饰环簪、银釵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坠等银饰。三江侗族女子穿长衫短裙,其长衫为大领对襟式,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对襟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绣花围兜,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挽大髻,插饰鲜花、木梳、银钗等。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男子服饰为青布包头、立领对襟衣、系腰带,外罩无纽扣短坎肩,下着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赤脚,衣襟等处有绣饰。侗族的马尾背扇堪称一流绣品,其造型古老、绣工精制,图案严谨,色彩富丽,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聪慧和高超技艺。  侗族银饰   侗族妇女和儿童饰物。侗族妇女在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喜欢佩戴各种银饰。 在发髻、银钗、簪上,插着各种银簪,上缀有彩色花卉,象银蝶起舞,白凤展翅,走起路来, 彩花颤动, 吊铃摇曳,耳坠晃动。颈项穿戴护胸银板,板上套戴四五个由小到大银项钏,还有吊胸兜和 围裙的银链。手戴银质护手筒,外戴各种银质手镯,有的多达10多对,从手腕处叠到上胳膊 。手指戴有银戒子。有的全身银饰重达5~10千克。婴孩头戴罗汉帽,前沿缀有十八罗汉, 下层十八朵梅花,额头正中为狮头,两旁有圆圈。脑后吊有7~9根短链,末端吊有铃当、葫 芦、方印、鹰爪和仙桃。孩童走路、摇头,银铃叮叮作响。  侗锦   侗族民间工艺美术织品。又称侗毯。按布纹纱路的走向提挑和穿梭引线织成。具有悠 久历史和独持风格。有黑白或蓝白素锦和五色彩锦两种。图案呈方形、菱形、米字形、十字 形,万字形、人字形及花、鸟、鱼、蜘蛛等,形象维妙维肖,栩栩如生。一般每幅40~50厘 米,以数幅连缝而成一床毯子。品种从花带、花边、头巾、床毯发展到台布、几垫、戏服等 。   侗帕  侗族民间工艺织品。用白线作经纬织成的素色帕子和用白线作经,其它颜色作纬织成 的彩色帕子。包括面巾、浴巾、头巾和枕巾等。一般每幅宽30~40厘米,长60~70厘米,两 头留有须穗,帕面织出几何图形和花鸟鱼虫等图案。有的两头或两边或四周织出回形的“栏 干”(即花边)。可作礼品,少女常用它送男友作定情物。&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侗年  侗族的农业经济生产历史悠久,四时的变化和农耕劳作程序使侗族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岁时始末的概念。侗族民认为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切农耕事务完毕的秋后,便是劳作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因此,有些地方把农历十一月当作新春的岁首,有的地方则视为旧年的终末。在这被认为是旧岁的终末。在这被认为是旧岁已去、新年到来、禾谷满仓、禽畜满圈之时,家家杀猪宰羊庆贺,年复一年而沿袭成侗族的新年吉庆。 &&&& & 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大多地区的侗年多被春节所取代。但仍有部分村寨每年依照古习欢度侗族自己的新春。 &&& & 榕江七十二寨一带的侗寨于农历十月底至十一月初举行欢度新年的庆祝活动。这里过侗年主要是花色品种祭老人,缅怀祖宗。相传他们祖上远道迁来,原以打猎为生,后来学会开荒造田,从事家农耕而获得丰收。秋后,举族欢庆,从此世代相传成为新年。 &&& && 新年之际,家家将房前屋后打扫干净,男女老少更换新装,人们宰猪杀牛,春糯米耙,从十一月初一到初五,举行大规模的踩塘跳芦笙和斗牛活动,有的青年人则趁此佳期举办婚庆礼仪,宴请亲友。 && && 七十二寨除了过十一月上旬的侗年以外,表演赛这两次“陪年”。所谓“陪年”,就是陪同附近侗族所过的阴历十一月底的侗年以及汉族的春节。“陪年”是增强民族团结,增近各寨友谊的节目,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隆重。 &&& && 从江县贯洞杨姓侗族所过的新年,当地人称为“杨年”。时间在农历十一月初三。相传古时杨姓侗族有一将领带兵在外,恐过年时冰冻回不了家,而于春节前回到家来。这年杨家糯米丰收,鲤鱼肥壮。十一月初三这天,杨家以鱼宴请亲朋,祭祀祖先,沿袭至今的的杨年,仍得以鱼虔诚祭祀。 &&&& & 锦屏县的彦洞、瑶白和剑河县小广一带,于农历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欢庆新年到来。打糯米粑、做甜酒、杀猪宰牛、煮油条,家家忙得不亦乐乎。女婿和媳妇也于这喜的日子给丈人拜年,并互赠礼物相贺。在新年佳期还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 && &&& 这一带侗年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彦洞的龙姓侗族是最早落户于此,后来罗、黄、王、龚等姓祖先相继而来。罗姓祖先为村寨和睦,于十一月廿七杀猪宰牛、打糯米粑,宴请各姓亲;十二月初一,其他姓家族也设宴答谢。另一传说是因在战争兵乱的年月里,罗姓祖先听到有军队要过境的消息,就提前于十一月廿七日杀猪宰牛过了年。后来其他姓的人家知道了,也于十二月初一过了年。从那时起,直到现在。种种传说都显示了祭祀祖先的节日内容。节日的礼仪体现了庆祝新春的气氛。&&  春节  春节是南北地区每一村寨普遍过的节日,具有与汉族相同的某些内容和形式,又赋予了本民族的新义,形成了祭祖先、贺新岁、祷风顺等多种内容的复合状态。 && &&& 很多侗寨过春节已固定为一套程序:腊月廿七,杀猪祭祖,晚上青少年鸣锣吹笙放炮,绕寨游行三圈。廿八日打糯米粑,并泡红糖祭祀;晚上,青少年们又是兴高彩烈地游行。廿九日或三十日,人们放水捉鱼,晚宴以鲜鱼祭祖。三十夜,屋里香火蜡烛通明,鞭炮大作,夜宴开始。家长举杯滴酒于地,燃后逐一菜肴点尝,表示对祖先魂灵食过,于是全家人即可食用。夜半亥时过,迎春鞭炮响,廊檐蜡烛灯火通明。全家凌晨喜宴迎春,并用青苔逐个家庭成员额头上醮一下表示添岁。&  吃新节  “吃新节”是侗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盛行于南北地区,各地吃新节的时间和仪式虽不尽同,但不同的形式,共同体现了侗家人虔祭祖的心理。吃新节不公是祭祖节,也存在着农事丰庆的复合内容。 &&&&& & 北部地区,有些村寨以农历六月交小署后的第一个“卯”日为“吃新节”,有的则在七月“寅”或“卯”日举行“尝新”仪式。过节之前,由家族中的妇女依长房二房的顺序排列到河边将竹筒、水桶、粽粑叶、干蕨菜、糯米、高梁等物洗净。回家将蕨菜、糯米、高梁与盐巴拌匀腌入坛中备用,并用刚从井里担来的“新水”泡糯米蒸熟酿制甜酒。这天宴食以鱼为菜肴,还炖一鼎罐不放盐的包谷和瓜菜。 &&&&& &节日那天,火塘边的方桌上摆着满盛糯米饭的长凳,饭上盖四张云南叶(接骨丹),桌边置一长凳,凳上按一定距离给各房摆若干张云南叶。叶上放一堆糯米饭。并加三节未出穗的禾苞和四尾鱼,两碗煮烂的瓜菜和两碗甜洒,以及干蕨菜拌和糯米、高粱制成的腌菜。旁边放上一双实心竹制的新筷子。摆放完毕,开始祭供祖先,先由年龄最大者烧香化纸祈祷祖先英灵。品尝各种饭菜,接着,按各房长次的顺序入席吃祭供的新食,共同祭祖宗。 &&&&& & 南部地区吃新节,有的在六月十二,还有的在七月初二、初四、初七和七月十四,以及八月初一等不同日子。 &&&& & 从江的侗族吃新节多在七月上旬或中旬。前一天,由妇女们到河边将炊具洗净。席上的菜肴以鱼为主,筷子全是以山上刚砍来的实心竹所制,并以未出穗禾苞或用笋壳叶包成的糯米饭表示新米饭祭祖先。房屋门一律敞开,以让祖先英灵同来吃新,凌晨天未亮时,走廊上香烛灯米通明,全家晨宴祭祖。宴罢,男人们便去宰牛备为待客荤菜。