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6g 陈皮阿四6g 紫苏梗10g 生姜...

当前位置: >
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功效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禁忌阴虚有热者忌服。
砂仁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或者缩砂或者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7至8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低温焙干,用时打碎;或者以未成熟嫩果,通过加工食用,砂仁是一味,也是、卤料中常用的一种香料。 砂仁为常用中药,原名缩砂蜜,药用分为阳春砂仁、缩砂仁和海南砂仁几大类,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文火焙干,即为壳砂仁,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为砂仁。阳春砂主产两广,亦有部分从东南亚等国进口。其中,春砂(果实)入药的疗效比较显著,品质也比较好,在国际药材市场上享有比较高的声誉。砂仁性温,味辛,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呕吐泻泄,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砂仁始载于《药性论》名缩砂密。《海药本草》云:“生西海及西戎等地,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本草图经》云:“缩砂密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三四尺,叶青,长八九寸,阔半寸已来。三月、开花在根下,五成实。”《药物出产辨》云:“产广东阳春县为最,以蟠龙山为第一。”砂仁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说:“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 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是阳春砂仁的由来。 砂仁的功效【性味】:味辛;性温。 《纲目》:辛,温,涩,无毒。【归经】:入脾、胃经。 【功效主治】: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化湿行气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本品辛散温通,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胃的良药。若湿浊内阻,中气不运,见脘腹胀满、不振、恶心呕吐者,常与、、等配伍。如脾虚气滞者,配、等,如香砂六君子丸。温中止泻用于脾胃虚寒吐泻。以其能化湿行气而调中止呕,温脾止泻,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等药同用。理气安胎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本品能行气和中而安胎。妊娠中虚气滞而致呕吐、胎动不安者,可与白术、苏梗等配伍。化骨哽《本草纲目》载有:“化钢铁骨硬”化骨食草木药及方土炼三黄皆用之,虽不知真性何以能治此物也,但临床屡用屡验。可供参考。 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温肾下气砂仁辛散性温,香而能窜,和合五脏冲和之气,有下气归源之功,故可治疗奔豚,虚火上浮之疾病。砂仁的作用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用于湿困脾土及脾胃气滞证,见有脘腹胀闷,呕恶食少,食积不化,吐泻乏力。常与党参、白术、等配合,如香砂六君子汤。现代用于、胃溃疡、等。砂仁还有安胎的功效,常与白术、苏梗配伍,治疗胎动不安、等病症。砂仁观赏价值较高,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调节胃肠功能本品对胃肠运动的作用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春砂仁水煎液能明显增加豚鼠离体肠平滑肌节律性运动,使回肠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因而临床服用砂仁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砂仁剂量增大能拮抗乙酰胆和氯化钡对肠管的兴奋作用,而使肠管张力减弱,振幅降低,具有解痉止痛作用。砂仁又可显著减少大鼠的胃酸分泌,对小鼠应激性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由于促进了胃黏膜细胞释放前列腺素,从而抑制了胃酸分泌。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家兔体重(2.0-2.6kg),每组3-4只,给药组为两个剂量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同剂量溶剂。