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种变态心理的疾病啊!包括回避型人格障碍碍有...

每日在线答疑→ 是不是有人格障碍,是属于哪一种,有无心理
是不是有人格障碍,是属于哪一种,有无心理
健康咨询描述:
每天都在学习,骑车,无生活来源,依靠父母,随时更换女友。对人无感情,包括兄弟姐妹。无羞耻感。毕业于外语大学。今年42岁。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科疾病:宫颈糜烂,人工流产,盆腔炎,精神科精神分裂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156次
&&&&&&病情分析:&&&&&&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属于性格问题,不属于人格障碍,可以通过自己调整。&&&&&&指导意见:&&&&&&建议你平时多户外活动,可配合心理治疗调整,多参加群体活动。
擅长: 药品的用法、用量,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品,减少药品所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912次
&&&&&&病情分析:&&&&&&人格障碍属于常见精神障碍的一种,但不属于平常所说的精神病,它没有精神病严重,但比心理问题严重。&&&&&&指导意见:&&&&&&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多是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具体确诊需要到精神心理科检查后确诊。多重人格主要是采用心理、行为疗法,一般不需要服用药物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医师
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血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瓣膜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013次
&&&&&&病情分析:&&&&&&你好,这种情况看你的描述是属于心理问题可能性,积极重视,就诊医院心理科评估&&&&&&指导意见:&&&&&&你好,积极重视,心理科评估病情,看具体的表现,选择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法,辅助抗心理作用药物,积极条件&&&&&&以上是对“是不是有人格障碍,是属于哪一种,有无心理”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内科常见疾病,如消化内科,胃炎,消化不良,消化道溃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164次
&&&&&&病情分析:&&&&&&您好,考虑是感情淡漠引起与家人不亲密,自己没有固定的另一半&&&&&&指导意见:&&&&&&建议平时保持良好心态,合理作息,劳逸结合,培养自己的兴趣,改变生活
疾病百科| 人格障碍(别名:病态人格,异常人格)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
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
好发人群:压力大者好发
常见症状:判断与计算力缺损以及情感、感知觉、人格障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咨询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十种人格障碍,你有哪种。。
我的图书馆
十种人格障碍,你有哪种。。
依赖型人格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这些患者不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独自作决定,则需要被人反复指导和做保证;有时他们甚至听任别人为他们选择职业、住所、朋友或作出重大决定。这种过分依赖导致他们难以独自开始做一件事;他们竭力避免独处,如不得已独处时也感到不舒服,孤独和无助。他们一心害怕被别人抛弃,当亲密关系终结时,感到异乎寻常地绝望。  由于将自己依附于他人,这类患者也容易遭到因受批评和不理会所伤害。有时他们明知道别人是错误的,也要迎合别人的意思;为讨别人的喜欢,他们情愿做不令人愉快或降低自己身份的事情。这种情形导致他们的社会关系局限于他们依赖的少数人,如果从事高度独立性的工作,对他们而言就非常困难。缺乏独立性  这是一种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患者缺乏独立性,经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害怕被人遗弃,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他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逃避现状  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终结时有被毁灭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患者对亲近和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情感无关。缺乏自主性  他们会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兴趣,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委曲求全  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他们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从而使他渐渐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爱好。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总是感觉“我真可怜”。当需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  2、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不能对日常事务做出决策。  3、让他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4、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5、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6、缺乏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  7、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8、害怕被他人忽视,明知他人的错误也随声附和。  9、很容易因为没有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10、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11、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12、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如果日常行为中有符合上述状态中的七项,那么就很可能患有依赖型人格障碍。DSM-IV对依赖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因为其顺从和依附行为,过分需要被人照顾,害怕离别;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①如果没有他人的大量的劝告和保证,便难以作出日常决定。  ②需要他人为其生活的大多数主要方面担当责任。  ③难以表示对他人意见的不同看法,害怕失去支持或赞成(不包括有现实依据的恐惧)  ④难以开始一项事业或自己完成一件事情(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而非缺乏动机精力)  ⑤愿意不遗余力地争取他人的照料和支持(甚至为此主动去做会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  ⑥独处时感到不舒服,十分害怕不会照顾自己。  ⑦在一个亲密关系终结后,迫切寻求另一个作为支持和照料的依靠。  ⑧不现实地沉湎于害怕被人遗弃以致不得不自己照料自己的恐惧。