敞门待祖习俗反映了古人在节后中的幻觉心理所产生的祖公门现象。 &&&&& & 吃新节的庆贺活动,有对唱大歌、斗牛等,但从江县的岜扒寨有支侗家人为纪念其祖上迁徙的辛酸,于半夜里打着火把,背着行李离开家,摸仿爬山水的仪式。&  吃相思  自给自足的山村小农经济的发展,在没有战争、灾荒和严重压迫的条件下使侗族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好客的侗家人在丰收的年景里势必不间断地现结盟友邻村寨往来,形成了“吃相思”习俗。这种频繁的交往极大地丰富了侗族的民间文化。特别是侗族的民间文化。特别是侗族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 &&&& & 吃相思俗称“为客”(也有译作月也),是促进情谊的一种社交活动,有结盟村寨集体作客的含义,时间多在正月、二月或秋后。&&  踩歌堂  踩歌堂是一种专门性的纪念节庆。是侗族人用民间歌舞来悼念莎岁这位古代女英雄的祭奠方式,这种歌舞又称为“确”。“确”有“多耶”和“抬官人”两个相连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为一个大寨子的两个分寨之间的活动,是一个分寨的男子与另一个分寨的姑娘对歌的形式。其程序是:乙寨姑娘被甲寨男子邀请到寨上来对唱鼓楼大歌。次日,甲寨男子又乙寨男子同来欢宴。宴后,乙寨有的人说“醉酒回不了家了,要坐轿”的话,于是甲寨将准备好了的轿子抬出,将乙寨化装的官人、太太、卫队等抬起,在寨老的带领下先到“圣母祠”祭祀,邀请莎岁英灵同欢。然后,抬着“官人”一行到“多耶坪”。坪内有甲寨化装的难民、乞丐以及猎渔捞虾者拦住“官人”“申冤”;“官人”一本正经地“判案”,并一一施舍。甲寨的姑娘们则用布匹拴住“官人”轿拉下水,“官人”只好赐银钱,求姑娘们拉他上岸,这一活动反映了历代官府的压迫,人民盼望有理想的清官治理政务的民俗心理。 &&&&& &另一种形式是本寨姑娘邀外地来访的后生对唱耶歌,这种仪式是由本寨青年手牵手地唱起《邀郎唱》的歌曲,请外地来访的男子入场对唱,外地男子入场后,双方亦先唱赞美莎岁的歌。正对起起劲时,另一分寨的男子们抬“官人”闯进来了。先是鬼怪模样的兵卒执牌来禀报寨老,主寨的人们闻讯到村口迎接。“官人”一行到后,其卫队、随从、墨面人、蒙面者在场内纷纷舞蹈,有的还提腌鱼分给众人。后面跟着一群散米花的姑娘。一会儿,主寨的姑娘们唱着歌把“官人”一行围起来,“官人”一行无以对答,就以银钱致谢。直到赐完鱼,撒完米花,给了钱,队伍方离去。 &&&& & 踩歌堂的习俗反映侗家人对古代女英雄崇拜和怀念,同时也呈现出青年社交娱乐的复合内容。   报京三月三  “三月三”是镇远报京侗族最隆重的盛会,历时四天。 &&& &&& 初二这天早饭后,姑娘们腰系笆篓,下田捞鱼虾,作为礼物送给心上人。情郎得到这份礼物,即请同伴们于山上烧火办茶,共进野餐,分享爱情的乐趣。此后,每逢节日,情郎便买些礼物装在笆篓里,与姑娘约定时间送还。初三那天,姑娘们着盛装,提葱篮,结伴到金塘洞莫嘎树边的坡地上,并以布料,丝线盛于蓝内作答谢。 &&&&&&& 初三中午,外地客人来报京芦笙场与人们共跳芦笙舞和踩鼓舞。初四的歌舞会,场面更加隆重。初五,人们吹笙放炮,欢送客人出村。 &&& & “讨笆篓”、送葱篮又称“恋爱节”,这一节日及传说体现了侗族青年对反抗封建婚姻的先进无比怀念。相传古时候,报京有个叫良英的姑娘,爱上穷青年桥生。可父母硬逼着姑娘嫁富人家,良英于三月初三下田捞鱼虾、打葱蒜,与桥生相约于莫嘎树下,将鱼和葱送给桥生,表达坚贞之情;不料被人发现,双双遭受殴打辱骂。这对恋人悲愤已极,双双携手跳崖。一对被封建婚姻制度残害的情侣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历代侗族青年的心里。&  芦笙节  随着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文化也逐步摆脱了迷昧的原始状态。人们用以表达丰收喜悦心情的方式也更加展现出绚丽多姿的节日色彩。芦笙盛会的风俗体现了社会跨入讲究礼节,互花色品种互爱的文明阶段。 & &&& 侗族的笙刻骨主南部地区的每一个村寨和北部的部队分乡村。