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当前位置:&&&
手足口病的治疗用药
  手足口病防治  手足口病重在预防。在肠病毒好发季节4-9月份,5岁以下的小孩子尽可能减少出入公共场所。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喝生水,不要吃生冷食物,衣服要经常洗晒。孩子一旦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切记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疱疹,预防并发症,加强护理。  手足口病疱疹怎么治?  手足疱疹不可自行用针挑,切忌用手抓破皮疹,瘙痒时可予六一散或炉甘石洗剂外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口腔疱疹可盐水漱口后喷西瓜霜喷剂,涂冰硼散等,溃烂明显者可用思密达,康复新液含漱等。中药可用可用银花、地肤子、苦参等煎水外洗。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  一般不需要口服药物,只需要局部对症治疗即可,如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手足口病的治疗:  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1.局部治疗  口腔用0.1 %依沙吖啶或银花、甘草煎水含漱。病损处涂冰硼散、1%金霉素甘油等。  2.全身治疗  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抗病毒可选用病毒灵0.1g,口服,每日3次。  3.中药治疗  药夏枯草、板蓝根或大青叶、连翘、贯众、金银花、甘草煎服,重症可使用干扰素。口腔溃疡用金霉素软膏或2%利多卡因或2%龙胆紫溶液外用。
《皮肤性病学 第6版》 吴志华主编《实用五官科手册》 李凡成,李元聪,谢立科主编《感染性疾病防治》 王兰英,王桂新,袁利等主编
简介: 预后: 皮肤炭疽的病死率为1 5%~25%,经青霉素治疗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简介: 预后: IM为自限性疾病,如无并发症,预后大多良好。...
巨细胞病毒感染
简介: 【预后】 取决于息者的年龄和免疫功能状态。重症先天...
简介: 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
简介: 【预防】 1.加强检疫措施,防止病畜输出,在疫区封锁...
儿科疾病排行榜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有治吗?
什么是手足口病,它对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随着媒体近期的报道,这个陌生的疾病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恐慌,让我们来解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ABC
  手足口病是通过病毒传播的,以往该病在我国的流行不严重,病情也较轻。近些年该病有流行加重趋势,并时有死亡病例报告。
  手足口病主要在幼儿中传播。
  引起手足口病的元凶是肠病毒。可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肠病毒是这样传染的
  肠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经由胃肠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皮肤上的水疱和分泌物传染。传播途径有:
  * 大人从外面将病毒带回家,通过接触或飞沫使宝宝感染;
  * 宝宝接触到无症状带病毒的家长或患病宝宝的口鼻分泌物;
  * 在托幼机构,玩具往往成为宝宝疾病传染的媒介,尤其是绒毛玩具更容易储存大量病毒;
  * 吃入被含病毒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受传染。
  在宝宝发病的前几天,喉咙和粪便都有病毒存在,肠道排出病毒的时间可以持续数周之久,发病后的一周内肠病毒的传染力最高。肠病毒在家庭中有很高的传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较容易发生传染。
  症状表现
  宝宝感染肠病毒后,症状轻重不一,有很多没有症状,有些宝宝则有发烧或类似一般感冒的症状。当然有时候会引起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包括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唊炎、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肢体麻痹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心肌炎等。
  手足口病的宝宝会出现:发热较低,有呼吸道症状,在手指、足部、膝部和臀部周围出现稍微隆起的红疹,疹子的顶端大多有小水疱,口腔也会有溃疡。
  手足口病宝宝的居家护理
  手足口病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
  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居家护理尤为重要:
  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定时测量宝宝的体温、脉搏、呼吸。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什么情况必须急诊看医生?
  ●宝宝体温超过38.5℃,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
  ●精神萎靡或出现不寻常的嗜睡;
  ●烦躁不安、持续发烧、呼吸急促、全身无力、心跳加快等;
  ●呕吐增多,甚至持续呕吐或呈现喷射样呕吐;
  ●肌肉抽搐痉挛或颈部及肢体僵硬、意识模糊或昏迷;
  这时必须要马上就医!