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typal disorder分裂型人格障碍有类似分裂症的思维和情感异常及行为怪异,但没有典型的分裂症性紊乱和确切的起病,其演进和病程通常呈人格障碍特性。同:边缘型分裂症;潜隐性分裂症。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一般较孤独、沉默、隐匿,不爱人际交往,不合群。既无什么朋友,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显得与世隔绝。常做白日梦,沉溺于幻想之中。这类人对人少的工作环境尚可适应,但人众多的单位和环境及需要交际往来的工作就很难适应了。《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美国)DSM-IV诊断标准  A:在社交关系中感到孤独和不适,与亲友在一起感到很不舒服,很少动感情,而且还有知觉或者认知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符合以上五项以上  1:牵连观念(未达关系妄想程度)  2:与其文化背景不相一致却影响其行为的古怪想法或魔术思想(如:迷信,特异功能,心灵传感或者第六感受,对于儿童或者青少年,表现为怪异的幻想或者整日沉湎的想法)  3:不同寻常的知觉或者身体幻觉  4:古怪的(比如:含糊的,琐碎的,隐喻的,过分推敲的或者刻板的)言语  5:猜疑或者偏执观念  6:感情不适合或者受限制  7:古怪的行为或者表现  8:除一级亲属以外,没有亲密的或者知心的朋友  9:过分的社会焦虑,往往伴有偏执性的害怕感,但没有对自己错误的判断  B: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 ,伴有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者某种普遍性发育障碍。  此类障碍的患病率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与重性抑郁症的共病率为9%,与强迫症的共病率为19%,不同研究对其他人格障碍与分裂型人格障碍伴发的百分率有所不同,其中与其共病的有回避型,分裂样和偏执型人格障碍。病人的特点是:社会隔绝,行为古怪,多疑,这正是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性表现,病人虽然因此而痛苦,但并不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基本特点  非社交性、异常安静,谨慎保守、严肃、不懂幽默、古怪等等,也可以说是封闭自尊。在此基础上,一端表现为臆病、过分害羞、过度敏感、小肚鸡肠、神经质、容易冲动、靠欣赏自然与书籍等消磨时光、孤僻、难以接近,表现上虽有细微差别但都以过分敏感为特点;另一端表现为柔顺、人品好、正直、感觉迟钝、唠叨等精神活动低下,即以自发性功能减退为特点。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冲动型人格障碍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  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儿童少年期的行为异常或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偏离尚不影响其社会功能时,暂不诊断为人格障碍。关于人格障碍流行学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某些机构,如监狱、福利部门中的发病率高;Langer和Michael认为最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发生率较最高层大三倍;Leightons则认为社会秩序混乱地区的发生率较安全地区的总发生率大三倍。1.行为的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不在于其他。  2.这些冲动行为本身往往是损人又不利己的。  3.患者能够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但难以自控,往往多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4.在实施此行为前感到逐渐增强的紧张和兴奋,直到开始行动。  5.在实施此行为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满足的感受。  6.在实施此行为后会感到释放和轻松;有人可能会感到后悔、自责或自罪,但这并不能防止再发。  7.常伴有各种人格障碍、抑郁或焦虑症,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等。  8.神经系统可能存在非特异性症状体征。诊断人格障碍者是冲动型,必需符合下述项目中的三项:  ①有肯定的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  ②行为暴发不能控制;  ③不能控制或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发生争吵或冲突,特别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时;  ④情绪变化反复无常,不可预测,尤其易暴发愤怒和暴力行为;  ⑤生活无目的,尤其不能事先计划或不能预见将会发生的事件或情况,或做事缺乏坚持性;  ⑥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要么与人关系极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⑦有自伤行为。
回避型人格障碍出世与入世  回避佛教中有出世与入世之说,所谓出世即指远离人世,戒断人伦常情,方可修得正果;而入世则指普渡众生。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解脱痛苦,遁入了空门,成为心如枯木死灰或孤傲冷僻的隐居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那些遁迹荒野、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者们则很可能属于回避型人格的人。在现代社会中,隐居者已很难找到一块清静的乐土,于是,他们往往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他人作亲密的接触,唯求自安。值得注意的是,渴望一种有意义的孤独与暂时的回避人世并非一种病态,相反,真正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并不敢深入到自己心灵的内部去,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特征定义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敏感,特别是遭到拒绝和反对时。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小事的不如意,或被拒绝即表现得很委屈,感觉受到了较深的伤害。逃避型人格障碍者从一开始就回避人际关系,要不就是无条件地接受他人意见。他们在生活中尽管有交往的需要,但大多数人仍与周围人保持一定距离。在丰富的情感世界中,他们很难同别人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患者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在家庭之外他们很少有亲密朋友和知己。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他们很不愿意出风头,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出羞愧,哭泣或不能回答问题。他们对熟人很亲热,而对生活中习惯常规的任何改变会感到害怕。为了回避引起焦虑的情况,他们常寻找一些借口。有时他们对一些事物表现出恐惧,而且他们经常有抑郁症,焦虑和对自己生气的感觉形成原因    生物学因素: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出生时就表现了难以抚慰的脾气或人格特征;对社会中的负面情感刺激高度敏感的儿童易于患上这种障碍。  家庭教养环境因素: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认为其父母对自己更加厌恶,使自己有更多的罪恶感,对自己缺乏适当的感情。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低估计自己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2.消极的自我暗示  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3.挫折的影响  有的人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早年由于某些外部伤害造成的恐惧,抵触等心里阴影对之后行为上的一种暗示性原因.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叫被动攻击型人格或简称被动攻击[1],是人格障碍类型之一,是一种以被动方式表现其强烈攻击倾向的人格障碍。患者性格固执,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被动攻击人格,但又不直接将负面情绪表现出来,而是表面服从,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常私下抱怨,却又相当依赖权威。在强烈的依从和敌意冲突中,难以取得平衡。  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将此类型列为应进一步研究的障碍。编辑本段主要特征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简单地讲就是:用消极的、恶劣的、隐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此来“攻击”令他不满意的人或事。具体表现如下:  1)用被动的挑衅态度对待他人的要求和期望,如不愿发挥自己才能,消极怠工,强词夺理,丢三忘四,不守诺言等,对他人忠告感到愤恨;  2)做事不合作,故意作对,闷闷不乐,易怒,好争辩;  3)对自己持抱怨态度,表现出苦恼行为,觉得自己时时处于一意孤行和绝对依赖这对矛盾中。缺乏自信,对前途悲观。  被动攻击型人格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并且属于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障碍。