犹以黎平、从江交界处的“四脚牛”地区赛笙仪式最为隆重。最享盛名的有洛乡、肇兴、纪堂、古邦、水口等几个赛笙坪。在这数百个村寨中,分几个赛笙点。每隔一年举行一次,时间定为中秋前后几天。 &&& && 洛乡、大闭、肇兴、纪堂等百作寨为一个赛笙点。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各地的人们汇集洛乡寨。洛乡各分寨的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的盛装,在寨老带领下,集圣母祠前,邀请莎岁英灵同乐。三声铁炮响后,队伍在&&进行曲&&中走向赛笙坪。到达坪边,笙队奏&&入场曲&&,接着又是三声入场炮。队伍入场时,锣鼓喧天,笙曲震地,鞭炮齐鸣,木叶阵阵。人们围着坪中的一根桅杆顺逆绕场三圈,高呼不止。桅杆上端竖一只大米斗,上书“万众一心”四个大字,象征农农事丰收和民族团结。入场仪式完毕,笙队奏&&召唤曲&&;各寨笙队闻声在&&进行曲&&中来到坪边,欢奏&&到场曲&&主队吹&&欢迎曲&&,并鸣炮迎客。将上百个笙队全迎进场后,合场狂奏欢曲。场内数千架芦笙称立,芦笙顶上各色彩忘我工作迎风招展,千万人的欢笑声和芦笙乐声震耳欲聋。 &&& && 中午,主寨的姑娘们由本寨芦笙手奏着笙曲给客队笙手送甜酒解渴。上百名银花项链、红装青伞的姑娘,挑着红木桶列队入场逐队送洒。客人饮了甜酒,买了糖果置于桶内,在笙曲和鞭炮声中向姑娘们表示答谢。 &&&&& &接着,比赛开始,先由两队各奏不同的曲调,以淘汰的方式选出优胜者再进行决赛。比赛结束,分发奖旗,最后全场奏&&扫场曲&&,宣布当天这场芦笙比赛活动告终。 && &&& 第二天,各寨笙队又汇集到肇兴去争荣誉;第三天,充满友谊的芦笙会又于纪堂寨举行。 &&&& & 古邦、水口、地坪、德俄、平金等地为另一个赛笙点,赛笙仪式的程序和时间各地基本相同。但古邦于赛笙后的第二天举行的歌会则是男女青年们借以相互交往的盛会。其庆升平的内容中又包含有青年社交的多重意义。 &&&& & 八月十六日这天,古邦各分寨的姑娘们身着盛装汇集于坪子上。三声炮响,姑娘们四方坐定,唱起曲调优扬的大歌。引来四面八方听歌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这时,一群穿着破烂的蒙面人突然闯入歌坪中,欢呼着来到一群外村来听歌的姑娘面前,用尖细的假嗓音请求她们唱歌。姑娘们知道是寨上的小伙子,略一商量就唱起了歌。只要这些蒙面的青年人继续要求,姑娘们也就继续唱下去,围观听歌的人们纷纷喝彩。当姑娘们要求对答时,蒙面青年怕被人认识,一哄而散。他们回去换了装饰,一个个变成标致的小伙子,来向姑娘们道歉,感谢她们不嫌他们像叫化子,而愿给他们唱歌。于是买了很多糖果糕点,送给姑娘们。姑娘们欣然接受了后生的馈赠,邀请后生们去寨上作客。吃饭后,寨上传来通宵达旦的歌声。&  林王节  历史上的侗族先民,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产生了千千万万难以忘怀的英雄。“林王节”就是锦屏县寨母一带的侗家人纪念明代英雄林宽的节日。洪武三十年,林宽在上婆桐举起了义旗。攻下了龙里守御千户所,大挫明军,接着又进新化、平茶,包围黎平府。明庭震惊,派楚王桢和湘王柏率三十万人马前往镇压。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了,林宽英勇牺牲。侗族人民尊他为“林王”,于每年六月的第一个辰日包着又长又大的粽子祭祀。相传这种粽子是林王军队作战当干粮用的。第二天,周围的寨楼、塘栏、便幌、归宿等寨也都同时过林王节。人们到一株传说是林王倒栽的枫树下拜祭。外地客人来到时也到树下悼念英雄后方能进寨。席间,赞美林王光辉业绩的歌声不断传来。更使人们深感对英雄的无比怀念。&  祭祀莎岁  祭祀莎岁,也叫“萨玛节”,是从江县龙图、云洞等地举行体现古代侗族先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征战”活动。侗语“萨”是祖母,“玛”是大,“萨玛”即是大祖母的意思。