给药后15、30、60、90分钟后分别颈动脉采血,离心制备PRP及PPP,以ADP为致聚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表明,砂仁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取大鼠、豚鼠或兔小肠一段置台氏液浴槽内,通过记录仪记录肠管活动变化,观察药液对肠管自发活动的影响和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作用。对四烯酸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个给药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等容积溶剂。给药后1.5小时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0.6和1.2g/kg两剂量组分别死亡2和1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7只)相比P均&0.001,表明砂仁对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剂诱发小鼠死亡的影响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给药组分别灌胃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给等容积溶剂,1.5小时后小鼠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死亡3和2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8只)相比,P&0.05和P&0.01,表明砂仁有明显的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的作用。中药砂仁的应用用于湿浊困脾之证本品气味芳香,善入脾胃,长于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温中散寒,为化湿行气,醒脾和胃之良药。适用于湿浊阻中,脘腹胀痛,食少纳呆,呕吐腹泻之证 。常与白豆蔻等化湿药同用,以增强化湿行气之效。而本品又长于行气温中,故对于寒湿气滞者尤宜。若寒湿内阻,脘腹胀闷冷痛,食少腹泻,常与草豆蔻、干姜等温中、化湿药配伍 。若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常与、等行气除胀止痛药配伍。若脾虚气滞,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常与健脾药配伍,如《张氏医通》香砂六君子汤,以之与、白术等药同用。用于脾胃虚寒之吐泻本品善于温脾暧胃,利气快膈,并能止呕、止泻,故适用于脾胃虚寒之吐泻证。治中焦虚寒,胃气上逆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呃逆者,常与干姜、等温中止呕药配伍。治脾胃虚寒,清浊不分,腹痛泄泻者,可单用,如《小儿卫生总微论 》缩砂散,以本品为末拌服,治小儿滑泻,;也常与白术、干姜等温脾药配伍。若治湿伤脾胃、升降失职,吐泻腹痛,本品又能化湿醒脾,止吐止泻,常与、半夏、等化湿和中、降逆止呕之品配伍。 【配伍应用】配蔻仁,砂仁香窜而气浊,散寒力较大,功专于中下二焦,暖胃燥湿,引气归元(肾),适宜于寒湿积滞,寒泻冷痢,又有安胎作用;白蔻仁芳香而气清,温燥之性较差,功专于上中二焦,和胃止呕,适宜于湿浊阻胃之呕哕、呕逆,并能宣通肺气。两药配用、宣通三焦气机,芳香化浊,醒脾和胃,行气止痛,俱能治湿浊内蕴,胃呆纳少,气滞胸闷,脘腹胀痛,反胃呕吐等证。配青,砂仁辛香性温、有醒脾和胃,行气宽中之效。性猛,偏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陈皮性缓,偏于健脾行气,燥湿化痰。二药合用,理气止泻,治脾胃气滞,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及湿阻脾胃之泄泻,痢疾。配,砂仁香浓气浊,燥湿之性较强,有化湿醒脾、行气宽中,安胎之效。佩兰气味芳香,功专清肺开胃,化湿悦脾,理气之功为要。两药配用,芳香悦脾,可用治湿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腹胀满,治胎动不安等证。配冬葵,有催乳之功,可有滑肠作用,配砂仁行气和胃、可、加强营养吸收。故两药配用,有行气下乳之效,可治乳少气滞胀满疼痛诸证。配,砂仁行气调中,醒脾开胃,又助消化,并能引气归肾,兼有温肾安胎作用;熟地生精,滋肾养 肝,久服易腻嗝,宜用砂仁拌(或佐用少许砂仁)。两药配 用,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腻碍胃之弊,又可引熟地归肾,此 谓一举两得。配,砂仁与黄芩、二者性味功效迥异,然均 有安胎之功。砂仁辛温理气之品,和气机而安胎孕;黄芩 苦寒清热之品,降火凉血而安胎孕。二药同用,寒温相合, 气血配对,可使枢轴回旋,升降复取,热泄气和,而成安胎 之妙用。正如《药鉴》:“佐黄芩,为安胎之妙剂也”。临床用 于胎热上冲所致的胎动不安。配木香,两药均是芳香,辛散温通之品,功效相 同,皆有治疗脾胃气滞,食积不化之功。但砂仁偏于醒脾 和胃,木香偏于调中宣滞,两药配用,治疗脘腹气滞胀痛, 消化不良,加强行气止痛之功。正如《本草汇方》:“与木 香同用,治气病尤速”。 砂仁的食用方法(一)砂仁的选方用于脾虚食少,宿食不消,胸脘痞闷,则用白术480g,枳实240g,木香30g,砂仁30g,为丸。用于脾寒泄泻,可单用为末吞服,或者配干姜,附子。