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患者不能用恰当的、有益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明明有很多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却又不愿坦荡、大方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将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获得某些心理平衡。  儿童有对抗性格,逆反心理者,容易发展为此类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实际中,他们稍不如意,就又体会到自我无价值感。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利、聪明和美貌,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美;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际关系;他们的抑郁情绪、人际困难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可能影响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功利的追逐也可能使他们获得较高的工作成就。表现特征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其特征主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10.亲密关系困难,(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自恋性人格多形成于成年的早期,在临床上符合下列五条就可诊断为自恋性人格。  1,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他们作了一点成绩后总认为自己的就是最优秀的。  2,他们沉迷在无穷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的爱情幻想中。  3,他们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认为自己有高贵的血统,他们认为自己的这些独一无二的“能力”只有少部分高地位的人才能理解。  4,对赞美成瘾,听不进反面的话。  5,有特权者的感觉。他们无缘故地期待着他人对自己应该有特殊的照顾。他们不顾他人的利益,只顾“只要我快乐”,是人际关系的冒险者。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得围着我转”,在人群里稍有一些“冷落”就会敌视他人。  6,缺乏共情的能力。这似乎是几乎所有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共性。他们看起来有些时候挺理解人,但他们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平等的互动关系。他们可能嘴上最多的是平等,但实际的表现就是“对别人是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对自己是自由主义”。  7,常常嫉妒他人和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8,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行为或态度。性格评价  他们是完全生活在“自己”里的人,他们无法真正理解身边人,他们眼里的任何事物都与“自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外在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系。  a,潜意识里将外在的客体当做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做自己身份的一部分。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  b,无所不能、他们把很多事情过分理想化,并自认为无所不能。  c,对赞美的无限需求是就是通过他人的赞美来证实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d,共情缺乏。这是丧失了一种与他人“同甘共苦”的现象。他们即便理解一些人,这种理解和体验他人是他人当作自己或自己的一部分。总之他们永远离不开自己“想问题或体验问题”。他们对他人的赞美其实就是通过客体当作自己来满足自己的自恋。注意事项  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情绪变得“忽冷忽热”。身边人不太好理解他们的热从何来他们的冷又是从何来。这些都是他们与外在事物(客体)没有界限的表现,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突出特点就是外在的一切事物都是指向自己。  他们对一切事物漠不关心,除了自己。所以他们敌视外界,但他们的自我认可又总想自恋型人格障碍从外界得到认可。所以他们的行动很有破坏性作用。  一个客观事实是:所有的正常爱的关系中都有自恋的因素。这里有一些程度问题。正常人的爱的关系与自恋人爱的关系的区别就是:正常人在爱的时候虽也有把自己理想投射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与需要。正常人在投射的同时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区别。  自恋人的内心似乎在说:我不爱自己谁爱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概述  人格障碍导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障碍,但是思维和智能方面无异常,意识清晰。这类人的人格缺陷是持久的、顽固的,多数延续到成年阶段,甚至终身不能改变。  1835年,德国皮沙尔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指出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亦无妄想或幻觉。后来“悖德狂”的名称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狭义的人格障碍,即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此种人格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人,其中1/3—2/3的人都属于此类型人格障碍。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相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人格障碍不属于精神病,但是根据传统和实际临床诊治情况,属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因此,在处理方法上与精神病不同,患者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要负法律责任,但是量刑较轻。既然是心理疾病,除了社会教育、管理方法或刑事处理外,还应该接受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轻症状。人格障碍应该与人格改变有明确区别。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的表现,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就出现人格问题,至成年期呈现明显病理性人格,并延续终身。人格改变或准确地说继发性人格改变,通常出现在成年期,由于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严重精神刺激之后发生的人格偏离。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简介  病态人格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以下是有依据的相关资料1.遗传。  本症在亲属中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相关,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有资料表明,患者双亲的异常脑电图率较高;单卵孪生子的性格一致率较高,脑电图很相似,犯罪率超过双卵孪生子。病态人格的寄养子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较高的病态人格发生率。2.大脑发育不良。  脑电图检查证实该类人格患者大脑发育不成熟,可能有过大脑损害。从病理心理学分析,患者的心理行为具有幼稚、很不成熟的特征,是人格不成熟的病理变化。3.家庭和社会环境。  不少调查表明,童年的精神创伤、不和睦家庭关系、不良家庭教育方式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在致病上亦起重要作用。