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中医经络穴位软件知识,为自己和家人找...

【疾病防治】:|
当前位置:>>>
中医经络学 古老的概念
时间: 12:16 来源: 作者:人体穴位图
  经络是中医学最为古老的概念之一。但长期以来,很多中医人一直未能明确、清晰地认识经络的结构和功能,以致直接影响到针灸学术的发展。笔者在此,以跟随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专家王居易教授的临床学习感悟,谈谈对经络医学理论若干问题的认识。
  中西相参 认识经络结构
  首先是对经络形成的认识。《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明经络是由人体的先天之精而生,随人体胚胎组织的分化而逐渐发育成熟。随着新个体的诞生,人体脱离了母体的营养系统供应,谷气入于胃,经脉通道开始运行,成为人体运行气血、抵御外邪、调整人体虚实的重要生理结构。
  王居易在对《内经》经络结构理论的长期研究与针灸临床病例观察中发现,每一条经络都有相应固定的缝隙通道,这些通道是由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有形的物质结构的缝隙形成。经络体系不仅具有明确的脏腑器官联系通道,而且通道之间还有不同层次的流注和转输,经络结构与功能高度适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我们所称之为的经络系统。
  其次,要准确掌握经络系统的结构,还要借助现代组织胚胎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尽管传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方法与现代解剖有着不同的视角,运用现代解剖形态学的方法并不能系统完整地反映复杂的经络生理状态。但是王居易基于《内经》对经络结构(缝隙理论)研究的发现却与现代解剖所剖析的肌肉、神经、血管等有形结构高度暗合,而这些有形结构正是构成经络结构的物质基础。
  借助和运用现代的解剖知识不仅可以从特定的角度揭示出经络结构的重要内容,而且便于现代人理解经络结构在&运行气血&时呈现出的&高、下、浅、深&之差别;在&反应病候&时出现的&结节&、&结块&等特异性的经络异常改变。
  此外,对于经络结构的研究还可以对古人尚未揭示清楚的一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寻和思考。例如现代组织胚胎学研究表明,呼吸道与消化道同由中胚层发育形成,这恰恰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传统经典理论相吻合。
  研究心脏房室壁解剖结构,可以推测心经与心内膜和心瓣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心包经则与供应心肌血液的心外膜联系密切。心经、心包经和心脏之间的联系通道具有不同的层次,这一解释对传统理论的缺失进行了有效的补充,而且得到临床大量病例的证实。
  明了气化 理解经络功能
  要正确理解经络&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本质,需要了解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过程、对脏腑经络体系及气血运行规律的整体论述。既需要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微观剖析,又需要对自然界四时阴阳、五运六气对人体作用的宏观把握。对此,《内经》都有全面的论述及分析。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
  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在《黄帝内经》许多篇目中都有涉及,自然界四时之气、昼夜阴阳消长之变对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影响,是我们理解经络功能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王居易对于经络气化理论有着精辟的论述,并且运用在针灸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他在治疗疾病时配合选用的&表里经&&同名经&&相生相克&经常超出笔者预测。他说不仅要准确运用和掌握经脉的功能,还要能了解经脉在转输气血、传变外邪时所需要的重要条件,&任何腧穴的作用,都是在经络气化的特定条件下才能够产生&。
  笔者在读《内经》时发现,很多篇目也谈到经络感受化解外邪的一些具体变化。如《邪气脏腑病形篇》:&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说明经络系统中的表里经不仅具有结构的相通性,在承接外邪时,阴经可将邪气转输于表里经(六腑),不会使五脏直接发病。
  这显示表里经在&处百病&功能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临床选择治疗经脉时,遇见肺经实热病变,王居易常常会选取肺经络穴列缺与大肠经腧穴配合治疗,使肺经实邪通过阳明经转输出去。