用于妊娠气滞之胎动不安,腹疼,以砂仁不计多少,慢火炒令熟透,去皮用仁,为末,每次服6g。胃脘饱胀:砂仁5g,研成细粉末,和60g加水共煮粥,加少量食盐香油就可以食。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比较适用于食欲不佳,胃脘饱胀等症。喛气:制半夏9g,茯苓9g,广木香3g(后下),春砂仁4.5g,白术9g,陈皮4.5g,党参12g,3g,用水煎后服用。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疼的作用。可治脾胃虚弱,纳呆,喛气,脘肚胀满或者疼痛,呕吐泄泻等症。食少便溏:每次服9g,每天早晨和晚上各一回,温热水送服。如无成药,可按下面配剂:广木香2.4g,陈皮3g,春砂仁3g,厚朴6g,党参12g,白术12g,6g,蔻仁3g,云苓,各6g,甘草6g,大5枚,苍术9g,用水煎后服用。具有健脾补气,燥湿的作用。可治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四肢无力,面色萎黄等症。消化不良:砂仁,焦苍术各30g,炒10g,共研成细粉末,为丸。每回6g,每天两回。胃下垂:,各30g,白术,砂仁各10g,陈皮15g,12g。水煎,每天一剂,7日为一疗程。慢性胆囊炎:砂仁,,木香各8g,12g,枳实,,,各10g,,各15g。水煎,每天一剂,连用14日。结肠炎:砂仁10g,党参20g,茯苓15g,炒白术15g,炒30g,炒30g,12g,炙甘草6g,大枣5枚,浸泡半小时后水煎。两煎药液混匀,分别在早晨和晚上服用,每天一剂,7日为一疗程。(二)砂仁的妙方
砂仁散:缩砂仁9克,将其研磨为散,每日服用2次,每次熬克,用温开水送服。主治脾胃气滞以及一切食毒。口中常嚼砂仁亦能治疗症。 & &香砂六君子汤:砂仁2.4克,人参3克,白术6克,茯苓6克,甘草2.1克,陈皮2.4克,半夏3克,木香2.1克,生姜6克,将上述药物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此方具有行气、化痰之功效。主治肿胀、痰饮凝结等症。缩砂饮:砂仁、各30克,15克,净香附20克,炙甘草7克,将上述药物研磨为粉,每日服用2次,每次3克。可治脾胃气滞引起的各种病症。砂仁粥:砂仁6克,50克,将两味同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砂仁炒肚条:砂仁粉6克,猪肚200克,、各6毫升,食盐、各2克,葱花、姜末各5克,炒制。佐餐食用。砂仁炖肘子:砂仁6克,子250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5克,、大料、各3 克,炖至猪肘烂熟即可。佐餐食用。砂仁茶:砂仁粉6克,白糖15克,将两味放入保温杯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砂仁酒:砂仁20克,800毫升,将砂仁放入酒坛中,密封浸泡2日即可。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5毫升)。 (三)砂仁的做法砂仁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在东方是菜肴调味品,特别是咖哩菜的佐料。在斯堪的那维亚则常用于面食品调味。砂仁蒸主料:鲫鱼300g砂仁5g辅料油适量食盐适量生适量淀粉适量步骤(1)新鲜鲫鱼一条,宰杀干净备用。(2)玖顺生姜汁与砂仁准备好备用。(3)备用。(4)将砂仁研碎,放入小碗中,加入芝和食盐调和均匀备用。(5)将调好的砂仁料均匀的抹在鲫鱼的腹腔内。(6)取适量的淀粉,将鱼腹开口处抹上,省的料汁外流。(7)将处理好的鲫鱼放入蒸鱼盘中。(8)将处理好的鲫鱼放入蒸锅,凉水18分钟,大火水开后转中火蒸。(9)蒸熟,即可食用。砂仁蒸鸡主料400g砂仁15g10粒 辅料葱适量姜适量盐2g绍酒15ml步骤(1)鸡洗净(2)鸡肉剁块,放入锅中焯水,去血沫(3)砂仁十粒左右,拍碎,最好研磨成粉(4)将焯过的鸡肉倒入汽锅中(5)再下入葱、姜、盐、绍酒、枸杞(6)最后均匀地洒上磨好的砂仁(7)然后放在蒸锅里蒸半小时即可砂仁炒鳝丝材料食材:鳝鱼300g,200g,香葱1棵,老姜3片,蒜2瓣,调料:砂仁5颗,绍兴黄酒2汤匙(30ml),2汤匙(30ml),,油各1汤匙(15ml),盐1茶匙(5g),糖2茶匙(10g),白胡椒粉1/2茶匙(3g),芝麻香油1茶匙(5ml)做法(1)鳝鱼从市场买回时请店家代为宰杀去骨。去骨鳝鱼斩去头尾,用流动水冲洗干净血水和黏液,先切成5cm的段,然后再切丝。老姜切丝。香葱切段。蒜拍碎,切成蒜末。韭黄洗净,切成4cm长的段。(2)大火烧开煮锅中的水,放入鳝丝汆烫至水再次沸腾,捞起沥干水分备用。(3)大火加热炒锅中的油至6成热,投入砂仁、香葱段、老姜丝和蒜末,煸炒至散发出香味,然后投入焯过的鳝丝翻炒均匀。(4)炒锅中加入绍兴黄酒翻炒1分钟,然后加入韭黄段翻炒至韭黄段变软,加入生抽,盐,翻炒均匀,加入高汤加盖焖2分钟。(5)最后撒入白胡椒粉翻炒均匀,出锅前淋上芝麻香油即可。砂仁白术陈皮煲材料:白术25克、砂仁6克、陈皮1/3个、猪肚1个、生姜5片。烹制:春砂仁敲碎,余各药物稍浸泡,猪肚洗净,翻转,以生粉反复揉擦,再洗净,切块,除春砂仁外,将各汤料放入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文火煲约两小时,下春砂仁,片刻,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4-5人用,弃药渣,猪肚可捞起,拌酱油供佐餐用。