人类人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别是在婴幼儿和儿童期,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临床表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的临床症状特点:  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  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  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  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  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  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概括地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七无"特征: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是极端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容易冲动,往往受偶然动机驱使,经常违反道德法纪而不后悔,在犯罪者中约占10%到50%。做出这一诊断时,患者至少需年满18岁,但在15岁以前即出现下列品行障碍:  1)经常逃学,闲荡;  2)因行为不端曾多次被学校开除或勒令退学;  3)曾被拘捕或送交少年法庭;  4)至少有两次离家出走,在外过夜;  5)经常撒谎(并非为逃避责罚);  6)过早发生性行为;  7)过早吸烟、饮酒,或吸毒;  8)经常偷窃;  9)不止一次故意破坏公共设施;  10)反复挑起斗殴;  11)经常违反家庭或学校规章制度(出逃学,出走外);  15岁后主要有下述表现:  1)不能坚持学习或工作,有学不上或有业不就达半年以上;  2)经常旷课旷工;  3)数次离开工作岗位并无就业打算;  4)不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约束,产生违法行为(不论是否被捕),如破坏公物,骚扰他人,偷盗或从事其他非法活动;  5)易激惹或产生攻击行为,常斗殴或殴打妻儿;  6)不履行承诺或义务,欠债不还,不供养子女;  7)生活无计划,仅凭一时冲动,如无目的离家出走,无固定住址达一个月;  8)不可信赖,如用假名骗人;  9)行为卤莽,不记后果;  10)忽视或虐待子女,不尽赡养人义务;
表演型人格障碍,英文称之为histrionic persoality disorder,亦称"癔病人格障碍""寻求注意型人格""戏剧化人格。属于人格障碍的类型之一,以人格不成熟,过度情绪化,行为夸张为特征的人格障碍。症状特征  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癔症型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在行为举止上常带有挑逗性并且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表。这类人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娇柔做作,易发脾气,喜欢别人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以自我为中心,好交际和自我表现。对别人要求多,不大考虑别人的利益。思维肤浅,不习惯于逻辑思维,显得天真幼稚。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行为反应模式  具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反应模式有下述特点:  (1)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不甘寂寞。例如,在人多的场合,愿意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2)与他人交往时感情用事,感情胜过理智。  (3)这些人常常奇装异服,在服装上追时髦,“赶新潮”,目的是吸引别人对自己身体的注意。  (4)这些人具有表演才能,他们平时与人接触交往,就像一位戏剧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表情丰富,谈话内容过分夸张。  (5)自我中心,在人际交往中只考虑自己的需求,丝毫不考虑别人当时的实际情况,为此常常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6)对人际关系的亲密性看得超过实际情况。例如,觉得自己有很多知心朋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能说这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7)在人际关系受挫折或应激情况下,较易产生自伤或自杀行为。其自伤行为一般程度较轻,常常只是表皮划伤等,较少见伤及深部的血管和神经,带有表演性。  (8)暗示性增强,很容易接受他人或周围情景的影响,这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冷静分析的头脑有一定关系。  据有些专家学者的意见,以上8项只要有5项,就可确定表演型人格障碍诊断,所具有的项目数越多,人格障碍程度就越严重[1]。诊断标准  依据美国的《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如下:  一种夸张的情绪与注意力吸引模式,起病于青年早期。具备下述五种以上的特征(含五种)将被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  1.如果不是注意的焦点将感到不适;  2.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性引诱以及夸张的行为特点; 3.情绪多变;  4.对于自身外表持续不断的关注;  5.说话方式给人印象深刻但内容空洞;  6.展现出戏剧化、夸张的情绪表达;  7.受暗示性强;  8.考虑与他人关系的亲密程度高于实际情况;症状表现  1.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这类人常好表现自己,而且有较好的艺术表现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有人称她们为伟大的模仿者、表演家。她们常常表现出过分做作和夸张的行为,甚至装腔作势,以引人注意。  2.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这类人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暗示性,还带有较强的被他人暗示性。她们常好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3.情感易变化。这类人情感丰富,热情有余,而稳定不足;情绪炽热,但不深,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常,容易激情失衡。对于轻微的刺激,可有情绪激动的反应,大惊小怪,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动几乎都是反应性的。由于情绪反应过分,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  4.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玩弄多种花招使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诌媚,有时甚至使用操纵性的自杀威胁。他们的人际关系肤浅,表面上温暖、聪明、令人心动,实际上完全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5.高度的自我中心。这类人喜欢别人注意和夸奖,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悦一切时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现出欣喜若狂,否则会攻击他人,不遗余力。此外,此类患者还有性心理发育的不成熟,表现为性冷淡或性过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展示性感,用过分娇羞样的诱惑勾引他人而不自觉。成因分析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基因和家庭环境相关。研究显示,成长在对孩子缺乏关爱与期望、性滥交家庭背景的孩子更易发展成表演型人格障碍。此外,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美国的统计研究表明2/3的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达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标准。这两种心理障碍的潜在人格特质有相似的一面,只是男女的表达形式不同罢了。女性更多通常以“表现型”型的人格反映出来而男性更多以“反社会”型的暴力人格表达出这种潜在人格特质。强迫型人格要求严格和完美,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这类人在平时有不安全感,对自我过分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此表现得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认真而重视细节、忽视全局。怕犯错误,遇事优柔寡断,难以作出决定。他们的情感以焦虑、紧张、悔恨时多,轻松愉快满意时少。不能平易近人,难于热情待人,缺乏幽默感。由于对人对己都感到不满而易招怨恨。表现特征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人格障碍,据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这类型人格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行为表现  强迫型人格具体行为表现有三个方面:  (1)心里总笼罩着一种不安全感,常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如门锁上后还要反复检查,担心门是否锁好,写完信后反复检查邮票是否已贴好,地址是否写对了等等。  (2)思虑过多,对自己做的事总没把握,总以为没达到要求,别人一怀疑,自己就感到不安。  (3)行为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己爱好不多,清规戒律倒不少。处理事情有秩序、整洁,严守时刻,但对节奏明快,突然来的事情显得不知所措,很难适应,对新事物接受慢。总之,强迫型人格总是给人以刻板、僵死、缺乏生命活力的印象。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将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描述为:  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因而有时反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2.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3.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4.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揭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  5.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6.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  7.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  患者状况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2  ●过份追求完善以致于无法完成任务  ●注重细枝末节,忽略关键要点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强令他人按照自己的特殊要求行事  ●循规蹈矩,不知变通,为工作不异放弃闲暇娱乐或朋友交往  ●优柔寡断,总是借故拖延、回避  ●情感表达拘束  ●当个人没有好处获得时,不能大度地奉献时间、金钱、礼物  ●对破旧物品或无价值之物,即使是毫无感情价值的,也决不愿意抛弃  (具备五项即可诊断)形成原因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在幼年时期,与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直接有关。父母管教过分严厉、苛刻,要求子女严格遵守规范,决不准自行其是,造成孩子做事过分拘谨和小心翼翼,生伯做错事而遭到父母的惩罚,做任何事都思虑甚多,优柔寡断,并慢慢形成经常性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一些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如医生家庭,由于过分爱清洁,对孩子的卫生特别注意,容易使孩子形成“洁癖”,产生强迫性洗手等行为。另外,幼年时期受到较强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产生强迫型人格。有研究还表明,强迫型人格与遗传也有关系,家庭成员中有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其亲属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概率比普通正常家庭要高。一般来说,强迫型人格障碍受强烈刺激或持续的精神压力,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跳跃性的和不稳定的。可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也可以有“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关系妄想”。表现为前者,就常常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或者“恐惧症”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症;表现为后者,会被一些粗心的医生诊断为“精神病”。最典型的是不同的医生,做出不同的诊断,因而,患者会带着一大堆诊断来就诊。诊断的混乱一方面是医生粗心的结果,更常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情感和表现的不稳定,一时一个样。我参加过一个德国专家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会诊,三个医生就有三个诊断、三种看法。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绪是极不稳定的,非常缺少安全感和恒定性,也导致和别人的关系忽冷忽热,总是在最好和最坏两个极端跳跃,所以,难以和别人形成持久、稳固的人际关系。成因  相对于其他的心理疾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很复杂。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病患处于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边界的理论。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反映当前的思维。事实上,一些倡导团体有争取改名,比如称之为情绪调节紊乱。  同时,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产生原因仍然在调查中,并且还没有知道阻止的方法。产生的可能原因包括:  ·遗传学。一些研究双胞胎和家庭的学者认为人格障碍会遗传。  ·环境因素。很多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都有一个童年被虐待的经历,被忽略或者强行离开照料或者爱护自己的亲人。童年遭受到情绪极不稳定的父母的影响,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从而,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  ·脑部异常。一些研究表明,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控制调节情绪,冲动和侵略。此外,某些大脑化学物质有助于调节情绪,如五羟色胺,功能不一定一样。  最有可能,结合这些问题导致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治疗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手册边缘型人格障碍通常是一种破坏性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对病患本身还是他周围的人。它的成因可能是不健康的童年经历或者是脑机能障碍,被诊断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被发现他生活在内心世界平静而外外部疯狂的状态下。他们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经常处于一种起伏不定的状态。他们扭曲对自己的印象,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坏。并且当他们渴望爱时,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通常发现他们的愤怒、冲动、起伏不定和频繁波动的情绪将别人推开。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实体开始进入精神科诊断,是1948年的DSM-I,当时的名称叫做“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Emotionally Unsteableper personality disorder),在1968年的DSM-Ⅱ中取消,因为它与当时的另外一个诊断,循环型人格障碍有很大重叠。1980年DSM-Ⅲ出台,一直到现在的DSM-Ⅳ-TR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一直保留,取代了循环型人格障碍。  治疗上,幻觉妄想明显的,需要少量药物配合治疗;自我功能较差的,可以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一部分自我功能比较强、承受力较好的,可以考虑进行长程精神分析治疗,但是,治疗将是非常艰难的。人群特点  在最近十年中,越来越多的认识和研究正帮助提高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和了解。同时,它仍然处在一个倍受争议的情况下,尤其当女性病患远远多于男性病患时,质疑了性别偏见。尽管缺乏确切的数据,但是在美国有1~2%的成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患(BPD)。此项数据来自于一项统计:每33个妇女中有一个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患,而男性是每100个中有一个此种病患,并且通常是在刚成年阶段。  此类人格障碍患者——主要为女性——在自我形象,心境,行为和人际交往中表现不稳定。病征在成年早期即已显露,但随年龄增长趋于缓和或稳定。患者相信自己由于在童年被剥夺了充分的关爱而感到空虚,愤怒,有权要求抚爱。因此他们无休止地寻求关爱。