相传在母系氏族阶段,侗族有一位叫“莎岁”的女英雄,她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战斗中屡建奇功,族人对她崇拜无比,她不幸牺牲后,族人为纪念她,将其奉为能给侗族同胞带来平安和幸福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南部地区每一村寨都建有祭祀坛或“圣母祠”,以供奉她的英灵,并于每年春节举行一次演习性的军事活动以示缅怀。祭祀那天,人们举刀舞枪,鸣锣吹笙,着莎岁英灵在炮火中高呼着冲出村外,归来时还用标枪穿着敌人(稻草人)的“首级”表示获胜。体现了侗家人在保卫家乡的斗争同仇敌忾的气质和对英雄的无比崇拜的心情。&  牯脏节  牯脏节是侗族古老的信仰类型节日。既有祭祀祖先的内容,亦有祝愿丰收的含义。历史上的这种活动一般每十一年举行一次,盛行于南北侗乡。但由于它的仪式庄重、礼节繁锁、消费很大。因此,近百年来在大多数地区业已消失,惟镇远报京和剑河小广还举办过一两次牯脏活动。 &&&&& &报京的牯脏节,要选出一人任牯脏头,每隔十二年过一次。在这当中的第七年二月初二,举行一次“接龙”活动。接龙活动主要是从邻村稿雪寨接回一头白水牛。 &&&& & 清晨,人们汇集在稿雪寨外的山梁上高呼:“谁家的牛吃麦苗呀!”只要听到寨上有人“哦”地应了一声,接龙队伍就顺着山梁载歌载舞地返回报京。负责宰牛的左肩斜佩一道彩虹,牵着白牛走在队伍前面,白牛身后是芦笙队,人们伴着笙曲翩翩起舞;把白牛接到寨中的犀牛塘。 &&& &&& 白水牛在炮声中进了塘,男女老幼围在一起跳起芦笙舞和踩鼓舞,欢庆白龙归位。之后,将白牛杀了,取角埋于塘底,表示白龙归位。随后将牛肉分别给各户享食,称为“吃龙肉”。 &&&& & 剑河小广、锦屏彥洞等地的牯脏节“十年两头吃”。分“议牯”、“选牛”、“吃牯脏”三个层次。“议牯”是寨上一姓氏选出一个牯脏头,组织掌管牯脏节的领班,“选牛”选角长、腿粗、毛纯威武的牛作为“开塘牛”和“扫塘牛”。“开塘牛”由最早落寨姓氏的牯脏头喂养;“扫塘牛”由另一姓牯脏头来看护。选得牛后,人们放炮庆贺,并杀牛会宴议定吃牯脏日期,同时每家亦准备一头牯脏牛。 &&& “吃牯脏”那天清晨,头牛塘扎起彩门,摆上三张大桌,桌上点红烛,并以猪头祭祀。开塘牯脏头带着人们绕场三圈,然后登台念《牯脏词》,叙说牯脏来历。接着宣布牯脏规约,最后搬开桌子,牵着开塘牛入场绕三圈,放三炮。接着众多牯牛入场各自绕场三圈,并在每一牛头上用塘中泥土点一下,表示这头牛已送给祖先,这种仪式称“踩堂”。踩堂完毕,各自牵牛回家。早饭后,三声铁炮响,将所有牯脏牛放入场,任其大打一天到夜。第二天五更时分,三声铁炮,开塘牛被牵到牯脏场前宰了;人们闻炮声将各自的牛宰杀,大吃三天。到第四天将外寨的姑娘接来塘中吹笙跳舞。笙舞完毕,将扫塘牛牵入场中作扫塘仪式。于是牯脏在众人欢呼声中结束。&&  赶社节  “赶社”是具有纪念性信仰类型节日。节日的传说针贬了封建阶级的最高统治者,热烈地赞扬了劳动人民。这一节日集会后来发展成农村集市贸易的交流会,赋与了民俗的实用性,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 每年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为“社日”。“社日”的前一天,人们就已杀猪宰羊,请客办酒,痛饮到深夜。“赶社”这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汇聚在坪子里或田坝中欢庆,同时交流农副产品。 &&&& &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木阿点龙的厨师说“只有盐巴最好吃”的话,而得罪了皇帝,后被处列。他的好友在给皇帝做菜时便不再放盐。皇帝吃后果然觉得不好吃,知道自己错杀了木阿点龙。于是就下旨赦他无罪。这天人们都吃“赦饭”,还要喝一点盐水,同忌用刀器,连作菜时不能用刀切,而代之以剪刀。以纪念无辜的木阿点龙。 &&& && 春社是人们迎接木阿点龙英灵到来时;秋社则是送他回家,迎送社神时还要画上三匹马,相传是他和祖母以及媳妇三人的坐骑。&&  赶歌坪  北部地区的“赶歌坪”,以天柱和剑河交界处平岑一带的“二十坪”歌声最为隆重。农历七月二十这天,上万人汇集山间的歌声。