砂仁的副作用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临床观察砂仁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火旺、津液亏损、大便干结的病人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砂仁种子含挥发油,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外生殖器出现大小不等的团块、淡红色皮疹、风团。宜忌:阴虚有热者忌服。【宜忌】阴虚有热者忌服。《海药本草》:&得、、豆蔻、白等良。&《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听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药品化义》:&肺有伏火忌之。&《得配本草》:&气虚肺满禁用。砂仁的辨别(一)冒牌货毫无价值砂仁辨别专家骆诗文称,砂仁作为中药具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止呕的功效,可用于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由于其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也被当作香料使用,具有药食同源的功效。“艳山姜的成本价,要比砂仁便宜10倍。”骆诗文称,艳山姜虽然也有一定的香味,可作为调料提味,但根本达不到砂仁的功效。在相关的食疗书籍、上,也无法找到任何艳山姜食用价值的记载。另外,枸杞、虫草、黄芪、也容易出现冒牌货,市民购买时一定要小心。(二)医生支招三招辨别真假砂仁形状:正品砂仁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表棕褐色,有密生刺状突起;伪品多呈球形或长倒卵形,外观为橙黄色或棕红色,无密生刺状突起,而是有一层短柔毛或扁形柔刺。种子:正品种子每室有近30粒,紧密排列,呈不规则的多面体,有棱角;伪品种子每室仅5至15粒,外形一端平截,一端稍窄。气味:正品砂仁有一股浓烈的芳香气味,味道辛辣微苦;伪品气微香,味微苦辛而涩。(三)砂仁的选购以个大、坚实、饱满、香气浓、搓之果皮不易脱落者为佳。个小、不饱满、发瘪、搓之果皮易脱落者不宜购买。砂仁的存储置阴凉干燥处。(四)砂仁的常用验方凡脾胃气滞湿阻所致脘腥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者,多与木香同用,并随症配伍其他药物。若恶阻偏寒者,可配生姜汁。偏热者,可配黄芩、竹菇等,以助消热安胎之力。本品温降之功尚可用治奔豚气痛,每与、等温里散寒药同用。
相关阅读:
最新热点:
大家正在看什么
569310人看过
426923人看过
414677人看过
369963人看过
300863人看过
274744人看过
272049人看过
269792人看过
237160人看过
235092人看过
208787人看过
206982人看过
181889人看过
171973人看过
168294人看过慢性胃炎的医诊疗标准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范围,本病多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因饮食所伤,胃失和降,或脾胃虚弱,纳运变态而发病,或因久病血液运行不畅,络脉不通而发病。  诊断藁城市医联合病院中医科贾中邦  一、西医诊断依据  1、症状:  常有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等病史。症状无性,约半数有上腹部不适,钝痛、烧灼痛、泛酸、饱胀、恶心、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糜烂者可有少量或大批上消化道出血。  2、体征  多不显著,可有上腹部压痛,部分病人可伴贫血、消瘦,舌炎等。  3、辅助检查:  (1)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黏膜可见红斑(点、片状、条状)、毛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露出,色泽灰暗。犹如时存在平坦糜烂、隆起糜烂或胆汁反流,则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伴腐烂或胆汁反流。  (2)胃液剖析:浅表性肥厚性胃炎胃液酸度可在正常范畴或偏高,萎缩性胃炎大多数偏低。  (3)H.P相关性胃炎的诊断:组织学、尿素酶、细菌培育、  C尿素呼气试验任意一项阳性。  (4)本身免疫性胃炎的相干检查:疑为自身免疫性胃炎者应测PCA和IFA,如为该病PCA多为阳性,伴恶性贫血时IFA多呈阳性。  二、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  中上腹疼痛为重要症状,可偏左或偏右,疼痛性质为钝痛、灼痛、胀痛或饥饿样不适感个别为轻至中度持续性疼痛。疼痛有典型的节律性,在十二指肠溃疡(DU)表示为痛苦悲伤在两餐间产生(饥饿痛),连续不减至下一餐后缓解。局部患者疼痛在午夜后发生(夜间痛)。胃溃疡(GU)表现为餐后约1小时发生,经1&2小时后逐步缓解,至下次进餐后再反复上述法则。部门患者症状不典范,可通过胃镜或钡餐透视与之辨别。内镜下消化性溃疡多呈圆形或卵形,底部覆有灰白色或灰渗出物。  2、胃癌  胃癌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易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混杂,胃镜加病理活检可与之鉴别。  