  《邪气脏腑病形篇》还谈到外邪袭中阳经亦有不同的传变规律。&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下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这些都对临床诊治病症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如在随诊时,笔者发现王居易治疗面瘫患者,尤其是迁延日久的后遗症病患,每诊必在面部、耳后、项部、口唇等处寻摸数遍,以判断外邪之所居处,详查病情。笔者此时方明白《逆肥顺瘦》篇末黄帝对岐伯的感叹:&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反思自己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对于经典的理解和运用有太多忽视粗略之处。
  重视循环 掌握腧穴特性
  由于腧穴依附于经络而存在,分布于身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缝隙中,它内含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包括现代医学证实的体液、血液、淋巴液等组织间液。它们可以形成压力、势位,由于压力和势位的不同可以在皮、脉、肉、筋、骨间形成渗透的网状结构。
  缝隙的周围可以西医的解剖方法用肉眼观察到,但缝隙内的物质流动却是动态变化的。所以,王居易对腧穴的定位既有细致特定的测定标准,又会根据每一个病患不同的经络状态而有相应变动,因此他在临床对腧穴的定位非常重视,每穴必经反复寻摸探察方才下针。
  笔者发现,王居易定位腧穴首先必须在经脉缝隙中,其次需要具备皮、脉、肉、筋、骨相互衔接或形态变化所形成的皮节、脉节、肉节、筋节、骨节之处;而这些细微的结构变化均可被医者细致的触摸切循所得。同样,临床亦可见一些腧穴结构随病情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异,所以笔者从未见过王居易只凭右手进针。
  这正如《难经&七十八难》所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
  对于腧穴的特性,王居易亦有独特的理解,对于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与募穴等特定穴的主治特点和临床运用均有深入的理论探讨,其中对腧穴结构与主治功能之间的机理探讨更是洞中肯綮;使腧穴的临床运用可以遵循经络气血流注转输的变化规律,而非拘泥于机械套用某些名师、名家的经验穴。这也是目前中医针灸学理论缺失所导致的普遍问题。
  打破常规 众法调经取佳效
  《灵枢&病传第四十二》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⒁┲徽撸啥朗匾⌒兄酰&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可见在《内经》时代,遵循经络气化理论运用多种手段调整经络的方法非常普遍。而在目前,针灸科室的主体治疗手段却往往很单一。笔者在随诊过程中常见到王居易将中药、推拿、艾灸、刺血等方法与针法配合取得奇效的案例。
  某澳大利亚患者,因搬抬重物而扭伤腰部,牵扯右下肢疼痛;检查发现其右侧委阳穴下方有一条瘀紫静脉。王居易判断其腰伤影响足太阳经筋气血运行,遂在脉络瘀阻之处放血疏通。结果出黑紫瘀血10余滴而获愈,迅捷的疗效和特殊的治疗手段令患者惊喜不已。
  其实,人体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经络运行气血、灌渗精微的功能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只有使用更恰当的方法才可以使经络功能得到恢复。使用单一治疗方法有时无法调整紊乱的经脉,而使用过度甚至粗暴的治疗方法则会干扰破坏经络的气化过程,使经络功能更加紊乱异常。为寻求更多的治疗手段,王居易将《史记&扁鹊传》中有关上古俞跗所用的&割皮&&解肌&&揲荒&&结筋&&决脉&的记载进行研究运用,竟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临床效果。更加坚定了笔者学习运用综合方法调整经络的思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人体穴位图&&湘ICP备号 湘公网安备 01号肩三针穴位位置图,肩三针穴是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三个穴位的合称,按摩肩三针穴位的作用和功效: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通利关节,祛邪解热。针灸肩三针治疗肩周炎,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
穴位,人体穴位高清图,经络穴位图解大全
所属栏目:
极泉穴位位置图,极泉位于腋窝顶点,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举臂开腋或上臂外展取穴。极泉穴的作用,极泉穴自我按摩手法与功效作用视频,宽胸理气,通经活络,按摩极泉穴的好处,弹拨极泉疼痛治疗心悸心慌。
所属栏目:
眼点穴位位置图,眼点穴位于颈部,在后颈凹处左右约2厘米处,可采用正坐或俯伏的姿势取穴,按摩眼点穴的作用与功效:治疗颈部扭筋,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治疗歇斯底里,按摩眼点穴,可缓解眼皮跳症状。
所属栏目:
耳部反射区位置高清图,胃病取胃穴,踝关节扭伤取踝关节穴等,可用钝头探棒查找出压痛点,百科全说之杨奕老师传授经络养生,怎样按摩耳朵反射区及刺激耳穴反射区的作用与功能,包括耳部颈椎反射区,耳部肝胆反射区。
所属栏目:
肩痛穴位位置图,肩痛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肩痛穴的功效和作用: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针刺肩痛穴治肩痛技术视频。