姑娘后生三五成群,或俩俩相伴,相互盘歌。互吐爱慕之情。歌声唱得映山映水。缔结了一对对美好的姻缘。 &&&&& & 平岑的三星台有口“肖家塘”,塘边有一坐“姑娘坟”。一位叫肖玉娘的侗族古代女子安息在这里,“二十坪”歌会是侗族青年纪念她的盛会。 && &&& 咸同年间,肖玉娘送她的未婚夫吴承祖投奔反抗清王朝的姜应芳部队。他俩从塘边离家,一路以歌相送。七月二十那天,吴承祖不幸牺牲,玉娘悲恸气绝,人们把她葬于塘边。每年七月二十日这天,远近的人们都来祭祀,青年们在赞公颂玉娘忠贞爱情的同时,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歌会是青年社交习俗,反抗统治阶级半争的壮举派生了祭祀意义的多重性。  清明节  清明节是信仰习俗中祭祀家族祖先的节日。一方面有缅悼本家历代祖先之义,同时有望先祖神灵佑护儿孙发达、保佑家业昌盛的心理。这一习俗又称“挂亲”,按二十四节气推算,若“清明”那天落在农历二月,人们便于“清明”后的第三天祭奠;若是“清明”落在三月,便于“清明”前三天上坟。扫墓活动及其祭祀方法与汉族基本相同,但若亡人之墓太远,可于寨边路上烧香化纸遥祭。扫墓回归途中,于路边插上香纸,祭供一切不幸死去的人的恻隐之心。&  端午节  侗族的五月端午节既有包粽子祭屈原和悬艾叶、挂菖蒲禳灾避邪等与汉族相同的礼仪,也赋予了本民族的新义。 &&&&& &锦屏县圭叶寨的端午风俗犹为独特。这个侗寨端午节,每家必得所纪最大者来包粽子。一不准任何动手,二不准数粽子的数目,三是煮熟后不能马上吃,而要先祭供蛇神和祖宗。相传,古时候这支侗族的祖先刚迁来圭叶,在挖地基时,发现一条喜欢吃糯粑粑的小花蛇。后来人们便在发现蛇的那天用糯米包粽子祭它,从而获得了丰收。从此,每年五月初五这天,第一件事情首先就是包粽子敬蛇神和创业艰辛的祖先。这一祭祀习俗不但体现了侗族人的祖先崇拜,还留下了这支侗族先民图腾崇拜的痕迹。&  八月中秋  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和幸福的追求,形成了侗族青年在传统的节日中有自己的社交方式。这些交往方式形成了全民性节日的多重性,而出现了节日的新意义。北部地区的“八月中秋哥送饼”的活动就是这一类型的节令风俗,可送饼的新义具有浓烈的地方风味。 &&&&&& &八月十五的早饭后,后生们背着满装月饼的挎包聚汇在路旁。等到伙伴们都到伙伴们都到齐了,大家有说有笑地走向约会的地点。姑娘早已躲在这里,后生们还四处张望,不想情伴却突然出现身旁。久不相会,先是各自站着,叙述相思之情,许久才摘把木叶以歌嫌语让坐。继而后生哥取出红纸贴面的月饼,排成双数摆在地上,以歌劝姑娘食饼。姑娘亦答以歌声和韵文白话,表心吐情均以歌代。直到日头落山,后生将所剩下的饼包好给姑娘带回家。姑娘害口失羞,悄悄地带回藏好,分给她最知心的人同食,共品爱情的甜蜜。  斗牛节  侗家人喜欢斗牛为乐,多在春秋之季进行。虽然同是两牛相斗,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这些不同的仪式都留下了古代征战的遗迹。 &&&&&& &南部地区每年农历二月、三月或八、九月逢“亥”那天为斗牛节。在这之前,后生们吹笙到外寨邀战。准备参战的牛王圈前,人们鸣锣吹笙放炮,生食鱼食祭祀通宵达旦。亥日的斗牛场上人山人海;牛王营地里,旌旗环绕、戒备森严。有若古代将军布阵。 &&&&&&& 斗牛前,由德高望重的寨老《斗牛词》,宣布斗牛规矩。午时许,斗牛队伍轮流入场示威:手舞书着牛王美称的“码牌”者在前开道,鸣锣鼓芦笙者随之;刀斧手举着金瓜斧头,寨老着古装持伞以护圣母英灵,后面的人群举着旌旗拥着牛王在炮声中入场。牛王头镶铁角、罩红缎;背插令旗鹤尾,几个后生牵着在乐声和欢呼声中入场。人们护着牛王绕场三圈,高呼不止。这种仪俗称“踩堂”。踩堂完毕,斗牛便正式开始了。若是一方败了,姑娘们就跑去将“败将”的旌旗夺去,接着是胜利者以威武的姿态再次入场示威。待约定的牛王都斗过,斗牛也就结束了。几天后姑娘们送还败者战旗,受到小伙子们盛情的款待,并陪着他们唱大歌,临别奏笙欢送,还赠赎旗彩礼。相传,古时候人们种稻插秧,不会移栽。后来有两种水牯牛跑到秧田里打起架来,将秧田踩坏,主人没法,只有从较密的田里移出一些秧来插满,后来,这块田丰收了。