3、功效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症状至少持续4周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常伴有失眠、焦急、抑郁、头昏、头疼等功能性症状。内镜检查未发明胃及十二指肠有器质性病变,实验室及B超,X线检查消除肝胆胰疾病,无腹部手术史者。  三、常见并发症  慢性胃炎可并发轻、中度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可并发胃癌。  四、中医辨证诊断根据  1、肝胃不跟: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主证:①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②嗳气频繁。③嘈杂泛酸。④脉弦。  次证:①胃粘膜急性运动性炎症。②胆汁反流。③舌质淡红,苔薄白。  辩证要求: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  2、脾胃衰弱:胃脘隐痛,喜按喜暖,食后脘闷,纳呆少食,便溏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脉沉细。  主证:①胃脘隐痛。②喜按喜暖。③食后脘闷。④纳呆少食。⑤便溏腹泻。⑥四肢乏力。⑦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  次证:①胃粘膜可见红斑或粗拙不平。②粘液粘稠而多。③胃酸偏低。④脉沉细。  辩证请求:具备主证3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2项加次证2项。  3、脾胃湿热:胃脘炽热胀痛,口苦口臭,脘腹痞闷,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或濡数。  主证:①胃脘灼热胀痛。②口苦口臭。③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④舌质红,苔黄厚或腻。  次证:①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②小便黄。③脉滑或濡数。  辩证要求: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  4、胃阴不足: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或细弦。  主证:①胃脘灼热疼痛。②口干舌燥。③大便干燥。④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  次证:①胃粘膜成颗粒状或血管显露。②胃粘膜干燥,粘液少或胃酸偏低。③粘膜充血水肿或小糜烂。④脉细数或弦细。  辩证要求: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1项加次证2项。  5、胃络瘀阻: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或拒按,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舌质暗红或紫暗,有淤点,脉弦涩。  主证:①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或拒按。②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③舌质暗红或紫暗,有淤点。  次证:①胃痛日久不愈。②胃粘膜充血肿胀,伴瘀斑或出血点。③脉弦涩。  辩证要求:具备主证2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  6、脾虚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胃有繁重感,嗳气频繁,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时溏时结,面色萎黄,神力,舌体胖,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或沉细。  主证:①胃脘胀满或胀痛,胃有沉重感。②食欲不振,食后腹胀。③嗳气频繁。  次证:①大便时溏时结。②面色萎黄。③神力。④舌体胖,质淡红,苔薄白。⑤脉沉缓或沉细。  辩证要求: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  治疗  一、普通治疗  1、心理治疗:辅助患者调剂情感,确破踊跃健康的生涯立场。  2、饮食治疗:抉择易消化、无刺激的食品,防止抽烟、酗酒、咖啡、浓茶,细嚼慢咽。  二、中医辩证治疗  1、分证论治  (1)肝胃不和: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白芍20g、枳壳10g、川芎6g、香附10g、陈皮10g、佛手10g、苏梗10g、延胡索10g、甘草6g。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一次6g,一日3次。  (2)脾胃虚弱:温中健脾,益气和胃。代表方剂:香沙六君子汤和黄芪建中汤加减  党参20g、茯苓10g、炒白术10g、陈皮6g、广木香6g、砂仁3g、黄芪20g、桂枝10g、白芍30g、生姜6g、炙甘草10g。