所属栏目:
人体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足部反射区穴位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人体足部按摩方法及按摩足底的功效与作用,足底按摩位置,足部反射区分布特点与刺激女性足底反射区对应疾病。
所属栏目:
肩三针穴位位置图,肩三针穴是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三个穴位的合称,按摩肩三针穴位的作用和功效: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通利关节,祛邪解热。针灸肩三针治疗肩周炎,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
所属栏目:
手部全息反射区高清图,包含有人体手部反射区高清图,手部是一个倒置的人体缩影,手部反射点、手部全息穴位,最美的女性手部反射区穴位图
所属栏目:
聚泉穴位位置图,聚泉穴位于人体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聚泉穴的功效及作用可以清散风热,祛邪开窍,治疗哮喘,消渴,舌肌麻痹,吐舌,中风舌强不语。
所属栏目:
海泉穴位准确位置图,海泉穴属于经外奇穴,患者正坐位,张口,舌转卷向后方,海泉穴在口腔内,舌下系带中点处,海泉穴的作用:祛邪开窍,生津止渴;可以治热极难言。
所属栏目:
金津穴位位置图,患者正坐位,张口时,金津穴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上。金津穴的作用及作用可以清泻热邪,生津止渴。治重舌肿胀,难言,黄疸,口舌生疮,喉咽诸热,呕吐,急腹痛,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呕吐。
所属栏目:
玉液穴位位置图,患者正坐位,张口时,玉液穴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右侧的静脉上。玉液穴的作用:清泻热邪,生津止渴。治重舌肿胀,难言,黄疸,口舌生疮,喉咽诸热,呕吐,急腹痛,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呕吐。
所属栏目:
颈百劳穴位位置图,颈百劳穴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左右各一个。按摩颈百劳穴疼痛的作用治疗失眠:滋补肺阴,舒筋活络,咳嗽,哮喘,肺结核。颈项强痛,角弓反张。
所属栏目:
当阳穴位准确位置图,当阳穴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即头临泣后0.5寸。当阳穴的功效与作用:当阳穴有疏风通络,清头明目的作用。疏风通络,清头明目。
所属栏目:
三角灸穴位位置图,三角灸穴位于腹部,患者仰卧位,以两口角的长度为一边,作一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该穴。三角灸穴位的作用:可调理气机,温里散寒,行气止痛。
所属栏目:
腰眼穴位准确位置图,腰眼穴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平时久坐,常觉腰部酸胀处即是。腰眼穴的的作用可以强腰健肾。按摩腰眼穴能强肾及按摩方法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Copyright 2017
咔咔养生网 版权所有
根据中医理论,运用调神、导引、四时调摄、食养、药养等方法的中华民族传统保健方法!查看: 7018|回复: 5
神奇 清晰大图 | 阅:
腾讯空间人人网开心网新浪腾讯微博搜狐空间推荐给朋友举报
实用止咳穴位法 附图
最简单的止咳方法:
  一、脚上有一个止咳点,用指甲使劲一按那个穴位,真是神奇,果然就止住了。
  [url=][/url]中间的红圈就是很灵的止咳穴位,在两条筋之间。
  二、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急性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会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三、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比较详细的止咳穴位经络
一、推揉上背疏风法
1、 双手多指上下左右或斜行分推上背部;
2、掌根揉区经内侧线,
3、反复重揉风门、肺区。
& & 二、搓擦法
& &&&1、侧掌或小肌搓擦大椎穴2分钟& && &2、单拇指分别按压两侧,等穴。
& & 三、揉搓肺俞法 & &&&1、双拇指分别按揉两风门、肺俞、侧掌或小鱼际肌,搓上述穴位至局部温热为度
& &&&2、单拇指分别压两侧、鱼际、外关。
& && && && && && && && &
& & 四、揉摩胸胁法 & && &1、两手多指交叉用掌面协同大面积抚摩及两胁;
& && &2、两掌紧贴胸胁自上而下交替对揉;
& && &3、单掌揉擦胸前面;
& && &4、拇指按压中府、穴
& & 五、揪捏喉结豁痰法
& && &1、食指屈曲,以指关节和拇指指腹相对揪捏喉结上下络线至天突一段。
& & 六、按揉前臂镇咳法 & && &1、两手拇指分别揉压二侧鱼际肌;
& && &2、单拇指分别按揉两前臂手至一段,双拇指交替按压以上路线,还可根据病证的分型选取不同的穴位。
欢迎转载 标题: 谢谢 转载地址:
图呢?怎么没有啊?
半路学医 发表于
图呢?怎么没有啊?
有意思,有机会验证一下。谢谢分享!!!