人们从此学会了插秧。为纪念这一农活上的大事,人们牵来两牛相斗,从此相沿成习。 &&&&& &北部地区多以九月初九起放牛大打三天,称为“鞍瓦”,专斗的水牛称为“圣牛”。斗牛前,东道主寨派人到邻寨送帖请战,俗称“订牛亲家”。 &&&&& & 初九凌晨,各寨圣牛在炮声中出圈,向斗牛场边的主寨出发。各家各户闻炮声牵着自己的牛尾随。主寨寨老和青年们鸣锣吹笙欢迎,并备甜酒、油茶待客,同时开圈迎客方圣牛。 &&&& & 辰时许,人们向牛塘方向涌去,村寨要道和牛场入口都扎拱门,挂鱼藤草,帖对联。正午时分,三声炮响宣布“鞍瓦”开始,一阵锣鼓声传来,两头圣牛先后在拱门出现。圣牛前有一后生“丢把条”开路,后边八面上绣“镇天雷”、“大雷公”等字样的大旗跟随。圣牛的眼睛被一个后生持旗横遮。头上还以草凳遮护。背置四方形篾塔。塔上帖着花草龙狮剪纸,顶置大红绣球;飘须带,牛腰围铜铃,臀部饰成六尺虎尾。那派头,俨然将帅出征。 &&&&& &申酉时分,一声锣响,宣布当天鞍瓦结束,明天上午再战。这时,主寨的人们争着拉客回家作客。 &&&&&& 第二天和第三天,斗牛又继续进行。直到第四天早上,客人执意要走,主寨才放起铁炮欢送。 && && 北部地区关于斗牛的来历,传说有一个爱牛的老人到外地去买得一条保家牛,于九月九日这天,牵到半路,突然脱手现一犀牛斗得难解难分。爱牛的老人在众人的帮助下,用绳子将两头牛脚拴住。杀了犀牛,救了保家牛。自保家牛到了寨上,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为了庆祝这个胜利,每年九月九日,人们便举行隆重的鞍瓦活动。&  种棉节  都柳江沿岸山麓边的侗寨,“四月八”前后的种棉花活动已沿袭成新婚成新婚女婿帮丈人家劳动生产的习俗。这一种生产习俗演化成为青年社交的娱乐型节令,具有民俗的多种性格。种棉节这天,新郎新娘娘带着装著一新的青年伙伴,备好腌鱼、腌肉、盐蛋,包着糯米饭到山上作午餐。种棉地里,芦笙手合奏笙曲,小伙子深翻细拍,姑娘们下种上粪。活路完了,插上一枝挂满蛋壳的树枝,象征着棉花的丰收。这时,摆起了丰盛的午餐,一场野宴便在地边举行。一些村寨还带着狗或鸡鸭到地边宰杀下酒,并有煮糖粥喜庆的习俗。午宴完毕,青年们心情欢乐,直到天色不早,方在笙曲中有说有笑地回家。晚上,女方宴请丈夫的众伙伴,全体姑娘均来作陪,大家欢歌畅饮。种棉活动,激发了青年们的劳动情绪,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侗族饮食  酸鱼酸肉  侗家人大多住在山区,其中不少属于高寒山区。山高日照短,水冷,只好多种耐寒的糯禾。 糯米饭黏性大,不易消化,需要增加胃酸,因此,侗家人常以酸菜佐餐,故有“侗不离酸” 之说。每户侗家,总有几坛、甚至几十坛酸菜。有的中等人家,连早餐也有好几样酸菜佐餐 。 酸菜中有腌酸的,也有泡酸的;有素的,也有荤的,后者最主要的是鱼、猪肉和鸭肉三种。   酸鱼的腌制方法,各地大同小异,主要差别是佐料有多有少,一般制法是:   腌酸鱼时先把鱼洗净剖腹,用生盐揉搓,使鱼体变软,然后放入钵中浸渍一两晚,盐水渗透 到鱼的各个部位,便滤干,使变僵硬,有的还要晒得稍干,用甜酒糟或糯饭拌酒,有的还拌 以辣椒粉、姜泥、蒜泥,放进鱼腹,把鱼放进坛中。在坛离底一二寸地方,用竹片架空,以 便鱼发酵时滴下水份,保持鱼肉的干爽。坛口密封,不使透气,约二个月左右,鱼肉酸、 香、甜、醇,便熟了,可食用。酸鱼是招待贵客或送礼的佳品。腌在坛中,数年不坏,而且 腌的时间长,味道更香醇。如果一次捕捉到百斤以上的鱼,就要用木桶来腌制了。铺一层鱼 ,放一层盐,上面用大木盖盖紧,放水密封,不使透气,逢到重大红白喜事才启用,可以存 放几十年仍然酸甜香醇而不变质。   酸鸭、酸肉的腌制方法,同腌鱼差不多。鱼、肉经过发酵后,细菌寄生虫已消灭,肉已腌熟,不但无腥生气味,而且香醇可口,完 全可以食用。有的人喜欢既酸又带油香的,可用油在锅里煎黄,或在木炭上烤黄,更加喷 香扑鼻。   串肉   侗家妇女生下头胎小孩,要做“三朝酒”。请的多为女客。做外婆的,要送去背带、抱褛、 鸡、蛋和猪肉。亲戚朋友,也各带新衣或活鸡、鸡蛋来祝贺和慰问。亲戚朋友多的,可收到 几十甚至上百只鸡,显示了彼此间的团结与互助。