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3g,3次/日。  (3)脾胃湿热:清热化湿,和胃醒脾。代表方剂: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6g、黄芩10g、白寇仁6g、蒲公英30g、生苡仁30、法半夏12g、茯苓10g、厚朴12g、、陈皮12g、枳实10g、竹茹6g、栀子10g、苍术10g、甘草6g。  中成药:摩罗丹9g3次/日。  (4)胃阴不足:养阴益胃,和络止痛。代表方剂:一贯煎和芍药甘草汤加减。  北沙参12g,太子参15g、麦冬15g、生地10g、栀子10g、当归10g、金铃子10g、白芍20g、甘草6g、鸡内金10g、玉竹15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  中成药:养胃冲剂5克,3次/日(5克/袋)  (5)胃络瘀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代表方剂:发笑散和丹参饮加减  五灵脂10g、檀香10g(后下)、丹参20g、砂仁6g、三七粉5g(冲服)、延胡索12g、蒲黄6g、郁金10g、枳壳10g、炒莪术10g。  (6)脾虚气滞证:健脾益气,理气消胀。代表方剂:香砂六正人汤加减  常用药物:党参20g、白术15g、云苓10g、陈皮10g、半夏12g、木香6g、砂仁6g、枳壳12g、厚朴12g、紫苏梗10g、甘草6g。  三、西治疗疗  1、治疗准则  打消病因,解除症状,防备复发,避免并发症。  2、详细办法及药物  (1)制酸或抑酸医治  适用于黏膜糜烂或以烧心、泛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可选用制酸剂或H  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质子泵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  (2)铲除HP治疗  适用于:①有明显异样(胃黏膜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异型增生)的慢性胃炎。②有胃癌家族史者;③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者;④消化不良症状经惯例治疗疗效差者。常用计划为:铋剂加2种抗生素、PPI或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加2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疗程一到二周  (3)黏膜剂:  实用于胃黏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常用的药有铋剂(迪乐、丽珠得乐、德锘、果胶铋等),硫糖铝、喜克溃、麦滋林等。  (4)促能源剂  适用于上腹饱胀、早饱、嗳气等症状为主者,常用药有:吗丁啉、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吗叮啉10mgtid;莫沙比利5-10mgtid。)  (5)助消化药  适用于萎缩性胃炎,胃酸偏低,或食滞纳差等症状为主者,常用药有胃蛋白酶、酵母片、多酶片等。  (6)抗抑郁和平静药:适用于睡眠差、有明显因素者。可配合给予谷维素或舒乐安宁等,以减轻症状。  3、手术治疗适应症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重度大肠肠腺化生。  疗效断定  1.痊愈:症状、体征、帮助检讨三项均恢复畸形。  2.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三项中有一项未完整恢复正常。  3.先进: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  4.无效:用药后病情无显明提高或有加重者。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阳光普照)
(再睡睡就醒)
(镜花水月)
第三方登录:乙肝恢复期,中医给开的药方:灸香附10g
来自:广东省 广州
浏览 903 次
提问时间:
回答数量: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4517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灸香附1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炒紫苏子10g陈皮10g川穹10g垂盆草30g醋山甲3g丹参30g当归15g党参30g海螵蛸12g黄芪30g苦参10g路路通30g三七6g砂仁6g盐车前子30g益母草30g紫苏梗10g茜草炭24g茯苓30g都是疏肝理气,活血清热的中药指导意见灸香附1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炒紫苏子10g陈皮10g川穹10g垂盆草30g醋山甲3g丹参30g当归15g党参30g海螵蛸12g黄芪30g苦参10g路路通30g三七6g砂仁6g盐车前子30g益母草30g紫苏梗10g茜草炭24g茯苓30g都是疏肝理气,活血清热的中药,中药没有妇科用药的分别,一种药各科可以通用,中医以前是不分科的。
TA帮助了2671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皮阿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