学习了解下
民间中医网:发布的:实用止咳经络穴位按摩法 附图一贴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做验证!如:实用止咳经络穴位按摩法 附图一文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中医经络穴位快速入门
我的图书馆
中医经络穴位快速入门
医经络学习快速入门很多初学者都反映,中医的经络学实在太难理解了。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1.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2.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可以用泻法。&
&&3.什么是按摩的补与泻呢?&
&&&&一般来说,顺看经络按摩为补,逆著经络按摩为泻。&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
&&&&4.需要把三百多个穴位都记住吗?&
&&&&中医在按摩经络时有个说法叫「以痛为俞」,也就是说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应的心经和心包经上沿著经络慢慢地按压,去感受整条经络上各处的感觉。如有的地方酸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发酸、发胀,那么这时你按摩的重点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灶揉开、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显的,越要坚持多刺激此处,这样你身体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转。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心脏有病,可在这两条经上按压时并没有明显的痛感,这时,你左右两只手臂上都要去摸,因为人体经络左右都是对称和一致的,但患病时左右经络的反应并不完全一样,痛感明显的就代表著病偏向于哪一边,这也说明了你这条经络的气血不足,反应迟缓,这时的冶疗以食疗为主先,补足气血,同时在这条经络上慢慢摸,看上面是否有硬块,是否多出了一块肉,是否比别处微微凸起,然后重点搓揉这个部位就行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视了最痛的那一点,治病效果绝不会好。&
&&&&先从我们最常用的足太阳膀胱经(下面简称“膀胱经”)开始,因为这条经的阳气最足,治疗范围最广,所以也是最常用的一条经。膀胱经的起点在眼角的睛明穴,上行过额至头顶,行颈后、后背、大腿后外侧,小腿后侧至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止。共有67个穴位,是人体中最长、穴位最多的一条经络。〈请打开→人体经络运行图〉
&&&&当膀胱经从头走到了脚的至阴穴后,它的流动并没有停止,而是穿过小脚趾从脚心的涌泉穴上行。这时经络又有了新的名字--足少阴肾经(下面简称“肾经”)。
&&&&肾经是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内侧后缘上行,穿过腹部到达胸部,与下一条经络手厥阴心包经相连。&
&&&&从膀胱经到肾经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
&&&&1.经络是流动的,而且是有方向地流动的,膀胱经是从上往下,肾经是从下往上。&
&&&&2.膀胱经和肾经是完全相连的一条经,只是在小脚趾的外侧至阴穴处将其分开了,走在人体的外侧是膀胱经,走在人体的内侧的是肾经。正因为这一阳一阴的经络其实是一条相连的经络,所以刺激膀胱经,肾经就会有反应;刺激肾经,膀胱经也会有反应,中医就称之为“互为表里”,而这两条经络各自所连的脏器--肾脏与膀胱也就互为表里。&
&&&&3.膀胱经是阳经中阳气最足的一条经络,而肾经是阴经中阴气最重的一条经络,这正好符合了中医阴、阳平衡的特点。&
&&&&4.膀胱经走在前,肾经走在后,膀胱经是肾经的源头,所以在膀胱经上进行的推拿、按摩、针灸等疏通方法,就能促进膀胱经向下流动的力量,反过来就是推动了肾经,滋补了肾脏。&
&&&&而在肾经上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的时候,肾经运行快了而膀胱经没能及时跟上,就会出现空缺、中断。这就是只按摩肾经时,病人往往会出现气虚的原因。&
&&&&与膀胱经相连的是手太阳小肠经(下面简称“小肠经”)。它起于小指外侧的少泽穴,沿著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肩分为两个分支,一个从颈上面颊,到耳,到眼睛大眼角的睛明穴与膀胱经相连,另一个进入锁骨,入胸腔,最后到达心脏。&
&&&&这条经络走在手臂的外侧,属于阳经,与膀胱经是相连的,是阳经与阳经相连,组成一条长长的、完整的太阳经,小肠经在前,膀胱经在后。小肠经是膀胱经的源头,当膀胱经不舒服时,就会有颈椎病、腰痛、腿痛时,除了按摩膀胱经以外,按摩小肠经同样有效,而且效果更好。