在精神科和其他各类卫生保健机构中,此类人格障碍最为多见。当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感到他人的关心时,他们表现得犹如孤独的弃儿,为抑郁,物质滥用,饮食障碍和过去遭受的虐待寻求帮助。但当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其心境会发生戏剧性改变,往往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与此同时还伴有对世界,对自身以及对他人看法的彻底转变——从黑到白,从恨到爱。反之亦然。他们的观念永无折中之时。当他们感觉被抛弃时(亦即彻底孤独),他们会自我隔离或极度冲动。有时因为对现实观念的贫乏,他们会表现出精神病样思维的短暂片段,例如偏执性想法和幻觉。这些人在人际关系上要比A组患者更加紧张和戏剧化。他们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更多思维过程障碍,而且更多地把攻击性转向自身。他们比戏剧性人格障碍患者更愤怒,更冲动,对身份认识陷入混乱。他们试图唤起保护人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抚爱。但患者病情的反复,虚构的不满以及违反治疗计划,常使保护人——包括医生——对其沮丧失望,视其为拒绝帮助,怨天尤人。常用的应对机制是分裂,显露,疑病与投射。  相反对于挥之不去的印象,新的证据表明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们过一段时间往往可以好转并且他们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主要症状  边缘性人格障碍根据最新版的《DSM-Ⅳ-TR》的定义,BPD放在Axis Ⅱ。边缘性人格疾患的主要征状如下:  ⒈疯狂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像中的被抛弃。  ⒉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特征为变换在过度理想化及否定其价值两极端之间。  ⒊认同障碍:自体形象(self image)或自体感受(sense of self)持续明显不稳定。  ⒋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  ⒌一再自杀的行为、姿态、威胁,或自伤行为。  ⒍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  ⒎长期感到空虚。  ⒏不合宜且强烈的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更在乎自己给别人的印象、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表现。  边缘性障碍患者经常对自己是谁得感觉很不确定。因此,他们的自我印象或者自我意识经常变换很快。通常他们认为自己是邪恶的或者很坏,并且有时可能觉得他们根本不存在。这种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可能导致频繁的更换工作、朋友、目标、价值观和性别意识。  关系经常处于动荡中,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都有过对他人的爱恨经历,他们可能在某时理想化一个人,然后突然急剧转向愤怒和仇恨,那是超过轻视甚至误解的。这是由于此类病患又难以接受的灰色地带——事情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举例来说,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患的眼中,一个人要么是善要么是恶。同一人也可以一天好一天邪恶。  另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经常从事冲动和冒险行为。这种行为经常伤害到他们,无论是在感情、金钱或是身体方面。比如,他们可能鲁莽驾驶,可能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非法药物或去狂热消费或赌博。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为了放松情绪经常有自杀行为或者进行自我伤害。其他症状  ·强烈的情绪起伏频率  · 激烈但短暂发作的焦虑或抑郁  ·不适当的愤怒,有时升级到肢体冲突  ·害怕孤独临床表现  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第一,紊乱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和答案。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紊乱往往开始于青春期,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显然出现了自我身份认同的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互相矛盾。这反映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第二,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患者往往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和兴奋感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心境状态有快速多变的特点。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患者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但是其情绪往往缺乏抑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早醒、体重减轻等。  第三,显著的分离焦虑。他们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如乞求甚至自杀威胁。对孤独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饮酒,滥交、吸毒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 第四,冲突的亲密关系。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间摆动。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断。和他们相处的人经常会感觉很累,但是又无法抽身而出。  第五,冲动性(impulsivity)。常见的冲动行为有酗酒、大肆挥霍、赌博、偷窃、药物滥用、贪食、**等。50%~70%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10%的患者自杀成功。是一种高自杀率的疾病。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  第六,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在应激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牵连观念,如短暂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比较轻微,历时短暂,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也有效。诊断标准  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最具有权威性的诊断标准是DSM-Ⅳ(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这个诊断标准首先是起源于1967年时,在精神分析师Stern和Knight的工作基础上,Kernberg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borderlinepersonalityorganization,BPO)的概念。边缘人格结构包括了多种的严重人格障碍,这些人格障碍的共有特点是:1)身份认同弥散(identitydiffusion);2)原始防御机制,如分裂、理想化、否认、投射、付诸行动和投射认同;3)现实检验能力一般来说是好的,但是很难承受变动和失败。  行为模式  一种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同时有明显冲动性的行为模式,开始于成年早期,出现在各种情境中,至少有下述5项:  ·疯狂地努力以避免真正或想象中的被抛弃(不包括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伤)。  ·一种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征为在理想化和贬低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  ·身份(认同)的紊乱: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出现明显的、持续的不稳定。(注:不包括正常的青春期时的不确定性)  ·至少在两个对自己有潜在损害的方面有冲动性(例如:花钱、性、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不包括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自杀威胁,或者是自伤行为。  ·明显的心境反应引起情感不稳定(例如:严重的发作性的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且很少超过几天)。  ·长期的空虚感  ·不恰当的强烈的愤怒,或难以控制愤怒(如:频繁地发脾气,不断地生气,反复地打架)  ·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风险因素  童年的人格形式。它的形成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或者还有你的童年经历。一些人格发展相关因素增加了正在发展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性。  这些措施包括:  ·可遗传性。如果一个直系的家庭成员-母亲,父亲或兄弟姐妹-有这种疾病的话,那么你处于更高的风险中。  ·童年虐待。很多患有这种障碍的人都表明在童年时期受到过性或身体虐待。  ·忽视。一些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在童年时期严重缺乏关爱,被忽略甚至被遗弃。自我检测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经常感到被误解,觉得孤独、空虚、无望。他们常常充满了自我厌恶和自我憎恨。他们可能完全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具有破坏性并且为此很忧伤。冲动可能造成赌博、违章驾驶甚至触犯法律的问题。你可能会发现你生活的很多地方都受到了影响,包括关系,工作或上学。  如果你注意到你自己的这些事情,请告诉你的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正确的治疗能够帮助你感到好转并且帮助你生活的更加稳定、更加有意义。  如果你发现在你的家庭成员或者朋友中有这些情况,请告诉他们就医或者找心理咨询师。但是切记你不能强迫任何人去寻求帮助。如果你为此关系忧伤过度,你会发现它有助于帮助治疗自己。  精神失常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说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有不稳定的关系情况、自我印象和情绪,也有冲动的行为。这些往往产生于刚成年的阶段。  对于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至少有下列体征和症状的五条必须要具备:  ·强烈的害怕被抛弃  ·不稳定的关系情况  ·自我印象的不稳定  ·冲动行为和自我毁灭行为  ·自杀行为或者自我伤害  ·情绪起伏大  ·长时间的感情空虚  ·强烈的愤怒  ·时段性的偏执,与现实失去联络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通常是面向成人的,而不是儿童或者青少年。这是因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出现的体征和症状是和成熟相联系的。心理并发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会破坏一个人生活得很多方面。关系、工作、学习、社会活动、自我印象—所有的都会被消极影响。频繁的失业和婚姻的破裂是很平常的。自我伤害,比如割脉或者焚烧,可导致结疤和频繁就医。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群中自杀的比率很高,达到了10%。  另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能有其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  ·抑郁症  ·滥用药物  ·焦虑症  ·饮食失调  ·躁郁症  ·其他人格障碍  表现特征  被忽视的心理疾病-边缘性人格障碍  按照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边缘性人格障碍一般有6个表现症状,如果有三个符合就可以被确诊为边缘性人格障碍。为什么我的标题是“被忽视的心理疾病”呢?因为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在咨询中,我们的来访者并不是以边缘性人格障碍这个问题的主线来找心理医生的,他们会以情绪问题、亲密关系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来进行心理咨询。但最终发现,会有一定比例的人是伴随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而且,存在这一方面问题的当事人,已经占全部来访者的百分之二十。这是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发现。  有一些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来访者,有可能会从诊断到咨询都被忽视掉,这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一是由于没有诊断准确,所以咨询就会从情绪或是关系上面去进行,使咨询没有针对性,这样就会影响到咨询效果。第二个是,如果咨询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没有一个清晰的理念,这个问题还会不经意间伤害到咨询师。因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本身对关系不确定,没有一个稳定的关系模式和认知。他要是极度的崇拜你,就会盲目地幻想,把你幻想成一个很完美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移情很严重的人,边缘性人格障碍发生移情的机会很高。但是他有可能从一个移情状态到另一个移情状态,就是他有可能把你贬得一文不值,他会说你不好,你不是一个好人,从而攻击你,但攻击的同时他又离不开你,他可能天天说你不好,但是天天又在找你。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不只是对心理咨询师,在生活中他们也是这样的人,他们最主要的表现是在关系上,有以下几个表现特征:我恨你,但我又离不开你。  这个特征最主要的表现是在亲密关系上。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他可能会将某个人看得很完美,成为他心中的偶像。当有人胆敢评价他的偶像,而评价的标准和他不一致的时候,他不会考虑这个评价是否客观,是否正确,他会立刻进行反击,会做出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来保卫他的偶像,以表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例如,爱慕刘德华的杨雪娟就是典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她认为自己把你当神一样的看待,全都是为了你好,可你却不为我考虑,从而就会贬低你,所以就会有一些极端的行为,比如做出一些自杀的行为来引起你的注意。  但是,这样人际关系的认知在不久之后就会发生转变,当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判断错了的时候,就会完全推翻自己的判断,会觉得自己的偶像很不好,一无是处,这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许多著名的心理咨询专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自己的咨询室里对这样的来访者,通过保安把他们赶出去;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到每天等待在这里的崇拜者。一旦确定你不像他幻想中的情景那样对他好,就会有攻击行为和举动来引起你的关注。我们的同行就有被他的来访者威胁自杀,导致休假一个月才缓过来的例子。也有因为遇到这样来访者,自己受到伤害,而选择“退出江湖”,结束自己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的例子。  我的一个座右铭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如果我的心理咨询职业生涯结束了,可能会有三个原因:“梦游被人打伤”,或者“被梦游的人打伤”,又或者是“梦游的时候打伤了别人”。  在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反复过程中,和他相处的人是备受煎熬的,尤其是和他有亲密关系的人,更是在折磨中跟他相处。和他有亲密关系的人可能会被他想象成完美的人,但是很快又会被否定。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极端的完美与贬低之间的过程中来回的转换。他在转换的过程中,他是不会离开你的,他不是说我恨你就离开你,他是不离开你的,他会依赖你。一会觉得你完美,一会又觉得不好,关系上极不稳定。他们的攻击往往指向自己亲密的人,所以如果我们看到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我们就要小心和他在关系方面的问题了。我随时有可能被抛弃,所以我要努力。  这种人会以一种疯狂努力的方式去避免真正的或是想象出来的被抛弃的可能性。他害怕被别人忽略和抛弃,他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他是不会让别人先说“再见”的,他总是先别人之前说,他极度的缺乏安全感,想象着随时可能被抛弃,所以他宁愿先放弃,还有就是把事情做的很好,去避免他想象出来的被别人抛弃,那他就会在关系中努力的去做,做什么呢?控制!争取让所有的事件自己都能够把握到,争取让所有的人都被自己控制住,一旦有一些事件是自己不知道的,或是一些环节是他不知道的,比如一些人有几天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他就会变的很慌张,甚至是有一会不见,他的电话就会紧跟来,他要知道来龙去脉。