  如果已经确诊手足口病在家护理治疗,发现上述情况,也应立即到 医院复诊。
  如何预防
  目前该病尚没有疫苗。对本病的预防,主要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因为此病病程初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咽痛等。而口腔溃疡往往会误诊为单纯性的口腔炎。因此,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宝宝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就地隔离避免接触。发现有手足口征象的孩子,不要再送托儿所、幼儿园;在家隔离治疗也要同其他孩子分开食宿,用具、玩具应分开;直到病愈后才可回校,以免传染其它儿童。
  ●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止粪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彻底处理好孩子的粪尿排泄物,布尿布要洗净消毒再用,孩子的奶瓶、食具也要经常消毒,不让孩子随便吃不可靠的食品饮料。
  ●养成卫生习惯。教育宝宝自幼养成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不良习惯,远离垃圾及不清洁环境;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彻底洗手的习惯。
  ●强化环境卫生。对幼托机构的环境及玩具、公共游泳池等必须严格消毒,最好通过卫生防疫部门来指导处理。注意粪便无害化处理,绝不允许污染用水。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多洗手,勤消毒,注意通风,注意多晒宝宝的小衣服和被子。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预防幼儿手口足病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用肥皂认真洗手以免吃进这种病毒。
2、在手口足病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幼儿园如发现第一例病孩应马上隔离并且用漂白粉澄清液或者84消毒液消毒所有玩具和房间。
3、幼儿的口水、粪便也要进行无公害处理,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4、如果幼儿和这种病孩接触过或在同一班级,应尽早到医院打一针人血丙种球蛋白预防。
护理要点:
1、如有低热,可多饮白开水,一般体温不超过38℃时,不必用退热药。如已超过38℃时,应仔细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发现异常应急去医院诊治。
2、饮食以清淡、稀软、高营养食品为主,勿食酸辣味浓、过冷过热、油煎干炸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对口腔内的溃疡面有剌激作用。
3、手足疱疹部位避免磨擦、挤压及不良洗涤液的剌激,可穿柔软的袜子和手套,天冷时局部要保暖勿受冻。
4、令患儿在室内玩耍,多注意休息,勿外出游玩及做大运动量的活动。
5、由于手口足病系病毒感染,还没有相应的疫苗来预防,因此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服板蓝根、利巴韦林等,口腔可用冰硼散喷涂,手足疱疹可用维生素B6软膏外涂。
10招预防手足口病
  《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介绍了10种预防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
  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饮用水:用每升1~3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垃圾:用每升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食具、饮具:用每升2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
  生活污水: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人畜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
  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天热小心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科牟科长介绍,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被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源,可经口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感染。据了解,本病常呈爆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专家提醒,可从生活习惯入手有效降低被手足口病感染的可能,比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增强自身免疫力等。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手足口病流行地区要在托幼机构及小学加强晨检工作,及时发现病例。发现患有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手足 预防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手足口病防治指南
核心提示: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尤其是3岁左右的婴幼儿,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婴幼儿的个人卫生,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另外要指出的是,手足口病虽然容易侵袭婴幼儿,但并不代表成年人完全没有患病几率。
  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尤其是3岁左右的婴幼儿,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婴幼儿的个人卫生,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另外要指出的是,手足口病虽然容易侵袭婴幼儿,但并不代表成年人完全没有患病几率。像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慢性病患者(如结核病患者、肾病、肿瘤病人)等也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
  高发季节:春季
  春季及春夏之交的5至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合,风大的天气要减少或避免外出。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虽然有空气传播的可能,但仍是以粪口传播(即消化道传播)为主。因此,在少到公共场合的同时,更要关注婴幼儿的卫生,看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养成把什么都放进嘴里的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一定要洗手,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典型症状:对称疱疹
  疱疹:手足口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在手心、足掌心、口腔黏膜及臀部等处出现疱疹,其特点是从小米粒到绿豆大小不等,疱壁较厚,不易溃破,不发痒。80%的手足口病疱疹可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等处,但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在手心或口腔、臀部等部位。不过,若是单独出现的疱疹,而且疹子越小、数量越少时,往往提示手足口病重症,当引起注意。
  疱疹出现在手足的部位,往往是在手心、脚心,很少在手背、脚背;而且一般是对称性出疹,即左右手、左右脚同时可见,很少只见于单侧。
  发热: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的感染,因此,发病除可见疱疹外,还有发热、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见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表现。
  鉴别:湿疹、水痘
  手足口病与湿疹、水痘的症状表现是存在差别的。湿疹很少有发烧的情况,而且皮疹仅限于颜面、手背等局部,很少见于手脚心;而水痘虽然也表现为疱疹,但水痘多为全身性的,多见于躯干部位,且容易溃破,可结痂。
  死亡原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手足口病一般分为四期。手足口等处出现疱疹及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一期,大多数患儿均处于这一期,只要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掌握相关防治知识,并规范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其病程发展的。
  二期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膜炎,属于重症,为控制重点。当患者在3岁以下,皮疹出现三四天,体温高于39℃时,见到下面三点的任一点时,均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以避免向三期发展:①精神状态较差,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②呕吐,开始为进食后呕吐,发展到后来即使不进食亦可呕吐,并伴有精神不振;③惊跳现象,即四肢不自觉的抖动,提示神经系统受损;若在睡眠中每小时出现惊跳2次以上,则更要密切关注。另外,即使没有这三点表现,但白细胞&15×109/l,血糖&8~9mmol/l时,亦提示危重症。
  除上述表现外,当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加快、呼吸困难(急促)、血压升高等症状时,则提示疾病向三期转化。三期则属危重症,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可以度过三期,则可进入恢复期。
  托幼幼儿:注意询问
  对于需要托幼的孩子,家长更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并要有意识地向孩子、幼儿园老师、其他家长等询问情况,一旦发现症状要隔离治疗;如果发生疫情,则应等疫情解除后再去幼儿园。
  免疫:非永久性
  手足口病并不能使人获得对该病的永久免疫,它是可以重复发病的。这是因为对于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机体产生的抗体并不足以抵抗下次病毒的侵袭,这也是现在尚无手足口病疫苗的原因。所以对于此病,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
  护理治疗:家居通风
  如果患上手足口病,除了遵医嘱及时治疗外,家庭护理要重视开窗通风。另外,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湿热致病,故可应用清热解毒中药配合治疗,如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痰热清注射液等药物,可在医师指导下对症使用。
  预防:洗手消毒
  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现在并无特效预防药物,故大家应掌握一些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消毒:对于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如玩具等用含氯杀毒剂进行擦拭,像84液、漂白粉等均可。
  曝晒:除了居室多通风外,经常曝晒衣物、被子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洗手: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导致发病的,酒精、来苏水等并无作用,故洗手时应使用皂液代替固体肥皂。
(实习编辑:嘉瑶)
《中国网民健康需求调查2015》,仅需3分钟填写,即可了解个人健康、表达医疗需求,参与即有奖,中奖率100%!同时关注39健康网微信号(health39net),更有机会赢取iPhone 6s大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年终最适合进行“大扫除”,焕然一新仿佛将辛劳和疲惫都“扫”走了。除了环境的大扫除,你有没有给身心也来个“大扫除”呢?