&&&&小肠经又与手少阴心经(下面简称“心经”)相连。心经起于心脏,它有几个分支:一支向下通向小肠,一支向上沿著食管上行至眼睛,另一支上行于肺部,在腋下出来,沿上臂的后缘行至手腕的内侧,到小指内侧的少冲穴,然后走向小指外侧的小肠经的少泽穴,再往上循行。&
&&&&这是一条阴经转变为阳经的经络,是阴经在前、阳经在后的一条相连的、互为表里的、长长的经络。所以按摩心经不但能治疗与心经相连的心脏、小肠、肺、食道、眼睛等处不适,还能推动和滋养小肠经,按摩它既能冶疗颈椎、腰椎、腿的疾病,又能治肾脏的疾病。&
&&&&只要颈肩、腰有毛病,你去摸摸手臂外侧的小肠经就会有明显的痛点,再去摸与之相表里的心经也会有瘀堵、疼痛的感觉,所以这时就要从源头上疏通手臂内侧的心经,从腋窝处往下轻轻搓至小手指,然后再沿著小手指的外侧向上搓至手臂的外侧,遇到哪里有痛点,就在哪里多搓搓揉揉,这样就可以治疗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这4条经络上所连著的所有脏器的毛病。&
&&&&这4条经络一路走过来,形成了表里相连的两组长长的经络,它们起于心中,在人的四肢绕了一圈后又将肾经推向了腹部,推到了胸。&
&&&&那么又是哪条经络在胸中与心经相连呢?&
&&&&这就是足太阴脾经(下面简称“脾经”)。这时,有人会问,一个是少阴,一个是太阴,好像在阴阳上已不能做到平衡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会再说。&
&&&&与膀胱经相连的肾经走到胸中后,就与手厥阴心包经(“下面简称“心包经”)相连,是阴经与阴经的相连,可它们一个叫少阴,一个叫厥阴,名字不一样,阴气的程度不一样,经络走到这里,好像与刚才在四肢绕了一圈的作用与关系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当经络一路走过来,走到肾经时已经很虚弱,所以一般不去按摩肾经,按多了就会泻气,这时,进入了腹部、胸部的经络需要休息一下,补充能量,然后换条经络继续出发,去进行下一次的四肢大循环,所以补气作用最强的丹田穴在腹部,而通过腹部的就是循环回来的、已经很疲劳的肾经、肝经和脾经。
&&&&通过腹部的还有一条经--足阳明胃经(下面简称“胃经”),它也是通过腹部的,但其走向与肾经、肝经、脾经的从下向上的运行方向不同,是从头穿胸、穿腹再走到脚的,胃经也需要在这里一次补充能量,促使向下的力量更加有力,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
&&&&下一轮的四肢大循环,就从肾经传递给心包经开始,它是走在四肢内侧中间的一条经络,所以与它相连的是走在手臂外侧中间的手少阳三焦经(下面简称“三焦经”),又与走在腿外侧中间的足少阳胆经(下面简称“胆经”)相连,胆经则是与走在腿内侧中间的足厥阴肝经(下面简称“肝经”)相连,这样就又形成了一组完全相连、互为表里的经络,最后又是将肝经推向小腹,推向胸中,去休息、补充能量,换一条线路继续前进。&
&&&&最后一轮运行的4条经络是肝经在胸、肺传递出的手太阴肺经(下面简称“肺经”),具体的循环顺序是这样的: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人的所有病都能在经络上找到&
&&&&经过上面的论述,大家就会明白,其实这12条经络是分成了3组大经络,这3组大经络分别在四肢绕了一个大圆圈后又重新回到腹部、胸部,这样再去记忆就容易了。你只要分组去记,记住一组里的4条经络,记住这4条经络相连的脏器都叫什么名字,只要这4个脏器里的一个生病了,你就从这4条经络的源头,也就是从胸走向手的手臂内侧的经络上开始寻找痛点,慢慢地搓揉,或拍打或刮痧,去慢慢理顺它。这样治起病来不但效果好,而且不会留下后患,更不会复发。&
在人体内循环的3组大经络就已经很清楚了,而这3组大经络又是谁先谁后呢?&
&&&&中医学是这样分的:&
&&&&第1组:走在外侧,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第2组:走在内侧,是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
&&&&第3组:走在中间,是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另外,用经络冶病要选择好时辰。中医学认为人与宇宙是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人体实际上是宇宙的一个缩影,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如白昼黑夜的交替)都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相关。&
&&&&在古代中国,人们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而中医学则把每个时辰都与12条经络相对应,如下表。&
&&第一组:&
&&&&时辰&&&&&&时间&&&&&&经络&
&&&&寅3:00~5:00&&肺经&
&&&&卯5:00~7:00&&大肠经&