添新丁的人家,要杀猪打鱼,宴请宾客, 几桌、几十桌不等,热烈庆贺一番。侗族打三朝酒和别的民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搞串肉 。 即在杀猪时,给每位女客要留下一块半斤左右的肥肉,并用竹串起,待她们饭后回去时,人 手一串,作为回礼。串肉拿回去后,用来打油茶,招待全家人、乃至左邻右舍的女友。   另外,有些地方集会聚餐,也采用串肉的方式。即把各种肉(主要是猪肉)切成一两左右的一 块,用大锅煮熟,然后按人数多少,用竹片把肉串成相等的若干份,就餐时,大家围着长桌 坐下,每人分得熟肉一串,喝着各人从家里带来的米酒,边喝边吃串肉。吃不完的各自带回 家去。   烧鱼(烤鱼)  侗区多在高寒山地,适种糯禾。春季,把鲤鱼花放到田里,鱼在 田中吃小虫,迅速成长,又起到减少虫害的作用,一举两得。水稻扬花季节,稻花落入田中 ,是催促鱼儿膘肥的好饲料。人们称为“禾花鲤鱼”。   金秋时节,家家上山收割,人们用葫芦装上糯米酒,带上糯米饭,并带盐巴和辣椒,但不带 菜。收割前,把田水放出,中午时分,田水干了,肥肥嫩嫩的鲤鱼,集中到鱼窠,有的则在 禾行间“搁浅”,用尾巴拍打着田泥,噼叭作响。人们便停止劳动,在田边烧起篝火,用树 枝或竹片把鱼穿鳃串肚,在火上烤,把鱼烤得焦黄,油溢表皮,喷香扑鼻。大家围火席地而 坐,扒去鱼内脏,抹上盐巴和辣椒粉,举行野餐。如果有远方客人路过,准会被盛情的主人 邀请入席,同大家共饮米酒,品尝肥嫩香辣的禾花鲤鱼。  打油茶  侗家人喜欢打,一日除三餐之外,还要打一到三次油茶。油茶有繁简或高低档之分。简 单的油茶,是在铁锅里放油,等油冒烟后,放进茶叶,炒半焦后,冲进水,煮沸呈红黄色, 滤去茶叶,加进盐巴就成了,清香可口,或清喝,或泡饭都很爽口。这是贫苦人家或一天打 两三次油茶普遍采用的方法。至于节日、招待贵客或聚会打 的油茶,就复杂了。先是用油把阴米(即用糯米泡胀滤干,拌些油,蒸熟、阴干舂扁)炸成米 花,然后油炸花生或黄豆,再炒猪肝、粉肠或瘦肉、香肠,再烫糍粑片或汤圆,最后煮油茶 (方法同上),有些还放些生米并放蒜泥或姜末同茶叶炒焦,然后冲水煮沸,滤去茶叶,加盐 、葱花、茼蒿或菠菜等佐料,即成香喷喷的油茶。一般要吃上三小碗,才算领了主人的诚意 。   打油茶的规模,可分为小、中、大三种。小型为家中日常煮的,或一二十人以内的,后者多 为逢年过节亲友互邀,或联络感情和庆贺节日,或祝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中型油茶会一般有三四十人参加,大多为进新居、生小孩、嫁女或娶媳妇等活动举行的。也 有些村寨的老年妇女为了在夏历每月初二、十二和二十二到达魔宫祭祀达魔娘娘(即“萨堂 ”或始祖母)而举行的。   大型油茶会有百人或更多人参加。多为全房族或全村寨人出席,是为了商议全族全寨大事而 举行的,如商议如何到别寨去集体作客或讨论招待别寨来集体作客的事,或从别寨集体作客 归来带回若干猪头,请全寨各户代表或男女老少都来吃猪头油茶的。在这种场合,油茶会成 了全族或全寨人的团结大会。   至于以主料来命名的油茶会,有糍粑油茶会,在节内举行;香屁藤粑粑油茶会,在夏 历二月春社举行;密蒙花粑粑油茶会,在三月三举行 ;五色糯米饭或鸟糍粑油茶会在四月 八 举行;粽粑油茶会在端午节举行;汤圆油茶会多在中秋节举行。   油茶会不管多么隆重,它到底不算正餐,因此,只能用一根筷条,含有向客 人表示歉意之情。 侗族医药   侗族民间传统医药。据统计,1992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有侗医28人。侗医把疾 病分为4大症、24小症。儿科以痧、疳、龟(痞块)为主,外科以疔、疮、癀、痈、丹、疯为 主。诊断方法为单手切脉,男左女右,脉分“三出三转脉”和“四八虎口脉”等。擅长治外 伤、蛇伤、风湿、痧症、惊疳。这种治疗方法常用草药外擦法、烟袋扣击法及药浴疗法。每 年端午节为侗族药浴节。&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侗族旅游摄影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