你做的事情要很详细的讲给他听,不然他会幻想出来,自己没有参与这件事情,所以就被遗弃,因为随时都可能被抛弃,所以我要努力,努力做什么呢?就是以上的控制。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与人的相处时象八爪鱼一样的抓住你不放,他周围的人甚至会感受到爱如潮水一样,就是爱如潮水一样把你淹死,他是对你好,打着对你好的旗,但是你是那么的不舒服和充满压抑感。  打着旗号是对你好,他也坚定的认为这是为你好,做很多的事就是为不被忽略,这后面的动机是他害怕被抛弃、被忽略。这种被抛弃、被忽略有可能是现实存在的,也可能不是现实存在的,但无论这是不是现实存在的他都会很在意,很紧张,所以他会很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来预防他担心的事情的发生。  我害怕被抛弃,所以我要努力的人会变成一种控制性人格,脾气爆燥,所有的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达不到就不行,打着爱的旗号,关心别人、理解别人的旗号来控制别人,极度的没有安全感,这种人的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比较混乱。我一直在怀疑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对自我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个性稳定性的特征,我们知道一个人最稳定的部分就是个性,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生活、对人生、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态度不是那么轻易就转变的,所以有的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自己的认知也是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认知,如果一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一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坏人。一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一会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这就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上有一些障碍了,个性上面相对来说就不是很稳定。对自我的形象也是,一会觉得自己长的好,一会觉得不好,反复之间,没有了客观的评估,这是这个类型的人比较显著的表现。  他一直习惯于怀疑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我们一般的个性不会因一点小事情而改变自己对生活的价值观,人生的认知。除非是遇到大的突发的事件,有新的感悟,重新领悟人生,再去排列自己在人群中的角色,再去认知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说在这次大的地震灾害中失去了亲人的人,他会去重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这时候你会发现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这种转变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的生活确实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才说,经历了重大事件的人们,在经历这些事情以后会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一个新的理解,重新去排列自己对人的理解。如果他的生活中没有这么大的应激的状态,但还总是怀疑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话,我们就要考虑他人人格是否不稳定,是否有问题。  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产生的表现症状还有就是疑病症或者体相障碍,怀疑自己的身体不够完美,怀疑自己有艾滋病,自己的身体有问题啊,也有一些人可能出现性心理的障碍。我应该受到惩罚,因为我不够好。  当一件事情因为我们自己没做好而出现了不好的结果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内疚的情绪;然后我们会怪自己没有做好,怪自己为什么不那样做就好了,这就是自责;自己做错了事情,那就应该受到惩罚,于是就开始了自虐的行为。这一类的人在内心里对自己的认知是相互冲突的,他认为自己是应该受到一定惩罚的,所以他有自我毁灭的倾向,自我毁灭其实就是自虐。  自虐有三种表现方式:一、我不够好,所以我要采取行动来惩罚自己,有什么方法呢,就是直接的伤害自己;二、我为了达到毁灭自己、惩罚自己的一个效果,我不自己动手对自己这样做,而是对别人动手,以达到因别人受到我的伤害而反过来伤害我的一种方式。我们说这种自虐是穿着马甲出来的,比如说我借了别人的钱不还,等着别人来找我,打我、骂我,这就是一种自虐;三、第三种是穿了更多的马甲出来,他把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团乱,很没有趣,有些事情在理论上和客观现实上他完全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候他就会把事情做砸,总是会发生一些事件,使这个事情不能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这种事件循环性地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发生,那么这个人就可能具有隐藏性的自我毁灭的倾向。  这一类的人还会具有逃避的特点,就是说我什么都不做了,出家当和尚去、当尼姑去,到山清水秀的地方,什么也不做,表面上看是一种隐居的生活和享受自然,而实际上,是以消耗自己的生命时光来毁坏和影响自己的价值,或是摧毁创造自我价值的条件而达到自我的毁灭。这些人会有这些行为,我们要理解这些行为是由情绪产生的,这种人严重到什么程度,严重到只要拿出来,我们就知道他是一个自虐性的人格障碍。  我在心理空间的理论里面,是这样看到自虐的。内疚、自责、自虐是三兄弟,内疚是老三,自责是老二,自虐是老大。内疚是心理空间内的情绪区域出现的情绪问题,但没有得到内化和外在帮助的解决,就可能会上升到认知的部分,就是会转移到心理空间内部的人各区域,到这个区域之后就是自责了,自责是一种认知,逻辑是,我不好,所以我要受到惩罚,这个时候还在意识层面,对自己的一种谴责,并不一定才去行动。但到自责之后,没有得到化解,就可能会上升为行动。我不好所以我要受到惩罚,应该受到的惩罚是…….然后才去行动去实现惩罚,以求达到自我内在心理空间的再次平衡,但这个平衡不是符合心理空间的和谐原则的。也是在潜意识里完成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我说是穿着马甲出来。我要死给你们看,这样你们才会关注我。  这类人的表现行为就是反复的自杀,发生自杀行为,或者表现一种自杀的姿态。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想好了要自杀,想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么一次就可以做到,或者是他确实在心理层面受到了较大的创伤,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想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在某一个时空下面想好了的。  但是这一类的人他不是想好了,他是反复的表演给人看的一种行为,甚至是表演给自己看,表演的背后的动机是为了让你们关心我,关注我,只有这样你们才会重视我,才会觉得我的存在。这一类的人再严重一些会变成表演性的人格障碍,所以经常“狼来了…狼来了…”让身边的人无所适从。在自杀成功里面有一部份是这样的人,他们自杀不经意的成功了,结果是“误杀”了自己,而并不是他们真正的想法,他们只是在表演而已。采取极端行为和态势来引起关注的表现,这是这类人的“没有办法的办法”。我控制不了我的情绪。  这一类的人情绪是一会开心,一会烦恼,心境的长期不稳定。我们一般人的情绪情感空间里的情绪是3:7的,就是说3分是负面的,7分是正面的,不开心只是一个时间。这一类人的心境的情绪反应极度不稳定,容易被激惹,一会焦虑持续了几个小时,一会脾气暴躁又持续了几个小时,一会又开心得不得了几个小时,他的情绪反应不是持续几天的反应,而是一会时一会的,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情绪根本无法控制,属于情绪失控的状态,这也是诊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标准之一。  空虚的感觉持很长时间无法解决,长期的空虚和孤独感不以时间为转移,不以所在的环境为转移,内心里总是充满了空虚。这一类的人我们多见于性瘾者,性瘾者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理极度的空虚,而这种极度的空虚和孤独转化为一种身体上的亢奋,亢奋聚焦到生殖系统上,一天**很多次,经常去找应召女郎进行性行为,去缓解自己心理的空虚,或是通过一夜情,用性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空虚感和孤独感,而没有用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方式来缓解。
馆藏&2734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避型人格障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