&&&&辰7:00~9:00&&胃经&
&&&&巳9:00~11:00&&脾经&
&&第二组:&&&
&&&&时辰&&&&&&时间&&&&&&经络&
&&&&午11:00~13:00&&心经&
&&&&未13:00~15:00&&小肠经&
&&&&申15:00~17:00&&膀胱经&
&&&&酉17:00~19:00&&肾经&
&&第三组:&
&&&&时辰&&&&时间&&&&&&经络&
&&&&戌19:00~21:00&&心包经&
&&&&亥21:00~23:00&&三焦经&
&&&&子23:00~1:00&&胆经&
&&&&丑1:00~3:00&&肝经&
&&&&那么,这12个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时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升,过时为阖」,原来这12条经络是按时间的顺序,就如潮汐一样,流动到哪儿,哪条经络就「涨潮」了,这时这条经络里的气血最为旺盛。所以很多医家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经络、脏腑,时辰的关系。&
&&&&我们已将这12条经络分成了3个大组,这样,用时辰来防病治病就变得简单了。&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出现不适,最好在早晨或上午按摩与治疗。&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出现不适,最好在中午或下午按摩与治疗。&
&&&&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出现不适,最好在晚上按摩与治疗。&
&&&&就拿一个胃不好的人为例。可以在早晨醒来后,或是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地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寻找痛点,慢慢地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子、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寻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些,对疼痛、瘀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疏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痛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肾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弄懂了这些,你就可以在补气血、去寒湿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根据不同季节和时辰,有针对性去疏通瘀堵的经络。只要运用得当,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将神奇的经络运用自如,为你自己和亲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最后要补充一下,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丹田」,它如同人体内部的核反应堆,能量极大。我国自古的各种武术中,都会提到「丹田」。当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后,丹田部位会形成一股热气流,聚之有形,散则无形,它会在人体前后的正中在线的任、督二脉上运行,前面的为任脉,后面的为督脉。&
&&&&当气流在任督二脉运行一周后称为「小周天」,这个小周天走在人体正面的是任脉,对全身的阴经有总揽的作用。任脉所经过的丹田,是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的地方,又称为「生气之源」;而起于身体后正中线的督脉中的「督」字,有「督促」的作用,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髓里,直接连结脊髓、脑,所以与人的精神、意志、思维有很大的关联。任督二脉同时与全身的各个脏器相通,当真气充足时,这些五脏六腑就都可以直接得到滋润。&
&&&&任、督二脉的功能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肾」的功能。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又认为胞胎的形成始于肾,因此有「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的说法。肾的功能有:主精,主生殖,主命门火,能温照全身,主骨,主髓,主生血,主水,主纳气等。&