“重口味”饮食带来了“口气”问题,尤其是白领一族,带着浓重的口臭混迹于办公室,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会妨碍到他人。
冬季我们对热量的需求会变多,就会不知不觉吃得更多更油腻,加上天冷不爱动,窝在被窝里不想出来,就成为了“长膘”的季节。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俗话说:“困春夏乏秋打盹,还要冬眠。”很多乡亲都…… []
夏天是一个热辣的季节,穿上背心、短裤、比基尼,完……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霜降是秋天的尾声,霜降节气的15天一过,就是立冬了……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手足口病是当前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我们通过什么症状表现来知道是否得了这种疾病?又如何去预防这种疾病呢?评卷专家持竹竿评阅46000名考生画卷,逐一阅检分档。
奇迹发生了,在撤掉呼吸机30分钟后,Bella开始啼哭。
  小儿手足口病专家组组长陈吉庆教授表示,今年手足口病的病毒极有可能发生部分变异,患病后症状极不典型,有些孩子即使患病也可能不表现为高烧,出疹也比较少,发病年龄偏小,但病情较重。预计今年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为4月到7月,建议家长细心识别。
  为什么2015年将是手足口病爆发期?
  每年3月底开始,手足口病开始高发,到四五月份达到高峰。根据流行病学规律,一种传染病每隔3至5年会出现一个小高峰,“2009年时,我国手足口病的发病人数达到高位,2010年开始下降,2011年到低位,据此推算,今年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小高峰。”
  小儿手足口病如何正确预防?
  5岁以下孩子为高危人群
  “从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看,5岁以下的孩子最多,所以,家长除格外注意让孩子多洗手外,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因为,如果家长感染了病毒,自身可能不发病,但会把病毒传播给孩子。”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介绍,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为粪―手―口,所以在手足口病高发期,一定要让孩子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此外,他还提醒家长,要及时清洗孩子的玩具、奶瓶的奶嘴及一切孩子容易接触的东西。
  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
  1.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因为此病病程初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咽痛等。而口腔溃疡往往会误诊为单纯性的口腔炎。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宝宝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就地隔离避免接触
  发现有手足口病征象的孩子,不要再送托儿所、幼儿园;在家隔离治疗也要同其他孩子分开食宿,用具、玩具应分开;直到病愈后才可回校,以免传染其他儿童。
  3.把住病从口入关
  防止粪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彻底处理好孩子的粪尿排泄物,布尿布要洗净消毒再用,孩子的奶瓶、食具也要经常消毒,不让孩子随便吃不可靠的食品饮料。
  4.养成卫生习惯
  教育宝宝自幼养成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不良习惯,远离垃圾及不清洁环境;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彻底洗手的习惯。
  5.强化环境卫生
  对幼托机构的环境及玩具、公共游泳池等必须严格消毒,最好通过卫生防疫部门来指导处理。
  如果发现小儿手足口病感染,该怎么处理?
  病情描述:
  手足口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7日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一般3-11月为发病季节,6-8月为发病高峰。任何年龄均可患此病,但以1-4儿童为多见。
  手足口病特征:疱疹里面的水少,米粒大小,周围有一圈红晕。
  四个部位:手,足,口,臀出现皮疹。(长在其他部位的,就需要排除,如脸上、身上等。)
  四个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个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指导建议:
  本来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是自限性疾病,大约7天左右可以自愈。但是如何孩子自身抵抗力不好,就需要用药物治疗。医生都会给孩子吃一点抗病毒药和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孩子异常,应该及时复诊。注意隔离,以免传染给他人。
  小儿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方式
  1、多喂白开水。注意避免高热卡,高蛋白食物(对退烧不利),清淡饮食(比如稀饭,面条易消化的食物)。
  2、清洁口腔一天两次。如果出现口腔溃疡,用口腔炎喷雾剂或者养阴生肌散涂抹患处。
  3、食物不要太烫,太咸避免会溃疡面的刺激。
  4、尽量让孩子卧床休息,防止合并症。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媒体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为时尚辣妈提供全面的育儿经验、保养护肤、瘦身秘笈,最健康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