&&&&自古有很多修炼内功的心法,都能生气、养气,其实就是去打通小周天以及以12经络为主的大周天,所以一些高僧面壁禅定,不吃不喝,用修炼来的内功滋养身体,推动经脉的运行,保证生命的持久。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也都是通过舒缓的气功运动来疏通经脉。&
&&&&如果你能去修炼内功或每晚坚持打坐,直接让你的丹田之气充盈,去推动全身经络的运行是再好不过的,可普通人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食疗来补足气血,来补足肾气,久而久之,也可以达到同样功效。&
经络的触诊&
指腹的感觉察知经络和经穴的异常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准确实用(是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法之一)。&
&&&&方法:循经触摸,体表见热、肿,弹性强,压痛显著,皮下硬结等,可知为经气实;体表温度低下,无弹性,按之酸麻不痛,陷下等,可知为经气虚。&
&&&&触摸时,见有硬结、压痛、敏感、快感的反应点,此点即为病穴。压痛强烈,多属实症;压有快感,多属虚症。病穴有助于明确诊断,刺灸病穴常获良效。&
&&&&触诊的顺序:背俞穴、募穴、部穴、原穴、络穴、特诊点、过敏点和过敏带等。可疑病经要详细触诊。
&&&&十二经病的触诊要点:&
&&&&肺经:肺俞、中府、孔最、膏盲、尺泽。&
&&&&肺经实热时,胸椎1-3旁开0.5寸处有压痛,滑肉门和大巨亦有压痛。肺经气不畅时,膻中有压痛。肺经虚寒:风门和大杼有酸沉感。咯血或便血:孔最有压痛,或压时有酸沉感。经气虚衰时,膏肓呈高肿或弹性、皮温低下。&
&&&&大肠经:大肠俞、天抠、温溜、曲池、合谷。&
&&&&经气实热或排泄障碍时,曲池、肺俞、天枢、骑竹马有压痛。经气郁滞时,大巨有压痛。肠炎时,手三里、上巨虚、天枢压痛明显,皮温高于邻穴。慢性肠炎时,皮温低下,触有快感。&
&&&&胃经:胃俞、中院、梁丘、足三里、丰隆。&
&&&&胃经有实热:中院、梁丘有压痛。胃酸过多:巨阙、不容呈压痛。胃经虚寒:按压中脘、足三里有舒服感。胃溃疡:胃俞、与其外侧有过敏点,再按压臀端时,压痛放散至膝以下者。胃痛剧烈:天宗有明显压痛,按之可止痛。&
&&&&脾经:脾俞、章门、地机、大包、脾俞。&
&&&&消化不良或运化失常时,脾俞、章门、大包均有压痛。血行失和:脾俞呈现绷紧或压痛。脾热、经气阻滞:地机穴有明显压痛。脾虚作胀:脾俞穴按之酸沉或皮温低下。&
&&&&心经:心俞、巨阙、阴郄、少海。&
&&&&心经火旺:心俞内侧有压痛。心脏瓣膜疾患:巨阙发胀,心俞外侧至膏盲处有过敏点。经气虚、功能低下:三阴交、水分、肾俞均有压痛。&
&&&&小肠经:小肠俞、关元、养老、小海、下巨虚。&
&&&&小肠经病:关元、养老有反应。被风寒所侵时,天宗、风门、小海均有压痛。小肠经病移于心经时,取关元是有效的。如灸关元治心律不齐。小肠经气受阻的肩肿痛时,下巨虚呈压痛,针之有效。小肠俞部位的腰痛,养老有明显压痛,针之有效。&
&&&&膀胱经:膀胱俞、中极、金门、委中、昆仑、天拄、八髎。&
&&&&经气实热:委中穴皮温高,络脉充盈。湿热下注,经气受阻,中极、金门、膀胱俞有压痛。被风寒所侵,天柱、八髎、承山呈压痛。经气虚时,按中极、膀胱俞有快感。&
&&&&肾经:肾俞、京门、水泉、水分、肓俞。&
&&&&肾经为病:水泉、水分、肓俞均见压痛。肾脏为病:肾俞、京门有压痛。当肾排泄功能受累时,筑宾穴呈阳性反应(硬结、压痛)。因此,灸筑宾有解毒之效。泌尿系有故障时,八髎穴有压痛。&
&&&&心包经:厥阴俞、膻中、郄门、大陵。&
&&&&情志不遂、哭笑不定:膻中、郄门均有明显压痛。妇女月经失常、痛经或少腹有瘀血时,间使至郄门处绷紧或压痛,针之可调经止痛逐瘀。心悸动,按压厥阴俞、膻中有缓解之效,灸之亦效。&
&&&&三焦经:三焦俞、石门、委阳、会宗。&
&&&&经气受阻,会宗、委阳、石门均呈压痛。经气实热,三焦俞一带绷紧,会宗压痛强烈。尿闭,属三焦经气不宣者,石门呈胀满。&
&&&&胆经:胆俞、日月、天宗、京门、阳陵泉、外丘。&
&&&&胆囊炎时,日月、京门、天宗有压痛。胆经实热:外丘皮温高。经气虚:按胆俞、日月有舒适感。
&&&&肝经:肝俞、期门、中都、曲泉。&
&&&&经气郁滞(失眠、易怒、高血压):肝俞多见高肿、压痛,中都呈强压痛。肝炎(经气实热),内踝上二寸至中都处呈过敏带,阳陵泉与外丘有时亦呈压痛。性功能失常:曲泉按之痛或酸麻。&
&&&&按上法找出病经病穴,结合四诊八纲,决定病因、病位、病性,为治疗提出有效的方案。&
&&&最简单的当推萧宏慈老师的拍打拉筋自愈健康法,&此法秉承中国古典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的理论,通过把有效、简单、安全、广谱的拍打拉筋自愈法推广到千家万户,引导人们认识并调动人体的自愈力系统,建立对自己身体、行为和思想的正确观念,让人人学会自愈健康的管理方法,实现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获得健康快乐的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经络穴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